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3节--神经调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第3节--神经调节

第3节神经调节(1)
汤炜国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神经元的形态、功能,能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读图、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在学习中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2、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难点: 神经系统的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引导分析:人体在感知环境
中的刺激后,会迅速作出相
应的反应,在此过程中需要
许多器官与组织的参与和协
思考与讨论:1、与人体其它细胞
引导学生指认模型上大脑、
课外学生活动: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展示各组有关脑科学的前沿动态。

作业布置:作业本相关作业。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3.3神经调节》教学设计附反思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3.3神经调节》教学设计附反思

第3节神经调节(一)本节的总体要求:本节内容以“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的。

围绕对刺激的反应、信息的接受、信息的传导、信息的处理、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而进行。

(二)本节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1)首先是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图3-15的反应的测试实验。

安排两名同学现场互相测试,即可发现人体对不同的刺激的反应是不同的。

在围绕实验,总结出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最后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同时也是多个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然后,在具体讲述: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细胞(神经元)刺激——树突——细胞体——轴突信息的处理——脑和脊髓通过读图3—17人体的神经系统,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由和组成;其中的中枢部分是和;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周围部分是和组成;(植物性神经是指内脏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因主要参与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呼吸、消化和吸收等动、植物所共有的“植物性功能”而常称为植物性神经,它调节内脏活动时,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不具有随意性,因而常有人(特别在国外)称之为自主神经。

)结合教材中的图形认识人的脑(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结合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大脑的功能、小脑的功能、脑干的功能。

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关注前沿科学——脑科学来进步理解人体的大脑的功能的重要性。

对与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教材是一带而过,但是,脊髓的功能应该指出,即传导和反射两项功能。

这也是我们在新教材时,编教材的老师要求的。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反射和反射弧;2、通过日常生活的反射及膝跳反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反射弧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法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反射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组成和信息的传导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幻灯片)、内装乒乓球的黑盒(一)、内装仙人球的黑盒(二)、四人小组的分组并确认组长。

八年级科学上册 3.3 神经调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 3.3 神经调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3.3 神经调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上册3.3 神经调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上册3.3 神经调节(第3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反射的概念;(2)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3)能对具体的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进行分析.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小组讨论、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描述的能力.3。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膝跳反射活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结构难点:反射弧的结构,具体反射活动中反射弧的分析教学设计说明《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重要内容。

这节内容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反射概念的建立;二是反射弧五部分结构的认识;三是具体反射活动反射弧结构的分析。

而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组成,以及具体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结构的分析,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但是又要求在本节课中落实,对于初二的学生,应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课堂中落实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对反射概念进行构建,了解反射弧的结构,必须通过学生们自己从生活中发现不同的问题,比如,手碰到正在烧水的壶会缩手,吃酸梅会流口水,等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思考,升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以下设计:首先,以“吃酸梅"小实验以及一张图片引出神经系统调节的方式—-反射。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3节神经调节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2.技能目标(1)通过对神经系统演化图的观察,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

(2)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因为学习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核心问题是要认识调节的生理意义和机理,这就必须将生理功能作为重点。

但也不能忽视对形态结构的了解,因为这是理解功能的感性认识基础,也是强调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方法所必需的。

难点:脑的结构、功能三、教学准备神经系统挂图、脊髓模型、脑模型、神经系统演化挂图或投影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播放一段美国篮球巨星乔丹过人上篮进球的录像,学生看到这一片段后兴趣高涨,心里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乔丹为什么能如此灵活地过人上篮,这与神经系统有关吗?神经系统究竟是怎么协调身体的……?”抓住这一契机,及时询问“对于神经系统,你们原来知道什么?”(二)新课教学:信息的处理提问:当人在环境中接受了变化的信息后,主要是由什么部位进行处理的呢?学生阅读: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任务,并与由它们发出的周围神经一起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教师出示神经系统挂图(也可同时出示神经系统模型,直观效果会更好)。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先后介绍: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

然后指出,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神经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态是怎样与完成信息传送与调节作用相适应的?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归纳、总结:周围神经系统犹如通讯线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建立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则好像信息处理中心,集中于中央部位。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第四,本章教材强调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控制的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系统论和控制论。

八年级科学上册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

八年级科学上册 3.3 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

《神经调节》
师:在游戏和实验中我们知道眼、耳能接受信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器官也能获取信息?
生:舌、鼻、皮肤等。

