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引言《儒林外史》是清代文学家冰心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关于官场的讽刺小说,在小说中,冰心用尖锐的笔触和巧妙的刻画手法,揭示了官僚们的丑陋嘴脸和世俗规则的荒诞,展现了一个荒唐透顶的封建官场环境。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1. 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儒林外史》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和事情都是虚构的,但其场景和背景却是真实的。
作者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读者在现实与虚拟中游走,引起读者自己的思考。
例如,“九江王府”、“徐献绪”等人物和场景,都是虚构的。
但是,这些虚构的人物和场景,又都与真实的官场现实环境密切相关。
2. 笑话和逗趣的手法《儒林外史》对于人物的描写大都是采用了轻松、幽默的手法,如寒婢妙语、醉道人玩世不恭、顾曲周言辞奇怪、淮阴侯饶司马聪明等等,这些人物和言行都让读者忍俊不禁。
3. 反讽和讽刺的手法《儒林外史》的主要讽刺手法就是反讽,尤以对“士大夫”阶层的讽刺最为尖锐。
作者通过反讽,点破了当时的封建官僚道德底线,带领读者走向一片欢笑和讽刺中,道出了一种深刻的人性和社会现实。
《儒林外史》的社会评价《儒林外史》出版后,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读者的喜爱,它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文学范畴,而成为一种经典。
首先,它成为了一种道德的标杆,带领着人们重视人性,反对虚伪、饰演,而是再次在人性的领域找到了信仰和价值。
其次,它在艺术上探索小说的新境界,为以后的小说事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人才,为中国文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再次,它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人物风貌、政治制度提供了真实的参考,避免我们对历史的轻率评价。
结论《儒林外史》以其尖锐生动的笔触和历史性的阐述,成为了一部经典的文化巨著。
通过对人物、语言、情节的深刻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现实的批判,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不断丰富我们的文化认识,扩大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话语权。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我国明末清初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作者吴敬梓以其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把功名宦海中的沉浮变幻、富贵利禄的人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并通过对德世济民,独善其身的清高名士和不受功名富贵污染的市井奇人等理想人物的着意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和批评,以及寻找医治现世良方的社会改造理想。
整部作品,喜剧层面蕴涵了深刻的悲剧情思。
对封建社会中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作为一部讽刺杰作,鲁迅高度评价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认为它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使后来者难以为继。
《儒林外史》有自己的特色,即强烈的讽刺性,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讽刺效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描绘出了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光怪陆离的长幅画卷。
在中国小说的长廊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儒林外史》所描写和反映的内容是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这和许多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
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写道:“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有心艳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篇中所载之人,而其人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这段文字,既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同时也点明了小说的主题,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塑造人物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从人物描写看《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
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
像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杨执中、张铁臂、胡屠户、王仁兄弟、杜少卿、沈琼枝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各具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作者通过人物的嘲弄,讽刺的笔法,描写了封建社会儒林人物醉心科举功名,把读书中举看成是人生惟一追求目标的种种丑态。
以此来揭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对社会腐败黑暗现象和世态人情的揭露和批判。
_儒林外史_的讽刺艺术及其意义
_儒林外史_的讽刺艺术及其意义《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之一、以描写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考试为背景,讽刺儒家文化的荒谬与封建社会的腐败。
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讽刺儒家文化。
小说通过主要人物秀才父子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的虚伪、假大空和虚无缥缈。
小说中,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拜师讲究官运,这种人云亦云、追求虚荣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功名利禄的过分强调,暗示了虚伪的儒家精神。
同时,小说通过描写科举考试中的陈述文的空洞与虚妄,批判了官僚文化中所主张的空洞、形式主义的虚无缥缈,讽刺了科举制度对于真才实学的无视与削弱。
其次,讽刺官僚体制。
小说中以主人公秀才父子的遭遇为线索,描述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全过程,揭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拜爷吃爷、狼狗相咬等现象。
秀才父子为了取得功名,不择手段地向上投降,屈从于权贵势力,暗示了官僚体制中的腐败与丑陋。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讽刺了官僚体制中相互攀附与利用的关系,通过让读者对这些人物的嘲讽与鄙视,间接地嘲讽了整个官僚体制。
再次,讽刺社会道德沦丧。
小说通过描述秀才父子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荣和阿谀奉承等行为,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道德沦丧的现象。
