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教学提纲
《西游记》的提纲
![《西游记》的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f219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6.png)
《西游记》的提纲
《西游记》的提纲
一、介绍《西游记》的背景
1. 作者简介:吴承恩
2. 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3. 文学流派:明代的长篇小说
二、小说概述
1. 小说的主要情节:孙悟空的出生和成长,师徒四人的相识与结拜,取经之旅的开始,各种奇遇和战斗,最终取回真经
2. 小说的主题:追求自由、正义与成长的故事
3. 小说的风格和特点:幽默风趣、寓意深刻、神话与现实相结合
三、主要角色介绍
1. 孙悟空:形象塑造、性格特点、成长历程
2. 唐僧:形象塑造、性格特点、与孙悟空的师徒关系
3. 猪八戒:形象塑造、性格特点、与师徒三人的互动
4. 沙僧:形象塑造、性格特点、与师徒三人的互动
5. 其他重要角色:如观音菩萨、牛魔王等
四、小说中的主要情节
1. 资治通鉴:孙悟空大闹天宫
2. 白龙马与红孩儿:孙悟空的命运
3. 铁扇公主的复仇:孙悟空的斗争
4. 火焰山与黑河:师徒四人遭遇的困难与挑战
5. 三打白骨精:师徒四人的智慧与勇气
6. 大战牛魔王:师徒四人的团结与战斗力
7. 蟠桃盛宴:师徒四人的欢乐与离别
8. 孙悟空的佛教修行:成为斗战胜佛
9. 最终取回真经:师徒四人的成长与收获
五、《西游记》的意义和影响
1. 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2. 弘扬正义与勇气的精神
3. 影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学、戏曲、艺术等
4. 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和启示
六、总结
1.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 作品中塑造的形象和描绘的故事仍然深受人们喜爱
3. 通过《西游记》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思想。
西游记复习教案及练习
![西游记复习教案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177f3155270722192ef73c.png)
《西游记》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熟悉故事梗概,梳理主要人物、情节。
、引导学生复习《西游记》1 、分析人物形象,对名著的情节、人物能有自己的阅读情感体验和评价。
2 、链接中考,学生完成《西游记》练习的“填空题”部分3 教学流程:学生阅读名著资料提要——教师提示重点内容、情节、主要人物、人物形象——学生完成名著填空题——教师批改讲评——学生订正教学重点:熟悉故事梗概,梳理主要人物、情节。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自主完成《西游记》练习的“填空题”部分教学过程:《西游记》知识你知多少?一、导入:二、简介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中国明代)年-1582年(1501吴承恩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三、下发名著资料,学生阅读故事梗概、主题、艺术特色::情节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主题思想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
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
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
《西游记》重点概括提纲
![《西游记》重点概括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e1c41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b.png)
《西游记》重点概括提纲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全书以寓言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四位主要角色的西天取经的故事。
以下是《西游记》的重点概括提纲:
1. 起初,玉帝派遣观音菩萨去招揽孙悟空,孙悟空受到观音菩萨的感化,成为唐僧的护法神,一行四人踏上西天取经的征程。
2.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如黄风怪、红孩儿等,但孙悟空以其智慧和武艺化解了危机。
3. 在西行途中,他们遇到了许多磨难和困难,如火焰山、水帘洞等,但通过众人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克服了困难。
4. 在西行的过程中,孙悟空和其他三位取经人经历了各种磨难和考验,也得到了许多贵重的法宝和经验。
5. 最终,他们到达了西天取得真经,回到了东土大唐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西游记》通过对主要角色的塑造和西天取经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智慧,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和主要角色
![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和主要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85d263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8.png)
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和主要角色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唐朝时期僧人玄奘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给出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以及主要角色的介绍。
一、故事梗概西游记的故事始于天宫,玉皇大帝派遣孙悟空下凡降妖。
孙悟空在凡间的十万八千里高山上修炼成圣,得到金箍棒,并自称齐天大圣。
后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唐僧玄奘出生于陕西,天资聪颖,决心出家修行。
他获得佛祖指点,应天王之邀,前往西天取经。
玄奘在路上遇到了孙悟空并拜他为师,之后又招募了猪八戒和沙僧两个伙伴。
他们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但通过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了妖魔鬼怪。
他们先后经历了盘丝洞、火焰山、水帘洞等困扰,与妖精、妖王和妖怪展开激烈的战斗。
在取经路上,他们还得到菩萨的庇佑,通过了八十一难的考验。
最终,他们来到了雷音寺,取得真经。
回到东土大唐后,玄奘受封为国师,将取得的真经翻译成汉文,造福众生。
二、主要角色介绍1. 孙悟空(行者)孙悟空是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本是石猴,因机缘巧合修成道行,拥有神通广大。
他机智勇敢,善于变化,使用金箍棒作为武器。
他帮助唐僧取经,保护师父,是忠诚而勇敢的战士。
2. 唐僧(玄奘)唐僧是真正的主角,也是故事中的僧人取经者。
他智慧高深,心地善良,承担起西天取经的重任。
他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考验着他坚定的信仰和勇气。
3. 猪八戒(悟能)猪八戒是玄奘的第二个徒弟,原本是天蓬元帅。
他体型肥胖,嘴馋贪吃,但也有着善良可爱的一面。
他的力量大,携带九齿钉耙作为武器。
4. 沙僧(悟净)沙僧是玄奘的第三个徒弟,原本是天罡星君。
他低调而忠诚,对唐僧忠心耿耿。
他以耐力和忍耐力见长,使用降妖杖作为武器。
这四个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紧密,彼此互相扶持、相互帮助,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敌人。
总结: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以其精彩的情节和多维度的角色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故事梗概从天宫开始,描绘了玄奘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艰辛历程。
四位主要角色,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各具特色,通过彼此合作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敌人。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名著《西游记》资料及练习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名著《西游记》资料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1b0f407fad6195f312ba667.png)
★《西游记》★一、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著名小说家二、《西游记》的主要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娶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2.百字概括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
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三、《西游记》的结构:全书共一百回,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辞。
