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2022年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调研报告范文

2022年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调研报告范文

粮食市场价格变动调研报告范文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定和世界和平,因此各国都极为重视和关注粮食的生产、储备和安全问题。

近期,受全球气候因素等导致的产量下降和需求强劲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目前,粮食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发出“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的警告。

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

世界粮食计划署负责人表示,粮价上涨是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引发二战以来首次全球粮食危机,已威胁到全球2000万贫困儿童,使一亿多人陷入贫困中。

这场危机使世界粮食计划署“面临成立45年来最大的挑战”。

与国际粮食“吃紧”形成对比,粮食自给率十年保持在95%的中国显得“从容”许多。

国内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结构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这显示,从目前来看,迄今国际粮价飞涨尚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明显冲击。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不可能完全不受世界形势影响。

那么,世界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对我国及湖南到底有哪些影响。

影响程度如何。

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当前粮食供求、价格走势状况目前,世界粮食供应形势异常吃紧,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确保了粮食连续四年增产。

(一)世界粮食供求及价格形势1、世界粮食供应形势异常吃紧。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不足销状况未改变。

2009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为20.75亿吨,比上年增长4.6%,总消量为20.98亿吨,产不足销。

二是粮食产量的上升空间不大。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即使粮价上升10%,产量也只会上升1%—2%。

除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的欧盟仍有少量增产空间外,其它国家要提高粮食产量都将面对过度开发农田、使用转基因技术等具有争议性问题,供给增长缓慢形势短期难以改变。

三是粮食库存降至历史最低点。

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粮食收购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粮食收购价的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1. 收购价水平根据调研数据,不同粮食品种的收购价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小麦为例,平均收购价为每斤1.6元,而水稻的平均收购价为每斤1.8元。

说明当前粮食收购价相对稳定,总体上与去年相比有所增长。

2. 影响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影响粮食收购价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

在政策导向方面,国家对粮食收购价进行了一定的调控,以保障农民的收入。

在市场需求方面,粮食市场的供需状况会直接影响收购价的浮动。

而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则是决定收购价上下波动的关键因素。

3. 农民意见根据访谈结果,大部分农民对目前的粮食收购价较为满意。

他们认为收购价的增长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增强种植的积极性。

然而,也有一部分农民表示收购价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希望国家能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收购价,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调研分析通过对上述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粮食收购价水平总体上相对稳定,且有所增长,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2. 影响粮食收购价的因素众多,决策者需要充分考虑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购价。

3. 农民对当前的粮食收购价整体上表示满意,但仍有一部分农民认为收购价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建议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 决策者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粮食收购价,既要顾及农民的利益,也要保证市场的稳定。

2.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从而降低粮食收购价,减轻粮食市场的供需压力。

3.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粮食质量和产量,从而提高粮食收购价。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当前粮食收购价的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及农民的意见。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导语】调研报告的核⼼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以下是整理的粮⾷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粮⾷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构建粮⾷最低收购价机制实际上是国家对粮⾷⽣产进⾏⼲预和指导的⼀项重⼤政策。

当粮⾷市场价格低于⼲预价格(最低收购价,也称保护价)时,由政府组织(委托粮⾷收购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进⾏收购,以稳定粮⾷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粮⾷市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未来我国加强和⽀持粮⾷⽣产,保障粮⾷安全的⼀项重要措施。

要使这项政策有效发挥对粮⾷⽣产的激励、指导作⽤,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个科学合理的粮⾷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

本⽂利⽤⿊龙江省有关粮⾷⽣产数据,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稻⾕标准进⾏理论分析。

⼀、构建⽴粮⾷市场最低收购机制的必要性 ⼯业化国家普遍建⽴了指导粮⾷⽣产的价格体系,包括⽬标价格和市场⼲预价格等。

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出台指导粮⾷⽣产的价格⽬的是不同的。

现阶段,我国构建粮⾷最低收购价格机制的主要⽬标是追求粮⾷产量的增加,通过保持粮⾷价格的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有适当的收⼊,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粮⾷⽣产。

我国⼈⼝众多,粮⾷是民⽣之本,必须建⽴粮⾷价格保护制度,保障粮⾷安全。

20多年来,我国粮⾷⽣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先后经历了1983-1984年增长,1985-1988年下降,1989-1991年增长,1992-1994年下降,1995-1996年增长,1997-2003年下降,2004年增长的7个波动期。

粮⾷⽣产波动对全国粮⾷安全的影响⽇益显现,1997-2003年长达6年之久的粮⾷价格下降,引发粮⾷产量连年减产,造成了3个年度粮⾷产需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安全危机的⾼度关注和重新认识,作为获利能⼒弱的粮⾷产业未来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由国家给予⼀个保护价格即最低收购价,以⽀持农民⽣产粮⾷,确保国家粮⾷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实⼒的增强,为实施粮⾷保护价格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粮食市场价格调研报告

