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技术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转轮热回收与乙二醇热回收的比较分析

转轮热回收与乙二醇热回收的比较分析

转轮热回收与乙二醇热回收对比分析一、转轮热回收和乙二醇热回收工作原理转轮热回收:以轮芯作为换热媒介,转轮使用定制的蜂窝状金属材料,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等级的吸附材料分子筛干燥剂。

将转轮置于风道之间,从而使其分成两部分。

来自空调房间不新鲜空气从一半转轮排出,室外空气以相反的方向从另一半转轮进入。

同时,轮子缓慢旋转(约20RPM)。

金属层从较热(冷)空气流吸收存储热量(冷量),并释放到较冷(较热)部分,显热发生转移。

附着干燥剂的金属片将来自高湿度的空气流里的湿气冷凝后,通过干燥剂吸收(同时释放热量),再蒸发(吸热),将湿气释放到低湿度的气流里,这个过程将潜热转移。

乙二醇热回收:以换热器和乙二醇溶液作为换热媒介在排风侧将排风中的冷量(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乙二醇溶液,降低(提高)乙二醇溶液的温度,然后通过循环泵将被冷却(加热)的乙二醇溶液输送到新风侧的换热器中,降低(提高)新风温度,减少系统的负荷和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

二、关键部件外形图转轮热回收转轮:乙二醇热回收换热器三、关键部件材质转轮热回收转轮:可选用进口优质产品美国百瑞(Bry-Air)热回收转轮,美国百瑞(Bry-Air)热回收转轮为能量回收领域的领先品牌。

其特点如下:1、独有分子筛技术:百瑞热回收转轮的基材采用铝箔材料,在铝箔表面覆盖不可移动式分子筛干燥剂;相比采用其他材料覆盖在铝箔上的其他热回收转轮,美国百瑞(Bry-Air)热回收转轮在铝箔表面覆盖低微孔尺寸佛石干燥剂,仅容许水分子通过,拒绝所有其他污染物,其结果是污染物只留在排风中。

2、百瑞转轮内置净化装置:消除了交叉污染,做到新风和排风气流的隔离,防止新风排风的交叉污染;净化装置具备严格的空气流隔离功能,以防止细菌、灰尘和污染物从排风侧携带到新风侧,净化装置和迷宫式密封系统把交叉污染的排风浓度限制在0.04%。

3、清洁扇:转轮采用可调整式内置清洁扇清洗部件;免除清洁烦恼,降低运行成本。

25%乙二醇热传导率

25%乙二醇热传导率

25% 乙二醇热传导率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 25% 乙二醇热传导率的研究背景、实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应用价值。

通过对 25% 乙二醇热传导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热学性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25% 乙二醇热传导率研究》,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5% 乙二醇热传导率研究》篇1引言乙二醇是一种常用的冷却液,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等领域。

25% 乙二醇是指乙二醇和水按质量比 1:3 混合而成的溶液,其热传导率是衡量其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 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热电偶测量法来测量 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实验样品,将 25% 乙二醇溶液倒入实验容器中,并将其置于恒温器中,保持温度恒定。

2. 在实验容器的两端分别放置热电偶,记录热电偶的初始温度。

3. 通过加热器对实验容器进行加热,使 25% 乙二醇溶液的温度上升,并记录热电偶的温度变化。

4. 根据热电偶的温度变化和加热器的功率,计算 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

结果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得出 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为 45 W/(m·K)。

实验结果表明,25%乙二醇的热传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呈现出较好的热传导性能。

应用价值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直接影响着冷却效果。

冷却效果好,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寿命。

因此,研究 25%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可以为优化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25% 乙二醇热传导率研究》篇2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也称为甘油)是一种常用的冷却剂和抗冻剂,它在许多工业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热传导率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乙二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乙二醇的热传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增强导致热量更容易在材料中传递。

乙二醇

乙二醇
甲醇甲醛路线合成乙二醇的研究主要可分成以下方向: (1) 甲 醇脱氢二聚法; (2) 二甲醚氧化偶联法; (3) 羟基乙酸法; (4) 甲 醛缩合法; (5) 甲醛氢甲酰化法; (6) 甲醛与甲酸甲酯偶联法。
大都处于实验阶段,暂未有工业化进展
草酸酯法(氧化偶联法)
草酸酯法主要是指 CO 气体首先合成草酸二酯,再经催化加氢
我国聚酯产能经过前几年的过度发展,面临产能相对过剩的局 面,并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装置开工率逐年下降,一些小聚酯 企业逐步退出竞争。2010 年,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但仍将 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由此对乙二醇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另外,随 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乙二醇在防冻液上的 需求量也将会有所增长。由此可以预见,2010 年我国乙二醇的需求 量将仍继续增长。 预计2014年我国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 1100.0-1150.0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550.0万吨。
有效 甲醇原料 价格低廉, 资源丰富, 收率较高 反应条件 温和适用 范围广
缺点 费大量水
反应条件 苛刻,催化 剂不稳定
DMO 加氢 催化剂寿
命短
研究方向 开发催化剂,减少耗 水量,同时提高环氧 乙烷的转化率和乙二
醇的选择性 开发在较低压力和温 度下显示高活性且稳
定的催化剂 处于实验阶段
氢制 EG 取得了重要进展,加氢压力降为 3MPa。
此后,日本宇部暂停了在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方面的研究,仅在气
下表为石油法与非石油法优缺点对比
相 法合 成草 酸酯 及碳 酸酯 方面 进行 了 产业 化的 继续 研发 工作 。 于
石油法 直接法 甲醇甲醛法 草酸酯法
优点 历史悠久,
工艺成熟
反应最为 直接,简单

