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85575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37ff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1.png)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完整版)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是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保障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健康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操作指南。
一、扬尘控制措施1.封闭与隔离o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
o建(构)筑物施工时应封闭施工,封闭材料选用防尘密目网,并采取湿法作业减少扬尘。
2.垃圾处理o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临空抛撒。
o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3.道路与材料管理o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处理,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o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露天存放时需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4.车辆管理o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o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
5.洒水降尘o定时对施工区域及周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特别是在干燥、大风天气下增加洒水频次。
二、废水处理措施1.搅拌机废水处理o在搅拌机前台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排出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2.食堂与生活污水处理o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o厕所设立化粪池,定期清理。
3.油液与化学品管理o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等设备的废油,需设置滤油池处理后再排放。
o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三、噪音控制措施1.施工时间管理o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音作业。
o如需夜间施工,应提前申请报批,并严格遵守夜间施工规定。
2.设备降噪o选用低噪音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o对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柴油发电机等)设置封闭的降噪棚。
3.人为噪声控制o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减少人为大声喧哗,倡导文明施工。
四、废弃物处理措施1.分类处理o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分类处理。
o废钢材、木材、塑料等固体废料应尽量回收利用。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c4af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d.png)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施工现场是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源,而环境保护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以减少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
1.尽量减少噪声污染: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对周围居民和办公区域造成困扰。
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可以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墙或屏障来阻挡噪音传播,使用低噪音的设备和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息时间,以减少建筑施工期间的噪音。
2.确保空气质量:施工现场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尘土和污染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施工现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洒水降尘,覆盖沙土和裸露土壤等,以减少扬尘和飞散粉尘的产生;使用低污染的材料和化学品,合理选择和使用劣质燃料,以降低废气排放。
3.妥善处理废弃物: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水、废油等。
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妥善处理废弃物的措施:建立废物分类体系,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可燃废物进行妥善处理或焚烧,有害废物进行专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合理使用水资源:施工现场通常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如建筑洗涤、水泥混凝土制作等。
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保护水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使用施工现场的水资源,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低水量冲洗马桶、使用循环水冷却设备等;处理和回收废水,以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5.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在施工现场进行环境监测,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
监测项目包括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方面,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法规。
6.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如种植适应性强的植被,修复土壤,恢复生态功能。
前述的措施只是一些常见的环保措施,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具体的措施制定。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fc1a7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1.png)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大气污染爱护措施:
1)场内道路均为硬化处理路面,工地大门内外各15m范围做混凝土路面硬化处理,设专人清扫,洒水降尘。
2)施工现场中分别设置一座10平方米砖砌封闭式建筑垃圾站和一座5平方米的砖砌封闭式生活垃圾站,定期清理外运施工垃圾。
3)取消工地锅炉、茶炉,均改为电热及液化石油气式伙房设备;全部机动车辆必需有排气合格证,稳定达标,防止噪声污染。
4)施工现场细颗散粒散体材料装卸运输时,必需实行遮盖等有效措施,材料入库存放,出场汽车要保证不将渣土遗洒。
5)建筑装修阶段使用废旧竹编板搭建封闭式垃圾通道。
2.防止水源污染爱护措施:
1)施工现场所设油库、油漆库均做防水处理;容量做到不渗不漏;放置室外也应进行防渗漏处理,不得乱置。
2)现场食堂按集团要求设置隔油池,做隔油防污处理。
3.防止躁声污染爱护措施:
1)根据北京市的要求遵守施工作业时间,防止噪声扰民。
2)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机械噪声,采纳有效措施,降低噪声频率,夜间施工不超过55分贝,白天不超过70分贝。
3)对强噪音机械实行封闭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e810d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b.png)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一、噪声控制:1.合理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住宅区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
2.噪声防护设施:设置噪声屏障、隔音罩等设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产生。
二、扬尘控制:1.覆盖与湿化:对露天堆放的土方、建筑材料等进行覆盖或湿化处理,减少扬尘。
2.定期清洁:定期进行现场清洁,清除积尘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度。
3.设置喷淋装置:在必要的施工工艺中设置喷淋装置,控制扬尘的产生和扩散。
三、水污染防治:1.合理排放废水: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废水处理和排放,避免直接排入附近水体。
2.使用环保材料:选择环保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源的污染。
3.防止泥浆流入水体:设置沉淀池、围挡等设施,防止泥浆流入附近的水体。
四、气体排放控制:1.废气处理设施: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采用排气罩、过滤装置等进行净化处理。
2.减少燃烧排放:合理选择机械设备和车辆,减少燃烧排放产生的有害气体。
3.锅炉与烟囱排放:严格遵守相关排放标准,安装烟气净化设施,减少大气污染。
五、土壤保护:1.土壤保留与覆盖:保留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层,对裸露土地进行覆盖,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使用对土壤有害的化学物质,确保土壤的质量和健康。
六、固体废物处理:1.分类收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按照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
2.垃圾堆放区域:设置指定的垃圾堆放区域,避免废物随意倾倒和扩散。
七、环境监测与评估:1.监测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对噪声、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监测。
2.定期评估报告:定期进行环境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不受损害。
以上是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细化的环境保护方案,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4474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6.png)
