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车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构造实验报告(3篇)
![悬架构造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c3d2a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掌握不同类型悬架系统的构造特点。
3. 分析悬架系统在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汽车悬架系统是连接车架与车轮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将路面传递给车轮的载荷和反作用力传递到车架上,以保证汽车的平稳行驶。
悬架系统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三、实验内容1. 扭杆梁式悬架系统2.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系统3. 电子控制主动式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四、实验步骤1. 观察扭杆梁式悬架系统(1)观察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了解其组成。
(2)观察扭杆梁的形状和材料,了解其作用。
(3)观察减振器和弹簧的安装位置和结构,了解其作用。
2. 观察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系统(1)观察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了解其组成。
(2)观察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的形状和材料,了解其作用。
(3)观察减振器和弹簧的安装位置和结构,了解其作用。
3. 观察电子控制主动式油气弹簧悬架系统(1)观察悬架系统的整体结构,了解其组成。
(2)观察油气弹簧的结构和材料,了解其作用。
(3)观察传感器、电控单元和电磁阀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扭杆梁式悬架系统扭杆梁式悬架系统通过扭杆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扭杆梁的形状和材料,以及减振器和弹簧的安装位置和结构,从而了解了扭杆梁式悬架系统的构造特点。
2.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系统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系统由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组成,具有较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滑动立柱和横摆臂的形状和材料,以及减振器和弹簧的安装位置和结构,从而了解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系统的构造特点。
3. 电子控制主动式油气弹簧悬架系统电子控制主动式油气弹簧悬架系统由油气弹簧、传感器、电控单元和电磁阀等组成,可以实现悬架刚度和阻尼的调节。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油气弹簧的结构和材料,以及传感器、电控单元和电磁阀的安装位置和作用,从而了解了电子控制主动式油气弹簧悬架系统的构造特点。
汽车悬架开题报告【范本模板】
![汽车悬架开题报告【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660b35969dc5022abea0086.png)
汽车悬架系统是底盘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操作稳定性,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往往被编入技术规格表,作为评价汽车性能品质的标准之一。汽车悬架是安装在车桥和车轮之间用来吸收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所产生的颠簸力。因此,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的操作稳定性、乘坐舒适性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悬架系统的结构得到不断改进,其性能及其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提高。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形式到作用原理一直在不断地演进,但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在有些情况下,某一零部件兼起两种或三种作用,比如钢板弹簧兼起弹性元件和导向机构的作用,麦克弗逊悬架中的减振器柱兼起减振器及部分导向机构的作用,有些主动悬架中的作动器则具有弹性元件、减振器和部分导向机构的功能.
3.我的总体设计方案
(1)基本内Biblioteka :1。完成捷达GIF汽车整车悬架的结构选型(结构形式分析及方案选择)。
2.完成捷达GIF汽车整车悬架的设计与计算(麦佛逊式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1)螺旋弹簧的设计:弹簧材料的选择;弹簧受力及变形;弹簧几何参数的计算;计算结果的处理(2)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计算:横向稳定杆的作用;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计算(3)减振器的设计与选型:减振器类型的选择;主要性能参数选择;主要尺寸的确定;计算结果处理)。
教研室或系审核意见:
教研室(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备注:本开题报告须装入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袋存档。
6.21至6.25
装订论文,准备10分钟PPT演讲稿
6.参考文献
1。邓泽英,电子动力转向系统,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2.冯英,肖生发,李春茂.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汽车研究与开发.2001年第6期
3。林逸,施国标,皱常丰。电动助力转向助力控制策略的研究.汽车技术。2002年12月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本模板】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9c921dd10661ed9ac51f3d6.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SUV汽车的设计——-悬架部分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殷燕峰学号: 200320050130班级:交运03-01班专业(全称): 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指导教师:徐桥生2007年4月01日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汽车悬架现状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震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称车身位置等,都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型式到作用原理一直不断的演进,但从结构功能上、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到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一)汽车悬架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
非独立悬架结构特点: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车轴的两端,车轴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适用于:负荷大的客车和货车种类:(1)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2)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1]如图1图1.非独立悬架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汽车平顺性较差、高速行驶时操稳性差、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
应用: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
2.非独立悬架型式1。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板簧式非独立悬架主要由钢板弹簧和减振器组成[6]。
如图2 :图2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示意图2.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由螺旋弹簧、减振器、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组成。
常用于轿车的后悬架[6]。
如图3 :图3 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3。
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主要由囊式空气弹簧、压气机、车身高度调节控制阀、控制杆等组成。
