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初赛第二阶段作文试题
首届华夏斗宝之中华少年“国学之星”文学创作大赛第二批优秀作文欣赏
首届华夏斗宝之中华少年“国学之星”文学创作大赛第二批优秀作文欣赏参加作文大赛,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增强写作热情,塑造自信人生。
让我们来欣赏这次文学创作大赛的第二批优秀作文吧。
比美大赛鉴湖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卢苡暄指导老师:赵磊早晨,在花园里,玫瑰、凤仙花、百合、荷花都在争论谁是最美的。
她们都要争花王,于是请桃花当裁判,小鸟同意了。
玫瑰说:“我是最美的,你们谁都比不过我,因为我有蓝色的皮肤,人们称我“蓝色妖姬”。
”凤仙花不服气地说:“我才是最美的!因为人们说我能防蛇。
”百合也不服气地说:“我才是最美的!人们说我纯洁又洁白,你们谁都比不过我。
”荷花更不服气了,说:“你们都不是在夏天开花的,看我,我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
”她们谁也不服谁,最后连桃花也争论了起来,说:“我才是最美的,我是先开花再发芽的,你们都不是。
”最后,有一只小鸟飞过来说:“你们不要争了,你们都有自己的特征。
比如,玫瑰很美,但是带着刺。
”花儿们听了小鸟的话,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觉得小鸟说得对。
从这以后,她们再没有比谁最美了,她们都互相帮助,再没有争论了。
秋天的图画树人小学南校区四年级:刘鑫源指导老师:赵磊秋风轻轻地吹来,秋雨静静地下,秋婆婆带着沉重的步伐向人间走来,今天让我们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吧!看,果园里有秋婆婆的足迹,秋婆婆把苹果变成了像小孩子红彤彤的脸蛋,把葡萄变成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向人们展示它的珍贵。
把橘子变成黄澄澄的小灯笼,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看啊!我们又在田野发现了秋婆婆的足迹。
稻谷成熟了,那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农民伯伯看着自己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
看呀!我们还找到了秋婆婆的最后一处足迹呢!落叶飘下来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腐烂以后,还可以为枯萎的树木输送养料,明年春天开得更加茂盛。
我爱秋天,在于它美丽的景色,真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秋天的图画鉴湖镇中心小学四(3)班:许钰洁指导老师:赵磊秋天是一首歌,唱出了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一幅画,绘出了美丽的风景。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决赛试题及解析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决赛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请根据题干的描述,选择正确的答案。
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是哪几处风景名胜?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②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③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④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A. 燕山、呼伦贝尔草原、恒山、天山B. 燕山、大雁塔、峨眉山、天柱山C. 燕然山、青海湖、九华山、天柱山D. 燕然山、青海湖、华山、天山【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与风景名胜有关的诗句。
【解析】句描写的是蒙古燕然山;句描写的是青海省青海湖;句描写的是陕西省华山;句描写的是新疆天山。
2.夏季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古人常常借此机会曝晒衣物、书籍及其他物品,这一天被俗称为曝晒节。
你知道曝晒节是农历哪一天吗?()A. 五月初八B. 六月初六C. 七月初五D. 六月初九【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传统节日的习俗。
3.后世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下哪个事件与曹操无关?()A. 望梅止渴B. 割须弃袍C. 横槊赋诗D. 屯田避祸【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三国演义》相关知识的积累。
4.班里准备进行历史故事演讲大赛,为此八斗跟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了很多故事,有“晋楚鄢陵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和“宫之奇谏假道”等,他们所讨论的故事不太可能出自下面哪本书?()A.《国语》B.《左传》C.《史记》D.《汉书》【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左传》内容的了解。
【解析】“晋楚鄢陵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宫之奇谏假道”在《国语》《史记》《左传》中有记载,而《汉书》则无。
5 . 下列对《红楼梦》的情节概括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 探春描园B. 黛玉葬花C. 鸳鸯抗婚D. 晴雯撕扇【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内容的了解。
【解析】《红楼梦》中,惜春工于绘画,她奉贾母之命为大观园作画。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5~2016)初赛试题
1 1 . 《 菜根谭 》 中说 : “ 仁 人 心 地 宽舒 , 便 福 源 而
5 . 我们 总 以为 . 一切 温 暖 来 自我 们 体 外 , 比如
太 阳、 火 炉 。殊 不 知 , 我们 的心 就是 一颗 太 阳 , 一 只 火炉 , 当我 们 处 于 寒 冷 、 孤独 、 寂 寞 的 时候 , 我 们 也
1 . 分享. 还 是 分 担
角色不 同所应 承担 的责任 。 而 角色 意识 和责任 意识
又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 所以认清成长道路
2 . 脚 比路 长 3 . 门外 与 窗 前
上的角色与责任, 并学会担当 , 才能不断进步 , 健康
高 中 生 一矧 上 制纛
4 . 逆 袭
庭、 社会 、 民族 、 国家赋予的使命 , 不躲避、 不推诿、 不迷失、 坦荡荡, 此乃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从另一个角度讲 , 也只有勇于担当的人 , 才能使 自
己 的潜能 得 到充 分 的挖 掘 和 发挥 ,才 能 在成 长 的 途 中创 造属 于 自己 的精彩 。
“ 扮演” 的角色并准确地“ 扮演” 这些角色其实就是
启
事 ; 翥 。 m
中 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 2 0 1 5 ~2 0 1 6 ) 初赛试题
一
、
总 主 题