煤制乙二醇技术及在聚酯纤维生产中的应用

煤制乙二醇技术及在聚酯纤维生产中的应用

应用方法。
关键词:煤化工制取乙二醇;工艺路线;应用;聚酯纤维
中图分类号:TQ340.42
文献标志码:A
Production of Coal-based Ethylene Glyco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ET Fiber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wo processes of ethylene glycol produced from coal, that is Methanol to Olefin (MTO) and Dimethyl Oxalate process, and analyze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erms of reaction principle, equipment investment and product quality, etc. The author also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coal-based ethylene glycol to PET fiber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impact of coal-based ethylene glycol on PET’s appearance and spinn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some methods on how to apply coal-based ethylene glycol to PET fiber production were referred. Key words: ethylene glycol produced from coal; process; application; PET fiber

乙二醇技术对比分析

乙二醇技术对比分析

乙二醇技术对比分析
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酯、溶剂、冷却剂等领域。

乙二醇的生产技术也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下面
对比分析常见的乙二醇技术。

1.氧化方法:
2.氢化方法:
氢化法是乙二醇生产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该方法使用氢气作为氢化剂,将乙醛催化加氢得到乙二醇。

与氧化法相比,氢化法反应条件较为温和,
不需要高温和高压,更适合大规模生产。

此外,氢化法对催化剂的选择和
设计也有较大影响,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乙二醇的产率和选择性。

3.半氢化方法:
半氢化法是氢化法的一种改进方法,使用半氢化催化剂,将乙醛部分
加氢得到乙醇,再将乙醇氧化成乙醛,循环反应进行乙二醇生产。

这种方
法可以减少氢气的消耗,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半氢化
法的操作相对复杂,对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

4.二甲酯水合法:
综上所述,乙二醇的生产技术有氧化法、氢化法、半氢化法和二甲酯
水合法等多种方法。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合适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乙二醇生产技术还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对照分析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的不良反应对照分析

中图分 类号 :R 1 . 5 26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2 1- 02 0 6 1 8 9 2 1) 9 0 6 - 2
Pe ylt d nt re on g ae I efr The a orChr r py f oni e ttsi cH pa i n Chidr n nd dul i l e a A tAdv r e Re cton Con r lA nayss e s a i to l i
o te h scln iaossmmaie e d e erat n Reut h et n oppt ns t o r ep ney e r we a ecnrl o p f yia dctr,u h p i r vr eci . s l T erame t u ai t h p o so s p s e o r nt o t u ; zt a s h o s t r g e wi r t we l h t h og r
M eho s n 2 0 rlt 01 e e b ri urh s ia o e t e to 0 ae fp t n swi honch p t sr ltd i o main, ei c o d n e t d I 0 8Ap i o2 0 S ptm e o o ptl rt am n f1 0c s so ai t t c r i e ai eae r to b a c r a c n f r e h i t nf n wih tea ei i d d it ete t e tg o p a ec nr lg o p,3 ae n te te t e tg o p weeb lw ea eo 6 ain s 9 c s so e t h g sdvie n ot r am n r u ndt o to r u h h 1c ssi h am n u r eo t g f1 p te t,6 a e ft r r h h

酒精分析中两种氧化试验方法的比较

酒精分析中两种氧化试验方法的比较

酒精分析中两种氧化试验方法的比较发表时间:2020-08-19T15:26:16.63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作者:杨丽萍吴丹唐威[导读] 摘要:酒精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用的材料,尤其是医疗行业中,不仅需要酒精开展相关消毒、灭菌工作,也需要使用该物质对患者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

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摘要:酒精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用的材料,尤其是医疗行业中,不仅需要酒精开展相关消毒、灭菌工作,也需要使用该物质对患者的相关疾病进行治疗。

为了确保酒精的有效性,能够用于医疗行业中的使用、应用于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则需要有关机构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对酒精成分、浓度、成分等进行检验。

本文对酒精分析中的两种氧化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检测机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酒精;氧化方法;比较酒精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的内容较多,氧化试验是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能够准确判断酒精的氧化性质,能够为酒精的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依靠。

通常情况下,对于酒精的氧试验可以采用直接氧化法、采用高锰酸钾的氧化反应。

本文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相关过程如下。

1.酒精的概述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H3CH2OH(C2H6O或C2H5OH)或EtOH,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

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3(20C°),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3,沸点是78.3℃,熔点是-114.1℃,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

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乙二醇合成工艺研究综述

乙二醇合成工艺研究综述

乙二醇合成工艺研究综述作者:王一衡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成熟的乙二醇合成工艺流程:石化路线、煤化工路线和生物质路线。