采用空气弹簧悬架容易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5][7]。
如图4:图4 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示意图4.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油气弹簧非独立悬架主要由油气弹簧(兼起减振器作用)、横向推力杆、纵向推力杆等组成,推力杆起导向和传力的作用[2][7]。
车辆半主动悬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车辆半主动悬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b5e875172ded630a1cb614.png)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1: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研究进展2:车辆半主动悬架的发展状况3:HOLDMANN P,MICHAEL H.Possibilities to improve the ride and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delivery trucks by modern mechatronic systerms [J].JSAE Review,1999,20:5052510.4:刘飞,陈龙,薛念文,等。
半主动悬架控制及评价方法的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6):21225。
5::王世明,王孙安,李天石。
半主动悬架的试验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2001,22(2):2142216。
6:陈桂明,张明照,戚红雨,等。
应用MATLAB建模与仿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MOKHTARI M,MARIE M.MATLAB与SIMULINK工程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8:陈龙,陈扬,江浩斌,等。
节流口可调式阻尼减振器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
9:庄继德,陈善华,张宝生。
可切换半主动悬架的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J]。
中国公路学报,1998,11(3):1032109。
二、主要研究(设计)内容、研究(设计)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1. 研究(设计)内容:本课题主要是建立了车辆半主动悬架1/4模型,设计了半主动悬架台架试验系统,对不同的路面输入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建立的物理模型正确,试验系统稳定可靠,为半主动悬架及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具体如下:2. 主要设计思路:车辆悬架是车辆的重要组成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
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因其结构参数无法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大大限制了悬架性能的改善。
全主动悬架系统虽然克服了被动悬架系统的缺陷,但是由于其制造和使用成本高昂,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半主动悬架系统介于被动悬架系统和全主动悬架系统之间,既克服了被动悬架系统的缺陷,又降低了实现的成本,因而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范文
![《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21d36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5.png)
《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物流业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重型载货汽车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影响汽车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的关键部分,其匹配效果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性能表现。
因此,本文针对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匹配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其性能表现。
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连接发动机和车架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振动和噪声的传递,保证发动机和车辆的平稳运行。
该系统包括悬置支座、减震器、橡胶衬套等部件。
合理的匹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三、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匹配分析(一)匹配原则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应遵循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原则,同时要考虑发动机的振动特性、车辆的行驶环境等因素。
(二)匹配要素1. 发动机参数:包括发动机的重量、尺寸、振动频率等。
2. 车辆参数:包括车架的刚度、载重等。
3. 悬置元件的选型:选择合适的悬置支座、减震器、橡胶衬套等。
4. 匹配优化:根据实际需求,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四、实验研究(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效果,分析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使用振动测试仪、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实验。
2. 实验步骤:安装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实际道路测试和实验室振动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发动机的振动数据、车辆的行驶平稳性数据等。
2.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减震效果、噪声控制效果等。
3.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五、结论通过对重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分析及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合理的匹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传递,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
2. 在选择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发动机参数、车辆参数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确保匹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麦弗逊悬架 开题报告
![麦弗逊悬架 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2fb1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e.png)
麦弗逊悬架开题报告麦弗逊悬架开题报告摘要:本开题报告旨在研究麦弗逊悬架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汽车悬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中。
本报告将对麦弗逊悬架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引言汽车悬架系统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麦弗逊悬架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型中。
然而,麦弗逊悬架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悬挂高度较高、悬挂刚度不足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麦弗逊悬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2. 麦弗逊悬架的原理麦弗逊悬架系统由弹簧、减震器和悬架臂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弹簧支撑车身重量,并通过减震器来吸收路面不平造成的振动。
悬架臂起到连接车轮和车身的作用,使车轮能够上下运动,同时保持车身的稳定性。
麦弗逊悬架系统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和中型汽车中。
3. 麦弗逊悬架的优缺点麦弗逊悬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维修;其次,减震器的位置相对固定,减少了悬挂系统的复杂性;再次,减震器的作用相对独立,不会对其他部件产生干扰。
