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缝设置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水平施工缝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一、施工缝的设置原则首先,施工缝的设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般来说,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例如,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等位置。
同时,施工缝的设置还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浇筑能力、结构的整体性要求以及钢筋的布置等因素。
二、施工缝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在处理水平施工缝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清理,去除表面的浮浆、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缝处的钢筋进行调直、除锈和清理,以保证钢筋与新浇筑混凝土的良好粘结。
另外,在施工缝处理前,还需要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带或止水条。
止水带一般采用橡胶止水带或钢板止水带,止水条则通常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
这些止水材料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施工缝处的渗水,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能。
三、常见的施工缝处理方法1、凿毛法凿毛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缝处理方法。
在已浇筑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为 12MPa 以上),使用人工或机械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以增加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凿毛时,应注意将表面的浮浆和松动的石子全部去除,露出坚实的混凝土骨料。
2、高压水枪冲洗法高压水枪冲洗法是利用高压水枪的冲击力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杂物冲洗干净。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表面比较光滑、难以凿毛的情况。
在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时,应控制好水枪的压力和冲洗时间,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
3、酸洗法酸洗法是使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对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进行酸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酸洗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酸液对混凝土造成腐蚀。
混凝土地面施工缝留设原则
混凝土地面施工缝留设原则一、引言混凝土地面施工缝留设是指在混凝土地面施工过程中,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合理设置缝隙,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保证地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地面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缝留设原则1. 尺寸原则:缝留的尺寸应根据混凝土地面的面积、厚度、材料特性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缝留的间距不应超过混凝土厚度的1.5倍,缝留的宽度一般为混凝土厚度的1/4至1/3。
2. 形状原则:缝留的形状应尽量简单,避免过于复杂的曲线或角度。
常见的缝留形状有直线型、网格型和环形等,选择合适的形状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3. 布置原则:缝留的布置应考虑地面的整体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缝留的布置应遵循等距离、等面积原则,使地面的缝隙分布均匀。
4. 时间原则:缝留的设置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收缩变形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地面的初凝时间为24小时左右,此时可进行初步的缝留设;而最终缝留设应在混凝土完全硬化后进行,通常为28天左右。
5. 材料原则:缝留设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地面的开裂和变形。
常用的缝留材料有橡胶条、聚合物条和金属条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地面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1. 缝留设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缝留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要求,并与其他构造物相协调。
2. 缝留设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缝留的形状、尺寸和布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缝留设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因温度变化或外力作用引起的地面开裂和变形。
4. 在地面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缝留设,及时修补和更换损坏的缝留材料,确保地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在特殊情况下,如地面承受大荷载或受到温度变化较大的影响时,应采取额外的缝留措施,以增强地面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四、结论混凝土地面施工缝留设是保证地面整体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施工缝及大体积砼施工应符合的规定
施工缝及大体积碎施工应符合的规定规范原文:施工舞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2、垂直施工窿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参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3、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与接缝表面密贴;4、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5、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或预埋式注浆管时,应定位准确、固定牢靠.施工缝的防水质量除了与选用的构造措施有关外,还与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1、水平施工防水措施中增加了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内容,做法是在混凝土终凝后(一般来说,夏季在混凝土浇筑后24h,冬季则在36~48h,具体视气温、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定,气温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者可短些),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浮浆刷除,边刷边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或界面处理剂,目的是使新老混凝土结合得更好。
如不先铺水泥浆层或铺的厚度不够,将会出现工程界俗称的"烂根"现象,极易造成施工缝的渗漏水。
还应注意铺水泥砂浆层或刷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若时间间隔过久,水泥砂浆已凝固,则起不到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的作用,仍会留下渗漏水的隐患。
施工窿凿毛也是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力的有效方法,但在垂直施工绛中凿毛作业难度较大,不宜提倡。