第二部分(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至结束):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四、人物及性格特征1.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
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正直无私、调皮幽默、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
不足: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心作剧。
2.唐僧:唐僧是一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
性情和善、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崇信佛法、严守戒律、意志坚定。
不足:贤愚不分、是非不分、固执已见、人妖不辨、鉴别能力差,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
3.猪八戒: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
不足: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4.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勤勤恳恳、忠于职守。
不足:缺乏主见。
五、精彩的故事情节1.孙悟空大闹天宫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
示例1:【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皇大帝封得弼马温,自立为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他,太白金星大事化小,劝玉帝给了他个齐天大圣得名(有名无实),后因蟠桃会没有请他,使得孙悟空搅了蟠桃会,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反下天界。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7318d1680203d8ce2f24e9.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九九八^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85b6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7.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提纲名著导读——《西游记》【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岁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作品简介】《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
【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
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
观音点化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
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
《西游记》人物介绍及重要情节
![《西游记》人物介绍及重要情节](https://img.taocdn.com/s3/m/da61e31008a1284ac9504388.png)
《西游记》人物介绍及重要情节人物介绍一、唐僧(1)名号:本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装,被唐太宗赐姓“唐”,又名“唐三藏”。
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2)装备:锦澜袈裟(佛祖所赐,可让他不堕轮回)九环锡杖(佛祖所赐,可让他免遭毒害)紫金钵盂(唐太宗所赠,供路上化斋用)一本加盖了通行宝印的取经文牒(相当于出国护照)(3)人物特点:勤敏好学,悟性极高,意志坚定,为取经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为人善良仁慈但有时不能明辨是非。
(4)经典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等(5)人物评价:唐僧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是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装,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在小说中,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一方面唐僧是一个信仰虔诚、意志坚定的和尚。
取经路上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仍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另一方面他又迂腐顽固,不知变通、懦弱胆小又是非不分,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处罚全力保他取经的孙悟空。
二、孙悟空(1)名号:东胜神州天生石猴,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被尊为“美猴王”。
大闹天宫后得封“齐天大圣”。
菩提祖师赐法名“孙悟空”。
唐僧给他取法号为行者,称“孙行者”。
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武器:如意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在东海的定海神针),重13500斤,可随意变大变小。
(3)人物特点:神通广大、机智勇敢、争强好胜、嫉恶如仇、敢作敢当、爱憎分明、忠心耿耿。
(4)本领:有七十二变,能上天入地,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因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5)经典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巧战黄袍怪、偷吃人参果、降服金银角、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受阻狮驼岭等(6)人物评价: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灵魂人物,他集猴的特点,人的性情,神的能力于一身,神通广大、机智勇敢而又爱憎分明,并富有战斗精神,天不怕、地不怕,蔑视一切权威。
名著复习提纲《西游记》
![名著复习提纲《西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4b1fca8726fff705cc170a96.png)
九年级语文名著复习提纲02《西游记》班级学号姓名一、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小说家二、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包括唐僧出世","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三、人物性格特征★孙悟空: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30a49ba8114431b90dd8b8.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九九八十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8、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6f790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c.png)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九九八十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8、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取经人物介绍:;俗姓陈;小名;法号;号;被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着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沙僧;并取名为:悟空、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孙悟空又名、悟空、外号、号称“”..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和筋斗云又作本领..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最终修得正果;封为“”..为人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勇敢好斗、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执着略带倔强;但有些自恋自大..猪八戒又名猪刚鬣、..原为天宫中的“”;掌管天河水府..因调戏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抢占高家三小姐;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正果;封号为“”..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沙僧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因在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毫无主见..