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42775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日后从事机械制造工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各个环节和流程,通过实际制作一个复杂的机械零部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有工程意义的机械零部件进行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工艺难度,能够涉及到机械制造工艺的多个环节和工艺流程。

设计过程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工艺规程的制定在完成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后,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包括工艺路线和加工工艺参数等。

要求学生考虑到各种工艺因素,如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工艺装备等,以确保零部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出来。

3. 工装夹具的设计学生需要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并制作必要的工装夹具,以便于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

工装夹具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加工精度、工装夹持力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4. 加工工艺的实施学生需要实际使用机床和加工设备,按照制定的工艺规程和使用的工装夹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加工质量和人身安全。

5. 零部件的检验和评价学生需要对加工完成的零部件进行检验和评价,包括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方面。

评价结果需要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报告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后,学生需要撰写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报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设计的背景和目的:介绍设计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2.设计方案的描述:详细描述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过程、设计思路和设计依据等。

3.工艺规程的制定:描述制定工艺规程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工艺路线和加工工艺参数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目录目录一.零件分析零件分析1.1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1.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3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二.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2.1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2.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三.确定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3.1毛坯种类毛坯种类3.2毛坯结构尺寸,形状毛坯结构尺寸,形状 3.3确定余量,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四.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4.1定位基准选择定位基准选择4.2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4.2.1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4.2.2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的划分4.2.3工序组合原则工序组合原则4.2.4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顺序的安排4.2.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的安排4.2.6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五.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1机床选择机床选择 5.2工艺装备选择六.加工工序设计加工工序设计6.1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确定6.2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切削用量6.3工时定额确定工时定额确定七.设计小结设计小结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节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

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一、零件工用分析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

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 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题目得,其材料为 HT200。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该零件上主要加工面为上端面,下端面,左右端面,2-13mm孔和 20(+—)mm以及 3mm 轴向槽的加工。

20(+——)mm孔的尺寸精度以及下端面的平面度与左右两端面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到进气孔与排气门的传动精度及密封,2——13mm孔的尺寸精度,以上下两端面的平行度。

因此,需要先以下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粗基准加工下端面,再把下端面作为精基准,最后加工 20(+——+)mm孔时以下端面为定位基准,以保证孔轴相对下端面的位置精度。

由参考文献(1)中有关孔的加工的经济度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要求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和评估要求。

2.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 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实践的基本能力;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工艺计划的编制:学生将对给定的零件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包括加工工序、加工顺序、工艺参数等。

- 加工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根据工艺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 加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学生将对加工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 制造工艺文档的编制:学生将整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编写制造工艺文件。

4. 课程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将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分组:学生将组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选题: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指导,从给定的零件中选择一种进行加工。

3. 制造工艺计划的编制:小组根据选定的零件,设计制造工艺计划,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工序顺序、工艺参数等。

4. 加工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小组根据制造工艺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加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小组分析加工试验的结果,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制造工艺文档的编制:小组整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编写制造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表、工艺参数表、加工实验报告等。

7. 呈现与评估: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制造工艺文件,并进行评估和讨论。

5. 课程设计评估要求课程设计的评估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制造工艺计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 加工试验的结果和数据记录; - 加工过程分析和问题改进方案; - 制造工艺文档的规范性和内容完整性; - 小组合作和个人贡献。

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工艺学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要获得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机械制造工艺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通过工艺学课程设计得到下面几个方面的锻炼:1、能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能设计简单的夹具。

3、学会使用手册及其图表资料。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题目为:设计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套4、机械加工工序卡2道工序5、零件某工序的夹具原理图或装配图6、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三、课程设计的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五、课程设计内容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滑动轴承座由上盖、底座、剖分轴瓦(铝青铜),安装螺栓组成,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使用简单,不需要安装轴承。

轴瓦内表面的不承担载荷部分开有油槽,润滑油通过进油孔和邮沟流进间隙。

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念就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箱体,轴承可以安装在其中。

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1、技术要求的分析由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得知,该零件的技术要求是:1)、铸件不得有砂眼、夹砂、疏松、缩孔等缺陷2)、铸造圆角R3~R5所以要求铸件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塑性低,铸造性能和减震性能好,铸造时精度一定要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目录1.绪论 (1)2. 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2)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分析 (2)3. 工艺规程设计 (3)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基面的选择 (4)3.2.1 粗基准的选择 (4)3.2.2 精基准的选择 (4)制定工艺路线 (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30)4. 加工曲拐上侧面油孔夹具设计 (38)定位基准的选择 (38)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40)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40)钻套、衬套及夹具体设计 (40)夹具精度分析 (42)5. 结语 (43)附录:参考文献1 绪 论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艺路线的确定,夹具方案的优选,各种图纸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利用更好的夹具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是加工面与定位面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