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种生产工艺流程的优缺点,为我国今后乙二醇的合成提供参考,进一步带动我国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乙二醇;石化1 石化路线传统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水合两步反应生成乙二醇。

其主要反应为:C2H4+O2→C2H4OC2H4O + H2O → HOCH2CH2OH1.1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直接水合法在进行水合反应时,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需水量特别大,溫度提高到190-220℃,压力为1.0-2.5MPa,反应条件苛刻。

同时,副反应会产生二甘醇和三甘醇,在后续精馏分离中比较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热能。

1.2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在直接水合法的基础上,国内外开发了水合催化剂,催化水合法主要有两种方式,均相催化水合法和非均相催化水合法,区别在于催化剂的选用。

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需水量,同时也提高了乙二醇的产品纯度,大大降低了精馏分离的能耗。

1.3 碳酸乙烯酯法碳酸乙烯酯法是利用乙烯深度氧化副反应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作为反应原料,通过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的加成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酯(简称EC),再通过EC水解生成了乙二醇。

2 煤化工路线近些年,石油价格不断攀高,导致采用传统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的成本增加。

面对我国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将煤炭作为合成乙二醇的化学原料成为研究热点,这种方法也称为煤化工工艺。

2.1 直接合成法直接合成法是制备乙二醇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合成气可以通过煤得到,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

方程式如下:2CO+3H2 → HOCH2CH2OH通过上式可以看出,直接合成法主要是依照原子经济反应的基本原则,在合成中各原子都被充分利用。

但是该方法对反应的环境要求比较高,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同时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甲酸酯,转化率和选择性都比较低,仍处于研究阶段。

己二醇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己二醇主要上下游产品分析

1. 中国乙二醇市场简介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能与水、低级脂肪族醇、甘油、醋酸、丙酮、及类似酮类、醛类、吡啶类及类似的煤焦油碱类混溶,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苯及其同系物、氯代烃、石油醚和油类;有毒性。

它可以用于制造聚酯纤维、饮料瓶、薄膜、乙二醛,并可作防冻剂、增塑剂、水力流体和溶剂等。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即由石油加工得到乙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进一步水合生产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即以煤代替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

考虑到我国的能源结构是煤多油少,发展以煤炭为原料制取乙二醇的路线,对于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缓解乙烯供应量不足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近几年来,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煤制备乙二醇的开发投资热潮,在建或者拟建项目超过20多个,总产能超过600多万吨,煤制备乙二醇技术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 中国乙二醇生产工艺在中国,目前多数采用石油路线生产乙二醇,与此同时,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煤路线法也悄然而生。

但在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中,天然气路线依然是最主要的生产路线之一。

石油路线法,其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乙烯或其所制产品环氧乙烷为原料,再经不同反应过程制得乙二醇,国内工业生产实际应用的石油路线法为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

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采用原料环氧乙烷与水在190~200 ℃、2.23 MPa操作条件下,反应0.5h,生成乙二醇含量约10%的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混合水溶液,再经分离制得乙二醇。

该技术生产工艺主要由英荷Shell化学公司、美国SD以及UCC公司拥有,技术成熟,应用广泛。

但国内还缺少自主产权技术,即工艺技术对外依赖程度高,且原料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

此外,该工艺乙二醇选择性低,副产品较多,装置水循环量大、能耗高。

煤制路线法,即先以煤制得合成气,然后再经催化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DMO),然后以Cu/Cr为催化剂,150 ℃条件下进行DMO的低压加氢制取乙二醇。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一目前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目前世界上大规模生产乙二醇的方法有3种:1)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2009年产能6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2%,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2)以石油为原料制乙二醇,2009年全球产能1300万吨,占世界的68%;3)采用褐煤做原料生产乙二醇(丹化科技),年产能20万吨。

目前中东地区天然气3乙二醇每吨生产成本约250美元。

据丹化科技披露,即便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130元/吨)获得褐煤资源,煤制乙二醇生产成本依然高达2600元/吨(约合380美元/吨)。

因此相比天然气制乙二醇,即使加上运费(从中东到中国最新报价20美元/吨),煤制乙二醇也不具备竞争力。

与石油制乙二醇相比,煤制乙二醇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取决于国际油价和能否获得廉价煤炭资源。

根据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实验数据推算,若煤价为750元/吨,当石油价跌到67美元/桶以下时,煤制乙二醇将不具备成本优势。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以天然气生产乙烯,然后乙烯生产乙二醇。

采用该工艺路线,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原料成本约为6300元(其中乙烯市场价格按照10 000元/吨计算,成本6 000元);2)其他成本约700元(其中固定成本约330元,动力成本约380元)。

以石油为原料制作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石脑油生产乙烯,然后使用乙烯生产乙二醇,本工艺路线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的区别在于获得乙烯的方式,前者通过石脑油制作乙烯,后者通过天然气制作乙烯。

目前全球乙烯总需求约为亿吨,总产能约亿吨。

其中约50%用石脑油制作,50%用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制作,用两种不同工艺路线的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异。

用天然气生产乙烯的成本:中东乙烯装置以乙烷为原来成产成本最低达100美元/吨,平均为240美元/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为250美元/吨。

