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科、唇形科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常见科的异同

药用植物学常见科的异同

1.毛茛科与木兰科异同:共同点:雌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均有聚合蓇葖果。

不同点:毛茛科——多为草本,无托叶,无石细胞,双被花,聚合瘦果。

木兰科——多为木本,有托叶,有石细胞,单被花,聚合浆果。

2.五加科与伞形科异同:共同点:伞形或复伞形花序,花5基数,子房下位,具发达的上位花盘。

不同点:五加科——木本,无香气,茎不中空,伞形或头状花序,核果,浆果。

伞形科——草本,有香气,茎中空,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双悬果。

3.夹竹桃科与萝藦科异同:共同点:叶对生,有乳汁,花冠合瓣,多有副花冠,果实多为蓇葖果,种子有毛等。

不同点:夹竹桃科——叶腋内或腋间具钻状或线状腺体,花柱1,花粉粒不成花粉块,雌蕊和柱头不紧密结合,无载粉器。

萝藦科——惟其花丝合生,花药与柱头粘合,且花粉结成花粉块,有载粉器。

叶柄顶端具丛生腺体。

4.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异同点:共同点:叶多对生,花两性,花冠常为唇形,二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

不同点:唇形科——草本,具香气,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底部。

4枚小坚果。

马鞭草科——多为木本,具特殊气味,穗状,伞房或圆锥花序,子房完整,多为假4室,花柱顶生,核果。

玄参科——草本或木本,无气味,多具毛茸和腺体,总状或聚伞花序,子房完整2室,花柱顶生,蒴果。

5.百合科和石蒜科异同:共同点:草本,具鳞茎或根茎,花单被,3基数(花被6,雄蕊6,3心皮,3室),中轴胎座,蒴果。

不同点:百合科——还有木本、块根和球茎,叶互生,对生或轮生,总状,穗状或圆锥花序,子房上位或半下位。

石蒜科——叶基生,花单生或伞形花序,子房下位。

中国云南高等植物科名

中国云南高等植物科名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第4卷
柳叶菜科 裸子植物 苏铁科 银杏科 南洋杉科 松科 杉科 柏科 罗汉松科 三尖杉科 红豆杉科 麻黄科 买麻藤科 金鱼藻科 睡莲科 茅膏菜科 菱科 小二仙草科 杉叶藻科 天料木科 金刀木科 冬青科 翅子藤科 檀香科 清风藤科 杜鹃花科 木樨科 睡菜科 紫草科 狸藻科 花蔺科 水鳖科 泽泻科 眼子菜科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6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第1卷
肉豆蔻科 大血藤科 金粟兰科 商陆科 山龙眼科 西番莲科 猕猴桃科 使君子科 红树科 鼠刺科 金缕梅科 黄杨科 大麻科 茶茱萸科 心翼果科 苦木科 橄榄科 楝科 无患子科 紫树科 珙?科 山榄科 紫金牛科 蓝雪科 马鞭草科 透骨草科 六苞藤科 唇形科
樟科 莲叶桐科 防己科 远志科 黄叶树科 千屈菜科 海桐科 四数木科 木棉科 旌节花科 桑寄生科 蛇菰科 柿树科 野茉莉科 马钱科 夹竹桃科 萝藦科 五福花科 鸭跖草科 薯蓣科
Lauraceae Hernandiaceae Menispermaceae Polygalaceae Xanthophyllaceae Lythraceae Pittosporaceae Tetramelaceae Bombacaceae Stachyuraceae Loranthaceae Balanophoraceae Ebenaceae Styracaceae Loganiaceae Apocynaceae Asclepiadaceae Adoxaceae Commelinaceae Dioscoreaceae

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药用植物学唇形科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唇形科
➢本科重要特征
➢多为草本,常含有挥发油而有香气,茎呈四棱形。
➢单叶对生,少数为复叶。
➢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有 的在集成其他复合花序,花萼合生,通常5裂,宿存, 花冠唇形,通常上唇2裂,下唇3裂,少为假单唇形或单 唇形,二强雄蕊,贴生在花冠管上,花药2室,纵裂; 雌蕊子房上位,2心皮,4深裂成假4室,每室含1枚胚珠, 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隙中央的基部,柱头2浅裂。
泽兰:多年生草本,地下茎横走,先端常膨 大成纺锤状肉质块茎。披针形或长圆状披 针形,长2.5~12cm,宽0.4~4cm,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锐锯,有缘毛, 上面密被刚毛状硬毛,下面脉上被刚毛状 硬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白色, 不明显2唇形,前对雄蕊能育,后对雄蕊退 化为棒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 6~9月,果期8~10月。全草入药,活血化 瘀,行水消肿 。
半枝莲:耳挖草、牙刷草,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
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茎方形、绿色。叶对生,叶 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波状钝齿,下部叶片较大, 叶柄极短。花小,2朵对生,排列成偏侧的总状花序,顶 生;苞片叶状,向上渐变小,被毛。花萼钟状,外面有短 柔毛,二唇形,上唇具盾片。花冠唇形,蓝紫色,外面密 被柔毛;二强雄蕊;小坚果卵圆形,棕褐色。花期5-6月, 果期6-8月。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四枚小坚果。
➢花程式: ↑ K(5)C(5),(5) A 4,2 G(2 茎方形。叶对生。 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子房深4裂,花柱着生于4 裂子房的底部。四枚小坚果。
➢约220属,3500种,全球广布,主产地为地中海及中 亚地区。我国约99属,808种,全国均产。国产种类中, 已知药用75属,436种。

