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趣味实验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子皮烟火

想在家里看烟火吗?只要运用橘子皮(或柳丁皮),就可以制造出美丽火花。

※操作步骤与现象:

准备器材:橘子皮(或柳丁皮)数块、蜡烛1根。

挤压橘子皮,让橘子皮汁液喷向烛焰,便可产生美丽火花。

※原理:

因为橘子皮在挤压时所喷出来的汁液,含有植物性油脂,所以能燃烧。

※叮咛的话:

1. 尽量用新鲜的、刚拨下来的橘子皮(或柳丁皮),不要用乾掉的果皮,因为汁液不容易挤出来,效果会比较差。

2. 一次用多一点、厚一点的橘子皮(或柳丁皮),会比较壮观喔!

3. 尽量让孩子动手操作、先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让孩子可以动动脑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4. 有关于火焰的游戏,要格外注意安全,家长最好陪同孩子一起做,同时指导孩子使用火焰的安全事项,会比较安全。

瓶子发出怪声

将硬币放在玻璃瓶的瓶口,用手掌握住瓶子,瓶口上的硬币竟然就咯咯咯的发出声响!

※操作步骤与现象:

准备器材:空玻璃瓶(可用米酒瓶或啤酒瓶之类的),1元硬币。

1.将空玻璃瓶放入冰箱中或是冰水中冷却,约半小时即可。

2.在瓶口上放置一枚1元硬币。(图一)

★注意:可以在瓶口边缘抹上一些水,或是先用水将硬币浸湿,如此,硬币与瓶口间就加密合了。

3.双手紧紧握住瓶子,一会儿后,瓶口上的硬币就会发出咯咯咯的声响了!(图二)

※原理:

本游戏是利用空气热涨冷缩的原理。把瓶子放入冰箱冷却后,瓶内的空气当然也被冷却了,那什麼时候加热呢?当然就是手掌握住瓶身的时候啰!运用手掌本深的温度,在握住瓶身后,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而往瓶口逸散,因此将瓶口的硬币往上推,但由于力量不大,所以硬币被往上推一点点又落下来,这种情形一直反复,就产生咯咯咯的声响了!

※叮咛的话:

1.為了方便让效果明显,手掌可事先搓热,或者直接将手泡在热水中,这样手掌的温度就更高了。

2.可将瓶子泡在热水中,虽然效果更快,但为保持「动手做」的趣味,这个方法可让孩子自己动动脑。

3.建议使用玻璃瓶,而不用塑胶瓶,是因为玻璃瓶的传热效果较好。

当完成后,可以指导让小朋友尝试如果放上两个硬币或三个硬币,还可以发出声响吗?

烛芯的材料

你相信吗?可以用粉笔当蜡烛烛芯喔!

※操作步骤与现象:

准备器材:粗蜡烛1根、小粉笔块一个

1.将粗蜡烛点燃,接著使小粉笔块裹上粗蜡烛上的蜡油。

2.将裹蜡的小粉笔块放在烛焰上,加热至燃烧。(如下图)

3.把燃烧的小粉笔块立在粗蜡烛上,并将烛芯压入蜡油中,使烛芯熄灭,发现小粉笔块能代替烛芯继续燃烧。(如下图)

※原理:

烛芯的功用是要把少量的蜡引出来,以便用少量的热,让烛油达到燃点而燃烧,因此,只要能產生毛细现象的物质都可以做烛芯。

※叮咛的话:

这个游戏是利用「毛细现象」原理,该原理会在小学中年级时学到,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粉笔能代替烛芯使蜡烛继续燃烧,是因為毛细现象所造成。家长们可以鼓励孩子应用学过的科学原理,发挥创造力。

※大家来挑战:

利用毛细现象原理,找出其它可以做烛芯的物质

茶包天灯

有没有放过天灯呢?我们可以在家裡自製简易的茶包天灯唷!※操作步骤与现象:

准备器材:茶包、剪刀、火柴或打火机

1.将茶包从顶端(有棉线那一端)剪开,并小心倒出茶叶。(图一)

2.将空的茶包完全摊开,发现两端都有开口。(图二)将开口撑开,使茶包成為圆筒状,然后将茶包直立

在地面。(图二)

3.从茶包的顶部点火。(图三)

4.观察茶包燃烧受热后的现象。(图四、图五、图六)

※原理:

1.茶包会飞起来的原理,是因為燃烧茶包时会產生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使的茶包上方气压强度变小,而造成气压差。而物体会由气压较强大的地方被推向气压较小的地方,因此当气压差够大,即气压差大於燃烧剩餘的茶包重量,茶包就会冉冉上昇了。

2.这个气压差原理的运用,这就是力学当中的白努利定律的应用,而我们透过烧茶包產生热空气的方式来完成此一现象。

※叮咛的话:

1.请指导孩子观察茶包升空的时间点,引导孩子发现茶包会升空,是在茶包剩余重量小的时候才会发生。

2.实验操作时,建议最好使用方形扁式茶包,因為它是棉质亦可拆成桶状,利于產生热空气,重量也较轻,勿使用类似泡棉质的茶包,这类茶包燃烧时,除产生黑烟臭气外,并且直接烧完,不留余烬,无法产生足够热空气。

3.过程中需运用到火,请家长在场协助指导并注意安全。

※挑战一下:

1.详细的描述观察到茶包燃烧后升空时的外观。是全部然烧完?还是伴随一部份的餘烬升空呢?

2.若家里有不同的茶包,也可以拿来试一试,比较燃烧情形或升空情形是否有差异?

3.试试看报纸、书法用的宣纸或其他纸类,看看同样的方式燃烧后是否能升空?

水中蜡烛

说明: 本操作為一个教学教计,将蜡烛置于干的水槽中,固定底部(以蜡油黏住底部),再加水加到蜡烛只露出水面一点点,点燃蜡烛后,观察蜡烛燃烧,可以发现蜡烛可以持续燃烧至低於水面。由於蜡烛仍然会熄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适合高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整个教学程序简述如下:

1.将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蜡烛各一隻,固定於水槽。再将水槽注入水,直至蜡烛只露出水面约0.5cm。

2.将蜡烛点燃,静静观察蜡烛燃烧至水面以下,蜡烛燃烧至某个程度仍然会熄灭。(视教学时间许可,以示范方式或者小组操作皆可)

3.小组讨论:「蜡烛可以燃烧至水面以下的原因?」,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引导讨论时,须注意等待时间多发问开放性问题的原则。

4.教师拋出问题:「粗细不同的蜡烛是否有差别?」,学生应可发现较粗的蜡烛烧得越低於水面(深度),亦即较细的蜡烛比较容易熄掉。

5.教师再拋出问题,以小组讨论方式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蜡烛燃烧低於水面之深度差异(避免使用燃烧时间差异)?」,我们期望学生能说出影响因素除了蜡烛粗细以外,还包括蜡烛点燃前露出水面的高度、点燃前烛蕊的长短、环境或人為因素(风吹、水面晃动)等等。

6.教师说明「变因」的分类(如控制的变因、操纵的变因),以及应变变因的测量方法(测量蜡烛低於水面的深度)。

7.各小组决定要探究的变因(每组只选一个变因),但是环境或人為因素不包含在内---因為具有变动性或个别差异(此问题也可做為讨论问题之一)。

8.各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以解决要探究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与确认后各小组进行实验。

9.各小组成果报告。

救火纸条

※操作步骤与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