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燃料复习
燃烧与燃烧室复习题(全)

燃烧复习题(1)为什么说能源与环境问题和燃烧学密切相关?(2)试写出两个以上国际知名燃烧学者的名字。
(3)煤油和氢气的理论空气量各为多少?(4)某燃料由C、H两种元素组成,则其含H量越高,理论空气量。
(5)一般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空气)大约为多少?(6)何为油/气比?何为当量比?何为余气系数?相互之间关系如何?若以RP-3燃料为例,当燃料与空气按化学恰当混合时,各自的值是多少?(7)影响燃料的理论燃烧温度的因素有哪些?(8)不考虑离解时所计算的燃烧温度比理论燃烧温度高还是低?二者相差大约多少?(9)定压燃烧与定容燃烧的理论燃烧温度谁高?大约相差多少?(10)一般碳氢燃料化学恰当比下定容燃烧所造成的压力上升大约为多少?(11)用空气作助燃剂和用纯氧作助燃剂的理论燃烧温度谁高?大约相差多少?(12)理论上,当量比时,燃料的绝热火焰温度Tf达到最大值。
而实际上Tf 最大值出现在当量比时。
(13)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分析燃烧反应有何帮助?(14)燃烧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各关心什么问题?(15)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16)判断燃烧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据是什么?(17)何谓燃烧反应机理?如何用反应机理来预估燃烧反应级数?(18)用实验方法测定燃烧反应级数对分析燃烧反应机理有何帮助?+=+,其反应速率常数为k,根据质量作用定(19)某基元反应方程式为aA bB cC dD律,其反应速度方程可写成W= ,该反应的级数为。
(20)一般碳氢燃料的燃烧反应级数约为。
(21)既然目前认为,氢氧燃烧为链反应,为何氢氧系统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具有不同的爆炸特性?(22)何为Arrhenius公式?若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则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是什么?(23)何谓活化能?其物理意义是什么?(24)在温度改变时,反应A 与反应B相比,反应速度改变较少,则反应A的活化能EA 与反应B的活化能EB大小关系。
(25)燃烧反应速度、火焰传播速度有何不同?(26)一般碳氢燃料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多大?(27)氢气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多大?(28)用广义雷诺比拟分析二维平板边界层有何特色?(29)何为水面蒸发时的斯蒂芬流现象?(30)何为DI数?何为DII数?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1)在燃烧物理学中有四种守恒方程,即:总质量守恒、、及组份守恒方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考点精讲】考点一、燃烧与灭火(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CO 2 ;氧气不充足2C+O 2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2、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乙炔 充分燃烧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2C 2H 2+5O 22H 2O+4CO 2 2C 2H 2+3O 22H 2O+4CO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答案】C【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用水浇灭,会有触电的危险,错误,不符合题意。
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正确,符合题意。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重点)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
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注意: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第4章,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K-39 Zn-65 Mg-24 Mn-55 Hg-20lCa-40 Al-27 Fe-56 S-32 Na-23 Ca-40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1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水是生命之源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3.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4..2010年5月22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
当汽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5.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6.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燃烧与燃料知识提纲(纯原创)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提纲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定义:可燃物与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反应。
2.燃烧的条件:①;②;③。
三者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①;②;③。
灭火的实质其实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只需破坏条即可达到灭火目的。
4.促进燃烧的方法:;。
5.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改变。
(填“能”或“否”)6.爆炸的条件:①;②;③;④如果可燃物是气体,需要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7.爆炸极限:爆炸上限:可燃性气体浓度高到不能爆炸的限度。
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浓度低到不能爆炸的限度。
8.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时发生充分燃烧,生成;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时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
9.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若,证明氢气不纯净;若,证明氢气纯净。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1.三大化石燃料分别是、、。
2.石油的分馏原理: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其分离出来。
该变化属于变化。
3.被称作“工业的血液”的是,被称作“工业的粮食”的是。
三、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色味的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会变成固态,称作。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两种药品为和(写出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装置,因为反应物的状态分别为和,而反应的条件不需要。
3.以下是几种固液制气装置A B C D E①试写出这几种装置各自的优点A: B:C: D:E:其中,装置D控制反应停止的原理是使和分离。
②装置A在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原因是;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4.收集二氧化碳时,应采用法,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
若用右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端进气。
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6.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7.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粉末状石灰石的原因是:;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4-1-1:第4章 燃烧 燃料复习

第四章燃烧燃料复习(一课时)一、知识回顾1、燃烧是一种、的的反应。
2、燃烧的条件:、、;3、不同的可燃物点燃的方式可能会不同,原因是4、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因素是:、、、。