菊亚纲部分复习题

菊亚纲部分复习题
13 .女贞花中仅有 2 枚雄蕊,称二强雄蕊。 ( )
14 .木犀科植物柱头 2 裂,这显示其雌蕊由 2 心皮组成。 ( )
15 .木犀科的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植物。 ( )
16 .木犀即桂花。 ( )
17 .木犀科的模式属是木犀属。 ( )
18 .丹桂、银栓、金桂和四季桂都是桂花的不同栽培品种。( )
22 . 为妇科要药。
A .薄荷 B .熏衣草 C .百里香
23 .唇形科植物花中花柱在于房上的着生方式为 。
A .顶生 B .侧生 C 。基生
24 .鼠尾草属的“杠杆雄蕊”的“杠杆”为 。
A .延长的药隔 B ,花丝 C .延长的花粉囊 ( 药室 ) D .花冠附属物
25 . 为我国特有种。
12 .桔梗科植物常为 本,含 。 叶 生。
13 .桔梗科植物花 性, 称;花冠 状;子房 位, 室, 果。
14 .桔梗科植物中有的雄蕊合生,有的离生,显然雄蕊 生是初生性状, 生是次生性状。
15 .填空,比较茜草科与忍冬科的异同。
特征 茜草科 忍冬科
43 .向日葵头状花序的边缘花为 。
A .舌状花,两性,舌片具 5 齿 B .假舌状花,中性,舌片具 3 齿
C .舌状花,两性,舌片具 3 齿 D .假舌状花,中性,舌片具 5 齿
44 .菊科 (Asteraceae , Compositae) 的模式屑是——。
A .菊属 B .紫菀属 C .蒿屑 D .向月葵属
32 .桔梗科花冠常为 - ,如风铃草
A .高脚蝶状 B .钟状 C .二唇开 D .管状
33 .党参、桔梗、杏叶沙参均为桔梗科的药用植物,其药用部分 。

唇形科 百度

唇形科 百度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花图式
唇形科植物通常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 体,或各种单毛、具节毛或星状毛。茎直立或匍匐状,常四棱形;枝条对生, 稀轮生。叶通常为单叶,全缘或具各种齿、浅裂或深裂,稀为复叶,大多对 生,稀轮生或部分互生。花序聚伞, 3 至多花,通常在节上形成 轮伞花序 (或假轮)、 单歧聚伞花序 或每节双花,并由上述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 状、穗状或圆锥状的复合花序,稀为头状或偏向一侧开放 〔如黄芩属 (Scutellaria)和香薷属(Elsholtzia)的一些种类 〕;苞叶常在茎上向 上逐渐过渡成苞片,与叶同色或异色,稀苞片或小苞片成针刺状、叶状或特 殊形状。 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 花萼钟状、管状或杯状,稀 壶状、球形或二片盾形,萼齿通常 5,稀 3、2 或 10(其中 5 长 5 短),齿 间稀具胼胝体 〔如青兰属(Dracocephalum)〕,具 5、10、15 脉,稀 8、11、13~19 脉,外面通常被毛或腺体,内面有或无毛环 〔或称果盖 (carpostegium)〕;花冠管状多为二唇形,着色;裂片 5,稀 4;雄蕊通 常 4,二强,稀 2 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 花丝丝状, 有或无毛, 花药 2 室、纵裂,花盘下位,通常肉质;子房上位,由 2 个中向 心皮形成;有 4 个心室;中轴胎座。花柱通常着生于子房基部,柱头 2 裂, 稀不裂。果为 4 枚小坚果或核果状;种子于果内单生,直立,稀横生而皱曲, 胚乳无或极不发育,胚具微肉质子叶。 花粉常具 3~4 或 6 沟,扁球形至长 球形。外层与内层厚度同或较厚,常具网。沟具有颗粒状膜。具 3 沟的花粉 粒传粉是在二核时期,具 6 沟的花粉粒在三核时期。
编辑本段 结构差异
唇形科植物结构上有很大不同,干燥生境上的种类表现出明显的旱生结 构,但一些在沼泽地上的种类在幼茎的皮层中有发达的胞间间隙。枝条的横 切面常为方形,有极为发达的厚角组织。 气孔出现于一面或两面,虽然也混 生有毛茛型,但通常为石竹型。叶柄维管束由简单浅弧状各分离维管束至一 闭合维管束环。木栓的数量及其发生位置有很大差异,有时发生于近表皮层,

植物学问答题

植物学问答题

植物学(下册)问答题60 为什么说苔藓植物是由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A.初步适应陆生生活条件的特征;(1)植物体表面具一层角质层,可以减少蒸腾。

(2)产生了假根,具有固着作用和一定的吸收能力。

(3)大多有了一定的拟茎叶分化和一定的组织分化,能使植物体直立在陆地上;枝叶能在空中伸展,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

(4)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

(5)合子不离开母体,吸收母体营养发育为胚,并受到母体的保护。

(6)孢子无鞭毛而有细胞壁,能耐干燥,孢子细小,散布不借水而借助于空气,而且孢子囊升入空气中,产生弹丝或蒴齿有助于孢子的散布。

B.仍保留部分水生生活特征:(1)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2)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

(3)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

这些特征限制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

61 为什么说蓝藻是藻类的原始类群?蓝藻的原始性表现在如下方面:(1)原核,无真核,为原核生物。

(2)无载色体和其它细胞器。

(3)叶绿素仅含叶绿素a。

(4)未发现有性繁殖,主要通过细胞直接分裂的方法进行营养繁殖,丝状体类型可断裂繁殖。

62 藻类植物有性生殖有几种方式,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如何?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和卵配三种方式,(1)同配生殖:在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这种类型根据相结合的配子来自同一母体或不同母体而分为同宗配合或异宗配合,如衣藻既有同宗配合,也有异宗配合,盘藻为异宗配合。

