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趣味实验资料
热学趣味小实验
![热学趣味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d304c8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8.png)
热学趣味小实验篇一热学趣味小实验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玩个超有趣的热学小实验,叫做“会跳舞的纸蛇”。
咱先准备一张轻薄的纸条,把它剪成螺旋状,就像一条小蛇一样。
然后呢,找个空地方把小蛇放在上面。
这时候,神奇的事情要发生啦!你拿个打火机,在小蛇的下方稍微烤一烤。
哇塞,你就会看到小蛇开始慢悠悠地转起来啦,就好像在跳舞一样,是不是超级神奇!我跟你们说哈,这里面可藏着热学的奥秘呢。
那火一烤,下面的空气就变热啦,热空气会上升,这就形成了一股向上的气流。
这股气流推着小蛇,可不就转起来了嘛。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小小的实验里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
你们想想看,这热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啊?也许以后我们还能发现更多好玩又神奇的热学现象呢。
哎呀,我都等不及啦!大家赶紧也去试试这个“会跳舞的纸蛇”实验吧,保证让你们大开眼界哦!篇二热学趣味小实验嘿呀,今天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超酷的热学小实验,叫“自制热气球”。
咱得先找个轻薄的塑料袋,就是那种超市里的保鲜袋就行。
然后呢,在袋子的底部系上一小段绳子,再在绳子另一头绑个小物件,啥小玩具啊之类的。
准备就绪啦!这时候,拿个吹风机,开到热风档,对着塑料袋口吹。
你们猜怎么着?那塑料袋慢慢就鼓起来啦,然后就飘起来啦,就像个小小的热气球一样!哇,我当时看到的时候,真觉得太好玩啦!这其实就是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嘛。
吹风机的热风让袋子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轻呀,就往上飘,带着袋子和下面的小物件一起飞起来啦。
这要是在户外玩,肯定更有意思,说不定能飘好高好高呢。
我就想啊,这热学知识真的是无处不在呀,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实验,就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它的奇妙。
也许以后我能利用这些知识做出更厉害的东西呢,嘿嘿,你们也赶紧试试吧!篇三热学趣味小实验哟呵,今天的热学趣味小实验来啦,“神奇的热胀冷缩”。
咱找个金属球,要刚好能通过一个圆环的那种。
然后呢,把金属球放在火上烤一会儿。
烤热了之后,赶紧拿去试试穿过圆环。
九年级热学知识点实验
![九年级热学知识点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0430d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0.png)
九年级热学知识点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九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点,培养其科学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1. 烧杯2. 温度计3. 热水4. 冷水5. 砂纸6. 火柴7. 烧杯夹子8. 黑色纸板9. 定时器实验步骤:1. 实验一: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材料准备: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步骤:a. 将烧杯清洗干净,并加入适量的冷水。
b. 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c. 用热水将烧杯加热,并时刻记录烧杯内水的温度变化。
d. 观察并记录烧杯内水的表面变化,特别是水位是否有所上升。
实验结果:当烧杯内的水被加热后,水的温度升高,水位上升,热胀冷缩现象明显。
2. 实验二:热传导的观察材料准备:烧杯,砂纸,火柴,烧杯夹子,黑色纸板步骤:a. 将烧杯用砂纸擦拭干净,以确保其表面光滑。
b. 用火柴点燃一根烧杯夹子上的木柴,使其变红。
c. 用红热的烧杯夹子轻轻触摸烧杯的底部,观察并记录触摸后的感受。
d. 将黑色纸板放在另一个烧杯的底部上,用火柴点燃纸板。
e. 等纸板燃烧一段时间后,用触摸过烧杯底部的烧杯夹子触摸黑色纸板上方空气的温度,并记录触摸后的感受。
实验结果:触摸烧杯底部时,会感受到热传导;而触摸黑色纸板上方空气时,则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热传导。
实验三:水的升华材料准备:烧杯,水,定时器步骤:a.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b. 开始计时器。
c. 观察烧杯内水的变化,特别是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冷凝的现象。
d. 继续观察,直到水完全蒸发为止,并停止计时器。
实验结果:水在加热后逐渐蒸发,并产生水蒸气聚集在烧杯内部上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完全蒸发。
实验四:热量的传递材料准备:烧杯,冷水,温度计步骤:a.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冷水,并记录初始温度。
b. 在实验开始时,用手握住烧杯,并持续握住一段时间。
c. 使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d. 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热学实验探究热胀冷缩原理
![热学实验探究热胀冷缩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c4c3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a.png)
热学实验探究热胀冷缩原理1.引言热胀冷缩现象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体积的变化。
研究这一现象对理解热力学原理、材料性质以及工程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热学实验,以探究热胀冷缩的原理。
2.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物体的长度变化,验证热胀冷缩原理,并探索影响热胀冷缩现象的因素。
3.实验材料为了进行这个实验,我们需要以下材料:- 一根金属棒(或其他材料的棒状物)- 一台温度计- 一个恒温水槽(或其他能控制温度的装置)- 计时器4.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一个恒温水槽,并将温度调至30摄氏度。
确保水槽的温度保持稳定。
4.2 温度测量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棒的初始温度。
记录下初始温度。
4.3 浸泡将金属棒放入恒温水槽中,并等待一段时间,使金属棒的温度与水槽的温度达到平衡。
4.4 长度测量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测量金属棒的长度。
记录下长度。
4.5 温度升高将恒温水槽中的温度调高5摄氏度,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使金属棒的温度再次达到平衡。
4.6 重复测量重复步骤4.4和4.5,记录下不同温度下金属棒的长度。
4.7 温度降低将恒温水槽中的温度调至比初始温度低5摄氏度,重复步骤4.4和4.5,记录下不同温度下金属棒的长度。
5.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测得的长度数据绘制成温度-长度图表。
观察图表中的趋势,并进行分析。
6.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6.1 热胀冷缩原理实验结果显示,在温度升高时,金属棒的长度增加;而在温度降低时,金属棒的长度减小。
这与热胀冷缩原理相符。
6.2 影响热胀冷缩现象的因素实验还可以探究其他因素对热胀冷缩现象的影响,例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温度变化的速度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物体的热胀冷缩程度,进一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热学原理。
7.结论通过这个热学实验,我们验证了热胀冷缩原理,并了解到温度变化会导致物体的长度变化。
热学趣味实验资料
![热学趣味实验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ac7197e53a580216fcfecd.png)
橘子皮烟火想在家里看烟火吗?只要运用橘子皮(或柳丁皮),就可以制造出美丽火花。
※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橘子皮(或柳丁皮)数块、蜡烛1根。
挤压橘子皮,让橘子皮汁液喷向烛焰,便可产生美丽火花。
※原理:因为橘子皮在挤压时所喷出来的汁液,含有植物性油脂,所以能燃烧。
※叮咛的话:1. 尽量用新鲜的、刚拨下来的橘子皮(或柳丁皮),不要用乾掉的果皮,因为汁液不容易挤出来,效果会比较差。
