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
近十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近十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近十年普利策奖是对新闻报道、特写、评论等新闻类作品的最高奖项之一。
普利策奖的颁发是新闻业界的一项重要事件,被广泛视为新闻写作的最高水平的象征和奖励。
对于一个国家的媒体与新闻从业者来说,普利策奖是无上的殊荣。
近十年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问题到环境议题,每一次颁奖都为读者和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当今世界的契机。
下面将对近十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进行简要回顾。
2010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中,《《洛杉矶时报》中国工厂报道》("China in Three Parts" - Los Angeles Times)揭示了中国工厂劳动条件的现实。
该系列报道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背后的人道主义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1年,《《波士顿环球邮报》住房危机报道》("Built to Burn" - Boston Globe)以其关于住房市场崩溃的深入调查而获奖。
这一系列报道揭示了房地产行业的黑暗面,思辨性地解读了发展中的住房危机,引发了社会对改善住房市场的讨论。
2012年,普利策奖颁发给了《《纽约时报》博彩世界报道》("Exploitation and Abuse at the Border" - The New York Times)。
该报道深入揭示了美墨边境附近酒店、农场和其他就业场所的非法行为,揭露了人权侵犯和雇佣虐待等问题,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
2013年,《《华盛顿邮报》森林火灾报道》("Breaking News Reporting" - The Washington Post)揭示了美国西部地区发生的严重森林火灾情况。
报道准确报道了火灾的起因、破坏程度以及蔓延速度,及时传递了重要信息,保护了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4年的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中,《《波士顿环球邮报》马拉松爆炸报道》("Breaking News Reporting" - Boston Globe)以其对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的深入报道而获奖。
近十年的普利策摄影奖大盘点,极致时效性的新闻奖
近十年的普利策摄影奖大盘点,极致时效性的新闻奖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PS:此贴只选取一组照片中的一张或两张展示。
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作品自由摄影师Javier Manzano 获得了普利策专题摄影奖。
他的获奖照片记录了于2012年10月18日,两名叙利亚反叛军士兵占着狙击点,周边的墙上布满了弹孔,光从外直射。
2012年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作品北京时间4月17日凌晨3时许,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公布了第96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
凭借一组反映退伍老兵返乡生活的作品《欢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丹佛邮报》的Crai***alker赢得了2012年普利策奖的特写摄影奖。
数次尝试自杀27岁的美国驻伊拉克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Brian Scott Ostrom)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斗生涯后,带着严重的伤后应激障碍症退役回到祖国。
作为第二侦察营的士兵,他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也就是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战争中,患上了应激障碍症。
2011年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作品:《帮会冲突受害者》《洛杉矶时报》的芭芭拉-戴维森将镜头对准洛杉矶帮会暴力冲突中的无辜受害者,并凭借这组照片获2011年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
这种在科恩兄弟的电影中才得以一见的血腥场景,在洛杉矶黑帮势力盛行的地区并不少见,也是芭芭拉每每用镜头捕捉和记录的故事。
过去两年中,这位美国女记者以她一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一双懂得创作的眼睛,近距离拍摄了一组黑帮冲突受害者的众生相。
2010年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作品:《Ian Fisher的军旅生活》这组作品从2007年6月1日开始拍摄,结束于2009年8月24日,记录了一名美国普通年轻人从应征入伍到成为一名正式军人的完整过程:应征时的犹豫,分别时的依恋,第一次想家,第一次受伤,第一次执行任务,订婚,前赴伊拉克,纹身,领结婚证…整组作品的拍摄角度平和而真诚,将个体置于广阔的环境与议题中,却没有失去对“人”本身的关注。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近年来,中国新闻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作品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和奖项。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都是业内知名的新闻奖项,它们的获奖作品不仅在新闻报道的质量上有很高水准,而且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着很大的价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和启示,无疑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重要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从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之一,对于新闻报道的范围和专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南方周末》获得了多个奖项,这些奖项的获得都是对新闻报道的重要认可。
《南方周末》在报道《世界上最难吃的米线》时,深入调查了云南米线的原产地,揭露了当地米线生产的肮脏环境和不卫生的生产过程。
这些报道不仅在新闻价值上有很高的评价,而且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着很大的价值。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启示了新闻报道要有深度和广度,要注重事实的调查和报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报道,要善于深入挖掘事实的内在本质,找出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使新闻作品更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新闻从业者要善于从获奖作品中学习取经,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报道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作品。
愿中国的新闻事业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
【划重点】第101届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传统媒体仍然是大赢家!