成长 。成长 是 中学生 生活 的主题 。在成长 过程 中学 会担 当是这个 生活 主题所赋 予的重要 内容 。中国人
我 成长 我担 当
二、 总主题 设 计 背景
当代 中学 生 成 长 路 上 的 困惑 和 烦 恼 是 什 么 ? 答 案 也许 千 差 万别 ,但 角 色概 念 的模 糊 无 疑 是最 大 的困惑 和烦 恼 。有人 说 过 , 一个 人 成长 过程 中最 难 认识 的不 是 世 界 , 也 不 是 自然 , 而 是 自己 。为什
【满分作文精选20篇】新初二语文写作作文题经典测试题附答案(2)
一、作文1.朱世英闻晦堂“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日为恶人们为何不以为然?”晦堂说:“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小人者,日日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其实,换一个思路,一切有了答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以“换一个思路”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岁月是一首诗,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岁月是一峰骆驼,驮着无数人的梦想。
请以“岁月”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3.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开发了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可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能感染听众,打动读者。
请以《喝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演讲词。
5.请课外搜集资料,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一下“安塞腰鼓”。
200字左右。
6.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是所有的人我们都可以再次见到;我们也会发现,不是所有的事我们都能再去做;我们还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情感我们都可以再次体验。
这些人、事、情,有些是我们想要却不能再拥有的,也有些是我们告诫自己不必再经历的。
请以“以后不能再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处可以填“迟到”“任性”“见到你”“叫妈妈”等。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7.课文以概括性地描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为开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
请仿照课文第一段,写一写你对初冬的印象。
200字左右。
8.请以“失败与成功”为话题,写一段演讲词。
200字左右。
9.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不管曾经是贫穷还是富裕,在那片土地上永远盛开着天真、快乐、幸福、甜蜜的花朵,值得用一生去回忆。
中华之星国学大赛试题
中华之星国学大赛试题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1.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________》。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________》。
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________的名言。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
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__》。
6.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元代戏曲家________的《牡丹亭》。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
8.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登鹳雀楼》。
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________》。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__》。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11. 请简述《论语》中的“仁”的概念。
12. 描述《史记》的编纂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3. 请解释“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样物品,并简述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14. 阐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及其象征意义。
15. 简述“四大名著”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影响。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16. 论述《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17. 分析《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理念,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四、综合题(共2题,每题15分)18. 结合《孟子》中的“性善论”,谈谈你对当前社会道德教育的看法。
19. 以《山海经》为例,探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对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和价值。
注:请考生认真审题,答案需结合国学经典,条理清晰,论述充分,展现个人对国学的理解和思考。
高中生能参加的作文竞赛有哪些?先来看这7个!(2)
2.对参赛者的水平会比较高,需要参赛者有较高的阅读量,以及平时多动笔。平时多读书勤动笔,敢于打破自己的写作舒适区,挑战自己以前从来没写过的东西。
得奖难度 ★★★
武汉国际中小学生楚才作文竞赛是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认可,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武汉市新闻、教育、出版等多家单位联办的大型公益性赛事。
楚才作文竞赛 1985 年开赛,是中国大陆持续不间断办赛时间最长的官方、大型、权威作文竞赛。“楚才”是唯一在国际商标局注册的品牌赛事,是唯一获得“著名商标”认证的权威赛事。其规范性和公信力在全国同类赛事中首屈一指。
从数据来看,这个比赛其实是比较“水”的,获奖的概率十分高,获奖的并不会有很大的优势。
命题形式征文,以学校组织参赛为主,参赛时间可以在高一高二,高三生也可以参加,为了帮助高考生拿证书参加自招,所以有针对高三学生的截稿时间,所以要注意下日期。
想多多或一些奖作为补充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吧,初赛直接邮寄投稿,奖项分为省级和国家级。省一或者国家级有机会参加现场决赛。