师:我们为什么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3、对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师:神经调节开始于接受信息,我们通过眼、舌、鼻、皮肤、耳等接受刺激,它们都能获得信息,原来构成它们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一类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我们的神经系统就是由许许多多的神经元构成的,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展示:展示神经元图片。

图1 图2
读图1:学生认识神经元的形状、结构名称。

读图2:神经元各个结构传递冲动方向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1

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教案)【课型】探究,概念学习。

【教学模式】小组讨论归纳、讲授。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不同人、不同感觉器官对刺激的反应快慢是不同的。

2、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3、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形态。

知道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4、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难点: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形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授课思路】1、课外活动: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实验小组,在课外按《科学》课本P110—111“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步骤要求,通过合作,边实验、边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分别按要求记录在三个实验表中。

在实验前强调以下注意点:①我们是以四人为一小组,其中两个同学做好课本P110,图3-15准备(0刻度端朝下),另外两人一人记录数据,一人调整被试手放置的位置(开始前被试的手对准0刻度线)。

②记录的数据是以捏住尺的那个刻度(既以手上端刻度为准)。

并初步考虑数据产生的差异。

2、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已在课外得到的实验数据,按原来的实验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单上的讨论题进行讨论。

然后展示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

教师对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进行归纳。

从中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反应快慢是不同的。

并能明白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是多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知道对刺激的反应,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和做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3、通过神经元课件展示使学生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形态。

知道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转化、传导神经兴奋(神经冲动)的功能。

附:“实验表”和“任务单”“致谢”各一份。

实验:对刺激的反应实验表表一:课本P110,实验步骤2记录表,(即视觉对刺激反应记录表)表二:课本P110,实验步骤3记录表,(即数数对刺激反应影响记录表)表三:课本P110—111,实验步骤4记录表,(即听觉对刺激反应记录表)任务单一、讨论:1、三组表格中的平均数值大小一样吗?对实验表一、表三中结果进行比较那组数值小?即做那组实验时反应要快?实验表一、表三中各是什么器官对什么信号作出反应?那么关于人对不同信号的反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2、对表一、表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说明数数对反应时间有什么影响?3、在夹住落下的直尺的过程中,身体哪些器官作出了反应?这些器官中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和作出反应的又各是哪些器官?二、思考总结:神经元数目形态功能树突轴突三、作业:(可讨论)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教案神经的调节

八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教案神经的调节

神经的调节——教案一.教材与学情分析:《神经的调节》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从而来学习有关于神经元,中枢神经,周围神经以及脑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神经组织,大概了解了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对应的功能,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此外,本节课在生物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脑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为今后学生在高中进一步地学习反射弧以及脑的结构奠定了知识基础。

因此我将脑的结构和对应部分的功能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征分析,由于他们的宏观形象思维以及求新知意识较强,所以对于由刺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这一内容学习起来较为容易,但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神经元功能——信息的接受和传导这一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神经元的功能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重点:脑的结构和对应部分的功能三.教学难点:神经元的功能——信息的接受和传导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一系列连续的过程2.能正确描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以及对应的功能3.能区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4.能说明脑各部分的结构,所在的大概位置以及对应的功能(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大脑模型,能区分大脑的各个部分2. 通过自主阅读资料,区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体验自主阅读概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反应所包含的科学,提高科学素养五.教学思路:举例人对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合作完成活动1探究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一般过程——展示神经元的模型,探讨神经元的功能——图片展示人的神经系统,区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脑模型的展示,讲解脑的结构,探究脑个部分对应的功能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七.教学用具:神经元,大脑模型,多媒体八.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谈话法,计算机辅助,讲授法九.教学设计:(一)举列子,引新课(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对应的功能:十.课后总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十一.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本的对应练习十二.板书设计:3.3神经调节刺激作出反应: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神经元的结构树突轴突中枢神经脑神经系统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脑脑干脊神经小脑大脑。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 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2 节神奇的激素
第3 节神经调节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
一、本章概述:
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3.3 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读图,98%学生能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②通过读图,90%学生了解人脑和脊髓的结构。

③通过列举生活实例,90%学生了解人脑和脊髓的功能。

2.能力目标①通过生活实例剖析,培养90%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②通过读图,培养90%学生读图能力。

