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军事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军事理论是国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专业研究的
核心内容。
在军事理论的考研过程中,掌握并准确运用相关的知识点
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军事理论考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供
考生参考。
一、战争和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
战争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军事理论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二、战争的发生和动因
战争的发生原因、战争动因的分类和作用。
三、战争的目的和目标
战争的目的和目标的含义和作用,战争目标的分类和实现途径。
四、军事力量和战斗力
军事力量和战斗力的含义和特点,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和提高途径。
五、军事技术和装备
军事技术和装备的作用和特点,主要军事装备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六、军事组织和指挥
军事组织的概念和特点,军事指挥的任务和原则,军事指挥过程中
的各项要素和方法。
七、战略理论
战略概念和基本内容,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决策和战略执行的基本原则。
八、战役战斗理论
战役战斗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战役战斗的原则和特点,常用的战役战斗方式和方法。
九、军事地理与地形分析
军事地理的概念和特点,战争中地理条件对作战的影响,地形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十、军队的训练与准备
军队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军队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军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以上是军事理论考研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解析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解析军事理论是研究军事科学、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战争实践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对军事活动规律和原理的深入研究,为军事决策、战争指挥和作战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是军事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将对其进行解析。
一、战争战争作为军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国家或国家之间为了政治、经济、领土、荣誉等利益目标而采取军事手段进行对抗和解决争端的一种特殊形式。
战争具有冲突性、集体性、暴力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它是军事理论研究的基石,涉及战略、战术、兵法等多个方面。
二、战略战略是指以战争为目的,通过科学的计划和有针对性的行动,实现军事力量的组织、调动和运用,以达到战争胜利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
战略研究的对象是战争的全局,着眼于制定军事目标和军事行动的指导方针。
三、战术战术是指在具体战场上,根据战略目标和战斗任务,科学地组织和指挥军队进行作战行动的方法和手段。
它涉及到兵力部署、火力运用、装备使用、兵员协同等具体操作。
战术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战斗效能,实现有限兵力对敌人的有效打击。
四、兵法兵法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争指导和作战规范的集大成者。
它通过总结历史上战争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军事原则和策略。
兵法研究的目的是在指导军事行动的同时,培养军队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五、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保障。
它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等多个军种,并具备战斗力、保障力和保障条件。
军事力量的构成和发展涉及军队组织、装备建设、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六、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军队实现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军队建设的基础。
它通过组织、指导和实施各种训练活动,提高军队的军事素质和实战能力。
军事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战术演练等多个层面。
七、军事装备军事装备是军队实施作战行动的物质基础,包括武器、军用装备、通信设备等。
军事装备的研制和使用涉及到科技创新、武器发展、军事科学等多个领域。
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和实用化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
军事理论模板

军事理论模板军事理论模板一、引言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是指导军队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现代军事理论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内容,为深入理解和应用军事理论提供参考。
二、基本概念1. 军事理论的定义:军事理论是研究军事现象、规律和原则的学科,是军队指导思想、组织方式、实战技术和作战方法的理论基础。
2. 军事理论的作用:军事理论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实践问题、提出科学思想和原则,为战略决策和军事实践提供指导,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3. 军事理论的特点:军事理论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科学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三、发展历程1. 古代军事理论:古代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有《孙子兵法》、《吴孙子兵法》、《孙膑兵书》等,主要研究战略战术思想、兵器使用和指挥艺术等内容。
2. 近代军事理论:近代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有《战争论》、《指挥学》、《战役》等,包括战争科学、指挥艺术、军事组织和兵器装备等方面内容。
3. 现代军事理论:现代军事理论的代表性作品有《军事科学导论》、《战争学》、《作战学》等,更加注重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等特点。
四、现代军事理论的内容1. 战略理论:研究决定战争全局的战略构思、战争目标和战略指导思想等内容,包括国家军事战略、军种特种战略、区域军事战略和战区战略等方面。
2. 战役战术理论:研究战斗组织、作战部署、战斗指挥和实力运用等内容,包括战役方面、战术方面和作战流程等方面内容。
3. 军事组织理论:研究军队构建、力量部署、人力资源和装备管理等内容,包括军队建设、军事人员、后勤保障和军事装备等方面内容。
4. 军事技术理论:研究先进军事技术、作战装备和信息系统等内容,包括武器装备、军事工程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内容。
5. 军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士兵的心理状态、战斗意志和心理素质等内容,包括军事教育、心理辅导和士兵心理调适等方面内容。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动员:也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指捍卫国家利益,达成国家防务目的而进行的动员。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4.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阵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5.两极格局:指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互相对立和互相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
6.两个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当中央先后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思想。
7.军事高技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8.精确制导武器:采用高精度探测、控制及制导技术,能够有效地从复杂的背景中探测、识别及跟踪目标,并能从多个目标中选择攻击对象且高精度命中其要害部位,最终摧毁目标的武器装备。
9.隐身:又称隐身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
10信息化战争: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的战争。
二、填空1.江泽民对我军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纪律严明、保障有力2.2006年2月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安全政策,中国的安全政策有三个目标一是保持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二是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三是促进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