规范规定的施工缝防水措施,对于具体工程而言,并不是所列的方法都采用,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就不一定采用界面处理剂,但水泥砂浆是要采用的,这是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的主要措施。
2、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国内常用的有腻子型和结晶型两种。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一、提纲1.混凝土施工缝的定义和作用;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设置的原则和方法;3.混凝土施工缝的类型及其特点;4.混凝土施工缝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5.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估。
二、混凝土施工缝的定义和作用混凝土施工缝是指在一定的位置和长度内,为了适应混凝土收缩、膨胀或温度变形,在混凝土结构上规定的缝隙。
混凝土施工缝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缓解混凝土变形产生的应力;二是防止混凝土的开裂,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三是方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维修。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设置的原则和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需要合理设置混凝土施工缝。
大体积混凝土中缝的主要设置原则是:缝要越少越好,尽量减少接缝的数量,缝的位置要设置在有利的位置上,缝的位置要符合结构的工艺和使用要求。
混凝土施工缝的方法可以根据结构特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选择,常见的有控制缝、伸缩缝、抗裂缝等。
四、混凝土施工缝的类型及其特点混凝土施工缝的类型主要有三种:控制缝、伸缩缝、抗裂缝。
其中,控制缝主要用于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收缩变形;伸缩缝主要用于适应混凝土的膨胀和温度变形;抗裂缝主要用于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施工缝,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五、混凝土施工缝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混凝土施工缝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缝的位置要正确、缝的深度要适当、缝的宽度要符合规定、缝的形状要保证一致、缝要清理干净、缝要及时处理和保养等。
混凝土施工缝的注意事项包括:合理设置缝的位置和长度、严格控制缝的宽度、防止缝的漏浆和漏浆、缝的处置要及时、缝的质量要严格管控等。
六、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估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缝的位置、深度、宽度、形状、清理、处理等方面进行进行检查和测试。
同时,还要进行混凝土收缩率、膨胀率、温度变形等性能指标的监测和评估。
混凝土施工缝的技术评估主要包括缝的质量检测和缝的性能评估两个方面,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和耐久。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的设置及施工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的设置及施工措施
由于交通、环境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对待。
如果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会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寿命;重则危及结构安全,影响使用。
因此,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1、施工缝的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框架柱与顶板的施工缝留置在梁底钢筋锚固处;电梯井板墙施工缝留置在底板顶面以上50cm处。
在施工缝处加设止水带。
其它地方不设施工缝。
2、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砼达到1.2N/mm2的时间,可通过试验决定。
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砼不受松动和损坏。
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与砼配合比相同比例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继续浇筑方案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和继续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为在技术上或现场施工条件上的局限性等原因,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毕,而需要分段分层浇筑才能完成,但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较长,以致首先浇筑的混凝土已过初凝时间。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上的不连续,两次浇筑就形成了一个接缝,这种接缝就是施工缝。
1、施工缝的设置施工缝的位置宜留在结构受剪力比较小并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灌混凝土,已浇灌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2MPa (1.2N/mm²)。
(1)柱宜设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板柱帽的下面。
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设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设置在梁托下部。
(2)单向板,设置在平等于板的短边和任何位置。
(3)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设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4)墙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设置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5)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设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2、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施工缝的处理应予以高度重视,如留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质量事故。
因此,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1)混凝土在初凝后,不能立即在上面继续浇筑新的混凝土,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就会破坏原已凝结的混凝土内部结构,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
要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N/mm² 以后,才允许继续浇筑混凝土。
(2)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水泥薄膜、垃圾杂物、松动的石子、软弱混凝土层以及钢筋上的油污、浮锈、水泥浆清理干净并凿毛,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其充分湿润,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约10~15mm。
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原则
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原则以混凝土挡墙施工缝留设原则为标题,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挡墙施工中缝留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缝留设原则1. 按照结构需要进行缝留设。
混凝土挡墙通常由多个构件组成,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缝。
一般情况下,缝留设位置应与结构构件连接处、变形缝、伸缩缝等相关位置相对应。
2. 根据混凝土的收缩性和温度变化确定缝宽。
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同时在温度变化时也会发生膨胀或收缩。