粮食市场价格调研报告

粮食市场价格调研报告根据最新的市场调研数据,以下是关于粮食市场价格的调研报告:粮食市场价格是指粮食及其制品的买卖价格。

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政府政策、种植情况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等。

首先,供需关系是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供给方面,种植面积、产量和储备水平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如果粮食产量高于需求,则价格可能下跌;相反,如果粮食供应紧张,则价格可能上涨。

需求方面,消费量、储备需求以及出口需求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

如果需求增加超过供应增加,则价格可能上涨;相反,如果需求减少,则价格可能下跌。

其次,政府政策也对粮食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政府通过价格支持、进口限制、储备管理等手段来干预粮食市场,以保障粮食供应和稳定价格。

政府通过购入粮食、提供补贴和储备释放等手段来平衡粮食市场,以避免价格的大幅波动。

此外,种植情况也会对粮食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因为气候、土地利用和种植技术的因素,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可能会有所变化。

如果种植条件优越,产量高、质量好,则价格可能下跌;相反,如果种植条件恶劣,产量低、质量差,则价格可能上涨。

最后,国际市场价格也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因为粮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产品,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化会传导到国内市场。

如果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则国内市场价格也可能上涨;相反,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则国内市场价格也可能下跌。

综上所述,粮食市场价格受到供需关系、政府政策、种植情况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对粮食市场的参与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充分了解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才能更好地预测和应对价格的变动,从而更好地规划生产和经营策略。

秋粮收购现状调研报告

秋粮收购现状调研报告

秋粮收购现状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秋粮的产量逐年增加。

为了确保农民的收益和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各地秋粮收购工作越发重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秋粮收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秋粮收购政策1.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秋粮收购进行明确规定,保障农民的利益。

如《农产品收购、销售和储备管理暂行条例》等。

2. 价格补贴:政府对秋粮收购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以确保农民的收益。

二、秋粮收购机构1. 国有企业:国有粮食企业在秋粮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拥有完善的收购网络和先进的收购设备。

2. 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组织在秋粮收购中起到了很好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提高了农民的议价能力。

3. 农产品市场:一些农产品市场也参与秋粮的收购,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竞争环境。

三、秋粮收购情况1. 收购量:各地秋粮收购的总量保持增长趋势,但不同地区的收购量存在较大差异。

2. 收购价格:收购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政府的价格补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3. 收购时间:秋粮收购的时间长短因地区而异,有的地区在收购季节内进行,有的地区则根据产量延长了收购时间。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收购价格波动大:秋粮收购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给农民带来一定压力,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机制。

2. 收购设备不足:一些地方农产品收购设备不足,影响了收购效率和质量,建议加强中小农产品收购市场的建设。

3. 收购渠道有限:部分农民面临收购渠道不足的问题,建议增加收购渠道,扩大农产品市场的参与者。

4. 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农民对秋粮收购政策不了解,建议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知晓率。

结论当前秋粮收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农产品收购市场建设,并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知晓率。

同时,农民和收购机构也应积极参与,提升秋粮收购的效率和质量,为农民增加收益,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关于秋粮收购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秋粮收购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秋粮收购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针对当前秋粮收购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当前秋粮购销进展情况
我街道共有秋季作物4800亩,其中4000亩玉米。