参赛Tips
1.有一大部分是高考高分作文的特点。
2.接受文章清新向上的小说,散文,有令人难以忘怀的佳作。
3.叶圣陶杯可去关注公众号“叶杯大赛”查看相关文章,语文报杯则可以关注公众号“语文报杯大赛官方发布平台”
楚才杯
含金量 ★★
烦琐程度 ★★★★
如果你有“新概念”情怀的话,那么欢迎踊跃报名,参加复赛能在上海结识很多好朋友,这将会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段美好回忆。尤其是颁奖典礼,可以见到老一辈的作家,像余华,格非,王安忆,金宇澄等等,青年作家也会回来。
参赛Tips
1.学会分析和模仿获奖作文的文风。当然,不要去市面上买一些什么新概念获奖作文选集,大多数都是假的。萌芽杂志社授权出版的大赛作品选有《萌17》《萌18》《萌19》,是最近171819届的入围文章和现场决赛文章组成,可以参考。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试题解析(一)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试题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根据上下文的情节和所提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注:八斗是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吉祥物的名字,全卷中提及的八斗,都是指他。
1.下面关于“马”字的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① ① ① ①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对汉字形体演变的了解与掌握。
【解析】图①甲骨文,图①金文,图①隶书,图①楷书。
2.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哪个节气的风俗?()A.春节B.立春C.春分D.冬至【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对传统节日节气的了解与掌握。
【解析】图中所示风俗为立春鞭打春牛。
3.匾额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的性质。
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是哪一组?()A.明镜高悬—贡院B.万世师表—关帝庙C.中正仁和—养心殿D.还我河山—武侯祠【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匾额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析】A项“明镜高悬”匾额古时通常是挂在公堂之上,贡院是古时会试的考场,开科取士的地方。
B项“万世师表”匾额挂在孔庙大成殿中。
D项“还我河山”匾额位于岳飞庙中。
4.八斗翻相册,无意间发现了下面这张照片,但他想不起来这是中国的哪处名胜古迹了,你能告诉他吗?()A.岳麓书院B.杜甫草堂C.东林书院D.郑板桥故居【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书院相关知识的积累。
【解析】从图中“依庸堂”匾额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可以看出是东林书院。
5.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哪一组?()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典戏剧相关知识的积累。
河南高二高中语文竞赛测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语文竞赛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汇入了人们审美的心理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文化历史悠久,从《桃之夭夭》一直唱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文化还具有普遍性,举凡恋爱、婚姻等人生喜庆活动,桃花总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
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
民俗中的“踏青”,采撷的也多是几枝早开的俏丽桃花。
至于与桃树、桃实相关的文化事象,几乎无所不在:“桃都”天鸡报晓、王母蟠桃盛宴、寿星捧桃、春日桃符、“桃李满天下”……桃花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的自然观。
人类诞生于大自然,与大自然永远有一根剪不断的脐带。
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
“咏春”的诗文,倾注了中国文人的炽热情感;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推动着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
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
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现对永恒的自然、永恒的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
中国的文人,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要准备在理想之梦被击碎时“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的休憩与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
中国一些文人并非不知道桃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子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试题解析(三)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试题解析(三)作者: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年第09期四、连线题、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共15分)请根据题干内容连线,或根据上下文情节在横线内填入正确答案。
1.中国古代的楼阁无论从建筑结构还是历史底蕴来说都是举世闻名的。
请你将下面楼阁的名称、所在地点以及与此楼阁有关的词句,用连线的方式对应起来。
(5分)滕王阁山西永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鹳雀楼湖南岳阳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岳阳楼江西南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黄鹤楼江苏南京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阅江楼湖北武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古代建筑相关知识的积累。
2.根据图片所示,在横线上填写图中游戏的古代名称。
(5分)(1)(2)(3)(4)(5)【答案】(1)投壶(2)蹴鞠/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3)角抵/相扑(4)马球/打马球(5)曲水流觞/流觞曲水【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的积累。