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缝宽的确定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性和温度变化。
一般来说,混凝土挡墙的缝宽应根据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环境温度变化确定。
3. 控制缝留设长度。
混凝土挡墙的缝留设长度应根据结构需要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缝留设长度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挡墙的整体稳定性和美观性。
二、缝留设注意事项1. 缝留设位置应合理。
在进行混凝土挡墙施工时,缝留设的位置应根据结构需要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通常情况下,缝留设应位于挡墙的强度较低或变形较大的部位,如连接处、变形缝等位置。
2. 缝留设宽度应符合要求。
缝留设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的收缩性和温度变化来确定,以保证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
一般来说,缝宽应根据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环境温度变化来确定,同时要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
3. 缝留设长度应适中。
缝留设的长度应根据结构需要和施工要求来确定,一般不宜过长。
过长的缝留设会使挡墙的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挡墙的美观性。
4. 缝留设要注意防水处理。
在进行混凝土挡墙施工时,缝留设的位置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渗透到挡墙内部,引起混凝土的腐蚀和破坏。
5. 缝留设要注意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挡墙施工时,缝留设的施工工艺要合理。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缝留设的位置、宽度和长度,确保缝留设的质量和效果。
6. 缝留设后要进行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挡墙施工后,缝留设的部位需要进行养护,以确保缝留设的质量和效果。
砼施工缝留设原则
砼施工缝留设原则是什么?施工缝留设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大多数工程师通常将梁板构件的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在跨中的三分之一“处”,即距离支座位置三分之一跨的位置。
主张把施工缝留置在这个位置的人,提出的理论依据是:在均布荷载的梁构件中,跨中三分之一处的剪力不大,弯矩为零,其综合受力较小,所以把混凝土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处。
而且,大多数工程师认为把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不允许的这种留置方法合适吗?下面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例进行分析。
1、混凝土施工缝对剪力影响较大,对弯矩影响不大。
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中,梁的抵抗弯矩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和钢筋的拉力形成的,而混凝土施工缝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混凝土施工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承载力影响不大;由于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为两次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
施工缝留置时,不需要考虑弯矩,只需考虑剪力即可。
2、规范规定了确定施工缝位置的两原则: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第7.4.5条规定:“混凝土施工缝不应随意留置,其位置应事先在施工技术方案中确定。
确定施工缝位置的原则为:尽可能留置在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
” 对于承受荷载的梁构件来说,什么地方剪力较小呢?显然是跨中,跨中的剪力为最小。
所以施工缝留置在跨中是最合适的位置。
旧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规定了梁的施工缝留置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
请注意是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不是跨中三分之一“处”。
从这个规定看出,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都是可以的,跨中是最合适的部位,而跨中的三分之一“处”,是这个合适范围的边界点,也就是这个范围的最不利点。
规范规定了“留置部位应便于施工”的原则。
在混凝土浇注前,梁的施工缝写需要用模板封堵,在跨中截面操作最方便,而在跨中三分之一处,往往有负弯矩钢筋,封堵模板不方便,清理施工缝混凝土界面也不方便,而且操作稍有偏差,就可能偏出了跨中三分之一范围。
施工缝留置要求
施工缝留置要求说到施工缝留置情况,现阶段,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施工缝留置施工,基本要求情况怎么样?以下是本店铺整理建筑术语施工缝留置规范基本介绍:什么是施工缝?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留置要求: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墙应留水平缝,梁、板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
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 mm 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⑸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⑹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 mm~500 mm 的竖壁上。
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以上是本店铺为中国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施工缝留置要求”的详细建筑知识介绍。
更对关于施工缝、施工缝是什么相关资料,敬请关注本店铺行业解读栏目或登入本店铺建筑图库栏目查询变形缝施工建筑图集攻略。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及处理要求为使砼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砼的浇注应连续进行。
若因技术或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进行浇注,且中间的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则应在混凝土浇注前确定在适当位置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就是指先浇混凝土已凝结硬化,再继续浇注混凝土的新旧混凝土间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因而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当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混凝土时,须待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N /mm 后才能进行,而且需对施工缝作一些处理,以增强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尽量降低施工缝对结构整体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处理过程是:先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留有积水;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时,需仔细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一、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
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1.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
