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6.1《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6.1《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作探究 课堂互 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2)生育率过高和逐渐下 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生物 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3) 为 缓 解 人 口 增 长 带 来 的 世 界 性 粮 食 紧 张 状 况 , 人 类 可 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 由 1∶1 调 整 为 1∶4 , 地 球 可 供 养 的 人 口 数 量 是 原 来 的 _______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 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C.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 自然资源,但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 问题
生物 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解析: 我国现有的人口并没有超过环境容纳量。人口增 长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如人口生存空间的减少、土地资源 压力、水资源压力、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可持续发 展。
生物 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生物 必修3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
D.20世纪以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CO2的全 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大气中的CO2量急剧增加
【解析】人体细胞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除了植物的光 合作用能固定二氧化碳外,光合细菌和蓝藻等生物的光合 作用、一些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也能固定二氧化碳;糖 类(如果糖)、脂肪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大气中的 CO2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答案】D
(2)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进一步 加重了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_正__反__馈__调节。 (3)在人工干预下,湿地物种逐渐丰富,这属于群落的_次__生__演替 。若没有人工干预,该湿地最终将发育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 主要是由当地的_平__均__温_度__和__年__降__水__量__决定。 (4)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能量的流向。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三个 方面。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 ②易地保护。 ③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 ④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1.污染类型及危害
污染类型
成因
危害
水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N、P等营 水体缺氧,水生生
养元素
物大量死亡
类别 食性
青鱼 螺蛳
鲢鱼 浮游植物
鳙鱼 浮游动物
鲤鱼 杂食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_鲢__鱼___。
(2)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 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和P引起的,因此设计 了下面的实验。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5.位于印度洋的马尔代夫被誉为“人间最后的乐园”,然而全 球变暖正让这个天堂岛国面临着“失乐园”的危机。该国总统 表示,政府将开始从每年10多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拨出一部 分,纳入一笔“主权财富基金”,用来购买新国土。这一现象 给人们的最大启示是( ) A.沙尘暴已侵蚀海洋 B.酸雨已使人无法在陆地生存 C.减少CO2排放已刻不容缓 D.淡水资源面临枯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案(1)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教材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内容,在前面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和稳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认识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

二、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决方法] ⑴利用教材图6-2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要概念图来逻辑推理某一论点的方法。

⑵结合资料搜集与分析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同上。

[解决方法] 同上。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

教具准备:图片、实例资料六、学生活动1、阅读相关内容,开展讨论。

2、小组交流。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复习种群数量变化相关内容,以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为例,讨论: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为什么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表现出“J”型增长?3、我国政府认为,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

人口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为什么?提出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设计若干个主题,例如,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等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

要求建立的联系科学合理、符合逻辑,并区别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归纳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事件重新引起了人们 对这种濒危生物的关注。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 我国特有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 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 要原因是人虎冲突。一只虎至少需要15到30平方公 里活动空间。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 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要 求,被孤立的华南虎个体之间很难交流和繁殖。第 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 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 (1)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 化学 信息。 一种标志,这是一种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的生存需要较大领地的 原因是 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一般来说华南虎处于 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最高),相同面积的领地内其获得 的能量最少 。
一、赤潮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1.赤潮发生的原因 (1)地理条件:春夏温暖季节,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海流缓慢、 水温较高,易发生赤潮。渤海发生大规模的赤潮,就与这些气候、地 理条件有关。 (2)生物因素:赤潮生物甲藻、硅藻等的大量繁殖。 (3)化学因素: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以及一些微量元 素、 有机物等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这 些化学因素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4)环境因素: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施用化肥,使 灌溉、冲刷出来的废水中含有N、P;通常工业水中都含有有机物、重 金属、无机盐;生活废水中也常含有大量有机物、营养盐、N和P。这 些废水未经处理就源源不断流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使得大海中N和 P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起来,所以环境污 染造成海洋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的方法,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 最主要形式。 我国于18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 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 1146个,约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8.8%,主要有以下类型: (1)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区: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 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2)保护珍贵动物资源的保护区:如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四川卧 龙自然保护区。 (3)保护珍稀植物或特有树种的保护区:如以保护“活化石”银 杉为主的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 (4)保护自然风景的国家公园:如四川九寨沟、江西庐山。 (5)保护特有地质剖面及特殊景观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黑龙江五 大连池。 (6)保护沿海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自然保护区:如广东的东寨港。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出生率高。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全球气候变化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6.海洋污染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潜在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 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

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

(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

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 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

全世界1 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

)(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

五、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共1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共14张PPT)
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l调 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1.96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 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 是 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空间), 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出生率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 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
将表现为图中 c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b 曲线,该
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预习检测一】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 快 ,年龄 小 。
这些特点预示着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2)我国人口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国人口总数控制 在13.6以内,21世纪中叶。全国人口总数达到 峰值 (15 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 与 经济、社会、 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3)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
【预习检测三】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 缺、臭氧层破坏、 酸雨 、土壤沙漠化 、海洋污染和生物
锐减等。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 温室气体,主要是 CO2 。
(2)酸雨
一般pH小于 5.6 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中所合的酸主 要是 硫酸 和 硝酸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必修三)

