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分布特点

合集下载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

我国56个民族的知识点一、民族构成。

1. 数量。

-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11%;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

2. 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在汉族集中地区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也多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例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但也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

二、部分少数民族特色。

1. 蒙古族。

- 传统服饰:蒙古袍,其特点是宽大、长袖,便于骑马放牧,多为长袍,颜色鲜艳,而且男女款式有所不同。

- 传统民居:蒙古包,呈圆形,由木架和毛毡构成。

这种民居便于拆卸和搭建,适合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 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举行。

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项目,还有歌舞表演、商品交易等活动。

2. 藏族。

- 传统服饰:藏袍,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脱下一只袖子,调节体温。

藏袍的颜色多以深色为主,且有精美的刺绣装饰。

- 传统民居: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

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底层用于饲养牲畜,二层以上住人。

- 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节日期间,有藏戏表演、晒佛仪式等活动,人们还会喝酸奶、吃藏式点心等。

3. 维吾尔族。

- 传统服饰:男子多穿袷袢(qiāpàn),一种对襟长袍;女子则穿艾得莱斯绸制成的连衣裙,颜色绚丽,图案精美,多为几何形状。

- 传统民居: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平顶土房,以土坯为建筑材料,房屋多成方形,有庭院,庭院里种植葡萄等果树。

- 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也是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的盛大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会宰杀牲畜,进行祭祀活动,然后走亲访友,互相赠送礼物,还会举办盛大的歌舞集会。

4. 回族。

- 传统服饰: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圆帽,女子戴盖头,盖头的颜色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年轻女子多戴绿色盖头,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

人教版地理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

人教版地理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

人教版地理认识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

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

这些少数民族各自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习俗和风俗,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民族地区。

一、少数民族的分布与特点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一些边疆地区。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是中国最多民族的地区。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和宁夏,是中国最多民族的地区之一。

边疆地区如内蒙古、广西、西藏和海南也有较多的少数民族。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理环境。

例如,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他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擅长种植水稻和蔬菜。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他们依靠畜牧业为生,养殖牦牛和藏羊。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他们是农耕民族,以梯田种植水稻。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多样化,有高山、平原、草原、河流等。

例如,新疆是中国的大陆性地区,拥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天山山脉,这里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拥有神秘的武定河和滇池,这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三、民族地区的民俗与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和文化。

这些民俗和文化通过节日、婚礼、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展示出来。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人民喜欢举办壮族三月三、火把节等节日活动,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人民则以自己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为世人所瞩目。

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中国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云南、西藏、新疆等地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品味异域文化。

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保护。

通过实施扶贫政策、教育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同时,政府也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设立了许多民族文化村和民族文化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 民族-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三节 民族-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的特点.A.大聚居、小杂居B.大分散、小集中C.大散居、小聚居D.大集中、小分散【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解答】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故本题选C。

2.【答题】那达慕大会是下列哪个民族的民族风情()A.傣族B.回族C.维吾尔族D.蒙古族【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各族的文化习俗考查。

【解答】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3.【答题】在内蒙古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上,观赏不到的民族风情是()A.赛马B.射箭C.摔跤D.赛龙舟【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

【解答】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主要进行赛马、射箭、摔跤,而赛龙舟为汉族的传统节日活动。

4.【答题】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A.东北、西北、华北B.东北、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西南D.西北、西南、东南【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解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选C。

5.【答题】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集中在东部和中部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C.我国民族总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各民族分布不均【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有关知识。

【解答】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我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错,分布不均匀,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各民族之间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分布”,选B。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分布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

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

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

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

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

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

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

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

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群体,占据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除汉族外,还有少数民族如壮族、回族、藏族等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

本文将讨论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其地域文化特点。

1. 汉族及其地域文化特点汉族是中国人口最为庞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原地区。

汉族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非常重要,他们的语言、文字、音乐、戏剧、绘画等方面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汉族地域文化特点:(1) 语言和文字:汉族使用汉语,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老文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2) 音乐和舞蹈:汉族民间音乐丰富多样,如二胡、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技艺精湛,舞蹈形式独特多样,如龙舞、踩高跷等。

(3) 戏剧和曲艺:京剧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而评书、相声等则是汉族重要的曲艺表演形式。

2. 少数民族及其地域文化特点除了汉族外,中国还有众多少数民族。

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保留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2.1 壮族壮族是中国人口第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他们的地域文化特点有:(1) 壮族歌舞:壮族的歌舞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著名的“山歌”而闻名,曲调激昂动听。