3.面对南沙群岛的争议,中国目前解决的方针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4.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谋求绝对优势,加快战略调整(2)俄罗斯——“和美、靠欧、联中”,欲重振世界大国地位(3)欧盟——治内谋外、悄然壮大(4)日本——内缩外胀,争做政治军事大国(5)中国——谋和平,求发展,国际地位日益上升(6)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5.我国安全环境面临着主要挑战?(1)美国始终把我国看作潜在的战略对手(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3)“台独”受挫,但祖国统一依然形势严峻(4)周边地区热点问题不稳定(5)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尚未全部解决(6)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任重道远6.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要求?(1)着力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全面提高军队质量(2)加大国防科研力度,加速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3)优化军队编制体制,提高部队战斗力(4)加强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研究,创新军事理论(5)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6)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7.C4ISR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作战指挥的六大环节(1)收集情报(2)传递情报(3)处理情报(4)显示情报(5)定下决心(6)实施指挥8.中国的国防类型(自卫)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间(1964年)10.各国防法规审定时间《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部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现行的是1984年5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行修正《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1.新中国成立以后几次对外自卫反击战时间、对象1950年抗美援朝1962年对印度、自卫反击战1969年对苏联珍宝岛保卫战1974年对越南海保卫战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12.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提出的。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国防的含义?答: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教育的实质是什么?答:国防教育的实质是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教育,是唤起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教育,是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的教育。
3、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答:(1)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
(2)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
(3)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
4、精确制导技术有哪些类型?(至少写出6种)答:精确制导技术依据其技术性能和制导方式不同,可分为;毫米波制导技术、激光制导技术、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可见光成像制导技术、遥控制导技术、匹配制导技术、卫星制导技术、高精度惯性制导技术、自主式制导技术和复合制导技术。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5)国防建设理论6、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2)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
(4)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答:(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
8、国防教育的作用有哪些?(1)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2)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3)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所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和职责;(4)开展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5)开展国防教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种好形式。
军事理论完整版

1.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2.“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到1860年,列强强迫战败的清王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4. 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5.国防历史启示: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4)科技进步,对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6.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
应届高校毕业生只要符合公民入伍的相应条件,都可以报名参军入伍,并与有以下优惠政策: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审、优先审批定兵、优先选拔使用、升学考学优惠、补偿学费和入学贷款。
第二种,按军官待遇入伍。
第三种,作为士官应征入伍。
7.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8.防空警报信号防空警报按发放时机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音响特征:预先警报36秒,停24秒,重复三次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长鸣三分钟。
9. 公民的国防义务我国国防法规赋予公民的国防义务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一)履行兵役的义务二)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三)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四)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五)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六)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0。
战略导弹部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创建,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
战略导弹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组成。
1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2.我国国防的目标和任务是:巩固国防,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13.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114.延续15、马汉,美国海军少将,海军理论家和史学家,他在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892年出版《海权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两书确立了制海权理论。
军事理论ppt课件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军事理论完整版

一、1.国防的含义和类型?国防,即国家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日韩)、中立型(瑞士、瑞典)2.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一)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二)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三)现代国防即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四)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3.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是什么?(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有哪些?(一)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有了突破性进展(三)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5.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是什么?(一)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坚决保卫国家利益(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四)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五)实现国防现代化(六)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二、1.中国在陆地上与周边(14 )个国家接壤。