3.王国维在论述治学时提出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请问,这三种境界所引用词句的作者分别是、、。
(3分)【答案】晏殊、柳永、辛弃疾【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相关知识的积累和背诵。
4.八斗在语文模拟考试中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因此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中。
老师看八斗心情不佳,勉励他道:“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 (1分)【答案】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文相关知识的积累和背诵。
5.老师告诉八斗,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就像荀子在《劝学》中说的:“,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中华国学知识竞赛高中组决赛题解析
中华国学知识竞赛高中组决赛题解析中华国学知识竞赛高中组决赛题解析(一)一、古诗文联对(本大題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根据上下文的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文。
1.“尊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老师”不仅存在于学校,生活中也处处有能教给我们知识和道理的老师。
《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论述,《师说》中也用“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来表达这一思想。
2.大雨倾盆,无雨伞随身,又无躲避之所,在这样的境遇中想必大家多会觉得狼狈,可苏轼偏偏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3.影视剧中,恋人之间常用“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深情告白。
这首诗出自《上邪》,原诗句为:“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乃敢与君绝!”4.宋玉《九辩》中的名句“悲哉,。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杜甫在《登高》中更是直言“悲秋”,有“,百年多病独登台”名句传世。
5.陶渊明被誉为田园诗的开宗鼻祖。
他的诗展现了恬静的田园风光与淳朴的农村生活,为中国士大夫构筑了庙堂之外另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归隐心态是陶渊明田园诗基调,《归园田居》开篇即明言:“,。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6.“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不重复;结构相应,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短语相应。
同时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平仄规律。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堪称“对仗”的典范。
7.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古人常常有人生短促的感慨,曹操曾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名句传世。
然而,比时光流逝更为深沉的焦虑来自于功业难建,所以汉乐府《长歌行》以最直白的话语劝告世人“,”。
8.古人常在离别的时候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这个习俗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9.史官著史,不仅记录史实,还会在其中熔铸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历史态度。
司马迁就曾明确地表示希望通过《史记》,“以究天人之际,,”。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高中组)试题全套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高中组)试题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高中组)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三部分,试题共20小题(均为选择题),总分100分,比赛时间45分钟。
2、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试题后的答题卡中。
一、诗歌鉴赏(20分,每小题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金猊:香炉的一种,炉盖作狮形。
②宝奁:梳妆镜匣的美称。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年第?期)1.对词中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起首五句,香炉已冷无烟,红被如浪堆叠,髻鬟蓬松却懒得梳理,宝镜蒙尘却无心拂拭。
再着一“任”字,可见女主人公无心无绪的慵态达到极点。
B.“生怕离怀别苦”,慵态原是恨别离,这正是本词题旨所在。
不是病酒,不是悲秋,正因为惜别,诗人容颜瘦损,万千心事欲说还休,更显得深沉委婉,凄凉无限。
C.下片写离愁,纵使离歌唱了千万遍,终是难留,无奈惜别,情深意厚。
“武陵人”越走越远,眼前烟锁雾绕,只剩孤独的女主人公独立“秦楼”。
D.楼头凝望,有谁能理解呢?只有楼前流水记住我终日凝眸。
而最后一句,可想见诗人情思荡漾无边,又添一段新愁,深化了主题,而余韵不尽。
2.对本词所用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词描写了主人公的慵懒之态,叙述了夫妻离别之事,抒发了作者离别之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由物及人,由表及里,借景言情,柔肠百转。
B.词的下片写别后的孤寂,“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从两面着笔,想象夫妻一别两地之境,这正是词人习惯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写法。
C.本词善用浅白的生活语言,如“生怕”“新来”“这回”等,无不是“寻常语度”,但极好地抒写了作者感人至深的离情别恨。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总决赛优秀作文展示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总决赛优秀作文展示作者: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年第06期【真题传真】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李愬还军文城,诸将请曰:“始公败于朗山而不忧,胜于吴房而不取,冒大风甚雪而不止,孤军深入而不惧,然卒以成功,皆众人所不谕也,敢问其故?”曰:“朗山不利,则贼轻我而不为备矣。
取吴房,则其众奔蔡,并力固守,故存之以分其兵。
风雪阴晦,则烽火不接,不知吾至。
