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知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da5f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6.png)
学习策略和Leabharlann 认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特定方法和技巧,而元认知则是指学 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控。提高学习策略和元认知水平有助于提升 学习效果。
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认知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启示,可以指导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知识。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认知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认知学习理论》PPT课 件
在这个演示文稿中,我们将介绍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认知过程和认知 结构、学习中的记忆和注意力、学习策略和元认知,以及认知学习理论对教 育教学的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什么是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是一种关注学习者思维、感知和理解过程的学习理论。它探讨 了学习者如何获得、处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认知过程是指学习者感知、思考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而认知结构则是指学习 者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模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至关重要。
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和注意力
记忆是指信息在学习者大脑中的存储和提取,注意力是学习者选择性关注某 些信息的能力。记忆和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学习者的 学习效果。
《认知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306f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6.png)
认知学习理论的跨学科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应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如心理学、神经科学、 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跨学科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认知学习理论 的研究视野和领域。
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学习的本质和机制,为教育实践提供更科学 、更有效的指导。
认知学习理论的实践创新与完善
在教育实践中,应积极应用认知学习理 论,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能 够主动地选择、组织、整合和运用信 息。
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学 习者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起着关键 作用,新的知识必须与已有的认知结 构相联系才能被有效地理解和记忆。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知识和 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职 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继续教育与培训
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 识和技能,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同时也 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与培训来提高职业发展的质量 和水平。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 建和理解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 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的传统心理学,强调知觉、记 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
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学习理论逐渐受到冷落,但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局限性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学习理论重新受到重视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06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06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aa4f4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c.png)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 形、形成认知结构;
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 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不是受已成习惯所支配的,而是受主体 的预期所引导。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意义:
克服了以往学习理论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而推演到 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下 学习各种知识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 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 上;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 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 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
(1)“接竿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叠箱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 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
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是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 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心智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 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 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一、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有意 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
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 形、形成认知结构;
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 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不是受已成习惯所支配的,而是受主体 的预期所引导。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意义:
克服了以往学习理论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而推演到 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下 学习各种知识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 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 上;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 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 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
(1)“接竿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叠箱问题”实验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 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
之所以产生顿悟,一方面是由于分析当前问题情境的 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由于心智能利用过去经验的痕 迹,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塔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 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一、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是他对有意 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ca46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0.png)
结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其启示我们在教学设计 和学习过程中注重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
认知负荷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处理信息的认知负荷,对学 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注意力
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将有限的认 知资源用于信息处理。
学习方式
个体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如模式识别和问题解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
1
根据认知负荷调整学习内容
根据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能力,调整学习
通过模式识别加深记忆
2
内容的复杂程度,以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将信息与已有模式进行关联和识别,
帮助学习者加深记忆,并提高信息的转
化能力。
3
设置启发式问题
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思
考和探究,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基于问题和场景的学习
4
将学习内容置于实际问题和场景中,帮 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
解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 件
我们将探索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了解其核心概念和实践应用,并探讨其在教 育和企业培训中的重要性和启示。
什么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关注个体学习过程中的知觉、注意力、认知负荷以 及学习方式的教育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知觉
个体通过感知外界信息的过程,对学习起着重 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指导教 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认知能力。
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融入企业 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掌 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工作绩效。