5、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物质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则该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物质有,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物质有。
6、一氧化碳有剧毒的原因是易与血液中的结合。
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7、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8、灭火的方法:,,9、三大化石燃料是、、;其中工业的血液是、工业的粮食是,西气东输中的气是指;10、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污染有、、;11、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分解成、、;该过程又叫,属于变化。
石油蒸馏属于变化。
12、可燃冰学名叫。
二、思考与交流13、假如给出氧气与碳的质量比值为a,使它们在高温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试求证a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反应产物的组成。
四、达标检测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开发使用新能源,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下列与新能源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研制、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B.晶体硅不仅是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基础材料,也是研制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C.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均属于清洁能源2、下列有关H2、CH4、CO三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B)A.都具有还原性,其组成元素的原子都易失去电子。
B.与空气混合遇火易爆炸,点燃前都要检查纯度。
C.燃烧时火焰颜色相同,燃烧产物相同D.都是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地壳中大量存在3、.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化工原料,此反应的产品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A.H2S04B.NaOH C.H2D.C124、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
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B.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节能基础知识--燃料与燃烧

(四)煤的分类
煤一般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贫煤、褐煤、石煤与煤矸石。见表 ! * %。
表!*% 特性 煤种 石 煤 褐 矸 煤 石 煤 !类 无烟煤 "类 #类 贫 煤 !类 烟 煤 "类 #类
注:!+,-. 6 %&!787+9
工业用煤分类表 水分 灰分 (() 1 )# 1 )# 应用基低位热值 ( +,-. / +0) !### 2 ")## !)## 2 ")## "### 2 3)## 4 )### 1 )### 1 )### 1 %)## 1 "5## 2 35## 1 35## 2 %5## 1 %5##
一、燃料知识 (一)燃料的分类
燃料按状态可分成三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固体燃料有煤炭、油页岩、木柴和植物燃料(如农作物秸秆) 。其中煤炭应用最为 普遍,在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最基本的能源。 液体燃料有石油(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等。石油在常压下蒸馏可分别提炼出汽油、 煤油、柴油等高质量燃料。 气体燃料有天然气及人造煤气。天然气多从油田或煤田附近地层逸出,是一种高质 量的燃料。人造煤气种类很多,有石油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发生炉煤气 及城市煤气等。
注:+"#$% 3 *)+(/("4
(三)煤的工业分析
对煤进行工业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其燃料特性,从而在锅炉运行中采取相应 的技术措施,调节和控制燃烧过程。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挥发物、固定碳、灰分、水分 和发热量等。 :煤加热到一定温度,首先排放出一些气体,开始着火燃烧,这些 +) 挥发物(5) 气体就是挥发物,如一氧化碳、氢气和各种碳氢化合物等。挥发物析出后就很快着火燃 烧,使煤粒周围形成一层火膜,将煤粒迅速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同时挥发物析出后煤粒 中间出现孔隙,增加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当煤的挥发物含量相当比例时,容易着火, 有利于燃烧;但当煤的挥发物含量过高时,相对减少了固定碳的含量,使煤发热值降 低。一般锅炉用煤的挥发物含量最好在 2,! 以上。 :煤中的挥发物燃烧后,剩下是固定碳和灰分。固定碳在完全燃烧 2) 固定碳( 6) 时和氧化合成二氧化碳,将放出 00.,*"4 & "’((,-,"#$% & "’)热量。 :煤燃烧后,残留下来不能燃烧的固体杂质便是灰分。主要是混入煤 0) 灰分(7) 中的砂石、灰土、氧化铁、氧化钙等,灰分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它含量过大,使煤发热 —
人教版化学燃料和燃烧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Designer :Mr. Liu课题一:燃烧与灭火1、 燃烧的定义: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2、 燃烧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环境温度要高于着火点)着火点: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固定值,不可改变。
变化的是环境温度。
火柴的着火点比煤炭的着火点要低,容易着火。
物质的着火点各不相同。
同时满足:意味着只要三个条件缺一,就不会造成燃烧,起到灭火的作用。
风吹蜡烛熄灭是因为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风吹森林大火,越吹越旺。
是因为带来更多的氧气。
※ “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说明:着火燃烧的是手绢中的酒精。
酒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让手绢上的水蒸发,而水蒸发是个吸热过程,这使得手绢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手绢能“安然无恙”。
3、 灭火的方法:⑴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煤气着火时,要将阀门关闭;森林着火,可设置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如,盖锅盖来灭油锅中的火;用细沙扑灭实验室中酒精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比较常见。
⑶降低环境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如,冷却剂:水、干冰等物质来降温。
火着火点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4、加速可燃物的燃烧的方法: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氧气的浓度。
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氧气中能复燃是因为氧气浓度大。
小木条比木块容易燃烧是因为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5、完全燃烧:燃烧快,放热量多,C、H元素转化成CO2和H2O。
(氧气充足)C+ O2 点燃CO2不完全燃烧:燃烧慢,放热少,C、H元素部分生成CO、C等。
(氧气不足)2C+ O2 点燃2CO 6、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具有可燃性:2CO+ O2 点燃2CO2。
——大多是由燃料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煤气泄露等形成。
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降低了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使人体缺氧。
7、爆炸:在有限空间内,产生大量气体或气体受热急速膨胀,会形成爆炸。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CO