2. 一次用多一点、厚一点的橘子皮(或柳丁皮),会比较壮观喔!3. 尽量让孩子动手操作、先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让孩子可以动动脑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4. 有关于火焰的游戏,要格外注意安全,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做,同时指导孩子使用火焰的安全事项,会比较安全。
瓶子发出怪声将硬币放在玻璃瓶的瓶口,用手掌握住瓶子,瓶口上的硬币竟然就咯咯咯的发出声响!※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空玻璃瓶(可用米酒瓶或啤酒瓶之类的),1元硬币。
1.将空玻璃瓶放入冰箱中或是冰水中冷却,约半小时即可。
2.在瓶口上放置一枚1元硬币。
(图一)★注意:可以在瓶口边缘抹上一些水,或是先用水将硬币浸湿,如此,硬币与瓶口间就加密合了。
3.双手紧紧握住瓶子,一会儿后,瓶口上的硬币就会发出咯咯咯的声响了!(图二)※原理:本游戏是利用空气热涨冷缩的原理。
把瓶子放入冰箱冷却后,瓶内的空气当然也被冷却了,那什麼时候加热呢?当然就是手掌握住瓶身的时候啰!运用手掌本深的温度,在握住瓶身后,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往瓶口逸散,因此将瓶口的硬币往上推,但由于力量不大,所以硬币被往上推一点点又落下来,这种情形一直反复,就产生咯咯咯的声响了!※叮咛的话:1.為了方便让效果明显,手掌可事先搓热,或者直接将手泡在热水中,这样手掌的温度就更高了。
2.可将瓶子泡在热水中,虽然效果更快,但为保持「动手做」的趣味,这个方法可让孩子自己动动脑。
3.建议使用玻璃瓶,而不用塑胶瓶,是因为玻璃瓶的传热效果较好。
当完成后,可以指导让小朋友尝试如果放上两个硬币或三个硬币,还可以发出声响吗?烛芯的材料你相信吗?可以用粉笔当蜡烛烛芯喔!※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粗蜡烛1根、小粉笔块一个1.将粗蜡烛点燃,接著使小粉笔块裹上粗蜡烛上的蜡油。
物理热力学实验
![物理热力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28138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9.png)
物理热力学实验【教案】主题:物理热力学实验导语:热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物体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现象。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有关热力学实验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一:热能传递实验热能传递是热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探究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1.实验目的:观察和研究热量在不同物体之间的传递方式。
2.实验器材和试剂:A、两个相同材质和大小的金属块;B、温度计;C、热水和冷水。
3.实验步骤:1) 将一个金属块置于热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2) 将另一个金属块放在冷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3) 将两个金属块迅速接触,并用温度计测量两个金属块的最终温度。
4.实验结果及讨论:观察并记录两个金属块的初始温度、最终温度及温度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温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来分析热量的传递速率。
同时,可以讨论和总结热量是如何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的。
二、实验二:热膨胀实验热膨胀是物体在受热后体积和长度发生变化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研究物体的热膨胀性质。
1.实验目的:观察和研究物体在受热后发生的体积和长度的变化。
2.实验器材和试剂:A、金属棒;B、温度计;C、测量尺。
3.实验步骤:1) 测量金属棒的初始长度和直径,并记录下来;2) 将金属棒加热一段时间,再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3) 等待金属棒冷却到室温后,再次测量其长度和直径。
4.实验结果及讨论:观察并记录金属棒的初始长度、温度变化以及冷却后的长度。
通过比较温度变化和长度变化的关系,学生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其长度和体积的增加。
三、实验三:气体运动实验气体运动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探索气体的运动规律。
1.实验目的:观察和研究不同条件下气体的运动状态和性质。
2.实验器材和试剂:A、气球;B、气体压力计;C、气体容器。
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
![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4ea05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2.png)
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在初中物理中,热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模块。
利用纸作为实验材料,可以开展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学的相关原理。
以下是用纸做的初中热学实验的详细步骤:1. 探究纸的燃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材料:纸、打火机、尺子、温度计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固定在桌子上,记录初始温度T1。
(2)点燃纸片,用尺子量出火焰的高度,观察火焰的颜色和温度计的读数变化。
(3)当纸片完全燃烧后,记录温度计的最终温度T2。
(4)比较T1和T2,分析纸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温度变化,可以了解到燃烧过程中纸片释放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2. 观察纸的吸热与散热性能实验材料:纸、水、水盆、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纸平放在水盆上,用计时器计时。
(2)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水的蒸发情况,记录时间。
(3)比较不同时间点上纸的湿度变化。
实验结论:纸具有良好的吸热性能,能吸收水蒸气并使之蒸发。
通过观察湿度的变化,可以了解纸的散热性能。
3. 探究纸的导热性能实验材料:纸、打火机、尺子、热敏电阻、数据线、电脑实验步骤:(1)将热敏电阻固定在尺子上,与电脑连接。
(2)点燃打火机,加热尺子的一端,观察热敏电阻的数据变化。
(3)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分析纸的导热性能。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数据变化,可以了解纸的导热性能。
与金属相比,纸的导热性能较差。
4. 制作简易纸制温度计实验材料:纸、水、彩色笔、尺子、胶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尺子在纸上画出刻度线,标上数字。
(2)将水滴入纸中,折叠成锥形。
(3)用胶水将锥形部分固定在温度计上。
(4)将彩色笔插入锥形部分,使水带色。
(5)根据温度计的读数,画出相应的颜色区域。
实验结论:简易纸制温度计制作完成,可用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
与标准温度计相比,其精度和稳定性较差。
5. 纸制热气球实验实验材料:纸、热水、扇子、胶带、剪刀、橡皮筋实验步骤:(1)将纸剪成圆形,边缘向外翻折。
(2)用胶带将翻折部分固定在一起,形成球形结构。
简单而有趣的热学实验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
![简单而有趣的热学实验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3d2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5.png)
简单而有趣的热学实验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简单而有趣的热学实验教案引言:热学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二年级的物理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热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巧,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简单而有趣的热学实验。
这些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热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下面将介绍其中三个较为典型的实验。
实验一:温度的测量实验目的: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杯、温水、冷水。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水杯,将温度计插入水中,读取温度计上的数值。