乙二醇丁醚含量的测定分析-气相色谱法

乙二醇丁醚含量的测定分析-气相色谱法

乙二醇丁醚含量的测定分析 - 气相色谱法摘要:当前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频次较多,其中,乙二醇丁醚属于有机试剂,为提高乙二醇丁醚利用率,应客观、真实检测主体含量,通过分离有害成分,排除化学试剂应用风险,为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当前,气相色谱法在乙二醇丁醚含量测定中备受欢迎,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能为化学试剂高效配置、安全使用给与可靠支撑。

本文首先介绍乙二醇丁醚性质,然后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乙二醇丁醚主体含量的试验,最后得出试验结果。

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取得气相色谱法合理运用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乙二醇丁醚;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引言:气相色谱法又被称为色层分离分析法,基于色谱柱分析流动相气体,或者固定性试样,根据色谱柱分离情况对化合物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凭借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能、广泛应用等优势备受应用单位欢迎。

如今,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二醇丁醚主体含量,以试验方式得出真实、可靠的测定结果,以便为乙二醇丁醚毒性分析提供研究资料,一定程度上为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并大大提高乙二醇丁醚利用率,推动乙二醇丁醚生产企业持续发展。

1.乙二醇丁醚基本介绍乙二醇丁醚具有无色、易燃等特点,其密度为0.901,沸点171℃,表面张力27.4nm/m[1]。

乙二醇丁醚用途广泛,如金属洗涤剂、药物萃取剂、测定铁和钼的试剂等,其上游原料包括乙醇、苯酚等,下游产品主要是涂料类,如苯丙内墙及苯丙外墙涂料。

乙二醇丁醚散发刺鼻气味,一旦吸入体内,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现象,如果大量吸入乙二醇丁醚,极易威胁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化学试剂乙二醇丁醚使用时,为保证试剂质量,应准确测定化学试剂乙二醇丁醚主体含量,针对有害成分确定、分析,为试剂应用方案改进提供依据。

下文重点探究气相色谱法在测定化学试剂乙二醇丁醚主体含量中的表现,并将这一测定方法与化学法对比,以便直观显现气相色谱法的实用性,从而扩大气相色谱法推广范围。

乙二醇紫外透过率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乙二醇紫外透过率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 控制乙二醇精制塔的温度ꎮ 控制塔回流罐温度不低于
100℃ ꎬ防止塔顶蒸出的低沸点醛类过量回流到塔内ꎬ导致侧线
采出的乙二醇产品 UV 值下降ꎻ同时还要把塔釜的温度控制在
170℃ 以下ꎬ防止塔釜的乙二醇因为高温结焦和分解产生醛类
物质ꎮ
( 下转第 113 页)
收稿日期:2019 - 11 - 11
是产品中重组分杂质ꎬ但由于产品乙二醇是在乙二醇精制塔的
上部采出ꎬ故此类影响可以忽略ꎮ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ꎬ影响乙二醇 UV 值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1) 催化剂的活性ꎮ 在乙烯氧化反应过程中ꎬ随着催化剂
用到中后期ꎬ反应温度逐步上升ꎬ反应选择性逐步下降ꎬ导致系
统中醛和酸生成量变大ꎬ并且会造成设备腐蚀ꎮ
(2) 塔内混入氧ꎮ 当塔内真空度升高时ꎬ排除了其他方面
可知ꎬ各采样点 pH 值波动较大ꎬ导致腐蚀情况加重ꎮ 设备受到
酸性物质腐蚀后产生铁锈ꎬ在铁锈的作用下ꎬ乙二醇分解产生
更多的乙醛ꎬ这也会使产品乙二醇的 UV 值下降ꎮ
(4) 乙二醇精制塔的塔内温度ꎮ 乙二醇在高温下ꎬ容易结
焦ꎬ分解产生的杂质会影响产品的 UV 值ꎬ在对四川石化乙二醇
精制塔侧线采出物料的 UV 值和再沸器出口温度进行对比分
要分别不小于 72% ꎬ92% ꎬ99% ꎮ 如果 UV 值不合格ꎬ将影响乙
二醇产品的色相和白度ꎬ因此在实际工艺生产中ꎬ我们常常要
分析导致乙二醇紫外透光率下降的原因及提出提高 UV 值的解
决办法ꎮ
1 乙二醇生产过程简介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 36kt / a 乙二醇装置采用壳牌公司
的 Shell 技术ꎬ装置工艺组成包含:环氧乙烷反应系统、二氧化
第2 期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一目前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目前世界上大规模生产乙二醇的方法有3种:1)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2009年产能6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2%,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2)以石油为原料制乙二醇,2009年全球产能1300万吨,占世界的68%;3)采用褐煤做原料生产乙二醇(丹化科技),年产能20万吨。

目前中东地区天然气3乙二醇每吨生产成本约250美元。

据丹化科技披露,即便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130元/吨)获得褐煤资源,煤制乙二醇生产成本依然高达2600元/吨(约合380美元/吨)。

因此相比天然气制乙二醇,即使加上运费(从中东到中国最新报价20美元/吨),煤制乙二醇也不具备竞争力。

与石油制乙二醇相比,煤制乙二醇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取决于国际油价和能否获得廉价煤炭资源。