2
+ heat
2.增加可燃物的表面积:木条燃烧比木块燃烧快。
3.提高可燃物的温度:用火机点燃纸张。
4.添加助燃剂:酒精灯用酒精作为助燃剂。
注意: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是为了实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尝试。
同时,安全第一,防火防盗,保护生命财产。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7.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
它们所含元素不同,煤主要含有碳、氢、硫、氧等元素,石油主要含有硫、氧、氮等元素,而天然气主要含有甲烷等元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动植物尸体的腐烂。
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它是温室气体之一,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极
端气候事件等问题。
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植被覆盖,开发绿色能源等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①;②;③。
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常采取的方法有: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可燃物的性质、、。
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措施有:①;②。
3、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指的是可燃物在空间内发生,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如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
注: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均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必须。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和,它们都属于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元素,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元素。
(3)天然气:主要成分(化学式为),是较清洁的能源。
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石油:石油分馏(属于变化),石油化工(属于变化)(2)煤:煤的气化、液化和焦化(都属于变化)3、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醇 (俗称: , 化学式)化学性质: 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考点梳理:1、知道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认识其对人类的作用及燃烧产物的危害。
◆过程方法:例1: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解析: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必背)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3、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走可燃物易错点: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
二、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1、(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2、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1)一氧化碳的产生点燃点燃高温C+O2 ====CO2(碳充分燃烧) 2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2====2CO(2)中毒的原因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
(一氧化碳有毒,是化学性质)(3)预防: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化学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氢气燃烧爆炸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化石燃料煤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属于化学变化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产品为汽油、煤油等天然气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料的充分燃烧1.节约能源2.减少对环境污染充分燃烧的条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三、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2.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某些仪器和药品制取气体,下图所示
A~E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BE
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aCO3+2HCl====CaCl2+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 。
(2)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简向外拉出一段距离,装置C(装有水)
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片刻后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不下降,这一操作
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 气密 性。
(3)向装置A中分别装入适量H2O2溶液和少量MnO2粉末,装置B中小试管装入
一小颗白磷,装置C中装入适量NaOH溶液,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
A. 石油炼制
B. 太阳能发电
C. 燃煤脱硫
D. 酒精作燃料
2.(2022眉山)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
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C )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B. 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比白磷高
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
压的作用
【关键点拨】
燃烧与灭火的关系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 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 3.降温到该物质的
同济大学 燃料及燃烧 考点 复习 归纳 必考

dT 0 dn n 0
56、何为化石燃料?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答:通常自然界中可供工业生产的燃料资源主要是 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埋藏 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
一次能源:自然界天然存在,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能源 a.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力,风能,海洋能,潮 汐能,地热,生物质能等 b.非再生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核燃料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制品。 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焦炭、汽油、煤油、 柴 油、重油、液化气、沼气、氢能
50、燃气的燃烧过程基本上都包含哪三个阶段? 答: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混合后的可燃气的加热 和着火和完成燃烧化学反应。 51、回火的临界条件?
答:
dw 4 qv g ( ) r r0 dr r0 3
52、Vn=V0+(Ln-L0)什么条件下成立? 答: 完全燃烧时成立。 53、固体燃料燃烧其燃烧方法有几种?各自 的特点? 答:层状燃烧、粉煤燃烧、沸腾燃烧及旋风 燃烧。