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用夹具后可以减少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且易于实现多工位加工。

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为了让夹具有更好的发展,夹具行业应加强产、学、研协作的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夹具技术水平的步伐,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与时局进地创新和发展夹具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说明书1. 引言本说明书是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设所准备的,旨在介绍课设的目标、背景、要求和实施步骤。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要求和课设的目标,指导学生完成课设,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课设目标本课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完成课设,学生将能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设计和制造一个实用的机械零部件,并解决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 课设背景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加工工艺的确定和优化、机床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通过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学生能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提高设计和制造机械零部件的能力。

本课设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设要求本课设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零部件进行设计和制造;•确定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设计并制造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机械零部件,并进行测试和评估;•分析并解决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5. 实施步骤本课设的实施步骤如下:5.1 选题和确定目标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机械零部件,并明确设计和制造的目标和要求。

选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也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获得建议和指导。

5.2 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确定根据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要求和制造过程的需要,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适合的加工工艺。

在确定材料和工艺时,学生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机械强度要求、加工难度等因素,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5.3 设计和制造学生需要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机械零部件的功能、结构和制造要求,使用 CAD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相关的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节序言 (3)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工用分析 (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4)一、确定生产类型 (4)二、确定毛胚制造形式 (5)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5)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8)七、工序设计 (10)(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0)(二)确定工序尺寸 (11)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3)九、夹具设计 (19)(一)底面夹具设计 (19)(二)钻D=13mm孔夹具设计 (20)(三) 钻D=20mm孔及铣其两端面夹具设计 (20)(四)槽的铣销加工夹具设计 (20)十、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20)第一节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

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一、零件工用分析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

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Ø20(+0.10—+0.16)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Ø13mm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题目得,其材料为 HT200。

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姓名:学号:目录1.绪论 (1)2. 零件分析 (1)2.1 零件的作用 (2)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2.3 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分析 (2)3. 工艺规程设计 (3)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3.2 基面的选择 (4)3.2.1 粗基准的选择 (4)3.2.2 精基准的选择 (4)3.3 制定工艺路线 (5)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3.6 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30)4. 加工曲拐上侧面油孔夹具设计 (38)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8)4.2 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40)4.3 夹紧元件及动力装置确定 (40)4.4 钻套、衬套及夹具体设计 (40)4.5 夹具精度分析 (42)5. 结语 (43)附录:参考文献1 绪论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艺路线的确定,夹具方案的优选,各种图纸的绘制,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等。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

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

利用更好的夹具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是加工面与定位面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

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用夹具后可以减少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且易于实现多工位加工。

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工艺范围。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为了让夹具有更好的发展,夹具行业应加强产、学、研协作的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夹具技术水平的步伐,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与时局进地创新和发展夹具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内套轴)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内套轴)

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夹具类型:根 据法兰盘内套 轴的加工要求, 选择合适的夹 具类型,如三 爪卡盘、四爪
卡盘等。
夹具调整:根 据法兰盘内套 轴的尺寸和形 状,调整夹具 的位置和角度, 确保加工精度。
夹具固定:将 夹具固定在机 床上,确保加 工过程中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夹具维护:定 期检查和维护 夹具,确保其 性能和精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 计说明书(法兰盘内套 轴)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和 要 求
03 工 艺 参 数 和 设 备 选

05 课 程 设 计 总 结 与 展

02 法 兰 盘 内 套 轴 的 工 艺流程
04 工 艺 卡 片 和 工 艺 流 程图的绘制
设计展望:对未来机械制 造工艺学的发展趋势和应 用前景进行展望
收获与体会
加深了对机械制造 工艺学的理解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学会了如何进行课 程设计,包括选题 、设计、实施和总 结
对未来从事机械制 造行业充满信心和 期待
改进与展望
展望:未来机械制造工艺的 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自动 化、绿色化等
工艺卡片的填写
工艺卡片的格式 和内容
工艺卡片的填写 要求
工艺卡片的审核 和修改
工艺卡片的存档 和更新
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01
确定工艺流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法兰盘 内套轴的加工工艺流程。
02
绘制工艺流程图:使用流程图软件,如Visio, 绘制工艺流程图。
03
标注工艺参数:在流程图中,标注每个工序 的工艺参数,如加工时间、加工温度等。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 107040203学号: 10704020309姓名:侯淼联系电话: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车轴承孔工序专用夹具设计内容:1、绘制零件图(按1:1的比例)1张2、绘制毛坯图(按1:1的比例)1张3、填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机械加工工序卡片4张4、机床夹具总体方案图1张5、编写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原始资料:零件图样1张;零件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每日3班;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生产。