2. 将温度计放入温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值变化,并记录下温度。
3. 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值变化,并记录下温度。
实验原理:温度计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温度计内液体的膨胀或收缩来测量温度。
当温度升高时,液体膨胀,温度计上的数值会增加;当温度降低时,液体收缩,温度计上的数值会减少。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得温水的温度为40°C,冷水的温度为10°C。
实验二:热传导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固体热传导的过程并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铁炉、两根铁棒(一根较细,一根较粗)。
实验步骤:1. 将较粗的铁棒一端加热至红热,然后将红热的一端迅速放入较细的铁棒的一端。
2. 观察较细的铁棒的另一端,记录下变化。
3. 将较细的铁棒的另一端迅速放入冷水中,再次观察并记录下变化。
实验原理:固体的热传导是由于热量的传递。
当热棒与冷棒接触时,热量会沿着热型的方向传导到冷棒,使冷棒受热,热型受冷。
实验结果:观察到较细的铁棒的另一端迅速升温,并且当放入冷水中时,较细的铁棒的另一端迅速降温。
实验三:液体的蒸发实验目的:观察液体蒸发时的变化,并理解液体蒸发的实现。
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容器、水。
实验步骤:1. 将一个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另一个容器保持干燥。
3. 分别观察两个容器中水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原理:液体的蒸发是由于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当液体分子吸收足够的热量时,一部分液体分子会从液体表面跃入气相,形成蒸汽。
热学小实验
![热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2b7f3dfc4ffe473368ab66.png)
第二节热学小实验热1:人的感觉不可靠器材:三只烧杯、冷水、热水、温水过程:在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冷水、热水和温水,让一名同学分别把两只手手指放入冷水和热水中,感觉一下冷、热水的温度高低。
再把两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感觉一下温度。
现象:从冷水中取出的手指放在温水中感觉热;从热水中取出的手指放在温水中感觉冷。
结论:人的感觉不可靠。
热2:自制温度计器材:透明玻璃瓶、橡皮塞、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红水、橡皮圈。
方法:在橡皮塞钻个稍小于玻璃管的孔,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插入孔中,向玻璃瓶中装红水,但水不能装满,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在瓶口塞紧,红水会升到玻璃管的一定高度处。
把橡皮圈套在玻璃管上并对准液面处,作为液面的原始位置的标记,再在瓶口处用线绑个提纽就制成了温度计。
可用它判断温水的温度。
热3:汽化现象器材:食品袋一个、酒精、细线、盛热水的水槽过程:在食品袋中装入少量酒精,绑住袋口,使其不透气。
把食品袋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
现象:食品袋逐渐鼓起来。
结论:酒精汽化后体积变大。
热4:纸锅烧水器材:硬纸一张、曲别针数个、酒精灯、火柴、水、铁架台过程:把硬纸做成一个小盒并用曲别针固定好,放在铁架台上,在纸盒中装入一些水,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水沸腾;再继续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水烧开了,但纸不着。
解释:水沸腾吸热,温度不变,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热5:变动的火焰器材:蜡烛、火柴过程:点燃蜡烛,先将蜡烛置于打开的房门下方,观察火焰;再逐渐沿着房门上移,观察火焰。
现象:蜡烛在房门的下方时,火焰向屋内偏;上移至门中间时,火焰不偏;再上移,火焰向屋外偏。
解释:冷热空气对流形成的,冷空气从下方进入室内;热空气从上方出去。
热6:碘升华、凝华器材:烧杯、碘、圆底烧瓶一个、酒精灯、火柴、铁架台、水过程:在烧杯中放入少许碘颗粒,把装水的圆底烧瓶坐在烧杯口上。
用酒精灯给烧杯底微微加热,观察现象。
撤掉酒精灯,过一会,再观察现象。
现象:加热时,烧杯中充满了紫色碘蒸气;冷却后,烧瓶底部出现碘的晶体颗粒。
热力学小实验
![热力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f7f904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f.png)
热力学小实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有趣的热力学小实验,一起感受一下物理的奇妙世界吧。
第一个小实验是“会跳舞的纸蛇”。
准备一张纸条,把它剪成螺旋状,就像给小蛇做了个特别的卷发造型。
然后在纸蛇下方点一根蜡烛,你会惊奇地发现,纸蛇居然自己转起来啦,就像在跳舞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上升,形成了一股向上的气流,这股气流推动着纸蛇转动。
就好比热空气是个调皮的小精灵,推着纸蛇不停地旋转跳跃,是不是很神奇呀?再来说说“自制彩虹”。
找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装满水。
然后在杯子旁边放一面镜子,让镜子的一部分斜插进水里。
接着找一个白色的光源,比如手电筒,对着杯子照射。
哇哦,你会在墙上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是因为光线在穿过水和镜子的时候发生了折射和反射,就像光线在玩一场奇妙的游戏,把白色的光分成了七种颜色,形成了彩虹。
这就像大自然用它的魔法棒,在天空中画出美丽的彩虹,我们在家里也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模拟出来哦。
还有一个“气球的热胀冷缩”实验也很有意思。
先把一个气球吹大,然后把它放在冰箱里。
过一会儿,你会发现气球变小了,就像它被冰箱“冻瘦”了一样。
再把气球拿出来,放在温暖的地方,气球又会慢慢变大,恢复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气体受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
气球里的气体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随着温度的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融化的冰块比赛”也很有趣哦。
准备两块大小差不多的冰块,一块放在常温的盘子里,另一块用毛巾包裹起来。
然后看看哪块冰块融化得更快。
你会发现,放在盘子里的冰块融化得更快。
这是因为毛巾是热的不良导体,它能减缓冰块与外界热量的交换,就像给冰块穿了一件保暖的衣服,让它融化得慢一些。
而盘子里的冰块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热量更容易传递给它,所以融化得就快啦。
做这些热力学小实验,不仅好玩,还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呢。
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热力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热量传递、气体变化、光的折射反射等奇妙的现象。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c4f53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a.png)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热量的传递和测量,加深学生对热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材料- 热水- 冷水- 温度计- 热水壶/烧杯- 密封- 实验器材(例如热传导棒、热绝缘杯等)实验步骤1. 将热水放入热水壶/烧杯中,并使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
2. 将冷水倒入密封中,可以通过加冰块的方式使其温度降低。
3. 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好热量的传递。
4. 将热水通过实验器材传导到冷水中,观察和测量温度的变化。
5. 记录下不同时间点冷水的温度,并绘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的结果和分析,学生可以得出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如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传递的速度与温度差有关等。
同时,可以进一步讨论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传递方式的差异。
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或者溅水等事故的发生。