7、燃气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哪些? 答:空气供给量不足、空气和燃气在炉内混 合不均匀。 8、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烟气中的气体组分一 般有哪些? 答:H2,CH4,CO,H2O,CO2,N2等。 9、何谓着火浓度极限? 答:P100 倒数第五行开始,画出一个图。
10、气体的可燃成分及不可燃成分? 答:气体的可燃成分:H2,CO,CH4,CmHn等。不可燃成分: N2,CO2,O2, H2O 11、人造煤气有哪些?写出四个 答:石油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水煤气、发生炉煤气及城市煤 气等。 12、实际燃烧温度与理论燃烧温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实际燃烧温度与理论燃烧温度的区别在于后者不考虑传热,且 认为完全燃烧。 13、燃烧烟气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检验并控制燃烧质量。 14、预热空气与预热燃气,哪个效果更大? 15、空气消耗系数定义? 答:实际供应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16、影响雾化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雾化颗粒直径的因素:油温、雾化剂压力和流量、油压和 油烧嘴结构。 17、燃烧的基本条件? 答:温度、浓度、时间和空间。
九年级化学《4.1燃烧、灭火、燃料》复习学案 沪教版

第四章燃烧燃料复习第一课时燃烧、灭火、燃料【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2.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化石燃料、酒精、汽油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适合的燃料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4.知道化石燃料的组成,培养学生有节能减排的意识【学习重点】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学习难点】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化石燃料、酒精、汽油等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适合的燃料【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燃烧、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 (填物质的序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灭火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灭火器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碳燃料完全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___、不完全燃烧可能产生_________。
促使含碳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一定发生爆炸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煤的组成元素中主要含有______元素,另还有少量的硫、氮、磷.....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属于_______物),化石燃料都是_________物。
(完整)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燃烧的定义(氧化学说):燃烧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与氧气化合而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现象。
2、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次还有CO,CO2等其他污染物。
3、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火是由无数细小且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即可愿意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可以以游离的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变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便是燃素。
第二章燃料1.什么叫燃料?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又能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物质作为燃料的条件:(1)能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2)能方便且很好的燃烧;(3)自然界蕴藏量丰富,易于开采且价格低廉;(4)燃烧产物对人类、自然界、环境危害小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那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3.燃料分类方法?燃料按物态分类及其典型代表燃料(1 固体燃料(煤炭)2 液体燃料(石油、酒精)2气体燃料(天然气、氢气)4.燃料的组成,固液体燃料的元素组成都有那些? 固体燃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S、A、M 液体燃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其元素组成亦为:C、H、O、N、S、A、M5.气体燃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单一可燃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CO、H2、CH4、CnHm、CO2、N2、H2O、 O2等。
6.燃料分析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工业分析组成(测定燃料中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和固定碳(FC)等4种组分的含量)。
;(2) 元素分析组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燃料中主要化学元素组分碳(C)、氢(H)、氮(N)、硫(S)和氧(O) 以及灰分(A)和水分(M)的含量);(3)成分分析组成(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气体燃料各组分的体积或质量百分比)7.燃料的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各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可燃成分:(碳(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氢(发热值最高的可燃元素)硫(有机硫、黄铁矿硫:可燃烧释放出热量,合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
燃烧与燃料复习ppt

考点2 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燃烧的条件是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破坏其中一个条件)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油井起火燃 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做出了较 大贡献.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 火的是( A )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2、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 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③ 。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考点聚焦
考点2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是
大理石 石灰石 稀盐酸 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aCO3+2HCl===CaCl2+H2O+CO2↑
1、能否用碳酸钠或碳酸钙粉末来代替石灰石?
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气体的收集
2、能否用浓盐酸来代替稀盐 酸制CO2 ?
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使制得的气 体不纯净,混有氯化氢气体。
归类示例
燃烧条件的探究
例1 根据下列数据及实验装置图8- 1(所有夹持仪器均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酒精灯的 物质 着火点 火焰温度 白磷 红磷 40 ℃ 240 ℃ 50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归类示例