第3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精品PPT课件
![第3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daa15352ea551811a68727.png)
2
科勒简介
科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
他先后还杜平根、波
恩和柏林大学接受教 育,1909年在柏林大
学获博士学位。他是
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 者之一。
2020/10/9
3
一、科勒的顿悟说
基本观点:
认为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
1
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
3 的东西。
2020/10/9
15
结论:
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 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
间存在中介变量(O)。
2020/10/9
16
2、潜伏学习的实验
这个实验由饥饿的白鼠作被试。白鼠学习从出发箱 通过迷津线路到食物箱。该实验分三组进行,A组连 续15天始终不给食物,B组每天都给食物,C组从第11 天开始给予食物。这三组被试,误入迷津的次数如 下:A组误入迷津的次数最多;B组由于经常得到食物, 错误次数逐渐减少;C组从第一天至第10天的错误与A 组相同,但从第11天开始得到食物之后,错误次数急 剧下降,甚至比B 组还少。实验结果表明,C组的白鼠 在未得到奖赏之前的10日间对迷津路线进行了学习。 从11天以后C组迅速地超过经常得到奖赏的B组的事 实证明了这一点。托尔曼将这一现象叫做"潜伏学习"。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脑与外界刺激相互作用 的结果,学习不仅是行为的变化,也包括人的认知结构 的变化,即包括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科勒的顿悟说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
![《认知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87d02552d380eb63946d21.png)
2019/5/16
第五讲 认知学习理论
15
三、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对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 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
2. 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关注知觉 和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对知觉和学习等方面很多有独到见解的研究至 今仍是一般心理学教科书讲述的基本内容之一
认为顿悟学习不必靠重复练习,只要个体理解 整个情境中各刺激之间的关系,顿悟就会自然 发生。
2019/5/16
第五讲 认知学习理论
8
黑猩猩学习实验
2019/5/16
第五讲 认知学习理论
9
考夫卡
考夫卡是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 主要传播者,且是柏林学派中最多产的作者,这些 都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20
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
主要代表著作有:《心的发展》和《格式塔心理学 原理》。
2019/5/16
第五讲 认知学习理论
10
二、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
– 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个体主动积 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即知觉重组 的顿悟学习。
学习的结果
– 并非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2019/5/16
第五讲 认知学习理论
14
⑶.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所学习的内容,都是 有意义的。顿悟本身具有奖励的性质
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掌握,永不遗忘。 顿悟将成为我们知识技能中永久的部分。
用现代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术语说,顿悟的 内容是进入了长时记忆,将永远保留在学习 者的头脑中。
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课件
![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4ace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6.png)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总结词
强调环境刺激对学习的影响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环境刺激引发个体行为反应,通过奖励和惩罚等强化手 段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
总结词
重视学习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详细描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认为学 习的效果可以通过行为的变化来衡量,如增加或减少某 种行为的频率。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 构的改变。这种理论关注学习者如何理解、记住和应用知识,以及如何发展思维 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01
认知学习理论对于教育实践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帮助教师理 解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从而设 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02
通过认知学习理论,教师可以更 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 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 生的知识建构和思维能力发展。
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课件
目 录
• 认知学习理论概述 • 主要的认知学习理论 • 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 • 认知学习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认知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 • 案例分析
01 认知学习理论概述
认知学习理论的定义
认知学习理论是一种探讨知识获得、信息处理和思维过程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 学习者主动地、有意识地处理和组织信息,通过理解和思考来学习。
在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目标设定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培训者可以 设定更符合学员认知发展规律的
培训目标,以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设计
认知学习理论为培训内容的设计提 供了理论支持,培训者可以根据学 员的认知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培 训内容。
《认知派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派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8f62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0.png)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
培训内容设计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基于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思维过程的训练,因此,在企业培训中 ,培训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同时强调内在逻辑性和深度思考。
培训方式
根据认知派学习理论,企业培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团队讨论等方式,以引导 员工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生成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学习者应该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获取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认知发现说
认知发现说是认知派学习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认为学习是通过发现新知识来完成的 。
认知发现说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认为学习者应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来发现新知识,而不是仅仅接受教师的传授。
系。
强化实证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 有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 证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有
效性。
跨文化比较研究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学者 对认知派学习理论的跨 文化适用性进行比较研
究。
技术融合与创新
认知派学习理论将与现 代教育技术进行深度融 合,推动教育教学的创
新发展。
PART 05
结论
REPORTING
对认知派学习理论的综合评价
理论价值
认知派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 ,为教育心理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推动了学习 理论的深入发展。
实践意义
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 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
局限性
认知派学习理论过于强调认知过程,忽视了情感、动机等 非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同时,该理论缺乏对不同年 龄、背景学习者差异性的深入研究。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心理课件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心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ac8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c.png)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 象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认知发展,认为学习者的认知 发展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对行为主 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挑战。
0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
皮亚杰
皮亚杰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通过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皮亚杰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认为儿童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 动接受的。
皮亚杰认为,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发展阶段,提供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刺激和挑战, 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心理课件
目 录
• 引言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加工 和建构,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互动,主动地获取、加工和建构 新知识的过程。
0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 性和未来发展
局限性
1 2