根据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实验数据推算,若煤价为750元/吨,当石油价跌到67美元/桶以下时,煤制乙二醇将不具备成本优势。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以天然气生产乙烯,然后乙烯生产乙二醇。

采用该工艺路线,乙二醇的生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原料成本约为6300元(其中乙烯市场价格按照10 000元/吨计算,成本6 000元);2)其他成本约700元(其中固定成本约330元,动力成本约380元)。

以石油为原料制作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具体工艺路线是:首先石脑油生产乙烯,然后使用乙烯生产乙二醇,本工艺路线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路线的区别在于获得乙烯的方式,前者通过石脑油制作乙烯,后者通过天然气制作乙烯。

目前全球乙烯总需求约为1.12亿吨,总产能约1.31亿吨。

其中约50%用石脑油制作,50%用天然气(乙烷、丙烷等)制作,用两种不同工艺路线的生产成本存在巨大差异。

用天然气生产乙烯的成本:中东乙烯装置以乙烷为原来成产成本最低达100美元/吨,平均为240美元/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为250美元/吨。

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及技术研究

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及技术研究

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及技术研究化工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一方面面临提质增效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面对的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加快对化工市场的分析和加快工艺技术研发是化工企业在市场中拥有获胜筹码的重要途径。

本文围绕乙二醇产业为例,对合成气制乙二醇市场和技术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当前乙二醇市场的状况,总结了目前乙二醇行业中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技术,论述了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的技术进展,供相关人士参考。

标签:乙二醇;合成气;制备技术1 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于乙二醇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乙二醇产量缺口巨大,一直没有摆脱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

为了缓解国内市场需求,加快探索乙二醇工艺技术是化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煤制乙二醇工艺表现出环保方面的短板,合成气制乙二醇工艺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

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对合成气制乙二醇的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思路和看法,旨在推动我国乙二醇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2 乙二醇市场情况乙二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薄膜或者瓶片等聚酯类工业用品,还用于制备防冻液或者生产不饱和聚酯产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乙二醇的市场需求量增长较快。

但受到国内乙二醇乙二醇生产能力的限制,国内产量仍然不能满足乙二醇市场增长的供给需求[1]。

据统计,2018全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高达98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105万吨,表现出我国乙二醇的对外依存度很高。

在这一形势下,积极探索乙二醇工艺技术,加快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不仅是提高我国乙二醇产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化工企业在新时期内提质增效、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3 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技术当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很高,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以及产业发展已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利用非石油制备乙二醇是符合现实意义的。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是通过利用煤或者天然气生产的合成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一氧化碳耦合成草酸二甲酯,通过草酸二甲酯的加氢反应来制得乙二醇。

转轮热回收与乙二醇热回收的比较分析

转轮热回收与乙二醇热回收的比较分析

转轮热回收与乙二醇热回收对比分析一、转轮热回收和乙二醇热回收工作原理转轮热回收:以轮芯作为换热媒介,转轮使用定制的蜂窝状金属材料,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等级的吸附材料分子筛干燥剂。

将转轮置于风道之间,从而使其分成两部分。

来自空调房间不新鲜空气从一半转轮排出,室外空气以相反的方向从另一半转轮进入。

同时,轮子缓慢旋转(约20RPM)。

金属层从较热(冷)空气流吸收存储热量(冷量),并释放到较冷(较热)部分,显热发生转移。

附着干燥剂的金属片将来自高湿度的空气流里的湿气冷凝后,通过干燥剂吸收(同时释放热量),再蒸发(吸热),将湿气释放到低湿度的气流里,这个过程将潜热转移。

乙二醇热回收:以换热器和乙二醇溶液作为换热媒介在排风侧将排风中的冷量(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乙二醇溶液,降低(提高)乙二醇溶液的温度,然后通过循环泵将被冷却(加热)的乙二醇溶液输送到新风侧的换热器中,降低(提高)新风温度,减少系统的负荷和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

二、关键部件外形图转轮热回收转轮:乙二醇热回收换热器:三、关键部件材质转轮热回收转轮:可选用进口优质产品美国百瑞(Bry-Air)热回收转轮,美国百瑞(Bry-Air)热回收转轮为能量回收领域的领先品牌。

其特点如下:1、独有分子筛技术:百瑞热回收转轮的基材采用铝箔材料,在铝箔表面覆盖不可移动式分子筛干燥剂;相比采用其他材料覆盖在铝箔上的其他热回收转轮,美国百瑞(Bry-Air)热回收转轮在铝箔表面覆盖低微孔尺寸佛石干燥剂,仅容许水分子通过,拒绝所有其他污染物,其结果是污染物只留在排风中。

2、百瑞转轮内置净化装置:消除了交叉污染,做到新风和排风气流的隔离,防止新风排风的交叉污染;净化装置具备严格的空气流隔离功能,以防止细菌、灰尘和污染物从排风侧携带到新风侧,净化装置和迷宫式密封系统把交叉污染的排风浓度限制在0.04%。

3、清洁扇:转轮采用可调整式内置清洁扇清洗部件;免除清洁烦恼,降低运行成本。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及成本对比