然而,麦弗逊悬架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悬挂高度较高,影响了车辆的稳定性;其次,悬挂刚度不足,导致车身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再次,悬挂系统的调整范围较小,无法满足不同驾驶需求。
4. 麦弗逊悬架的应用由于麦弗逊悬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型和中型汽车中。
同时,麦弗逊悬架系统也在一些高性能车型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弹簧和减震器的调整,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此外,麦弗逊悬架系统也适用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如越野车和商用车等。
5.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麦弗逊悬架系统的性能,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对弹簧和减震器的改进,提高悬挂系统的刚度和调整范围,从而降低车身的倾斜和提高悬挂系统的适应性。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d8537128ea81c759f57804.png)
悬架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SUV汽车的设计---悬架部分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殷燕峰学号: 200320050130班级:交运03-01班专业(全称):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指导教师:徐桥生2007年4月01日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汽车悬架现状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震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称车身位置等,都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尽管一百多年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型式到作用原理一直不断的演进,但从结构功能上、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到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一)汽车悬架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结构特点:两侧车轮安装在一根车轴的两端,车轴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跳动时,将影响另一侧车轮的工作。
适用于:负荷大的客车和货车种类:(1)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2)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1]如图1图1.非独立悬架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汽车平顺性较差、高速行驶时操稳性差、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
应用: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
2.非独立悬架型式1.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板簧式非独立悬架主要由钢板弹簧和减振器组成[6]。
如图2 :2.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由螺旋弹簧、减振器、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组成。
常用于轿车的后悬架[6]。
如图3 :图2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示意图图3 螺旋弹簧式非独立悬架3.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主要由囊式空气弹簧、压气机、车身高度调节控制阀、控制杆等组成。
采用空气弹簧悬架容易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5] [7]。
如图4:图4 空气弹簧非独立悬架示意图4.空气弹簧式非独立悬架油气弹簧非独立悬架主要由油气弹簧(兼起减振器作用)、横向推力杆、纵向推力杆等组成,推力杆起导向和传力的作用[2] [7]。
轻型货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轻型货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57731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9.png)
轻型货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本文研究的课题是汽车悬架弹簧的生产和发展。
目前国内有160余家汽车悬架弹簧生产企业,其中只有约80家规模较大,产品质量水平刚达到国外先进国家90年代水平。
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生产集中度低,散乱差问题较严重。
而能够生产高档次汽车钢板悬架弹簧的企业只有4家,能够同时生产客车、货车、轿车悬架弹簧的厂家只有三个。
因此,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必须坚持产业创新,选择面向自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创新模式,推动汽车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的进步、以及民族品牌的崛起。
现代汽车悬架的发展快速,不断出现崭新的悬架装置。
悬架技术的每次跨越,都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先进制造技术、运动仿真等为悬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悬架的发展也给相关学科提出更高的理论要求,使人类的认识迈向新的、更高的境界。
汽车悬架按导向机构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
非独立悬架主要用于货车和客车前、后悬架。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汽车速度不断提高,使得非独立悬架已不能满足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方面提出的要求。
因此,独立悬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的车轮各自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弹性连接,因而具有很多优点。
独立悬架中尤其是双横臂独立悬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以汽车悬架弹簧为例,探讨其生产现状、发展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介绍汽车悬架的三种基本类型:被动、半主动和主动悬架,并着重探讨主动悬架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在主动悬架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但仍有许多研究机构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同时,本文也对被动悬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探讨了其在特定路况下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为汽车悬架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汽车悬架技术的发展。
轻型货车的悬架是其主要部件之一,对车辆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等方面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开题报告
![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45aac876a20029bd642ddb.png)
国外学者在车辆悬架控制系统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
1968年,Bender结合预瞄信息,基于两自由度单轮车辆模型,提出了线性最优车辆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安装于车身的路面位移传感器。测得行驶中的汽车前方几米处的路面位移信号,并且将其结合到主动悬架的控制规律中。
合肥工业大学的王其东博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动力学方程所描述的多体系统响应的灵敏度分析,推导了相应的公式,建立了汽车主要总成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整合整车的多体模型,建立了道路输入模型,进行整车的动力学仿真。提出了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汽车悬架CAD的思路,针对具体车型,进行了钢板弹簧的结构改进设计,将改进后的钢板弹簧装车进行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试验。并将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应用到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控制中。