A.9B.11C.14D.152.中国海防边界长(1.8 )万千米。
A.1.6B.1.8C.2.0D.2.63.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c)万平方千米A.9B.12.5C.12.55D.13.54.中国与日本存在( C )争端。
A.黄海大陆架划分与东海大陆架划分B.黄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C.东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D.东海大陆架划分与琉球群岛主权归属5.中国南沙海域存在争议有( C )。
A.5国B.5国6方C.6国7方D.6国6.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主权归我、(BC )。
A.寸土必争B.搁置争议C.共同开发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7.中国海洋面积约( D )万平方千米。
军事理论课总结

军事理论课总结引言军事理论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军事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
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军事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我们的军事素养和军事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总结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军事理论是对军事学科领域内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它是军事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基础,对于指导军队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军事理论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军事思想史军事思想史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军事思想发展的学科,通过学习军事思想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军事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军事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2. 战争理论战争理论是军事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为指导战争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在军事理论课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战争理论,如各类战争的特点、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等。
3. 军事组织与指挥军事组织与指挥是指导军队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方面。
在军事理论课中,我们学习了军事组织的原则和结构,以及军事指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这些知识对我们了解军队的运行和军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体会与思考通过学习军事理论课,我对军事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对军队的组织和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和思考:1.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学习战争理论,我深刻认识到战争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现象,是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一种手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战争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因此我们要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国家的安全。
2. 军队的组织与管理至关重要军事组织与指挥是军队能否发挥战斗力的关键。
一支组织有序、指挥得当的军队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因此,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和选拔合适的军事指挥人才。
3. 军事思想对军队的指导作用很大军事思想是军队的灵魂,它对军队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军事理论课大纲

军事理论课大纲一、课程简介军事理论是指导军事实践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胜利的科学依据。
本课程主要围绕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现代战争态势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军事理论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内容1. 军事理论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军事理论的性质和作用;2. 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近现代军事理论的演变,外国军事理论的传播和发展;3. 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战争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军事战略与战术,武器装备发展趋势;4. 现代战争态势:当代世界军事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军事发展的新成就,对未来军事理论的展望。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军事理论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当代军事态势的了解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授:依托教材系统讲解军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军事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信息交流和思想碰撞;4. 课堂互动:倡导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探讨,建立学习共同体。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程度;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军事理论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4. 知识问答:随堂进行知识点的提问和回答,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师提供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2. 多媒体教学:借助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教学内容;3. 学习资料:学校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资料,便于学生学习和研究。
七、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16周;2. 授课内容:按照课程大纲逐步展开,保持知识的连贯性;3. 课程安排:结合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教学。
八、教学建议1. 增加实例引导和案例分析,让抽象理论具体化;2.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3. 倡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促进学习的互动和碰撞。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名解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1)2、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6)3、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指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
(152)4、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如各类导弹以及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等)(170)5、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205)6、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军队指挥系统中,综合应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传递、自动化处理,为保障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226)7、制信息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控制战场信息运用的主动权;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以及陆上、太空作战主动权的先决条件。
