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PPT课件22 人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10ml汽油 90ml植物油 90ml酒精 10ml水
溶质
NaOH
NaCl
Ca(OH)2
C2H5OH I2
HCl气体 H2SO4
汽油
酒精
溶剂
H2O H2O H2O
H2O
C2H5OH H2O
H2O
植物油

第11页,此课件共22页哦
[实验9-4] 水和油的小实验
现象
倒掉液体
振荡 振荡 静置 后试管是 前 后 后 否干净
水和植 物油 液体
分层
水和植 物油及 洗涤剂
液体 分层
形成 乳状 浑浊 液体
形成 乳状
浑浊 液体
液体 分层
液体不 分层
试管
不干净
试管 较干净
第12页,此课件共22页哦
二、浊液:
1、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3、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4、用途: 医药上的钡餐是BaSO4的悬浊液;粉刷墙的涂 料也是悬浊液;农业上,把农药配成乳浊液或悬 浊液节约农药,提高药效(如,波尔多药是悬浊
如果气二体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________的一种叫溶量剂多,量
少的的一种叫___________;如果其中有一溶种质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___________。通常不指明溶剂溶的剂溶液,其溶剂一般是指
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错
C.冰水混合物
D.汽水
6.下列物质放在一起,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A.高锰酸钾放在汽油中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演示课件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CuSO4 溶液中,过一会儿 取出,表面附着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的颜色变淡。
将 110g “白铁皮” 浸入FeSO4 溶液中,过一段时间
后取出称量,固体重量为109.8 g;一天后浅绿色溶液变
为无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 “白铁皮” 中的金属成分可能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
磷酸钙 [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牛奶含钙丰 富又易吸收,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面是某品牌高钙鲜
牛奶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由此,你所能得到的正
确信息和作出的合理猜测是


A. “高钙鲜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单质
B. 此牛奶是含绿色植物营养成分的混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白铁皮” 是一种合金,用 “白铁皮” 制成的畚箕、
水桶等,使用时都不易锈蚀。 某小组从金属制品厂取了
一些 “白铁皮” 边角料进行研究。
⑴ 将110g “白铁皮” 浸入 AlCl3 溶液中,无现象,一 天后取出称量,质量无明显变化。
• 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 • 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 • 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
注意: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在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注意安全,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实用 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教学课件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潘冬子怎样顺利的过了关卡?
红军派了十来岁的儿童团员潘冬子和一位老 大买爷到下食山盐买后食,盐冬。子便把食盐装进了一个竹筒做的茶壶 中,扮作上山砍柴人来到了关卡前,冬子一看,才知 于是他飞快地向河边跑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并顺利 道提着竹筒是过不了关卡的。 地通过了关卡。
现象 几乎不溶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溶解,溶液呈棕色 几乎不溶
【结论】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 ②通过实验1、3或者2、4可知:__同__种__溶质在不同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③通过实验1、2或者3、4可知:__不__同__溶质在同种 溶剂里的溶解性__不__同__;
只要水分不蒸发,温 度不改变,蔗糖与水 不会分离
稳定性
你能够总结出
溶液的概念吗

溶液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
稳定的混合物。
特征 均一性
稳定性
任何一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 度、浓度、性质等)
外界条件不变(温度、溶剂量、压强), 溶质不会从溶剂分离出来

溶液
组成
溶质加溶剂,溶解得溶液
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
溶液的形成
一 实验9-1 蔗糖溶于水
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蔗糖溶于水
氯化钠溶于水
Question
1 糖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杯子里都有什么物质?
蔗糖溶液
混合物