孙悟空及其别称的由来:美猴王: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孙悟空:菩提祖师起名;原文如下:“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西游记第一回弼马温: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齐天大圣:鬼王谢恩毕;复启道:“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猴王道:“玉帝轻贤;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孙行者: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象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猴王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斗战胜佛: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汝射阳山人;明代人..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6.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7、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11.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12.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13.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假冒牛魔王方法..二、列举简述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2.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3、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哪个大闹天宫4、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5、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7.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8.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八十一;十万八千里;七十二9.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终得正果;请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被如来佛封为什么称号旃zhān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广力菩萨三、简答题..⒈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⒉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西游记》复习提纲及练习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西游记》复习提纲及练习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1556f3b8f67c1cfbd6b81c.png)
课外阅读《西游记》复习提纲及练习一、作者:吴承恩,明朝小说家。
他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中国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二、内容提要: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其一,从第一回至第七四,叙述孙悟空出生、大闹天宫的故事,表现的是孙悟空对绝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其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待取经缘起;其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玄奘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化险为夷,安达西天;其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终于取得了真经,孙悟空自己也终于成了正果。
都得道成真为佛。
小说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
三、主题: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四、主要人物及特征: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指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
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
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变。
孙悟空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机智多变、神通广大、英勇无畏。
唐僧:作者描写了唐僧作为普通人可亲、可近的一面,他虽不能降妖,对徒弟的辛劳却也十分感激。
他是取经队伍不可替代的精神领袖,具有坚定的意志,比起“妖怪”出身、本领非凡的徒弟们,他需要经受更多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从不动摇,没有唐僧的坚持不懈,取经队伍早就作鸟兽散了。
西游记内容提纲
![西游记内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3492c5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1.png)
西游记内容提纲西游记内容提纲 11、内容简介: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
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仙界一只由仙石生出的猴子拜倒菩提门下,命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法术,却因醉酒闯下大祸,被压于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
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写作时期是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繁荣,但政治日益恶化,人民生活艰难。
通过故事批判这种不合理的现象。
一共一百遍,六十多万字。
子标题,每个标题都整齐地成对显示。
它讲述了唐三藏和他的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马龙如何历经81场磨难前往西方取经的故事。
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至七遍)介绍孙悟空的神通;第二部分(八至十二回)叙述三藏取经的原因;第三部(13-100章)是整个故事的主体部分,悟空等妖魔降服,最终抵达西天取回真经。
2、人物简介: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
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名祎(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着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金蝉子投胎——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
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隐去了。
《西游记》 知识清单
![《西游记》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df71f08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9.png)
《西游记》知识清单《<西游记>知识清单》一、主要人物1、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而生,自号“齐天大圣”。
本领高强,拥有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性格叛逆、勇敢、机智,但有时也比较急躁。
2、唐僧俗姓陈,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意志坚定,一心向佛,前往西天取经。
善良但有时过于迂腐。
3、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
性格贪吃、贪财、好色,但也有憨厚可爱的一面。
4、沙和尚原是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
忠厚老实,任劳任怨,负责挑担。
二、取经路线从长安出发,途经两界山、高老庄、流沙河、黄风岭、万寿山五庄观、白虎岭、平顶山莲花洞、乌鸡国、火云洞、黑水河、车迟国、通天河、金兜山金兜洞、西梁女国、毒敌山琵琶洞、火焰山、祭赛国、荆棘岭、小雷音寺、朱紫国、盘丝洞、狮驼岭、比丘国、无底洞、灭法国,最终到达灵山取得真经。
三、经典情节1、大闹天宫孙悟空不满玉帝封他为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与天庭展开激烈对抗,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2、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变化人形,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却误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将他赶走。