- 实验操作要规范,避免数据的误差。
-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要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和总结。
拓展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验条件,进行一些拓展实验,比如研究材料的导热性能、温度对热传导的影响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热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总结通过高中物理热学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热量的传递规律以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传递方式的差异。
这不仅可以加深对热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拓展实验进一步探究热学领域的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初中物理热学演示实验总汇
![初中物理热学演示实验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f1d031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0.png)
初中物理热学演示实验总汇实验一:《气体的扩散》实验二:《液体的扩散》实验三:《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实验四:《分子间有引力》实验五:《内能的改变》实验六:《热机的原理》实验一:《气体的扩散》实验器材:两个集气瓶、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过程:在两个集气瓶中装入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把装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用玻璃板盖住,把另一个集气瓶倒扣在二氧化氮集气瓶的上端;抽去玻璃板,观察两个瓶中的气体颜色变化情况。
现象:处于上方充满空气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深,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浅,最后两瓶气体颜色基本一样。
结论: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空气玻璃板一-如图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气体。
扩散现象说明了。
答案:二氧化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书香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如图所示的一组校园美景,其中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丁香芳香四溢.湖面波光粼粼实验二:《液体的扩散》实验器材:量筒、水、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再慢慢地沿着量筒内壁装入水,发现水和硫酸铜的界面比较清晰;十天、二十天、三十天观察溶液,可以发现水和硫酸铜溶液的界面逐渐变模糊,最后溶液上下颜色均匀。
结论: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
练习: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
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
答案:硫酸铜溶液;快。
桑植民歌“冷水泡茶漫漫浓”表明了分子具有现象,其快慢与的高低有关。
答案:扩散;温度。
实验三:《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实验器材:两个烧杯、凉水、热水、钢笔水。
实验步骤: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凉水,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钢笔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蓝墨水。
热学实验专题
![热学实验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2acc5dad02de80d4d84068.png)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实验装置:如图实验器材:铁架台、、试管、烧杯、水、、冰等。
实验过程:1、组装好实验装置,记下冰的初温;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冰熔化后5分钟,停止加热;冰在放热过程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冰凝固5分钟,停止计时。
注意事项:1、实验中,把装有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的目的是;2、冰熔化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冰是(晶体或非晶体),其熔化的条件是:,;所有的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都要,但温度;其凝固的条件是:,;所有的晶体的熔液在凝固过程中都要,但温度。
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如图实验器材:铁架台、、、、、等。
实验过程:1、组装好实验装置;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当温度为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至水沸腾5分钟后停止实验。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观察实验的现象,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因为气泡上升过程中;水沸腾后,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因为气泡上升过程中;2、水沸腾后,还要继续记录温度的目的是;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实验结论:1、水沸腾的条件有:,;2、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但温度。
实验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实验装置:如图实验器材:铁架台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温度计两支、相同的烧杯两个、相同和的水和酒精等。
实验步骤:1、组装好实验装置,记下水和酒精的质量和初温;2、点燃酒精灯,同时给水和酒精加热,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将温度值填写在表格内;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的温度升高快,的吸热本领强。
注意事项:1、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和;2、探究水和酒精的吸热性能时,需要控制两者的、都相同,通过比较两者的快慢来比较吸热性能的强弱;3、实验中,是通过控制来实现水和酒精吸收的热量相同的;(一)小组交流四、展示点拨五、巩固提升1、某物理兴趣学习小组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是晶体,其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要热.(2)海波在10﹣11min温度上升快,原因是:.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海波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3 59石蜡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50 52 55 582、小聪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实验中,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线.(1)实验中选取的测量工具是;(2)分析图像可知:①冰的熔点是;②冰的熔化规律是;(3)请从能量角度解释冰的熔化现象:。
高中物理热学中的趣味小实验
![高中物理热学中的趣味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348ef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d.png)
高中物理热学中的趣味小实验
高中物理热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在自然现象中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个有趣的实验——熔化冰块杯子。
该实验很容易搭建,首先要准备一只要能够盛放果汁和水果汁的容器,如玻璃杯或塑料杯等。
然后再放入所需的食材,将果汁倒入铸造的容器内,接着再将冰块铸造在玻璃杯的上面,以大火源将冰块加热,待冰块融化以后,即可观察到果汁从冰块中滴出,从铸造容器中渗出。
