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大全
关于动物的四字成语故事典故大全
关于动物的四字成语故事典故大全在汉学成语中不难发现有很多关于动物的成语,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情,而他们所拥有的品格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
以下集锦了一些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在很多动物成语中我们不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习性,而且还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做人的大道理。
《亡羊补牢》典故一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窟窿堵上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守株待兔》典故二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
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
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
他想以后如果都能够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
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
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
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为虎作伥》典故三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
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
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
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珊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
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它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成语故事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看法,陈述一种观点,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1: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的好朋友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主意,再次和齐威王比试的时候,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
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将以前输给齐威王的钱都赢回来了.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2:伯乐相马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
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
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
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
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
十二生肖的成语故事。
十二生肖的成语故事。
1、鼠,抱头鼠窜。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黄河下游地区,被封为齐王。
蒯通积极鼓动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举出当年常山王张耳抱头鼠窜归降了汉王并出兵消灭了生死与共的好友陈余。
2、牛,对牛弹琴。
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对牛弹琴”这句话,出自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3、虎,踞虎盘龙。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元•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毛泽东诗词:“虎踞龙盘今胜昔”中的虎踞龙盘由此演化而来。
4、兔,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
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
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
一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
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
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1. 《狐假虎威》老虎在森林里觅食,碰到了一只狡猾的狐狸。
狐狸眼珠子一转,大摇大摆地走到老虎面前,说:“你敢吃我?我可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老虎不信,狐狸就说:“那咱俩在林子里走一走,看看动物们见了我怕不怕。
”老虎心想:“哼,我倒要看看这小狐狸有啥本事。
”于是就和狐狸一起走。
果然,那些小动物们一看到狐狸后面的老虎,撒腿就跑。
狐狸得意洋洋地对老虎说:“怎么样,看到没?”老虎还真以为狐狸了不起呢,就灰溜溜地走了。
你说老虎傻不傻呀!例子:那人就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哼!2. 《亡羊补牢》有个牧羊人,他的羊圈破了个大洞。
邻居劝他赶紧修好,他却不当回事,说:“哎呀,没事没事!”结果,晚上真有狼钻进羊圈叼走了几只羊。
牧羊人那个后悔呀,哎呀,真是肠子都悔青了!这时候他才赶紧把羊圈修好。
这就叫亡羊补牢,还不算晚呀!例子:咱犯了错就得赶紧改,可别等事情严重了才亡羊补牢。
3. 《画龙点睛》传说张僧繇画龙特别厉害。
有一次,他在寺庙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那龙画得栩栩如生,可就是不点眼睛。
人们就问为啥呀,他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啦!”大家都不信。
嘿,你猜怎么着,张僧繇被逼得没办法,就给其中一条龙点上了眼睛。
哇塞,那条龙真的一下子腾空而起,飞向云端!这可太神奇啦!例子:这篇文章就差那么一点点睛之笔,就完美了。
4.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叶公,特别喜欢龙。
家里的龙画、龙雕、龙摆件到处都是,逢人就说自己多么多么喜欢龙。
嘿,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心想:“还有这么喜欢我的人呀,那我得去见见他。
”结果真龙一来,叶公吓得屁滚尿流,哎呀妈呀,那脸都白了!这就是嘴上说喜欢,心里又害怕呀。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故事大全一、动物类成语故事⒈画蛇添足故事梗概:从前有个人喜欢画蛇,他画了一条很好的蛇,但突然想到蛇没有脚,于是他在蛇的图上画了四只脚,结果搞得画蛇添足了。
寓意: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⒉狐假虎威故事梗概:有只狐狸假装是老虎,害怕它的动物们都被吓得乖乖服从它的命令。