秀才父子不顾个人的道德底线和良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这种道德沦丧的行为在整个小说中得到了极大的讽刺。
通过对个人道德底线的突破,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道德观念的扭曲与腐化,也对当时社会的道德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揭示了儒家文化的假大空与虚伪,呼唤了新文化的崛起与发展。
其次,它对官僚体制和科举制度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寻租、腐败现象的丑恶,为后来的提供了借鉴。
再次,它对道德的讽刺与警示,提醒人们重视个人道德底线,促进社会的道德进步。
最后,它还对人生的无奈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刻思考,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和探索。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具体表现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具体表现《儒林外史》是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儒林”为背景,讽刺了当时的士人庸俗贪婪,矫揉造作,形成了一定的讽刺艺术。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
一、渗透毒瘤式的讽刺手法贯穿全书《儒林外史》以王良、胡世安等人的形象,将当时的士人生活方式及其上层机构剖析得淋漓尽致。
书中主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他们的行为表现,通过抡弄笔杆式的文字,将士人的庸俗与媚俗等滥觞之心展露无余。
读者很容易看穿士人的虚伪和丑陋。
二、透过讽刺来揭示了社会问题《儒林外史》讥讽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存在的种种问题。
船场骗局,应试制度中的“塞翁失马”式的变故,茶肆的风月场所……种种丑恶的现象使人不得不深思。
作者在揭示这些问题的同时,以笔为刀,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批判,展现了儒林虚伪、庸俗的一面,使人们洞察到人性黑暗的一面。
三、巧妙地运用讽刺的手法《儒林外史》通过巧妙的讽刺手法,使人物故事更具魅力和生动性。
讽刺尤其体现在人物与道德的冲突上。
例如,“卖国奴”、”市井儒雅”等等等。
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对各种生活习惯、观念的讽刺,也可以看到实际的生活中,个人的真实面貌。
这既是对人物刻画的一种追求,也是对文化历史的反省、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四、细节入微的写作风格更让讽刺生动而深刻嘲讽还有一种风格,那就是细节入微。
在《儒林外史》里,作者也是这样写的。
例如,小说中讲到了古时候的夜馆。
然而,这个夜馆却不是一个餐馆,而是一个进行嫖娼的场所。
小说描绘了夜馆的一切,从菜单到人们吃的方式,到场所的布置和服务等等。
通过将这些表现得细节化,让讽刺更加生动、突出。
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是深入人心的,教人深深感受到了士人的生活、“诗经国风”中的古风雅俗,创作者通过娓娓叙说,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不对与真实人性的不同层次,由此呈现出的《儒林外史》以及众多同类作品都应被奉为经典,塑造了“讽刺小说”的典范形态。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写作特点
论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及写作特点《儒林外史》是明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讽刺艺术闻名,被誉为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儒生文士为主题,通过对儒学士人的揭示和讽刺,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现象。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品通过讽刺手法揭示儒生的虚伪和虚荣心。
小说中的儒生形象虽然标榜儒学的道德规范和学识修养,然而却常常沉溺于权势和荣誉的追逐,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儒家的价值观。
例如,主人公黄金华在初入仕途后,不断追求名利,对周围的贤才和朋友也不择手段地竞争和打压,致使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纷争和苦闷。
作品通过揭示这些儒生的虚伪和虚荣心,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伪善面目的批判。
其次,小说运用夸张手法塑造儒生的丑态。
小说中的一些儒生形象都被放大了其丑陋的一面,例如,黄金华的恶毒和阳谋、冯铸的假仁假义、张惟中的虚伪和迂腐等。
这种夸张表现手法不仅凸显了这些人物的虚伪和可笑之处,也对当时士人阶层的道德水准作了深刻的讽刺。
再次,小说以儒学为背景,讽刺了儒学的教条和空洞。
小说中儒生们热衷于传统的儒家经典和名目繁多的礼仪,而对于儒学的本质和实践远远不够重视。
他们对儒学的追求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名利和社会地位,而不是真正理解和实践儒学所倡导的道德、仁爱和智慧。
因此,小说对于当时的儒学界提出了深刻的讽刺,称其为“儒学至无算,算来一本空”、“点缀文章名利路,不肯玉之同声”。
此外,小说还通过揭示儒生的苦闷和无奈,讽刺了封建社会的僵化与腐败。
小说中儒生们常常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而争斗不休,为了社会地位不惜毁灭自己的家庭和人生,最后却发现权势和地位并不能给予他们真正的幸福。
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儒生的苦闷和无奈,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道德的扭曲和社会环境的腐败。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不仅通过对儒生的置让和讽刺,也贯穿于整个作品的写作风格中。
以下是作品的一些写作特点:其次,小说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吴承恩的《儒林外史》是一场关于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刻薄讽刺。
书中描写
了上层政客奉行佛家思想和混沌乱象,下层平民受纳谏而采取偏私行为,文人探机多施报应,学者因求称职而图取利益,学校和官场的社会腐败,严重损害了传统教育的公正,让教育沦为以谋取私利为重的空虚形式。
《儒林外史》的讽刺之一是,传统的教育并不能充分达到教育改变社会的目的。
书中描写官场考试多走后门,背景问题成为考试的决定性成分,换句话说,只有凭借其家族背景才有可能考取位子,传统教育失去了意义。
另一方面,书中也指出了文人受封爵制的不合理性,削除了可能崛起的有才识的年轻人,如此一来,不论是人家子弟还是穷苦百姓,也未可得书本医理,高尚知识的传播也被捆绑,教育改变社会都成为一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狠辣讽刺把实际生活中因家庭,利益等问题而造成
的教育腐败一一抨击了出来,通过不容恼火的語言以及负责任的文字,它指出了古代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诉说着中国古代教育的民主不要求。
把《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延伸至今,可以说,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暴露出许多不便与矛盾。