孤军深入,则人皆致死,战自倍矣。
夫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详细,若矜小胜,恤小败,先自挠矣,何暇立功乎!”众皆服。
(节选自《资治通鉴》)【译文】李愬率军返回文城驻扎,各位将领请教说:“起初,您在朗山战败了,但并不发愁;在吴房取胜了,但并不夺取吴房;冒着大风暴雪,但并不肯停止行军;带着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境,但并不畏惧。
然而,您终于因此获得成功,这都是大家不明白的地方,请问其中的缘故。
”李愬说:“朗山失利,敌人便轻视我们而不作防备了。
夺取吴房,吴房的人马便要逃奔蔡州合力坚守,所以我将吴房留下来,以便分散敌人的兵力。
急风暴雪,天色昏暗,敌人便不能够用烽火取得联系,就不会知道我们的到来。
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境,将士便都抱着必死之心,打起仗来自然就会加倍出力。
一般说来,眺望远处的人不必顾及近处,考虑大事的人不必知悉细事,倘若夸耀小小的胜利,顾惜小小的失败,首先就把自己搅乱了,哪里还有余暇去建立军功呢!”大家一听都服气了。
【佳作展示】既登高,棘草何以蔽目匡鑫宇(河南省新县高中)若要成一件大事,其间的患得患失,与最终的结果相较,实在无须挂怀。
既然登高是为了眺远,就不应再被足下棘草所蔽目。
谋大事者虑深远。
同样茅屋几间、田垄几亩,陶渊明无心仕途饮酒赋诗,诸葛孔明心系天下,却悟尽三国局势。
李愬败于朗山,可他并未颓丧,而是说:“朗山不利,则贼轻我而不为备矣。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优秀作文展示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优秀作文展示作者: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年第12期【真题传真】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汉·刘向《说苑》)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佳作展示】剖世间之理,辨万物之趣陈艺洋苍然世间,莽莽榛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如若获悉万物之理趣,岂并不易事也哉?汉代刘向曾在《说苑》中写道:“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诚然,耳、目、足、手确是层层深入,但若没有目见,只有手辨,效果真的好吗?对此,我不敢苟同,而我认为剖析事物的真正方法是耳、目、足、手并用。
没有目见只有手辨不过是闭门造车罢了。
想要透彻分析事物,一定离不开模仿阶段,而模仿就需要耳听目见。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黛玉教他的方法是什么?不正是多读诗吗?多读诗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通过先贤的智慧结晶来提升自己品诗鉴诗的能力,最终到达作诗的目的。
耳听目见是模仿的充要条件,也是学会剖析事物之理的第一步,是必经之路。
当然,只有模仿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提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一大笔精神财富。
要知道,得经过多少次的实践操作才能发掘出四大发明这样的璀璨明珠?如果没有大量的实际操作,只是空有理论基础,也不过是空中楼阁,飘飘乎,摇摇乎,晃晃欲坠。
所以,在剖析事物之自然理趣时,定要模仿与实际相结合。
耳、目、足、手并用才能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刘向所言实践之重要性,耳、目、足、手之递进性我并不否认,只是我认为要想真正透彻领悟事情真谛万不可抛却模仿而直接实践,这样只会闭门造车而得不到真才实学。
不可浮躁,不可功利,要脚踏实地,按着顺序,一步步、一脚脚坚实地走下去。
如果你能够注重模仿与实践相结合,耳、目、足、手并用,那你大可放心向前走去。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试题解析(四)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复赛试题解析(四)作者: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8年第10期五、古诗词阅读(本大题共4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并回答问题。
天仙子[宋]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此词约作于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词人时年52岁,任嘉禾判官。
1. 本词上阕“临晚镜”一句中的“晚”字一语双关,既指,又指。
(2分)【答案】天晚之晚、晚年之晚【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解析】首先要点明“晚”的字面意思,再结合诗词语境,分析其隐含之意。
2.下阕“云破月来花弄影”为千古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请结合全词赏析“弄”字之妙处。
(6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重点字词的理解。
【解析】首先要解释重点字词所在句子的意思,再解释重点字词给整句、整首词带来的动态或静态的画面感,和烘托出的非同寻常的意境。
3.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的著一字“而境界全出”的还有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宋祁也因此句被称为“红杏尚书”。
宋祁不但有文名,他还是著名的史学家,曾与等合修二十四史中的。
(4分)【答案】红杏枝头春意闹、欧阳修、《新唐书》【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史知识的积累。
4. 张先又被称为“张三影”,因其善于写影。
请从下面的表格中找出汉字,連成一句含有“影”的名句。
(3分)月空伴灯潭圆悠杯前舞身烛歌邀对抱台膝影人诗句:【答案】抱膝灯前影伴身【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背诵和积累。
国学比赛作文400字
国学比赛作文400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一年级作文、二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四年级作文、五年级作文、六年级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其他作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first grade compositions, second grade compositions, third grade compositions, fourth grade compositions, fifth grade compositions, sixth grade compositions, middle school compositions, high school compositions, and other compositions.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国学比赛作文400字9月26日,国学小达人的比赛开始了,我怀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进入赛场。