寓意: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吓唬别人。
二、人物类成语故事⒈李代桃僵故事梗概:唐朝时,有一个大臣李靖被唐太宗派到南山采摘桃子,李靖不肯去,但他派了他的儿子李常杰,最后他的儿子死了,他自己长生不老。
寓意:比喻代替别人受到危险或灾祸。
⒉望梅止渴故事梗概:晋代有个大将军名叫孙武,他在战斗中困了很久都没有喝到水,他看到远处有一片梅树,于是他心里想着梅树旁边就有水,他就想死地使劲杀敌,终于渡过了那个难关。
寓意:比喻通过一种虚构的想象满足自己的需求。
三、自然类成语故事⒈掩耳盗铃故事梗概:从前有个人见人们说铃声好听,他也很想听,但他又不想听到别的声音,于是他用手捂住耳朵,但他听到的声音依然是铃声。
寓意:比喻欺骗自己,自欺欺人。
⒉自相矛盾故事梗概: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夺天下,互相攻击。
有一次,国王让一个大臣带着国王给他的信件去给另外一个国家的国王,信件上面说的是“请你派人把我国王杀了”。
国王杀了大臣。
寓意:比喻说话或行动自相矛盾。
附件:暂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李代桃僵:根据《刑法》第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代替他人承担法律责任。
⒉自相矛盾:根据法律解释,自相矛盾是指言行之间矛盾不一致,不符合常理和合理性。
有关动物的成语典故
有关动物的成语典故具有传承性、定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要求服务于社会的语言做相应的发展,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的发展和变化。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动物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有关动物的成语典故篇一:两虎相争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zhěn]给秦惠王讲卞[biàn]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卞庄子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剑在手,准备刺杀。
身旁的小僮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
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
到那时候,您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为了争肉,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
卞庄子突然跳出去,挥剑猛刺伤虎,果然不费大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
有关动物的成语典故篇二:对牛弹琴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
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
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
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
动物成语故事大全
动物成语故事大全
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经常到虎的洞穴里去拜访。
有一天,狐狸在虎的洞穴里碰到了一只老虎,老虎非常凶猛,狐狸吓得不敢动弹。
老虎看到狐狸这么害怕,便对它说,“我今天心情不错,就饶了你吧。
”狐狸感到非常庆幸,便对老虎说,“虎大哥,你真是仁义之人啊!”从此以后,狐狸便经常到处吹嘘自己有虎作朋友,以此来吓唬其他动物。
狗急跳墙。
有一天,一只狗被人打得非常疼痛,它感到非常愤怒,便冲着打它的人乱咬一气。
人被狗咬了,也非常生气,便用棍子乱打狗。
狗感到非常害怕,便急急忙忙地跳到了墙上,想要逃脱。
可是,它的力气太小,跳不上墙去,最终还是被人打伤了。
狼吞虎咽。
有一只狼和一只老虎一起捕猎,它们一起抓到了一只羊。
狼和
老虎都非常饿,便决定一起吃掉这只羊。
可是,狼非常贪婪,它怕老虎抢走肉,便偷偷地在吃肉的时候,一边吞,一边咽,结果被羊骨卡住了喉咙,最终死在了老虎的面前。
狐假虎威、狗急跳墙、狼吞虎咽,这些成语故事都告诉我们,不要以弱肉强食,不要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更不要因为贪婪而自食恶果。
这些故事不仅是我们小时候听的童话故事,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牢记的道理。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成语故事中汲取智慧,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关于六畜的成语典故
关于六畜的成语典故1. “马到成功”:传说古代将军出征,每次骑马冲锋都能迅速取得胜利。
就好像你去参加比赛,充满信心地向前冲,不就很可能马到成功嘛!比如你努力准备了很久的考试,然后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那不是很有希望取得好成绩,马到成功了呀!2. “亡羊补牢”:有个人丢了羊才去修补羊圈,这虽然有点晚了但总比不补好呀。
想想看,你要是犯了个小错误,及时改正,不就是亡羊补牢嘛,之后就不会有大问题啦。
比如说你忘记写一项作业,发现后赶紧补上,这就是亡羊补牢的好例子呀!3. “牛刀小试”:就像一个很厉害的厨师,先用小活儿来试试自己的刀快不快。
这不正和你学了新本领,然后找个小事情试试身手一样嘛。
比如你刚学会骑自行车,就在小区里转两圈,这就是牛刀小试呀!4. “鸡鸣狗盗”:以前孟尝君靠着会学鸡叫和会偷东西的人脱离危险呢。
这不就是在说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本事也能派上大用场嘛。
好比一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同学关键时候用特别的办法解决了问题,这是不是有点像鸡鸣狗盗呀!5. “猪朋狗友”:哎呀呀,就是说身边一些不怎么好的朋友啦。
你想想,有些人整天就知道玩乐,不务正业,可不就是你的猪朋狗友嘛。
比如说那些总拉着你一起逃课去玩的人呀。
6. “对牛弹琴”:对着牛弹好听的音乐,它也听不懂呀。
就像你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讲高深的知识,那不就是对牛弹琴嘛。
就像是给小婴儿讲物理,他怎么可能懂呢,这就是对牛弹琴的典型呀!7. “羊入虎口”:弱小的羊进了老虎的嘴巴,多危险呀。
你想想,要是你一个人不小心走进了很危险的地方,那不就是羊入虎口嘛。
比如说你一个人晚上去很偏僻的黑暗角落,多吓人呀,这就是羊入虎口呀!8. “犬马之劳”:说人像狗和马一样忠诚地为主人效力。
就好像你的好朋友特别仗义,为你做很多事情,那不就是犬马之劳嘛。
比如朋友帮你拿很重的东西,跑很远的路,这就是在为你尽犬马之劳呀!9. “虎背熊腰。
和动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和动物相关的成语故事在成语中有许多和动物的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让人读起来获得许多的欢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和动物相关的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九牛一毛》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
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
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
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