这一实验可带给学生许多有趣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熟练地使用实验设备,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做出('draw')出更直观的,更有趣的图形等。
此外,该实验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关于熔点的知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物质熔点的概念及熔点特性,该实验也便于学习,可以提升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熔化冰块杯子是一个有趣而又实用的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理解物质熔点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提升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物理中的热学实验
![物理中的热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5cbbb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d.png)
物理中的热学实验教案:物理中的热学实验引言:在物理学中,热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热学实验是学生理解热学概念和原理的关键。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热量的传递、热容量的计算以及热稳定性等现象。
本教案将介绍三个有趣的热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学知识。
第一节:放大镜和太阳光的热效应我们都知道太阳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产生热效应。
这一实验通过放大镜和太阳光的结合,展示了热能的传递和集中效应。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放大镜和一张白纸,将白纸放在阳光下。
2. 调整放大镜的焦距,使太阳光经过放大镜的透镜,聚焦在白纸上。
3. 观察白纸上的情况。
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聚焦后的阳光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亮点。
这是因为放大镜将太阳光的散射效果集中到一个点上,产生了高温。
同时,这个实验也说明了热能的传递,太阳光经过放大镜形成的热能在白纸上转化为热。
小节一:热浮力实验热浮力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气体的密度变化而产生的浮力。
这个实验将通过热浮力现象展示热量传递和浮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小比色皿和一个蜡烛。
2. 将蜡烛点燃,并将比色皿放在蜡烛火焰上方。
3. 观察比色皿的情况。
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比色皿在蜡烛火焰上方产生了一个上升的气流,使得比色皿靠近火焰的一侧升高。
这是因为蜡烛火焰产生的热能使得空气在比色皿上升,形成了热浮力。
这个实验也说明了热量的传递和热浮力对物体位置的影响。
小节二:冰块融化实验冰块融化实验是热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个实验,通过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展示热量传递和热平衡的原理。
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相同大小的冰块和两个杯子,将一个冰块放入一个杯子中。
2. 将两个杯子放在同一个房间中,在同样的时间里观察两个冰块的融化情况。
3. 记录和比较两个杯子中的冰块融化速度。
实验讨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环境温度对冰块融化速度的影响。
在相同的时间里,冰块在较高温度的环境中融化得更快,而在较低温度的环境中融化得较慢。
物理热学实验
![物理热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74892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7.png)
物理热学实验主题:物理热学实验导语: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实验可以深入理解热学概念和原理。
本教案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物理热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实验技巧。
一、实验一:测量物体的热容量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热容量,探究物体对热量的吸收能力。
2. 实验仪器与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源(例如热水),待测物体(如金属块)。
3. 实验步骤a. 将烧杯内注满热水,测量热水的初始温度。
b. 将待测物体放入热水中几分钟,使其温度达到热水的最终温度。
c. 从温度计上读取热水的最终温度。
d. 计算物体的热容量(热容量=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测量不同质量、不同材料的物体的热容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二、实验二:探究热传导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热传导性质,探究导热的相关因素。
2. 实验仪器与材料实验细棒、杯热水、温度计、计时器。
3. 实验步骤a. 在一根实验细棒的一端用火炬加热。
b. 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另一端的温度,并记录时间。
c.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记录一次温度值。
d. 结束实验后,可以根据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来了解热传导的特性。
4. 实验结果与分析观察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不同材料和形状的细棒对热传导的影响。
三、实验三:测量蒸发热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蒸发热,了解物质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特性。
2. 实验仪器与材料烧杯、温度计、水。
3. 实验步骤a.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b. 将烧杯放置在热源上,加热水使其蒸发。
c.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完全蒸发。
d. 通过温度变化计算蒸发热(蒸发热=水的质量*温度变化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分析水的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对蒸发热的影响,并探讨水的蒸发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结语: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学原理和概念,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实验,深入探索物理热学的奥妙。
热学小实验
![热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4ec18a9f121dd36a32d82da.png)
热学小实验—气垫“大力士”[标签:热学空气]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找两只上口大、下底小的玻璃杯,叠放在一起。
用手稍稍提起上面一只玻璃杯,对着两只杯子之间的缝隙吹气。
这时候,上面一只玻璃杯会跃跃欲试跳出杯外,提着玻璃杯的那只手,必须用力握着才行。
如果将一枚曲别针放在两只玻璃杯之间,使它们中间留有缝隙,不用手提着,猛一吹气,上面一只玻璃杯“突”的一下,真会跳出下面的杯子哩!这是什么道理?要是在晚会上表演,一定会吸引不少人。
表演时注意,别让跳出的杯子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原来,当你对着两只玻璃杯之间的缝隙吹气时,气一下子放不出来,结果在玻璃杯之间形成一股压缩空气垫层,也就是气垫。
持续吹气,气垫层加厚,就会把上面一只杯子给垫起来。
如果不用手握着,最后势必被垫出杯外。
热学小实验—防雾玻璃来源:奥数网文章作者:蔡擎元 2009-10-19 12:57:30[标签:热学]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取一片洁净干燥的玻璃片,在中间部位均匀地涂一薄层洗净剂,将涂有洗净剂的一面朝下,放在盛有开水的暖瓶口上方。
过几秒钟后,拿起玻璃片一看,就会发现,没有涂洗净剂的部位布满小水珠,雾茫茫的;而涂有洗净剂的部位却没有小水珠,仍然是透明的。
水蒸气遇冷会在玻璃片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成半球形或球形,使光线散射,所以看上去雾茫茫的。