3、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模样,真假难辨,最后在如来佛祖的帮助下,才辨出真假,孙悟空将六耳猕猴打死。
4、三借芭蕉扇火焰山阻挡了唐僧师徒的西行之路,孙悟空为了借芭蕉扇,与铁扇公主和牛魔王斗智斗勇。
四、主题思想1、批判社会现实通过描写妖魔鬼怪的横行,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2、宣扬佛教思想强调因果报应、慈悲为怀、修行解脱等佛教观念。
3、歌颂反抗精神孙悟空的反抗天庭、与邪恶势力斗争,体现了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五、艺术特色1、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幻的景象和生物。
2、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形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3、生动的情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引人入胜。
4、幽默风趣的语言语言诙谐幽默,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六、对后世的影响1、文学影响为后世的神魔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封神演义》等。
《西游记》导读复习提纲doc初中语文
![《西游记》导读复习提纲doc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90d17ead51f01dc381f19b.png)
《西游记》导读复习提纲doc初中语文【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
晚年退居张里,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大致确实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他一生著述专门多,诗、文、词皆备,但多已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后人集辑的«射阳光生存稿»四卷。
解放后出版了近人刘修业重新辑校的«吴承恩诗文集»。
【作品概况】«西游记»要紧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颂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它是中国古代小讲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讲。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为我们描画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要紧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杰出的章节,喧闹专门,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抵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要紧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要紧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杰出情节】大闹天宫:孙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定海之宝金箍棒,却被龙王告状,骗到天庭当弼马温。
悟空明白受骗,回花果山称〝齐天大圣〞。
李天王带领天兵天将捉拿悟空,被悟空打败,逃回天庭。
玉帝狼狈,如来相助将其压于五指山下。
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行至宛子山。
白骨精欲食唐僧肉,三次施魔法变化村姑、婆婆和白发老翁前来诓骗唐僧,均被悟空识破。
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其击毙。
唐僧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三次伤人,怒而逐走悟空。
悟空走后,唐僧师徒果中奸计,后来悟空救师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变成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战打死白骨精,师徒四人愉快上路,连续西天取经。
西游记的内容提纲
![西游记的内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f64d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8.png)
西游记的内容提纲以下是《西游记》的内容提纲:1. **故事背景**:《西游记》以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历史事件为蓝本,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传奇故事。
2. **主要人物**:- **唐僧**: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他慈悲善良、坚定执着,但有时过于迂腐。
- **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而生,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是唐僧的大徒弟。
-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后被贬下凡,他贪吃好色,但也不乏善良和风趣。
- **沙悟净**:原为卷帘大将,他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是唐僧的三徒弟。
3. **取经之路**: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出发,一路上遇到了各种妖魔鬼怪和险恶情境。
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斗金银角大王等。
4. **降妖除魔**:孙悟空凭借其神通广大的本领,与猪八戒、沙悟净一起保护唐僧,与各路妖怪展开激烈战斗。
他们不仅要应对妖怪的法术和陷阱,还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和困难。
5. **历经磨难**: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遭遇了诸多考验,如火焰山、女儿国等。
他们需要不断地战胜自我,提升修行,才能完成取经的使命。
6. **佛道之争**:小说中还涉及到佛道两派的斗争和调和,体现了作者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
7. **取得真经**:经过重重困难,唐僧师徒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返回东土大唐,将佛法传播世间。
8. **启示意义**:《西游记》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真理的艰难。
它寓意深刻,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以上提纲只是对《西游记》内容的简要概括,实际上小说中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情节。
《西游记》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内容题纲
![西游记内容题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97144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d.png)
西游记内容题纲
《西游记》原名叫《三藏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
它以唐朝时的张晁的旅行记录为基础,由后世不断添改而成,是中国绘本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没有受到正式教育的尊崇,但是在口口相传中流传了下来,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它。
第一部: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孙悟空出生的故事,他出生在五岳之颠的花果山,是由太上老君所化,也成为了众多神仙朋友的弟子,他具备了惊人的法力,包括变成其他形态,他也拥有了六根金箍棒,是太上老君赠送给他的,以及种种技能。
第二部: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孙悟空在拯救唐僧三藏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沿着四条江河来到了取经之路,被石头怪人困住,他们经历了各种神奇的事情,与妖怪斗智斗勇,最后才得以取回真经,此后又是一路上受到了妖魔鬼怪的袭击,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终于取得胜利。
第三部: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孙悟空要为报天荒仙罪的故事,他在西天取经之后,要接受观音菩萨的指点,去为报天荒仙罪,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他得到了众多神仙的助力,最后经过钟离星君的考验,才得以留在西天受法。
第四部: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孙悟空最后来到上天宫拜见玉帝,孙悟空得
到玉帝亲自给他点化,成了一位地位崇高,权力大的名号为“金翅大圣”的神仙,他结束了自己的西游历程,回到花果山,继续成为众神仙之保护者。
结论:
从上述记录可以看到,《西游记》深刻揭示了中国古老的传统信仰,以及人们的朝圣精神,它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面貌,令人深深地被它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