【划重点】第101届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传统媒体仍然是大赢家!4月11日凌晨3点,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了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名单。
这是普利策新闻奖的第101个年头,共有17个组织或个人荣获了公共服务类、突发性新闻报道类、调查报道类等14个新闻奖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媒体成长飞速,但传统媒体依旧领跑普利策!第101届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含金量最高的四类获奖作品及评语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纽约每日新闻》和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获得普利策公共服务奖,它们的报道揭露了警方滥用法律迫使数百人,其中大多是少数族裔放弃其房屋的黑幕。
颁奖评语:通过记者Sarah Ryley的调查,揭露了警方滥用驱逐规则,驱逐数百人,其中大部分是贫穷的少数民族。
普利策调查报道奖:《查尔斯顿新闻邮报》的记者埃里克·艾尔因对西弗吉尼亚州贫困地区鸦片类镇痛药泛滥一事的报道获得普利策调查报道奖。
颁奖评语:记者面对强大的阻碍进行了充满勇气的报道。
该报道揭露了西弗吉尼亚某些地区阿片类药物泛滥,导致了高死亡率。
普利策国内报道奖:《华盛顿邮报》记者戴维·A·法伦索尔德因对特朗普慈善基金会涉嫌违法行为的报道摘得普利策国内报道奖。
颁奖评语:持续的报道,在政治新闻报道中创造了透明的新闻模式。
同时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慈善事业进行了质疑。
普利策突发新闻奖: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东湾时报》因对当地导致36人死亡的仓库火灾报道获得普利策突发新闻奖。
其它获奖作品目录从获奖作品看传媒业趋势传统媒体仍然是普利策新闻奖的最大赢家虽然受到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是本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大赢家。
《纽约时报》获得国际报道奖、特稿奖,《华尔街日报》获得评论奖,《华盛顿邮报》获得国内报道奖。
《纽约客》杂志作为今年获奖的唯一杂志,也是连续第二年将普利策新闻奖揽入怀中。
上榜的知名传统媒体还包括《东湾时报》《查尔斯顿宪邮报》《迈阿密先驱报》《盐湖论坛报》《风暴湖时报》《迈阿密先驱报》《芝加哥论坛报》等,从获奖的媒体组织来看,传统媒体依旧保持优势,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新闻奖项。
普利策特稿写作奖
”
加州暴旱记
1 2 3 4
5
图片故事:加州暴旱记
《洛杉矶时报》简介
1 2 3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
“
《洛杉矶时报》办公地点位于市中心黄金地角, 毗邻市政厅,是一幢已经有80多年历史的老式 建筑,乍看上去这幢建筑显得老旧、古朴,但 内部的办公区面积的还是相当大。走进大楼大 堂,橱窗内展示的该报的发展历程的一些图片 和文字说明,最吸引人的无疑是该报一百多年 来纪录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报纸。
”
别人家的干旱
1 2 3
印 度 干 旱
aridity
孩子们走过丹干玛村一家商店,这里的男性有娶“水妻”的传统 巴加特的第二个妻子萨卡莉正在房子外面洗餐具 巴加特的妻子巴哈吉与萨卡莉走路去取水 墙上挂着巴加特与三位妻子的合影 巴加特的第三个妻子巴哈吉正准备外出取水
印 度 尼 西 亚 干 旱
当地时间2014年9月10日,印度尼西亚中爪哇Dukuh 村,当地村的水井均已干涸,因此他们只得依赖于仅剩的 河水用于生活。
aridity
云 南 干 旱
云南省昆 明市寻甸县功 山镇朵马嘎村 群众到濒临干 涸的水塘里取 水
aridity
云 南 干 旱
半年无雨,境内6条河流断流;姜驿乡从2012年10 月13日至今已140多天无有效降雨,人畜饮水困难的村 组达25个,涉及5864人,5526头大牲畜,全乡3380亩 水稻因干旱没能播种,16715亩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 950.9万元。
云南省楚 雄彝族自治州 元谋县。
aridity
云 南 干 旱
云南省寻甸县
aridity
自2009年秋季至今,云南已连年遭遇严重干旱,极 有可能发展成为少有的六年连旱。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与启示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是国内外两个重要的新闻奖项,旨在表彰和推广优秀的新闻作品。
这些获奖作品的分析可以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一些启示和经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新闻报道的挑战。
获奖作品的主题广泛且多样化,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说明新闻报道应该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或某个热点事件。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兴趣,不断拓宽自己的新闻视野,关注各个层面的新闻事件。
获奖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非常重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事实报道,更多的是对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扎实的调研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获奖作品的可读性和可视化呈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对于阅读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新闻从业者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简洁明了、内容丰富的新闻报道,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易读性。
