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也就数学建模竞赛C题
2016年全国也就数学建模竞赛C题
2016年全国也就数学建模竞赛C题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室内三维定位问题1背景介绍随着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提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简称LBS)已经成为最具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
从传统的GPS导航,到大众点评、微信等基于地理位置的消费信息服务和社交软件,实现其功能的基础就是要通过手机、导航仪等终端设备收发信号,来获得距离、角度等测量信息,并利用定位算法将这些测量信息转换成坐标信息。
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是以获取用户手持终端(包括手机或者平板等设备)的位置为目标。
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是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的强度、传播时间、到达角等物理指标,并将其转化成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角度等信息,最终利用定位算法将距离、角度等信息转化成终端的坐标信息。
虽然商用GPS已经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诸如室内、地下、高楼林立的市区等诸多场景中,GPS定位性能较差。
由于在覆盖广度和深度上,基于无线网络基站的定位系统相比GPS存在优势,因此,越来越得到运营商和新兴创业公司的重视。
此外,对于大数据感兴趣的IT公司,通过统计大规模匿名用户的连续地理位置信息,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轨迹,以及在相应轨迹上的APP流量使用情况,甚至在特殊位置搜索和关注的关键词等信息。
因此,诸如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公司也开始提供室内定位和室内地图导航的服务。
这类服务,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的GPS在室内定位性能较差,且不能分辨用户所在楼层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商场、博物馆等应用场景提供了为用户提供基于室内实时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的可能。
目前从事室内定位和导航服务的方法,大多基于室内密集分布的WiFi设备与手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这类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劣势:首先,从技术上,WiFi设备的覆盖范围有限,并且WiFi 设备收发信号所在的频段容易受到干扰;其次,从业务模型上看,用户对于接入陌生WiFi设备的戒备心理,以及WiFi设备的投资如何回收等,都存在较大的商业模式上的不确定性。
2016国赛C题推荐国家二等奖2
基于拟合插值方法的电池放电模型研究摘要本文针对铅酸电池在9个不同电流强度下的放电数据,以MATLAB数据拟合为突破口,得到了放电曲线的指数函数模型,并利用模型反函数降低了模型求解难度,通过调整坐标系、模型因变量与自变量对应关系计算出9.8伏降至Um的时间,并在此方法上拓展延伸建立了任意电流对应的放电分段函数模型,通过MRE检验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9组采样数据,对各个电流下的放电曲线使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模型,该模型拟合效果好但是不利于计算,于是对放电曲线关于xy对称的图像进行拟合,得到了放电曲线反函数的多项式函数模型,将解方程转化为计算函数值,降低了模型计算难度,并计算出9条放电曲线的MRE(见表5),在进一步分析放电曲线的过程中发现9条放电曲线前期均呈现初期上下波动,后期趋于平缓的走势,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图像的拐点将前段波动较大的奇异点剔除,拟合出了更为平滑的放电曲线模型,并利用倒叙法求解,即将时间值进行前后颠倒,将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转化为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的关系,并用MRE进行了评价,根据该优化后的模型计算出了30A、40A、50A、60A和70A电流强度下电压由9.8伏降至Um需要的时间依次为592.7240分、415.6200分、322.4720分、284.8840分、254.2160分.针对问题二:由于附录一只给出了九组离散数据,而第二问是一个连续性的问题,所以使用插值的方法,对问题一中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的参数进行插值处理,由于放电曲线在初始阶段波动较大,用函数整体拟合效果不佳,所以本文采取了分段建模的方法,利用拐点将放电曲线分割为波动阶段和稳定阶段.稳定阶段采用模型参数插值法得到任意电流的稳定阶段模型,初始波动阶段利用单调性、凹凸性、极值点、拐点等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模型.并利用该分段模型,计算出20A时的MRE为2.0153%与第一问的结果相近,最后将55A的放电曲线用表格和图形给出(详见表13、图8). ,针对问题三:电压以0.005V为间隔给出相应的衰减时间,需要建立的模型应以电压为自变量,以时间为因变量,这与第一问中模型以时间为自变量,以电压为因变量恰好相反,于是在第一问模型的基础上去寻找放电曲线反函数模型来解决第三问,由于在第一问中已经使用模型的反函数模型进行求解,且对放电曲线反函数曲线拟合效果较好的是二次多项式函数,所以第三问本文用二次多项式来拟合衰减状态3,补全了时间(表14).本文使用凹凸性、拐点等高等数学知识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分段函数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适用的问题范围广,易于理解,在计算模型方面,采用了反函数、调整坐标系等方法简单有效.关键词:数据拟合插值指数函数模型分段函数模型反函数求解拐点§1 问题的提出随着铅酸电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池使用时间的研究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已知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单调下降,到达额定的最低保护电压(Um,本题中为9V)时停止放电.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放电曲线.电池通过较长时间使用或放置,充满电后的荷电状态会发生衰减.因此如何利用题目所给的采样数据计算电池在当前负荷下的剩余供电多长时间以及如何利用采样数据补全预测衰减下的剩余放电时间是研究本题的意义.本题要求利用给出的以不同电流强度放电测试的完整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利用数据拟合的方法,找到表示的放电曲线的初等函数,利用数据关联以及差值拟合,研究解决表示20A到100A之间任意恒定电流的模型,同时利用电池衰减时的数据,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推算出衰减状态下的剩余放电时间.根据以上情况建立模型,解决以下问题:问题一:要求对不同电流强度放电测试的完整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分析拟合,用初等函数建立放电曲线模型,并计算出各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并计算在不同电流放电条件下,电压都为9.8伏时,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问题二:要求建立能够表示在20A-100A以任意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的放电曲线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用MRE进行评估.且用表格和图形分析电流强度为55A时的放电曲线.问题三:给出了同一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下以同一电流强度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的记录数据,要求我们对附件2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衰减状态3的剩余放电时间.§2 问题的分析2.1预备知识1.放电瞬间:电流从充电状态转变为放电状态的瞬间,电池极板附近的电荷快速释放出来,而离极板较远的电荷需要到极板附近,然后才能释放出来,无论放电电流大小,都会出现在放电初期都会使端电压下降较多,略有回升的现象.2.容量: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包括放电强度、放电电流及放电终止电压)下放出的电量.3.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4.放电:蓄电池对外电路输出电能时叫做放电.5.放电速率:表示放电快慢的一种度量.6.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指测量所造成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7.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测量值对真值偏离的绝对大小2.2问题的分析问题一:该题首先要求根据给定的9组采样数据,用初等函数表示各组在不同电流强度下的放电曲线,本文首先尝试对各个电流下的放电曲线使用指数函数进行MA TLAB拟合,得到相应的模型,该模型拟合效果好但不利于求解,于是对放电曲线关于xy 对称的反函数图像进行拟合,得到放电曲线的多项式函数模型,基于此模型计算出九条放电曲线的MRE,MRE越接近零,说明拟合效果较好,模型可以较为真实的刻画实际现象.