今年秋季雨后涝灾对秋粮收获造成一定影响,部分玉米发霉,前期出现滞销的情况。

近期随着粮价的上涨,收购玉米的粮贩逐渐增多,价格也比往年明显增高:带芯玉米价格每斤1.1元左右,净粒每斤1.5元左右。

但是,农民的惜售心理也在上升,家里存着玉米未出售的比往年要高出很多,前期收购囤积的小粮贩也暂不打算出售,他们普遍感觉粮食价格还要上涨,想等等看。

据估算,农民家中出售的玉米占今年玉米总量的40%左右,如果再加上囤粮的小贩,当前农村未销售的玉米比例还要更高。

二、当前秋粮购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农民贮存的玉米数量较大,损耗风险上升。

近年来,农民已形成了收获后直接在地头上卖掉的习惯,家中一般没有粮仓,今年的玉米存在家里,有的堆在房檐下,有的露天存放,上面盖个塑料布,虫蛀鼠咬不可避免。

虽然后期粮价上升的可能性很高,但是,不可预估的日常损耗也有很大风险。

2、发霉玉米的去向让人担忧。

秋季的涝灾导致今年的发霉玉米比例较往年高出很多。

通过我们调查,这些发霉的玉米仍然有人收购,每斤一两毛钱。

做为农民能卖钱就觉得不错了,做为消费者,这些霉变玉米的去向令人担忧。

因为霉变玉米含有大量黄曲霉素,这是一种生物毒素,牲畜食用后有可能死胎、中毒,人食用后有很高的致癌性。

这些霉变玉米流向市场后,到底去向哪里,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

粮食最低收购价调研报告

粮食最低收购价调研报告

粮食最低收购价调研报告粮食最低收购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范围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国家政府制定的一项政策,旨在保护农民的利益,稳定农业产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当前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情况,分析其对农民和农业产业链的影响。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网上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向普通农民和粮食经销商了解他们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认知、评价以及对农民收益和粮食市场供应的影响。

2. 实地访谈:我们深入农村地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访了一些农民和粮食经销商,了解他们对粮食最低收购价的看法,以及政策执行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农民认知与评价:通过网上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民知道粮食最低收购价这一政策,但对政策执行细则不够了解。

70%的农民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对保护农民利益有积极影响,但也有部分农民表示政策实施结果并不理想,存在漏洞和弊端。

2. 农民收益影响:根据实地访谈,我们发现目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民收益的影响较为显著。

首先,粮食最低收购价确保了农民的产出有一个基本价格保障,提高了他们的收益水平。

其次,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增加了农民的粮食收入。

3. 粮食市场供应:通过对粮食经销商的访谈得知,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可以维持粮食市场供应的稳定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并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中间环节,使得粮食价格稳定。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粮食最低收购价是一项有益的政策,能够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产出和粮食市场供应。

2.但是,应加强对农民的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认知度,使其了解政策的具体细则和执行情况。

3. 对于政策的实施要求,应进一步完善政策细则,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防止政策执行中的漏洞和弊端。

4.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关注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为农民带来实质利益。

5. 同时,政府应与农民和粮食经销商加强沟通协商,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

粮食局粮食收购情况报告

粮食局粮食收购情况报告

粮食局粮食收购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我荣幸地向大家呈上一份关于粮食局粮食收购情况的报告。

本报告将从粮食收购的背景介绍、粮食收购情况分析以及未来发展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介绍粮食是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础,粮食收购工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和农民收益等因素的影响,粮食收购工作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二、粮食收购情况分析1.粮食收购市场我国粮食收购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

在政府引导下,省级粮食局和粮食企业承担了粮食收购的重责大任。

同时,市场主体的参与和竞争使得粮食收购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2.粮食收购数量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粮食局粮食收购数量达到了xx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xx%。

这一数字体现了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积极性的增强。

3.粮食收购价格粮食收购价格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石。

在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粮食企业积极采取措施的支持下,今年粮食收购价格较为稳定,对农民收益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未来发展展望1.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市场监管是粮食收购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粮食收购市场的公平公正。

2.优化收购模式尽管目前粮食收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效益不高、农民收益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新的收购模式,推动粮食收购工作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3.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粮食收购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通过本报告,我们对粮食局粮食收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粮食收购工作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保障农民利益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大粮食收购工作力度,努力实现粮食产销平衡,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粮食调研报告3篇

粮食调研报告3篇

粮食调研报告3篇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存在的几个问题国家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从XX年起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最低价粮拍卖随之产生。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

最低价粮拍卖为购粮客户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

但是,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收购环节:收购质量难保证,收购费用较低。

托市收购(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

托市收购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

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

但近年随着托市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给粮食管理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

为方便农民售粮,XX年湖南大面积增加了委托收储库点和延伸库点,以益阳市为例,XX年收购库点比上年增加60%。

托市粮作为临时性国家储备粮,有收购资格主体的企业,为了获得一笔可以维系企业生存的管理费用,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

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稻谷最低收购价价格底数是固定的(1400元/吨),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50元/吨,无利润可谈。

二、储存环节:正常损耗无补贴,保管费用较低。

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

企业托市收购赚的是国家50元/吨的收购费用和70元/吨的保管费用。

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

为争取微薄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自上至下都是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

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研报告

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研报告

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研报告一、秋粮生产情况我国秋粮生产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秋粮总产量为5500亿斤,比上年下降0.1%。

主要产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

其中,稻谷产量为3000亿斤,小麦产量为2000亿斤,玉米产量为500亿斤。

二、秋粮收购情况1.国家收购我国秋粮收购主要通过国家储备粮进行。

国家粮食局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国的粮食收购工作,财政部负责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国家储备粮的收购。