异宗配合比同宗配合在细胞分化上要进化些。

(2)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为异配生殖,如空球藻。

(3)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卵结合称为卵式生殖:如海带。

从有性生殖进化的过程来看,同配生殖是最为原始的,异配生殖其次,卵式生殖最为高等。

马鞭草科、唇形科

马鞭草科、唇形科
立的倒生胚珠;花柱常生于子房裂隙的基部,柱头多 为2尖裂。 • 果为4个小坚果。
• 本科约220属,3500种,是世界性的大科,近代分布中 心为地中海和小亚细亚,是当地干旱地区植被的主要 成分。
• 我国约99属,800余种,全国分布。
-
15
筋骨草属 (Ajuga)


冠假单
唇形,
子房浅4
裂或几
裂至中
• 花冠合瓣,二唇形,上唇2,稀3—4,下唇3,稀单唇 形,假单唇形,或花冠裂片近相等,花冠筒内通常有 毛环;
• 雄蕊4,2强,稀2枚,分离或药室贴近两两成对,着生 于花冠筒部;药2室,平行、叉开至平展,或为延长的 药隔所分开,纵裂。
-
14
• 花盘下位,肉质、全缘或2—4裂; • 子房上位,2心皮,浅裂或常深裂成4室,每室有1个直
-
28
鼠尾草属(Salvia)

花冠唇形,
上唇直立而拱曲,
下唇展开;雄蕊2,
花丝短,与药隔有
关节相连,上方药
隔呈丝状伸长,有
药室,藏在上唇内,
下方药隔形状不一,
药室不完全或无。
上述雄蕊特点,为
虫媒传粉高度适应
的结构。
-
29
丹参(tiorrhiza Bunge)

羽状
复叶,小叶
常3—5,两
核果肉质,常有
4沟槽,分裂为4
个小坚果。400
种,我国30余种。
-
6
海州常山(C.trichotomum Thunb.)

全株散发异味,故称
臭梧桐。叶三角状卵形或广卵
形,背面尤其脉上被短柔毛及
散生金黄色腺点。我国黄河以
南均有分布。叶、花、根均入

药用植物分科

药用植物分科

麻黄科:麻黄,樟科:桂枝,荜澄茄,乌药,樟脑唇形科:紫苏,荆芥,香薷,薄荷,夏枯草,黄芩,藿香,丹参,益母草,泽兰,姜科:生姜,砂仁,豆蔻,高良姜,莪术,郁金,姜黄,益智仁,伞形科:防风,羌活,白芷,藁本,胡荽,柴胡,独活,小茴香,阿魏,川芎,前胡,当归,北沙参马兜铃科:细辛,寻骨风,青木香,天仙藤,马兜铃,菊科:苍耳子,牛蒡子,菊花,蒲公英,漏芦,青蒿,豨莶草,雪莲花,佩兰,苍术,茵陈,木香,小蓟,大蓟,艾叶,红花,刘寄奴,旋复花,紫菀,款冬花,白术,墨旱莲,木兰科:辛夷,厚朴,五味子,百合科:葱,知母,重楼,土茯苓,芦荟,薤白,川贝,浙贝,韭菜子,百合,麦冬,天冬,玉竹,黄精,大蒜柽柳科:柽柳,桑科:桑叶,千里光,火麻仁,桑白皮,马鞭草科:蔓荆子,黄连,毛茛科:升麻,白头翁,牡丹皮,芍药,威灵仙,乌头,猫爪草,豆科:葛根,决明子,苦参,山豆根,番泻叶,海桐皮,槐花,降香,鸡血藤,苏木,儿茶,合欢,黄芪,白扁豆,甘草,补骨脂,沙苑子,葫芦巴,浮萍科:浮萍,皂荚,木贼科:木贼,禾本科:芦根,竹叶,薏苡仁,玉米须,麦芽,稻芽,白茅根,竹茹,天竺黄,葫芦科:天花粉,丝瓜络,冬瓜皮,南瓜子,瓜蒌,罗汉果,绞股蓝,瓜蒂,木鳖子,茜草科:栀子,白花蛇舌草,鸡屎藤,茜草,钩藤,巴戟天,谷精草科:谷精草鸭跖草科:鸭跖草,马前科:密蒙花,马钱子,苋科:青葙子,牛膝,芸香科:黄柏,白鲜皮,吴茱萸,花椒,陈皮,枳实,枳壳,佛手,香橼,龙胆科:龙胆,秦艽,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小檗科:三根针,淫羊藿忍冬科:金银花,爵床科:穿心莲十字花科:大青叶,板蓝根,荠菜,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子,鳞毛蕨科:贯众,堇菜科:紫花地丁,蓼科:拳参,金荞麦,大黄,萹蓄,地肤子,虎杖,羊蹄,何首乌,三白草科:鱼腥草,木通科:大血藤,败酱科:败酱草,甘松鸢尾科:射干,橄榄科:青果,乳香,没药茄科:锦灯笼,地骨皮,洋金花,枸杞紫葳科:木蝴蝶,凌霄花,马齿苋科:马齿苋,苦木科:鸦胆子,大戟科:地锦草,甘遂,大戟,巴豆,千金子,泽漆,蔷薇科:萎陵菜,翻白草,郁李仁,木瓜,石楠叶,玫瑰花,绿萼梅,山楂,地榆,仙鹤草,桃仁,月季花,杏仁,枇杷叶,乌梅,覆盆子,金樱子,桔梗科:半边莲,桔梗,党参,南沙参,兰科:山慈菇,白及,天麻,石斛,葡萄科:白蔹,冬青科:四季青,玄参科:生地,玄参,胡黄连,紫草科:紫草,萝藤科:白薇,白前石竹科:银柴胡,瞿麦,王不留行,松科:松子,松节,琥珀,瑞香科:芫花,沉香,商陆科:商陆旋花科:牵牛子,菟丝子,石松科:伸筋草,防己科:青风藤,防己金缕梅科:路路通,枫香脂,苏合香,夹竹桃科:络石藤,罗布麻叶,卫矛科:雷公藤,薯蓣科:穿山龙,萆薢,黄药子,山药,五加科:五加皮,通草,三七,人参,西洋参,刺五加,桑寄生科:桑寄生,蚌壳蕨科:狗脊天南星科:千年健,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石菖蒲,泽泻科:泽泻,萝藦科:香加皮,车前科:车前子,木通科:木通水龙骨科:石韦,骨碎补,锦葵课:冬葵子,报春花科:金钱草,景天科:垂盆草,红景天,桃金娘科:丁香,胡椒科:胡椒,荜拨檀香科:檀香,楝科:川楝子,苦楝皮,无患子科:荔枝核,龙眼,莎草科:香附,棕榈科:大腹皮,槟榔,血竭,柿树科:柿蒂,使君子科:使君子,诃子,柏科:侧柏叶,柏子仁,荨麻科:苎麻根,睡莲科:藕节,莲子,芡实,罂粟科:元胡,夏天无,罂粟壳,黑三棱科:三棱,梧桐科:胖大海,海带科:昆布,百部科:百部,银杏科:银杏,鼠李科:酸枣仁,大枣,远志科:远志,蒺藜科:刺蒺藜,龙脑香科:冰片,石蒜科:仙茅,杜仲科:杜仲,川续断科:续断,列当科:肉苁蓉,锁阳科:锁阳,胡桃科:核桃仁,石榴科:石榴皮,肉豆蔻科:肉豆蔻,山茱萸科:山茱萸,虎耳草科:常山,。