此外,由于它的宗教性,它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苦难,以及拯救众生,所以它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们更加深刻的思考。
〖2021年整理〗《西游记》名著阅读重点篇目提纲及训练
![〖2021年整理〗《西游记》名著阅读重点篇目提纲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3f5b78525c52cc58ad6be71.png)
《西游记》名著知识点概述模拟练习题演练作家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小白龙、猪八戒和沙僧四人,一同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典型形象人物简介:一、唐僧封号:旃檀功德佛武器:九环锡杖唐僧是取经团队中的领导人。
是如来佛祖座下的金蝉子投胎。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人物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令其前往西天取经。
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简介龙马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性格正面: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严守戒律,不畏艰险特征勇往直前。
负面:盲目慈悲,是非不分。
相关情节:金蝉遭贬;观音试道心;观音显像化金蝉;浮屠山情节玄奘受心经。
象形意义:唐僧是中国礼教文化中“温良恭俭礼让”的类型代表。
其形象的正面意义是谦恭儒雅,温柔敦厚,忠贞笃诚,有君子之风;负面意义是愚善固执,没有风险和危机意识,缺少应变能力。
作为僧侣,他乐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意义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他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他对徒弟要求严格,自己也从不懈怠,不为财色迷惑,不向死亡屈。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
他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二、孙悟空封号:斗战胜佛武器:如意金箍棒人物简介:孙悟空是取经团队中的灵魂人物。
他是从仙石里面蹦出来的,后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取名为孙悟空,在须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筋斗云和七十人物变等法术;后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附习题(精华版)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
九九八十一难:1、金蝉遭贬;2、出胎几杀;3、满月抛江;4、寻亲报仇;5、出城逢虎;6、折从落坑;7、双叉岭上;8、两界山头;9、陡涧换马;10、夜被火烧;11、失却袈裟;12、收降八戒;13、黄风怪阻;14、请求灵吉;15、流沙难渡;16、收得沙僧;17、四圣显化;18、五庄观中;19、难活人参;20、贬退心猿;21、黑松林失散;22、宝象国捎书;23、金銮殿变虎;24、平顶山逢魔;25、莲花洞高悬;26、乌鸡国救主;27、被魔化身;28、号山逢怪;29、风摄圣僧;30、心猿遭害;31、请圣降妖;32、黑河沉没;33、搬运车迟;34、大赌输赢;35、祛道兴僧;36、路逢大水;37、身落天河;38、鱼篮现身;39、金兜山遇怪;40、普天神难伏;41、问佛根源;42、吃水遭毒;43、西梁国留婚;44、琵琶洞受苦;45、再贬心猿;46、难辨猕猴;47、路阻火焰山;48、求取芭蕉扇;49、收缚魔王;50、赛城扫塔;51、取宝救僧;52、棘林吟咏;53、小雷音遇难;54、诸天神遭困;55、稀柿同秽阻;56、朱紫国行医;57、拯救疲癃;58、降妖取后;59、七情迷没;60、多目遭伤;61、路阻狮驼;62、怪分三色;63、城里遇灾;64、请佛收魔;65、比丘救子;66、真假猴王;67、松林救怪;68、僧房卧病;69、无底洞遭困;70、灭法国难行;71、隐雾山遇魔;72、凤仙郡求雨;73、失落兵器;74、会庆钉钯;75、竹节山遭难;76、玄英洞受苦;77、赶捉犀牛;78、天竺招婚;79、铜台府监禁;80、凌云渡脱胎;81、晒经石留迹。
取经人物介绍: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
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
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
最终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
为人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勇敢好斗、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执著略带倔强,但有些自恋自大。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
因调戏嫦娥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
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
最终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
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
沙僧又名沙悟净。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
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
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毫无主见。
孙悟空及其别称的由来:美猴王: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孙悟空:菩提祖师起名,原文如下:“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
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
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
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
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
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那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
排到你,正当‘悟’字。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西游记第一回)弼马温: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
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
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
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
”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
”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
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
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
”齐天大圣:鬼王谢恩毕,复启道:“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猴王道:“玉帝轻贤,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
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
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孙行者: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象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甚么?”猴王道:“我姓孙。
”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
”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
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斗战胜佛: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汝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6.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7、《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觔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12.(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13.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假冒牛魔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