受本位货币的影响,受社会经济发展所限,大学教育成本持续攀升,让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并且学历与学费成为经济资本的生产力和消费形式,给高等教育以系统性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中叶一部著名的讽刺小说,它主要描述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暴露了科举制度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
它对封建社会揭露得透彻,其讽刺手法淋漓尽致,达到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关键词】真实性;喜剧性;悲剧性;夸张性《儒林外史》这篇著名讽刺小说,主要描述了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犀利老辣的笔调,极其幽默的言辞猛烈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
《儒林外史》最明显的艺术成就是它的讽刺艺术,其艺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现实主义写作手法鲁迅说过,“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儒林外史》中的很多人物都是有史可查的,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这使得里面的文学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具有生命力,给作品增添了理性的光辉,给读者带来心灵深处的震撼,同时又把《儒林外史》提高到一个讽刺的高度,与一些谴责小说、揭示黑幕的小说区分开来。
《儒林外史》达到了讽刺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首先,描绘的人物都是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的。
《儒林外史》涉及的人物言皆有物,绝无凿空而谈者。
比如杜少卿取材于作者自身,马纯上取材于马萃中,迟衡山取材于樊南仲等。
很多的人物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虽然作者写的是明代生活,但拿的是清代中叶的各士林人物为原型,这些人物具有很大的概括性。
由于时代真实密切相关,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呈现给读者,揭示出科举制度的丑恶、灵魂的扭曲,达到了针砭时弊的效果。
其次,采用的讽刺手法立足现实,因人而异。
吴敬梓刻画人物时,并不是走程序化路子,而是从生活真实出发,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讽刺手法,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也使人物真实可感。
比如对严氏兄弟、王惠、王仁、汤知县等一些贪官污吏,吴敬梓一点也不留情,给予无情的鞭挞与揭露;对马二先生等,讽刺他们的迂腐、庸俗,但又肯定他们善良的品格。
同时,吴敬梓也关注人物社会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思想变化,并根据其思想变化转变写作手法。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例析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例析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丑陋。
本文将对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手法进行例析。
一、夸张手法儒林外史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极端荒诞可笑。
例如书中的主角方回,他是一个庸碌无能、无所作为的读书人,以功名为至高追求,却因自己的无能和无知而频临失败。
吴敬梓通过夸张方回的荒谬行为和口才不佳的表现,讽刺了当时的官僚主义和功利心态。
二、颠倒乾坤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巧妙利用颠倒乾坤的手法,让读者通过对比来认识社会的真相。
他通过比较传统儒家的道德伦理和儒林中人的真实行为,揭示了士人们为了得到官职而不择手段、丧失了道德底线的现象。
通过颠倒乾坤,吴敬梓让人们反思传统的价值观念,并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
三、讽刺揭露儒林外史通过讽刺揭露的手法,将当时社会弊端暴露无遗。
吴敬梓对朝廷官员的贪污腐败、士人的投机取巧和社会的虚伪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例如书中的明鉴司,以审理案件为名,实际上是以贪污受贿为目的,完全背离了正义与公正的原则。
通过讽刺揭露,吴敬梓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对话讽刺儒林外史中的对话讽刺手法,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讽刺他们的愚昧和虚伪。
例如书中的方姓兄弟,他们以品行高尚和清白自居,却事实上卖官鬻爵、搞权钱交易。
吴敬梓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他们的虚伪和道德沦丧。
对话讽刺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和真实面貌,产生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五、情节讽刺儒林外史通过情节讽刺,将社会的荒谬和愚昧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书中的恩泽府,以小说主角方回的父亲方澹为首的官员,他们高官显爵却心胸狭窄,残忍虐待百姓。
吴敬梓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让读者看到了这些庙堂之上的虚伪人物的本质,讽刺了他们的无能和残忍。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是一部充满讽刺的作品,通过夸张手法、颠倒乾坤、讽刺揭露、对话讽刺和情节讽刺等多种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问题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论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深入揭示了封建社会文化形态下的社会习惯与风气,是一部传世佳作。
在小说中,吴敬梓以生动的形象和巧妙的手法刻画了众多人物和景象,同时也运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
本文旨在探讨《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意义与启示。
首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士人的讽刺上。
全书笔墨细腻,情节紧凑,将整个封建时期的士人生态描述得淋漓尽致。
论文中,吴敬梓利用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出讽刺。
比如小说中所提到的贡院:一年一度的太学生们考取进士有望,士林外的游手好闲之辈咕哝不已,他们看不起那些还没有考中进士的考生,对于他们来说,士林地位至高无上,如若没有这个身份就不能生存于社会之中,同时也与独立商人相比看不上他们。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知识份子也有着种种怪癖,吴敬梓成功地从中挖掘出一些闲云野鹤式的个性,然后通过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讽刺。
由此看来,《儒林外史》中主要的讽刺对象就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士人,他们的矛盾和局限成为了吴敬梓刻画讽刺的主题。
其次,在文学创作方面,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大胆开创了“文学自由”的先河,借着通过对士人的讽刺揭示封建文化铁笼子的窄小与狭隘,挖掘底层百姓维系自己生活的智慧与勇气。
如乎喇叭(吵人的嘴),他以百姓的视角去人物描写,悟出点滴底蕴,如能力不足,那就让声音大一些,“喇叭声下,人人听了,心里都有一种忘形的乐意”。
可见,吴敬梓笔下的百姓精神是与封建士人阶级对立的。
在《儒林外史》中,读者很难寻找到用现代人眼光来看就会被嘲笑为冷漠的所谓“道德偏见”,因为吴敬梓刻画的所有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读者也不能忽略其中因为“文化控制”而形成的社会荒诞之感。