国家收购秋粮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价略高,保证农民的收入。

国家收购的秋粮主要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定市场供应。

2.地方收购除了国家收购以外,地方政府也会组织本地市场进行秋粮收购。

地方收购主要是为了满足地方市场需求和保障农民的利益。

地方收购价格一般与市场价持平或稍高一些,吸引农民将粮食卖给地方收购市场。

3.农民自主贸易一些农民也选择自主贸易,将自己的秋粮销售给市场经营者或粮商。

这种方式通常能获取较高的收购价格,但也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和市场交易成本。

三、秋粮价格走势秋粮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和国际市场情况等。

一般来说,秋粮的价格在收获季节前后会有一定的波动,因为此时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价格相对较低;而在供应减少的拍卖季节,价格会有所上涨。

此外,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也会对秋粮价格产生影响。

四、秋粮收购政策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和粮食市场的稳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秋粮收购政策。

主要政策措施包括:1.设定最低收购价。

政府会根据市场情况和粮食供需形势,设定一个最低收购价,以确保农民的合理收入。

2.加大收购力度。

政府会通过增加收购的数量和范围,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粮食价格。

3.加强市场监管。

政府会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价格操纵和欺诈行为。

五、秋粮生产收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秋粮生产收购总体上保持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粮食储存不足。

由于我国家庭储粮能力有限,造成大量的粮食浪费。

2023年市场调查报告3篇_20

2023年市场调查报告3篇_20

2023年市场调查报告3篇市场调查报告篇1以来,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粮油、肉、蛋以及房地产价格普遍上涨,根据8月4日市场调查,今年以来部分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如下:1、粮食价格涨势趋稳。

自从3月份小麦、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后,一直趋于平稳。

1月份小麦的收购价格为0.73-0.74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75-0.76元/500克,5月22日收购价格为0.76-0.77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79-0.80元/500克,零售价格涨幅为5.33%;玉米1月份的收购价格为0.57-0.58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60元/500克,5月22日收购价格为0.75元/500克,零售价格为0.76元/500克,零售价涨幅26.67%。

据业内人士分析,到新粮(小麦)上市时,小麦价格存在下降趋势,而玉米价格则趋升。

2、食用油价格呈上涨趋势。

4月份,食用油价格开始上涨,一级桶装(5升)鲁花牌花生油由1月份的80.00元/桶上涨到5月22日的93.00元/桶,涨幅16.25%,散装花生油由1月份的7.00元/500克上涨到8.00元/500克,涨幅14.29%。

花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花生的收购价格上涨。

3、牛、羊、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牛肉1月份价格为9.00元/500克,5月22日价格为10.00元/500克,涨幅11.11%;羊肉1月份价格为12.00元/500克,5月22日价格为13.00元/500克,涨幅8.33%;猪肉中肋和后座价格分别由1月份的6.50元/500克和7.00元/500克上涨到5月22日的9.00元/500克和10.00元/500克,涨幅分别为38.46%和42.86%。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受去年疫情的影响,生猪存栏较去年有所下降;二是饲料价格上涨,饲养成本增加;三是生猪收购价格上涨,截止调查时,生猪收购价格为6.20元/500克,根据上述原因,业内人士分析,猪肉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粮食收购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调研报告

粮食收购调研报告粮食收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必需品。

为了解我国粮食收购情况,分析粮食市场供求状况,本次调研选择了三个主要粮食生产地进行实地调研,以了解粮食收购的各个环节以及市场价格情况,为管理部门制定粮食收购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各个环节的粮食收购情况、市场价格情况以及相关问题。

实地走访则是为了观察和了解粮食生产、储存、运输等具体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调研结果1.粮食生产情况:调研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等,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在农民的努力下,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2.粮食收购情况:粮食收购主要由国家粮食局和粮食企业集团等机构负责,也有一部分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

大部分农民选择将粮食直接卖给当地粮食收购站,少数选择通过经纪人或收购公司进行交易。

3.粮食收购价格:根据调研结果,粮食价格整体较稳定,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较小。

不同地区、不同粮食作物的价格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是相对平稳。

4.粮食收购环节:粮食从农田到消费市场的收购环节主要包括收购站、储存仓库和物流运输等。

收购站是粮食收购的第一站,主要负责接收、验收和付款等工作。

仓库主要用于粮食的储存和封存,确保粮食质量不受损害。

物流运输主要负责将粮食从农田或仓库运输到消费市场。

整个收购环节的工作效率较高,能够保证粮食的及时收购和流通。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粮食收购工作基本顺利进行,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

2.粮食收购价格相对稳定,市场供求状况较为平衡。

3.粮食收购环节工作效率较高,保证了粮食的及时收购和流通。

4.需要加强对粮食收购站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粮食质量和质量。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建议:1.加强粮食收购站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研报告