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
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
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
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
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耻笑。
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
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
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的着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才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杯弓蛇影》从前有个做官的人叫乐广。
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
关于动物的四字成语故事典故大全
关于动物的四字成语故事典故大全在汉学成语中不难发现有很多关于动物的成语,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情,而他们所拥有的品格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
以下集锦了一些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在很多动物成语中我们不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动物的习性,而且还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做人的大道理。
《亡羊补牢》典故一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窟窿堵上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守株待兔》典故二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
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
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
他想以后如果都能够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
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
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
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为虎作彳长》典故三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
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
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
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珊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
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它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
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18篇)
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18篇)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1兔死狐悲【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山东农民起义军在李全和杨妙真的率领下,奋起反抗金坦白的统治。
由于抗金取得很大的影响,南宋劝他们投附,他们就投附朝廷,驻守楚州,1227年被蒙古军逼降。
南宋派另一支义军夏全围剿,杨妙真对夏全说:“狐死兔泣。
”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2兔丝燕麦【成语故事】北魏宣武帝时期,高级学官“国子祭酒”邢邵对于朝廷不重视学术却花很大人力、财力去修建寺院十分不满,认为这会误国误民,就会同其他学官联名上书复兴太学,说:“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3兔死狗烹【成语故事】春秋末期,楚国的范蠡和文种到越国去做官,辅佐被吴王夫差打败的勾践,他们发奋图强,终于使越国强大,最后灭了吴国。
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就到齐国隐姓埋名经商,他写信劝文种离开说:“狡兔死,走狗烹”。
文种不信后被勾践所杀。
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4小鸟依人【成语故事】唐朝初年,唐太宗任命褚遂良为谏议大夫,他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
唐太宗评论长孙无忌才思敏捷但不能带兵打仗,评论高士廉遇危难不变节但不敢说直话,评论褚遂良对朝廷坚贞不渝、性格刚正,就是有一幅小鸟依人的模样。
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5天马行空【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西域大宛国出产一种名马可以日行千里,被称为“西极天马”或“天马行空”。
汉武帝派使臣带上金银珠宝去换这种千里马,大宛国国王毋寡杀了使臣侵吞财物。
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国,取得西极天马3000匹。
中国历史动物成语故事6吞纸抱犬【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好学的朱詹小时候,因为家里十分贫穷,经常几天没钱买米下锅做饭,但他还是坚持学习,饥饿时只有吞纸下去饱肚。
动物的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大全
动物的成语典故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
在汉语的过程中,掌握成语,既可以丰富汉语词汇,提高汉语的语言,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动物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物的成语典故篇一:狗尾续貂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 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掌管临漳军事。
赵王司马伦到任后,滥封官爵,只要是王亲宦戚、亲信部属,即便是奴卒厮役,亦封以爵位。
因此,每次上朝,貂蝉盈座(古时大官的官帽上,有蝉形图案的金铛为装饰,并插上貂尾,称为“貂蝉冠”),殿上挤得满满的尽是“大官”。
当时老百姓看不惯这股腐败之风,编歌谣讽刺道:“貂不足,狗尾续。
”貂尾是珍贵的皮毛,因为司马伦的滥封,大官太多,貂尾不够用,只好用狗尾巴代替。
腐朽的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五十二年就结束了。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他对朝政一窍不通,大权落到贾后手里,贾后生性凶狠狡诈,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个儿子),与一个名叫张林的大臣密谋策划,以此为借口带兵冲入宫廷,杀死了贾后,自封为相国。