(2) 民居建筑:壮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以“三面水,一面山”为设计原则,形成了壮族独特的居住风格。

(3) 美食文化:壮族的传统美食有酸、辣、鲜为主要特色,如酸汤鱼、酸汤鸡等,让人回味无穷。

2.2 回族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他们的地域文化特点有:(1) 宗教信仰:回族的文化与伊斯兰教紧密相关,清真寺是他们信仰活动的重要场所。

(2) 饮食习俗:回族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习俗,如开斋节时必吃的馕、羊肉等。

(3) 古典音乐:回族传统音乐以西北“回王调”为主,常伴随着乐器如胡琴、筝等。

2.3 藏族藏族是中国民族中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云南等地。

其中回族人口最多民族总分布特点

其中回族人口最多民族总分布特点

公路南北方向:京台高速、 济徐高速(在建)和220、 104、105国道 东西方向:日东高速和327 国道。
航空:济宁曲阜机场位于嘉祥县纸 坊镇 。 济宁曲阜机场是鲁、苏、豫、皖交界 处最大的航空港。位于济宁市区西南 28公里处的嘉祥县纸坊镇,已开通 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 青岛六大枢纽航线。 另外,北有济 南遥墙国际机场,南有徐州观音国际 机场遥相呼应。
气候:济宁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 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 冷干燥;四季分明,雨热 同期。 降水量的地域分布趋势是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自然灾害:以干旱洪涝最为突出
6.主要河流:黄河从梁山县穿 过济宁市,济宁市属淮河流 域,以南四湖为界,分为湖 东湖西两大径流区,呈向心 状水。 泗河是济宁市最大河流,于任 城入南四湖。
管道:1975年铺设的鲁宁输油管道 是济宁最早的管道运输,北 起胜利油田,途径曲阜、邹 城、南至南京市。
西气东输冀宁支线天然气管道途经 济宁对济宁进行天然气供 应
工业
目前,济宁市的工业门类齐全,轻重 工业协调,已形成以煤炭、电力能源 工业为特色,机械、电子、医药、化 工、纺织、轻工、建材等行业全面发 展的体系。期中,煤化工、机械制造 、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纺织服装五 大产业基地基本形成,成为济宁 市的 支柱产业。
孔孟之乡----济宁
金乡县
胡集中学
.人口:邹城人口最多, 市中区人口最少
分布特点:工矿城镇发达 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 程度较低的地区人口较稀 疏。
民族:除汉族外有回族、 满族、布依族、壮族等38 个少数民族, 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民族总分布特点:“大分 散,小集中”。
地形:以平原为主 济宁市地处山东省西 南部,位于黄淮海平 原与鲁中南山地的过渡地带。 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 原为主,海拔较低,起伏不大 。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

除了汉族,其他的都是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中国民族分布使用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使用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广西、和、、、、、、、、、、、、、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56个民族简介及服饰特点

56个民族简介及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简介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

标题:探寻我国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其中,56个民族各具特色,拥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本文将对我国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进行简单介绍,以增进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二、汉族汉族是我国最大的民族群体,其特点是勤劳、善于经商。

汉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有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且崇尚家庭和谐,尊敬长辈。

饮食文化上,汉族人喜欢面食,如面条、馒头等。

三、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

他们善于骑马、射箭,有独特的游牧生活方式。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壮丽而华丽,反映出他们的勇敢和豪迈。

四、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拥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他们善于唱歌、跳舞,且擅长工艺制作,尤其以唐卡、藏毯等著称。

藏族的服饰多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美的绣花为特点。

五、族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自治区,以种植水果和手工业为主要生活方式。

族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有烤全羊、馕等特色美食。

族的舞蹈和音乐也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六、总结与回顾通过对我国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我国的多元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对于我来说,通过撰写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56个民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增加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七、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宝贵之处。

每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

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学习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与和谐作出更多的贡献。

结语:通过本文的撰写,我对我国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实现民族团结与进步。

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

归纳总结中国民族一、中国民族的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其他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服饰、习俗和传统。

1.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和华中地区。

他们的文化和语言由统一的汉字书写系统组成,尽管方言和习俗有所不同。

2.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人口第二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北方地区。

他们是游牧民族,以骑马、狩猎和畜牧为生。

3.满族:满族是中国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他们的传统服装和文化对中国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4.壮族:壮族是中国的壮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有一部分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东等地区。