(1)在铜片上,A和C点为白磷;B点为红磷,用酒精灯对 C 准A加热,最先发生燃烧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一 A 定不会发生燃烧的是________。 (2)将一支装满氧气的试管倒扣在(1)中“一定不会燃烧” 白磷在试管内燃烧发黄光、冒白烟、 的物质上面,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内的液面不断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5O2=====2P2O5 提高温度且隔绝氧气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 (4)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 燃烧_燃料_【期末复习】

12. 下图是实 验室常用的一些 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 序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当观察到装置C中 时才开始收集; (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 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 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右图装置 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 向连接的顺序是 → → → →e(填字母), 装置中的X是 。
向上排空气法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 气瓶口,木条熄灭 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混浊 1 组装仪器 2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 装药品 4 收集气体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操作步骤
存放方法
正放
正放
课堂练习
1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 B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 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 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2. 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 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 阳光来引燃火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 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有机物
练习题: 考点二:
1、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烤过的木炭, 红棕色的消失是因为( B )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1、【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 2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①可燃物的性质。
②可燃物与O 2的接触面积。
③O 2的浓度。
4、【促燃方法】①增大可燃物与O 2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②增大O 2的浓度。
(或加快空气流动)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内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内鼓入富O 2空气Fe 在纯O 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5、【爆炸】①原因: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化学爆炸四要素:可燃物、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在有限的空间内。
②分类: 注意: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内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
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①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③隔绝空气(或O 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7.【注意】: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例如镁条既可以在O 2中燃烧,也可以在N 2和CO 2中燃烧。
【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与燃料的选择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焰、光热以及废气等现象。
燃烧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燃烧的原理以及燃料的选择对我们理解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有关燃烧与燃料选择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料的分类燃料是指能够进行燃烧的物质。
它们主要可分为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两大类。
1.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指由生物体经过长时间埋藏、分解和变质而形成的燃料。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主要能源来源,广泛应用于发电、加热、交通等领域。
2. 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是指由生物体或其代谢物质作为能源来源的燃料。
例如,木材、秸秆、柴火等都是常见的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在一些地区被广泛使用。
二、燃烧的要素与条件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通常有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只有当这三个要素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燃烧才能发生。
1. 燃料燃料是发生燃烧的物质,它能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光热等现象。
燃料可以是固体(如木材、煤)、液体(如汽油、柴油)或气体(如天然气)。
不同的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火焰颜色、光亮度等特征。
2. 氧气氧气是燃烧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能与燃料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空气中的氧气是主要提供燃烧所需的。
在实验室或一些特殊环境中,也可以采用纯氧气进行燃烧。
3. 点火源点火源是引发燃烧的初始能源,它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将燃料与氧气反应起来。
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
通常情况下,燃料的挥发性越高,点燃所需的能量越低。
三、燃烧与能量转化燃烧是一种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与氧气反应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形式的能量,并释放出来。
这种能量转化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燃烧反应可以用通式进行表示,例如:燃料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烷烃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其中,燃料是碳氢化合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废气,而能量则可以利用于发电、供暖等方面。
中考化学微专题考点详解:专题07 燃料和燃烧(学生版)

专题07 燃料和燃烧燃烧和灭火1.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助燃性的物质);(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可燃性气体泄漏时的注意事项: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不能进行人工呼吸、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先关闭总闸,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的原因。