(311)8、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255)9、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27)填空1 、军事思想的分类:军事思想按阶级性质区分,有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等。
(17)2 、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17)。
3 、军事思想的特性:(一)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三)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17~18)4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军志》和《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5 、C.von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22)6、1936年底至1938年秋,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论著(40)【了解】7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军事理论

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有哪些1)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可分为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2)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可分为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和中立型国防。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其国防是防御型国防、是独立自主型国防、是自卫型国防。
3.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4.中国国防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的强大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5.《国防法》规定公民负有哪些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同国防活动的义务6.《国防法》规定公民享有哪些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7.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2)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4)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5)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6)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8.我国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任务是什么1)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军事威胁,有效维护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安全2)坚决捍卫祖国统一3)维护新型领域安全和利益4)维护海外利益安全5)保持战略威慑,组织核反击行动6)参加地区和国家安全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7)加强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8)担负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等任务10.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11.国防教育的方法有哪些1)利用大众传媒开展教育2)利用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教育3)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开展教育4)利用各种活动开展教育1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13.《孙子兵法》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重战、慎战和备战相统一的战争观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恩施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辩证法思想14.介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引领15.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全局性的世界大环境16.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局部战争呈现新态势2)军事安全问题更加突出3)世界新军事革命进程加快4)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17.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1)个别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2)朝鲜半岛局势动荡,朝核问题引人关注3)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矛盾和斗争4)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根源没有消除,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5)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严重威胁我国安全6)我国海洋主权和权益面临严重复杂的挑战18.近年来国际反恐形势的新特点及其原因,如何理解恐怖与反恐怖已成为21世纪初国际政治军事斗争的矛盾焦点19.什么是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处于科学技术前沿或尖端地位,应用于军事领域并对增强军事实力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20.什么是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是指利用目标辐射或发射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与跟踪目标,精确导引和控制武器命中目标的技术21.什么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指通过将无人或载入航天器送入太空,达到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军事目的,用以完成侦查、通信、监测、导航、定位、测绘和气象预报等各种军事航天任务的综合性工程技术22.什么是天基武器系统天基武器系统主要指攻击对方航天器用的卫星和卫星平台,包括反卫星卫星、动能武器平台和定向能武器平台等23.什么是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指与传统武器相比,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都有本质区别,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新型武器24.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有哪些影响1)极大的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2)推动战争形态的演变和发展3)催生新的作战理论25.应用于军事的高技术主要包括哪些1)精确制导技术2)侦察监视技术3)伪装与隐身技术4)军事航天技术5)电子对抗技术6)指挥信息系统7)新概念武器26.新概念武器对未来作战有哪些影响1)武器装备系统产生革命性的变化2)战争形式将发生重大变化3)作战思想将会有巨大变化4)作战方式将进行重大改革5)军队的体制将有重大改革27.新军事革命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武器装备智能化2)编制体制精干化3)指挥控制自动化4)作战空间多维化5)作战样式体系化28.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的产物29.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信息优势成为战场争夺的首要目标2)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战场的主角3)信息能成为战场释放的主要能量4)体系较量成为主要对抗方式30.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哪些1)精确作战2)信息火力战3)太空站4)网络战5)信息心理战31.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1)树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2)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能力3)完善国防动员体系4)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名词解释,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军事理论 教案

军事理论教案教案标题:军事理论概述教案目标:1. 了解军事理论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军事理论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关于军事理论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案时间:3个教学小时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时:1. 开场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军事理论?军事理论对军队和战争起到什么作用?- 分享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军事理论的定义和作用(20分钟)- 讲解军事理论的概念和定义。