获奖作品的公正和客观也是新闻从业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新闻报道是一种公共信息传播的形式,它对于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不偏颇、不带任何个人立场和情感色彩,不为特定利益服务。
获奖作品的时效性非常重要。
新闻报道是及时反映和解释社会事件的一种形式,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快速反应和敏锐洞察的能力,及时抓住重要事件的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向读者传递。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与启示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新闻从业者应该始终坚持客观公正、深入分析和多样化的报道方式,提供具有时效性和可读性的新闻作品,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
..
《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
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泛黄的历史,在你的手中渐渐苏醒;忘却的记忆,在你的笔下缓缓升温。
这是正义对邪恶的挑战,这是生者对死者的承诺,这是非写不可的使命!是你,让人们去正视那片历史的废墟,教会我们珍惜阳光的温暖;是你,揭开人们不忍回视的伤口,让我们在心灵的触动中警惕着未来。
'.。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
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感言好的/坏的《新闻与正义——14项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全译本》获奖作品,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尽管题材多样,但是其中表达的基本特征有二:其一,是非常人性化,都是一些贴近人本性的东西,如果说谎也是人的本性之一,那描述撒谎的作品也会震撼人心的。
问题是你不能以故意说谎的心态描写说谎,一旦读者觉得你在愚弄他,你文字的命运,就算终结了。
接近人性,就是要回归真实,人最终还是被人的行为感动的,虽然人对自己的宠物也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甚至情急之下认为与人的恶行比起来,人都不如一条狗,但是,这话只有瞬间的真理性,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人真的比狗更加善良,不是的,只是因为与人最贴心的其实还是人,而不是狗。
尽管那个与你最贴心的人会欺骗你,但是他同时也最了解你,这些又爱又恨的情感制造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问题不在于某人是坏人,而在于他是一个人。
一旦我们把他当人看待,距离立刻就拉近了。
比如,当你对他有种种不满甚至仇恨时,你同时要清楚地知道,你自己其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那样的人(有种种卑劣的念头),不同的只是你可能没有他那样的运气或者能力,所以你还不是亿万富翁或当上大官,如此等等。
如果我说,大家其实都不怎幺地道,或者说没有什幺好人,就算是说了一句真话,等于戳穿了官场上、电视上、课堂上一切所谓神圣说教的画皮。
这是很悲壮的结论,就像人必须面临死亡一样,在这里任何出于胆怯的掩盖都于事无补。
于是,我们开始胆大起来,开始嘲笑自己,嘲笑虚伪,并坚决认为在人性的一切弱点中,不诚实是最不可容忍的,可是,人还是虚伪如旧。
我非常自大地认为,如果一个中国的新闻工作者读到这里,会对他的工作有所帮助。
其二,是非常注意细节,虽然人的感受具有细腻化倾向,但是也要启发。
我经常发现我们出于宣传目的的新闻图片中,人们总是面带微笑,以至于在拍摄各种全家福或各种会议的集体照片时,摄影师总是习惯地招呼大家齐声喊“茄子”,因为汉语普通话说“茄子”时,口型是乐观向上的样子。
普利策奖海明威颁奖词
普利策奖海明威颁奖词《普利策奖海明威颁奖词》篇一:《普利策奖海明威颁奖词》嘿,你知道普利策奖吗?那可是新闻界、文学界相当牛气哄哄的一个大奖啊。
当这个奖和海明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星星碰撞出了超级耀眼的火花。
海明威,这名字就像是文学天空中的一座巍峨大山。
他的文字,就像是一把锐利无比的剑,能直直地刺进你的心里。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海明威的作品,那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重重的森林里突然看到了一束强光。
比如说他的《老人与海》,那个老渔夫圣地亚哥,就像一头孤独而又倔强的老狮子。
他在那片茫茫的大海上,和那条大鱼搏斗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那波涛汹涌的海面,海浪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兽,随时准备把小船给吞了。
而老渔夫呢,他那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钓竿,眼睛里透着一种绝不放弃的光。
这时候我就在想,海明威他是怎么写出这样的画面的呢?也许,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吧。
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场又一场刺激的冒险。
他参加战争,经历了生死离别,就像在地狱里走了一遭又一遭。
这些经历就像是一把把燃料,把他的创作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我有时候就觉得,他写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他自己的人生啊。
普利策奖颁给他,那可真是实至名归。
你想啊,他的文字简洁有力,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出拳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动作。