在进一步分析放电曲线的过程中,发现9条放电曲线前期均呈现初期上下波动,后期趋于平缓的走势,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将前段波动较大的数据奇异点去除,利用余下数据拟合出更为平滑的放电曲线.由于放电过程中电压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再稳定下降的形态,与高等数学中的曲线单调性、凹凸性比较相似,于是文中利用拐点,对采样数据进行筛选,将奇异点排除,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MATLAB 拟合,得到MRE 误差更小的优化后的放电曲线模型,并使用该优化后的模型分计算出30A 、40A 、50A 、60A 和70A 电流强度由9.8伏降至Um 需要的时间.问题二:此问要建立20A 到100A 内任意恒定电流强度放电的放电曲线函数模型,由于附录一只给出了九组数据,这些数据是离散的,而第二问实际是一个连续性的问题,所以必然要使用差值的方法,对问题一中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放电曲线在初始阶段波动较大,用函数整体拟合效果不佳,所以在第二问,本文采取了分段建模的方法,对放电曲线进行研究.由于问题一中已发现放电曲线由波动到稳定的分界点是其拐点,所以此处依然利用拐点将放电曲线进行分割,稳定阶段采用模型参数插值法得到任意电流的稳定阶段模型,前半段利用单调性、凹凸性、极值点、拐点等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模型.并利用该分段模型,计算出20A 时的MRE 与第一问的结果进行比对来评估模型,最后将55A 的放电曲线用表格和图形给出.问题三:通过对问题3的数据分析,发现这里电压以0.005V 为间隔给出相应的衰减时间,需要建立的模型是以电压为自变量,以时间为因变量,这与第一问中模型以时间为自变量,以电压为因变量恰好相反,这也启发我们,在第一问模型的基础上去寻找放电曲线反函数模型来解决第三问,由于第一问的模型结构具有指数函数模型特点,即:x a x a e a e a t 4231)(U +=,且在第一问中已经使用模型的反函数模型用于求解,并且对放电曲线反函数曲线拟合效果最好的是二次多项式函数,所以第三问本文就尝试用二次多项式来拟合衰减状态3,补全时间.§3 模型的假设与名词解释3.1模型的假设假设一:同一批次电池性能相同;假设二:同一电压值对应多个放电时间,取这些时间的平均值为该电压的放电时间; 假设三:在100A 数据中,可以将一个间隔电绝对压差值大于0.005V 的数据拆分成两个间隔进行处理;假设四:低电压阶段放电趋于稳定;假设五:放电初始阶段波动点均可视为奇异点. 3.2名词解释MRE :%100MRE ⨯-=∑采样点个数各点采样值各点采样值各点拟合值§4 符号说明序号 符号 符号说明1 T 任意电压值的剩余放电时间2 Ta 采样数据从满电放电到Um 所用的时间3 Tb采样数据放电到对应电压值所用的时间4 )(U t 任意时间t 对应的电压值5 t放电时间6 n a模型中的参数(n n 3,2,1=) 7 )(i 0U 任意电流i 对应的初始电压8 )(i m ax T 任意电流i 对应的放电曲线初始阶段极大值函数 9 )(i m in T 任意电流i 对应的放电曲线初始阶段极小值函数 10 )(i f enduan T 任意电流i 对应的放电曲线拐点(分段点)函数11)(T u任意电压u 对应的放电时间函数§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1模型建立与求解 5.1.1问题分析及解题思路首先根据给定的9组采样数据, 尝试对各个电流下的放电曲线使用指数函数进行MATLAB 拟合, 发现,虽然该模型拟合效果好但不利于求解, 于是对放电曲线关于x y =对称的反函数图像进行拟合,得到放电曲线的多项式函数模型,基于此模型计算出九条放电曲线的MRE ,MRE 越接近零,说明拟合效果较好,模型可以较为真实的刻画实际现象.在进一步分析放电曲线的过程中,发现9条放电曲线前期均呈现初期上下波动,后期趋于平缓的走势,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将前段波动较大的数据奇异点去除,利用余下数据拟合出更为平滑的放电曲线.由于放电过程中电压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再稳定下降的形态,与高等数学中的曲线单调性、凹凸性比较相似,于是文中利用拐点,对采样数据进行筛选,将奇异点排除,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MATLAB 拟合,得到MRE 误差更小的优化后的放电曲线模型,并使用该优化后的模型分计算出30A 、40A 、50A 、60A 和70A 电流强度由9.8伏降至Um 需要的时间.图1 问题一思路图5.1.2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2.1 放电曲线指数函数模型根据采样数据首先绘制出各电流下的放电曲线,图2 9条放电曲线图观察9条曲线可看到,他们的走势非常相似,尝试用Matlab拟合工具箱里的多种函数对放电曲线进行拟合,发现指数函数拟合程度最好,70A 40A 图3 70A 、40A 放电曲线的拟合图所以本文对各个放电曲线进行指数函数拟合,得到相应的指数函数放电模型,t a t a e a e a t 4231)U(+=具体九条放电曲线数学模型见下表表1 放电曲线指数模型电流(A) 放电曲线指数函数模型20 )00002317.0()001531.0(64.10001965.0)(t t e e t U ⨯-⨯⨯+⨯-= 30 )00004078.0()003597.0(65.1000008066.0)(t t e e t U ⨯-⨯⨯+⨯-= 40 )00005282.0()004204.0(61.10000425.0)(t t e e t U ⨯-⨯⨯+⨯-= 50 )0000658.0()005637.0(56.100003639.0)(t t e e t U ⨯-⨯⨯+⨯-= 60 )00007959.0()006667.0(52.10005453.0)(t t e e t U ⨯-⨯⨯+⨯-= 70 )00009326.0()007988.0(47.100006155.0)(t t e e t U ⨯-⨯⨯+⨯-= 80 )0001084.0()009083.0(43.100007741.0)(t t e e t U ⨯-⨯⨯+⨯-=90 )000125.0()01049.0(64.100008763.0)(t t e e t U ⨯-⨯⨯+⨯-= 100)0001468.0()01216.0(64.10007764.0)(t t e e t U ⨯-⨯⨯+⨯-=接下来本文尝试利用该模型计算出采样电压对应的拟合时间,给出关于时间的MRE%100MRE ⨯=∑采样电压个数各电压采样时间各电压对应采样时间—各电压对应拟合时间但是由于模型包含两个指数函数部分,根据电压求时间,相当于解一个颇为复杂的方程,这样给求解模型带来困难. 5.1.2.2 放电曲线多项式函数模型观察发现放电曲线是一一对应的,如果能得到放电指数函数模型的反函数,通过代入电压计算时间,将解方程转化为求函数值将大大降低计算难度,)U (U 1-=⇔=f t t f )(于是本文做出九条放电曲线关于x y =的图像,并对对称后的图像进行拟合,得到放电曲线的多项式函数模型.40A 70A图4 70A 、40A 放电曲线关于x y =对称的图像及拟合图像拟合结果如下:表2 关于x y =对称后的放电曲线多项式函数模型电流(A) 电压关于时间的放电曲线函数表达式20 54210036.110402.21342)(⨯-⨯⨯+⨯-=u u u T 30 44210384.610492.1839)(⨯-⨯⨯+⨯-=u u u T 40 44210992.410155.19.644)(⨯-⨯⨯+⨯-=u u u T 50 4210994.392332.516)(⨯-⨯+⨯-=u u u T60 4210948.269103.390)(⨯-⨯+⨯-=u u u T 704210159.251739.296)(⨯-⨯+⨯-=u u u T80 4210379.134795.206)(⨯-⨯+⨯-=u u u T 90 765821351.134)(2-⨯+⨯-=u u u T10018718.88451.67)(2-⨯+⨯-=u u u T将采样电压代入表2中的多项式函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拟合时间,并计算出各电流的MRE ,表3 20A 放电曲线MRE 的具体计算结果根据题意需要从Um 开始按不超过0.005V 的最大间隔提取231个电压样本点,但是电流强度为100A 的采样数据中无法找到231个符合条件的样本点,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差值在0.005V-0.01V 这一段区间的数据平均分成两个数据,时间差值变为1分钟,这样可以找到题目要求的231个样本点点,数据中大于0.01V 的差值我们将不做考虑,因为偏差太大.如表5为数据处理过的100A 电流强度下的放电曲线模型MRE 值统计表:表4 100A 电流放电曲线模型MRE 值统计表序号 采样数据电压值(V ) 采样已放电时间(min )采样数据剩余放电时间(min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1 9.0000 3878.0000 0 35 0.03032 9.0038 3877.4638 2 36.752145 0.03073 9.0113 3876.29184 38.14642625 0.0309 4 9.0194 3874.85656 39.318505 0.0311 5 9.0263 3873.4950 8 40.470926250.0313 …… …… …… …… …… …… 230 9.5575 3385.0780 458 32.19140625 0.0239 2319.55883382.9537460. 