建筑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
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种负面影响,建筑施工必须采取一系列
环境保护措施。
以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环境保护措施:
1.减少粉尘污染:建筑施工现场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周围环
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粉尘污染,施工单位应在作业区
域周围设置喷淋系统或覆盖物,及时清理施工区域的扬尘,并定期进
行道路湿润作业,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清洁。
2.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筑施工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施工单位应严格
控制用水量,避免浪费。
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水流入地下水
和附近水体,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清洁。
3.妥善处理噪音污染: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音,对周围居
民和环境造成干扰。
为了减少噪音污染,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周围
设置隔音屏障,避免施工机械和设备产生过大噪音,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4.正确处理固体废弃物:建筑施工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如砖头、混凝土、木材等。
施工单位应正确分类和处理这些废弃物,将可再利
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将有害废弃物送往专门的处理站点,避免对
环境造成污染。
5.保护绿化环境:建筑施工前后,施工单位应及时进行环境恢复工作,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绿化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植被,确保施工结束后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以上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建筑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努力,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和洁净的城市。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3a8c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b.png)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背景随着建筑施工活动的不断增加,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为了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平,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措施1. 空气质量控制在施工现场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确保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超过环境质量标准。
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粉尘产生:喷洒水雾、覆盖物料堆放区域、使用防尘罩等;- 控制废气排放: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保证排放口与居民区、公共场所的距离;- 使用环保材料: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低污染物含量的建筑材料。
2. 水资源保护合理处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避免对周围水源造成污染。
采取以下措施:- 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收集雨水用于施工活动,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废水处理: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分流、过滤和净化处理;- 防止渗漏:合理设置防渗漏设施,防止化学物质渗漏进入土壤和地下水。
3. 噪音控制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在夜间或者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干扰的时间段进行产生噪音的作业;- 使用降噪设备:对产生噪音的机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噪音水平;- 提供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耳塞等防护设备,保护其听力。
4. 废弃物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管理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取以下措施:- 分类收集:建立废弃物分类收集系统,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便于后续处置;- 环保处理:选择环保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利用、再利用等,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荷;- 做到“三同时”:施工、清理、运输废弃物同步进行,及时清理储存区域。
总结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空气质量、水资源,降低噪音水平,合理管理废弃物。
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只有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工地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工地施工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93eef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9.png)
建筑工地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环境影响控制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
(2)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3)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4)对施工期间破坏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
施工结束后,再恢复其原有植被或进行合理的绿化。
(5)对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发放和使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并设置专人管理。
2、扬尘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
(2)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意识,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撒材料。
(3)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采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洒,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对空气的污染。
(4)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裸露的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和固化的降尘措施。
(5)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
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
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
(6)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7)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
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
3、防止水污染措施水污染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对暴雨径流、生活污水、工程污水等不同来源的工地污水,采取去除泥沙、去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4、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1)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将噪声大的机具合理布局,闹静分开。
工程施工的环保措施(3篇)
![工程施工的环保措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4bce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6.png)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工程施工环保措施:一、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意识1. 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2. 建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环境保护职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1. 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施工现场规划,合理布置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场地与生活区、交通要道等区域相互隔离。
三、控制施工现场污染1. 噪声污染控制: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如使用低噪音设备、设置隔音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