上海交通大学的赵亦希、黄宏成、刘奋以S型轿车前悬架系统为实例,利用ADAMS/Car模块,进行双轮反向激振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是各种侧倾特性参数,对照轿车标准系数,对S型轿车侧倾的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为设计和优化悬架系统提供了实用高效的方法。
江苏大学的汤靖、高翔、陆丹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Car专业模块建立某皮卡车麦弗逊式前悬架多体系统模型,并采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性能分析,找出磨损严重的原因,同时进一步进行悬架布置优化设计,最终得出优化的悬架布置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轮胎磨损的问题。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ADAMS软件的成功应用使虚拟样机技术脱颖而出。基于ADAMS的虚拟样机技术,可把悬架视为是由多个相互联结、彼此能够相对运动的多体运动系统,其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比以往通常用几个自由度的质量——阻尼刚体(振动)数学模型计算描述更加真实反映悬架特性及其对汽车行驶动力学影响,也比图解法更为直接。在传统悬架系统设计、试验、试制过程中必须边试验边改进,从设计到试制、试验、定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周期长。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大大简化悬架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大量减少产品开发费用和成本,明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系统及性能,获得最优和创新的设计产品。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汽车悬挂和转向系统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汽车悬挂和转向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f38107a1711cc7931b71634.png)
一、汽车悬挂系统1、汽车悬挂的概念简单来说,悬挂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2、汽车悬挂系统的基本结构简单说来,汽车悬挂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受力传递的作用。
从轿车上来讲,弹性元件多指螺旋弹簧,它只承受垂直载荷,缓和及抑制不平路面对车体的冲击,具有占用空间小、质量小、无需润滑的优点,但由于本身没有摩擦而没有减振作用[1]。
减振器又指液力减振器,其功能是为加速衰减车身的振动,它也是悬挂系统中最精密和复杂的机械件。
传力装置则是指车架的上下摆臂等叉形钢架、转向节等元件,用来传递纵向力、侧向力及力矩,并保证车轮相对于车架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规律。
3、汽车悬挂系统的分类一般来说,汽车的悬挂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两种[2]。
非独立式悬挂的车轮是指在一根整体车轴的两端安装两个车轮,当一边车轮运转跳动时,就会影响另一侧车轮也作出相应的跳动,使整个车身振动或倾斜[3]。
采取这种悬挂系统的汽车一般平稳性和舒适性较差,但由于其构造较简单,承载力大,该悬挂多用于载重汽车、普通客车和一些其他特种车辆上。
独立式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用螺旋弹簧独立地安装在车架下面,这样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波及,车身的震动大为减少,汽车舒适性也得以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高速路面行驶时,它还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不过,这种悬挂构造较复杂,承载力小,还会连带使汽车的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变得复杂起来。
目前大多数轿车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独立悬挂的形式,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3]。
二、汽车转向系统1、汽车转向的概念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关键所在。
重载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
![重载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0158db59eef8c75ebfb32f.png)
重载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摘要: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对重载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实际的汽车制造生产中,需要结合悬架控制技术的线性和非线性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方法进行生产作业,以不断满足人们对汽车使用性能的需要。
关键词:重载;汽车悬架;优化设计引言悬架偏颇的增大虽然损坏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汽车的承载性。
而钢板弹簧厚度以及宽度的增加也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最大载重质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汽车超载对悬架带来的损坏。
悬架偏颇以及钢板弹簧宽度及厚度的的加大是在汽车行驶平顺性能的减弱的基础上进行的。
1汽车悬架的分类汽车悬架是连接汽车车身和车轮的总体传力连接装置,通常由弹性元件、减震装置以及导向机构等三模块构成。
汽车悬架类型主要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两种,主动悬架实质上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其功能作用主要是进行减震装置,根据其所用的可控元件,可以将主动悬架分为全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
被动悬架有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构成,这种悬架比较传统,不够灵活,不能够根据汽车本身的运行状况和外界激励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节。
被动悬架由于其性能上的局限性,使得其使用范围狭窄,并将逐步被社会淘汰。
此外,全主动悬架主要由车身质量、弹簧、力发生器以及车轮构成,其具有低扰度、低固有频率、动力学特性固定以及对激励能够做出快速反应等优势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的制造。
而半主动悬架主要是由车身质量、弹簧、可调减震器以及车轮组成,所采用的是开环控制形式,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及车辆的运行状态选择最优的参数对汽车的悬架进行控制。
并且其能耗小,构造简单,减震效果良好,使用得也比较广泛。
2汽车悬架的控制策略分析汽车悬架的控制策略主要是针对主动悬架进行的,因被动悬架自身功能性能的局限,使得其逐渐退出汽车制造生产领域。
主动悬架的控制方法主要有自适应控制法、空钩控制法以及最优控制法。
其中,最优控制法对悬架系统的平顺性、稳定性、车身加速度、动载荷、能量消耗以及动挠度等进行了综合考虑,使汽车悬架系统能够获得最优的综合性能指标。
载货汽车的悬架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载货汽车的悬架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a5dbcf59eef8c75ebfb39f.png)
载货汽车的悬架系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载货汽车的悬架系统结构的设计指导教师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与车轴弹性地连接起来。
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递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作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
悬架系统是保证重型载货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重要部件,空气悬架系统以空气弹簧为弹性元件,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具有高强度、高舒适性和高吸振性能力等优点。