由于是靠这种手段当上相国,司马伦整日忧心忡忡,害怕众人不服。
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甚至连听差的奴役也给以爵位。
像皇帝左右的侍中、散骑、常侍等一等高管,在当时的宫廷人事编制中一般只有4人,可司马伦当皇帝时竟达近百人。
真是官职泛滥成灾!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皇帝。
当时规定,凡宫内高级官员的官服,都是统一式样。
如帽子上都插着貂尾做装饰。
不同官职,插的位置也有区别。
侍中插在左边,常侍插在右边。
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所以一时貂尾都不够用,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
”用来讽刺朝廷。
后来,人们用“狗尾续貂”来比喻以坏续好,美丑不相称。
多用来形象地揭示妄续他人文学作品,也有时用来表示自谦之意。
清代蒲松龄的《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里也有这个典故:“庇舆盖中,仍添昼行之锦;从缙绅后,张惭尾续之貂。
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故事
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故事龙腾四海相传龙王之女与人间书生相恋,被龙王强行拆散。
书生悲愤之下,跳入海中化身一条龙,从此翱翔四海,寻找爱人。
虎啸山林山林中有一只威猛的老虎,吼声震天,吓得百兽不敢靠近。
它象征着勇猛和威严,成为叱咤风云的代名词。
兔死狐悲兔子和狐狸本是好朋友,但狐狸见兔子心善,便起了歹念。
它骗兔子去偷庄稼,结果兔子被农夫打死。
狐狸得知后,悲伤不已,因为它失去了一位善良的朋友。
龙争虎斗两条神龙在空中争夺宝珠,而两只猛虎在地面厮杀。
此成语形容势均力敌,激烈争斗的场面。
鼠目寸光老鼠的视力很差,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此成语比喻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
蛇蝎心肠蛇和蝎子都是有毒的动物,比喻心肠狠毒,不择手段的人。
马到功成西汉名将霍去病出征匈奴,战无不胜,他所到之处,功绩卓著。
此成语形容顺利成功,迅速达成目标。
羊群效应羊群跟随头羊,盲目而从众。
此成语比喻缺乏独立思考,随波逐流的心理。
猴急猴燎猴子性情急躁,做事毛手毛脚。
此成语形容做事急切,难以冷静思考。
鸡鸣狗盗公鸡偷吃粮食,狗偷吃肉,形容行为不端,道德低下。
猪头三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笨蛋,做事糊涂,经常闯祸。
此成语形容愚蠢无知的人。
鼠肚鸡肠老鼠肠子很小,比喻心胸狭窄,容不下异己。
龙游浅水遭虾戏真龙即使身处浅水之中,也会被小虾戏弄。
此成语形容有志之士怀才不遇,不得施展抱负。
虎落平阳被犬欺老虎落入平原,被野狗欺负。
此成语形容强者失势,受弱者欺凌。
兔死狗烹兔子死了,猎狗会被杀掉。
比喻功臣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就会被卸磨杀驴。
蛇行狐步蛇爬行,狐狸走路,形容行为诡秘,难以捉摸。
马失前蹄骏马奔跑时,容易因前蹄打滑而摔倒。
此成语比喻做事顺利时遭遇突然的挫折。
羊入狼群羊误入狼群,危险重重。
此成语形容身处险境,处境危急。
猴急猴跳猴子性情急躁,动作敏捷。
此成语形容急躁不安,难以安静。
鸡飞狗跳鸡和狗在院子里打架,场面混乱。
此成语形容家庭不和睦,争吵不断。
猪八戒照镜子猪八戒照镜子,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大惊失色。
动物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动物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孩子都喜欢小动物,和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更加有利于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接受成语故事,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动物的成语故事。
动物的成语故事1:衣冠沐猴秦朝末年,刘邦、项羽、楚怀王三人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做关中王。
刘邦先攻进咸阳,项羽很不高兴,进城就杀百姓及已投降的国王子婴,放火烧了阿房宫,掠夺大量金银财宝准备回江东地区。
有人在背后讥讽楚国人是戴着帽子的猴子。
动物的成语故事2:鸿雁传书汉武帝时汉廷与匈奴之间常有战事。
有一次,匈奴派使者前来求和,并把扣留的汉朝使者放了回来。
汉武帝为了回应匈奴的善举,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一干人等出使匈奴,没想到却出了意外。
单(chán)于想逼迫苏武投降,苏武说:“要我投降,除非海枯石烂,日从西升。
”他宁死不屈,举刀自刎,经过抢救才幸免于难。
苏武随后被单于流放到北海无人区牧羊。
苏武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放羊,万般艰辛。
没有粮食,他就挖田鼠藏在洞里的食物充饥;口渴了就抓把雪吞下解渴。
唯一和他做伴的就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这时汉昭帝已继位,匈奴老国王也已驾崩,换了新单于,汉匈议和,汉人和匈奴人通婚。
汉昭帝遂派使者前往匈奴,要求放苏武回去,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去,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当汉昭帝第二次派使者到匈奴时,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设法买通了禁卒,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还活着、正在北海牧羊的消息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
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牧羊,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后大为震惊,以为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鸿雁也替他传送消息了。
他无法再抵赖,只能向汉使道歉,把苏武放了回来。
这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随着故事的流传,鸿雁传书也广为人知,并逐渐演化为传信的象征了。
描写动物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描写动物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一、狐假虎威一天,狐狸和老虎相遇了,老虎便想将狐狸吃掉。
狐狸灵机一动,说:我是上天派下的神,你敢吃我,就没有好下场。
”老虎不信。
狐狸:您要是不信,就请和我去森林里走走吧!老虎半信半疑的跟着去了。
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
走进树林,动物们都吓跑了,老虎以为他们真怕狐狸,实际上还是怕他。
二、盲人摸象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
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
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
”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却说“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实际上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后以“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三、井底之蛙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