32.118020.0239平均相对误差2.6452%序号 采样数据电压值(V ) 采样已放电时间(min )采样数据剩余放电时间(min )倒序模型剩余放电时间(min )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1 9.54355 443 71 94.00911997 23.00912 0.051939323 2 9.5464 442 72 94.90526803 22.90527 0.051821873 3 9.55 441 73 96.04425 22.90527 0.052254535 4 9.5536 440 74 97.19105203 23.19105 0.052706936 5 9.5568 439 75 98.2169966123.217 0.052886097…… …… …… …… …… …… …… 230 10.3043 22 492 507.1696644 15.16966 0.689530202 23110.305020494507.7106425 13.710640.685532125平均相对误差20.744815%表5 放电指数函数模型的MRE 汇总表20A 30A40A50A60A70A80A90A 100A MRE2.6452%1.88% 3.41% 1.12% 1.62%2.41% 4.24%18%20.7%平均相对误差MRE 在电流强度为90A 和100A 时值最大,其他基本保持在0.01左右,这是因为90A 和100A 放电速度快,时间参数少,放电曲线变化率大,因此拟合精度较低,但是其他情况得到的MRE 接近零,误差小说明模型与实际放电过程近似程度高,可以较好的刻画放电现象,但是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发现9个放电曲线图形较为类似,规律较为相近,均在一开始呈现上下波动然后逐渐趋于平缓,且本题最后一问主要研究的是放电曲线在低电压段的放电时间,因此,考虑低电压段的拟合越好,放电时间的计算精度越高.于是尝试将前面波动的数据值从拟合数据中去除,对后面平缓阶段的曲线进行拟合,以求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 5.1.3模型的优化观察图形发现曲线有单调,有凹凸,联系到高等数学中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要将放电曲线前期波动较大的奇异点去除,需要找到放电曲线波动阶段和稳定阶段的分界点,也就是放电曲线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拐点,拐点可以由曲线函数的二阶导得出,利用放电曲线指数函数模型,通过MA TLAB 编程求解得到放电曲线的各个拐点:表6 各放电曲线的拐点(波动阶段与稳定阶段的分界点)电流(A ) 20 30 40 拐点(分钟) 138.4967 778.3594 322.1688 电流(A ) 50 60 70 拐点(分钟) 241.0623 149.9097 104.0656 电流(A ) 80 90 100 拐点(分钟)70.917649.164454.1235剔除拐点前的奇异点,通过拟合得到数据处理后的函数模型:表7 优化后的放电指数函数模型电流(A) 数据处理后的放电曲线函数表达式20 )10544.2()001819.0(566.100006143.0)(t t e e t U ⨯⨯-⨯-⨯+⨯-= 30 )10183.4()003823.0(5566.1010555.4)(t t eee t U ⨯⨯-⨯-⨯+⨯--= 40)106.5()004693.0(563.10000175.0)(t t eet U ⨯⨯-⨯-⨯+⨯-=50 )10082.7()006457.0(559.100001182.0)(t t e e t U ⨯⨯-⨯-⨯+⨯-=60 )10082.7()006457.0(559.100001182.0)(t t e e t U ⨯⨯-⨯-⨯+⨯-=70 )0001018.0()009157.0(49.100002115.0)(t t e e t U ⨯-⨯⨯+⨯-= 80 )0001077.0()008974.0(43.100008421.0)(t t e e t U ⨯-⨯⨯+⨯-= 90 )000122.0()01009.0(39.10001143.0)(t t e e t U ⨯-⨯⨯+⨯-= 100)0001381.0()01104.0(36.100001496.0)(t t e e t U ⨯-⨯⨯+⨯-= 处理后得到的拟合图像如图5所示:70A 40A图5 剔除奇异点后的拟合图像由图像观察可见图像的拟合精度明显高于数据处理前,拟合图像通过低电压段的点明显增多,由此可以判断数据处理后的函数模型对低电压段的接近程度明显优于处理前的函数模型.改进后模型求解依然使用前面MRE 的计算方法,即将电压作为因变量,放电时间作为自变量,拟合得到一个较为简单的二次函数用于计算.由于问题需要求30A 、40A 、50A 、60A 和70A 电流强度下电池由9.8伏到9伏的放电时间,为了便于计算本文将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转化为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的关系,即倒序法.假设在某一固定电流值下,电压为Um (9V )时的剩余放电时间为0分钟,则:T= Ta -Tb (1)注:T —采样数据任意电压值的剩余放电时间Ta —采样数据从满电放电到Um 所用的时间Tb —采样数据从满电放电到对应电压值所用的时间由于时间间隔是一个定值,因此本文将时间值进行前后颠倒,即初始电压的放电时间为末电压的剩余放电时间,通过此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各电流强度下从Um 到拐点电压值每个电压值对应的剩余放电时间T ,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对应关系.以剩余放电时间T 为自变量,对应采样电压值U 为应变量进行拟合,得到70A 与40A 电流强度下的拟合图形如图6所示:70A40A图6 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的函数曲线拟合图像通过拟合得到放电时间倒序后的函数方程如表9所示:表8 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的拟合函数电流(A) 放电时间倒序后的函数方程30 44210012.71057.11.878)(⨯+⨯⨯-⨯=u u u T 40 44210611.510245.15.690)(⨯+⨯⨯-⨯=u u u T50 44210864.410073.18.591)(⨯+⨯⨯-⨯=u u u T 60 4210042.489181.492)(⨯+⨯-⨯=u u u T 704210529.377934.430)(⨯+⨯-⨯=u u u T在附件一中从Um 开始按不超过0.005V 的最大间隔提取231个电压样本点计算平均相对误差,观察数据发现,给出的数据里有不同时间点对应同一电压值的情况,使得计算MER 时,值不能一一对应,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取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取相同电压对应下所有时间的平均值为该电压值对应的放电时间,这样便可以得到231个点代入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模型进行平均相对误差计算,相应MRE 计算公式为:(2)注: t i —模型剩余放电时间%100*||*23112311i ∑=-=TbT ti MRE表9 40A 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MRE 值统计表表10 各电流强度下的平均相对误差MRE 表电流强度(A )平均相对误差MRE30 0.7362612% 40 1.2803175% 50 0.7090448% 60 0.8532904% 700.265733%可以看到,MRE 误差小,所以采用倒叙法建立的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的模型拟合精度高,根据该模型,将电压值9.8V 代入计算得到30A 、40A 、50A 、60A 和70A 电流强度下的放电剩余时间:表11 各电流强度下9.8V —Um 的剩余放电时间电流强度(A ) 30 40 50 60 70 模型计算的剩余放电时间(min ) 592.7240415.6200322.4720284.8840254.2160由采样点估算的剩余时间(min )594 430 312 278 256通过和实际采样点估算的剩余时间作对比可以看到,模型计算出的9.8伏到Um 伏剩余放电时间非常接近.序号 采样数据电压值(V ) 采样已放电时间(min )采样数据剩余放电时间(min )倒序模型剩余放电时间(min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1 9.0000 1724 0 -9.5 9.5 0.005510441 2 9.0166 1722 2 -9.65833 11.65833 0.006770224 3 9.0280 1720 4 -9.54665 13.54665 0.007875958 4 9.0393 1718 6 -9.25883 15.25883 0.00888174 5 9.0507 1716 8 -8.78978 16.78978 0.009784252…… …… …… …… …… …… …… 230 9.8279 1266 458. 446.3955 11.60449 0.009166262 2319.83141264460.450.3321 9.6678750.007648635平均相对误差1.2803175%5.2问题2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2.1问题分析及解题思路问题二思路图此问要建立20A 到100A 内任意恒定电流强度放电的放电曲线函数模型,由于附录一只给出了9组数据,这些数据是离散的,而第二问实际是一个连续性的问题,所以必然要使用插值的方法,对问题一中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由于放电曲线在初始阶段波动较大,用函数整体拟合效果不佳,所以在第二问,本文采取了分段建模的方法,对放电曲线进行研究.由于问题一中已发现放电曲线由波动到稳定的分界点是其拐点,所以此处依然利用拐点将放电曲线进行分割,稳定阶段采用模型参数插值法得到任意电流的稳定阶段模型,前半段利用单调性、凹凸性、极值点、拐点等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模型.并利用该分段模型,计算出20A 时的MRE 与第一问的结果进行比对来评估模型,最后将55A 的放电曲线用表格和图形给出. 5.2.2问题2模型的建立 5.2.2.1任意电流放电整体模型由于第一问得到的九个放电曲线的指数函数模型,均具有以下形式:x a x a e a e a x f 4231)(+=所以任意电流的放电曲线函数也应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将表1中的九个函数的参数进行插值处理,这样就由离散数据得到了一组连续数据,便可以表示任意电流的放电曲线了,下图以55A 电流为例,图7 模型参数插值结果示意图(左上到右下顺时针分别为1a ,2a ,3a ,4a )以55A 为例,它的放电曲线模型为:t t e e t U 0000727.00062.05401.1000043.0)(-+-=. 但是由于放电指数函数模型对初始波动阶段的拟合效果不佳,所以,仅以此方法得到的模型作为稳定阶段的模型. 