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研报告

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调研报告一、背景秋粮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对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当前秋粮生产的情况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次调研对秋粮生产收购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研内容1.秋粮生产情况本次调研覆盖了不同地区的农民,调查了他们的秋粮生产情况。

结果显示,今年的秋粮生产整体上较去年有所增加。

尤其是在水利、肥料和种子方面的投入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这些投入的增加带来了作物产量的明显提高。

2.秋粮收购政策实施情况调研还了解到了政府的秋粮收购政策实施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政府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支持。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储存设施和运输支持,使农民可以方便地存储和运输他们的秋粮。

3.秋粮市场状况调研还着重了解了秋粮市场的现状。

结果显示,当前市场供应充足,供需平衡。

政府收购和市场收购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农民能够获得稳定且有利可图的销售渠道。

此外,农产品电商和农民合作社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4.秋粮种植结构调整调研还了解到了农户在今年秋粮生产中的种植结构调整情况。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政府的政策引导,部分农户减少了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增加了一些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如果树、蔬菜等。

这一调整使得农民的收入多样化,并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问题分析1.秋粮生产投入不足虽然秋粮生产投入相比去年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部分农民反映,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进行秋粮生产,导致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

2.秋粮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政府的秋粮收购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政府的收购价格虽然高于市场价格,但仍然无法完全覆盖农民的成本,导致农民的利润有限。

其次,政府的运输和储存支持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建议1.提高秋粮生产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秋粮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粮食购销专项整治调研报告

粮食购销专项整治调研报告

粮食购销专项整治调研报告一、背景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粮食购销环节的规范与效率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制定了粮食购销专项整治调研报告。

二、调研内容2.1 粮食购销现状调研通过对粮食购销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粮食购销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民对市场价格缺乏了解,容易成为低价出售粮食的对象。

2. 市场监管不严,存在大量假冒伪劣粮食流入市场的情况,对消费者造成潜在安全风险。

3. 粮食物流不畅,农产品的收购、储存、运输成本较高,既影响农民的收入,也加大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4. 粮食购销市场价格波动大,由于者都没有强大的机构进行市场调控,市场波动频繁,对农民和市场都带来不稳定性。

2.2 粮食购销政策调研调研了全国各地的粮食政策,发现不同地区的政策和执行力度存在差异。

有的地方重视农民的收入保障,实施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有的地方强调市场化操作,逐步放开粮食购销市场。

但是,由于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一些问题:1. 财政资金不足,导致粮食购销政策无法落地,农民的收益无法得到保障;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步伐缓慢,导致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3. 部分地区政府对农民的引导和服务不到位,没有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

三、调研结果经过调研,我们认为粮食购销市场需要进行专项整治与改革,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质量。

3.1 加强市场监管针对粮食购销市场信息不对称、假冒伪劣粮食等问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

3.2 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要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运输体系,优化农业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和储存措施,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农民收入。

粮食秋收调研报告

粮食秋收调研报告

粮食秋收调研报告根据我对粮食秋收进行的调研和分析,以下是我的报告:一、粮食产量情况经过实地走访和数据统计,我发现今年的粮食产量较去年有所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农民在农田管理、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方面的不断提升。

此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增加,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的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了10%左右,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粮食品质情况在粮食品质方面,经过抽样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我发现今年的粮食品质相对较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收获的粮食普遍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色泽,没有明显的病虫害和霉变。

第二,粮食的储存性能较好,不易变质和变味。

第三,粮食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较高,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

三、粮食价格情况粮食价格是农民关心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发现今年粮食价格整体稳定。

国家对粮食价格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此外,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增加也使得市场供应充足,有助于稳定粮食价格。

四、粮食市场需求情况粮食市场需求是影响粮食产销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调查和消费者需求分析,我发现国内粮食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粮食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此外,农村地区的粮食需求也有所增加,促进了粮食的销售。

五、粮食灾害情况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灾害是农民和政府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我发现今年的粮食灾害情况相对较少。

气候适宜、病虫害防控措施得力等因素都有助于减少粮食生产中的灾害损失。

然而,仍需要加强灾后补救和防范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和供应。

六、粮食收储政策情况通过了解政府的粮食收储政策,我发现今年的政策相对较为稳定。

政府将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民的收购价格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此外,政府还将继续进行粮食收储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

总结:综合以上调研结果,今年的粮食秋收整体较为理想。

粮食产量增加、品质良好、价格稳定、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都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关于调查农产品价格的报告

关于调查农产品价格的报告

关于调查农产品价格的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调查当前市场上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市场观察,为农产品产销方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关农产品价格的参考信息。