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一、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精心规划。
一般来说,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例如,基础底板与墙板交接处、墙板高度中间位置等。
同时,施工缝的设置应避开结构的薄弱环节,如孔洞、预埋件等。
二、施工缝的处理时机施工缝的处理时机非常关键。
一般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处理。
此时,混凝土表面具有一定的强度,但尚未完全硬化,便于进行表面处理。
如果处理过早,混凝土尚未初凝,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扰动,影响混凝土质量;如果处理过晚,混凝土已经完全硬化,处理难度增大,效果也不理想。
三、施工缝的处理方法1、表面凿毛法表面凿毛是最常用的施工缝处理方法之一。
使用凿毛工具(如风镐、电镐等)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使其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骨料。
凿毛的深度一般为 20 50mm,具体深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要求确定。
凿毛后,应清除表面的浮渣和松动的混凝土颗粒,并用水冲洗干净。
2、高压水枪冲洗法高压水枪冲洗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施工缝处理方法。
使用高压水枪对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冲洗,去除表面的浮浆和杂物。
冲洗时,应控制水枪的压力和冲洗角度,避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过度损伤。
冲洗后,应及时清除表面的积水和杂物。
3、酸洗法对于表面有油污或其他污染物的施工缝,可以采用酸洗法进行处理。
使用稀盐酸或其他酸洗溶液对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污染物。
酸洗后,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并中和残留的酸液。
4、涂刷界面剂法涂刷界面剂是一种增强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方法。
在施工缝处理完成后,在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如水泥净浆、聚合物乳液等)。
界面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有漏刷现象。
涂刷界面剂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免界面剂失效。
四、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尤为重要。
常见的防水处理方法有:1、止水钢板法在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的宽度和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缝的设置有哪些要求
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缝的设置有哪些要求整体混凝土宜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但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方面的原因而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时,就应当预先选定适当的位置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假设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将会导致渗漏、开裂甚至影响结构平安,必须予以重视。
(1)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施工缝的留设原那么是应当留设于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具体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柱子,留设于根底的顶面、梁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②和板连成一体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③单向板,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应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⑤墙,留设于门洞过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或纵横墙的交接处;⑥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池、设备根底、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2)后浇带的留设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为了防止这类裂缝的产生,先在结构的某个部位留设带状的临时施工缝,保存一段时间后再浇筑,这就是后浇带。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其保存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8d;其宽度一般为700~1000mm,以防止应力集中并方便施工。
后浇带内的钢筋应保持完好。
浇筑后浇带所用混凝土应比原结构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或使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后至少湿润养护15d。
(3)施工缝的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已浇筑的混凝土其压缩强度不应小于1.2N/mm2;②在混凝土外表应去除垃圾、水泥浆、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凿毛、冲洗并充分湿润至少24h;③浇筑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10~15mm厚的水泥浆,以利结合;④施工缝处应细致捣实,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现场混凝土制备与浇筑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场制备的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
混凝土工程施工缝留置位置一、施工缝的作用施工缝是在混凝土施工中留下的一种裂缝,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应力,通过施工缝可以将温度应力释放出来,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
2. 补偿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凝固强度前会产生收缩变形,通过施工缝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避免产生裂缝。
3. 分割混凝土结构:通过施工缝可以将大块混凝土分割成多个小块,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和抗风性。
4. 防止不同部分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传递:通过施工缝可以有效地阻止不同部分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作用力传递,避免产生裂缝和变形。
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混凝土工程中,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施工缝应该留置在以下位置:1. 结构上的拐弯处:结构上的拐弯处是混凝土应力集中的位置,如果在此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缓解混凝土的应力,降低裂缝产生的风险。
2. 结构上的变形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如果在结构变形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变形量,避免裂缝和变形的产生。
3. 结构上的边缘处:结构的边缘处是混凝土受力不均匀的位置,如果在边缘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边缘裂缝的产生,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4. 结构上的受力集中处:结构上存在受力集中的位置,如果在这些位置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分散受力,减轻混凝土的应力,避免产生裂缝。
