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课课件第4章地球和宇宙本章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课课件第4章地球和宇宙本章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29327dd453610661fd9f4a0.png)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公转 (填“自转”或“公转”)
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判
断,我国夏至日(6 月22 日前后)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
的B
(填“A”或“B”)附近。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解析 地球仪围绕着电灯自西向东运动。其中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 球,该实验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运动到A 处时,太 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地球运动到B 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 夏至日时,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B 附近。
方法透视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月球 的宇宙环境为:引力( 重力加速度) 是地球引力( 重力加速度) 的16;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例3 【宁波中考】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 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C) A.无线电通信受干扰 B.地磁场发生磁暴 C.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 D.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解析 太阳活动会引起无线电通信受干扰、地磁场发生磁暴、气候发生明显 变化。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活动类型: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 年 对地球气候、电离层、磁场等的影响
表面状况:亮区:山脉、高原;暗区:平原和低地
宇宙环境:没有空气、没有水、引力是地球的1/6
探测月球
第 4 章 地球与宇宙
概念: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 地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第04章 地球和宇宙(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第04章 地球和宇宙(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63bb3b7f1922791788e85e.png)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4章地球和宇宙复习课目录【知识网络构建】【考点专题梳理】考点1 地球自转与公转比较考点2 昼夜长短变化考点3 日食和月食形成原理1.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的形成(1)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
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形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分或全部阳光。
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被遮盖了多少,则要看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阴影的位置。
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会看到日全食(如图1)。
(2)有些时候,月球距离地球较远,它的本影不能抵达地球,即月球不能完全把太阳遮盖,在这种情况下,身处伪本影投影区的人仍会看到一圈太阳的光环,这便是日环食(如图2)。
2.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1)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
地影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
(2)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是只受到部分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3)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本影和半影区,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4)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月球一部分进入本影,另一部分在半影区时,就会发生月偏食。
3.日食与月食的比较(1)原理不同。
日食是太阳光被月球遮住而看不到;月食是月球在地球的影子中,没有光照射而看不到。
(2)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同。
日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食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3)发生的时间不同。
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4)开始的部位不同。
日食总是从太阳西缘开始,到东缘结束;月食总是从月球东边缘开始,到西边缘结束。
(5)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
日食持续的时间短,一般只有几分钟;月食持续的时间长,有时可长达一个多小时。
(6)看到的范围不同。
地球上只有较小地区的人会看到日食;而半个地球上的人都会看到月食。
4.月相和月食的区别(1)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所看到的月亮被照亮部分的圆缺变化;月食是地球挡住照射在月球表面的太阳光,而使月亮部分或全部变暗。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1ebc459fad6195f312ba666.png)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一、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恒星,它是一颗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为地球表面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与地球上的生物息息相关。
2、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0C,中心温度约1500万0C,日地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太阳的直径:约140万千米,为地球的110倍,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3、太阳的外部大气层由外到里依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球层。
4、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的变化。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等。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极光、磁暴现象等。
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活动,甚至危及星际航行。
在太阳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采取防嗮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6、观察太阳黑子常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等。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地月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因此在地球上看月球感觉和太阳大小差不多。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4,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月球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引力只有地球的1/6。
3、月球上没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环形山,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些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
4、月球上没空气,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也没有天气现象,在月球表面物体会变得很轻。
5、月球本身不发光,表面阴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月陆),暗区是平原和低地(月海)。
认识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
![认识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f8fc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b.png)
认识地球和宇宙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位于太阳系的内侧,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24天。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地壳主要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是固态的熔岩层,地核则是由铁和镍组成的液态金属。
地球的大气层由五层组成,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和外层。
地球的气候多种多样,包括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和江河等。
2. 宇宙的基本情况宇宙是一个辽阔的空间,其中包含了星球、行星、卫星、恒星、星系、星云等。
宇宙是由氢和氦等元素组成的,同时还有黑暗物质和暗能量。
宇宙中主要存在的星系有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
宇宙中最大的天体是星系,星系又包含着众多恒星和行星。
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是夸克和轻子,它们构成了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3.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一颗猛烈进行核聚变反应的恒星,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