16菊亚纲-

16菊亚纲-

鼠尾草属一串红
一串紫
一串白
益母草属
返回
玄参目(Scrophulariales)
木本或草本。叶对生,轮生或互生,单 叶或复叶。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雄 蕊4或2;子房上位,2或1室,胚珠2至多 数。常蒴果,或为浆果、核果。 本目有12科,代表科玄参科。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炮仗花(Russelia equisetiformis)
返回
桔梗目(Campanulales)
草本,稀木本。花两性,单性,辐射对 称或两侧对称,花冠常5裂;雄蕊通常与 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子房下位,2-3室, 胚珠2至多数。 本目包括7科,代表科桔梗科。

桔梗科(Campanulaceae)
科特征:
1.蔓生草本、少灌木或乔木,常具乳汁,茎具双韧 维管束。叶互生,单叶,偶复叶;无托叶。
2.花整齐,两性,5基数;萼分离或仅基部联合,覆 瓦状排列,宿存;花冠多数漏斗状、钟状,冠檐近 全缘或5裂,芽中常旋转折扇状或内向镊合状排列; 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互生,着生花冠筒基部或中 下部;花盘环状或杯状;子房上位,中轴胎座,2心 皮,2室,每室胚珠2枚,偶因次生假隔膜而成4室, 每室1胚珠。
丹参雌雄蕊
药隔
能育药 室 不育 雄蕊
柱头
关节
花柱 基部
花丝 退化药室
子房 4裂
丹参花解剖
毛地黄鼠尾草(Salvia digitaloidea)的 两个雄蕊
夏枯草
白花益母草
(Leonurus artenisia)
薄荷
动蕊花属
风轮菜属
活血丹属
筋骨草属
紫背金盘
梗花华西龙头草
龙头草

唇形科 百度

唇形科 百度

唇形科百科名片薰衣草唇形科(学名:Lami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科,大约有220个属,3500余种,是一个大科,主要分布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半岛,是干旱地区的主要植被。

中国有99属约800余种。

唇形科的模式属为野芝麻属(Lamium)。

中文名称:唇形科外文名称:L abiatae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菊亚纲目:唇形目目录形态特征结构差异种属分布亲缘关系分类系统应用形态特征结构差异种属分布亲缘关系分类系统应用展开编辑本段形态特征花图式唇形科植物通常为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

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毛或星状毛。

茎直立或匍匐状,常四棱形;枝条对生,稀轮生。

叶通常为单叶,全缘或具各种齿、浅裂或深裂,稀为复叶,大多对生,稀轮生或部分互生。

花序聚伞,3至多花,通常在节上形成轮伞花序(或假轮)、单歧聚伞花序或每节双花,并由上述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穗状或圆锥状的复合花序,稀为头状或偏向一侧开放〔如黄芩属(Scutellaria)和香薷属(Elsholtzia)的一些种类〕;苞叶常在茎上向上逐渐过渡成苞片,与叶同色或异色,稀苞片或小苞片成针刺状、叶状或特殊形状。

花通常两性,两侧对称,稀多少辐射对称;花萼钟状、管状或杯状,稀壶状、球形或二片盾形,萼齿通常5,稀3、2或10(其中5长5短),齿间稀具胼胝体〔如青兰属(Dracocephalum)〕,具5、10、15脉,稀8、11、13~19脉,外面通常被毛或腺体,内面有或无毛环〔或称果盖(carpostegium)〕;花冠管状多为二唇形,着色;裂片5,稀4;雄蕊通常4,二强,稀2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花丝丝状,有或无毛,花药2室、纵裂,花盘下位,通常肉质;子房上位,由2个中向心皮形成;有4个心室;中轴胎座。