[探究与学习] 为什么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提示: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
使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成人和老年人个体
数相对增长。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燃料需求增加;人均耕地
加剧 。 减少 ;植被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________ ________ 2.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答案:B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控制人口的增长,才能更好地发展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 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
D.专家预测到 21 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高峰, 然后才有可能下降 [答案]C
【拓展过程】 本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治 理环境污染。 ↓ 课题延伸: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 ↓ 实例应用: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河流、湖泊水质的影响。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易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是指把 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
关系; • 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 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 态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 这四大中的一个,人绝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 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学习目标:1. 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 阐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重点、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节的知识考查一般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选择题居多。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现状:1.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 人口基数大3. 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粮食、水资源、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生存空间、精神需求等。

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CO2、CH4、氮的氧化物等气体组成温室气体层,阻止地球向宇宙释放红外线,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主要危害是造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干旱范围扩大。

(2)臭氧层破坏(3)酸雨: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后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

(4)水(海洋)污染: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

(5)土地荒漠化:(6)水资源短缺。

(7)生物多样性锐减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②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2. 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等。

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

潜在使用价值:未知的价值。

构成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3.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高中生物课件 必修三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课件 必修三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1np等无机盐藻类浮游动物鱼人2乙组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的co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3使藻类抗药性增强4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遮住阳光并吸收矿质离子使蓝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5生态系统崩溃稳定性完全破坏正反馈调节或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1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无论局部地区,还是全国乃至全球,人口的 环境容纳量
解析: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可采用生物技术对其基因予以保
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
答案:D
回 顾 考 情
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球变暖、臭氧层破 坏和酸雨沉降,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
了极大的破坏。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了高考命
题的热点素材,以此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
候等。
(3)潜在价值: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 将来可能有重要作用,一旦这些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就永 远无法再生。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 ①含义: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
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例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②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 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③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
护草,草林结合。 另外还有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3)外来物种入侵
①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
途 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 严 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种,
特称侵入种。
②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 态 平衡;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章末总结课件
答案:B
)
项目四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的危机分析
1.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 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 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侵入种。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 衡; 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即引发生态危机。 3.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 入地环境条件适宜, 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 传播能力特别强, 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间内呈种群的“J”型增长。
(4)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地球的自然温室效应,大多数的生命都将不存在 B.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温室效应 C.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排放,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就可 以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D.森林大幅度地吸收 CO2 可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
(5)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采用________等清洁能源,以减少 CO2 的排放。 ②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们首先应该停止________,还应采取 植树种草等措施以扩大植被,逐渐恢复________循环的平衡。 (6)材料二显示,气温升高可以导致________的发生,从而使生 物产生不同的变异。
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
(2)①有氧呼吸 ②燃烧 (4)C 碳
C6H12O6 + 6H2O
酶 +6O2――→6CO2+12H2O+能量
光能 (3)CO2 + H2O ――→ (CH2O) + O2 叶绿体 能、风能、核能 ②对森林乱砍滥伐
(5) ①水能、太阳
(6)基因突变
解析:结合生物与环境、植物光合作用、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知 识,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总结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6.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6.2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INZHI DAOXUE A YI JIE HUO N LI TAN JIU ETANG XIAOJIE
ANGTANGJIAN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层 次 每层次相关的内容 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等是遗 基因多样性 传多样性之源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 物种多样性 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 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 多样性 性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INZHI DAOXUE A YI JIE HUO N LI TAN JIU ETANG XIAOJIE
ANGTANGJIAN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类 型 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短缺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土地荒漠化 主要成因 CO2 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①人口多;②污染严重 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化石燃料的燃料 植被的破坏 ①污染物质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 海洋污染 ②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 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ANGTANGJIAN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问题导引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某地区持续干旱,导致土地干裂。旱情的持续发生对生物圈的稳 态会造成哪些影响? 答案:导致土地荒漠化、植被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等。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ANGTANGJIAN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必修3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一、______年我国全面推进了计划生育工作;_______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____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___________: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2)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的________________,湿地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作用。

(3)___________:对人类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非实用意义的。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如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协调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还要加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反对盲目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教案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目标]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3、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4、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自我做起的意义。

[知识梳理]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人口现状:〔1〕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会持续增长。

2、前景:〔我国人口目标〕2010年,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峰值15亿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3、人类的需求:粮食,水,森林、草原、燃料、矿物等自然资源,精神需求。

4、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均耕地减少;〔2〕自然资源大量消耗;〔3〕环境污染加剧。