5.2.2.2 任意电流放电分段模型在第一问放电指数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二阶导数计算出九条放电曲线的拐点,并将这九个拐点进行拟合得到如下函数关系:x x e e x f 71.1705884.010605.84338)(--⨯-= (3) 利用(3)式可计算出任意放电曲线的拐点,利用拐点可将放电曲线分段,并使用4.2.2.1的方法将稳定阶段的模型表示出来表12 放电稳定阶段的模型举例电流(A) 拐点后段放电曲线拟合函数方程20 )10544.2()001819.0(566.100006143.0)(t t e e t U ⨯⨯-⨯-⨯+⨯-= 30 )10183.4()003823.0(5566.1010555.4)(t t e e t U ⨯⨯-⨯--⨯+⨯⨯-= 40 )106.5()004693.0(563.10000175.0)(t t e e t U ⨯⨯-⨯-⨯+⨯-=50 )10082.7()006457.0(559.100001182.0)(t t e e t U ⨯⨯-⨯-⨯+⨯-=60 )10082.7()006457.0(559.100001182.0)(t t e e t U ⨯⨯-⨯-⨯+⨯-=70 )0001018.0()009157.0(49.100002115.0)(t t e e t U ⨯-⨯⨯+⨯-= 80 )0001077.0()008974.0(43.100008421.0)(t t e e t U ⨯-⨯⨯+⨯-= 90 )000122.0()01009.0(39.10001143.0)(t t e e t U ⨯-⨯⨯+⨯-= 100)0001381.0()01104.0(36.100001496.0)(t t e e t U ⨯-⨯⨯+⨯-=对于放电初始波动阶段的研究,可以利用单调性、凹凸性、极值点、拐点等图像特点,将任意电流初始阶段的放电曲线进行描绘并拟合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附录一的数据采用横向数据插值拟合的方法,得到20A 到100A 的初始电压函数、拐点函数、极值函数.初始电压函数:)0002371.0()1889.0(095.1033.7)(U i i e e i ⨯⨯-⨯+⨯=极小值函数:)634.1(13)0005159.0(m in 1036.274.10)(U i i e e i ⨯-⨯-⨯⨯-⨯= 极大值函数:)477.1(11)0004116.0(m ax 10824.473.10)(i i e e i U ⨯-⨯-⨯⨯-⨯= 拐点函数:)7.1(17)05884.0(10605.84338)(i i fendua e e i U ⨯-⨯-⨯⨯-⨯=代入任意电流值,即可以得到该电流放电曲线对应的初始电压值、拐点值、极小值和极大值,利用这四个点,用拟合的方法可得到拐点前放电初始阶段的函数图形及模型.20A 的放电分段模型⎪⎩⎪⎨⎧∈⨯+⨯-∈+=⨯⨯-⨯--]3764,130[,66.100006143.0)130,0[,5.106857.0U )10544.2()001819.0(00006446.02985.05t e et e et t t tt )(55A 的放电分段模型⎪⎩⎪⎨⎧∈⨯+-∈+=⨯⨯-⨯⨯----]581,170[,54.1000043099.0)170,0[,49.10633.0U )1027.7()006176.0(10509.33871.055t e et e et t t t t )( 利用20A 的分段模型计算出拟合数据,得出该模型对应的MRE=2.0153%,和问题一模型计算的2.6452%接近,说明任意电流分段函数模型较为可靠可用.5.2.3问题2模型的求解将55A 电流值代入上述模型计算得到放电曲线数据值如下表所示:表13 55A 电流强度下电压与放电时间关系表根据建立的模型及得到的数据,用Matlab 画出55A 的放电曲线图形如图8所示:图8 55A 的电流放电曲线5.3问题3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3.1问题分析及解题思路通过对问题3的数据分析,发现这里电压以0.005V 为间隔给出相应的衰减时间,需要建立的模型是以电压为自变量,以时间为因变量,这与第一问中模型以时间为自变量,以电压为因变量恰好相反,这也启发我们,在第一问模型的基础上去寻找放电曲线反函数模型来解决第三问,由于第一问的模型结构具有指数函数模型特点,即:x a x a e a e a t 4231)(U +=,且在第一问中已经使用模型的反函数模型用于求解,并且对放电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电压(V ) 11.0940 10.8759 10.6578 10.4397 10.4395 10.4583 10.4668 10.4729 时间(分) 16 18 20 22 …… 1140 1142 1144 电压(V ) 10.475410.4804 10.4832 10.4858 …… 9.1774 9.1688 9.1601 时间(分) 1146 1148 1150 1152 1154 1156 1158 1160 电压(V )9.15139.14249.13349.12439.11519.10589.09639.0867曲线反函数曲线拟合效果最好的是二次多项式函数,所以第三问本文就尝试用二次多项式来拟合衰减状态3,补全时间. 5.3.2模型的求解图9 衰减状态3的多项式拟合图像拟合出的模型为4210319.255241.316)(T ⨯-+-=x x u 将自变量x =9.00:0.005:10.5带入模型解出的数据为:表14 衰减状态3的剩余放电时间表由于问题三的模型方法均来自于问题一建立、检验过的模型,因此该模型可靠性,计算精度较好.§6 模型的评价及推广6.1模型的评价 6.1.1 模型的优点1.对模型进行分层评价,优化后的方法简单易懂,便于实际计算;2.运用误差分析模型,使结果更加精确 ;3.从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有多种模型的比较和优化,模型使用效果好可靠性电压(V ) 9.7700 9.7650 9.7600 9.7550 9.7500 9.7450 9.7400 9.7350 时间 (分) 593.6 596.2 596.96 600.26 603.55 606.82 610.07 613.31 电压(V ) 9.7300 9.7250 9.7200 9.7150 9.7100 9.7050 9.7000 9.6950 时间 (分) 616.54 619.74 622.94 626.11 629.27 632.42 635.54 638.66 电压(V ) 9.6900 9.6850 9.6800 9.6750 9.6700 9.6650 9.6600 9.6550 时间 (分) 641.75 644.84 647.9 650.95 653.98 657 660.01 662.99 ...... 电压(V ) 9.0750 9.0700 9.0650 9.0600 9.0550 9.0500 9.0450 9.0400 时间 (分) 842.16 843.3 844.42 845.52 846.61 847.69 848.75 849.79 电压(V ) 9.0350 9.0300 9.0250 9.0200 9.0150 9.0100 9.0050 9.0000 时间 (分)850.81851.82852.82853.8854.76855.71856.64857.56高;4.在问题一求解过程中,利用了剩余时间算法,建立相应模型,联系实际应用广泛.6.1.2 模型的缺点1.在第二问中,MRE评估模型的精度时只计算了一种电流值的MRE值,缺少说服力.2.差值拟合得到模型的精确度、严谨性有待提高.6.2模型的推广利用该模型可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新产品的性能测试进行评估.§7 参考文献[1]张志勇.精通MA TLAB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教育出版社,2003.03.[2]袁新生,邵大宏,郁时炼.LINGO和Excel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韩中庚.数学建模实用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4]同济大学等.高等数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135~146.§8 附录1.MATLAB程序(1)问题一中9组电流图像clcclearhold onx20=0:2:3764; %实际测量使用时间z20=load('shuju20.txt'); %使用时间对应的实测剩余电压plot(x20,z20,'y')x30=0:2:2454;z30=load('shuju30.txt');plot(x30,z30,'m')x40=0:2:1724;z40=load('shuju40.txt');plot(x40,z40,'c')x50=0:2:1308;z50=load('shuju50.txt');plot(x50,z50,'r')x60=0:2:1044;z60=load('shuju60.txt');plot(x60,z60,'g')x70=0:2:862;z70=load('shuju70.txt');plot(x70,z70,'b')x80=0:2:730;z80=load('shuju80.txt');plot(x80,z80,'r')。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C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C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C题电池剩余放电时间预测
铅酸电池作为电源被广泛用于工业、军事、日常生活中。
在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单调下降,直到额定的最低保护电压(Um,本题中为9V)。
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放电曲线。
电池在当前负荷下还能供电多长时间(即以当前电流强度放电到Um的剩余放电时间)是使用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电池通过较长时间使用或放置,充满电后的荷电状态会发生衰减。
问题1附件1是同一生产批次电池出厂时以不同电流强度放电测试的完整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
请根据附件1用初等函数表示各放电曲线,并分别给出各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定义见附件1)。
如果在新电池使用中,分别以30A、40A、50A、60A和70A电流强度放电,测得电压都为9.8伏时,根据你获得的模型,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分别是多少?