这样的创作倾向一度在历史上招致了批判,但它始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也具有深厚的时代价值。
总之,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其中的讽刺艺术是非常卓越的。
小说通过多方位的讽刺手法,描绘了封建士人的丑恶面孔,并且成功地揭示了封建文化自身的缺陷。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作者乾隆六年(1741年)由吴趼人写成,这部小说充满对社会现实和当今典型人物的讽刺,大胆地讽刺了那个政治社会秩序和刻板的传统习俗,以及官场江湖的背叛、睚眦必报的阴暗一面,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儒林外史》以极具讽刺意味的文字来描述这个时代社会状况,以暴露官场腐败为主题,凸显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这部小说嘲讽了官员粗俗无知、擅权跋扈、役使劣迹滋生的现象;嘲讽了官员谋取私利、背弃公心、毫无忠诚可言的行为;嘲讽了经济上的贪婪;嘲讽了君臣之间的尊卑有序但并不合理;嘲讽了贵族的奢靡装模作样;嘲讽了ブク祭的封建礼仪;嘲讽了男女感情方面的封建思想等……讽刺艺术在《儒林外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部分场景都是以轻轻地调侃和模仿来暗示丑恶和腐败,以表达《儒林外史》作者反映的社会状况和所思所想。
它让人们反观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其悲剧,深刻地发掘社会的弊端和绝对的谬误,从而唤起大众对真正社会价值观和人文本质的认识与探究。
当时的乾隆皇帝力求建立中国新的宫廷文化,改革动机不外乎要解决政治乱局和社会问题,而结果却落得社会腐朽败坏的局面,比如多数官员只追求累累富贵,不办理国家事务,腐败可耻。
《儒林外史》以写实的文字着墨,发挥了最大的讽刺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也用诙谐幽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种讽刺之举犹如神鞭一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乾隆时期的不公正和不满,也许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儒林外史》以轻松诙谐的文学语言,描绘了明朝社会现实世界的复杂而不安状态,充分展示了作者敏锐而尖锐的讽刺意识,它是朱自清创作期间许多作品中最具特色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文学作品之一,其影响传唱了四百多年。
浅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析《儒林外史》(一)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
作者吴敬梓在小说中以其生动形象、极富魅力的笔墨,描画出一幅封建社会儒林群丑图,小说虽以明代中叶发生的故事为背景,然而实际上影射着清政府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深刻地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
辛辣地讽刺了虚伪、残忍的科举制度,歌颂了淳朴的劳动人民,并给予同情,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以其生动、准确、洗炼、朴实、幽默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精湛独特的讽刺手法,创造了空前绝古的讽刺作品之典范。
本文试图对其讽刺艺术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探析。
《儒林外史》;科举制度;讽刺;夸张《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通过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第二部分描绘了理想文士的探求;最后的部分描写了“市井奇人”的发现。
作者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他十分推崇《儒林外史》,特别欣赏其中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他说:“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
”“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首先让人赞赏的是作者的胆量和艺术家的勇气,敢于直面封建社会,勇于向腐朽没落黑暗的封建势力挑战,作者身处于一个由盛及衰的封建家庭,经历了由富贵到贫寒的不平常的家庭变化。
在这个大变化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到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和社会污浊。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前言《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一部重要的纪实小说。
小说通过对儒者的讽刺和揭示,剖析了当时社会上种种现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众多弊端。
本文将从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言故事,探讨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一、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1. 善用夸张手法在《儒林外史》中,吴敬梓善于运用夸张手法来描绘人物特征和社会现象。
比如,在小说中,他将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塑造得像个学问渊博的大儒,以此来讽刺当时学者的虚伪和假装。
这种夸张的手法使得讽刺更加生动有力,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荒诞和荒谬。
2. 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形象和行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展现了明显的讽刺意味。
他将那些拥有实际才华和思想的人塑造成不为世俗所容的形象,而那些空有虚名和伪装的人则被描述得光彩照人。
这种对比手法让人们看到了虚伪现象的本质和荒谬之处。
3. 采用讽刺的对话和行动小说中的讽刺不仅在描写上有着独特的手法,而且在对话和行动中也达到了一个高度。
通过对话和行动中的揶揄和戏谑,吴敬梓成功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虚伪和谄媚。
这种对话和行动的讽刺手法,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犀利批判。
二、小说中的寓言故事1. 《禽兽故事》《禽兽故事》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寓言故事,通过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讽刺了社会上的强权和欺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燕子被一只老鹰所欺负,最终在其他动物的帮助下,成功打败老鹰。
这个故事通过动物之间的斗争,折射出人们对抗欺凌和压迫的决心和智慧。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吴敬梓批判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压迫。
2. 《雀鼠之辈》《雀鼠之辈》是《儒林外史》中的另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雀儿和一只老鼠的故事。
在故事中,雀儿相当于高官显贵,老鼠相当于平民百姓。
故事通过雀儿和老鼠之间的交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鸿沟和不公平。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根据实际写法,情况是假的。