2. 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定期洒水降尘;对裸露的场地和堆放的土方进行覆盖、固化或绿化;拆除建筑物时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3. 污水污染控制: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4. 废气污染控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如设置废气处理设施、采用低污染设备等。
5.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回收利用;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四、节约资源,降低能耗1.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2. 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
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恢复生态环境1.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有地貌。
2. 采取绿化措施,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3. 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如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
六、加强环保监管1.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检查,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建设工程施工环保措施(3篇)
![建设工程施工环保措施(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4f2e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4.png)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日益繁荣。
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以下列举了几项建设工程施工环保措施。
一、合理规划施工场地1. 优化施工布局,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前,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交通、水源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布局。
2. 优化施工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和噪声污染。
在施工现场内,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车辆通行次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控制扬尘污染1. 对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覆盖,如种植草皮、铺设防尘网等。
2. 对施工道路进行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路面湿润,减少扬尘。
3. 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清洗,防止车辆带泥沙。
4. 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淋降尘设施,对施工区域进行喷淋降尘。
三、控制噪声污染1. 优化施工设备,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
2.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进行施工。
3. 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减少噪声传播。
四、控制废水污染1. 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别进行处理。
2.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3. 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如沉淀、过滤等,减少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五、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1. 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分别处理。
2. 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如废钢筋、废木材等。
3. 对不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六、加强环保意识教育1.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2. 在施工现场设立环保宣传栏,普及环保知识。
3. 鼓励员工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总之,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保措施的实施,努力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第2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1f7e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f.png)
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建筑工地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建设环节,但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环境污染源。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工地必须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音控制、粉尘治理、废水处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一、噪音控制噪音是建筑工地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施工机械、打桩、拆除等作业都会产生噪音。
为了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建筑工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将噪音产生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避免晚上或早晨进行噪音较大的工作。
2. 使用噪音控制设备:使用噪音屏障、阻尼垫等设备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3. 维护设备:定期检查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噪音的产生。
二、粉尘治理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空气质量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控制粉尘的扩散,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健康,建筑工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湿化作业区域:对于产生大量粉尘的施工区域,可以通过使用喷水系统或喷洒湿润剂等方式湿化作业区域,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2. 定期清洗道路和设备:保持道路、机械和设备的清洁,减少粉尘的积聚和扬尘的情况。
3. 覆盖材料:使用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将材料和垃圾进行覆盖,防止其散发粉尘。
三、废水处理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包括洗刷水、混凝土搅拌污水等。
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建筑工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截留池: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截留池将废水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处理和回用。
2. 废水处理设备:建筑工地可以配备废水处理设备,如沉淀池、过滤器等,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3. 合规排放:建筑工地废水处理需符合相关法规和环保标准,确保废水达到可接受的排放标准。
四、生态保护建筑工地常常涉及绿地破坏、树木砍伐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建筑工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生态保护区划定: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对工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划定保护区域,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542a7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1.png)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施工前期准备在进行任何施工工作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及环保要求,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并设立环保专岗,负责监督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
其次,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挡,设置告示牌,明确施工区域,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物等溢出到周边环境中。
二、垃圾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必须得到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乱扔。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区域,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堆放点,进行统一处理。
生活垃圾也要进行分类投放,确保垃圾处理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水资源管理在施工现场使用水资源时,要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对于生产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能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中。
施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雨污分流系统,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分开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四、危险废物处理施工现场可能会产生一些危险废物,如废液、废涂料桶等。