3.情感、科学态度与价值观①关注脑科学的前言进展。

②知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神经系统的结构【教学用具】教学课本、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先来看段视频,思考生物是根据什么来作出反应的?生:环境变化(狮子辨别风向、斑马的行为;斑马根据感觉、气氛)。

师:好,请坐。

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迅速作出了反应,人也一样,人走路遇到障碍物是不是会绕开走,不热就会被绊倒。

而承担信息处理重任的就是人体内的脑和脊髓。

脑和脊髓与它们发出的周围神经一起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2讲授新课(一)神经系统师:我们先来了解下人体的神经中枢。

打开书本103页,读图3-14,并把右下角的列表填起来。

师: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师: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生:脑和脊髓师:中枢神经系统有什么作用?生:接收并处理各种信息,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师:回答的真棒。

那周围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生:脑神经和脊神经。

师:周围神经系统有什么作用?生:负责中枢神经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师:也就是说他们把中枢神经处理的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吧。

那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别负责哪些部位呢?生:脑神经主要支配……,脊神经支配……。

师:那脑神经和脊神经还有哪些区别?生:脑神经来自脑,有12对师:对,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有12对。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浙教版

最新八年级科学上册-3.3-神经调节教案-浙教版

3.3 神经调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4、了解反射与反射弧(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让学生有直观体验,培养实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三)情感目标: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结构和功能反射与反射弧难点: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神经系统的结构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模型投影片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前面学了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是缓慢而持久的,而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且以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主。

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是怎样呢?引出课题:第3节神经调节出示图片1、人的手碰到火,手会立即缩回去。

2、用树枝触乌龟头,头和四肢都缩进龟甲。

说明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是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自己;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应。

.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有反应?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板书:一、对刺激的反应【实验】P110-11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学生动手测你反应的快慢。

1、测试者松开直尺,被测试者将尺抓住(0刻度朝下)。

2、测试5次,记录直尺该度,求平均值。

3、被测试者越靠尺下端,说明反应越快。

4、被测试者数数,重复实验。

5、闭上眼睛,重复实验。

比较一下,哪种情况反应的时间更短。

通过比较,关于人对不同信号的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线分享文档用科技让复杂地提升自己分析:人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器官或组织参与。

接受信息的器官:眼、鼻、耳、皮肤 感觉器官 感觉刺激 传导信息的器官:传入神经处理信息的器官:脑、脊髓传导信息:传出神经作出反应的器官:运动器官(骨骼、肌肉)小结:1、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 2、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有许多器官的参与。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3节 神经调节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3节 神经调节 教案(教学设计)

第3节神经调节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神经系统演化图的观察,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

2.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脑的结构和功能。

3.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活动中的信息传导和处理2.神经系统的结构前面学到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快速而短暂,如:动物遇到危害时,会迅速的躲避保护自己;人处于紧急情况时,也能迅速的对环境做出反应.那我们的神经系统对这些反应到底有多快呢?每个人的反应速度都一样吗?一、对刺激的反应实验: P100-101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目的:让学生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结论:1、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的。

2、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有许多器官的参与。

3、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讨论1、在步骤2中,眼(看),耳、参与了接受信息;神经传导信息;脑处理信息;手(运动器官)和皮肤作出应答性反应。

2、在步骤4中,用耳代替眼来接受信息。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回顾人的感觉接受外界刺激(1)眼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2)鼻的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3)口的味蕾中有味觉细胞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4)更多,学生列举,如听觉,触觉……结论上面提到器官里的细胞都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2、神经元(看图3-13说明)(1)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可以把兴奋从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轴突(具体看名词解释)。

3.3《神经调节》第1课时优秀教案

3.3《神经调节》第1课时优秀教案

3.3神经调节【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2014年版)上册第3章第3节【主题】神经调节【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体会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对、人生命活动的影响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了解人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并且是多个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测试自己的反应,体会神经调节的特点,并在生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学习效率,更加了解自己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2.难点:脑的结构、功能三、教学过程1.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人)【学生活动】预设: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激素【教师活动】提问:激素调节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预设:缓慢,持久【教师活动】司机在碰到快要碰上前面的车时,激素调节能不能帮助人及时的采取行动?2.神经调节(一)对刺激的反应活动1:测试你的反应有多快实验: P99-100学生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目的:让学生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实验步骤: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