太阳系中存在八大行星,分别是水金火木土天王海王。
每个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
在太阳系中还存在着许多小行星、卫星和彗星等。
小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一种天体,通常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区域。
卫星是围绕行星公转的一种天体,大多数是围绕火星、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公转。
彗星是由冰和尘埃组成的天体,它们在太阳系的边缘区域形成,并绕太阳拱形运动。
4. 星空的观测和研究星空是指宇宙中繁多的星星和星系。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观测星空,可以看到不同的星座和行星。
星座是人们根据星星的分布规律所划分的区域,它们有助于人们观测星空和导航。
行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通过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它们的表面和运动轨迹。
星空的观测和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于各种宇宙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地球的自然现象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自然现象,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龙卷风等。
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dd43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2.png)
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地球与宇宙是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在七年级的科学课程中,第四章主要涉及到地球与宇宙的一些知识点。
下面将从地球的构成、地球的运动、地球及宇宙的起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地球的构成是地球与宇宙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由岩石和矿物组成,而海洋地壳主要由海水。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由固态岩石组成。
它的温度高,含有许多熔融的岩石,形成了地球上的岩石圈。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熔融的金属铁和镍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而内核则是固态的。
其次,地球的运动也是地球与宇宙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
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形成了四季变化。
地球的倾斜轴使得不同地区的太阳直射点不同,形成了纬度和季节的变化。
夏至时,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南半球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冬至时,则相反。
再次,地球及宇宙的起源也是七年级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现有的科学资料,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的太阳系形成过程中。
地球是通过空间中旋转的气体和尘埃云的重力作用形成的,称为星云假说。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其周围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天体组成的。
目前太阳系中已发现的行星有8颗,它们从太阳向外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宇宙是指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体,是广阔无边的空间。
宇宙的起源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有很多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如宇宙大爆炸理论等。
总之,在七年级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构成、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及宇宙的起源等知识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增加我们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对相关科学问题产生思考,并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和保护地球和宇宙。
初中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归纳
![初中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42f61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d.png)
初中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宇宙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广阔、神秘、令人惊叹的领域之一。
通过对初中科学地球与宇宙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将更好地了解这个大千世界,增进我们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
本文将对地球与宇宙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使读者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地球的构造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地球的内部分为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
内核占地球半径的16%,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外核占地球半径的30%,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占地球半径的54%,由熔融的岩石和硅酸盐矿物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地壳,相对较薄。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结构和变化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我们了解到地球表面的特征主要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和海洋。
地球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848米。
而最深的海洋地区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约11034米。
地球的大气层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关键。
大气层主要由氧气(21%)、氮气(78%)、水汽和其他气体组成。
大气层对地球起着保护作用,它阻止了宇宙射线的进入,稳定了气温,并提供了空气、水和阳光等生活所需的物质。
大气层的最上层被称为臭氧层,它能够过滤掉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与地球相邻的天体有月球和太阳。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它绕地球旋转,并受地球的引力控制。
月球表面有月海、火山、陨石坑等地貌特征。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也是我们主要的能源来源。
太阳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9倍,它通过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宇宙中还有其他众多的行星、恒星和星系。
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内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都位于太阳系内。
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较远。
恒星是宇宙中的光源,它们自身发光,巨大的恒星中心生成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
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庞大系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
地球与宇宙的知识点归纳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个奇妙宇宙的认识。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复习 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复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86399d0242a8956aece40a.png)
4、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5、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ppt课件
7
体积、质量比地球小,温差大; 无空气、水,无生命存在。自 身不会发光,是地球天然卫星。
明暗相间,布满环形山
苏联 最早开始
美国 最早登月
中国 起步较晚,发展很快
ppt课件
8
地球自转基本特征:
一、自转中心: 地轴
二、自转姿势: 斜着身子(与赤道平面成23.5o)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耀斑 发生在色球层
日珥
太阳风 发生在日冕层
ppt课件
5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地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地球上看到的太阳 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是太阳的直径的1/400)
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ppt课件
25
日全食:月球挡住全部的太阳光。
ppt课件
26
日偏食:月球挡住一侧太阳光。
ppt课件
27
日环食:月球挡住中间的太阳光。
ppt课件
28
日全食的形成过程
初亏
食甚
复圆
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ppt课件
29
1、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 顺序是怎样的?
月球自西向东运动,从日轮西缘 开始遮掩太阳,东缘结束.