目前空气悬架在国外重型载货车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重型载货汽车用空气悬架系统逐步替代传统的钢板弹簧和螺旋弹簧悬架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面对国内重型载货汽车的快速发展及目前产品开发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在车辆开发过程中对如何综合考虑悬架机构,弹簧刚度和阻尼速度特性,使平顺性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提高整车性能水平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整车平顺性控制涉及范围较大,同时也与操纵稳定性息息相关,这一点在重型汽车设计中尤为关键。
选题的研究现状目前在重型载货汽车的悬架系统方面,在空气悬架系统的技术应用上,我国落后于国外,绝大部分还处于车型引进、仿制或直接购买产品阶段。
以空气弹簧悬架取代传统的钢板弹簧悬架既是必然趋势也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对于我国重型汽车制造业而言,空气悬架项目不仅仅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空气悬架的广泛应用可以较快地提升我国重型汽车的档次、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大缩短我国与国外商用车的技术、等级差距,巩固和扩大国产重型汽车的市场份额。
目前空气弹簧的设计主要以试验和经验为依据。
设计成木高,效率低。
随着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采用模拟技术可以在空气弹簧设计初期设计、分析和评估产品性能,确定和优化各项参数,从丽缩短新产品研究和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
![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27682faf45b307e8719758.png)
摘要本课题结合生产实际,在农用运输车的基础上对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进行了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参与总体设计;车架、悬架结构型式分析和主要参数的确定;车架、悬架结构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遵循以下原则和技术标准:规范合理的型式和尺寸选择,结构和布置合理;保证整车良好的平顺性能。
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在保证功能和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小整备质量。
低速载货汽车上用得比较广泛的是边梁式车架和非独立悬架,因为边梁式车架和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比较经济实用,便于维修和改装。
考虑到车架和悬架在整车设计中的作用,首先进行了车架、悬架的总体设计,然后对车架、悬架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对车架、悬架的结构进行了受力综合分析,在次基础上确定了它们的主要参数。
关键词:低速货车,车架,悬架,设计ABSTRACTThis topic combined production with the actual and based on the agriculture transport vehicle foundation, the low speed truck frame and suspension system have been designed.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participation system,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pattern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During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the principles and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re followed: the reasonable pattern and the size, the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 the good smooth performance of the entire vehicle; with reliable work, simple structur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dvantageous for the service and the adjustment; as far as possible general par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roduction, the function and the intensity request are guaranteed, the quality is reduced as far as possible.The side frame and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re used quite widely on the low speed truck, because the side frame and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are simpl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advantageous for the service and the refit. Considered the function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in the entire vehicle design, firstly that the whol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system is carried on designing, t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have been carried on designing, finally the stress generalize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has been carried on, their main parameter has been determined in the inferior foundation.Key words:Low Speed Truck,Frame,Suspension,design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 (2)2.1 设计选型原则 (2)2.2 设计内容 (3)第3章主要尺寸参数的选定 (3)3.1 外廓尺寸 (3)3.2 质量参数 (3)第4章车架总成设计 (4)4.1 车架的结构设计 (4)4.2 车架的技术要求 (5)第5章车架的设计计算 (6)5.1车架的计算 (6)5.2 车架载荷分析 (8)5.3 车架弯曲强度的计算 (8)5.4 车架扭转应力的计算 (11)第6章悬架的总成设计 (14)6.1悬架的设计要求 (14)6.2悬架的两种形式 (14)6.3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7)6.4钢板弹簧的设计 (20)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第1章前言车架和悬架系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各个方面(操控、性能、安全、舒适)性能。
开题报告麦弗逊悬架的设计
![开题报告麦弗逊悬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0a1531561252d381eb6e3b.png)
预期效果:
1)图纸工作量:悬架装配图2张
2)其它部装、零件图不少于7张
3)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1份(字数在1万字以上);
说明书应当包括课题背景、意义、理论根据、方案确定、参数计算、结论等内容。
四、课题进度安排
3月10日~3月22日.毕业实习阶段。
毕业实习,查阅资料,市场调查,到多个公司实践,撰写实习报告。
例如一汽奥迪100型轿车前悬架。筒式减振器装在滑柱桶内,滑柱桶与转向节刚性连接,螺旋弹簧安装在滑柱桶及转向节总成上端的支承座内,弹簧上端通过软垫支承在车身连接的前簧上座内,滑柱桶的下端通过球铰链与悬架的横摆臂相连。当车轮上下运动时,滑柱桶及转向节总成沿减振器活塞运动轴线移动,同时,滑柱桶的下支点还随横摆臂摆动。螺旋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只能承受垂直载荷,所以其悬架系统要加设导向机构和减振器。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承担着缓冲击和减振的任务,阻尼力过大,将使悬架弹性变坏,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损坏。因而要调节弹性元件和减振器这一矛盾。
悬架实验报告
![悬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2c86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a.png)
悬架实验报告悬架实验报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为了深入了解悬架的性能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悬架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结果以及分析。