全球⼄⼆醇⽣产⼯艺路线及成本对⽐全球⼄⼆醇⽣产⼯艺路线及成本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全球⼄⼆醇⽣产⼯艺路线及成本对⽐⼀⽬前全球⼄⼆醇⽣产⼯艺路线及成本对⽐⽬前世界上⼤规模⽣产⼄⼆醇的⽅法有3种:1)采⽤天然⽓为原料制⼄⼆醇(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2009年产能6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32%,预计2011年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2)以⽯油为原料制⼄⼆醇,2009年全球产能1300万吨,占世界的68%;3)采⽤褐煤做原料⽣产⼄⼆醇(丹化科技),年产能20万吨。

⽬前中东地区天然⽓3⼄⼆醇每吨⽣产成本约250美元。

据丹化科技披露,即便能以⾮常优惠的价格(130元/吨)获得褐煤资源,煤制⼄⼆醇⽣产成本依然⾼达2600元/吨(约合380美元/吨)。

因此相⽐天然⽓制⼄⼆醇,即使加上运费(从中东到中国最新报价20美元/吨),煤制⼄⼆醇也不具备竞争⼒。

与⽯油制⼄⼆醇相⽐,煤制⼄⼆醇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取决于国际油价和能否获得廉价煤炭资源。

根据丹化科技煤制⼄⼆醇实验数据推算,若煤价为750元/吨,当⽯油价跌到67美元/桶以下时,煤制⼄⼆醇将不具备成本优势。

以天然⽓为原料制⼄⼆醇(环氧⼄烷⽔合法):具体⼯艺路线是:⾸先以天然⽓⽣产⼄烯,然后⼄烯⽣产⼄⼆醇。

采⽤该⼯艺路线,⼄⼆醇的⽣产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原料成本约为6300元(其中⼄烯市场价格按照10 000元/吨计算,成本6 000元);2)其他成本约700元(其中固定成本约330元,动⼒成本约380元)。

以⽯油为原料制作⼄⼆醇(环氧⼄烷⽔合法):具体⼯艺路线是:⾸先⽯脑油⽣产⼄烯,然后使⽤⼄烯⽣产⼄⼆醇,本⼯艺路线和天然⽓为原料的⼯艺路线的区别在于获得⼄烯的⽅式,前者通过⽯脑油制作⼄烯,后者通过天然⽓制作⼄烯。

⽬前全球⼄烯总需求约为1.12亿吨,总产能约1.31亿吨。

其中约50%⽤⽯脑油制作,50%⽤天然⽓(⼄烷、丙烷等)制作,⽤两种不同⼯艺路线的⽣产成本存在巨⼤差异。

涤纶级乙二醇和工业级乙二醇__概述说明

涤纶级乙二醇和工业级乙二醇__概述说明

涤纶级乙二醇和工业级乙二醇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主题,即涤纶级乙二醇和工业级乙二醇的比较与区别。

涤纶级乙二醇和工业级乙二醇都是乙二醇的一个种类,但它们在定义、特性、生产过程、应用领域以及市场现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对这些差异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对比分析、生产工艺和成本差异分析以及应用领域的差异分析来探讨这两种乙二醇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五个主要部分:引言、涤纶级乙二醇、工业级乙二醇、比较分析与区别说明以及结论。

接下来将依次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涤纶级乙二醇和工业级乙二醇,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区别分析,更好地认识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物理化学性质、生产工艺和成本以及应用领域的比较研究,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乙二醇相关领域的发展。

2. 涤纶级乙二醇:2.1 定义与特性:涤纶级乙二醇,也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酯乙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它是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通过聚缩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其化学式为C10H10O4。

涤纶级乙二醇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都能溶解。

此外,它还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挥发性,并且对环境友好。

2.2 生产过程与应用领域:涤纶级乙二醇主要通过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进行高温反应而得到。

这一生产过程通常包括脱水、缩聚和聚合三个阶段。

其中,在脱水阶段,乙二醇被转化成了间位羟基苯甲酸,然后与邻位羟基苯甲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单体对苯二甲酸。

最后,在聚合阶段,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涤纶级乙二醇。

涤纶级乙二醇广泛应用于纺织工业中的聚酯纤维生产。

由此生产的聚酯纤维因其优良的物理性能而受到青睐,被广泛用于制作衣物、家居用品、运动装备等各种日常用品。

2.3 市场现状与前景展望:目前,涤纶级乙二醇在全球范围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_概述说明

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_概述说明

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

乙二醇和二甘醇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品制造过程中。

然而,由于它们的特性和潜在风险,限制要求成为确保安全使用的必要举措。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旨在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并介绍文章结构。

其后,会依次探讨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包括定义和特性、安全性评估要点以及使用限制要求。

接下来,我们将比较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生产与用途差异对限制要求的影响,并对国际标准和法规进行比较研究。

最后,我们将给出本文的结论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总结乙二醇和二甘醇的限制要求,并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化合物的特性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安全使用乙二醇和二甘醇,并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

同时,通过比较国际标准和法规,我们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对乙二醇和二甘醇限制要求的差异,为国内外企业合规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促进有机化合物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2. 乙二醇的限制要求2.1 定义和特性乙二醇(ethylene glycol),也被称为1,2-乙二醇或MEG,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并易于与许多有机化合物混合。