夏季太阳高度大; 冬季太阳高度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与纬度有关: 南 B A
北
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ppt课件
17
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点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4084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2.png)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点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是关于地球、宇宙和空间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点,包括天体运动、宇宙演化、行星探索等内容。
1. 天体运动地球是一个在太阳周围公转、自转的行星。
公转使我们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而自转则形成了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导致了极地和赤道之间的气候差异。
同时,其他行星和卫星也存在类似的运动规律。
2. 宇宙演化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
宇宙中的星系由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
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至关重要。
3. 行星探索人类对行星探索的需求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太空探测器被发送到太阳系内的各个行星和卫星上,例如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我们的月球。
这些探测器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
4. 星际旅行虽然目前星际旅行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中,但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这一壮举。
通过探索太空飞行、光速旅行、外星生命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我们有望在未来实现对宇宙的进一步探索。
5. 地球的生命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从微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和生态系统对我们认识宇宙和寻找外星生命至关重要。
6. 空间观测通过望远镜、卫星和空间站等工具,我们能够观测和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天体。
例如,哈勃太空望远镜为我们提供了宇宙的壮丽照片和关键的科学数据。
7. 黑洞和暗物质黑洞是宇宙中极为神秘的存在,它们拥有极强的引力,甚至连光都无法逃逸。
暗物质是一种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物质,但通过其引力作用我们可以推断其存在。
8. 地球的保护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同时,太空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地球上的变化和灾害,提供及时的预警和救援。
总结: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涉及到无数有关宇宙奥秘的知识。
关于地球与宇宙的科学知识
![关于地球与宇宙的科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d5c1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d.png)
关于地球与宇宙的科学知识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也可看作是一个略扁的球体。
•由于地球的自转,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使得地球呈现出一个扁球的形状。
2. 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2.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
•陆地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安山岩等岩石构成,厚度约为30-70千米。
•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构成,厚度约为5-10千米。
2.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幔由固态和部分可塑性的岩石组成,是地球内部重要的构造层。
2.3. 外核•外核位于地幔之下,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厚度约为2200千米。
•外核与内核之间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2.4. 内核•内核位于地球的中心,直径约为1220千米。
•内核主要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温度非常高,但由于高压,仍然保持固态。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3.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运动,一次自转约为23小时56分钟4秒。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的更替以及地球上空气和水的流动。
3.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4. 宇宙的起源对于宇宙的起源,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学说:4.1. 大爆炸理论•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在大爆炸之后,宇宙经历了膨胀、冷却的过程,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观测到的样子。
4.2. 持续膨胀理论•持续膨胀理论认为宇宙并没有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而是不断地持续膨胀。
•在持续膨胀的过程中,宇宙不断产生新的能量和物质,推动了宇宙的扩张。
5. 宇宙的组成宇宙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5.1. 星系•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气体、尘埃等组成的庞大系统。
•目前已知的星系有数百亿个,其中最著名的是银河系。
5.2. 星球•星球是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就是太阳系中一颗星球。
•星球通常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不同的星球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最新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资料
![最新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de40e9b08a1284ac8504395.png)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表面温度约6000 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J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4、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5、太阳活动的影响: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 ;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③地月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7、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 “嫦娥”卫星。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四篇地球和宇宙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课件
![中考科学总复习第四篇地球和宇宙第1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2bff56a98271fe910ef965.png)
知识点二 月 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 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各种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名称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出现的大致 时间
初一
初七、 初八
十五、 十六
(2)火星是一颗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其自转轴倾角、 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一周时间 的两倍。由此可知,火星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长。(选填 “长”“短”或“相近”)
知识点一 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方向: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 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公转周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 365.2422 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列举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举例说出太阳是地球生命活 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考试要求 a a a a a a a a
浙江三年中考示例 2016宁波,T20(1),2
分 2016金华,T16,2分 2016嘉兴,T8,4分
2016丽水T1,4分
2016杭州,Leabharlann 9,3分太阳系识别大行星
a
知道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
二十二、 二十三
日、地、月位置关 系
视觉形状
日、地、月大致在 一条直线上,月球
居中
不可见
日、地、月大致呈 半圆,上半夜见于
直角,月球在地球 西部天空,月面朝
以西
西
日、地、月大致在 一条直线上,地球
居中
通宵可见,一轮明 月
日、地、月大致呈 半圆,下半夜见于
直角,月球在地球 东部天空,月面朝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知识点(2023春)](https://img.taocdn.com/s3/m/2ab5dc9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6.png)
第四单元地球运动与宇宙1.白天和黑夜是自然现象,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情况可能不一样。
2.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被照亮的一半是黑夜。
3.2013年12月25日,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仪从月球表面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地球只有朝向太阳的一面被照亮。
4.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转一圈要花约1年时间。
5.将太阳、地球及地球公转轨道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缩小,再找大小合适的物体在操场上做模拟实验。
6.地球以赤道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当北半球是夏天时,南半球却是冬天7.北极星在北极上空,从北半球看,它总在天空的正北方,所以人们常利用它辨认方向。
8.星空中五颗会移动的星分别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9.在太阳系中,卫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则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10.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银河,发现银河是由许多恒星聚集在一起组成的。
11. 仙女座星系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最遥远的天体之一。
12.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日影子_ 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
13、白天和黑夜是一种(自然现象)。
14、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情况可能(不一样)。
15、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
17、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一半是(黑夜)。
17.当北京和悉尼是白天时,纽约却是(黑夜)。
18、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19、天体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0、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可能(不同)。
21、当地轴与光线基本(垂直)时,就会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22.地球是按照(自西向东)方向自转的。
23.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
24、地球绕太阳转一圈要花约(1年)的时间。
25、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bb9d806529647d272852bf.png)
第一节太阳与月球: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的体星球。