这些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必须经过专门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危废区域,将危废进行分类存放,并委托正规的处理公司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五、绿化与植被保护在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保措施。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绿化,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裸露土地面积,防止裸土风蚀和水土流失。
同时,需要保护原有的植被,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破坏周边的植被。
六、尘埃控制施工现场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周边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都会带来影响。
因此,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粉尘进行控制。
可以采用喷淋、覆盖、封闭等方法,降低空气中的尘埃含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2b3b5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f.png)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建筑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本文将针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1. 垃圾处理在施工现场,随着工作的进行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
为保护环境,工地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并妥善进行分类处理。
可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建筑废弃物等分别投放到对应的容器中,再由专业公司进行收集或处理。
2. 环境监测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质等方面。
监测结果可用于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环境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的,建筑企业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不会对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3. 粉尘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污染源。
为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工地应采取防尘措施。
例如,在施工区域周围搭建围挡,将施工现场与周边隔离开来,避免粉尘扩散。
同时,使用湿润剂进行洒水喷雾,以减少粉尘的飞散。
4. 水资源管理建筑工地对水资源的使用需合理规划和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立临时污水处理装置,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不会污染地下水和周边水体。
此外,建筑企业还应鼓励并指导工地工作人员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5. 噪音控制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
为此,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如设置吸音屏障、使用低噪音施工设备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时间和工序,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6. 绿化和美化建筑工地施工后,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为修复环境,建筑企业可以进行绿化和美化工作。
例如,栽植适宜的绿化植物,修建景观花坛等。
这不仅可以提升施工现场的美观度,还能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7. 环保教育建筑企业应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工地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加强对垃圾分类、节水节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员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自觉采取环保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5578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9.png)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概述: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现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施工过程控制以及施工后期清理等方面,介绍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1. 撤离物资储存区域: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建筑施工现场经常会有大量的物资储存。
在选择储存区域时,应远离水源地和生态敏感区,避免物资的泄漏和污染。
2. 管理施工围挡:施工围挡是保护周边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施工前期,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围挡,避免施工噪音、扬尘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计划,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环境保护计划包括施工期间的噪音和粉尘控制、排水处理等内容,确保施工活动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施工过程控制的环境保护措施1. 噪音控制: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产生噪音,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应采取一系列噪音控制措施。
例如,使用哑板、隔音墙等设施减少噪音传播,控制机械设备的噪音排放等。
2. 扬尘控制:施工现场的扬尘是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比如,对施工现场进行湿化处理,覆盖裸露的土地,使用喷水装置降低扬尘等。
3. 废水处理: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应设置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以减少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
4. 垃圾分类与处理:施工现场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和垃圾,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处理。
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普通垃圾分开收集,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和回收利用。
三、施工后期清理的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场地清理: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清理。
清理过程中要注意不破坏周边植被和生态环境,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搬运、清洗。
2. 恢复原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道路进行破坏,施工结束后需要及时恢复原状。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cf777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a.png)
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工程中常用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防尘措施、防噪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垃圾处理措施。
一、防尘措施建设工程中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污染空气,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尘措施。
例如,对裸露的土地进行覆盖,使用喷淋或洒水设备进行湿法施工,安装围挡和遮挡网等措施来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量。
此外,也可以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洒水作业来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二、防噪措施建设工程中的施工常常会产生大噪音,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严重的干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噪措施。
如在噪音源头进行隔声处理,使用降噪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隔音墙、吸音材料等来降低施工噪音的传播。
三、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工程中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土方开挖、回填等操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
为了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
如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固定的拦沙桩、挡土墙和护坡,合理利用沟槽和排水系统来控制水流。
另外,也需要加强对工地周边的植被保护,加快植被恢复速度,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四、垃圾处理措施建设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给施工现场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为了有效处理施工垃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垃圾处理措施。