洗净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蒸气不能凝结成小水珠,而紧贴玻璃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所以看上去仍是透明的。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玻璃防雾剂,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如果把镜片涂上这种防雾剂,冬天戴着眼镜去盛汤,镜片上就不会雾茫茫的了。
有趣的热学小实验一在水面下燃烧的蜡烛把蜡烛底部烤化,粘在一个大烧杯中底部的中央,向杯中注入凉水(温度越低越好),直到与蜡烛边缘向平为止。
点燃蜡烛,由于水从那里吸走了热量,使外层的蜡烛达不到熔点,因而不能融化,形成了个蜡制的管子,把火焰保护起来,这样火焰就逐渐跑到水面以下去了。
热学实验——精选推荐
![热学实验——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c074df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6.png)
热学实验热学实验讲义编者江惠实验⼀:冰的熔解热的测定[⽬的]:1、了解热学实验中的基本问题——量热和计温;2、⽤混合法测定冰的熔解热;3、学习通过实验设计,粗略修正系统误差的⽅法。
[仪器⽤具]:量热器、物理天平、温度计、电冰箱、秒表、卡尺、加热器具、⼲试布[引⾔]:⼀定压强下晶体开始熔解时的温度,称为该晶体在此压强下的熔点。
1克质量某种晶体熔解成同温度的液体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晶体的熔解潜热,亦称熔解热⽤表⽰,单位为KgJ)。
J(g 本实验⽤混合量热法来测定冰的熔解热。
它的基本作法是:把待测的系统A和⼀个已知其热容(热容:某⼀物体温度升⾼1摄⽒度所需的热量,即相当于该物体的质量和⽐热的乘积)的系统B混合起来,并设法使它们形成⼀个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孤⽴系统C(C=A+B)。
这样B(或A)所放出的热量,全部为A(或B)所吸收。
因为已知热容的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Q,是可以由其温度的改变δT 和热容Cs计算出来的,即Q=Cs·δT。
因此,待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所传递的热量也就知道了。
这就是量热⽅法。
由此可见,保持系统为孤⽴系统,是混合量热法所要求的基本实验条件,这要从仪器装置、测量⽅法以及实验操作等各⽅⾯去保证,如果实验过程中与外界的热交换不能忽略,就要作散热和吸热修正。
温度是热学中的⼀个基本物理量,量热实验中必须测量温度,⼀个系统的温度,只有在平衡态时才有意义,因此计量时必须使系统温度达到稳定⽽且均匀,⽤温度计的指⽰值代表系统温度,必须使系统与温度计之间达到热平衡。
[仪器描述]:为了使实验系统(待测系统与已知其热容的系统⼆者合在⼀起)成为⼀个孤⽴系统,我们采⽤量热器。
传递热量的⽅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因此,必须使实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传导、对流和辐射都尽量减少,量热器即能满⾜这样的要求。
我们实验室使⽤的量热器,如图(⼀)所⽰:良导体(铝)做成的内筒置于⼀绝热架上,外筒⽤绝热盖盖住,因此筒内的空⽓与外界对流很⼩。
家中的物理实验(热学篇)
![家中的物理实验(热学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b099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8.png)
家中的物理实验(热学篇)一、熔化和凝固1.探究晶体熔化的特点和条件:从冰箱中取一些碎冰块,放在较小的容器中,加热并用筷子搅拌,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熔化直至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形。
2.探究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和条件:取一些食用猪油完成与1一样的实验,你会发觉冰和猪油在熔化的时候的不同点;产生这种不同点的缘故是因为冰和猪油属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缘故。
用石蜡也能够完成同样的实验。
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对石蜡加热,温度上升时,它会熔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时,它会凝固。
二、汽化与液化1.探究阻碍蒸发的因素:(1)取两块相同的抹布浸湿,将他们都展开相同的面积,一块放在太阳下面晒,另一块放在阴暗的地点,比较晾干的速度,能够发觉太阳下面的抹布干得快一些,这是由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同样的抹布,都放在太阳的下面,一块用风扇吹风,比较干的速度,能够发觉被风吹的干得快些,这是由于液面气流速度越快,蒸发越快。
(3)也能够将相同的抹布展开不同的面积研究与面积的关系。
(4)沾上不同的液体(如酒精和水),比较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
(5)在阴天和晴天,比较不同湿度对蒸发的阻碍。
2.研究烧开水时水的温度和响声的变化规律:用电磁炉烧开水,并在里面插上一支温度计,记录温度的变化和水响声的变化。
3.探究液体的沸点于气压的关系:高压锅专门容易将食物煮熟,假如用温度计小心地测量一下从高压锅的限压阀出口喷出来的蒸汽的温度,和一般的锅相比较,你能够发觉高压锅中蒸汽的温度要高出专门多,这能够说明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4.探究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1)将一只冷的碗放在正在烧开水的水壶的壶嘴处,能够研究液化的条件;感知碗底的温度的变化能够明白液化需要放出热量;假如在碗中放上冰块和装上热水,比较不同之处会让你收成更多;在烧饭时,假如用手摸一摸液化气的减压阀处,凉的感受会让你体会到汽化需要吸取热量。
(2)在浴室中洗澡的时候,观看冷热水管上的现象,发觉冷水管上会有小水珠显现,热水管上几乎没有,这是由于浴室中的水蒸气更容易在冷的水管上液化的缘故。
神奇的油炸气球实验——热学知识
![神奇的油炸气球实验——热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7ee58ea83d049649a66586b.png)
老杜实验:碘升华实验
升华有多种含义。
在物理学中,升华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我学到的知识:升华气态的相变过程;在语文的解释中,升华又可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思想境界的升华等等。
此外,在心理学等领域也可以用到“升华”这个词。
人们利用升华的原理人们利用升华的原理,使科技变得更加发达;文章结尾处升华,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
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化碳气体,无任何残留、无毒性、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会对外界放热液化: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
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由于通常气体液化后体积便于贮藏和运输会变成原来的几千分之一,便于贮藏和运输,
汽化: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汽化要吸热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
注意热水烫哦!
老杜实验:瓶子吞鸡蛋
注意用火安全哦!
相传,林则徐在云南任职时,
某年的盛夏,一位初来乍到的传教
士宴请林则徐。
席间,传教士命家
人呈上一道凉点--冰淇淋。
此前,
林则徐从未见过这种点心看上面
林则徐从未见过这种点心,看上面
雾气腾腾,以为必定很烫,遂挑来
一匙,用嘴慢慢吹过,送入口中,
匙,用嘴慢慢吹过,送中,
谁知入口后,却凉透后心。
传教士
及家人掩嘴暗笑,林则徐自知有失
颜也作声席悄然
颜面,也不作声,席后,悄然而退。
神奇的水煮鱼实验——热学知识
![神奇的水煮鱼实验——热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5289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4.png)
、五个实验:二、涉及的知识1.火烧气球实验:
、热传递热胀冷缩等
2.爱情温度计实验3.双金属片弯曲
4.老杜教你动手制作小喷泉实验5.神奇水煮鱼
本节课知识安排:
将装有水的气球放到
火焰上烧,注意气球不要触碰灯芯!注意用火安全哦!
我学到的知识:
)——气体、液体和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自行燃烧。
火源移走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成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称着火点度,成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称着火点。
火烧气球
什么?
老杜实验:爱情温度计
手紧握下部,出现
喷泉
美丽的喷泉!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篮球放在夏日阳光下暴晒的后果?
思考:篮球放在夏日阳光下暴晒的后果?