通过对不同农产品价格的了解,可以帮助农民决策、合理安排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的稳定发展。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市场调研和数据采集。

1. 市场调研:我们选取了五个主要城市的农产品市场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

这些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哈尔滨。

我们的调查团队在市场中记录了不同农产品的价格,并与农户、批发商和零售商进行了访谈,收集了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观察。

2. 数据采集:我们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农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来收集农产品的价格数据。

这些数据涵盖了全国各地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禽产品等。

农产品价格调查结果粮食类产品根据我们的调查,粮食类产品价格整体呈现稳定的趋势。

以大米为例,不同品牌和产地的大米价格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也相对稳定,与去年相比波动较小。

蔬菜类产品蔬菜类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受到季节性和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

例如,春季蔬菜的价格通常较高,而丰收期则会出现价格下降的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市场上常见蔬菜的价格在大体上保持平稳,但一些季节性蔬菜的价格有所上涨。

水果类产品水果类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主要与产量、季节和运输成本等因素有关。

例如,夏季水果价格通常较低,而冬季水果价格则会上涨。

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市场上的水果价格整体上有一定的上涨趋势。

畜禽类产品畜禽类产品的价格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

根据我们的调查,鸡肉、猪肉和牛肉的价格较为稳定,与去年相比波动较小。

不过,受到生猪供给的影响,猪肉价格有一定的上涨。

数据分析和市场观察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市场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尽管农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稳定的趋势。

秋粮收购调研报告

秋粮收购调研报告

秋粮收购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为了解国内秋粮收购状况,掌握当前形势,本次调研对秋粮收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1.了解各地秋粮收购政策和标准;2.探究秋粮市场供求情况;3.分析影响秋粮价格的因素;4.研究对秋粮收储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走访粮食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了解政策和指导意见;2.问卷调查:对粮农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收购情况和农民反馈;3.数据统计:收集和分析各地收购数据,掌握市场情况。

四、调研结果1.市场供求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今年秋粮的丰收情况良好,市场供应充足。

在某省某市的样本调查中,秋粮收购量达到了50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市场的价格相对稳定,对农民来说是个不错的消息。

2.政策与标准各地秋粮收购政策和标准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较大,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3.影响秋粮价格的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影响秋粮价格的因素较多,包括天气、供求关系、物流状况等。

其中,天气因素对秋粮价格的影响较为显著,丰收年份价格相对较低,而灾害或减产年份价格较高。

4.指导意见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秋粮收购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2)优化物流配送,提高收购效率,保证农民收益;(3)加强天气预警,提前应对灾害影响,减少价格波动。

五、总结通过本次秋粮收购调研,我们对国内秋粮市场的供求状况、政策标准和影响因素有了清晰的了解。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粮食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粮食价格市场调研报告

粮食价格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粮食价格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粮食价格的动态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和决策支持。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粮食生产企业、经销商、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3. 粮食价格市场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粮食价格市场整体呈现稳定上涨的趋势。

这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内外天气情况对粮食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一些重要粮食产区频繁发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供需关系失衡,从而推高了粮食价格。

其次,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的变化也是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之一。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粮食市场竞争激烈。

另外,粮食供给面临多重压力,如城市化进程、农民流失等,这也使得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最后,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调控也对粮食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减少粮食进口、增加储备等手段调控市场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价格。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粮食价格市场产生影响。

4. 粮食价格市场的问题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粮食价格市场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从而缓解市场供需压力,稳定粮食价格。

其次,加强市场监管,打击粮食价格操纵行为。

鼓励竞争,促进市场平稳运行,防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此外,建议政府加大粮食市场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粮食价格走势的跟踪分析,及时发布粮食市场动态,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价格指导,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5.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粮食价格市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根据调研结果,粮食价格市场当前稳定上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情况、市场竞争和供需关系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调控等。

粮食购销领域监督调研报告

粮食购销领域监督调研报告

粮食购销领域监督调研报告粮食购销领域监督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关乎国计民生。

为了加强粮食购销领域的监督,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粮食购销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以推动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调研范围包括农民、农机合作社、粮食企业、农产品收购市场等相关主体。

三、调研结果1. 粮食流通环节存在问题:(1)信息不对称: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不足,容易受到不法商人的欺骗,导致粮食价格波动较大。

(2)农产品收购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农产品收购市场存在乱象,收购价格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3)粮食储存条件滞后:一些农产品储存设施陈旧,储粮效果较差,易导致粮食损耗。

2. 粮食产销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1)农民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一些地区农民种植意愿不强,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较低、收益不稳定以及销售渠道较窄等因素。

(2)粮食采购和销售环节缺乏有效连接:企业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农民供应商,农民也难以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导致供需不匹配。