问题2试建立以20A到100A之间任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的放电曲线的数学模型,并用MRE评估模型的精度。
用表格和图形给出电流强度为55A时的放电曲线。
问题3附件2是同一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下以同一电流强度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的记录数据。
试预测附件2中电池衰减状态3的剩余放电时间。
2016数学建模国赛赛题
2016数学建模国赛赛题
2016年数学建模国赛赛题一般是指《数学建模入门教程》中的赛题,主要
有以下三类:
1. 问题一:水深测量与海洋动力现象模拟。
要求:使用集中质量法将系统中的各个物体视为一个质点,对各个物体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在水深18m时给定浮标在海水中所受浮力,从而根据建
立的平衡方程求出各物体的倾斜角度,再根据几何关系求出海域的模拟深度。
通过不断修正浮标的浮力,使得海域的模拟深度等于18m,最终求得风速
分别为12m/s和24m/s时浮标的吃水深度和各节钢管的倾斜角度。
2. 问题二:交通流模型与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
要求:利用元胞自动机的方法,分别分析不同道路车量位置与车流量变化、负荷系数以及基于交通流的车速。
先对不同小区进行划分,再利用问题一的方法和结论,分别模拟不同小区、不同路段开放小区对车辆通行情况的分析。
最后根据第一问选取出的六个指标,依据其计算公式,分别得出所有样本的所有指标值。
再根据这些指标值,利用投影寻踪法,得到不同小区、不同路段下,开放小区对周围道路通行的影响。
3. 问题三: Braess 悖论。
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给出具体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主要探讨的是网络流理论中的一个著名悖论。
请注意,由于题目较为复杂,建议在数学建模课程或相关论坛中寻找更详细的解答。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
200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对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C题基金使用计划某校基金会有一笔数额为M元的基金,打算将其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库券。
当前银行存款及各期国库券的利率见下表。
假设国库券每年至少发行一次,发行时间不定。
取款政策参考银行的现行政策。
校基金会计划在n年内每年用部分本息奖励优秀师生,要求每年的奖金额大致相同,且在n年末仍保留原基金数额。
校基金会希望获得最佳的基金使用计划,以提高每年的奖金额。
请你帮助校基金会在如下情况下设计基金使用方案,并对M=5000万元,n=10年给出具体结果:1.只存款不购国库券;2.可存款也可购国库券。
3.学校在基金到位后的第3年要举行百年校庆,基金会希望这一年的奖金比其它年度多摘要:运用基金M分成n份(M1,M2,…,Mn),M1存一年,M2存2年,…,Mn存n 年.这样,对前面的(n-1)年,第i年终时M1到期,将Mi及其利息均取出来作为当年的奖金发放;而第n年,则用除去M元所剩下的钱作为第n年的奖金发放的基本思想,解决了基金的最佳使用方案问题.关键词:超限归纳法;排除定理;仓恩定理1问题重述某校基金会有一笔数额为M元的基金,欲将其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库券.当前银行存款及各期国库券的利率见表1.假设国库券每年至少发行一次,发行时间不定.取款政策参考银行的现行政策.表1 存款年利率表校基金会计在n年内每年用部分本息奖励优秀师生,要求每年的奖金额大致相同,且在n年末仍保留原基金数额.校基金会希望获得最佳的基金使用计划,以提高每年的奖金额.需帮助校基金会在如下情况下设计基金使用方案,并对M=5 000万元,n=10年给出具体结果:①只存款不购国库券;②可存款也可购国库券.③学校在基金到位后的第3年要举行百年校庆,基金会希望这一年的奖金比其它年度多20%.2模型的分析、假设与建立2.1模型假设①每年发放的奖金额相同;②取款按现行银行政策;③不考虑通货膨胀及国家政策对利息结算的影响;④基金在年初到位,学校当年奖金在下一年年初发放;⑤国库券若提前支取,则按满年限的同期银行利率结算,且需交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⑥到期国库券回收资金不能用于购买当年发行的国库券.2.2符号约定K——发放的奖金数;ri——存i年的年利率,(i=1/2,1,2,3,5);Mi——支付第i年奖金,第1年开始所存的数额(i=1,2,…,10);U——半年活期的年利率;2.3模型的建立和求解2.3.1情况一:只存款不购国库券(1)分析令:支付各年奖金和本金存款方案———Mij (i =1,…,10,i ;j 属于N ). 将各方案ij M 看成元素,构成集合A则ij M 属于A1,210;I =所以A 按I 取值分10行根据仓恩定理:分行集中,任何一单行有上界,则必包含一个极大元素。
2016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2016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我国未来5年粮油产量等预测(2人完成)粮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
我国长期重视粮食生产。
随着城镇化建设,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情况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请研究以下问题:
1.搜集1975年-2015年每隔5年全国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料,杂粮以下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进口量数据(例如1975,1980,1985,…,或1976,1981,….,),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述评,探讨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我国居民生活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2. 预测未来5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籽)的产量、需求和对外依存度。
3.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国玉米产量21567.3万吨,2014年1~12月中国玉米进口259.8万吨,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22458.0,同时进口玉米720万吨(2016拟计划进口720万吨)。
由于玉米供大于求,2015年国家发改委取消了2007年以来实施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收购价格由2014年的1.2元/斤下降到0.70元/斤,全国玉米种植户减少收入1000亿元。
试分析这些情况对未来我国玉米和其它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并为我国农业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一数学建模2016年-C题-中文版
C题:“二孩政策”问题
多年来实施的严、紧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人口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在优生优育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人口质量显著提高,但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生育率偏低、男女比例失衡、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等问题。
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放开二孩政策。
早在20年前,我国某些地区已经开始试点二孩政策。
例如:1985年以来,山西翼城一直是二孩政策的试点地区之一,那里既没有出现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婴儿性别比也处于国际正常水平。
查阅相关材料并参考附件材料,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如下问题。
问题1:建立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相关指标应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
问题2:建立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
选取10个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省(市、县),对这些地区的人口结构进行评价分级。
并结合你的模型给出当前A地区评价等级。
问题3:假设A地区不实行二孩政策,预测该地区未来20年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假设A地区实行二孩政策,给出二孩政策下最优出生率,使得该地区未来20年的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问题4:二孩政策下,预测A地区未来10-20年按年龄划分的人口结构。
问题5:假如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不限制生育数量),在国民经济运行稳定的基础上预测A地区未来20年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2016数学建模国赛
4
为浮标游动范围。最后对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在极小范围内改变风速,看结 果
是否有较大的变动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
。 图 1 问题一分析流程图 对于问题二,要求计算风速为 36m / s 时钢桶和各节钢管的倾斜角度、锚链形状 和浮标的游动区域,并建立使钢桶的倾斜角度不超过 5 度、锚链在锚点与海床的夹 角不超过 16 度的重物球质量计算模型。对于第一个问题,可建立计算锚链在锚点 与海床夹角的模型。将最后一节链节与海床的夹角视为锚链与海床夹角,在链节两 端设坐标,结合问题一的受力分析建立模型,根据题中数据进行求解。以链节两端 坐标的斜率大小来判断是否满足锚链在锚点与海床的夹角不超过 16 度的条件,且 计算锚链与锚连接处坐标的解即为所需结果。对于第二个问题,可建立重物球质量 计算模型。需满足的条件一为钢桶的倾斜角度不超过 5 度,二为浮标不得完全沉入 水中,三为锚链在锚点与海床的夹角不超过 16 度。对前两个条件,可用问题一建 立的计算模型将临界值带入并求解出重物球质量范围;对于第三个条件,可用前面 建立的锚链在锚点与海床夹角计算模型代入临界值求解出。将得出的三个范围取交 集,得到最终结果。最后分别对钢管倾斜角度、浮标吃水深度、锚链在锚点与海床 的夹角与重物球质量的正反相关性进行分析,验证临界值取值的正误,若取值正确, 则结果可信。 对于问题三,要求给出考虑风力、水流力和水深情况下的系泊系统设计。可建 立多目标规划模型来求解问题,首先根据问题一对浮标、钢管、钢桶、锚链进行受 力分析,钢管和钢桶因为受力情况相似且受力平衡,故可看作一个整体根据虚位移 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系统的约束条件,由题中信息可知设计的系泊系统需满足 锚链末端与锚连接处的切线方向与海床的夹角不超过 16 度,根据问题二中锚链在
F r WF 0
国赛数学建模c题
数学建模C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
下面我将尝试用600字回答该问题:问题:假设你是一个城市的规划者,你希望通过优化城市交通流量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你得到了以下数据:每个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交叉口的形状、周围建筑物的分布、道路的宽度和限制速度等。
请设计一个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并根据模型优化城市的交通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便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为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找出影响交通流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
该模型通过使用过去的数据和当前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流量,并通过使用最小二乘法等统计方法来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小化预测误差。
然而,线性回归模型可能无法捕捉到城市交通流量中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和异常值,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模型来进行预测。
除了预测交通流量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优化城市的交通规划。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交叉口的形状、道路的宽度和限制速度等参数来优化交通流量。
我们可以使用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来寻找最优解,以实现城市交通流量的最大化或最小化。
在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道路的安全性、居民的出行便利性、环境的保护等。
因此,我们可能需要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来同时考虑多个目标,以实现最优的交通规划方案。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城市规划者和研究人员合作,不断优化我们的模型和算法,以适应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
综上所述,要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和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不断优化我们的模型和算法。
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求。