溶液的形成一等奖-完整版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一等奖-完整版PPT课件
一、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现象
固体消失
蔗糖
C12H22O11
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 物,由分子构成。
形成什么 均一、稳定的蔗糖溶液 水
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运动,并 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若将蔗糖换成食盐又如何解释?
NaCl
含金属 元素的化合 物,由离子构成。
食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氯离子向水中 运动,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 不稳定的浑浊混合物叫乳浊液。 (3)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 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能够随水流走,故洗涤剂能够清洗油污。
水中滴入 植物油, 再滴入洗
涤剂。
振荡后
静置后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测出水 的温度
向水中加入溶质 并用玻璃棒搅拌
☞ Q吸=Q放:最终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
Q吸<Q放组成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相同溶质
不同溶剂
不同溶质 相同溶剂
溶解情况不同
溶解情况不同
※溶解性与溶剂有关: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溶解性与溶质有关: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3、两种液体互相混合
水中滴入 植物油
(1)当两种液体互溶时,形成溶液 (2)当两种液体互不相溶时,振荡后形成 浑浊的混合物,静置后会分层。
★注意:当溶液参加化学反应时,实际是溶质参加反应。 溶剂起分散溶质的作用,以增大接触面积。
(2)溶剂 ★最常见的溶剂是水,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碘酒就是将碘溶解在酒精中,这里的酒精就是溶剂;
生活中用汽油清洗衣物上的油渍,就是让油渍溶解在汽油中, 这里的汽油就是溶剂。 (3)溶液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
提高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2.对下列各组中溶液、溶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为石灰; B.Zn加入到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Zn; C.少量Fe和CuSO4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FeSO4; D.少量KMnO4加入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溶质为KMnO4。
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而___降__低______ (填“升高”或“降
低”),其原因是_溶__液__散__失__热__量_____。
课堂小结
溶解的能量 变化
扩散过程 吸热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和放热的大小表现为溶 液的温度变化。
乳浊液
定义 由不溶于水的、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 分散到水里形成的混合物。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 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3.胆矾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能溶解,在水中能溶解得
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胆矾晶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溶质是胆矾;
B.胆矾晶体在水中获得能量,在空气中没有能量;
C.胆矾晶体在水中能解离成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D.胆矾晶体在水中与水分子有相互作用,在空气中与空
气中的分子无相互作用。
课堂小结 概念
特征 溶 液
组成
用途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溶液的形成》课件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PPT

《溶液的形成》课件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PPT

C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 成小水滴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CO2的最可靠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B该气体无味,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石灰水是
否变浑浊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看火焰是否熄灭 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是否变红
B 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可用作温室的肥料
C 二氧化碳含碳元素,可用作燃料
D 二氧化碳无毒,可溶于水,可做作汽水
镁条可以继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点燃
2Mg+CO2
2MgO+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中镁发生了氧化反应
C 该反应中碳元素由+4价变为0价
D 镁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
试管号 溶质
2



3 高锰酸钾
③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水
汽油
溶解情况 碘难溶于水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结论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不同
酒精能够在水中溶解吗?
在探究实验一中,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用高锰 酸钾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3号的试管中,向其中 缓缓加入约2mL的酒精。
室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B)
A 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以防治病虫害
B 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可产生温室效应,提高室温
D 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2、地球大气层中 CO2的含量增多, 产生温室效应导致
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CO2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
(1) 空气中 CO2的正常体积分数为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A. 它是该温度下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 它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的质量为101g D. 它是浓溶液
16. 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4g氯化钾,下列是四名同学在20℃时配制的氯化钾 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B )
17. (2022·宿迁泗洪一模)某同学要测量一块不规则食盐晶体的体积,下列方法合
C. 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 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13. 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 蒸发溶剂 ② 增加溶质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热升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1. 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 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 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 若对A、B两烧杯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 字母)。 (3) 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硝酸钾固体 (或恒温蒸发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
4. (2022·聊城阳谷期中)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C. 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和汽油除油污相同
2.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某种物质是否能溶解。一 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 原溶质 ,若不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是 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继续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 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3.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 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原溶质 、 减少溶剂 、 改变温度 ;饱和溶 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剂 、 减少溶质 、 改变温度 。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溶液的形成ppt课件