强调军事理论对于指导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重要性。
- 分享几个实际案例,说明军事理论如何在军事行动中起到指导作用。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军事理论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和作用。
3. 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30分钟)- 简要介绍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战争的起源与发展、战略与战术、作战原则和兵法等。
- 分享几个典型的军事理论代表作,如《孙子兵法》、《战争论》等。
- 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一篇军事理论经典文献,提出问题并进行答疑解惑。
4. 总结与小结(10分钟)- 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军事理论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 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导入(10分钟)-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军事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军事理论?2. 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30分钟)- 介绍军事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军事理论、现代军事理论以及当代军事理论。
- 解读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代表性军事理论作品。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发展阶段军事理论的影响因素。
3. 学生活动:军事理论分析与评价(40分钟)- 学生分组选择一部军事理论著作,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
- 分享学习成果,小组讨论各自选择的军事理论的亮点、不足和适用性。
-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
4. 总结与小结(10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回顾上课内容,强调军事理论对于战争与军队发展的重要性。
军事理论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张型国防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自卫型国防在国防建设上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联盟型国防即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5、中立型国防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6、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
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7、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8、爱国主义精神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牺牲自己一切的忘我精神。
9、民族尚武精神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质,支持国防强大与巩固,维护国家尊严与安全的爱国意识和心理素质。
10、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为人类生存发展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意识,是国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尚武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
11、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12、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及领水的底土和领空。
13、领空指的是领陆及领水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一种领土理论。
14、领陆包括陆地、岛屿;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15、国防建设的定义和内容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军事理论

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联盟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根本目的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实战功能)和增值功能。
4.(李登辉)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5.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
6.以(信息)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
大一必修军事理论知识点

大一必修军事理论知识点作为大一学生,必修军事理论课程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军事理论是指对军事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以及军事思想和军事艺术的研究和论述。
下面将介绍大一必修的军事理论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学科。
1. 军事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军事学是研究军队基本建设、军队行动、战争和军队组织、军事政策以及人民战争等问题的学科。
军事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制学、军队管理学等。
2. 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军事思想是指人们在军事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战争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式。
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三个阶段。
3. 军事原理和军事技术军事原理是指指导军队组织、指挥和作战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军事技术是指在武器装备、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军事效能的学科。
4. 军事艺术和指挥艺术军事艺术是指指导军队以战术手段实施作战行动的能力和方法。
指挥艺术是指在指挥战役作战和战略战役中发挥指挥才能的技巧和经验。
5. 战略战役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战略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决策和指挥活动,战役是指指导一个战略地区作战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战略战役的基本原则包括战略主动、集中兵力、结合运动、灵活机动等。
6. 武器装备和现代战争武器装备是保证军队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现代战争则以信息化、高科技为特征。
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武器装备的性能特点以及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对于我们学习军事理论非常重要。
7. 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军备竞赛冷战时期,世界分裂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个对立的阵营。
双方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军备竞赛,形成了紧张的战略格局。
8. 现代战争中的非对称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由于作战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非对称作战成为常见的形式。
非对称作战指的是强弱对比极大的双方之间进行的作战。
9. 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军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保障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军事理论要点

军事理论要点军事理论是指军事思想、军队组织、军队作战方式等在军事实践中的总结与归纳,是现代战争的基础和灵魂,也是军事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要深入了解军事理论的相关内容,必须掌握一些基本要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军事理论的几个要点。
一、战争的本质和类型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战争的本质和类型。
战争是国家间实现利益冲突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武力手段来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诉求的行为。
根据战争的性质和规模,分为常规战争、非常规战争、小规模战争、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等不同类型。
二、战争的制胜法宝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战争的制胜法宝。