过度强调认知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关注认知过程,而忽略了 情感、动机等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
缺乏对个体差异的考虑
该理论假设所有学习者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信息, 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兴趣等。
3
缺乏情境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往往关注抽象的认知过程,而 忽视了学习的情境性,即学习与实际生活、工作 环境的联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和认知发展,认为学习者的认知 发展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对行为主 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挑战。
0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 代表人物
皮亚杰
皮亚杰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通过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皮亚杰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认为儿童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 动接受的。
皮亚杰认为,教育应该适应儿童的发展阶段,提供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刺激和挑战, 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心理课件
目 录
• 引言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加工 和建构,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互动,主动地获取、加工和建构 新知识的过程。
0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 性和未来发展
局限性
1 2
过度强调认知过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过于关注认知过程,而忽略了 情感、动机等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
缺乏对个体差异的考虑
该理论假设所有学习者以相同的方式处理信息, 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兴趣等。
3
缺乏情境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往往关注抽象的认知过程,而 忽视了学习的情境性,即学习与实际生活、工作 环境的联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156deb011ca300a6c390af.png)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科学技术背景 心理学自身的发展
2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人类学习过程中不能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
1、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发生是学生积极地认知,是主动的。 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习是由心理 推断引起的心理结构的变化构成的; 2、对学习过程和学生内心活动很重视。 3、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 4、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12
(四)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1、优点
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即观察、理解、顿悟等认知功能在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也启迪了后来的认知 派学习理论家们。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看成是积 极主动的和有目的的过程,也是正确的。
2、缺点
无法科学地解释Βιβλιοθήκη 心格式塔的来源,而只是把它视为“原 始智慧”的结果,将经验的组织作用归功于脑的先念本能, 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10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 学习在于发生一种完形的组织,并非各部分间的
联结。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 程。
11
3、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实现的。
▪ 学习不是依靠“尝试”,而是由于“完形”的出现, 由于顿悟突然地实现的。
顿悟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对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理 解,另一方面是利用心智的作用,即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 填补内心格式塔的缺口或缺陷。
苛勒: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1887 年苛勒出生于爱沙尼亚,曾先后就读于杜宾根大学、波恩大学 和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期间师从斯图姆夫。
1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科学技术背景 心理学自身的发展
2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人类学习过程中不能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
1、人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发生是学生积极地认知,是主动的。 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习是由心理 推断引起的心理结构的变化构成的; 2、对学习过程和学生内心活动很重视。 3、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 4、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12
(四)对格式塔学习理论的评价
1、优点
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即观察、理解、顿悟等认知功能在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也启迪了后来的认知 派学习理论家们。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看成是积 极主动的和有目的的过程,也是正确的。
2、缺点
无法科学地解释Βιβλιοθήκη 心格式塔的来源,而只是把它视为“原 始智慧”的结果,将经验的组织作用归功于脑的先念本能, 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10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 学习在于发生一种完形的组织,并非各部分间的
联结。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 程。
11
3、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实现的。
▪ 学习不是依靠“尝试”,而是由于“完形”的出现, 由于顿悟突然地实现的。
顿悟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对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理 解,另一方面是利用心智的作用,即利用过去经验的痕迹 填补内心格式塔的缺口或缺陷。
苛勒: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1887 年苛勒出生于爱沙尼亚,曾先后就读于杜宾根大学、波恩大学 和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期间师从斯图姆夫。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aedf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2.png)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革命,反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机械刺激-反应观点。
培训领域
在培训领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领域
在心理学领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用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解释个体差异和学习障碍。
教育领域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
05
知识构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主动构建的,而非被动接受。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通过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
深度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深度学习,即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分析和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运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供学习资源和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顺应是指学习者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知识或情境。
平衡是指学习者在同化和顺应过程中,不断调整认知结构,以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认知结构的改变
顺应
平衡
同化
学习被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者主动地选择、接收、处理和存储信息。
信息加工
学习者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应用。
培训领域
在培训领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领域
在心理学领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用于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解释个体差异和学习障碍。
教育领域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
05
知识构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主动构建的,而非被动接受。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通过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构建。
深度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深度学习,即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分析和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运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供学习资源和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顺应是指学习者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知识或情境。
平衡是指学习者在同化和顺应过程中,不断调整认知结构,以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认知结构的改变
顺应
平衡
同化
学习被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者主动地选择、接收、处理和存储信息。
信息加工
学习者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进行提取和应用。
第二章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第二章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6a9d69cc22bcd127ff0c63.png)
ppt精选版
20
先行组织者教学课例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概念 程序:①提出先行组织者。( 教师:同学们,我们准备学习
“平行四边形”概念。我们过去已经学过了“多边形”概念,当多 边形的边数是四的时候,则是四边形。今天所学的“平行四边形” 与四边形什么关系?)