花柱通常着生于子房基部,柱头2裂,稀不裂。

果为4枚小坚果或核果状;种子于果内单生,直立,稀横生而皱曲,胚乳无或极不发育,胚具微肉质子叶。

科对比

科对比

1.木兰科和毛茛科二者都为典型的多心皮类木兰科多木本而毛茛科多草本;木兰科具托叶而毛茛科无托叶;木兰科花被无分化而毛茛科花被分化为花萼和花瓣;木兰科花各部常三基数而毛茛科多为五基数;木兰科花粉单沟而毛茛科花粉三沟;木兰科果为聚合蓇葖果;而毛茛科为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2.五加科和伞形科二者均具芳香味;伞形花序;子房下位,具花柱基等特征五加科为木本或草本,而伞形科为草本;五加科有托叶而伞形科无托叶;五加科为浆果或核果,而伞形科为双悬果3.百合科和石蒜科均为草本,有鳞茎,花两性辐射对称,5轮3基数,中轴胎座的特征百合科叶互生而石蒜科叶基生;百合科花常排列成总状花序而石蒜科单生或排成伞形花序;石蒜科有的种类具副花冠而百合科无;百合科大多子房上位而石蒜科则子房下位4.禾本科和莎草科二者均多草本,具叶鞘,为单子叶植物中高度适应风媒传粉的类群,以小穗组成各式花序;子房上位禾本科茎圆形,节间多中空而莎草科茎三棱形多实心;禾本科叶排成2列而莎草科则排成3列;禾本科叶鞘开放而莎草科叶鞘闭合;禾本科花多为两性而莎草科为单性或两性;禾本科花被特化为浆片而莎草科花被缺如或退化为刚毛、鳞片;禾本科为瘦果而莎草科为瘦果或小坚果5.兰科和姜科均具草本,花两侧对称,具唇瓣,子房下位等特征,都是单子叶植物中高度适应虫媒传粉的类型姜科具独特的辣汁味,而兰科无;姜科叶具开放或闭合的叶鞘,而兰科无;姜科姜科仅1枚雄蕊可育,可育雄蕊花丝具槽,退化雄蕊形成唇瓣、腺体等,兰科雄蕊与雌蕊合生成合蕊柱,具花粉块,子房180°扭转;姜科多中轴胎座而兰科多侧膜胎座;姜科种子有胚乳而兰科无6.夹竹桃科和萝藦科二者均有乳汁或水液;叶常对生或轮生,稀互生;2心皮,上位子房等特征夹竹桃科叶柄基部常有腺体或腺鳞,而萝藦科则在叶柄顶端有腺体或腺鳞;萝藦科有发达的副花冠而夹竹桃科没有;萝藦科花药合生包围雌蕊形成合蕊冠,而夹竹桃科没有;夹竹桃科果实有蒴果、浆果、核果和聚合蓇葖果而萝藦科仅由聚合蓇葖果或单生的蓇葖果7.葡萄科和葫芦科二者均具卷须,不同的是葡萄科的卷须与叶对生,被认为是变态的花序,而葫芦科的卷须则被认为是变态的枝;葡萄科花两性或单性,而葫芦科的花单性;葡萄科花瓣顶端常联合形成帽状结构,而葫芦科没有;葡萄科子房上位而葫芦科子房下位;葡萄科为中轴胎座而葫芦科为侧膜胎座;葡萄科为浆果而葫芦科为瓠果;葡萄科种子具胚乳而葫芦科无8.桃金娘科和野牡丹科二者均多单叶对生,花两性,子房多下位,中轴胎座,胚珠多数桃金娘科常有边缘闭锁脉和油腺点,而野牡丹科常为基出脉,无透明油腺点;桃金娘科有花盘而野牡丹科无花盘;桃金娘中部分种类花瓣会与萼片联成帽状体,而野牡丹科无此现象;桃金娘科雄蕊多数而野牡丹科常与花瓣同数或倍之;野牡丹科花药常顶孔开裂,药隔常有附属体或下延成距,桃金娘科则无此特征9.天南星科和棕榈科均具有肉穗花序和佛焰苞棕榈科为乔木、灌木而天南星科则为草本或木质藤本;10.唇形科和马鞭草科均有叶对生,花两侧对称,具花盘,二强雄蕊,花药分叉,子房上位,中轴胎座的特点唇形科茎四棱形而马鞭草科无此特征;唇形科花柱由子房基部伸出而马鞭草科花柱顶生;唇形科子房由2深裂心皮组成因而看起来像4室而马鞭草科则是由于假隔膜的形成使子房呈4室;唇形科果为4个小坚果组成的分果,而马鞭草科为核果。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植物根茎叶形态构造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1、问题:人参根状茎上的不定根在药材学上称为()。

选项:A:根头B:芦头C:芦碗D:艼E:针眼答案:【艼】2、问题:根的内皮层有些细胞的细胞壁不增厚,成为()。

选项:A:泡状细胞B:运动细胞C:通道细胞D:填充细胞E:副卫细胞答案:【通道细胞】3、问题:药用植物掌叶大黄的根状茎断面具有()。

A:星点B:层纹C:云锦花纹D:同心层纹E:车轮纹答案:【星点】4、问题:大黄根茎和甘草根的混合粉末中,可见到哪种类型的草酸钙晶体。

选项:A:簇晶B:方晶C:针晶和簇晶D:方晶和簇晶E:以上都不是答案:【方晶和簇晶】5、问题:以地下茎入药的是()。

选项:A:天麻B:当归C:党参D:桂枝答案:【天麻】6、问题:双子叶植物叶的脉序通常为()。

选项:A:分叉脉序B:弧形脉序C:网状脉序D:直出平行脉E:射出平行脉答案:【网状脉序】7、问题:属于直根系的有()。

选项:A:定根B:不定根C:主根D:侧根E:纤维根答案:【定根;主根;侧根;纤维根】8、问题:双子叶植物的根状茎的构造()。

A:有髓B:有根迹C:有叶迹D:有年轮E:有无限外韧型维管束答案:【有髓;有根迹;有叶迹;有无限外韧型维管束】9、问题:凡具备叶片、叶柄、叶鞘三部分的叶称完全叶,缺少其中一部分的称不完全叶。