例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 速率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 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A叙述错误;B.汽油能溶解 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B叙述正确;C.溶液具有稳 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C叙述正确;D.溶液中 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D叙述正确。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解和乳化的 区别。
3.乳化现象。 (1) 乳浊液。 ① 概念:__小__液___滴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② 特征: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___分__层___。
(2) 乳化现象。 在含有植物油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后,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 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 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___稳__定__性___增强。这种现象称 为乳化。
C. NH4NO3 D. CaCO3
7.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 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D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
中考链接
8.[2023·北部湾]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
跟踪训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精品课件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精品课件

12.将有部分硝酸钾晶体的硝酸钾溶液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加 入一种物质,如图。
(1)若加入的物质是硝酸铵固体,一会儿,现象是试管中硝酸钾晶体增多, 理由是硝硝酸酸铵铵溶解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钾钾溶溶解解量量减减小小,,硝硝酸酸钾钾晶晶体体析析 出。 (2)若加入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固体,一会儿,现象是试管中硝酸钾晶体减 少,理由是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温温度度升升高高,,硝硝酸酸钾钾溶溶解解量量增增大大,,硝硝酸酸钾钾 继续溶解。
10.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 化钠溶液中: (1)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加。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减减少少,溶液的质量减减少少。
11.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 5 g 硝酸钾加入 10 g 水中,充 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
1.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 低温度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是可行的,但对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来说是不 行的。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溶液是否饱 和是指某温度时溶液的状态(还能否继续溶解该物质),与溶解了多少溶 质(即溶液的浓稀)无关。
知识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一定是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任何其他物质的溶液 C.含溶剂较多的溶液 D.该条件下,溶解该溶质的质量最大的溶液
第三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明确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2)明确状态:“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件 (1)转化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性:溶液在外界条件(包括温度、
压强)不改变的情况下,溶液中的各组成不会 发生变化。
透明的混合物:凡是溶液都是透明的
混合物。
透明的混合物,并不是说溶液为无色液体, 有的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但大多数的溶液为无 色液体。
特征:乳状浑浊液体,能稳定存在。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五:氢氧化钠溶解放热
氯化钠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吸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 一过程吸收热量。
放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 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 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 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 低。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 要的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 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 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生长在营养液中的 无土栽培的植物
粉末状的药品注射到 人体需溶解到溶剂中
化学需要的溶液
实验二:碘和高锰酸钾在水 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体系
气+ 液
固+ 液
液+ 液
无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判断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溶 生理 碘酒 液 盐水
溶 质
氯化钠

溶 水 酒精 剂
盐酸 氯化氢

白酒 硫酸铜溶 液
酒精 硫酸铜


6.溶液的用途
A.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 应的速率。
加入洗涤剂的乳浊液稳定,这是因为洗涤 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 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乳浊液
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乳状浑浊液体,不稳定,不均一,液
体分层。
乳化
定义:乳化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 滴,而不聚成大油珠。
乳化剂:能防止小液滴聚集的物质。
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 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课后习题答案
1.(1)BD (2)D 2.蔗糖溶液 溶质蔗糖 溶剂水 3.溶质是以分子形式在溶剂中存在 的,在溶液中反应物能充分接触反应较快。 4.略 5.不相同 油污是溶于汽油 被洗涤剂 分解的
6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2 、、老板只能给一个位置,不能给一个未来。舞台再大,人走茶凉。、下对注,赢一次;跟对人,赢一世。、不识货,半世苦;不识人,一世苦。、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重师者王,重友者霸,重己者亡。、人生三比:比才华;比财力;比境界。早安!送给自己的话。 10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同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18 、金矿的山上还有着其他花朵,除了具备发现的眼睛外,还需要有着肯流汗的心。成功提示:金子常常就埋在身旁的泥土里,勤奋是最好的点金指。 18 、成功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有心人会在困境中找出路,而无心的人只会在众多的机会中找借口。 9 、世界这么大,一样米养百样人,你无法要求所有人的三观都同你吻合,唯一的方法,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心理上的无坚不摧才能保护你,不被那些自私又狭隘的人所伤害。 5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5 、只有自强、自立、自信,你才能付得起人生的账单。 13 、我心飞翔,路在脚下。 5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9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2 、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8 、我们的梦想就在高高的山巅上,如果每天攀登一阶,矢志不渝,梦想终会实现。 4 、成功离你很近,只要再多一点点坚持,你就会尝到胜利的果实。 10 、以前喜欢一个人,可以任由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现在喜欢一个人,仍可以招之即来,但不再接受挥之即去。因为我现在知道,我很好,所以你爱我,也只有一次机会。 9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新课导入
一种番茄营养液的配方
肥料名称
硝酸钙 硝酸钾 硫酸镁 过磷酸钙
用量(毫克/升)
590 606 492 680
生长在营养液中的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 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 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 度变化。
乳化剂
乳浊液
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 放出热量。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溶液一定是液体 B.空气也是溶液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 100mL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 一起,则不是溶液了
2.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高锰 酸钾
高锰 酸钾