5、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①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②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③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④推进生态农业等。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2、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

危害:极地冰雪、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4、酸雨:SO2等的排放。

5、海洋污染:各种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及海洋运输时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

67、生物多样性〔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注意]生物多样性的:〔2〕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①潜在价值:尚不清楚的价值。

②间接价值〔生态功能〕③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6.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6.1

-10-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类型二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INZHI DAOXUE A YI JIE HUO N LI TAN JIU ETANG XIAOJIE
ANGTANGJIANCE
类型一
类型一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例1导学号05200068下图是反映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INZHI DAOXUE A YI JIE HUO N LI TAN JIU ETANG XIAOJIE
ANGTANGJIANCE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8-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INZHI DAOXUE A YI JIE HUO N LI TAN JIU ETANG XIAOJIE
ANGTANGJIANCE
探究点
-9-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X 新知导学 D 答疑解惑 A 案例探究 K课堂小结 D当堂检测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持续高于环境 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11-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3.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目前人口数量还没达到地球环境容纳量。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 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人口增长的情况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 影响。科技进步固然可以缓解因人口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但却不能完全解决,例如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枯竭是不可能因科 技进步而得到解决的。 答案:D
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 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 解析:世界人口因增长速度过快,对粮食的需求大大超过了粮食 的增长速度,造成了粮食不足,同时,对资源、能源的开发过度,造成 了世界资源枯竭、能源缺乏,而且人口的增长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 污染。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解决人口膨胀这个问题。 答案:B
-8-
医疗水平等有较大提高,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出生率较高。 (2)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答案:不完全适用。因为人口数量问题既有自然生理基础,又受
社会因素制约,故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 况。
2.计划生育是如何起到控制人口数量的作用的?它的实施使我国 人口的年龄组成发生怎样的变化?
预习反馈 1.判断 (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 × ) (2)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间接价值。( × ) (3)眼睛退化的“盲鱼”可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价值。( × ) (4)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 √ ) (5)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 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 ) (6)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 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 ) (7)臭氧层破坏导致温室效应。( × ) (8)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好保护。 (√)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姓名何莎单位铜川市一中新区校区课型听说课课时 1 教学对象高二是否采用是多媒体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是一节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本模块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理解,同时又有助于选修三专题五“生态工程”的学习。

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应当关注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其中的一些环境问题与保护,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对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都有不少的了解。

所有这些知识、体验和信息,都是十分宝贵的,都是学好本章内容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学生收集的一些关于环境破坏及保护的资料策略:通过学生收集的一些关于环境破坏及保护的资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分析课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图片演示,创设情境,提出全球生态问题,列举分析各类生态问题,提出生态多样性。

根据红树林生态系统提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学生讨论:现在生物多样性所受到的威胁及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讨论: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堂上热身,巩固知识。

布置课外作业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 过程与方法: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关注全球性生态的问题。

②、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概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2. 教学难点:概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投影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地球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
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的 地方,如可实行计划生育。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我国历年人口增长的原因?
出生率较高、死Biblioteka 率下降、人口基数过大等3、我国有哪些计划生育政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4、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是怎样的?
• 计划生育的实施,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 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已经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过程:P131 2(2)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1.概念(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基
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层次: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形成原因
一、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定义: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 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 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 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其他措施 5、可持续发展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人口增长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2)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3)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5、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下同)要控制在13.3亿以内; ➢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3.6亿以内; ➢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15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 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8 6
024公(0元.25)5
(740) 0.48
(1949) 5.4
(1578) 4.14(.71(814992)8)
(1393)0.6 0.6
2.0(1764)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年份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
森林、草原
红树林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
生态系统 面积(106hm2)
单位面积价值(美元/hm2·a) 全球价值(1012美元/a)
海洋
33200
252
8.4
热带雨林
1900
2007
3.8
其他森林
6 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习目标: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4.保护生物多样性 5.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p119]
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
14 人口/亿
(2000) 12.95
12
(1995) 12.3
10
(1982) 10.3
2955
302
0.9
草地
3898
232
0.9
湿地
330
14785
4.9
农田
1400
92
0.9
以上数据显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
风景名胜区
最有效的保护
易地保护
建立动、植物园,濒危生物繁殖中心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保护基因 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
五、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 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1)保护生物多样性; 2)保护环境和资源; 3)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p119]
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 家的行列。
前景: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21世纪中叶,人口总 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 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 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高频考点】 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旅游、 观赏、科研、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 间接价值(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功能。 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对许多生物尚不清楚的价值。
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O2排放与全球变暖
水资源短缺
现在世界有三分之一人口的淡水供应不足。30年后,经受淡水供应 不足的人口将加倍。
臭氧层破坏
南 极 臭 氧 空 洞
酸雨
酸性排放物
土地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 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宁夏的荒漠化
海洋污染 油污海鸟 惨死沙滩
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灭绝和物种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