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13cac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7.png)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3的倍数的概念与性质;2.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的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明确3的倍数的概念;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课堂讲解;2.情境引入,板书讲解;3.课堂练习,小组探讨。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彩笔等教学用具;2.学生准备书写用品。
六、教学内容及步骤1. 教学内容:1.3的倍数的概念2.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在复习巩固期间,通过抛掷骰子的方式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3的倍数。
比如,教师抛掷一个骰子,询问学生所得到的数是否为3的倍数,并介绍3的倍数的概念与性质。
2)讲解•介绍3的倍数的概念3的倍数是指,一个数若能被3整除,则称其为3的倍数。
•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方法1:将整数各位数字的和相加,如果和是3的倍数,则原数也是3的倍数。
–方法2:将整数的个位数去掉,如果去掉后的数是3的倍数,则原数也是3的倍数。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带领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练习1:求出100以内的所有3的倍数。
•练习2:求出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4)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3的倍数的概念与性质,并学会了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同时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3的倍数的相关概念、性质以及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7c52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b.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第【1】篇〗学习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第 1 课时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说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课件教学方法二次备课说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 153 345 2460 986 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3×4=123×5=15 3×6=183×7=213×8=24 3×9=27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 15→5118→81 24→42 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54 216 129 9231 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板书)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72af27eff9aef8941e0663.png)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
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能够正确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以正确运用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364、420、515、736、1028、905)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
而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627b52aeaad1f347933f68.png)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教材简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节第2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及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同时将)教学难点:(设定为)探究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发猜想。
新课开始,我将出示2、3、5三个数字卡片(板书)。
先请同学摆出2的倍数:532、352(板书);然后再摆出5的倍数:325、235(板书)。
紧接着追问到底,你们能用这三个数字卡片摆出3的倍数来吗?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毫不犹豫地喊出:253,523。
然而,当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发现它们并不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到底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似乎在祈求着我给他们一个答案。
此刻我知道,该是下一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验证闪亮登场的时候了。
先引导学生,应用《百数表》,否定错误猜想,划出3的倍数,证实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意的数。
接下来,我趁热打铁,请出我们熟悉的小伙伴—计数器,让学生用计数器拨出3的倍数,然后记录下这个数字,同时记录下所拨珠子的总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23bc4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f.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倍数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
此外,学生可能对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和练习题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例如,展示3个苹果、3杯水等,让学生感受到3的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3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4.练习与交流:学生进行练习,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师可以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年级下《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五年级下《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bb09d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7.png)
五年级下《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 的倍数的特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3 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 2 和5 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探索倍数特征的经验,但对于 3 的倍数的特征,由于其规律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发现规律。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并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秘,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原理。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引导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直观演示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学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c203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19页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说教学难点: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课件等。
说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基本练习1、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2、能同时被2 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二)揭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9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举例验证。
2、能被2、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3、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二、解疑合探(15分钟)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进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着重强调;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三、质疑再探(4分钟)1、学生质疑。
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1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5分钟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5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08633b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b.png)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认识和理解3的倍数的概念;2. 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 3. 熟练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数的分析。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投影仪及相关教学素材;2.黑板、白板及粉笔、白板笔;3.学生课桌上的相关教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站在教室前,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3的倍数吗?举个例子来看看。
学生:3、6、9、12、15…… 教师:很好,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2. 探究(10分钟)教师: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3的倍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请同学们自行完成以下练习,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教师出示幻灯片,上面列有若干个数,请同学们在纸上判断这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并标记出观察结果。
)3. 总结(10分钟)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记录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大家。
(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总结。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只需要将这个数的各个数字相加,再判断相加的和是否可以被3整除。
如果可以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4. 进一步巩固(15分钟)教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能更快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师出示幻灯片,上面列有若干个数,请同学们迅速判断这些数是否是3的倍数,并举手回答。
教师记录最快回答正确的同学。
)5.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些拓展应用。
(教师出示幻灯片,上面列有一些数,请同学们判断这些数之间是否存在倍数关系。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并且应用到了拓展应用中。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四、课堂作业请同学们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并写出判断依据。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5篇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382e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e.png)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5篇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
因此,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集合思想,掌握集合思想可使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我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完成百数表的勾画,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找出特征,最后加以验证得出结论。
并将这一过程在整堂课中多次应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单双数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兴趣而且困难较少。
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的自豪感。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成长、个性特点都对教学效果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堂优质课。
我发现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讨论兴趣浓,但不善于合作;求知欲望强,但目的性较差。
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材料来作为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精准合作。
根据学生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解目标、合作探讨、制定方案、分析判断、验证思考、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
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本节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课标》在此领域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范文(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范文(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42e4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1.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总结规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合作探究3的倍数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特征,能够找出3的倍数。