例如,分类收集垃圾,定期清理和运输垃圾,将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建设工程中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c8343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3.png)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在现代社会,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无数的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现场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建筑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环境问题多种多样。
首先是扬尘污染,在土方挖掘、物料运输与装卸、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搅拌等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这些扬尘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是噪声污染,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打桩机、搅拌机等,发出的噪声往往超过了正常的环境噪声标准,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干扰。
再者是水污染,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包括混凝土搅拌废水、冲洗车辆废水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水体,破坏水生态环境。
此外,建筑施工还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如建筑垃圾、废弃材料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占用土地资源,影响环境美观。
为了有效减少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将施工区域与外界隔离开来,减少扬尘的扩散。
围挡的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材质应坚固耐用。
二是对施工场地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定期清扫和洒水,保持路面湿润,降低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
三是在物料运输过程中,要对车辆进行遮盖,防止物料散落和扬尘飞扬。
四是在施工现场安装扬尘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扬尘浓度,一旦超过标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降尘处理。
五是对于易产生扬尘的施工环节,如土方挖掘、拆除作业等,可以采用洒水降尘、喷雾降尘等方法,有效降低扬尘的产生。
噪声污染的控制也是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夜间施工,必须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向周边居民公告。
另一方面,要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的产生。
对于一些噪声特别大的设备,可以采取设置隔音棚、减震垫等措施,降低噪声的传播。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ea6b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8.png)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划定施工区域,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施工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施工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4.合理选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5.建立废弃物处置制度: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应建立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的制度,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水资源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控制废水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7.土地资源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流失和污染。
8.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质量。
9.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单位应对工程人员进行环保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水平。
10.社会监督: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监督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需要从规划、管理、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置、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污染排放,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a1f6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确保工程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操作方法。
1.扬尘控制措施●洒水降尘:定期对施工区域内的裸露地面进行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扬尘产生。
●围挡封闭:设置连续、封闭的硬质围挡(如钢板、砖墙等),并高于作业面1.5米以上,有效阻挡扬尘扩散。
●车辆清洗: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的车身、轮胎进行清洗,防止泥土带出。
●使用环保材料:优先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减少粉尘排放。
2.噪声控制措施●低噪设备:选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和设备,减少噪声源。
●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设置隔音棚或声屏障。
●限时作业: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干扰。
●定期监测:定期对施工现场噪声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3.水土保持与污水处理●水土保持:采取工程措施(如挡土墙、截水沟)和生物措施(如植被覆盖)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水土流失。
●污水处理: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进行预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
●雨水收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等,减少水资源浪费。
4.废弃物管理●分类收集: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避免混合处理。
●资源回收: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如钢筋、木材、混凝土块等。
●规范处置:对不可回收的废弃物按照环保要求进行规范处置,严禁随意倾倒或填埋。
5.生态保护与绿化●生态保护:施工前进行生态调查,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内的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等采取保护措施。
●临时绿化:对裸露的施工区域进行临时绿化,如铺设防尘网、种植草皮等,减少扬尘和美化环境。
●恢复绿化:施工结束后,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绿化恢复,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6.环保教育与培训●定期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综合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1dfd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3.png)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综合措施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 粉尘控制策略1.1 围挡与覆盖在施工区域周界设置稳固且不低于2.5米的围挡,顶部覆盖防尘网,减少粉尘外溢。
1.2 场地硬化与绿化主要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空闲地面种植临时草坪或覆盖防尘布。
2. 废气排放管理2.1 机械设备管理使用低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定期维护确保高效运行。
2.2 油烟净化施工现场食堂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确保油烟排放达标。
二、水体保护与废水处理1. 施工废水循环利用1.1 污水沉淀与过滤设置三级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分离泥沙,处理后的水用于现场洒水降尘。
1.2 雨水管理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避免雨水与污染物混合,减少径流污染。
三、噪声控制方案1. 噪音源管理1.1 时间控制制定施工时间表,避开居民休息时段(晚22:00至晨6:00)进行高噪音作业。
1.2 隔音屏障在噪音敏感区域周边设置隔音板或隔音墙,减少对外界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减量与资源化1. 分类收集与处理1.1 严格分类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区分建筑废料、生活垃圾及有害垃圾。
1.2 资源回收推广建筑废料的再利用,如废旧木材加工为模板,碎石用于回填。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1. 生态影响最小化1.1 绿色植被保护对施工区域内原有树木进行标记保护,必要时移栽,施工结束后恢复绿地。
1.2 生物多样性维护评估施工活动对周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干扰。
六、环保教育与意识提升1. 培训与宣传1.1 定期培训组织施工人员参加环保知识培训,增强环保意识。
1.2 社区互动与周边社区建立沟通机制,宣传环保施工理念,接受公众监督。