不像有些作家,啰啰嗦嗦的,写了一大堆,结果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
他的这种风格,可能在当时还挺有争议的呢。
有些人可能觉得太直白了,缺乏那种含蓄的美。
但是我觉得啊,这就像吃菜一样,各有各的口味。
他的直白就像是一杯烈酒,一口下去,火辣辣的,直接冲击你的味蕾。
我在想,当他得知自己获得普利策奖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是那种淡淡的微笑,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荣誉,还是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得跳起来呢?不管怎样,他的作品已经在文学的长河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就像一艘永不沉没的巨轮。
总之,普利策奖对于海明威来说,就像是一顶镶嵌着无数宝石的皇冠,戴在他头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用他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世界,他值得这个奖,而且是超级值得。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附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一、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颁奖词奥斯维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
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他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因此,我代表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把本届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最佳消息奖颁发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
二、交流展示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没有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4、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5、“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请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三、自我测评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凝重(nínɡ)纳粹(suì)焚尸(fén)雏菊怒放(chú)B.婆娑(suō)嬉笑(xǐ)撰写(zhuàn)明媚温暖(mèi)C.沼泽(zhǎo)凋谢(diāo)废墟(xū)步履蹒跚(lǚ)D.戕害(qiānɡ)窒息(zhì)祷告(dǎo)世人瞩目(shǔ)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窒息憔悴长廊惊俱万分B.绞刑瞬间茫然心智健全C.恶梦港督无辜生机勃勃D.愤懑隐秘弊端绿树成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手拿一本书请杨振宁签名,后者欣然提笔应约。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普利策颁奖词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普利策颁奖词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普利策颁奖词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往往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有时我们忽略了一些默默发挥重要作用的事物,它们默默地奉献着,却不为人所知。
光,就是其中之一。
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我们往往不会深思其意义。
然而,在《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普利策颁奖词》这个主题下,我们将会一探光的神奇之处,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看似平凡但却无处不在的事物。
二、光的本质面纱光的本质一向以其抽象、神秘而又复杂而著称。
光既像粒子,又像波动。
它具有粒子的能量和波动的传播性质。
物理学家们的努力研究和探索,揭示了光粒子的行为规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了解光的角度。
这种双重的本质使得光具有奇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三、光的众多角色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不受中介物质的影响。
正是光的传播特性,我们才能够通过阳光看到世界,远距离收听广播和观看电视节目。
2.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在不同介质之间的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这种现象不仅使得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镜面反射、折光棱镜等实用的物理工具。
3. 光的隐形工作者:无论是遥感技术、医学影像还是激光技术,光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光的激发和光的反馈使得这些技术成为现实。
4. 光的艺术性与情感:光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还具备了艺术性和情感上的含义。