他们以农耕为生,有丰富的民俗和美丽的歌舞文化。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1.语言: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其中汉语是最主要的语言。

2.服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如中国传统的汉服、蒙古族的牛仔装和满族的满族服饰。

3.饮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菜肴,如粤菜、川菜、东北菜等。

4.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5.音乐和舞蹈: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表演形式,例如西藏的藏族舞蹈和云南的傣族舞蹈。

三、民族融合与多元发展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流和交融中形成多元发展的状况。

这种融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认同。

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有很多的文化交流和婚姻联姻。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2.少数民族的特色保护: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例如,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自治区,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

少数民族分布

少数民族分布

少数民族分布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汉族,分布全国各地。

壮族,广西(1421万) ,云南(114万) ,广东(57万) 。

满族辽宁(539万) ,河北(212万) ,黑龙江(104万) ,吉林(99万) ,内蒙古(50万) ,北京(25万) 。

回族 9816805 宁夏(186万) ,甘肃(118万) ,河南(95万) ,西域(84万) ,青海(75万) ,云南(64万) ,河北(54万) ,山东(50万) 等。

苗族 8940116 48.1%在贵州(430万) ,21.49%在湖南(192万) ,11.67%在云南(104万) ,5.62%在重庆(50万) ,5.18%在广西(46万) ,2.4%在湖北(21万) ,1.65%在四川(15万) ,1.35%在广东(12万) ,0.69%在海南。

维吾尔族 8399393,西域(835万) 。

土家族 8028133 ,31.5%在湖南(264万) ,31%在湖北(218万) ,18%在贵州(143万) ,18%在重庆(142万) 。

彝族 7762272,61.7%在云南(471万) ,27.1%在四川(212万) ,10.8%在贵州(84万) 。

形成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例子

形成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例子

形成各民族分布特点的例子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充分表现出我国边疆的形式,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分布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和汉民族杂居在一起,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形成原因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大杂居小聚居是指的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其余五十五个都是少数民族。

从各民族居住地看,各民族分散在各省区市,混合居住,因此叫“大杂居”。

但从各省区市看,少数民族聚居在一乡、一县,又是“小聚居”的形式,小聚居的少数民族区域内又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汉族区内也有少数民族聚居。

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

这样的民族椭凝聚力、向心力。

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扩展资料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的好处我国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

只有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民族大杂居,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小聚居有利于发展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流传和延续。

全国没有一个民族单独居住在一个地方,全国各省市和70%以上的县都有少数民族居住,这种分布特点,使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一个民族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形成了民族合作的条件。

这种状况,是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条件。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对东方文化曾发挥过重大作用,对全人类的文明有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约 1.1亿,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边境线约有 2.1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涉及到123个边境县,有约30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相同民族毗邻而居,这些民族是,朝鲜、赫哲、鄂温克、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藏、门巴、珞巴、仡佬、水、壮、傣、布依、苗、瑶、彝、哈尼、拉祜、傈僳、景颇、阿昌、怒、独龙、佤、德昂、布朗、京族等。

许多在国界线两侧的同一民族往来密切,进出频繁,包括探亲访友、通婚、互市、朝庙拜佛、节日聚会,甚至过境耕种放牧。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少数民族地区与邻国的边境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我国人口最多的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虽然相对人口较少,但是居住地区广阔,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一些省的部分地区。

以内蒙古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是维吾尔族等,西藏是藏族,广西是壮族,宁夏是回族。

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吉林、四川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面积较大。

其中,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以云南省为主要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如白、哈尼、傣等族就达15个;如果加上不是主要聚居,但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如藏、壮等族,数量达到20几个。

56个民族简介及服饰特点

56个民族简介及服饰特点

五十六个民族简介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

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

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

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担负着保卫边疆和建设边疆的双重任务。

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上、国防上、经济上和对外关系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们说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边疆地区,并把那里称为少数民族地区。

但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居民并非全是少数民族,还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都是与汉族杂居或交错聚居。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在内蒙古、广西、宁夏3个自治区,汉族人口都超过少数民族人口。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虽未超过少数民族人口,但也接近全区人口的40%。

而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不是当地主要少数民族仅与汉族杂居,还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杂居。

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维吾尔族和汉族外,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其中。

云南省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20多个民族。

西藏自治区民族成份较少,但仍有汉、回、门巴、珞巴等族与藏族杂居。

同样,在汉族集中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人口,例如上海市虽以汉族为主,但是也有37个少数民族的居民。

就全国而言,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市或县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

所以,我国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