他善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从具体的情节发展、场景中自然地揭示人物的反讽,不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恨倾向,让人物自我表演。
比如第十四回写马二先生游西湖,通过马二先生本人的表演,讽刺了迂腐儒生可笑可怜的本质特征。
2.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
作家“秉承公心,指摘时弊”,不一味描写对象的喜剧性特征、可笑的一面,注意到其性格中的某些正面因素。
因而使人物既可笑,又真实;使讽刺既辛辣,又深刻。
如马二先生,头脑迂腐醉心举业,处处显出可笑性格。
但他同时又心地善良、慷慨仗义、息人之难。
3.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使其既是儒林“丑史”,更是儒林“痛史”。
善“从悲剧中发现喜剧”,“从生活的绝对庸俗里发现悲剧”。
喜剧性人物都有某种悲剧性,如周进的哭死,范进的笑疯等。
4.通过人物前后相悖的语言行为相对照,在不经意中显现其真面目,达到讽刺之意。
对同一对象的矛盾态度对照:胡屠户对范进的前骂后夸。
堂皇言辞与卑鄙行为对照:如严贡生强圈别人猪,却自夸“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5.通过合理的夸张,对最富特征的细节、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显示讽刺意味:如周进的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事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6.讽刺的语气里对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感情。
一些讽刺作品受到无情的抨击,而另一些则包含同情和怜悯。
7.小说人物的取名。
如王德、王仁一忘德、忘仁,昏朽的“二进"竞然名“进”,姓“周”姓“范”,“周”有“方正”,“范”为“范式”的意思。
8.意外的描述。
比如用当面曝光的方式,把讽刺对象置于尴尬的境地。
或者用其他人物无情地嘲讽被讽刺的对象,让其看起来很丑。
9.戚而能谐、婉而能讽。
描述悲惨的故事时,使用幽默的语言。
在对腐朽的封建末世批判时,使用委婉平和的语气。
他没有泼妇骂街一般,而是客观描写,没有一句坏话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讽刺境界。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独特的讽刺艺术而著称于世。
这部小说通过对儒林群像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其讽刺艺术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首先,吴敬梓善于通过对比来增强讽刺效果。
在小说中,他常常将不同人物的行为、思想和命运进行对比,从而凸显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
例如,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举前,他穷困潦倒,备受亲友的冷落和欺凌,连岳父胡屠户都对他肆意辱骂。
然而,一旦中举,他立刻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胡屠户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之前的不屑一顾变得阿谀奉承。
这种前后的巨大反差,深刻地讽刺了社会的趋炎附势和人情冷暖。
再如,周进和范进这两个人物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对比。
周进在未考取功名时,只能在私塾里当先生,受尽了冷眼和嘲笑。
他去参观贡院时,竟悲痛欲绝地一头撞在号板上。
而范进也是在多年科举的折磨中苦苦挣扎,最终因中举而喜极而疯。
他们的遭遇反映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身心的摧残,通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科举制度的荒诞和不合理。
其次,作者擅长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强化讽刺的力量。
在描写严监生临终时的场景,就运用了极为夸张的手法。
严监生因为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咽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他才放心地离去。
这种夸张的描写将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对这种极度贪婪和吝啬的人性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同样,在描写胡屠户为范进治疯时,打范进一巴掌的情节也运用了夸张。
胡屠户平时对范进畏畏缩缩,此时却不得不壮着胆子打了范进一巴掌,而打完之后,他的手竟然疼得弯不过来。
这种夸张不仅表现了胡屠户的紧张和恐惧,也让读者对他的虚伪和怯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再者,吴敬梓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来展现讽刺的深度。
比如,在描写匡超人的蜕变过程中,通过他对待马二先生的态度变化这一细节,揭示了他的虚伪和忘恩负义。
起初,匡超人对马二先生感激涕零,言听计从。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浅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内容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主要在讽刺方面。
它用了夸张的同时又是艺术的笔调,通过一群封建知识分子以及地主豪绅等人物的活动,揭开乾隆时期所谓“太平盛世”的假相,赤裸裸地向人们暴露出封建社会末期黑暗腐败的真实来。
它通过种种当时人们不以为奇的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现象的描写,真实生动地揭示出形形色色的儒林人物的种种可鄙、可憎、可笑、可怜的形象,并进而让我们认识到那个社会的腐败和不合理。
这就是《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小说主要的艺术成就,也是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做出极高评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儒林外史》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当时社会上热衷科举考试,追求功名宝贵,已成为知识分子中普通的风气。
封建士子普遍灵魂空虚,世风堕落,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
作者用极其高明的讽刺手法,以科举考试为中心,描写了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真实生动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生活的历史图画。
下面本人就《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粗浅的探讨。
1.人物描写上的讽刺艺术小说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
作者通过人物描写来实现它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对社会腐败黑暗现象和世态人情的揭露和批判。
据统计,全书描写的人物共有二百七十多个,除儒林人物之外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性格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有二三十个。
《儒林外史》的人物描写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1.1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物,总是着眼于人物关系及周围环境条件。