4.火灾自救策略:(1)迅速找到安全通道;(2)发生火灾时上层空气中氧气少,毒气浓度大,所以要匍匐前进;(3)房间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门开窗,开门开窗会增加氧气量,使火势更加凶猛;(4)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烟尘,使人窒息而死,因此最好用湿布捂住口鼻;(5)若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应逆风而跑,因为顺着风更易被烧伤和发生危险。
1.(2022山西中考)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A. 纸杯着火点变低B. 温度低于着火点C. 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 纸杯不是可燃物2.(2022湖南湘潭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器失火立即用水灭火B. 白磷放入水中保存,是为了隔绝空气C. 剪烛芯使蜡烛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D. 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3.(2022年云南省中考)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4.(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日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跑离着火区域等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5.(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复习课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促进燃烧的方法
2、明确爆炸发生的条件
3、掌握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综合利用
[基础案]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的氧化反应。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3、灭火的措施
针对燃烧条件,可采取的对应的灭火措施为: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知识点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____;当氧气不足时,可燃物____
2、认识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结果
不充分燃烧导致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
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方法:
(1)_________(2)____________微观原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充分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使人中毒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爆炸
爆炸发生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燃烧
1、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再生能源。
煤和石油等燃料中往往含S、N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____、____等,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分馏
(1)原理:利用各组分物质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属于____变化
(2)石油分馏的产物有____________等。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改变石油中的分子,使大分子断裂为小
分子,再按需要将小分子按需要合成大分子,从而可以将石油转化为塑料、
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药物等,因而发生的是____变化。
2、煤的综合利用
主要有____、____、____等措施,属于____变化
[拓展案]
[中考链接1]:
1、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
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
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
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
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
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汽车采用的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优点。
普通汽车
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之比为1:15,稀薄燃烧发动机中汽油与空气的
质量之比可达1:25以上,与普通发动机相比,稀薄燃烧发动机可以促进
燃料的燃烧,请你从微观上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薄燃
烧发动机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在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2]
1、(2016.烟台)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
C.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2、我国煤炭丰富,瓦斯存于煤层及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
成分甲烷。
(1)请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下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
体是____
(3)下列图表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链接中考3]
1、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①燃烧的热值高②原料资源丰富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属于有机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2)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两者反应生成常见的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式为____________
3、 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我市从4月1日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
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这是汽油燃烧产生的。
(2)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监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
[课堂反馈]
1.(2016·滨州)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外在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2.(2016·东营·双选)“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
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
火措施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毂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
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3.(2016·枣庄)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4.(2016·烟台)2015年中国航空业高速发展。
先进无人机亮相国庆阅兵式,首架大飞机C919总装下线。
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人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的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该技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一点)。
5.(2016·滨州)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的_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酒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