高二竞赛题带答案和解析(2024年山东省新泰一中)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
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
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仰观俯察,探索出了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取万物之意,创制出了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图,以象喻意。
八卦如此,审美意象的创构同样如此,两者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说法。
这种游目骋怀,正是在俯仰体悟之间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仰观俯察,主体在立象尽意之中进行审美的体悟和创造。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验方式和创造方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其观其取,都体现了古人的尚象精神。
立象尽意乃以象见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
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
《周易·系辞上》所谓“制器者尚其象”,《左传·宣公三年》所谓“铸鼎象物”,说的都是尚象制器。
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精神。
象是感性生动的,以其张力不断生成和创构。
观物取象本身不仅是一种感悟方式,而且还借助想象力进行意象创构。
同时,象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借助于虚实相生等手法,使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得以呈现。
汉字中包含着尚象的特征。
汉字如诗如画,是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文字,包含着意象的形态及其组合,体现了审美的思维方式。
汉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象表意,是观物取象的产物,从自然和社会中提取物象和事象,充满着情趣和意味,借以表意,具有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在用字的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
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
这种审美特点,尤其表现在作为文字运用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审美的创造包括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取象于自然中的物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象,在此基础上主体能动地进行拟象,并且借助想象力进行象的组合和创造。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题目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题目1~8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作文题目*历届大赛初、复赛试题第一届大赛初赛试题:Topic: High School Students Go Abroad for College EducationDirections: In China today,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 go abroad for study. Please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this phenomenon in no less than 600 words with your creativity. Writing of any style is welcome.注:答题纸请统一用A4纸(21cm*29.6cm)手写或打印。
试卷上方留出两行写明考生所属省、市、区(县)及学校班级,写明姓名。
作文标题根据要求自拟。
备注:因非典之故,未举办复赛。
第二届大赛初赛试题:Topic: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symbols of success in today’s China?Directions: The answers of what success mean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change time to time.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symbols of success in today’s China? Please write a composition in no less than 600 words with your creativity. Writing of any style is welcome. 复赛试题:Upward or Outward?Directions:At present, large crowds of people move into cities, making them bigger and bigger. Every city faces the problem whether it should expand upward or outward. You are allowed 6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Upward or Outward? You should write from 300 to 500 words, and base yourcomposition on the following outline.1. Description of the city you live in2. Arguments on the expansion3. Your opinion and reasons写作要求:目前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初赛第二阶段作文试题
写作要求:独立完成,杜绝抄袭,大赛组委会将通过查重系统审核,类同率20%以上的作文无效。
题目中材料的引用不计入类同率。
评分标准:总分=(国学基础分+文章立意分+生活感悟分+结构与文采分)×(1-类同率),四项各25分,满分100分。
一、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
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二、“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
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三、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看法,也可以记述你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
注意:文章中请勿出现选手个人信息,一经发现按作弊处理。
温馨提示
第三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初赛第二阶段作品提交时间为:即日起至2018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