②呈现新知识结论。(板书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
• 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看对知识的分析、
概括是否恰当,运算是ppt否精选版正确等
9
3、关于学习内容:学习应注意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 法两方面。 。他还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
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
• 布鲁纳认为重视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必要性表现 为以下几方面:
• 奥苏伯尔非常强调类属学习,认为多数有 意义学习都具有自上而下渐进分化的特征。
ppt精选版
18
2、教学理论
• (1) 课堂教学的原则
• A 逐渐分化原则:
• 是指教学要先教比较一般的或广泛的观念,再将其一 步步分解成具体的或初级的观念,通过逐步分化,直 到最广泛的观念分解为最初的观念——演绎教学(类 属学习)
• ①懂得了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 ②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 ③有助于增进学习中的迁移。
• ④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或学习兴趣。
• ⑤能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ppt精选版
10
4、提倡发现学习
• 发现学习就是由教师提供问题和材料,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 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
因素。具体说,中介变量就是心理过程,由心理
过程把刺激与反应联结起来。因此S——R的公式
第十章 认知学习理论 PPT课件
![第十章 认知学习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a1daf14b35eefdc9d33341.png)
2021/2/23
21
(三)两种概念学习方式的融 合
从典型实例中引导学生概括概念定义;
引导学生在定义指导下观察实例,让学 生揭示实例中与概念有关的本质属性;
通过正例与反例,让学生开展比较、分 析、概括、分化和类化等思维活动,使 概念的本质属性更清晰,使实例成为理 解概念的思维载体;
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学,避而不谈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
力的培养。
2021/2/23
36
2.由新旧知识关系决定的同化 模式
(1)下位关系 新知识从属于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中包容
范围较广的知识时,构成下位关系。可 分为派生下位关系和相关下位关系。
派生下位关系:新知识仅是已有知识的 一个例证,或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 出来。
问题等等。
2021/2/23
9
二、托尔曼的潜伏学习
1
潜伏学习(潜在学习):
有些行为的变化是无法立即显现出来的,
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或场合才会表现出来。
2 经典实验:潜伏学习实验: 附:实验曲线图:
3
2021/2/23
10
实验曲线图:
2021/2/23
《学习论》P292
11
二、托尔曼的潜伏学习
1 结论:
已有认知结构,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
衡。总之,同化与顺应之间的不平衡,
引起消除不平衡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努
力去寻找消除不平衡的办法,以达到一
种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这就是认知
2021结/2/23 构发展的实质。
15
概念学习的不同形式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学 生利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来理 解新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代表人物 • 2、主要观点
-
11
1、代表人物
• 皮亚杰 • 布鲁纳 • 奥苏伯尔
-
12
皮亚杰
-
13
皮亚杰简介
• 让.皮亚杰(Jean Piaget)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1896年8月9日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 (Nenchâtel),卒于1980年12月16日。因研 究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提出了发生认识 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 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 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 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 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 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
14
布鲁纳
-
15
布鲁纳简介
•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10.01],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生 于美国纽约。他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 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 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 最大的人。
-
16
•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 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 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他强调学习是掌握 知识结构,也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 关联的。
-
7
出人意料的一次意外
• 把一只香蕉悬在天花板中央,其高度即使黑猩跳 起来也够不着。除了几只随便乱放的板条箱外, 房间内空无一物,这项实验的初衷是观察一只雌 猩猩是否会想到先把板条箱堆叠在房间中央,再 爬上去把香蕉摘下来。只见这只黑猩猩静静地蹲 在房间的一角,注视着正在摆弄板条箱的教授, 它在耐心地等待。就在教授正巧走到香蕉下方的 一刹那,黑猩猩一跃而起,跳上教授的肩膀,再 凭空一跃,将香蕉抓在爪中。 这一轶闻的寓意 是:一个问题乍看上去难乎其难,但可能有一种 出人意料的简单解法。