记录捏住尺的那个位置的刻度。

被测试者闭上眼睛,听测试者发出松开直尺的指令,将尺夹住。

记录数据。

被测试者按照1.7.14.21……的顺序数数时,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记录被测试夹住尺子时刻度距离。

提问:在上面的活动中,共有哪些器官参与了反应?这些器官起什么作用?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在步骤2中,眼(看),耳.参与了接受信息;神经传导信息;脑处理信息;手(运动器官)和皮肤作出应答性反应。

结论:1.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都是不一样的。

2.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有许多器官的参与。

3.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

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人对刺激反应是有快慢的,并且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也是不同的;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了解对刺激的反应(即神经调节)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知道神经元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能从实验现象或数据中进行分析比较,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以及乐于学以致用的情感。

2学情分析以人为中心取材。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学生联系起来,让他们在丰富的体验中,进一步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不仅有趣,而且更加有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

“激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把兴趣上升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上来并且在课后还会有高涨的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对于初中学生的教学,重点还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采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动手动脑学科学。

让学生掌握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科学方法。

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有机结合,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注重实践,感受和体验。

3重点难点知道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

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扎绵羊”的FLASH小游戏2名学生先后参与“测测你的反应有多快”,显示测试结果。

引起其他同学参与挑战的兴趣。

(买个关子)告知:出现小羊图像(光刺激)→按鼠标(作出反应),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是人的神经系统完成的一个神经调节的过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神经调节》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神经调节》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3、刺激可以来自外界的,如敌害、食物,液可以来自体内的,如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疼痛性反射。
2)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实验】膝跳反射
膝跳反射在膝关于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时,轻快地叩击膝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应。此反射属于腱反射。其感受器是能感受机械牵拉刺激的肌梭。此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影响,其反应的强弱、迟速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临床上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椎管内,呈扁平柱形,上端平枕骨大孔和脑相续,下端呈圆锥形。成人的圆椎末端在第一腰椎下缘,全长约45厘米,平均重30克,在颈部与腰部有两个膨大,与四肢功能有关。从横切面上看,中央为蝴蝶形灰质,周围由白质组成。灰质中央有中央管。灰质向后外突出的部分为后角,与脊神经的后根相连,内含中间神经元;向前方突出的部分为前角,内含运动神经元,其纤维构成脊神经前根;侧角内含植物性神经元。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按位置可分前索、侧索和后索。分别把脑和脊髓及脊髓内各段联系起来。脊髓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传导功能,来自大部分器官的神经冲动,先经后根入脊髓,后经上行传导束到脑,脑发出的大部分冲动,通过下行传导束传到脊髓,再经前根传至全身大部分器官。二是反射功能,脊髓灰质中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某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排便,排尿等内脏反射和膝跳反射、跖反射等躯体反射。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活动都是在高级中枢控制下进行的。当脊髓突然横断,与高级中枢失去联系后,会产生暂时性的脊休克。脊髓损伤可中断某一水平的生理功能。目前由于医学进步,许多脊髓损伤病人已有可能恢复其生理功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三章 3.3 神经调节(教师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三章 3.3 神经调节(教师版)

第十一讲——神经调节知识梳理:一、对刺激的反应1、动物可以对外界刺激迅速地做出反应2、人和其他动物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之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小鸟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

3、对刺激反应的过程(1)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_传递信息→__处理_信息→_传递_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

(2)不同的人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做出反应的快慢也会有所差别。

说明:(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_调节。

由激素等内分泌物质控制和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叫体液调节;由_神经系统__控制和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叫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缓慢而持久,而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而短暂,其中_神经调节_起主导作用。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1、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如眼、鼻子、舌头)这些感觉器官的细胞都是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_结构__和_功能__的基本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①细胞体:内有_细胞核__,处理信息②突起: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把产生的兴奋传向细胞体。

轴突:较长,只有一条,在它的末端有轴突的分支,尖端是末梢。

把兴奋从细胞体传出。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信息和传导信息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_刺激_,产生兴奋_,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到其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_神经冲动__,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三、信息的处理1、神经系统的组成生物在接受环境刺激的信息后,需要迅速处理信息,做出决定,并根据决定快速行动。

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

神经系统:(1)周围神经系统:_脑神经_ _脊神经(2)中枢神经系统:脑:_大脑_,_小脑_,_脑干_脊髓2、中枢神经系统(1)脑和脊髓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2)功能:主要接收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第一课时)(广东省深圳市)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神经调节(第一课时)(广东省深圳市)

树突: 数目多、冲动

传入细胞体
结 突起

轴突: 数目少、冲动
传出细胞体
神经元的功能: 对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讨论】环境中温度变化的 信息是如何被接受的?
通过人体皮肤细胞中的冷敏小体 和热敏小体中的神经元接受
三、信息的处理
马对环境的察觉和人遇到障碍物 时的反应. 他们是通过什么获得信息的?又是什 么安排他们作出这样的反应?