在绘画、摄影和舞台设计中,光将画面或舞台照亮,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四、光和生活光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照射,光线的明暗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人们利用光学原理制造了日常所需的电子设备,如照明灯具、电视、手机和计算机显示屏等。
另外,光学和光电子学的应用使得医学影像技术、激光器和光纤通信等成为现实。
这些都凸显了光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对光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而言,光是一种奇妙而又美丽的事物。
优秀新闻工作者颁奖词
优秀新闻工作者颁奖词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新闻工作者们,很荣幸能为大家颁发这一届优秀新闻工作者奖。
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新闻工作者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用笔和镜头记录并传递着世界的变化,为我们的社会提供着宝贵的信息和见解。
今天,我们将表彰那些为新闻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个人和团体。
首先,我要向获得个人奖项的候选人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他们是深入调查和细致报道的代表,他们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职业素养,为我们揭示了许多被掩盖的真相,为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奋斗。
他们的报道,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对社会公正和道义的呼唤。
这是对他们毅力和勇气的最高赞扬。
而在新闻团队的奖项中,我们将向一支出色的新闻团队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为一个整体,新闻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之间的合作和默契使得一篇篇报道能够精确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这支团队通过多角度的报道和专业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复杂的事件和问题。
同时,我们不应忽视那些背后默默努力的新闻工作者们。
他们也是这个奖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无名的英雄们,他们在新闻编辑室、摄影棚、采编中心等岗位上默默付出,为整个团队的顺利运作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就不会有如此精彩和信息量如此丰富的报道。
最后,我要向所有奖项的获奖者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你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水准赢得了大家的公正评选和高度认可。
你们的工作不仅对新闻界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整个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影响力。
希望这一届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奖可以激励你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出色的表现。
最后,让我们共同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们欢呼和鼓掌!感谢你们在信息时代中担当重任,为我们的社会增添了智慧和勇气!让我们与他们一起,用真实、客观的态度传递事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普利策新闻奖
1971年10月25号,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关 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 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进行表决。
美国仍不肯认输,最后一轮表决前,尼克松给布什打电话说:“我们要赢, 我们要赢。”布什黑着脸跑上讲台,要求删掉提案中驱逐台湾国民党当局 的内容。布什神情严肃地讲完,却引来台下代表的起哄和嘲笑,许多非洲 国家代表在席位上敲打桌子,布什只好在一片“No!No!”声中尴尬地 走下台。
11月15日,当风度翩翩的乔冠华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立刻成了第26届 联大的焦点。记者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团团围住,有记者问:“乔团长, 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年《穿越柏林墙
2016年普利策“突发新闻图片奖”
关于美联社
至今,美联社共获得了52次普利策新闻奖,包 括2013年关于叙利亚内战题材的摄影奖,以及 2012年因揭露纽约警方广泛监视穆斯林而获得 的调查奖。今年这次是美联社获得的第一个普 利策公共服务奖。“由于有勇气、有韧性并且 正直,这支记者队伍动摇了这个每年7百万美 元资金流量的泰国海鲜产业,从事政府、企业和 消费者。”
英语里常常把新闻报道称为“story”,和 “故事”是同一个词。唯一不同的是,新 闻报道是非虚构的故事,是实实在在在我 们的生活中发生出来的,是记者通过艰苦 卓绝的深入调查后了解到的真实故事。
谢谢
这件事可能和我们没有任何关联,但是每个记 者每天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决心,以确 保我们正在揭开黑幕。我们会替弱者发声,并
对普利策新闻奖的理解
每年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都是前一年整 个美国新闻界出品的新闻报道里的佼佼者, 它们轻则改变了一两个或者一群普通人的 生存境遇和命运,重则可能让政客下台、 政府垮台、改变一个国家的轨迹。它们代 表着新闻这个行业,最核心的价值。
奥斯维辛
集体屠杀后,两个纳粹士兵射杀还 活着的犹太妇女!