四、监管建议1. 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粮食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粮食价格、市场需求等信息,加强对农民的政策解读和市场分析,提高农民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

2. 加强农产品收购市场监管:加大对农产品收购市场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收购商资质准入制度,公开收购价格,加强价格监测和评估,确保农产品收购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减少农产品采购和销售环节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和农民的收益水平。

4. 加强储粮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农产品储藏设施的改造投入,提高储粮设施的科学性和效率性,确保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和数量安全。

五、结论粮食购销领域监督调研表明,目前粮食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储存条件滞后等问题,粮食产销一体化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调研报告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机制实际上是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干预和指导的一项重大政策。

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最低收购价,也称保护价)时,由政府组织(委托粮食收购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以稳定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

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未来我国加强和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要使这项政策有效发挥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指导作用,关键在于政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有关粮食生产数据,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对稻谷最低价格标准进行理论分析。

一、构建立粮食市场最低收购机制的必要性工业化国家普遍建立了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体系,包括目标价格和市场干预价格等。

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出台指导粮食生产的价格目的是不同的。

现阶段,我国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机制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粮食产量的增加,通过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保障农民种粮有适当的收入,保护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是民生之本,必须建立粮食价格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

20多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周期性波动,先后经历了1983-1984年增长,1985-1988年下降,1989-1991年增长,1992-1994年下降,1995-1996年增长,1997-20XX年下降,20XX年增长的7个波动期。

粮食生产波动对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1997-20XX年长达6年之久的粮食价格下降,引发粮食产量连年减产,造成了3个年度粮食产需缺口,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危机的高度关注和重新认识,作为获利能力弱的粮食产业未来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实现稳定发展,必须由国家给予一个保护价格即最低收购价,以支持农民生产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策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方面,我国从1978年开始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先后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保价放量”等阶段,市场化取向日趋明显,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和粮食价格形成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国有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

在国家开放粮食收购市场的同时,建立国家及省级粮食储备制度。

当粮食市场价格较低时,国家通过增加粮食储备手段,委托国家粮食购销企业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手中余粮,进行价格干预,达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应。

当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让农民以市场价格销售余粮,给予农民增加收入。

这项粮食收购政策已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实行了多年。

二、最低收购价激励粮食生产的机理分析最低收购价格激励粮食生产实际上是供给定理、机会成本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

(1)供给定理: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供给与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到这样一般规律:价格越高,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数量就越多;价格越低,供给量则减少。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供给定理。

在现实中,较好的粮食价格对生产的激励作用是显著的。

20XX年下半年,江西晚谷达到78元/50公斤,到20XX年3月份达到90元/50公斤,半年时间之内粮食价格上涨30%以上。

同时,国家还制定了最低收购价格,早谷不低于70元/50公斤、晚谷不低于72元/50公斤。

新一轮粮食价格上涨,极大激励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20XX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为两位数增长,长幅是多年未见的。

(2)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是当代经济学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一般是指面临多种选择时,选择其中的一种可能造成的损失。

如农民既可以选择种粮,也可以选择经营其它项目(典型的是外出务工);当选择种粮后,可以获得种粮收入,但可能损失经营其它项目的收入。

这其它项目经营收入是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

随着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在我国城乡经济各行各业不断提高,曾经阻隔城乡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用工制度在市场化大潮中日益弱化,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乡非农生产领域就业,尤其是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现实选择。

在1997-20XX 年的农产品下跌期,农业收入普遍比外出务工相对低,农民深感到务农种粮不如在外务工的收入高。

因此,有大批的农民不断外出务工,甚至有的举家外出,留守农村的人被形容为“3860”部队,即妇女、老人和小孩。

留守农村劳动力从事着“满足生活用基本需要”的农业生产,缺少对农业精耕细作的积极性,一些耕地被撂荒,农业及粮食产量和商品率下降。

省农调队一份调查报告反映:“20XX年,一季度晚谷价格下跌至50元/50公斤,谷贱伤农,农民对粮食生产积极性下降。

都昌县南峰镇周家村近30%的耕地和泰和县万合镇竹山村六分之一的耕地在春耕时被撂荒。

”由此可见,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时,存在机会成本,而且机会成本越来越影响着今后农民从业的选择。

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多少成为今后政府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标准的主要理论和重要依据。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也称边际贡献,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消费所得到新增加的效用。

随着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

粮食最低收购价激励效应就存在着边际递减规律。

当粮食最购价提升到一个水平后,再次提升一个单位的价格所激励新增加的粮食面积数量会减少。

引发粮食最收购价激励效应递减的原因在于:一是产品比价效应的影响。

粮食价格过度提高,使粮食生产利润增加,一般来说其它农产品及部分工业产品价格会有相应的上涨,这就是比价效应。

比价效应使农民从事外出务工工资收入增加,粮食生产机会成本提高,价格激励效应减弱;二是农业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受自然条件影响限制较大。