前言我们先后进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专业课课程的学习,并且南车资阳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生产实习。

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开始了专业课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次温习使我们对课程设计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生过一些“争吵”,不过大家也都是出于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让本次的课程设计做到最好,让大家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实践能力尚不成熟,思考的尚不够周全以及一些疏忽和大意的存在,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一、零件分析 (4)1.1零件的用途1.2零件图样分析1.3零件的工艺分析二、确定毛坯 (5)三、工艺规程设计 (5)3.1选择定位基准3.2制定工艺路线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六、车轴承孔专用夹具设计 (14)6.1定位方案确定6.2定位基准选择6.3定位误差分析6.4夹紧方案确定6.5切削力与夹紧力计算七、课程设计小结 (17)八、参考资料 (18)一、零件分析1.1 零件的用途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是用于支承轴承的,其主要工作表面是轴承孔Ф80H7Ra1.6和轴承孔端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过程设计
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该产品为一个壳体零件。

该产品年产量为2400台,设其备品率为10%,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订该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βα++=Qn N
)(%%112000βα++⨯=
年件
/2220= 齿轮零件的年产量为2220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中型机械,根据表1.1-2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2.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
该零件作外壳用。

铸件符合IB/T 5939-91之规定。

铸件尺寸公差:Q/SDL30001-03 CT10
材料为:ZG310-570
成批大量生产砂型铸造型及壳型 铸钢CT10 、MA-H
非加工内表面涂防火材料,外表面涂两遍消防红旗,涂漆厚度均匀且无漆滴;
水压密封试验,水压2.0MPa ,持续5min ,各处不允许泄露。

零件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3.定位基准的选择
该零件为带孔的盘装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原则。

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该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内孔、端面、锥面、槽等。

参考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1)φ5.0-
0.1-1300的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
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2)φ500的内圆孔: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 6.3m μ, 经粗镗(表1.4-6)。

(3)φ25的圆孔:公差等级为IT11,位置度0.5mm, 经钻、扩(表
1.4-6)。

(4)φ27的圆孔:公差等级为IT11,位置度0.5mm, 经钻、扩(表
1.4-6)。

(5)φ660的外圆:公差等级IT12,表面粗糙度为Ra 12.5m μ,经粗车即可(表1.4-6)。

(6)左端面: 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7)左端面的“牙形”环槽:表面粗糙度为Ra 12.5m μ, 经粗车即可(表1.4-6)。

(8)左起带二个平面:公差等级IT11,表面粗糙度为Ra 12.5m μ,, 经粗车即可(表1.4-6)。

(9)中间平面:公差等级IT11,表面粗糙度为Ra 12.5m
μ,,经粗车即可(表1.4-6)。

(10)右起第二个平面: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 1.4-6)。

(11)右起第二个平面的“牙形”环槽: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12)右端面:公差等级IT8,表面粗糙度为Ra 3.2m
μ,经粗车、半精车(表1.4-6)。

5.制定工艺路线
外壳的加工工艺路线一般是先进行端面的加工,再进行外圆面加工。

及内孔的加工。

按照先加上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外壳的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工序I: 车工艺加紧大端外圆
工序II: 粗车小端端面、“牙形槽”、外圆面、台阶端面、外圆面粗车内孔。

工序Ⅲ:车工艺加紧小端外圆
工序Ⅳ:粗车大端端面、外圆面、台阶面、外圆锥面、“牙形槽”
工序Ⅴ:车工艺加紧大端外圆
工序Ⅵ:内圆孔倒角C2、半精车小端孔处端面
工序Ⅶ:车工艺加紧小端外圆
工序Ⅷ:半精车大端端面、φ1300的外圆、端面
工序Ⅸ:划16×φ25、24×φ27的圆孔
工序Ⅹ:钻16×φ25、24×φ27的圆孔
工序ⅩI: 密封性试验
毛坯及机械加工余量
公差等级为IT10,铸件符合IB/T 5939-91之规定。