5. 结构上的变压缩缝处: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变压缩缝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6. 结构上的构件连接处:如果在结构的构件连接处留置施工缝,可以有效地减少构件连接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产生裂缝。
总的来说,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点来确定,合理选择留置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
三、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取原则在施工缝的留置位置选取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结构受力分析原则: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来确定,合理选择留置位置可以避免结构出现裂缝和变形。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原则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原则混凝土施工缝留是指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在各构件之间留出一定尺寸的缝隙,以降低构件之间的拉扯力,从而减少构件受拉扯力的变形,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施工缝留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施工缝留的尺寸应根据构件的形状、尺寸和负荷等因素确定,施工缝留的尺寸一般为2~3mm,最大不应超过6mm。
二、施工缝留的形状也应根据构件的形状、尺寸和负荷等因素确定,一般可采用V型或U型施工缝留,施工缝留的形状也要与构件的形状完全匹配。
三、施工缝留的深度应根据构件的形状、尺寸和负荷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混凝土层厚的1/4~1/2为施工缝留的深度。
四、施工缝留的位置应根据构件的形状、尺寸和负荷等因素确定,一般要求施工缝留位置应分布在构件的支撑点以及构件的支撑点和表面之间。
五、在施工缝留时,应注意施工缝留的位置和深度,避免影响构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
六、在施工缝留时,应注意施工缝留的尺寸和形状,确保施工缝留的尺寸和形状与构件的形状完全匹配。
七、在施工缝留时,应注意施工缝留的位置,施工缝留的位置应分布在构件的支撑点以及构件的支撑点和表面之间。
八、在施工缝留时,应注意施工缝留的尺寸,施工缝留的尺寸一般为2~3mm,最大不应超过6mm。
九、在施工缝留时,应注意施工缝留的深度,一般以混凝土层厚的1/4~1/2为施工缝留的深度。
十、在施工缝留时,应注意施工缝留的形状,应采用V型或U型施工缝留,施工缝留的形状也要与构件的形状完全匹配。
总之,混凝土施工缝留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它能够减少构件的变形,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因而在混凝土建筑物施工中必不可少。
但是,施工缝留的尺寸、位置、深度和形状都应该根据构件的尺寸、形状和负荷等因素来确定,确保施工缝留的尺寸和形状与构件的形状完全匹配,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根据地铁三号线岗顶站土建工程的施工实例,介绍了施工缝的设置原则及方法,阐述了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施工结果显示其效果良好,总结了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浇筑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主体结构,后浇带
1工程背景
由广州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地铁三号线岗顶站土建工程,车站结构呈“7”字状,车站全长为176.4m,西侧宽约28m,东侧宽约18.5m,车站主体结构高度为12.8m。
车站底板厚90cm,站厅板(中板)厚40cm,顶板厚80cm,侧墙厚60cm。
底板、侧墙、顶板结构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8,其余结构采用C30普通混凝土。
本工程结构以现浇混凝土为主,且现浇混凝土体积庞大,工程实践证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比较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几率较大,稍有差错,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合理的设置施工缝,配合适当的养护措施,能有效的抑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沉缩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与避免出现施工高峰,该公司采取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对主体部分进行施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浇筑后产生干缩现象影响结构。
2 施工缝的设置
施工缝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以下原则:1)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剪力较小的部位;2)施工缝一般应垂直于结构的纵轴线;3)施工缝应避开结
构的薄弱环节;4)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施工简便易行。
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纵向施工段长度控制在13m左右,设两道1m宽的后浇带,竖向根据主体结构,分层施工。
2.1 主体结构竖向施工缝
本工程结构纵向共分11个施工节段,在8轴及18轴附近设两条后浇带。
其施工顺序先做C区,再做B区,最后做A区,按从东到西分段施工,施工缝布置. 2.2 主体结构水平施工缝按由下到上的施工顺序,主体结构竖向分三层:第一层为结构底板及其底上50cm侧墙、第二层为站台层侧墙和中板、第三层为站厅层侧墙和顶板,站台下排热风道及轨顶风道在主体结构完全采用二次混凝土浇筑。
施工缝布置见图3。
3 处理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3.1 施工缝处理方法
1)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
部位:主要指中板梁、板、内墙和内柱施工缝。
处理方法:旧混凝土接触处,彻底清除施工缝处残渣,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清除;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面涂刷专用混凝土界面剂。
2)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
部位:底板、顶板和外墙施工缝。
处理方法:同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另在施工缝处增设止水带,止水带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做法如图4所示。
3.2 后浇带、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缝处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施工时确保止水带位置准确,焊接牢固[1],不出现漏焊或焊穿,确保焊缝部位明水无法通过。
在浇筑前先对其清理,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凿表面打毛,保证混凝土的粘结、防水性能,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在其两侧的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
后浇带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5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进行28d以上的养护。
4 施工效果自检及结语
在施工缝、后浇带和隧道驳接口处施工完成至今,未出现严重的渗漏现象,相对于邻近几个车站施工情况,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水工程显得最为优良。
已完成的验收分部工程———主体围护结构及主体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都达到优良的质量等级。
采取后浇带、施工缝分段法浇筑,既可以避开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的不利因素,又灵活地利用工作面、创造作业平台,缩短工期;轨顶风道、站台层结构,采用二次浇筑法施工,有利于工期的缩短,也利于材料周转,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本工程按质、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