-
20
•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主张教师在教学 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 现基本原理或规则。让学生先动手,然后使 用想象,最后用符号来表示,进行学习
-
17
奥苏伯尔简介
• 戴维·奥苏伯尔 (DavidP·Ausubel1918— )是美国当代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学习理论 的代表人物。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meaninglearning)不仅在美国有很大 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发展和教学改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该理论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 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具有深远 的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
林甸县职教中心 欧贵林
-
1
认知学习理论
早期的顿悟学习理论 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
-
2
(一)早期顿悟学习理论
顿悟(insight)学习理论: 1、基本观点 2、顿悟的概念 3、顿悟学习理论的作用(意义)
-
3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顿悟学习
苛勒在1913-1917年,研究了猩猩的 行为,发表了著名的《猩猩的智慧》。
应”。若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欣赏和体会
这种“啊哈反应”,不仅能激发我们钻研数学的兴
趣,喜欢数学,而且还能逐渐领会到旁敲侧击,迂
回曲折的思维要领,不断提高我们对数学解题的洞
察力和鉴赏力。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逻辑问题和数
学问题的求解,来体会和欣赏一下这种“啊哈反
应”。
-
9
猩猩 摘香蕉实验
-
10
(二)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著名的“取香蕉”实验:猩猩开始不 知道如何够香蕉,过一会,突然把箱子 挪到香蕉下,把箱子摞起来,自己爬上 去取到了香蕉,使问题获得解决。
结论:这种学习不是“尝试—错误”
过程,而是一种顿悟学习。即学习是一
种完整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对情境的重
新组织来实现。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 过程,而非盲目摸索、逐步减 少错误的过程。顿悟即突然觉 察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是通 过个体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结构与性质等实现的。
-
18
•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建立了有意义言 语学习理论,又称为“认知同化学习理 论”。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 已有知识之间关系的不同,把学习分为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指新 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 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知识与学 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 义的联系。
-
5
顿悟的概念
• 顿悟即突然觉察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它是通过个体理解事物 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等实 现的。
-
6
早期顿悟学习理论的作用
• 顿悟学习理论在反对机械的联结学 习理论方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 强调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强调 内在的认知加工,这些都为现代认 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发 了一系列的认知研究,并提出了各 种认知学习理论。
-
8
• 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常常会有这样的亲身感受。有
些问题,初看起来似乎很难,冥思苦想不得其解。
但如放开思路,打破常规,从各种角度考虑,往往
灵机一动,问题顷刻迎刃而解。一旦领悟,解答是
如此出人意料,真是说来简单,得之容易,不由得
“啊哈”一声。此种瞬间闪现的灵感,往往可以寻
出简洁优美的解法,现代心理学家称之“啊哈反
-
19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 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多集中于人类学习的 研究,强调人类学习是建立、重组认知结 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去吸收新知识,再用新知识去 改进旧有的知识经验。
•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2、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 3、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
-
11
1、代表人物
• 皮亚杰 • 布鲁纳 • 奥苏伯尔
-
12
皮亚杰
-
13
皮亚杰简介
• 让.皮亚杰(Jean Piaget)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1896年8月9日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 (Nenchâtel),卒于1980年12月16日。因研 究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提出了发生认识 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 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 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 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 学联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 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
14
布鲁纳
-