制胜法宝是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战争形势下,制胜法宝也不同。
例如在古代战争时期,武力、装备和战术等是制胜法宝;而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情报、网络、精度武器等则是制胜法宝。
三、优秀军事领导人的素质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三个基本问题是优秀军事领导人的素质。
军事领导人,是指指挥战争、组织军队并取得胜利的军人。
因此,优秀的军事领导人应该具备高超的军事战略思维、精湛的作战指挥能力、严谨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勇敢果敢的指挥风格。
四、军事思想与科技的统一军事理论研究的第四个基本问题是军事思想与科技的统一。
军事思想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发展必须保持同步。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军事思想与科技的统一也越发重要。
能否顺应时代潮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五、战争形态和战争边界的变化军事理论研究的第五个基本问题是战争形态和战争边界的变化。
现代战争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援,与此同时,战争边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战争边界由地图和界碑来划分,而新型战争的战争边界则需要利用电子技术、情报和网络手段来划分。
这进一步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关于军事理论要点的介绍。
军事理论是国家军队的灵魂,是军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军事事业中不断取得胜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军事理论(汇总)

军事理论(汇总)第⼀讲——国防概论1.国防的主体是什么?国家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国家所要防备、抵抗、制⽌的⾏为3.我国的国防⽬的是什么?保卫国家的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4.我国的国防⼿段有哪些?(1)军事。
国防的主要⼿段是军事⼿段。
对付武装⼊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段莫过于采取军事⼿段。
这是因为:⑴军事⼿段是最具有威慑作⽤的⼿段;⑵军事⼿段是唯⼀能够有效对付武装侵略的⼿段;⑶军事⼿段是解决国家之间⽭盾冲突的最后⼿段。
(2)政治。
政治⼿段作为国防⼿段之⼀,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不是政治本⾝的全部涵义。
(3)经济。
经济是国防的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平。
现代条件下,⽆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争,都要⼴泛采⽤经济⼿段,这些⼿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经济制裁等。
(4)外交。
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的⽽开展的外交活动。
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称为军事外交。
它既有通常意义上外交的⼀般特征,⼜具有区别于其它外交⼯作的特殊规律,是寓外交与军事于⼀体的活动。
它的范围很⼴,领域很多,活动的内容也⼗分丰富。
除上述诸因素外,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是国防的重要⼿段。
5.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的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6.中⽇甲午战争发⽣的时间?1894--18957.⽇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营⼝、台湾岛与其附属岛屿;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定居的居民、固定的领⼟、健全的政府组织、完整的主权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包括哪些?领陆,领⽔,领空,底⼟,拟制领⼟(驻外使馆区和等级的船舶、飞⾏器等)10.我国现⾏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国防政策具有政治性、防御性、⼈民性和⾃主性等特点。
11.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什么?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合作关系,以合作的⽅式谋求共同利益和解决冲突。
很全的军事理论笔记

很全的军事理论笔记军事理论是指对战争与军事活动的本质、规律、方法、手段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以便为制定和执行军事战略和战术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对军事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一、军事理论的内涵及发展军事理论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指为指导军队进行作战活动而形成的有关战争、战役、战术、战略、军事组织等理论。
狭义上,指围绕着战争和军事活动展开的具体理论,为应对现代战争中的各种形势展开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战争形势的变化,军事理论也不断创新和进步。
从传统战争的战略以及兵器的发展、军事组织和战术等方面进行总结,到现代理论的发展,如威慑和网络战,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和执行军事战略和战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军事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1、兵器理论兵器理论是研究兵器的构造、性能、使用方法、作战效果等问题的理论。
兵器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设计出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提升武器装备的综合素质,从而取得战争中的胜利。
2、战略理论战略理论是研究如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使战争胜利的战争方针和方案的规律性思想和方法的理论。
战略理论包括研究战争论、战争形式和应对战争作战等方面的内容。
战术理论是研究如何运用兵力和兵器,实现军队行动和作战的方法论,也是战争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单兵及小组战术、中队战术、营级战术、师级战术、军种战术等。
4、军事组织理论军事组织理论是研究军队组织建设,考虑从军队的兵种、兵员、兵力、兵器、兵法等角度去设计构建合理的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并应用到军队的组织建设、运作和管理中,将军队组织建设提升到更高效的水平。
军事后勤理论主要研究如何保障军队作战所需的资源,包括军事物资保障、运输、通信、医疗、后勤保障等内容,对于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战役学是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研究战役的军事学科。
战役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战役的类型、组织、实施、协同、防御和攻击等方面,更加注重实际战略操作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战争】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斗争。
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问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
【军事】一切与战争、国防、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
包括准备战争、实施战争、遏制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等。
【军事理论】关于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产生于军事实践,又指导军事实践,并受军事实践检验。
【军事思想】①关于军事领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