19962016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目录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3)A题最优捕鱼策略 (3)B题节水洗衣机 (4)199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5)A题零件的参数设计 (5)B题截断切割 (6)199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7)A题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7)B题灾情巡视路线 (9)1999创维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10)A题自动化车床管理 (10)B题钻井布局 (11)C题煤矸石堆积 (12)D题钻井布局(同 B 题) (12)2000网易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13)A题 DNA分子排序 (13)B题钢管订购和运输 (16)C题飞越北极 (18)D题空洞探测 (19)200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20)A题血管的三维重建 (20)B题公交车调度 (21)C题基金使用计划 (24)D题公交车调度(数据同B题) (25)200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26)A题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26)B题彩票中的数学 (27)C题车灯线光源的计算 (29)D题赛程安排 (30)2003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31)A题 SARS的传播 (31)B题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36)C题 SARS的传播 (38)D题抢渡长江 (39)200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41)A题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 (41)B题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 (45)C题饮酒驾车 (49)D题公务员招聘 (50)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52)A题: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52)B题: DVD在线租赁 (53)C题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 (54)D题: DVD在线租赁 (55)2006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56)A题: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56)B题: 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 (57)C题: 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最优设计 (58)D题: 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 (59)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63)A题: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63)B题:乘公交,看奥运 (64)C题:手机“套餐”优惠几何 (65)D题: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66)200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67)A题数码相机定位 (67)B题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 (69)C题地面搜索 (70)D题 NBA赛程的分析与评价 (71)2009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72)A题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 (72)B题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74)C题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 (75)D题会议筹备 (76)2010全国高教社杯数学建模题目 (79)A题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 (79)B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81)C题输油管的布置 (82)D题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 (83)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84)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84)B题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85)C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86)D题天然肠衣搭配问题 (88)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89)A题葡萄酒的评价 (89)B题太阳能小屋的设计 (90)C题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 (91)D题机器人避障问题 (92)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93)A题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93)B题碎纸片的拼接复原 (96)C题古塔的变形 (97)D题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97)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98)A题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99)B题创意平板折叠桌 (100)C题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 (102)D题储药柜的设计 (104)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105)A题太阳影子定位 (105)B题“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106)C题月上柳梢头 (107)D题众筹筑屋规划方案设计 (108)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109)A题系泊系统的设计 (109)B题小区开放对道路通行的影响 (111)C题电池剩余放电时间预测 (112)D题风电场运行状况分析及优化 (113)199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A题最优捕鱼策略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再生资源(如渔业、林业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度.一种合理、简化的策略是,在实现可持续收获的前提下,追求最大产量或最佳效益.考虑对某种鱼(鳀鱼)的最优捕捞策略:假设这种鱼分四个年龄组,称1龄鱼,…,4龄鱼,各年龄组每条鱼的平均重量分别为 5.07,11.55,17.86,22.99(g),各年龄组鱼的自然死亡率为0.8(1/年),这种鱼为季节性集产卵繁殖,平均每条4龄鱼的产卵量为1.109× (个),3龄鱼的产卵量为这个数的一半,2龄鱼和1龄鱼不产卵,产卵和孵化期为每年的最后4个月,卵孵化并成活为1龄鱼,成活率(1龄鱼条数与产卵总量n之比)为1.22× /(1.22× +n).渔业管理部门规定,每年只允许在产卵孵化期前的8个月内进行捕捞作业.如果每年投入的捕捞能力(如渔船数﹑下网次数等)固定不变,这时单位时间捕捞量与各年龄组鱼群条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不妨称捕捞强度系数.通常使用13mm网眼的拉网,这种网只能捕3龄鱼和4龄鱼,其两个捕捞强度系数之比为0.42:1.渔业上称这种方式为固定努力量捕捞.1)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如何实现可持续捕获(即每年开始捕捞时鱼场中各年龄组鱼群不变),并且在此前提下得到最高的年收获量(捕捞总重量).2)某渔业公司承包这种鱼的捕捞业务5年,合同要求5年后鱼群的生产能力不能受到太大破坏. 已知承包时各年龄组鱼群的数量分别为:122,29.7,10.1,3.29(×条),如果任用固定努力量的捕捞方式,该公司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使总收获量最高.(北京师范大学刘来福提供)B题节水洗衣机我国淡水资源有限,节约用水人人又责,洗衣在家庭用水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目前洗衣机已相当普及,节约洗衣机用水十分重要.假设在放入衣服和洗涤剂后洗衣机的运行过程为:加水-漂水-脱水-加水-漂洗-脱水-…-加水-漂洗-脱水(称"加水-漂洗-脱水"为运行一轮).请为洗衣机设计一种程序(包括运行多少轮﹑每轮加水量等),使得在满足一定洗涤效果的条件下,总用水量最少.选用合理的数据进行计算,对照目前常用的洗衣机的运行情况,对你的模型和结果做出评价.199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A题零件的参数设计一件产品由若干零件组装而成,标志产品性能的某个参数取决于这些零件的参数。
2016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C题山东英才学院周成飞胡文进杨元鹏
电池剩余放电时间预测摘要:铅酸电池作为电源被广泛应用与工业、军事、日常生活,所以电池的性能及其预测成为影响电池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额定容量,额定电压,放电电流,自放电率都对铅酸电池的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铅酸电池剩余电量的精确估算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1]。
对于问题1,题文中给出的要求,要计算20A~100A的9组放电曲线,根据给出的数据,观察到数据的不同变化规律,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分别针对不同段的数据进行放电曲线拟合,进而得到各电流强度下的放电曲线方程。
根据附件中所给出的MRE定义,求解出9组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MRE,通过求出的数据看出,本题所建立模型,使得计算数据与样本数据误差较小,对于问题1所建立模型较为理想。
根据已知放电曲线模型,可以计算出电流强度在30A~70A五种情况的剩余放电时间。
对于问题2,要求得任一恒定电流强度的放电曲线,可以利用曲面拟合方法得到由已知的电流强度为20A~30A的九组放电数据组合形成的曲面。
利用matlab 中的曲面拟合方法得到曲面方程表示的任意电流强度下的电池放电模型。
根据本问题得到的曲面模型计算得出MRE与问题一曲线拟合方法计算得出MRE进行比较,确定模型的精度。
根据本题给出的模型,即可得到55A时,各个时刻所对应的电压点。
对于问题3,通过分析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下的电压和放电时间关系,可以得到各衰减状态与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相邻两个衰减状态的放电时间差值,可以得到新电池与衰减状态1,衰减状态1与衰减状态2,衰减状态2与衰减状态3之间放电时间差值的变化趋势,对三个放电时间差值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根据已知的数据计算可以得到部分衰减状态2与衰减状态3之间的差值,进而拟合得到该差值的变化曲线方程,从而可以计算得到衰减状态2和衰减状态3之间的所有差值,据此差值可以预测出衰减状态3下的所有放电时间值。
关键字:放电特性曲线拟合曲面拟合模型新电池在使用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以及给定电流的强度的不同,电池的使用时间也会不同。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c题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c题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C题是关于古代玻璃制品的成分分析与鉴别的问题。
题目要求对玻璃文物的表面风化与其玻璃类型、纹饰和颜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玻璃的类型,分析文物样品表面有无风化化学成分含量的统计规律,并根据风化点检测数据,预测其风化前的化学成分含量。
解题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玻璃文物的类型、纹饰、颜色、表面风化程度、化学成分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参观博物馆、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获得。
2.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目的是找出玻璃文物表面风化与其类型、纹饰、颜色以及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预测风化前的化学成分含量。
4. 模型建立: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便对未知的玻璃文物进行预测和鉴别。
5. 模型评估与优化: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考虑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助熔剂的不同会对玻璃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
2. 考虑到玻璃类型、纹饰和颜色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尝试通过特征提取和降维的方法,将高维度的数据转化为低维度的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建模。
3. 在预测风化前的化学成分含量时,需要注意控制变量和误差项的影响,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最后,需要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和外部测试,以评估其泛化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题获奖论文【最新】
通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计划的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区 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各类生产安全 事故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全区安全生产高危领域和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面 达到 100%。
三、主要任务
(员搜索
0.31 0.00
0231
1
342米。
经过以上分析得到,最慢与最快的人员相差 3040 米,平均得:每人之间相差 160 米。即,增加的人员要帮在拐第一个弯时外侧第二个人员节约至少
160 0.31- 0.63600 0.24 小 时 。 即 , 要 帮 助 拐 第 一 个 弯 时 外 侧 第 二 个 人 员 搜 索
在问题一中我们把该区域分为 126 个 800 800 的网格,只有 20 人的时候探测范围 为 800 米,所以我们把 50 人的队伍分为 20、20、10,通过对图一的分析,我们得到图 四为本题的路线(图中红线区域将 800800 的正方形细分为 400 400 的)。
终
起
点
点
5
10 人
20 人(一组)
1
§1 问题的重述
5.12 汶川大地震使震区地面交通和通讯系统严重瘫痪。救灾指挥部紧急派出多支 小分队,到各个指定区域执行搜索任务,以确定需要救助的人员的准确位置。在其它场 合也常有类似的搜索任务。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制定搜索队 伍的行进路线,对预定区域进行快速的全面搜索。通常,每个搜索人员都带有 GPS 定 位仪、步话机以及食物和生活用品等装备。队伍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卫星电话。GPS 可以 让搜索人员知道自己的方位。步话机可以相互进行通讯。卫星电话用来向指挥部报告搜 索情况。
数学建模比赛c题
数学建模比赛c题
数学建模比赛C题一般指的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的C题。
这道题通常是涉及优化、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方面的问题,要求参赛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建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具体而言,C题通常需要分析大量数据,找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然后根据这些模式和规律进行预测或决策。
在解决C题时,需要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优化算法等相关知识,通过对数据的清洗、处理和可视化,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价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问题的约束和限制,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优化。
因此,解决数学建模比赛C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同时还需要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和参考答案(ABC卷)
第一试(A)
一、选择题: (本题满分 42 分,每小题 7 分) 把 x [ x] 称为 x 的小数部分.已知 t 1. 用 [ x]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
1 ,a 是 t 的小数部分, 2 3
( )
b 是 t 的小数部分,则
A.