一、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测试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比较它们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以及对车辆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悬架系统对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以及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二、实验装置我们使用了一辆标准轿车作为实验对象,并安装了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
实验中使用的悬架系统包括:独立悬架、扭力梁悬架以及多连杆悬架。
我们还使用了专业的测试设备,包括悬架位移传感器、加速度计以及悬架力传感器。
三、实验过程1. 静态测试:我们首先对车辆进行了静态测试,通过测量悬架系统的压缩和释放过程中的位移来评估其刚度和回弹特性。
结果显示,独立悬架在压缩和释放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回弹特性,而多连杆悬架则表现出较高的刚度。
2. 动态测试: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动态测试,包括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测试和悬架系统对车辆操控性的影响测试。
在不同路况下的行驶测试中,我们发现扭力梁悬架在平坦路面上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而独立悬架在颠簸路面上表现较好。
在悬架系统对车辆操控性的影响测试中,我们发现多连杆悬架具有更好的悬架刚度和操控性能。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在不同路况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独立悬架适合用于颠簸路面,能够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而扭力梁悬架在平坦路面上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高速行驶。
2. 多连杆悬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操控性能,适合用于需要更好悬架响应和操控稳定性的场景,如赛车等。
3. 悬架系统的调整和优化对车辆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悬架系统的参数,可以改善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以及乘坐舒适性。
五、结论悬架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某矿用越野车辆的悬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某矿用越野车辆的悬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d4bff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b.png)
某矿用越野车辆的悬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意义越野车辆是一种特殊的车辆,主要用于在复杂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下行驶。
在采矿行业中,越野车辆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可以在荒野、沙漠、山林等恶劣的环境中运输人员和物资,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
然而,越野行驶对车辆的悬挂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减震能力和稳定性。
因此,对越野车辆悬挂系统的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某矿用越野车辆的悬挂系统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优化,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研究内容1. 悬挂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研究:通过分析越野车辆的悬挂系统结构和原理,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2. 悬挂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根据越野车辆的实际情况,设计悬挂系统的结构、参数和布置方式,并通过优化设计提高通过性、减震能力和稳定性。
3. 悬挂系统的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悬挂系统进行模拟分析,评估其运动特性、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为实际试验提供基础。
4. 悬挂系统的试验验证:通过实际试验,验证设计和优化的效果,获得悬挂系统的性能参数和系统响应数据,为后续使用和改进提供支持。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 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越野车辆的悬挂系统结构和原理,探究悬挂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2. 根据越野车辆的实际情况,采用CAD软件进行悬挂系统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ulink进行运动学仿真,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3. 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悬挂系统的应力、应变、位移等性能参数,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4. 按照实验设计的参数,进行试制和试验,测量瞬时动态参数、系统响应和车辆的操控特性等,验证悬挂系统设计和优化的效果,优化调整悬挂系统。
四、预期成果1. 某矿用越野车辆的悬挂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案。
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结构研究分析的开题报告
![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结构研究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c161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c.png)
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结构研究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结构研究分析一、研究背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悬架系统的研发和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传统的汽车悬架系统中,单轴悬架只能控制一条轴线的运动,并不能完全保证整个车辆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尤其在高速行驶、急转弯、翻滚等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多轴汽车平衡悬架则可以控制多条轴线的运动,有效提高车辆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降低事故风险。
因此,对多轴汽车平衡悬架结构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研究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悬架系统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的分析。
2.建立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3.选择合适的数值模拟软件,对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建模和仿真。
4.结果分析,并对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
本研究的目标是:1. 研究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结构的原理、设计和优化方法。
2. 建立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的静力学、动力学分析和优化。
3.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多轴汽车平衡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悬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2. 促进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提高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
3.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4. 为理论模型的优化提供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3-165.