植物的向性、作用和叶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2、太阳直径:千米,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万℃,日地距离:亿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秒,约分钟。
3、太阳大气(由里至外):层(太阳黑子)层(耀斑、日珥)层(太阳风),我们肉眼看到的是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层和层。
4、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和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干扰地磁场,产生“”,使指南针不指南②干扰电离层,影响波通讯③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造成,旱灾⑤使地面上增强。
5、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6、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
(2)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用对准目标星体,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镜观察目标星体。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暗区是和,分别被称为月陆和。
月球的表面布满了,主要是早期撞击月球的产物,一些是古老的爆发形成。
8、月球的直径:3476千米,是地球直径的3/11倍,是太阳直径的倍,月球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49,质量为地球的1/81。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
9、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昼夜大,听不到声音,天空的背景是色的。
月球上没有水,因此没有生命,没有天气变化。
由于月球质量小,所以月球是地球的1/6。
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10、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第二节地球自转: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方向旋转。
(北南)2、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6ac4a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2.png)
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亿千米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4、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5、太阳活动的影响: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③地月距离约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7、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亿千米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4、太阳活动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
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5、太阳活动的影响: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小差不多)③地月距离约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7、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星。
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轻: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
④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⑤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10、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
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
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
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
b.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
c.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
(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1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南顺北逆)1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14、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出现昼夜半球1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圆圈),它由晨线(半圆)和昏线(半圆)构成。
①晨线:太阳升起的地方(由黑夜进入白天);②昏线:太阳落下的地方(由白天进入黑夜)16、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昼夜交替;③星星的视运动照片注: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②东边先过晨线,故东边先天亮(如:杭州天亮了,拉萨天黑还在睡觉)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7、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夹角)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周期为天,即一年18、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①一天中太阳高度早中晚:先变大再变小,杆影先变短再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杆影短(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杆影长(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
(由于地球公转)③同一时间,中高纬度地区,纬度越大,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④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向两边递减,即: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19、太阳直射点:太阳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为90°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①、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包括赤道)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③、回归线上直射一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④、其他地区无直射20、昼夜长短的变化①赤道全年昼夜等长②北半球其他地区: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发生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昼);从秋分日到来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发生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③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北极圈内无极昼极夜现象④太阳直射点北上: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南下: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第四节、月相2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3、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24.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月相变化规律26、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27、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注:①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②③与诗句相应的月相(明月一般指满月)(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
(满月)(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
(新月)(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满月)(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满月)(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满月)(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满月)(8)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峨眉)(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新月)第五节、日食和月食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
29、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30、日全食过程图像月全食过程图像注:①看天空(站在地球上向天看)方向: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发生日全食、日环食时,过程中伴随是日偏食;发生月全食时,过程中伴随着月偏食③没有月环食:地球的阴影面积远大于月球,故不会产生环食④日食:证明月球是圆的;月食:证明地球是圆的第六节、太阳系注:①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②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太阳为体积质量最大的天体),卫星最多(66颗) ③土星:体积、质量第二的行星,卫星第二(62颗),土星的光环主要由碎块和微粒组成。
④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启明星”“长庚星”,唯一逆向自转行星⑤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⑦星体运行的轨道一般都为椭圆形(包括行星,卫星,彗星)⑧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⑨太阳系中最大天体是:太阳;最大的行星是:木星第七节、探索宇宙日食 月食 概念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原理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形成月影(光的直线传播),从地球上月影所在区域看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球遮挡 当日、地、月三者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且地球位于中间,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三者的位置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发生时间农历初一(白天) 农历十五(晚上) 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过程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持续时间几分钟 一般1-2小时 可见区域 地球昼半球处于月影区的地方(部分可见),且不同地方所见类型不同夜半球都可见,且一样31、古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32、天琴座猎户座牧夫座仙后座大熊座小熊座天鹅座天鹰座33、着名的星座: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鹅座、天琴座和猎户座着名的恒星:北极星(小熊座)、织女星(天琴座)、牛郎星(天鹰座)、天狼星(大犬座)、北斗七星(大熊座)34、星空:星等: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所见最暗的星,太阳是)35、北斗七星斗柄朝向: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
36、找北极星方法:把北斗星斗前两颗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37、银河系:侧看:中间厚,四周薄,像铁饼;俯视:大旋涡。
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3万光年。
38、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有千亿个,在银河系中,像太阳系一样的恒星系有几千亿颗。
39、人类可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130亿光年注:①星图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②大部分看到的星星都为恒星,少部分为行星③全年可见的星座有:小熊座、大熊座、仙后座④北斗七星不在同一平面上。
不同的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只是距离太远,看起来好象在一个平面上。
⑤在某固定点观测,通常只能看到星空其中的一部分。
北极:北极的观测者都永远只能看到北极星所在的那一半星空,即北天星空;南极:南极观测者正相反,只能看到南天星空。
赤道:赤道上的观测者能看到整个星空。
天文台的最佳选址——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