选项:A:对B:错答案:【错】10、问题:单叶的叶柄与复叶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

选项:A:对B:错答案:【错】见面课:植物花果实种子形态特征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1、问题:葇荑花序上着生的小花常为()选项:A:有梗的两性花B:无梗的两性花C:有梗的单性花D:无梗的单性花E:无性花答案:【无梗的单性花】2、问题:无花果的肉质化部分是()选项:A:花托B:花序托C:花序轴D:花被E:果皮答案:【花序轴】3、问题:花托在雌蕊基部所形成的可分泌蜜汁的肉质增厚部分称()选项:A:花柱基B:花盘D:分泌腔E:乳汁管答案:【花盘】4、问题:药材“西红花”是植物的()选项:A:雄蕊B:雌蕊C:花柱D:柱头E:子房答案:【柱头】5、问题:下列花序中,花的开放次序由下向上的是()选项:A:总状花序B:轮伞花序C:聚伞花序D:二歧聚伞花序答案:【总状花序】6、问题:具假隔膜的果实是()选项:A:荚果C:角果D:坚果E:翅果答案:【角果】7、问题:蓼科植物的果实常包于宿存的()选项:A:花托内B:花萼内C:花冠内D:花被内E:花柱内答案:【花被内】8、问题:苹果的果实属于()选项:A:干果B:裂果C:聚花果D:肉质果答案:【肉质果】9、问题:凤梨(菠萝)果实的食用部分主要是选项:B:果皮和种皮C:花序轴D:花被E:花冠答案:【花序轴】10、问题:槟榔种子的种皮内层和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选项:A:错入组织B:营养组织C:吸收组织D:内生组织E:皮下组织答案:【错入组织】见面课:维管植物中柱类型的进化及在中药材根及根茎类器官鉴别上的应用1、问题:蓝藻细胞中无组蛋白,有核膜、核仁结构,为原始核。

中药专业《药用植物学》考试题型例题

中药专业《药用植物学》考试题型例题

一、重要术语1、有限花序:植物在开花期间,花序轴顶端或中心的花先开,因此花序轴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只能在顶花下方产生侧轴,侧轴又是顶花先开,这种花序称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花序轴的顶端继续向上生长,并不断产生新的花蕾,花由花序轴的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由缩短膨大的花序轴边缘向中心依次开放,这种花序称无限花序。

2、单果:是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形成的果实,即1朵花只形成1个果实。

聚合果:是由1朵花中许多离生雌蕊形成的果实,每个雌蕊形成1个单果,聚生于同一花托上。

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真果与假果:大多数的植物的果实都是由子房发育形成,称为真果。

除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被、花托及花序轴等也参与果实的形成,这种果实称假果。

3、花程式:是采用字母、符号及数字按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排列方式等的公式。

4、植物分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规律的学科;同时,它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直观性均较强的生命学科。

5、双名法:即植物中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为了便于引证和核查,还应附上首次发表该名称的命名人名。

二、填空题1、通常双子叶植物的子叶(2 )枚,(网状)脉序;单子叶植物的子叶(1 )枚,(平行)脉序。

2、豆科植物的果实(荚果),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长角果或短角果),葫芦科植物的果实(瓠果),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果实(柑果)。

3、植物学名是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

4、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国际通用为拉丁名,包括(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三部分。

5、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6、被子植物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7、双子叶植物纲可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

8、地衣是一类特殊的植物,是由(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9、蕨类植物是原始的微管植物,主要的输水组织是(管胞)。

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的异同

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的异同

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的异同唇形科、马鞭草科、玄参科,听起来就像是你随便从一大堆植物学书籍中挑出来的名字,对吧?不过,说实话,这些科的植物虽然名字有点儿复杂,但一聊起来,你会发现它们其实跟我们生活中也挺有关系的,甚至比你想的还要有趣。

今天呢,就给大家带来点有意思的植物科普,带你认识这些科里的植物,顺便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异同。

说了这么多,不扯闲话,咱们直接开聊!先说说唇形科吧,听名字是不是有种“嘴巴形状”的感觉?其实唇形科里的植物,大多数的花真的长得像个嘴巴,或者至少像两片嘴唇。

花瓣有时候是两片对开的,像个“嘴巴”一样,红的、紫的、白的,五颜六色。

唇形科植物的代表性植物就是薄荷、迷迭香,还有常见的百里香、薰衣草啥的。

你知道的,很多人喜欢把它们泡水喝,或者用来做香料,放在餐桌上不但能点缀菜肴,还能清新空气,真是又好看又好用。

唇形科的植物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叶子大多是对生的,而且花朵结构挺特别的,总感觉像是上天专门为了这些花设计了个别致的造型,让它们显得有些神秘。

你要是去超市或者花店,看到那种香气扑鼻的植物,没准就是唇形科的某种成员。

接着说说马鞭草科,听名字是不是有种劲头十足的感觉?其实呢,马鞭草科的植物也挺有劲的,大家熟悉的马鞭草、千层塔、紫花地丁,都是它家的“亲戚”。

这些植物的花往往很小很密集,像极了一个个小小的“星星”,一簇簇的,放在花坛里超级漂亮。

马鞭草科的植物呢,跟唇形科的植物比起来,长得没那么“可爱”。

它们的花虽然小,但给人一种很坚韧的感觉。

有的还可以用来治病,像马鞭草在民间就是个很有名的草药,能活血、消肿,喝了能让人恢复精神,简直是草药界的“劳模”啊。

它们的叶子一般都是长条形的,像刀片一样,给人一种挺利索、干脆的感觉。

咱们说,马鞭草的样子就像个劲头十足的运动员,走到哪里都有一股子活力。

再来看看玄参科,说实话,玄参科的植物相对来说不那么被大家熟知。

不过你别小看它们,某些种类的药用价值可是不小的。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科属、叶子、花朵和生长习性都不同,薰衣草是唇形科薰衣草属植物,它叶子形状为线形或披针状线形,花朵颜色为深蓝色,而马鞭草是马鞭草科属的植物,它叶子形状为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朵颜色很浅。