铸件尺寸公差:Q/SDL30001-03 CT10
材料为:ZG310-570 成批大量生产砂型铸造型及壳型铸钢CT10 、MA-H
砂型铸造的铸件,顶面(相对浇注位置)的加工余量等级,比底、侧面的加工余量等级需降低一级选用。

该零件尺寸公差为CT10级,加工余量底、侧面为MA- G级,顶面则为MA-H级。

侧面加工余量9.0mm和7.5mm顶面加工余量12mm和10mm(前一数值是进行单侧加工的加工余量,后一数值为进行双侧加工时悔侧加工余量值。

) 砂型铸造铸件的底、侧面所采用加工余量等级为选定的尺寸公差等级所对应的全部加工余量等级中最粗级时,其顶面的加工余量等级则需选用尺寸公差降一级所对应的和底、侧面相同的加工余量等级。

该零件底、侧面加工余量为CT10级,MA-H级,顶面加工余量则为CTI1级、MA一H级。

顶面加工余量13mm和10mm。

砂型铸造孔的加工余量等级可选用和顶面相同的等级。

孔的加工余量13mm和10mm。

铸造斜度对于砂型及硬型铸件常选用3' 待加工表面的斜度数值可以大一些,非加工表面斜度数值可适当减小。

为便于模具制造及造型,各面斜度数值应尽量一致。

由此得毛坯图如下所示:
工序间加工余量
内孔加工余量按照7级和8级精度加工预先铸出或冲出的孔
φ500mm的圆孔,第一次粗镗后直径为φ492mm,第二次粗镗后直径为φ497mm,半精镗后φ499.2mm,按照H11公差+0.36mm 粗车外圆后半精车余量1.4mm
平面加工余量粗加工后精刨或精铣加工余量2.0mm。

孔加工刀具
中心钻
中心钻用于加工各种型式的中心孔。

根据GB6078-85中心
钻有三种类型:A 型不带
护锥的中心钻、B 型带护锥的中心钻、R 型弧形中心钻。

麻花钻头用于加工φ0.1~ 80mm 的孔,精度可达IT I1---IT13,加工表面粗糙度参数
值为a R 6.3~a R 50m μ
锥柄麻花钻 (GB/1438-85) 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 (GB/10946-89)
d=25mm L=281mm l=160mm 3号 ; d=27mm L=291mm l=170mm 3号
“牙形”环槽加工刀具,选用︒90刀
立式车床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C516A
垂直刀架最大加工直径:1600mm
侧刀架加工最大直径:1400mm
工件最大高度:1000mm
工件最大质量:5t
主电动机功率(KW):28
立式车床刀架进给量:0.045、0.06、0.09、0.12、0.18、0.25、0.36、0.5、0.72、1、1.47、2.0、2.80、5.6、8、11.2、16
机床夹具设计
1.设计方案及其结构原理图
根据加工要求,设计一套满足以φ500mm的内圆孔为基准的外圆φ1300的同轴度要求的工艺装备机构。

分析可知:只需一个“圆柱销”定位即可。

然后设计一套夹具。

定位机构结构原理图如下:
加紧机构利用现有T形槽,设计支撑块,支撑杆用螺栓连接加紧。

设计的结构图如下:
夹具体的整体结构
1.立式车床工作台
利用立式车床C615A工作台上现有的“T”形槽,上面现有的直径为 250mm的圆孔进行设计。

2.定位盘
利用工作台上的圆孔为基准,将定位盘设计成阶梯状,一端直径φ250mm为另一端直径为φ500mm。

并在φ500mm的一端开4个螺纹孔。

材料选用工艺性能较好的45号钢。

其三维结构图如下:
工程图如下:
3.支撑块1
4.支撑块2
5.支撑杆
定位机构类似于一个“圆柱销”将定位盘通过4个螺栓连接固定
在立式车床的工作台上,然后将工件 500mm的内圆孔定位
夹紧机构
将支撑块1、支撑块2和支撑杆通过T形槽安装在工作台上,通过螺纹连接将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

螺母的松紧,夹紧机构的位置都可以调整来调整夹紧力。

支撑块的高度仍需现场调试,以满足工件的装夹要求。

所需夹紧力计算
定位误差计算
参考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益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赵家齐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互换性和技术测量》韩进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床夹具设计》龚定安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床夹具设计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工艺师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