15
布鲁纳简介
•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1915.10.01],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生 于美国纽约。他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 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 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 最大的人。
-
16
•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 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 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他强调学习是掌握 知识结构,也就是学习事物之间是怎样相互 关联的。
-
7
出人意料的一次意外
• 把一只香蕉悬在天花板中央,其高度即使黑猩跳 起来也够不着。除了几只随便乱放的板条箱外, 房间内空无一物,这项实验的初衷是观察一只雌 猩猩是否会想到先把板条箱堆叠在房间中央,再 爬上去把香蕉摘下来。只见这只黑猩猩静静地蹲 在房间的一角,注视着正在摆弄板条箱的教授, 它在耐心地等待。就在教授正巧走到香蕉下方的 一刹那,黑猩猩一跃而起,跳上教授的肩膀,再 凭空一跃,将香蕉抓在爪中。 这一轶闻的寓意 是:一个问题乍看上去难乎其难,但可能有一种 出人意料的简单解法。
-
20
•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主张教师在教学 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 现基本原理或规则。让学生先动手,然后使 用想象,最后用符号来表示,进行学习
-
17
奥苏伯尔简介
• 戴维·奥苏伯尔 (DavidP·Ausubel1918— )是美国当代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学习理论 的代表人物。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meaninglearning)不仅在美国有很大 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发展和教学改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该理论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 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具有深远 的意义。
认知学习理论
林甸县职教中心 欧贵林
-
1
认知学习理论
早期的顿悟学习理论 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
-
2
(一)早期顿悟学习理论
顿悟(insight)学习理论: 1、基本观点 2、顿悟的概念 3、顿悟学习理论的作用(意义)
-
3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顿悟学习
苛勒在1913-1917年,研究了猩猩的 行为,发表了著名的《猩猩的智慧》。
应”。若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欣赏和体会
这种“啊哈反应”,不仅能激发我们钻研数学的兴
趣,喜欢数学,而且还能逐渐领会到旁敲侧击,迂
回曲折的思维要领,不断提高我们对数学解题的洞
察力和鉴赏力。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逻辑问题和数
学问题的求解,来体会和欣赏一下这种“啊哈反
应”。
-
9
猩猩 摘香蕉实验
-
10
(二)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著名的“取香蕉”实验:猩猩开始不 知道如何够香蕉,过一会,突然把箱子 挪到香蕉下,把箱子摞起来,自己爬上 去取到了香蕉,使问题获得解决。
结论:这种学习不是“尝试—错误”
过程,而是一种顿悟学习。即学习是一
种完整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对情境的重
新组织来实现。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 过程,而非盲目摸索、逐步减 少错误的过程。顿悟即突然觉 察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是通 过个体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结构与性质等实现的。
-
18
•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建立了有意义言 语学习理论,又称为“认知同化学习理 论”。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 已有知识之间关系的不同,把学习分为 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指新 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 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知识与学 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 义的联系。
-
5
顿悟的概念
• 顿悟即突然觉察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它是通过个体理解事物 之间的关系、结构与性质等实 现的。
-
6
早期顿悟学习理论的作用
• 顿悟学习理论在反对机械的联结学 习理论方面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 强调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强调 内在的认知加工,这些都为现代认 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发 了一系列的认知研究,并提出了各 种认知学习理论。
-
8
• 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常常会有这样的亲身感受。有
些问题,初看起来似乎很难,冥思苦想不得其解。
但如放开思路,打破常规,从各种角度考虑,往往
灵机一动,问题顷刻迎刃而解。一旦领悟,解答是
如此出人意料,真是说来简单,得之容易,不由得
“啊哈”一声。此种瞬间闪现的灵感,往往可以寻
出简洁优美的解法,现代心理学家称之“啊哈反
-
19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 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多集中于人类学习的 研究,强调人类学习是建立、重组认知结 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去吸收新知识,再用新知识去 改进旧有的知识经验。
•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2、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 3、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