薰衣草与马鞭草有什么不同
1、科属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科属有区别,薰衣草是唇形科薰衣草属的半灌木或矮灌木植物,而马鞭草是马鞭草科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一般生长在原野,这是它们最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够将这两种植物混为一谈。

2、叶子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叶子也有区别,薰衣草的叶子形状为线形或
披针状线形,被密的或疏的灰色星状绒毛,而马鞭草的叶子形状为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的叶子边缘通常有粗锯齿,茎生的叶子多数有3深裂。

3、花朵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花朵也有区别,薰衣草的花朵会在枝顶聚集成间断或近连续的穗状花序,花朵的颜色为蓝色,而且密被灰色绒毛,而马鞭草的花朵为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它的花朵十分的细小,颜色为淡蓝色或者淡紫色。

4、习性区别
薰衣草和马鞭草的生长习性也是有区别的,薰衣草的耐寒能力和耐热能力都很强,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线照射,对于土壤的要求也很高,而马鞭草在路边、山坡、溪边等地方都可以生长,它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鞭草属(Verbena)
• 250种,我国原产仅马鞭 草(V.officinalis L.)一 种,多年生草本,方茎。 叶不规则羽状分裂或具 粗齿。穗状花序顶生或 生于上部叶腋内,结果 时花序伸长达30厘米以 上,形似马鞭,故名。 全草药用。
柚木属(Tectona)
• 落叶大乔 木。叶大 而全缘。 顶生阔大 的圆锥花 序;花小 而繁密, 5—6基数。 核果包藏 在扩大的 花萼内。
• 小枝、花序、叶柄及叶背面 脉上,均被粗毛。小叶常5。 分布于华东、华南各省及河 北等地。根、茎、叶、果均 入药。茎皮可造纸及制人造 棉。
紫珠属(Callicarpa)
• 灌木。叶常 被各种茸毛 或有黄色或 红色腺点。 花4基数, 排列成二歧 聚伞花序。 190种,我 国40余种。
紫珠 Callicarpa bodinieri
黄芩(S. baicalensis Georgi)
• 叶披针形, 全缘,下 面有无数 黑色腺点。 分布于北 方各省区。 根肥厚, 断面黄色, 入药。
黄芩(S. baicalensis Georgi)
藿香属(Agastache)
• 草本,叶 常卵形, 萼具15脉, 内面无毛 环;花冠 上唇直立, 2裂,下唇 3,开展, 中裂片特 大。
藿香[A.rugosus(Fisch. et Mey.)O. Ktze.]
• 叶心状卵形至长圆 状披针形,缘有粗 齿。轮伞花序组成 密集的圆筒形穗状 花序,顶生,长 4—15厘米。各地 广泛栽培。茎、叶 含挥发油,油的主 要成分是甲基胡椒 酚、茴香醛、茴香 醚等;全草入药, 能健胃、化湿、止 呕、清暑热。
• 常草本,含挥发性芳香油, • 茎四棱。 • 单叶,对生或轮生。 • 轮伞花序;唇形花冠; • 雄蕊为两强雄蕊或2枚; • 子房上位,四分子房,小坚果,易于识别。
• 玄参科、爵床科中有时具对生叶及四棱茎等与唇 形科外表相似的特征。但子房非深4裂,果实绝非 小坚果,与唇形科完全不同。
马缨丹属 (Lantana)
本科重点特征
• 常木本。 • 叶对生。 • 花两性,不整齐;雄蕊4,2强;子房上位,2心皮,2
室,中轴胎座; • 核果或蒴果状。
• 本科和唇形科接近,但前者常非轮伞花序,有顶生花 柱,非四分子房;亦易和紫草科中具顶生花序的种类 混淆,以其向下的珠孔、通常对生的叶而不同。
海州常山(C.trichotomum Thunb.)
• 全株散发异味,故称臭梧桐。 叶三角状卵形或广卵形,背 面尤其脉上被短柔毛及散生 金黄色腺点。我国黄河以南 均有分布。叶、花、根均入 药,祛风除湿,降血压。
牡荆属(Vitex)
• 灌木或乔木。叶对生, 掌状复叶,小叶常3—5
牡荆(V. cannabifolia Sieb.et Zucc.)
唇形科(Lemiaceae,Labiatae)
↑K (5) C (4-5) A4,2 G (2:4)
• 草本,偶木质,含挥发性芳香油。 • 茎常4棱形(即方茎)。 • 单叶,偶复叶,对生或轮生;无托叶。
• 花两性,两侧对称,稀近辐射对称,腋生聚伞花序构 成轮伞花序,常再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
• 花萼5裂,或2唇形,常上唇3,下唇2,宿存; • 花冠合瓣,二唇形,上唇2,稀3—4,下唇3,稀单唇
• 本科约220属,3500种,是世界性的大科,近代分布中 心为地中海和小亚细亚,是当地干旱地区植被的主要 成分。
• 我国约99属,800余种,全国分布。
筋骨草属 (Ajuga)
• 花冠假 单唇形, 子房浅 4裂或 几裂至 中部。 小坚果 倒卵形, 有皱纹。
白毛夏枯草(紫背金盘) (A.nipponensis Makino)