800具被杀的囚徒尸体把这名德国 妇女吓坏了
集中营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相信 见到这种情景的人没有一个不惊惧万分
集 中 营 里 的 靴 子 堆
这 是 对 德 国 纳 粹 灵 魂 的 拷 问
集 中 营 堆 积 如 山 的 尸 骨
巨大的焚尸炉:“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 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 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 (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
祈祷(王杰王韵婵演唱)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 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 让宇宙关不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 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啊,微笑不会再害羞; 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 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啊,快乐健康留四方; 让世界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开放.
品悟赏析
作者为什么在开头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 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 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 “最令人毛骨悚然”?
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 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因为在 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 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 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
还有一个不能忘记的故事……
二战时,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
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 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 断减少。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 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 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 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 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 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 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 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施罗德
1月27日,在波兰西南部奥斯威辛集中营 原址举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正式纪 念仪式上,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在纪念碑前点燃 蜡烛,缅怀遇难者。来自约40个国家的首脑和 政要以及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等近千人出席 了该仪式。 1月24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 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发表演讲。当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 举行为期一天的特别会议,纪念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解放60 周年。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毒 气 室
毒 气 室 中 等 死 的 囚 犯
一个怀里抱着婴 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 孩子的妇女在不明真 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 严实的孩子们步履艰 难地走向“白桦林” 毒气室。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 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 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 枪杀的。
亮色一
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 树婆娑起舞„„”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 树成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内容上: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 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但法西斯终 会灭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
一般报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新闻》 时效性不强 个人感受
时效性 报道 内容 情感 倾向
最新发生的事件 客观事件 客观
个人情感浓厚
经过比较,请大家思考一下:这篇新闻成为新 闻史上的佳作,主要原因是什么?
1:突破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 寓情于叙事之中。(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 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 2: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着眼细节,以冷峻 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 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表达出自己的 愤懑,让读者受到震撼。
普利策评审团评语(1979年-1983年)