通过上述详尽的环境保护措施,旨在实现建筑施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推动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一)、粉尘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应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封闭高度应高于施工作业面1.2米以上,同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2)、建(构)筑物应采取封闭或隔离施工,其封闭高度应高于建筑物1.2米,封闭材料必须选用防尘密目网,并湿法作业减少扬尘污染。
(3)、严禁高空抛撒建筑垃圾,防止尘土飞扬,清扫场地必须采用湿法作业。
建筑垃圾及时清运,适当洒水减少扬尘,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建设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
本次投标工程在施工道路入口处办公区、砂浆搅拌站右侧、木工房和钢筋加工房处各设垃圾堆放场的一处,并将垃圾袋装,以备外运。
(4)、施工运输车辆、挖掘土方设备驶出工地前必须在出入口做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车辆冲洗场地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必须封闭,严禁撒漏。
除对车辆冲洗外,对场地应进行洒水降尘等措施,并设专人负责。
(6)、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砌墙围挡,其上表面用竹席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
(7)、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废弃物,防止有毒烟尘和恶臭气体产生。
(8)、设置专人清运道路垃圾,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清扫时做到先洒水,润湿后铲除清扫,将垃圾袋装后及时处理清运,防止粉尘飞扬。
(9)、认真做好施工总平面管理。
对施工场地周边采取专人管理,为了保持场地洁净,每天进行2-3次洒水清扫,对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
(10)、施工现场搅拌机械四周应设置防尘棚,并在搅拌机上安设喷淋设备,以防止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废水处理措施一、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凡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作业的,在搅拌机前台设置沉淀池。
排放的废水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排出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不直接排入下水道。
二、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经过隔油池。
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三、不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四、施工现场雨水经一次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五、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特别是发电机,设置滤油池,经除油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六、现场厕所设立化粪池,定期由环卫单位用粪便车拖走,集中处理。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扰民的噪音,降低或衰减噪声源: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要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
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后方可施工。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涉及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门窗制作等),应尽量放在加工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柴油发电机等)要设置封闭的降噪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4、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控。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记录表,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5、对容易产生噪音的搅拌机、备用发电机等,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搅拌机采用隔音屏障。
(2)、模板拆除时轻拆轻放,以减少碰撞。
(3)、备用发电机增设消音罩以减少噪音外溢。
(4)、施工现场及各楼层指挥生产,采用无线电对讲机和手机既可及时进行工作联络,又可减少现场人为的叫喊声。
(5)、加强现场运输车辆出入的管理,车辆进入现场禁止鸣笛,对钢管、钢模板的装卸,采用人工递送的办法,减少金属件的碰击声。
这样可尽量保持施工现场的安静环境。
(6)、由于施工场地附近有居民区,施工作业中辐射强和振动强的施工机械,在夜间停止施工作业。
(四)、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和长效保洁制度,负责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建筑施工现场“除四害”及消杀工作,保持工地内部生活环境整洁。
(1)、施工现场职工食堂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卫生许可证》和饮事人员《健康证》齐全。
(2)、施工现场临时住宅按照干燥通风、采光良好和整洁卫生的原则搭设,现场临时住房要建立卫生责任制度,专人管理。
(3)、施工现场必须建有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冲式厕所和浴室;设专人管理,保持卫生清洁,并定期施放药物杀灭蚊、蝇,做到无蝇、蛆,基本无臭味。
(五)、环境保护措施Ⅰ、防止对大气污染:1、施工阶段,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2、建筑结构内的施工垃圾清运,采用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运输或采用容器吊运或袋装,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并适量洒水,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4、现场内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场地全部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做到黄土不上天。
5、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冲刷台,车辆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特别是泥浆清运车,必须封闭严实,轮胎清洗干净才出场。
6、现场内设置的食堂和宿舍,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卫生和安全符合规定。
Ⅱ、防止对水污染:1、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雨水管网。
2、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将废水经过沉淀后排指定污水管线。
尤其是泥浆用定点沉淀后,再用编织袋运出场外堆放。
3、厕所旁设化粪池和二级沉淀池,并定期请环卫部门进行粪便抽排。
4、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5、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Ⅲ、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
2、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混凝土搅拌机、电锯、柴油发电机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3、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
4、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锯片刷油,且锯片转速不能过快。
5、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注油或水。
6、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
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7、机械操作指挥尽可能配套使用对讲机或手机来降低起重工的吹哨声带来的噪音污染。
8、木工棚及高噪音设备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
9、设专人负责扰民协调工作,现场设置居民接待室,负责接待和解决周边居民的投诉。
Ⅳ、限制光污染措施:1、探照灯尽量选择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保障夜间照明。
2、只照射工区而不影响周围区域。
E、废弃物管理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
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Ⅴ、材料设备的管理:1、对现场堆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储存,并挂牌标明标示,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
3、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4、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现场设备材料进行统一编号和管理。
Ⅵ、环保节能型材料设备的选择:以业主或业主代表为主导,在材料设备选型方面,遵从以下原则:1、满足设计要求2、满足规范要求3、满足质量和建筑物尤其是使用功能要求。
4、满足环保、节能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便于今后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达到降低建筑物维护管理费用和建筑物运营费用的目的。
5、面砖和甲醛等材料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Ⅶ、环境保证措施:(1)、成立环保小组,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及措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令,认真检查、监督各项环保工作的落实。
对职工进行环保知识教育,使人人都明确环保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自觉遵守环保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2)、施工便道指定专人洒水养护,确保周围环境不受粉尘的污染,同时在便道的道口和交叉道路处,派专人负责防护和清扫。
(3)、合理安排施工区段和夜间施工,尽量减小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影响。
(4)、认真作好油库的管理工作,防止油料溢漏后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