三、教学难点:根据找出的3的倍数,独立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展示百数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百数表,并提问,表中哪些数是3的倍数?猜一猜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从而引出课题:3的倍数特征。
2.新科讲授活动一:自主学习首先,根据导入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找一找、圈一圈的形式,找出3的倍数,学生根据横着看圈出的3、6、9、12……等数,此时教师提问学生:横着看,圈起来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哪些数字?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总结:根据前十个数的个位发现,3的倍数个位可以是任何数。
得出结论:只看个位上的数字,判断不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活动二:总结3的倍数特征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斜着看,能够发现什么?根据斜着看发现的,能不能总结出任意3的倍数特征?任意找几个3的倍数,把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探讨交流。
总结:学生会发现斜着看,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得到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巩固练习大屏幕呈现练习找3的倍数4.课堂小结大家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完善。
5.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6.板书设计〖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范文第【2】篇〗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精选数学小学《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精选数学小学《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0f793796edb6f1afe001f35.png)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
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
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
本课的设计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e130cb80eb6294dc886c0e.png)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是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基础,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本节课的研究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
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百数表、实验表格、计数器、 0——9数字卡片三、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四、教学程序本课的设计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发猜想新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出示2、3、5三个数字卡片。
先请同学摆出2的倍数,学生会想到:532、352。
再摆出5的倍数,学生会想到:325、235那么用这三个数字能不能摆出3的倍数呢?学生最容易想到:253、523。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a15df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d.png)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3 的倍数的特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3 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和5 的倍数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 2 和 5 的倍数特征的延续,又是学习找因数、约分和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并且在学习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时积累了一些探索数的特征的方法和经验。
但是,对于 3 的倍数的特征,由于其不像 2 和 5 的倍数那样只看个位数字,所以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秘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
2. 教学难点: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 学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等学习方法,自主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
六、说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复习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判断一些数字是否是 2 或 5 的倍数。
-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那么 3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 探究新知让学生写出一些 3 的倍数,如 3、6、9、12、15 等。
《3的倍数的特征》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篇
![《3的倍数的特征》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826d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4.png)
《3的倍数的特征》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19。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探究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⑴猜想。
⑵2、5的倍数特征。
2.原型:3的倍数图表。
3.探究的问题:⑴一个数的特征的研究方法。
⑵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从1、2、3、4、5、6中任选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要求:(1)是2的倍数;(2)是5的倍数。
生说师记录,并让学生说说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引入:有没有能组成3的倍数的三位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与解决经历“猜想——验证——观察探究——验证”的全过程,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猜想。
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分小组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
学生根据学过的2、5的倍数特征,可能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验证。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让学生举出一些个位上是3、6、9的数字,小组内进行验证。
小组验证中发现2种情况:个位上是3、6、9的数字不一定是3的倍数;而另一些数如12、18、21等个位上不是3、6、9的数,却是3的倍数。
从而断定猜想是错误的。
小结:看来3的倍数和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数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3.一个数的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
同学们你们知道研究一个数有什么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吗?让学生明白研究一个数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一个数的个位去研究。
(2)从一个数的十位去研究(3)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研究。
4.根据3的倍数,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投影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
要求:在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好标记。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b00de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4.png)
《3的倍数特征》说课稿一、设计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材分析《3的倍数特征》这一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个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因数和倍数,2和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3的倍数特征,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认识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点,能判断或写出3的倍数,并能说明判断理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三)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规律的活动,获得探索数学结论的成功感受;体验数学充满规律,体会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研究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四.教法和学法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手段:1.猜想验证讨论交流 2、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先让学生自学,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计数器拨一拨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颗算珠,然后小组讨论,进行猜想验证,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结合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的倍数的特征》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现在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本课主要介绍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面学习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学生己经掌握了些学习数学的方法,且具备些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根据这一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通过猜想验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四、说教学法
1.教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以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抽象概括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
2.学法:我认为良好的学法是要和教法相互统一融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而且还要能学。
因此,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初我将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出示一道复习题,要求学生判断哪些是2和5的倍数,并说出这样判断的依据什么?
紧接着我问:“那你知道怎样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它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这样便自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引导发现探究新知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此我安排了以下2个活动。
活动一猜想---验证
先让学生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多数学生会认为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就是3的倍数。
这时,我便引导学生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然后大家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
这样学生便会发现12,15,18是3的倍数,但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不是3的倍数,由此便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这时已不能用原来的探究方法来判断3的倍数,然后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
活动二再猜想---再验证
让学生去观察12,15,18这几个数各数位上有什么特征,如果加起来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探究。
此时学生将热烈讨论,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12中1+2=3是3的倍数,15中1+5=6也是3的倍数,18中1+8=9也是3的倍数,于是便形成新的猜想,如果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便是3的倍数,接着我再让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些较大的数是否符合这一新的猜想,并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并汇报概括。
很快同学们会惊喜的告诉我这样的
猜想是对的,很多数都符合,此时适当的给学生鼓励。
顺理成章的将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方式得出,从而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深化认知巩固新知
数学学习离不开练习,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我不仅安排了书本上的做一做的练习我还安排了口答、选择、和判断题,这样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练习题。
最后通过36与63,54与45这样找规律的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质疑总结评价反思
我想借助这一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在这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我这样问学生: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这样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养成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六、说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不是3的倍数131619是3的倍数121518
特点:个位上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结论: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我的说课完毕,恳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