注意热水烫手哦!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用火安全哦!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用火安全哦!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子皮烟火想在家里看烟火吗?只要运用橘子皮(或柳丁皮),就可以制造出美丽火花。
※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橘子皮(或柳丁皮)数块、蜡烛1根。
挤压橘子皮,让橘子皮汁液喷向烛焰,便可产生美丽火花。
※原理:因为橘子皮在挤压时所喷出来的汁液,含有植物性油脂,所以能燃烧。
※叮咛的话:1. 尽量用新鲜的、刚拨下来的橘子皮(或柳丁皮),不要用乾掉的果皮,因为汁液不容易挤出来,效果会比较差。
2. 一次用多一点、厚一点的橘子皮(或柳丁皮),会比较壮观喔!3. 尽量让孩子动手操作、先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让孩子可以动动脑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4. 有关于火焰的游戏,要格外注意安全,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做,同时指导孩子使用火焰的安全事项,会比较安全。
瓶子发出怪声将硬币放在玻璃瓶的瓶口,用手掌握住瓶子,瓶口上的硬币竟然就咯咯咯的发出声响!※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空玻璃瓶(可用米酒瓶或啤酒瓶之类的),1元硬币。
1.将空玻璃瓶放入冰箱中或是冰水中冷却,约半小时即可。
2.在瓶口上放置一枚1元硬币。
(图一)★注意:可以在瓶口边缘抹上一些水,或是先用水将硬币浸湿,如此,硬币与瓶口间就加密合了。
3.双手紧紧握住瓶子,一会儿后,瓶口上的硬币就会发出咯咯咯的声响了!(图二)※原理:本游戏是利用空气热涨冷缩的原理。
把瓶子放入冰箱冷却后,瓶内的空气当然也被冷却了,那什麼时候加热呢?当然就是手掌握住瓶身的时候啰!运用手掌本深的温度,在握住瓶身后,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往瓶口逸散,因此将瓶口的硬币往上推,但由于力量不大,所以硬币被往上推一点点又落下来,这种情形一直反复,就产生咯咯咯的声响了!※叮咛的话:1.為了方便让效果明显,手掌可事先搓热,或者直接将手泡在热水中,这样手掌的温度就更高了。
2.可将瓶子泡在热水中,虽然效果更快,但为保持「动手做」的趣味,这个方法可让孩子自己动动脑。
3.建议使用玻璃瓶,而不用塑胶瓶,是因为玻璃瓶的传热效果较好。
当完成后,可以指导让小朋友尝试如果放上两个硬币或三个硬币,还可以发出声响吗?烛芯的材料你相信吗?可以用粉笔当蜡烛烛芯喔!※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粗蜡烛1根、小粉笔块一个1.将粗蜡烛点燃,接著使小粉笔块裹上粗蜡烛上的蜡油。
2.将裹蜡的小粉笔块放在烛焰上,加热至燃烧。
(如下图)3.把燃烧的小粉笔块立在粗蜡烛上,并将烛芯压入蜡油中,使烛芯熄灭,发现小粉笔块能代替烛芯继续燃烧。
(如下图)※原理:烛芯的功用是要把少量的蜡引出来,以便用少量的热,让烛油达到燃点而燃烧,因此,只要能產生毛细现象的物质都可以做烛芯。
※叮咛的话:这个游戏是利用「毛细现象」原理,该原理会在小学中年级时学到,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粉笔能代替烛芯使蜡烛继续燃烧,是因為毛细现象所造成。
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应用学过的科学原理,发挥创造力。
※大家来挑战:利用毛细现象原理,找出其它可以做烛芯的物质茶包天灯有没有放过天灯呢?我们可以在家裡自製简易的茶包天灯唷!※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茶包、剪刀、火柴或打火机1.将茶包从顶端(有棉线那一端)剪开,并小心倒出茶叶。
(图一)2.将空的茶包完全摊开,发现两端都有开口。
(图二)将开口撑开,使茶包成為圆筒状,然后将茶包直立在地面。
(图二)3.从茶包的顶部点火。
(图三)4.观察茶包燃烧受热后的现象。
(图四、图五、图六)※原理:1.茶包会飞起来的原理,是因為燃烧茶包时会產生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使的茶包上方气压强度变小,而造成气压差。
而物体会由气压较强大的地方被推向气压较小的地方,因此当气压差够大,即气压差大於燃烧剩餘的茶包重量,茶包就会冉冉上昇了。
2.这个气压差原理的运用,这就是力学当中的白努利定律的应用,而我们透过烧茶包產生热空气的方式来完成此一现象。
※叮咛的话:1.请指导孩子观察茶包升空的时间点,引导孩子发现茶包会升空,是在茶包剩余重量小的时候才会发生。
2.实验操作时,建议最好使用方形扁式茶包,因為它是棉质亦可拆成桶状,利于產生热空气,重量也较轻,勿使用类似泡棉质的茶包,这类茶包燃烧时,除产生黑烟臭气外,并且直接烧完,不留余烬,无法产生足够热空气。
3.过程中需运用到火,请家长在场协助指导并注意安全。
※挑战一下:1.详细的描述观察到茶包燃烧后升空时的外观。
是全部然烧完?还是伴随一部份的餘烬升空呢?2.若家里有不同的茶包,也可以拿来试一试,比较燃烧情形或升空情形是否有差异?3.试试看报纸、书法用的宣纸或其他纸类,看看同样的方式燃烧后是否能升空?水中蜡烛说明: 本操作為一个教学教计,将蜡烛置于干的水槽中,固定底部(以蜡油黏住底部),再加水加到蜡烛只露出水面一点点,点燃蜡烛后,观察蜡烛燃烧,可以发现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至低於水面。
由於蜡烛仍然会熄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适合高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整个教学程序简述如下:1.将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蜡烛各一隻,固定於水槽。
再将水槽注入水,直至蜡烛只露出水面约0.5cm。
2.将蜡烛点燃,静静观察蜡烛燃烧至水面以下,蜡烛燃烧至某个程度仍然会熄灭。