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
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
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成语一,狐假虎威。
相传,有一只狐狸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老虎。
老虎凶猛威武,狐狸便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跟老虎说,“我是你的忠实朋友,我一直都很崇拜你。
”老虎听了很得意,便对狐狸说,“你跟着我吧,我保护你。
”于是,狐狸便趁机利用老虎的威势,到处欺负其他动物。
后来,其他动物发现了狐狸的伎俩,纷纷向老虎告状。
老虎知道了真相后,非常生气,将狐狸赶出了森林。
成语二,狼吞虎咽。
在一个深山里,有只狼和一只老虎。
它们经常一起出去狩猎。
一天,它们碰到了一头大象,它们非常高兴,一起合力把大象吃了。
可是,狼和老虎却因为争夺大象而发生了激烈的争斗。
最终,它们两败俱伤,再也没有力气去狩猎了。
成语三,狗尾续貂。
从前,有一只狗,它很喜欢偷别人的东西。
有一天,它偷了一只貂,还把自己的尾巴剪短,假装成了一只貂。
可是,其他动物发现了它的伎俩,纷纷向它告状。
最终,它被众怒难逃,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成语四,画蛇添足。
有一位画家画了一条蛇,但他觉得画得还不够好,便在蛇身上加了一只脚。
后来,有人看到了他的画,笑话他画蛇添足。
画家听了后,才意识到自己画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要有个度,过犹不及反而会适得其反。
成语五,猴子捞月。
传说有只猴子看到水中的月亮,它非常想把月亮捞出来。
于是,它伸出了一根手臂,试图抓住月亮。
可是,月亮总是在水中,猴子怎么也捞不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做无谓的努力。
以上就是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每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理。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当。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智慧和勤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吧!。
动物成语故事大全
动物成语故事大全在汉语中,有许多有趣的成语都与动物有关,这些成语不仅富有故事性,而且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动物成语的故事吧。
1. 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总是欺负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老虎,于是便装扮成老虎的样子,吓唬其他动物。
其他动物见到狐狸的样子,都以为它是真的老虎,都逃之夭夭。
狐狸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但是,有一天它的真面目被其他动物发现了,它再也没有办法再欺骗别人了。
2. 狗尾续貂。
从前,有一只狗,它总是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貂,于是它便自愧不如,觉得自己的狗尾巴太丑陋了。
于是它想方设法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尾巴,最终它决定去找老虎借尾巴。
老虎答应了它的请求,但是条件是每天都要给老虎送一块肉。
狗答应了,每天都按时送肉给老虎。
但是,它的主人发现了,便不让它再去送肉了。
狗只好去找老虎说情,老虎答应了,但是要它每天都去找老虎梳毛。
狗只好答应了。
最后,狗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狗,还是没有变成貂。
3. 狼吞虎咽。
从前,有一只狼,它总是贪吃,不管吃的是什么,都要狼吞虎咽。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老虎,老虎问它为什么总是这样吃东西,狼说因为它吃东西太香了,所以总是忍不住。
老虎说它也是这样,但是它每次都要慢慢地品味,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食物的美味。
狼听了之后,便开始慢慢地品味食物,发现原来食物是如此的美味。
4. 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只狐狸,它总是欺负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老虎,于是便装扮成老虎的样子,吓唬其他动物。
其他动物见到狐狸的样子,都以为它是真的老虎,都逃之夭夭。
狐狸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但是,有一天它的真面目被其他动物发现了,它再也没有办法再欺骗别人了。
5. 狗尾续貂。
从前,有一只狗,它总是自以为是,自命不凡。
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只貂,于是它便自愧不如,觉得自己的狗尾巴太丑陋了。
于是它想方设法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尾巴,最终它决定去找老虎借尾巴。
古代历史动物的成语故事(10篇)
古代历史动物的成语故事(10篇)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更需要我们现如今的传承下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古代历史动物的成语故事1为虎作伥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凶神恶煞的老虎把森林中的动物都吃光了,找不到食物然后饿得发慌。
有一天,它发现树林中经常有人经过一条路,就守候在路边上准备吃人。
有个叫伥的人经过这里的时侯老虎迅速地扑上去咬死他,拖到林中饱餐了一顿。
这时老虎想道:“要是每天都像这样有人肉吃该多好啊!”于是老虎抓住伥的灵魂不放,对他说:“你要找到另外一个人给我吃,然后我才会让你的灵魂得到自由,让你重新投胎做人。
”伥的肉身虽然已经死掉了,可是伥的灵魂还是非常害怕老虎,伥同意了。
伥的灵魂就开始到处去找人,当有人路过的时侯,就把他骗到树林中,守在那里的老虎扑上去把人咬死。
伥的灵魂竟然把那个人的衣服脱掉还解开带子,让老虎轻松地吃人,以此来讨好老虎。
老虎非常满意伥阿其所好的表现,更不肯放伥的灵魂走了。
伥的灵魂也不去投胎做人,继续帮助老虎做吃人的勾当。
人们就称伥为“伥鬼”。
古代历史动物的成语故事2如鱼得水曹操的实力在三国时期很强大。
刘备依附于亲戚刘表,虽然是皇室宗亲,但是却势单力薄,只好驻守在新野。
但是刘备并不想长时间寄人篱下,他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了成就自已大业,他四处网罗人才。
在徐庶的引荐下,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孔明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打一起天下。
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感动,便答应了刘备的请求,诸葛亮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操,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西川建基业,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互相杭衡。
刘备听后大喜,拜诸葛亮为军师统率三军。
刘备对诸葛亮的重用和信任,让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感到非常的不满。