1 1 2b a
B.
1 . 2
3 . 2
C. 1 .
D. 3 .
【答】A. ∵t
1 2 3 ,而 3 2 3 4 ,∴ a t 3 3 1 . 2 3
又∵ t 2 3 ,而 4 2 3 3 ,∴ b t (4) 2 3 . ∴
1 1 1 1 2 3 3 1 1 . 2b a 2(2 3) 2 2 2 3 1
得m
3 3 , n 2 3 .所以,点 C 的坐标为 ( , 2) . 2 2
2.在四边形 ABCD 中, BC // AD , CA 平分 BCD , O 为对角线的交点, . CD AO , BC OD ,则 ABC = 【答】 126 . 因为 BC // AD , CA 平分 BCD ,所以 DAC ACB ACD ,所以 DA DC ,又 CD AO ,所以 AD AO ,所以 ADO AOD . 记 DAC ACB ACD = , ADO AOD .
A M D H B C
CD 1 ,对角线的交点为 M ,则 DM =
A.
( D.
)
3 . 2
B.
5 . 3
C.
2 . 2
1 . 2
【答】D. 作 AH BD 于点 H ,易知△ AMH ∽△ CMD ,所以
2016数学建模C题论文
8到10岁
生命正向
生命负向
生活正向
生活负向
娱乐正向
娱乐负向
A的频数
100
139
152
140
173
162
B的频数
163
124
108
123
90
101
11到12岁
生命正向
生命负向
生活正向
生活负向
娱乐正向
娱乐负向
A的频数
152
114
174
102
数学建模历年国赛c题
数学建模历年国赛C题1. 引言数学建模是数学学科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种学科交叉。
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数学建模竞赛,其中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是最高水平的竞赛之一。
本文将对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历年的C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够为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提供一些帮助与指导。
2. 国赛C题概述国家级数学建模竞赛的C题是一道较为综合性的题目,通常涉及到多个数学领域的知识和技巧。
C题的解答过程往往需要多个步骤和推理,并且对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将对历年的C题进行概述,给出简要的问题描述和解题思路。
2.1 C题年份1问题描述:该年的C题是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的问题。
给定一个城市的道路网络图,要求设计一种最优的交通规划方案,使得城市中的交通流量最大化,同时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减少环境污染。
解题思路:该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最小费用流问题,通过对道路网络图进行建模,确定各条道路的容量和费用,然后使用最小费用流算法求解最优的交通规划方案。
2.2 C题年份2问题描述:该年的C题是关于电力系统的问题。
给定一个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和负荷需求,要求设计一种最优的供电方案,使得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最大化,同时满足负荷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系统的能量损耗。
解题思路:该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图进行建模,确定各个电力节点的供电能力和负荷需求,然后使用整数规划或者动态规划等方法求解最优的供电方案。
2.3 C题年份3问题描述:该年的C题是关于物流配送的问题。
给定若干个配送中心和客户需求,要求设计一种最优的物流配送方案,使得客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行驶的总路程。
解题思路:该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最小路径问题,通过对配送中心和客户需求的位置和距离进行建模,可以使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求解最优的物流配送方案。
3. 解题方法与技巧国赛C题作为一道较为综合性的数学建模题目,解答过程通常需要运用多种数学知识和技巧。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优秀论文作品学习借鉴】2016国赛C题推荐国家一等奖1
3.根据同一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下以同一电流强度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的记录,预测 电池衰减状态 3 的剩余放电时间。
2
符号
MRE t ai ti ti' N TS bi A U T u Ct et St
【关键字】 电池 放电曲线
Matlab 回归分析 预测
1
一、 问题重述
蓄电池是一种直流电源,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1860 年法国普兰特发明 铅酸蓄电池,经过一百多年生产应用得到了不断改进,开始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 输、邮电通讯科研等领域。随着汽车、摩托车、电动车、邮电通讯和计算机事业迅速发 展,铅酸蓄电池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自铅酸蓄电池被发明以来,因其价格低廉、原料易 得、性能可靠、容易回收和适于大电流放电等特点,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 泛的蓄电池品种,被广泛用于工业、军事、日常生活中。在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 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单调下降,直到额定的最低保护电压(Um,本文中为 9V)。 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放电曲线。电池在当前负荷下还能供电 多长时间(即以当前电流强度放电到 Um 的剩余放电时间)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电池通 过较长时间使用或放置,充满电后的荷电状态会发生衰减。
时间与电压电流的相关关系,逐步得出以 20A 到 100A 之间任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的 放电曲线模型。并用 MRE 评估模型的精度,以达到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55A 时的放电 曲线。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度,完善模型。
4.4 问题三分析 本文抽取同一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下以同一电流强度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的记录数
2016年数模国赛题目
2016年数模国赛题目
2016年数学建模国赛共有多道题目,以下是其中一道题目的详
细描述:
题目,城市交通网络规划。
背景,某城市的交通网络规划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交通效率
和减少交通拥堵。
要求,设计一个合理的交通网络规划方案,使得城市内的交通
流畅,同时最小化交通拥堵和行驶时间。
问题一,基于已有的道路和交通流量数据,确定各个路段的通
行能力和拥堵情况,并构建一个合适的交通网络模型。
问题二,根据问题一中的交通网络模型,通过合理的交通信号
灯控制策略,优化交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
流畅性。
问题三,考虑到城市交通网络的日常变化和特殊事件(如事故、
施工等),设计一套自适应的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方案,并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部门。
问题四,对于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结合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提出相应的交通网络扩建和改造方案,以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以上仅是2016年数学建模国赛的其中一道题目,其他题目的具体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比赛中,参赛者需要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工程实践,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交通规划等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模型验证和结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也就数学建模竞赛C题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室内三维定位问题1背景介绍随着无线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提供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简称LBS)已经成为最具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业务之一。
从传统的GPS导航,到大众点评、微信等基于地理位置的消费信息服务和社交软件,实现其功能的基础就是要通过手机、导航仪等终端设备收发信号,来获得距离、角度等测量信息,并利用定位算法将这些测量信息转换成坐标信息。
基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是以获取用户手持终端(包括手机或者平板等设备)的位置为目标。
而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是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的强度、传播时间、到达角等物理指标,并将其转化成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角度等信息,最终利用定位算法将距离、角度等信息转化成终端的坐标信息。