《儒林外史》的作者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物,他写人物的行动和思想,总是着眼于人物关系,着眼于他周围的环境条件,因而不仅能写出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而且还能揭示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行为。
比如周进在贡院里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都是极度夸张的描写,但是由于作者写出了围绕他们的各种人物对他们的态度及其变化,就非常真实地揭示出他们撞号板和发疯的原因,不仅使读者能够理解接受,还能促使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手法《儒林外史》是明代文学大家罗贯中的一部爆笑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滑稽漫画”,用讽刺的文字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弊端,拨动了许多被压抑的心灵。
讽刺艺术比较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滑稽和幽默的手法,暗示地暗讽被讽刺的对象,以让读者看到他们脸上不自觉的笑容,以此来达到批判的效果。
《儒林外史》的主要讽刺艺术手法之一就是言语暗示法。
罗贯中在小说中经常利用这种方式,来暗示被讽刺的事物,从而把被讽刺的对象表达的淋漓尽致,起到了深刻的效果。
比如,在小说中罗贯中暗示徐誉的腐朽贪污及权贵腐败,说:“徐曰:‘我今日成人之礼,宁做不去?’曰:‘子非今日病也,初五比赛,今后全家安乐。
’”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当徐誉想要跳过初五考试时,他暗示自己家庭中有腐败的行为存在,因此他担心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全家人都会惹上麻烦。
另外,《儒林外史》中的一些题材也有讽刺的用意,比如描写科举考试的残酷场景:“又有一百分,未马蹄之前及鞭声之后,童童骇然,拜拜而起,而复坐,以反应考官的严厉。
”段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当时考试的紧张气氛,也体现出罗贯中对科举考试的反抗精神。
此外,《儒林外史》中也有一些古代口头禅,以讽刺官员专权跋扈,比如形容他们不让他人插话的行为:“只为尊者,不为卑者,只为官服,不为老乡。
”罗贯中还将古代礼教上的理念反过来用于讽刺,让读者看清古代社会的腐败滋味,引发读者的反思。
最后,《儒林外史》中有几位人物既是官吏,又是专家,他们经常用智慧挫败对方,也是一种讽刺艺术,比如季大人和陈昌济,他们经常用一些刁钻的说辞来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让官吏无话可说,这也是一种暗讽。
总而言之,《儒林外史》以讽刺的手法描述了中国古代腐败的社会现实,这种讽刺艺术技巧也为文学史上留下了经典的佳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赏析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这部小说以科举制度为背景,通过对儒林中的种种丑态和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讽刺,表现出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在《儒林外史》中,讽刺艺术的运用是非常显著的。
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幽默的语言,对儒林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王冕的儒生,他才华横溢,但却始终无法考取功名。
王冕为了追求科举考试的功名,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抄袭文章,甚至向考官行贿。
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更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除了人物形象的讽刺之外,小说还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讽刺儒林中的种种丑态。
例如,小说中描写一位名叫匡超人的儒生,他在考试中作弊,被考官发现后却反而指责考官不公。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儒生的无耻和荒唐,更通过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儒林内部的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例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名叫王玉辉的儒生,他年年考试,年年落榜,最终因为无法支付官府的罚款而被迫逃亡。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儒生的痛苦和无奈,更通过对儒生的讽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是非常显著的,通过生动的
人物形象、幽默的语言和儒林内部的讽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分析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分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赏析是如下:
1、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
作者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强烈对照,从而产生喜剧效果。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描写就尤为鲜明。
2、运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比如,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
3、吴敬梓用幽默而又带着冷嘲热讽的笔调,写出了当时人们的趋炎附势。
同时也抨击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反映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作品主旨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
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
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
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大多数心有同感的读书人对人性卑劣、社会黑暗的控诉。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目录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一、讽刺的真实性 (5)(一)讽刺对象的真实 (5)(二)讽刺主旨的真实 (6)(三)讽刺目的的真实 (6)二、讽刺艺术的变现力 (8)(一)亦喜亦悲的讽刺 (8)(二)强烈对比的讽刺 (9)三、《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 (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13)摘要讽刺是一种艺术,是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判的手法。