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第一届普利策建筑奖授予了菲利普·约翰逊,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想象力和责任感,对人类认识人性和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性做出了贡献。
作为一位评论家和历史学家,他支持拥护现代建筑事业,并进一步身体力行、参与其中、设计了一些伟大的建筑作品。
因为包含在他设计的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住宅、花园和办公建筑中的想象力和活力,50年来,菲利普·约翰逊一直被人们记住和尊敬。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巴拉干一生致力于把建筑升华为诗意和想象。
他创造了难以忘怀的公园、广场和喷泉,这些都是注重思想和感情最纯粹的风景。
把孤独当作人类命运的斯多葛学派思想渗透在巴拉干的作品中。
巴拉干的孤独是巨大的,墨西哥城只是他心目中暂时的住所。
巴拉干设计的花园和小礼拜堂是那些世俗住宅最大的亮点。
在花园里,人们可以享受难得的清静。
在小教堂里,人们的激情和欲望能够得到宽恕,信仰能够得到赞扬。
花园是神话的开始而小教堂是神话的重点。
对于巴拉干来说,建筑就是存在于人类神话开始和结束之间的一种形式。
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英国詹姆斯·斯特林堪称那个时代的奇才,他是现代主义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促使了建筑风格向新的方向转变。
这种新的建筑风格再一次让人们辨认其历史根源,再一次与其周围的建筑物产生密切联系,再一次成为一种新的设计准则。
这个新的设计准则的源泉就是斯特林的独创性。
在旧“现代主义”中,整体和部分被分割开来;而今天,他使真正的古典主义和19世纪风格获得了令人吃惊的整合和变换。
在英国、德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斯特林通过设计高质量的作品影响着建筑的发展。
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在这个善变的时代,我们的流行时尚能在这一夜之间从严肃摇摆到华丽,从对过去的轻视转变为对逝去时光的华年,而凯文·洛奇的众多作品有时候契合流行时尚,有时候落后于时尚,有时候引导着时尚。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阅读天地
0509 0707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也叫“普利策新闻奖”,是1917年根据普利策的遗愿而设立,自1917年起,每年颁发一次。
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普利策奖”已经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
如今,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普利策奖”的设立人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他是一个天生的冒险者。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不甘平庸的普利策选择了新闻界,从一线记者干起,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凭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普利策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闻,为其日后成为新闻巨头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利策的人生经历也可说是美国现代报业发展的历史。
他的独特人生——由一个不名一文的外国移民成为拥有2000万美元(1911年币值)资产的美国报业大王,创造了一个传奇。
新闻界最大的奖项,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新闻界最大的奖项,普利策奖被誉为新闻界的诺贝尔
奖
本文导读:新闻界最大的奖项——普利策奖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包含文字,影视,广播和互联网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方式,因为新闻这以行业的兴起,上世纪90年代也设立了关于表彰这一行业的奖项,它就是普利策奖,是目前新闻界最大的奖项。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
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约翰·肯尼迪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
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
普利策:不知疲倦的新闻巨人
普利策:不知疲倦的新闻巨人拼命三郎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
他的父亲是个有教养的犹太商人,母亲是奥地利日耳曼人。
他10多岁时父亲逝世,母亲改嫁。
因为与继父感情不和,17岁的普利策离家出走,加入了美国联邦军在法国招募的兵团,于1864年秋随同一群欧洲移民乘船到了美国波士顿。
战争结束后,普利策辗转来到圣路易斯。
在这里他干着杂活,间或还得失业。
但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英语和法律,博览群书。
1867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
1868年底他总算触摸到了此后他生命中的主题——新闻,成了《西方邮报》的一名记者。
瘦弱的普利策是拼命三郎。
他每天不知疲倦地从上午10点干到次日凌晨2点,很快将《西方邮报》变成了揭露社会弊病的战场。
《纽约世界报》的最后一任城市版编辑在他撰写的传记《约瑟夫·普利策和他的世界》一书中,这样描述了普利策在《西方邮报》时的情景:“从清晨伏案直到午夜甚至更晚,对报社的一切均事必躬亲。
”美国新闻业的自由经济特性,给普利策这样出类拔萃的新闻人提供了可观的发展机会。
作为报纸的灵魂人物,《西方邮报》老板决定给年方25岁的普利策以报纸的一部分股权,这使得普利策很快成为一个富人。
要做政府的批评者1878年普利策同凯特·戴维斯结婚,并决心终身投身新闻事业。
他买下濒临破产的《圣路易斯邮报》,很快使之起死回生,不久与《圣路易斯电讯报》合并为《圣路易斯快邮报》。
他改革办报宗旨,以经济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导向,汇集了大量迎合当时美国人普遍关注的消息。
此外,他还改革报馆内部的管理工作,裁减一些可有可无的部门和人员,增强广告部的力量。
为了同当地那些墨守成规的报纸争夺发行量,普利策采用大量的“煽情主义”新闻。
他提出自己的报纸要“为民众服务,不为任何政党牟利”,报纸“不是政府的支持者,而是批评者”。
《快邮报》进行了各种“社会运动”,致力于“医治各种弊端”,他因此四处树敌,不得不经常带着手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奖词:
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泛黄的历史,在你的手中渐渐苏醒;忘却的记忆,在你的笔下缓缓升温。
这是正义对邪恶的挑战,这是生者对死者的承诺,这是非写不可的使命!是你,让人们去正视那片历史的废墟,教会我们珍惜阳光的温暖;是你,揭开人们不忍回视的伤口,让我们在心灵的触动中警惕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