刘备就向他们解释说:“我能够得到孔明的帮助,就好像如鱼得水一样。
动物的成语故事
动物的成语故事一:坐井观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坐井观天”通常用来比喻某人的见识有限,眼光短浅;这则故事也同时在强调现在人们应该开阔思维、眼界放开的同时,却忽视了其他值得关注的因素和信息,当我们再对这则成语故事分析后,会有更深刻和实际的启示.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只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蚌马上合上,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会饿死你.”鹬和蚌都不肯互相放弃,渔夫就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说的是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这个故事说明看不到真正的敌人,就会给强敌制造有利的机会,给争执双方带来灭顶之灾.三:兔死狐悲从前,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为对付共同的敌人――猎人,彼此联盟发誓,发誓要同生死,共患难.一天,当他们正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时,不料一群猎人突然前来,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狸也险遭不测.猎人走后,狐狸就跑到兔子身旁,哀泣悲悼.有个长者经过,看见狐狸在兔子旁边哭泣,觉得奇怪,就问狐狸哭泣的原因.狐狸悲哀的说:"我和兔子同样是微小的动物,是猎人捕猎的对象.我们相约共同对敌,共生死,同患难.现在我的同盟被猎人射死,他今日的死亡,意味着我明天的死亡.我们是真正的朋友,我哪能不伤心哭泣呢!" 长者听了,叹着气,说:"你为这样的同伴哀悼哭得有理!""兔死狐悲"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的.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现在多用于贬义.四:杯弓蛇影乐广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时,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厌恶它,喝了那杯酒后,就身得重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了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了.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乐广于是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客人心情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久治不愈的老毛病顿时治好了.本文既嘲笑了那个被杯中蛇影吓得病倒的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心病还须心药来医.乐广明白客人得的是心理疾病,所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客人,对症状下药.乐广的朋友被假象所迷惑,疑神疑鬼,差点儿送了命.乐广喜欢追根问底,注重调查研究,终于揭开了“杯弓蛇影”这个谜.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通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实的真相,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五: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ken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有关动物的成语故事精选
有关动物的成语故事精选成语故事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既具有丰富的,深远的意义,又有妙趣横生的典故和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有关动物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九方皋相马秦国国君穆公问伯乐:你的家族有能相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我的后辈都是下等的才能.于是推荐了九方皋.穆公召见了他,让他出去找马,三个月后他回来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九方皋回答说是黄色的母马。
结果穆公派人去取那匹马的时候发现是黑色的公马。
穆公很不高兴,对伯乐说:您推荐的相马人连颜色公母都分不清,还能知道什么马啊?伯乐喟然叹息道:九方皋相马的技艺已经是我所不能比拟的了。
他发现马的精髓而不管其它,关注马的内在而忘记了马的外表;看见应该看的方面,忽略了不重要的。
像九方皋这样的相马人,比最好的马都还要宝贵啊。
马到了后,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王亥驯马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
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
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
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
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
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
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
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
王亥高兴极了。
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
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
特别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大全《亡羊补牢》典故一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窟窿堵上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守株待兔》典故二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
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
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
他想以后如果都可以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
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
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
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为虎作伥》典故三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
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
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