《儒林外史》就是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本文将从《儒林外史》讽刺的真实性,讽刺艺术的表现力及《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表现力时代意义ABSTRACTSatireisakindofart,istothebadorfoolishorcriticalexposethegimmick.Modelsofsatiring fictionsiswithdeepideologicalcontentandexcellentartisticskillsbecomeChina'sancien tsatiremodel.AsMr.Luxunsaid:"DaiWuJingZimodelsofsatiringfictions,butwithamale,pre servedJiFengminds,andwill,especiallyinthetextandanti-religion;sensecanorder,wanan dmock,andinmorethanShuiBuisbeginningwithenoughsaysthebookofirony."Thepaperdiscuss esthescholarshas"theironyoftheauthenticity,irony,artisticexpressionandmodelsofsat iringfictionsofironyarttimesignificancetodecodetheAngleofmodelsofsatiringfictions ofironyart.Keywords:ironyartauthenticityexpressivetimesignificance前言《汉书》以来许多官修的史书中达都有《儒林传》,那是写“儒林”的“正史”,吴敬梓用小说形式描写“儒林”,所以取名“外史”。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讽刺手法《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这部作品的讽刺手法独具特色,运用巧妙且多样,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一,对比讽刺。
作者通过人物前后行为、遭遇的对比,展现出人性的虚伪和丑陋。
例如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中举前,胡屠户对范进是百般辱骂和轻视,说他“现世宝穷鬼,尖嘴猴腮”;中举后,却夸他是“天上的星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这种鲜明的对比,将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再如周进,未考取功名时,在薛家集受尽冷眼和嘲讽,被梅玖等人戏弄。
而当他后来中了进士,升了御史,做了广东学道,那些曾经瞧不起他的人又对他毕恭毕敬。
这种前后境遇和他人态度的强烈反差,深刻地讽刺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的趋炎附势。
其二,夸张讽刺。
吴敬梓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的荒诞。
严监生临死前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芯而不肯咽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芯才断气的情节,将他的吝啬夸张到了极点,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这种极度的吝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还有匡超人,原本是个朴实善良的青年,后来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变得撒谎吹牛、忘恩负义、道德沦丧。
作者通过对他行为和思想变化的夸张描写,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其三,细节讽刺。
书中通过对一些细微之处的描写,达到讽刺的效果。
比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他面对美景毫无欣赏之情,心心念念的却是那些吃的东西和科举文章。
他看到女客,不是欣赏其美貌,而是关注她们的鞋子款式,想着能否作为写文章的素材。
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马二先生迂腐、庸俗的形象,讽刺了他被科举制度禁锢的头脑。
又如王惠上任南昌太守时,衙门里响的不是升堂办案的鼓声,而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这一细节揭示了他贪婪、搜刮民脂民膏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目录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一、讽刺的真实性 (5)(一)讽刺对象的真实 (5)(二)讽刺主旨的真实 (6)(三)讽刺目的的真实 (6)二、讽刺艺术的变现力 (8)(一)亦喜亦悲的讽刺 (8)(二)强烈对比的讽刺 (9)三、《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 (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13)摘要讽刺是一种艺术,是对不良的或愚蠢的行为进行揭露或批判的手法。
《儒林外史》就是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本文将从《儒林外史》讽刺的真实性,讽刺艺术的表现力及《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时代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性表现力时代意义ABSTRACTSatireisakindofart,istothebadorfoolishorcriticalexposethegimmick.Modelsofsatiring fictionsiswithdeepideologicalcontentandexcellentartisticskillsbecomeChina'sancien tsatiremodel.AsMr.Luxunsaid:"DaiWuJingZimodelsofsatiringfictions,butwithamale,pre servedJiFengminds,andwill,especiallyinthetextandanti-religion;sensecanorder,wanandmock,andinmorethanShuiBuisbeginningwithenoughsaysthe bookofirony."Thepaperdiscussesthescholarshas"theironyoftheauthenticity,irony,arti sticexpressionand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timesignificancetodecodetheAng leofmodelsofsatiringfictionsofironyart.Keywords:ironyartauthenticityexpressivetimesignificance前言《汉书》以来许多官修的史书中达都有《儒林传》,那是写“儒林”的“正史”,吴敬梓用小说形式描写“儒林”,所以取名“外史”。
《儒林外史》以写“儒林”为中心,旁及当时的官僚政治和社会风尚,抨击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从而揭示封建末世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严重危机,讽刺和暴露了以封建科举制度为中心的种种社会黑暗现象的实质,讽刺了一大批所谓的达官贵人,名流乡绅,揭露出了他们污浊丑恶的灵魂。
《儒林外史》通过许多人物故事生动的表现了八股取士对一般知识分子的支配力和诱惑力。
科举取士似乎成为当时文人的唯一出路,即使这条路上荆棘丛生。
很多人为其穷尽一生,生活贫困潦倒,但仍不曾对此产生哪怕一丁点的绝望。
同时,科举制度给人带来的功名富贵也是很现实的。
一旦中了举,你便不再是“你”了,那时将是恭迎奉承不断,什么银子,房子,一切从前不敢奢望的,现在都将唾手可得。
谈及科举制度的弊端,我们不难想到其“愚民”的本质。
致使当时所谓“文人”只知道,而且只能够作八股文。
作品所反映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找到印证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六中曾指出明朝的秀才举人之流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
清朝的情况更坏。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中记载一位“老科举”不知《史记》为何书,司马迁为何人;卷五中记载一位“太学生”不知《昭明文选》。