虽然商用GPS已经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诸如室内、地下、高楼林立的市区等诸多场景中,GPS定位性能较差。
由于在覆盖广度和深度上,基于无线网络基站的定位系统相比GPS存在优势,因此,越来越得到运营商和新兴创业公司的重视。
此外,对于大数据感兴趣的IT公司,通过统计大规模匿名用户的连续地理位置信息,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轨迹,以及在相应轨迹上的APP流量使用情况,甚至在特殊位置搜索和关注的关键词等信息。
因此,诸如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公司也开始提供室内定位和室内地图导航的服务。
这类服务,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的GPS在室内定位性能较差,且不能分辨用户所在楼层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商场、博物馆等应用场景提供了为用户提供基于室内实时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的可能。
目前从事室内定位和导航服务的方法,大多基于室内密集分布的WiFi设备与手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这类方法存在两个明显的劣势:首先,从技术上,WiFi设备的覆盖范围有限,并且WiFi 设备收发信号所在的频段容易受到干扰;其次,从业务模型上看,用户对于接入陌生WiFi设备的戒备心理,以及WiFi设备的投资如何回收等,都存在较大的商业模式上的不确定性。
与之相对的,使用基于运营商无线通信基站的方式对手机进行定位,则可以规避上述问题。
商用基站的覆盖范围、信号质量均优于WiFi,而且,用户也期望自己的手持终端能够随时保持对基站设备的接入。
同时,运营商推进定位服务的盈利模式清晰,在基础的数据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而促进运营商的业务发展。
总之,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定位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
手持终端设备如何基于基站的测量信息,计算或确定终端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坐标,也就是三维定位问题,被认为是现代商用通信网络中对于定位系统真正具有技术难度的挑战。
而高精度三维定位也预期能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在智能仓储、智能工厂、固定资产追踪等对于三维坐标信息敏感的垂直行业,以及传统运营商感兴趣的商场、办公楼中基于位置信息的室内导航、人群流量分析,以及基于精确三维地理位置信息的业务推送等服务提供基础性技术。
从技术角度来看,现代商用通信网络对于三维定位的需求,是使用尽可能少的基站完成对终端设备的定位、算法收敛速度快、对于干扰和噪声具有鲁棒性等优点。
相比于GPS等商用卫星定位系统,基于通信基站的定位问题,具有如下特殊性:首先,通信基站的目标区域是GPS等卫星定位系统无法实现定位的场景。
在高楼林立的城区,建筑物内部、地下停车场等区域,GPS等系统是无法满足定位需求的。
而这些应用场景基站、终端密集,是基站定位可以实现突破的地方。
其次,通信基站所处的电磁信号环境较之GPS等系统更加复杂。
以室内环境为例,无线电信号的传播过程中会经过墙面的多次反射、室内物体的折射和吸收等。
这些物理因素会导致通信基站测量得到的诸如距离、角度等信息存在噪声。
如何基于这些有噪声的测量,得到对于位置信息的准确估计,也是通信基站实现对终端定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通信基站的定位问题研究,在科研和工业界都吸引了极高的关注。
一方面,定位问题与统计信号处理、最优估计理论、优化算法等诸多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诸如数据拟合、最小二乘估计、半正定规划、流形学习等诸多数学工具都能够被用于求解上述问题。
另一方面,工业界对于如何高精度地在现有通信设备上完成上述功能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国除了业已广泛部署商用的北斗导航系统之外,也在积极推进基于室内室外融合定位的羲和导航系统。
我们相信,基于通信基站的定位系统,将会成为羲和导航系统有力的技术手段。
求解分析基站定位相关问题的有创新性和可实现性强的算法,都将有可能被快速部署到现代商业通信网络中,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基础知识2.1无线电信号的视距(LOS)与非视距(NLOS)传播无线电信号在大气中从A点向B点传播时,如果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个没有遮挡的直达路径,那么,这种传播环境被称为视距传播环境(Line OfSight propagation,简称LOS)。
这种传播环境如图1中的左图所示。
如果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建筑物或树木的遮挡、反射、折射等物理现象,使得从A点到B点之间存在多条无线电信号的传播路径,这种环境被称为非视距传播环境(Non-LineOfSight,简称NLOS)。
需要注意的是,在NLOS传播环境中,仍然可能存在着无线电波的直达路径,只不过相比于LOS传播环境,在NLOS环境下因为遮挡、反射和吸收等损耗,信号强度会在传播过程中变得较弱。
图1 LOS径与非LOS径示意图图片来源https:///site/sanaeeg473/wimax-architecture2.2无线电信号的到达时间(TOA)测量当无线电信号在基站与用户手持终端之间互相传播时,就可以计算基站与手持终端之间的距离,一种常用的测量方式是记录无线电信号从手持终端发出,直到基站接收到信号为止的无线电信号传播时间,将时间乘以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即得到基站与终端之间沿某条路径的距离。
其中,信号在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传播时间,被称为无线电信号的到达时间(TimeOfArrival,简称TOA)。
图2 TOA示意图准确测量TOA所需的前提条件是基站计时与终端计时所使用的时钟是同步的。
以图2为例,当基站与终端在同一个“时间坐标系”里,真实TOA等于接收时刻t1减去发送时刻t0。
由于电子器件的工艺原因,基站与终端的时钟可能是不同步的。
可以将终端与基站想象成分别使用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那么TOA就会在信号真实传播时间上叠加了时区之差。
2.3影响测量精度的可能因素基站测量得到的时间或者距离信息往往存在误差,在建模的过程中,工业上一般会着重考虑如下两个因素的影响:●使用基站测量的终端信号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基站侧接收到的信号干扰比值(SINR),定义为:SINR=有用信号强度干扰信号强度+噪声信号强度●室内环境下,由于反射频繁发生,会形成无线电波的多径传播(multi-pathpropagation),从而导致虽然距离很近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却波动剧烈。
3赛题要求在本题中,需要解决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给定10组LOS或NLOS传播环境下从手持终端到基站的TOA测量数据和所有基站的三维坐标(对应附录中编号为case001_input.txt到case010_input.txt的文件),请根据这些测量数据计算出终端的三维坐标。
(请给出详细的建模分析,建模过程中建议考虑测量模型、误差分析等内容。
)2,给定10组TOA测量数据和所有基站的三维坐标(对应附录中编号为case011_input.txt到case020_input.txt的文件),请设计算法,使用尽可能少的基站数目,实现近似最优的三维定位精度。
3,给定5组对处于移动过程中的终端采集到的TOA数据(对应附录中编号为case021_input.txt到case025_input.txt的文件),请设计算法计算出终端的运动轨迹。
(此时,编号为case021_input.txt到case025_input.txt的文件中,只记录一个终端的TOA数据,并且是这一个终端在运动轨迹中多个位置上的TOA数据。
)4,在前述3问中,都是假设给定区域内终端到每一个基站的距离都是可知的,但事实上,基站的通信半径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在基站通信半径覆盖范围内的终端才有可能测到自身到基站的距离。
而一个终端只有获得它与足够数目的基站之间的距离测量值,才能完成定位。
假设每个基站的通信半径为200米(超过范围虽然有测量数据,但无效)。
请根据给定的5组测量信息数据集(对应附录中编号为case026_input.txt到case030_input.txt的文件),设计算法寻找出可以被基站定位的所有终端。
进一步,回答如下问题:每一个场景中(对应着case026_input.txt到case030_input.txt五个文件中的一个),定义终端的平均“连接度数”λ为λ=所有可以被定位终端到基站之间的连接数终端数,请建立模型分析连接度数λ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
4数据集描述4.1基本数据输入:●每一个基站的三维(某些场景下会退化为二维,在文件中通过标识位给出)坐标,其中,第j个基站A j的三维坐标记为(x j,y j,z j)。
●矩阵Φ=⋮⋯TOA u i,A j⋯⋮M×N。
矩阵Φ中i行j列元素表示标号为i的终端(记为u i)到标号为j的基站(记为A j)之间的TOA测量值,记为TOA u i,A j。
假设网络中有M个终端,N个基站,则矩阵Φ的维度为M×N。
●输入文件的格式为txt。
●请特别注意输入文件的具体物理意义:第1行为基站个数N,第2行为终端个数M,第3行为标识位,(2表示二维场景,3表示三维场景),第4到第(N+3)行为基站坐标,第(N+4)行到第(N+M+3)行为TOA矩阵Φ。
输出:M×3维矩阵,第i行表示第i个终端的三维坐标(部分场景下是M×2维矩阵),存放在txt文件中。
4.2补充说明4.2.1关于TOA数据的说明在实际场景中,受带宽、信噪比、时钟同步以及NLOS传播环境的影响,TOA测量会产生不同的误差。
给定的TOA数据也不例外。
由于时钟不同步问题引起的误差在200ns以内,由于NLOS导致的时延最高可能超过400ns。
4.2.2关于无线电信号测量的说明当无线电波沿直线传播时,估计无线电波从发送点到接收点之间真实传播时间,从数学形式上,即如下等式中对于x的估计问题:x=x+ω(*)(*)式中,x表示真实的传播时间,ω表示测量噪声,x表示对于传播时间的观测。
这时,测距问题就等价于根据观测值x来获取(在某一个指标意义下)尽可能准确的x。
而如果无线电波传播环境比较复杂时,观测值可以表示为x=f x,ω(**)此时的观测量x中包含一些依赖于x以及函数f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