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正蹒珊地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
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它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人的鬼魂获得自由。
那个被老虎捉住的鬼魂居然同意了。
于是,他就给老虎当向导,找呀找的,终于遇到第二个人了。
这时,那个鬼魂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老虎行凶。
他先过去迷惑新遇到的人,然后把那人的带子解开,衣服脱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
这个帮助老虎吃人的鬼魂,便叫做伥鬼。
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虎作伥。
出处《正字通听雨记谈》《叶公好龙》典故四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沈诸梁,字子高,是叶地县尹,因此自称叶公,大家都叫他叶公子高。
叶公喜欢龙的癖好名扬四方。
他不但在身上的佩剑、凿刀上雕着龙,家里的门窗梁柱上也刻着龙,就连墙上都绘着龙的图案。
天界的天龙知道人间有这样一个好龙成癖的人,十分感动,决定要下凡来走一趟,向叶公表示谢意。
于是叶公好龙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一天,叶公正在家中午睡,一时间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
梦中的叶公被惊醒了。
他急忙起来关窗户,没想到天龙从窗户外探进头来,吓得叶公魂飞魄散。
当他转身逃进堂屋,又看见一条硕大无比的龙尾横在面前。
叶公无处可逃,吓得面如土色,顿时瘫软,不省人事。
天龙瞧着晕倒在地的叶公,感到莫名其妙,只好扫兴地飞回天界去了。
其实,叶公并不是真的爱龙,只不过是喜欢那种似龙非龙的东西。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表面上喜欢某事物,而实际上对它怕得要死的人。
后来,人们用叶公好龙这四个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或事。
《鸡犬升天》典故五西汉时期,有位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
继承了父亲的封位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
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
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
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
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
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
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飘飘欲仙。
那些仙丹,晶莹剔透。
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
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与虎谋皮》典故六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但群臣均反对,一时拿不定主意,打算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正好遇上了左丘明,定公问他:我想孔子担任司寇,你看要不要和大臣商量一下?丘明回答: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吃精美的饭食。
他打算缝制一件价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
’狐狸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
他又想用肥美的羊肉祭祀,于是去找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祭祀。
’没等他说完,羊就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
这样,那人十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没办成一次祭祀。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你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二者有何不同?《画龙点睛》典故七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
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
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
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
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
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
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
这一天,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
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繇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狐假虎威》典故八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
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
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
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
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
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画蛇添足》典故九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
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
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
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
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
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
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
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井底之蛙》典故十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
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
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
那简直是一座天堂。
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
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