[4]陈家瑞. 汽车构造上﹑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下册41-67.
[5]张炳力.汽车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6:187-223
3.确定弹性元件(钢板弹簧)主要参数①满载弧高fa、②钢板弹簧长度L、③钢板断面尺寸及片数(钢板弹簧断面宽度b、钢板弹簧片厚h、钢板断面形状、钢板弹簧片数n)、④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⑤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⑥钢板弹簧的强度验算;
4. 根据已知汽车主要参数确定减振器的结构类型和主要参数。设计的难点是:1.使各组成部分的设计相协调以及使局部的设计符合整体性能的要求;2.图纸的绘制;3. 减振器的结构类型和主要参数。
1.3悬架的发展趋势:
由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具有安全、智能和清洁的绿色智能悬架将是今后汽车悬架发展的趋势。
(1)被动悬架是传统的机械结构,刚度和阻尼都是不可调的,依照随机振动理论, 它只能保证在特定的路况下达到较好效果。但它的理论成熟、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 成本相对低廉且不需额外能量, 因而应用最为广泛。在我国现阶段, 仍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被动悬架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通过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后,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或有限元法寻找悬架的最优参数;研究可变刚度弹簧和可变阻尼的减振器,使悬架在绝大部分路况上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研究导向机构,使汽车悬架在满足平顺性的前提下,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6]周长城,赵雷雷,车辆悬架弹性力学解析计算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前言
[7]机械原理/郑文纬.吴克坚编;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8]理论力学.I/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9]汽车构造.下册/臧杰,阎岩主编.——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
年月日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基本研究内容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震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称车身位置等,都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本课题是载重车的悬架系统设计,大多数的载重车悬架类型都是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如图1,从结构功能上、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到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所以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载重车悬架系统设计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唐云飞
班 级
11090111
学 号
11901122
指导教师
赵骆伟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课题的设计意义: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已经不再只是人们代步的工具,它在社会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人们的生产效率带来了提高。特别是在公路运输中。
1.2悬架国内外研究动态:
半主动悬架的研究工作开始于1973 年,由 D.A.Crosby和 D.C.Karnopp首先提出。半主动悬架以改变悬架的阻尼为主,一般较少考虑改变悬架的刚度。工作原理是:根据簧上质量相对车轮的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 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弹簧的阻尼力或者刚度。半主动悬架产生力的方式与被动悬架相似,但其阻尼或刚度系数可根据运行状态调整,这和主动悬架极为相似。有级式半主动悬架是将阻尼分成几级,阻尼级由驾驶员根据 “路感”选择或由传感器信号自动选择; 无级式半主动悬架根据汽车行驶的路面条件和行驶状态,对悬架的阻尼在几毫秒内由最小到最大进行无级调节。由于半主动悬架结构较简单,工作时不需要消耗车辆的动力,而且可取得与主动悬架相近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被动悬架。在半主动和主动悬架的研究方面起步晚,与国外的差距大。在西方发达国家,半主动悬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趋于成熟,福特公司和日产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动悬架虽然提出早,但由于控制复杂,并且牵涉到许多学科,一直很难有大的突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仍仅应用于排气量大的豪华汽车。未见国内汽车产品采用此技术的报道,只有北京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少数几个研究机构对主动悬架展开研究[4]。
(3)主动悬架研究也集中在两个方面:可靠性;执行器。由于主动悬架采用了大量的传感器、单片机、输出输入电路和各种接口,由于元器件较多,降低了悬架的可靠性,所以,加大元件的集成程度,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执行器的研究主要是用电动器件代替液压器件。电气动力系统中的直线伺服电机和永磁直流直线伺服电机具有较多的优点,今后将会取代液压执行机构。运用电磁蓄能原理,结合参数估计自校正控制器,可望设计出高性能低功耗的电磁蓄能式自适应主动悬架,使主动悬架由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5]。