像耕地数量多少、水旱地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农作物种植基本规模和结构。

价格对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激励不是无限的;三是现行农业用地制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大部分是一家一户制的小农生产方式,耕地的流动性差。

一些农户虽然自己不愿意更多地投入农业生产,但也不愿意转让耕地,使一些耕作意愿强的农户得不到更多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价格激励效应在这种小生产方式下必然会受到阻碍。

三、水稻种植面积与机会成本及稻谷价格之间的关系模型现在,我们就是在上述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反映粮食价格、种植面积、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用于政府制定一个合理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标准。

(1)变量选定。

A.粮食价格:当年农民出售粮食的实际价格;B.种植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变化和每亩粮食投入变化都能反映价格对粮食生产的激励效应。

但粮食种植面积较直观,故选择粮食种植面积指标;c.粮食生产机会成本:上年农民务工每个工日的收入与当年从事粮食生产每个劳动工日收入之比。

系数大于1,就说明,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大,农民从事务工收入大于从事粮食生产收入;反之,农民粮食生产机会小。

由于统计调查资料的限制性,农民务工收入统计准确性低,统存在计不全的现象,故以城镇在职职工工资统计指标来替代。

(2)历史数据。

选用1990-20XX年历史数据。

在这15年期间,江西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多个增长、下降周期,是市场经济对各行各业发生着深刻影响时期,对本文研究具有代表性。

(3)资料来源。

粮食种植面积和城镇在职职工工资数据来源于省统计年鉴;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每个劳动工日收入数据来源于《江西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资料汇编》。

(4)定性分析。

经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可以看出,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减与机会成本变化的主要关系:一是机会成本系数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就下降。

这是水稻面积增减变化与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变化之间的基本趋势。

农民在年初安排种植粮食计划时,一般是以上年的机会成本系数增减变化为参考依据,增加或是减少本年水稻种植面积。

如,1991年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比1990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1992年农民种植水稻面积比1991年减种164千公顷。

1993年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比1992年下降0.11个百分点,1994年农民种植水稻面积增加74千公顷。

农民这种经济行为在20XX年表现更为明显。

1993年下半年粮食价格开始上涨,使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比20XX年下降了0.23个百分点,20XX年农民增种水稻344.43千公顷面积。

(个别年份出现差异)二是机会成本系数小于1,有利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1990-20XX年的15年间共有11年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小于1,即农民种植水稻每工日收入高于职工日工资收入水平,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为3041.13千公顷;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大于1的有4年,即农民从事水稻生产平均每个工日收入低于职工日工资水平,年平均水稻种植面积为2778.07千公顷。

四、对最低收购价标准的几点认识从上述分析和建立的关系模型中,我们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标准有以下几点认识:(1)最低收购价合理标准具有相对性。

由①、②关系组中的变量构成可以看出,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场最低收购价标准,首先与当时政府对水稻生产总量(或种植播种面积)的预期目标有关。

换句话说,政府希望全省水稻总产量或种植面积要达到多少,是制定一个合理最低收购价标准的重要因素。

预期目标提高,最低收购价标准当然相应要提高;其次是与水稻生产科学技术进步有关密切关系,科技的运用推广使水稻单产提高,能够提高水稻收益,降低水稻生产机会成本系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再次是与当时社会物价总水平(主要是农资价格、农村服务价格)、城镇职工工资水平或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最低收购价标准是相对的。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标准;不同地区(主要是不同省份),粮食生产水平不同,粮食生产目标不同,最低收购价标准就不同。

(2)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激励效应有限性。

相对于农民外出务工或城镇职工收入增长空间及增长速度来说,粮食市场最低收购价格不断提高的空间十分有限,提高速度更慢,在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或城镇职工收入不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稳定粮食生产机会成本系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不能过度依赖提高最低收购价标准,必须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稳定农资价格,加大对粮食的补贴,以及改革现行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实行粮食生产规模化种植经营,提高收益水平等综合手段来实现。

(3)最低收购价是农民对粮食生产收入预期的重要依据。

正因为如此,国家制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宜在下一个新的粮食生产季度之前出台,告诉农民确定的最低收购标准,让农民对新一个粮食生产季度的收入心中有数,作为好新的粮食种植计划安排,使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五、对黑龙江省现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标准的实证分析根据有关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粮食总播种面积年均需要维持在3400千公顷以上,其中水稻面积要维持3000千公顷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