乙二醇广泛应用于化工、塑料、纺织品、医药等领域。

2.2 安全性评估要点为了确保乙二醇的安全使用,制定了以下安全性评估要点:首先,需要对乙二醇进行毒理学评估。

这包括确定其急性毒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以及过敏原性等特征。

其次,需要进行燃烧和爆炸特性评估。

这涵盖了乙二醇与其他物质(例如氧气)的反应和可燃物品列表。

此外,还需对乙二醇进行生态毒理学评估,以确定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最后,在安全评估中还需要考虑到人们可能会通过空气吸入、皮肤接触或误食等途径暴露于乙二醇的风险。

《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比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比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对比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便秘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

肠道准备是许多医疗操作前的必要步骤,其目的是清除肠道内容物,确保医疗操作的顺利进行。

利那洛肽和番泻叶是常用的肠道准备药物,而聚乙二醇则常作为辅助药物用于增强效果。

本文将就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与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

二、利那洛肽与番泻叶的药理特性1. 利那洛肽:利那洛肽是一种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水分,从而软化粪便,缓解便秘症状的药物。

其作用温和,对肠道刺激小,适合长期使用。

2. 番泻叶:番泻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能够迅速清除肠道内容物。

然而,其作用较为强烈,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三、聚乙二醇的辅助作用聚乙二醇作为一种渗透性泻药,能够吸收肠道内的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从而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在利那洛肽和番泻叶的基础上,聚乙二醇能够增强肠道准备的效果。

四、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与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的对比1. 效果对比:在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中,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的效果较为温和,能够逐渐软化粪便,清除肠道内容物。

而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虽然能够迅速清除肠道内容物,但可能导致肠道刺激过大,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2. 安全性对比:利那洛肽对肠道刺激小,长期使用安全性较高。

而番泻叶作用过于强烈,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需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长。

3. 适用人群对比:利那洛肽适合长期便秘、需要肠道准备的患者使用,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等肠道敏感人群。

番泻叶则适用于急需迅速清除肠道内容物的患者,如手术前肠道准备等。

五、结论综上所述,利那洛肽联合聚乙二醇和番泻叶联合聚乙二醇在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各有优劣。

利那洛肽效果温和,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而番泻叶效果迅速,但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进行肠道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二醇技术特点对比
1.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江苏丹化/通辽金煤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自1982年起就开始了煤制乙二醇的基础研究,经过近9年的历程,开发了自由的催化剂,并形成了初步的工艺。

1991-1995年,开展了200ml的模试试验,获得成功。

1995-2004年,由于技术成熟度、经费投入、成果归属、合作形式、保密等问题,中试失败。

2004-2009年,与江苏丹化和通辽金煤合作开展了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化试验,并取得成功,日产量突破400吨。

其主要工艺包括五个反应和二个处理
(1)氨与空气在氨氧化炉内高温氧化得到NxOy。

(2)NxOy与甲醇、氧气氧化酯化生成亚硝酸甲酯。

(3)工业CO原料气体的催化脱氢净化。

(4)亚硝酸甲酯与CO氧化偶联生成草酸二甲酯。

(5)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生成乙二醇。

(6)乙二醇混合物的精馏。

(7)尾气循环使用和消除污染排放。

技术特点和创新性:
(1)采用氨氧化技术制备NO,补充系统中NO的损失。

(2)实现了工业CO气体中H2的选择氧化消除。

(3)合成草酸酯催化反应技术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催化剂活性≥750g/l.hr,草酸酯选择性≥98%。

(4)独特的氮氧化物氧化酯化技术。

(5)草酸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反应的转化率≥98%,乙二醇选择性≥90%。

(6)研究开发出独特的消除排放气体氮氧化物污染的工艺技术,排放反应尾气达到国家环保规定允许排放标准(≤200ppm)。

目前采用该技术的主要是通辽金煤及其下属的合资公司,产能共计200万吨,有报道称该技术被丹化和金煤买断,且不对外转让。

2.湖北华烁/中国五环
湖北华烁科技(原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具有40年氨合成、耐硫变换、精脱硫、贵金属等8大类催化剂的开发、生产和使用技术研究的丰富经验。

从2006年开始,经过四年的研究,开发了WHB新技术(煤制乙二醇)的3项关键催化剂(CO脱氢、草酸二甲酯合成和加氢)。

中国五环有近60年成套煤化工工程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丰富经验。

宝马集团长期从事化工生产,有丰富的化工开车、生产经验。

2009年开始,华烁科技与中国五环和鹤壁宝马合作开展了300吨的中试研究,2011年底,通过验收。

2012年随即开展了工程放大,优化和完善了脱氢、羰化、加氢、酯化再生反应器,提高了一些关键设备的可靠性、先进性,经设计优化与试验验证,WHB新技术10~30万吨EG/年工业装置的能耗可较大降低。