汽油

汽油
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试管编号 溶剂
1

2

3
汽油
4
汽油
溶质

高锰 酸钾

高锰 酸钾
现象
碘几乎不溶于水 ,溶液呈浅黄色 高锰酸钾溶解, 溶液呈紫红色
碘溶解,溶液 呈紫红色
高锰酸钾不溶解
相同溶质在不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实验三:水和乙醇能否互溶
乙醇
滴有红 墨水的 水溶液
振荡前
振荡后
乙醇和水能否互溶
静置后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溶液分层 乙醇和水混合均匀 溶液稳定,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实验四: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水和油(没有加洗涤剂) 水和油(加了洗涤剂)——乳化
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液的是( A )
A.食用油 B.酒精
C.食盐
D.蔗糖
5.下列关于溶液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
A.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 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稀和性质都 是一样的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6.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第
生石灰和水反应
三、溶液的性质
1.有些溶液能够导电 在溶液中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均能导电。
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放出热量。课堂小结 Nhomakorabea一、溶液
一种或几 分散 另一种
种物质
物质
溶质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溶液
溶剂
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 混合物。
乳状浑浊液体,不稳定,不均一,液 体分层。
试管内 加入的 物质
水和植 物油 水和植 物油和 洗涤剂
振荡前 分层 分层
现象
振荡后
乳状 浑浊 乳状 浑浊
静置后 分层 不分层
把液体 倒掉后 试管是 否干净
不干净
干净
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植物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振荡后 得到乳状浑浊液体,在这种液体里分散着不溶 于水的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油滴,经过静 置后,植物油和水又会分层。
二口“甜度”相同,这说明溶液是(C )
A.混合物
B.澄精的
C.均一的
D.稳定的
7.某一杯食盐水,上部的密度为a g/cm3,
则下部的密度是( B )
A.大于a g/cm3
B.等于a g/cm3
C.小于a g/cm3
D.无法确定
8.某液体若是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B )
A.某一固体物质溶解到另一种液体里 B.至少有两种物质存在,并形成均一、稳 定的体系 C.长时间敞口放置,不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D.以上均不是
一、溶液
实验一: 蔗糖溶于水
蔗糖 水
糖水
蔗糖溶解
现象
搅拌后的溶液中看不到蔗糖
先前液体的味道
液体无味
搅拌后液体味道
液体有甜味
糖水
现象解释
溶剂 溶质
溶解前
溶解中
溶液
溶解后
NaCl溶解时的现象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溶解后有什么区别 与联系?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而
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联系:蔗糖和氯化钠溶解后,只要水分不
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或氯化钠与水 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 们的组成完全相同。
1.溶液的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透明混合物。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任一部分
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指密度、浓度、性 质等)。
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 液。
3.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液的命名: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
氯化钠的水溶液。
4.溶液、溶质与溶剂之间量的关系
m溶液 = m溶质+m溶剂 V溶液 < V溶质+ V溶剂
5.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溶液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石灰水 生理盐水 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