②研究军事思想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性:(1)阶级性(2)实践性(3)继承性(4)创造性(5)时代性军事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植根于军事实践二、随着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三、受阶级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制约四、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第二章中外古、近代军事理论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将领要求:智信仁勇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外国近代:马汉:海权论杜黑:制空权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孙子兵法思想精华:(一)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二)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战争认识方法(三)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四)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战争论的思想精华:(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二)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三)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攻(四)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五)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第三章现代外国军事理论美国战略理论:(一)杜鲁门遏制战略(二)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三)肯&约灵活反应战略(四)尼&福&卡现实威慑战略(五)里根新灵活反应战略(六)布什地区防务战略(七)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八)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九)小布什两个有效俄罗斯战略理论:斯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郝火箭核战略;勃全球进攻;戈合理够用;叶&普现实遏制日本战略理论:(一)缔结巩固军事同盟(二)以周边国家为现实或潜在的作战对象,实施全方位防御(三)从“被动防御”向“积极主动”转变(四)战略原则由“联合防卫”转向“联手”(五)当前日本战略理论的发展印度战略理论:地区威慑第四章马恩列斯军事理论马恩军事理论的创立及标志:《反杜林论》暴力论战争根源:私有制根本动因:经济利益的尖锐冲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舰和方法论,无产阶级在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无产阶级建军、作战和建设国防的指导原则等。
是无产阶级认识军事问题、指导军事实践的科学指南。
第五章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科学内涵:(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3)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4)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体系:(1)战争观和方法论(2)人民战争思想(3)人民军队思想(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战争类型】按某一特征对战争所作的基本分类。
按性质,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按规模,分为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按使用的主要武器,分为常规战争和核战争;按形态,分为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等。
战争类型取决于政治目的,阶级本质,历史作用无产阶级战争观:(一)战争是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物(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三)战争是经济的竞赛(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战争。
包括为抵抗反动阶级压迫、争取民族解放、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世界和平等而进行的战争。
【非正义战争】违背人民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
包括为实行阶级与民族压迫、镇压人民革命、侵略他国、制造国家分裂和争夺世界与地区霸权等而进行的战争。
人民军队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建军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制度战争目的基本原则: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善待俘虏人民战争属性:正义性、群众性实行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一)坚持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二)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三)发挥人民军队骨干力量的作用(四)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领导斗争形式(五)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思想:(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3)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4)运用三种作战方式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变(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6)慎重初战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7)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8)作战指挥上的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积极防御:充分准备、后发制人、攻防结合、持久胜敌第六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新论断,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性转变,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理论、方针和原则。
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体系:(1)战争与和平思想(2)国防建设思想(3)军队建设思想(4)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5)军事战略思想三化: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第七章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及有关军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主要包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建设全局,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现代化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站战争2004年…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来两个根本性转变:军队建设要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双重历史任务: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两个历史性课题:打得赢不变质第八章高技术局部战争理论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辩证认识人与武器装备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1)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
(2)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3)人的作用要物化于武器装备之中,现代战争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1)政治对战争制约能力增强,战争的规模和目的受限(2)战争实施节奏加快,进程缩短,但准备时间延长(3)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缩小,战争的相关空间不断扩大(4)作战要素信息化,制信息权成为战场争夺的焦点(5)战争力量一体化,战争胜负将取决于敌方双方系统整体的对抗能力(6)战争消耗巨大,战争更加依赖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有力的综合保障我国国家安全利益与安全目标:(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保障国家经济发展与繁荣(3)捍卫国家尊严与平等独立的国际地位其他:【世界大战】敌对国家集团之问同一时期在世界多个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面战争】全面动员、全力实施的战争。
包括世界大战、国家问的全面战争和国家内部的全面战争。
【局部战争】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等有限的战争。
相对于世界大战、全面战争而言。
【人民战争】为谋求阶级解放、反抗外来侵略或维护国家统一,组织、武装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人民战争。
【机械化战争】主要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具有机动速度快、火力毁伤强、战场范围广、战争消耗大等特点。
是工业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依托信息系统,使用具有一定信息化水平的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局部战争。
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时期战争的基本形态。
发展趋势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是信息时代战争的基本形态。
【电子对抗】亦称电子战,使用电磁能、定向能和声能等技术手段,控制电磁频谱,削弱、破坏敌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网络及相关武器系统或人员的作战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信息设备、系统、网络及相关武器系统或人员作战效能正常发挥的作战行动。
【战争观】对战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态度。
包括对战争根源、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目的、战争制胜规律、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