脑神经(12对) (传导
周围神 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信息的 功能)
植物性神经
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1、神经系统:传导并处理信息的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承担着 处理信息的重任
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 植物性神经,承担着传导信息的功能
大脑
大脑右 半球
大脑左 半球
脑干
小脑 脊髓
【讨论】P114
1、脑和脊髓 2、失去平衡
脊 髓 :是脑干的延续
1.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 传导和反射功能;
2.大脑对脊髓活动的控制:脊髓中有许多 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但是,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 脑控制。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人的神经系统
周 围 神
脑神经 (12对)

系 统 脊神经
(31对)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处理信息)
脑神经:来自脑部, 主要安排头部和颈部 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 运动。
脊神经:来自脊椎, 主要安排身体的颈部、 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 运动。
人的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对刺激反应是有快慢的,并且不同的人对刺激的反应快慢也是不同的;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了解对刺激的反应(即神经调节)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知道神经元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能从实验现象或数据中进行分析比较,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以及乐于学以致用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以人为中心取材。

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学生联系起来,让他们在丰富的体验中,进一步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不仅有趣,而且更加有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学习科学。

“激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把兴趣上升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上来并且在课后还会有高涨的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对于初中学生的教学,重点还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采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动手动脑学科学。

让学生掌握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科学方法。

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有机结合,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节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注重实践,感受和体验。

3重点难点
知道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是一个接受、传导、处理、传导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

了解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需要许多不同的器官的参与。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扎绵羊”的FLASH小游戏
2名学生先后参与“测测你的反应有多快”,显示测试结果。

引起其他同学参与挑战的兴趣。

(买个关子)
告知:出现小羊图像(光刺激)→按鼠标(作出反应),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是人的神经系统完成的一个神经调节的过程。

(反应快及神经调节过程完成的快)
又比如,听到老师“上课!”(声刺激)→同学起立(作出反应)。

问:你还有其他例子吗?(学生举例)
疑问:1.“刺激”到“作出反应”之间又发生了什么?
2. 为什么游戏中两个同学的测试结果有不同?
想不想也来测试一下自己的反应快慢,并来找找问题的答案?
活动2【活动】活动:“反应快慢的测试”
活动一:正常状态下测试
1) 教师和学生合作演示并同时告知学生活动的过程及操作要求
2) 学生两人小组活动→整理数据(表格)→汇报交流
小结:①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作出的反应是有快慢的。

②重复操练可加快反应的速度。

活动二:数“1、3、5、7、9 …”时测试
1)教师和学生合作演示并同时告知学生活动的过程及操作要求
2)学生两人小组活动→与活动1结果比较
小结:③同一个人,有干扰因素时,反应会变慢。

活动三:“闭眼”时测试
1)根据结论①“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作出的反应是有快慢的。

”引导思考: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反应的快慢是否也不同?
可在活动基础上如何设计实验?
2)学生两人小组活动→整理数据(表格)→汇报交流
与活动1中数据对比
小结:④同一个人,对不同的刺激反应的快慢也不同。

思考:根据活动中所得的结论,猜测“扎绵羊”小游戏中,成绩略差的可能原因。

讨论:根据活动中所得的结论,对如何提高我们的学习(作业)效率
你有什么启发?
(包括生活中做一些特殊工作或事情时,如:开车时…)
活动3【讲授】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和单位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思考1:刺激——————→作出反应之间神经调节有哪些过程呢?
思考2:活动一和活动三中的被测试分别有哪些器官参与完成反应活动?_
它们的功能?
师生讨论中得出:
(神经调节)
刺激——→接受信息→传入信息→处理信息→传出信息→作出反应
(眼/耳…)(神经) (脑)(神经) (手)
二、神经元——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回顾: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1、读图:神经元思考:与人体其他细胞相比,它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2、视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思考:这些结构特点有何意义?
小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课堂小结:说说今天所学(开火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