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汽车车速有了很大的提高,被动悬架的缺陷逐渐成为提高汽车性能的瓶颈,为此人们开发了能兼顾舒适和操纵稳定的主动悬架。主动悬架的概念是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悬架设计中率先提出的。它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增加可调节刚度和阻尼的控制装置,使汽车的悬架在任何路面上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通常由测量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能源系统等组成。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大著名的汽车公司和生产厂家竞相研制开发这种悬架。奔驰、沃尔沃、洛特斯、丰田等在汽车上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试验。装备主动悬架的汽车,在不良路面高速行驶时,车身非常平稳,轮胎的噪音小,转向和制动时车身保持水平。其特点是乘坐非常舒服,但不同程度存在着结构复杂、能耗高、成本昂贵、可靠性问题[3]。
[10]汽车悬架构件的设计计算/彭莫,刁增祥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11]DEL J M. Castillo and others,Optimization for Vehicle Suspension:
Frequency Domain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J].Vehicle system dynamics,1990,(19).
作为载人的工具之一,舒适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条件。悬架也就应允而生。现在的小轿车的悬架系统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了,并可以使长途的驾驶者带来更多的舒适性,减轻了驾驶者和乘客的疲劳程度。但是,载货货车却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同时货车却常常在长途的路途上行走,为驾驶者带大的疲劳程度,也不利于在行车安全。因此货车的悬架系统尽可能地设计到更好的舒适性,减轻架驶者的行车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深入了解汽车前悬架构造及工作原理;仔细研究设计原则;参考现有研究成果,并进行学习和分析,借鉴经验;认真学习机械制图原则以及CAD软件绘图;发挥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试验最终确定方案
3.2钢板弹簧的设计步骤
钢板弹簧参数的确定
1.前后悬架的静绕度动绕度的选择
2.钢板弹簧满载弧高的选择
3.钢板弹簧长度的选择
[12] 曹民,范永法.汽车悬架技术的进展与预测[J].上海汽车,2000,(7).
六、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系(教研室)评议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八、开题小组评审意见:
开题小组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九、学院领导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未通过
学院领导签字:
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并且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悬架的性能还影响着整车的很多性能,包括行驶平顺性,行驶车速,燃油经济性和运营经济性等。特别是在工业中应用较多的运输车辆的悬架系统的设计,对于用车单位十分重要。悬架系统的制造成本要低,要便于维护、保养,并且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1]。
3考虑到载重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对载重车的悬架系统制造成本也要限制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3.1设计的重点是确定汽车前后悬架结构形式及各部件的设计参数
1.结构形式的选定;
2.根据已知汽车主要参数确定悬架主要参数(悬架静挠度fc、悬架动挠度fd、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图1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示意图
1.钢板弹簧参数确定和钢板弹簧的结构设计
2.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减振器参数确定和减振器的安装
3.导向机构(性能曲线)
2.2主要研究问题
1.本课题设计的载重车悬架系统在一方面要满足保持载重车的稳定性同时要起到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一级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
2在满足悬架功能的同时也要保证悬架结构的稳定性,所以要对钢板弹簧和减震器的载重校核,疲劳校核等
计算各设计参数
4
2014/11/27~2014/12/6
绘制前悬架系统的总体布置图(零号图纸)
5
2014/12/7~2014/12/30
绘制钢板弹簧元件装配图及零部件图
6
2015/1/1~2015/1/10
编写设计说明书
7
2015/1/10~
毕业答辩
五、参考文献
[1]车辆悬架设计及其理论/周长城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167-183
(2)半主动悬架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执行策略的研究;执行器的研究。阻尼可调减振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改变节流孔的大小调节阻尼;一种是通过改变减振液的粘性调节阻尼。节流孔的大小一般通过电磁阀或步进电机进行有级或无级的调节,这种方法成本较高,结构复杂。通过改变减振液的粘性来改变阻尼系数,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无噪音和冲击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