薄荷属 (Mentha)
• 芳香草本, 叶背有腺 点。轮伞 花序常腋 生;花冠4 裂,近辐 射对称, 雄蕊4。
薄荷(M.haplocalyx Briq.)
• 多年生草本, 具根茎。叶卵 形或长圆形, 两面有毛。轮 伞花序腋生。 全国各地均有 野生或栽培, 产量占世界第 一位。全草含 薄荷油,药用, 或为高级香料。
裂片覆瓦状排列; • 雄蕊4,2强,稀5或2,着生于花冠筒上;药2室,常分
叉状而内向纵裂; • 子房上位,心皮2,2成4室,每室1—2胚珠; • 核果,或呈蒴果状而坼裂为2—4果瓣。
• 本科约80余属,30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 我国有21属,约20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长江以 南为多。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 K (4-5) C (4-5) A 4-5 G (2:2)
• 草本或木本。 • 单叶,有时为复叶,对生,偶轮生或互生;无托叶。 • 花两性,两侧对称或辐射对称;穗状或聚伞花序,或
再由聚伞花序构成头状、伞房状或圆锥状; • 花萼合成钟状、杯状或筒状,多数为4—5裂,宿存; • 花冠合瓣,高脚碟形,偶钟形或二唇形,通常4—5裂,
罗勒(O. basilicum L.)
• 一年生草本。 叶两面近无毛。 我国各地栽培, 南方有逸为野 生。为芳香油 及药用植物, 油的主要成分 是异茴香醚和 芳樟醇。
五彩苏[Coleus scutellarioides(L.) Benth.]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本科重点特征
• 羽状复叶, 小叶常3—5, 两面被疏柔 毛,下面较 密;根肥厚, 外红内白, 故名丹参。 分布于辽宁、 华北、陕西、 华东、华中 等地。根入 药,活血祛 瘀、凉血、 安神。
一串红 (S.splendens Ker.-Gawl.)
一串红(S.splendens Ker.-Gawl.)
朱唇(S.coccinea L.)
柚木(T.grandis L.f.)
• 木材光泽美 丽,纹理通 直,耐朽力 强,适于船 舰、车辆、 建筑及家具 等用,为世 界著名商用 木材之一。
大青属(赪桐属)(Clerodendron)
• 乔木或灌木。 单叶对生,偶 轮生,常被小 腺点或腺体。 花冠高脚碟形 或漏斗状;雄 蕊4,核果肉质, 常有4沟槽,分 裂为4个小坚果。 400种,我国30 余种。
形,假单唇形,或花冠裂片近相等,花冠筒内通常有 毛环;
• 雄蕊4,2强,稀2枚,分离或药室贴近两两成对,着生 于花冠筒部;药2室,平行、叉开至平展,或为延长的 药隔所分开,纵裂。
• 花盘下位,肉质、全缘或2—4裂; • 子房上位,2心皮,浅裂或常深裂成4室,每室有1个直
立的倒生胚珠;花柱常生于子房裂隙的基部,柱头多 为2尖裂。 • 果为4个小坚果。
薄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haplocalyx Briq.)
留兰香(M. spicata L.)
• 叶披针形,缘 有稍整齐的锯 齿。轮伞花序 排列成顶生穗 状花序。世界 各地广泛栽培。 全株含留兰香 油或绿薄荷油, 供香料及药用。
罗勒属(Ocimum)
• 草本或亚 灌木。穗 状或圆锥 花序,花 萼果时下 倾,外面 常被腺点; 花冠上唇 近相等,4 (偶3)裂, 下唇下倾。
藿香[A.rugosus(Fisch. et Mey.)O. Ktze.]
夏枯草属 (Prunella)
• 花萼有极 不相等的 齿,2唇, 果期下唇 向上唇斜 伸,以致 喉部闭合; 花冠上唇 盔状;后 对雄蕊短 于前对雄 蕊。
夏枯草(P.vulgaris L.)
• 全株具白色粗 毛。轮伞花序 成紧密的顶生 穗状花序。广 布欧、亚、美 等洲,我国南、 北均有分布。 全草入药,清 肝明目,消肿 散结。
益母草属 (Leonurus)
• 花萼漏斗状,5 脉,萼齿近等 大,内面无毛 环或具斜向或 近水平向的毛 环。
益母草[L.artemisia (Louv.)S.Y.Hu]
• 叶两型,基生叶卵状 心形,茎生叶数回羽 裂;花冠上唇全缘, 下唇3;小坚果矩圆 状三棱形。分布于全 国各地。全草活血调 经,为妇科常用药。 小坚果称茺蔚子,药 用和益母草相似,并 有利尿、明目作用。
益母草[L.artemisia(Louv.)S.Y.Hu]
鼠尾草属(Salvia)
• 花冠唇形,上唇直 立而拱曲,下唇展 开;雄蕊2,花丝 短,与药隔有关节 相连,上方药隔呈 丝状伸长,有药室, 藏在上唇内,下方 药隔形状不一,药 室不完全或无。上 述雄蕊特点,为虫 媒传粉高度适应的 结构。
丹参(tiorrhiza Bunge)
• 一年生或二 生生草本, 茎通常直立, 常从基部分 枝,花时无 基生叶,全 体被疏柔毛。 全草入药, 清热解毒, 凉血降压。
黄芩属
(Scutellaria)
• 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于 一侧,在茎端常多轮相接而 成总状花序;萼钟状唇形, 上唇背部有1个半圆形唇状附 属体,下唇宿存,花后封闭; 花冠筒长,基部上举,常膝 曲状,舷部唇形,上唇头盔 状,下唇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