(视教学时间许可,以示范方式或者小组操作皆可)3.小组讨论:「蜡烛可以燃烧至水面以下的原因?」,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导。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引导讨论时,须注意等待时间多发问开放性问题的原则。
4.教师拋出问题:「粗细不同的蜡烛是否有差别?」,学生应可发现较粗的蜡烛烧得越低於水面(深度),亦即较细的蜡烛比较容易熄掉。
5.教师再拋出问题,以小组讨论方式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蜡烛燃烧低於水面之深度差异(避免使用燃烧时间差异)?」,我们期望学生能说出影响因素除了蜡烛粗细以外,还包括蜡烛点燃前露出水面的高度、点燃前烛蕊的长短、环境或人為因素(风吹、水面晃动)等等。
6.教师说明「变因」的分类(如控制的变因、操纵的变因),以及应变变因的测量方法(测量蜡烛低於水面的深度)。
7.各小组决定要探究的变因(每组只选一个变因),但是环境或人為因素不包含在内---因為具有变动性或个别差异(此问题也可做為讨论问题之一)。
8.各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以解决要探究的问题。
在教师指导与确认后各小组进行实验。
9.各小组成果报告。
救火纸条※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玻璃瓶(建议用市售的酱料玻璃罐或果酱瓶)、报纸或图画纸、剪刀或小刀、蜡烛、打火机、胶带或胶水、夹子1.裁一张纸,并做成圆筒状。
(长:约25公分,宽:将纸捲成圆筒,并做套量测试,直到可以套紧瓶口,调整后以胶水或胶带固定圆筒。
)(图一)★注意:圆筒长度不可太短,使用刀具也请小心。
2.再裁一张纸条,长度比纸筒略长,宽度略小于纸筒直径,以便置於纸筒内时,可将纸筒分成两半,且方便抽拉。
纸条可选用稍硬的纸质,以方便抽拉。
3.点一根长度略低于瓶身的蜡烛,将蜡油滴在瓶底,用夹子将蜡烛置于蜡油上固定。
(图二)★注意:若蜡烛太短,可能在还没套上圆筒前,烛火就会熄灭。
(图一)(图二)4.在瓶口套上纸筒,烛火会逐渐变小甚至熄灭。
若在烛火变小前插入纸条,则蜡烛会一直燃烧,但若将纸条慢慢往上抽,烛焰会变小,快要熄灭时,再将纸条往内插入,火焰则又变大。
※原理:本游戏主要是运用冷热空气对流的原理。
还没套上圆筒前,因蜡烛接近瓶口,燃烧產生的热空气很快地从瓶口逸散,对对流而入的冷空气(新鲜空气)影响不大,所以蜡烛能继续燃烧。
套上纸筒后,由於底部受热,所以热空气快速上升,冷空气就难以从上方进入,烛火就会因为缺乏新鲜空气而变小,最后熄灭。
纸筒被纸条分隔后,热空气上升阻力变大,冷空气便得以进入,而烛火获得新鲜空气,便能持续燃烧。
※叮咛的话:1.套上纸筒后,蜡烛可能很快就熄灭,这时又要重新点燃蜡烛,為避免这种麻烦,可以先将纸条置於纸筒内,待蜡烛置於瓶底后,马上套上内有纸条的纸筒,就可让蜡烛一直燃烧,再来进行操作、观察。
2.若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纸筒太短的缘故,可尝试将纸筒的长度加长。
3.过程中需运用到火,请家长在场协助指导并注意安全。
※挑战一下:1.试试不同长度的纸筒,并观察不同长度的纸筒对蜡烛的燃烧有什麼样的影响?2.点燃一支线香,放在纸筒上空的纸条两侧,观察线香烟的方向,并说说看有什麼不同?吸气功用气球可以把玻璃瓶吸起来喔!不信我们来玩玩看吧!※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蜡烛1根、玻璃杯1个、气球1个。
1.点燃蜡烛,将玻璃杯口放置在烛焰正上方,收集热气约10秒。
2.将玻璃杯口贴在气球上方,发现气球被吸起来了。
3.将玻璃杯放正,可以发现气球靠玻璃杯口的部分被吸进玻璃杯了。
4.真的可以用气球把玻璃瓶吸起来,你也一起来试试看吧!(注意:如果热气不够,玻璃杯会吸不起来。
)※原理:空气很容易热涨冷缩,空气冷却后体积缩小,瓶内压力小於大气压力,於是造成气球的一部份被吸进杯子裡。
※叮咛的话:1.这是运用蜡烛、透明玻璃杯、气球来让孩子瞭解大气压力与空气的热涨冷缩。
2.可以指导孩子仔细比较被吸进瓶子的气球与没被吸进去的差异。
3.当小朋友成功完成后,可以指导小朋友:收集热气的玻璃瓶,能不能吸起纸杯呢?(需事先将纸杯杯底抹上一层水,才能吸的起来)空瓶吃鸡蛋蛇会吞下比自己嘴巴还大的鸡蛋,空瓶子也可以喔!※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鸡蛋、锅子、热水、宽口瓶(或是5.2公升的矿泉水瓶子)1.先将鸡蛋水煮成白煮蛋,剥壳备用。
★注意:鸡蛋应选择比瓶口大一点的即可。
★注意:因為刚煮好的白煮蛋很烫,所以应先放置冷却,再行剥壳。
2.将热水倒入准备好的空瓶子,充分摇动后,让瓶子均匀受热,之后把热水倒掉。
★注意:拿取瓶子及倒热水时要小心,避免被烫伤,建议可使用厨房用的隔热手套。
3.将剥了壳的白煮蛋,直放在瓶口的位置。
(图一)4.静置一会儿后,仔细观察鸡蛋就会发现白煮蛋慢慢被吸到瓶子裡去了。
(图二)★小技巧:如果觉得白煮蛋被吸到瓶子内的速度太慢,可将瓶子浸泡在冷水裡。
图一图二※原理:1.本游戏主要是运用空气热涨冷缩的来完成的。
因為加热水倒入瓶子内后,瓶内的原本的空气,通通变成热空气往瓶口逸散,这时候瓶口放上白煮蛋,瓶子就成为密闭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等瓶子慢慢冷却,瓶内的空气体积就会收缩,因此瓶内的压力就会下降,而白煮蛋就会被瓶外的压力挤到瓶子内了,也就是眼睛所看的空瓶吃鸡蛋。
2.为了加快空瓶吃白煮蛋的速度,我们将瓶子泡在冷水裡,是因为要加快瓶内空气「冷缩」的速度,也就是让压力下降的速度快一点,如此,空瓶吃鸡蛋的速度也就跟著加快了。
可以引导孩子动动脑想出这方法喔!3.使用白煮蛋是因白煮蛋具有弹性,利用气压的改变,让瓶子吞进白煮蛋时,不会因此而碎掉。
另外,白煮蛋在完成后亦可食用,一举两得,亲子共同操作,和乐融融。
4.水球跟白煮蛋一样具有弹性,亦可拿来尝试。
※叮咛的话:操作过程中需运用到火及热水,请家长在场协助指导并注意安全。
※想一想:1.如果把瓶子放到更冷的水中,瓶子吃鸡蛋的时间是否会不一样呢?2.若白煮蛋已被瓶子吃进去或卡在瓶口不上不下,怎麼把它拿出来而不会破坏白煮蛋呢?3.以大小相近的水球取代白煮蛋,重复操作步骤,结果会如何呢?为什么?瞬间压扁铝罐要把铝罐压扁,除了用脚踩、用手压、用硬物砸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什麼方式呢?※操作步骤与现象:准备器材:空铝罐、瓦斯炉、隔热夹(或烤肉网和隔热手套)、一锅冷水1.先准备一锅冷水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