《儒林外史》通过诙谐而不失辛辣的讽刺,将诸多“儒林”人士的被愚弄、被腐蚀、被消磨的历程绘成了一幅封建末世文化教育和精神道德危机中的官场世俗的丑恶画卷,借以表达作者对此种现象的愤慨和批判。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对每一个读者而言都会是刻骨铭心的,其讽刺的滑稽、幽默、深刻、辛辣无不成为其闪亮的特征。
其讽刺艺术给我的阅读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不过是我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一点小小感悟。
一、讽刺的真实性也许你无法想象,当你的周围都是一些愚腐的、沉闷的“官僚狂热者”,你的身边充满着各种荒谬和不合理。
在你发笑得同时,是否也曾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
这便是一种讽刺,即真实又深刻。
“其实,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污蔑而已”。
由此可以看出,真实是讽刺的一种强有力的生命。
(一)讽刺对象的真实《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写“儒林”为中心的小说,其讽刺的对象也集中表现为那些具有鲜明否定性格特征的“儒林”人物,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地主、乡绅、商人乃至平民百姓。
这些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和事件都是当时社会中实际存在着或是曾经出现过的事情,可以说是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摄取出来的。
书中很多人物在当时都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追溯其原型的。
例如文中杜慎卿的原型青然,即吴青然,清代全椒人。
是吴敬梓的族兄,曾官至刑部主事;文中虞育德的原型吴蒙泉,名培源,清无锡人,曾官上元县教谕、遂安县知县;庄尚志原型程锦庄,名廷祚,字启生,清上元人,撰有《青溪文集》。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提及过:“《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都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或瘦词隐语俞其姓名,若参以雍乾见诸家文集,往往十得八九。
此马二先生字纯上,处州人,实即全椒冯粹中,为着者挚友,其言真率,又尚上知春秋汉唐,在“时文士”中实犹属诚笃博通之士……”由此可见,作者的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之上的。
文中不仅塑造了严贡生、张静斋、王德、王仁等“儒林”丑类;周进、范进等即可鄙又可悲的儒林“后进”人士;还包括万雪斋、宋为富和五河县的方家、彭家等与官府、乡绅相结合的盐商、地主;夏总甲、潘三等依仗官府毒害百姓的衙役、里胥;杨执中、牛玉圃、景兰江等因走不通科举这一条“荣身之路”而奔走于官吏、乡绅和盐商之间的假冒名士;甚至于匡超人一类的农家子弟。
这些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大小人物,无不在用其自身言行为我们演绎这个社会的可悲可笑,那些在他们眼中最合理的不合理现象,不正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强烈而真实的批判。
殊不知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存在在当时的社会中的。
哭撞号板的周进、中举而疯的范进、吝啬成性的严贡生、劝女殉夫的王玉辉等等一系列可悲、可叹、可怜、可恶、可愤、可怒、可唾、可骂的人物形象,在我看来是那么的真实,甚至有时候会让我荒谬的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本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经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同样,讽刺的对象也不必是曾有的人物,但一定是会有的人物。
《儒林外史》所讽刺的对象的真实性正在于此,既包括那些已经存在的形象,也包括那些必将会出现的形象。
(二)讽刺主旨的真实在封建制度的社会背景之下,知识分子想要出人头地总要在政治上谋出路,而要找出路,就不得不“由科举而进”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自有其独特的体系,明清时期则主要采用八股取士,这也是《儒林外史》讽刺的主旨所在。
文章第一回写道明太祖命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王冕感叹: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些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
④这是一代文人撞上了厄运。
王冕是反对八股取士,自甘清贫的隐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像王冕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在此之后,文人们所走的是一条醉心于科举功名的歧路。
科举取士以其固定的形式成为了统治者桎梏知识分子思想的工具,致使文人们成为一群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应声虫。
更何况应试时还有一套严密的挫折锐气、消磨廉耻的“场规”。
这方面明末散文家艾南英在《应试文自序》中描写的很详细:“面目不可以语妻孥”但仍循规蹈矩,“噤不敢发声”。
如此侥幸中选,作了官,当然俯首帖耳,甘作统治者的爪牙”。
在封建制度下,科举对一般知识分子是具有很强的支配力和诱惑力的。
例如周进考到六十岁连一个秀才也没捞到,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受困苦,而且在精神生活上也饱受屈辱,周围的人都嘲笑他、欺压他。
然而即使如此,他仍不曾绝望于科举,一看见几十年梦想着的贡院,就要进去看看,结果在里面触景生情,哭得死去活来,直到众客人答应他凑钱捐监进场参加考试,这才“爬到地下,磕了几个头……不再哭了”。
《儒林外史》讽刺的主旨便是科举制度的反动、腐朽的愚民本质。
统治者不仅采用八股取士制,同时公开反对作学问,只许作八股文。
例如周进作学道,有一童生要求面试诗词歌赋,他变了脸教训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那些杂览,学它作甚么”。
然而做好了八股文就真的能考中了么先前周进连秀才的屡考不中,但捐监之后却立刻考取举人、进士扶摇直上。
他做了学道不等试卷交齐就可以先取范进为第一名,魏好古为第二十名。
更有甚者,巡抚衙门的潘三可以设法用匡超人作替身,替金跃考秀才。
这样的考试制度如何能选举真才由此可见,即便是真的做好了八股文,也不一定就会青云直上。
《儒林外史》讽刺的主旨直指科举制度是因为它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害最为严重。
文中所描写的各类“儒林”人士之命运,在作者看来皆是由于科举制度造成的,是科举制度破害了整个“儒林”。
(三)讽刺目的的真实《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鲜明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
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
作者在讽刺这“一群”的同时,亦莫不是在点醒这一群。
正如鲁迅所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这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是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倷这一群到水底里。
然而待到同群中有讽刺作者出现的时候,这一群却已是不可收拾,更非笔墨所能救了。
所以这努力大抵是徒劳的,而且还适得其反,实际上不过表现了这一群的缺点,而对于敌对的别一群,倒反成为有益。
我想:从别一群看来,感受是和被讽刺的那一群不同的,他们会觉得“暴露”更多于“讽刺”。
这种观点在文中童飞扬有所体现。
面对“儒林”的危机,作者也是开不出有效的药方的,因此,他不得不将深情的笔触移向“儒林”之外。
二、讽刺艺术的表现力《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讽刺而着称的小说,其总体特征和主要成就亦体现为“讽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