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
【摘要】怎样培养信息化时代师生数字化的文化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高效能力,以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本文从理念引领,智能管理、创新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实现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转变,带动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转变。
【关键词】数字化智能化教育云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48-02
背景意义
怎样才能实现学校新的发展和新的跨越,怎样培养优质加特长的学生,这成为摆在我们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想只有教育信息化才能带动教育现代化,只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才能实现学校新的发展。
在传统环境下,校园网常出现病毒泛滥的情况,维护和管理复杂导致可用性不强,出现硬件故障后维修周期过长的情况。而全球私有云,公有云、教育云等已经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高效安全的终端管理方法,具有绿色节能、管理方便、高性能视频、采购成本低的特点。也具有整合课件库、学件库,学科录像等各种教学资源的功能。
基于此,2011年4月我们开始与联想集团合作,建设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实现了硬件、软件资源的优质共享,实现了千兆互联,无线全覆盖。每间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均引入云终端,虚拟终端与传统pc有机融合,实现了硬件虚拟化、软件跨平台化,建成了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信息化支撑平台。
通过引进“云计算”,我校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发展的新模式。
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
1、智能管理.探索科学管理新横式
基于“云架构”环境下,我校与多家公司合作,引进了~系列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有eclass综合校园平台、敏特英语智能工具、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评系统、仿真探究实验室、3d虚拟机器人实验室、遥控模拟飞行、高清网络录播系统等。创建了教师录制的学校课程资源库、远程互动、校际联合教学交流库、200g的《电影与人生》音像、三十万册中小学电子图书、3tb探索节目录像、网络精品课程等数字教育资源。产学研相结合,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基本形成。
1.1 学校管理智能化
基于“云架梅”的信息化教育新环境,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数字化平台。网络智能办公系统,实现了校内校外一体化登录,内网与外网电邮的统一管理,师生成长档案、学校资产管理、图书借阅等都实现了电子化。比如: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库,学生及其家长只要注
册用户名,随时可以从网上查阅学生的档案,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表现和素质。将学生的电子档案实现网络管理,确保学生信息管理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再比如:给每个学生建成绩发展曲线图,以学生入学成绩为基点,把各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绘入每位学生成绩发展曲线,让各科教师、班主任及时把握学生成绩发展情况,分析学生变化的原因,调整教学方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1.2 教师教研智能化
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和环境虚拟化。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教研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的新工具。
学校不断开发了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及课程资源,省去了教师资料的筛选和制作课件所耗费的精力与时间,让教师备课更加便捷,同时,给教师更多思考、研读课标及教材的时间。高清网络录播系统,可以方便地直播与点播,实现了错时教研、异地听课,加强了国内外不同区域之间的校际交流,搭建了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团队式教研”框架。教师通过网络表达、汲取、修正、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一大批教师成长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专家。
我校教师通过网络化学习、社会化学习,与更广范围的同伴交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在这种交流、碰撞、反思过程不断地循环当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
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教师通过主动学习、不断内省、分享知识,从而在构建个体教育教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3 家校衔接智能化
学校依托信息化教育新环境,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实现育人无缝衔接。学校建立了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开放的云服务,将学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家自主学习,享受学校提供的更丰富、更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家长只要登录网络,随时随地就能了解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授课,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及时与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对话,让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知情者、建议者、协同者、参与者、监督者、同盟者。
2、创新应用,探索教与学的新模式
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围绕着“培养什么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本源,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工程以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信息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我们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使信息技术学科化。一直,课堂就是“教”堂,今天,网络打开重新定义课堂的窗户,在这里课堂不断进化,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教学设计。学校倡导教师把原来的教学模式与“云架构”下学习方式结合,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师在“一人一品”模式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打造出一个开放、互动、不受时空约束的教育平台,带来了更多自由选择的多维度学习
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方式。
“云架构”环境下课堂教学,以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泛在学习,使“一对一”,“一对多”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技术和网络平台,目的是来促进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在课前、课后,随时随地进行延伸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有事可做,有事能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既拓宽了课堂的宽度,又增加了课堂的深度。整个学习进程中,有效的补充了课堂上课的局限性,高效、高质地传递知识与技能,学生们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走出课堂,学习才真正引动思想的触点。比如:晚上学生做作业时,有不明白的问题,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复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教学课下复习容易遗忘和缺漏的不足,实现学生随时学,教师随时教,教学效果最大化。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同时解放了教师。传统的检测反馈,常滞后于课堂教学进度,教师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学情”诊断和“教情”矫正,而网络学习平台,可以长期的保留检测的全过程和结果。学生可以实名制登录,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教师利用海量的学习资源可以方便的进行学习阶段性检测。学生运用笔记本、普通pc、云终端、乐pad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测。客观题立即可以自动判分,主观题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指导。检测结果生成分析数据,便于教师对每个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班级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