技术特点:
(1)设置CO脱氢工序,避免H2在草酸酯合成系统中累计,造成催化剂失活。

(2)采用高效催化剂,提高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降低副产品损耗。

(3)采用温和的操作条件稳定生产,提高装置运行率。

(4)采用夹点技术优化换热网络、利用低位热能,达到降低蒸汽消耗的目的。

(5)优化大型压缩机系统设计,有效降低了草酸二甲酯循环压缩机的功耗。

(6)开发了高效的精馏塔及精馏工艺,保障了精馏产品直接达标
目前采用该技术的公司合计产能约71万吨。

3.上海戊正
2003-2006开始在实验室研究煤制乙二醇,2006-2009年开展了模试试验,2009-2012年与山东华鲁恒升合作开展了工业化试验,2013年完成了100万吨的技术许可合同,并完成了单套反应器20-30万吨级的放大。

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专利技术,在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技术上优于公开文献报道值。

戊正工程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合成气制乙二醇全流程发明专利及其它配套专利六项,主要是草酸二甲酯合成和提纯、亚硝酸甲酯合成与循环、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及乙二醇的分离。

目前采用该技术的公司,合计产能279万吨。

更多的技术细节,需要与该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才能提供。

4.上海浦景/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1995年就开展了合成气羰化偶联加氢制乙二醇的课题研究,2003年展开30吨乙二醇的模试实验。

2009年,浦景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2011年在安徽淮化建立了千吨级中试装置,2012年通过了验收,随即开工建设了10万吨级的工业化示范项目。

技术特点:
(1)独特的亚硝酸甲酯的补充和再生方式,工艺过程简单、安全可控;
(2)羰化催化剂高效、稳定且贵金属负载量低,且对CO 原料气中氢含量要求不苛刻(≤1000ppm),无须设置专门的脱氢装置,有利于降低装置投资及原料气净化成本;
(3)加氢反应系统的氢酯比小(约40 左右),循环氢压缩机负荷远小;
(4)获得聚酯级乙二醇的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的DMC(碳酸二甲酯)产品,装置灵
活性强;
(5)独有的提高乙二醇UV 值技术,不单一以精馏为手段,结合化学和精馏相耦
合的方法,在较低的能耗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获得优等品级的乙二醇产品;
目前采用该技术的公司,合计产能150万吨。

5.日本宇部兴产/东华科技
1981年日本宇部开发甲醇羰基化制草酸二甲酯工艺,1982年建成草酸二甲酯/乙二醇中试装置,完成工艺参数确定和催化剂筛选,2006年建设6000t/a 草酸二甲酯工业化装置,2010年,在浙江台州建成1500t/a乙二醇工业化试验装置,完成工程放大和催化剂验证,获得聚酯级乙二醇产品。

2012年12月,新疆50000t/a 乙二醇工业化装置建成。

2013年1月,新疆50000t/a 乙二醇装置投产,并获得聚酯级产品。

东华科技主持编制乙二醇工艺包,按照中石化标准转化DMO工艺包,承担项目的工程设计,按照EPC模式完成项目的交钥匙工程。

东华科技有丰富的煤、天然气、焦炉气制合成氨/甲醇的经验;丰富的总承包项目管理经验;采用CTEG技术,已经完成了30万吨、20万吨、10万吨和5万吨/年工艺包的编制;主要设计人员参加了台州中试的设计、操作,并参与新疆工业化装置的现场服务、开车指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开车经验。

目前采用该技术的公司,合计产能75万吨。

6.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在九五期间开展了合成气制乙二醇的研发工作。

2009完成300吨/年CO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中试和吨级草酸二甲酯加氢模试,2012年完成1500吨/年CO气相催
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草酸、乙醇中试和万吨级煤制乙二醇项目,目前在建10000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示范项目。

技术特点:
(1)对于进料CO和H2要求更宽,浓度达到98%即可,对CO中CO2、CH4、N2,对H2中CO、CO2、CH4、N2均不做特殊要求;
(2)通过更高的草酸酯合成工艺压力,降低系统体积及设备尺寸;草酸酯合成循环过程操作弹性大,亚硝酸酯回收率95%,NO补充量低;采用NO直接补充,
过程更加稳定,副产硝酸钠,无废水排放;
(3)独有的低能耗聚酯级乙二醇产品分离方案:采用组分优化切割方式,使用4塔精馏即可获得聚酯级乙二醇产品,较传统乙二醇分离方案节能20%以上;
(4)整体型钯系催化剂,Pd负载量仅为0.15%wt(节约85%),催化剂床层阻力大幅降低;
(5)整体型加氢催化剂强度高、稳定高,消除外扩散影响。

目前采用该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合计产能1.5万吨。

7.上海石化院
不详
8.上海华谊
2004年,上海华谊开始了合成气制乙二醇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实验室单元试验、全流程模试试验、万吨级乙二醇工艺包技术开发;2009年华谊集团批准焦化公司建设万吨级乙二醇中试装置;2012年,万吨级工业化装置试运行。

拥有亚硝酸酯、草酸二甲酯、乙二醇合成的反应器技术,草酸二甲酯合成和加氢催化剂技术,草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分离提纯技术以及尾气环保处理和NO补充技术。

技术特点:
(1)羰化反应器温度分布均匀,床层压降小。

(2)草酸二甲酯合成催化剂采用特殊结构载体和复合金属,贵金属用量减少一半。

(3)NO循环和补充技术设备使用少、流程短、能耗低。

9.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