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553 289 390 1、70:1、18:1
1055 960 1329 1、70:1、35:1
1474 868 1380 1、94:1、35:1
1556 971 1443 1、93:1、30:1
3、2 区域发展得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
区域发展得差异就是历史不断演进得累积。
历史上,黄河流域就是人口和经济得重心,唐朝以后经济 重心南移,特别就是宋朝以后经济南盛北衰得局面形成。 西部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同时对工业、农业、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 设施等多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
各部门投资按需求和收入弹性确定不同比率全面发展。 以各部门产品得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得大小作为 确定其投资比率得依据。
1、2 不平衡增长战略
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1958年)一书中,指出平衡 增长战略得不可行性,并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 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理论。 当投资规模既定而且有限时,投资应选择引致投资最大 化得项目。即能带动其她项目发展得投资项目。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1、1 平衡增长战略—温和得平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得资本形成》(1953年)中提出 了著名得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即收入低下,导致供给方 面储蓄水平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狭小,投资引诱不足, 从而导致贫困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一循环,只有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 使经济增长迅速上升到一定高度,收入增长突破一定限 度。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2000
东部
367 482 813 1714 5192 6573 7829
中部
307 400 586 1160 3187 4042 4516

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 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 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 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 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 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 的发展起来”。∞其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 现共同富裕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大原则 和根本目的。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 义的长远目标而不是近期目标,部分先富的 思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方式。通过这 种非均衡发展的途径最终使社会经济达到均 衡状态。在1986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 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我 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 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④第三,
●理论探讨
《经济师》2007年第1期
摘要: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经济社
会和谐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
回避的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党的领导人依据
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及对各阶段区域经济
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均衡、非均衡、协调、统筹 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既体现
了区域发展思想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随着 对区域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区域发展思想的
现出来:首先,“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加强内地 投资建设,希望实现生产力平衡分布,改变生 产力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按照“尽可能接 近原料、燃料地”、“有利于国防安全”和“有利
于经济落后地区改变面貌”等原则进行生产 力的布局。其次,“二五”计划时期将全国划
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 等7个经济协作区,主张充分发挥各协作区 中经济较发达地区、老工业城市和老工业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随着我国现 代化建设向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迈进,尤其是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确立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基本框架,中国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1. 东西部差距及其根源 2.背景:国际、国内 3.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
要性 4.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 5.已采取的措施
四、西部大开发
1.外因与内因的结合 2.效果评价:
3.经验借鉴
I. 实行联邦“公共土地”政策鼓励开垦 II. 专门机构和配套法规保障政策实施 III. 利用军事工业生产拉动经济发展 IV. 以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V. 以交通运输为先导 VI. 以培育和依托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
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1999
东部 中部 9.74 7.83
西部 各地区 全国 平均
7.25 8.79 7.2
2000 10.37 8.78 8.47 9.62 8.4
2001 9.87 8.99 8.74 9.45 7.0
2002 10.62 9.29 8.97 9.99 8.0
各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东部 59.1 60.1 61.1 61.4 61.8 中部 26.2 25.5 25.0 25.0 24.7 西部 14.7 14.4 13.9 13.6 13.53.平衡Fra bibliotek展战略的缺陷:
I. 没有把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建立在生 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上 。
II. 过分强调区域平衡发展而忽视了经济 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
III. 在区域生产力布局上违背了规模经济 原则 。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
1.非均衡发展展略的实践 :一是对外开 放向东部倾斜 ,二是优惠政策向东部倾 斜,三是投资布局向东部倾斜,四是体制改 革向东部倾斜 。
2.非均衡发展的成效与弊端
一方面拉大了区域间经济差距,使区域发 展越发不平衡,另一方面抑制了具资源优 势的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工业的规模 和速度,从而造成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 品的短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削弱 了经济长远发展的后劲。

区域协调理论

区域协调理论

1.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劤力命题论主张: 发展中国家应劤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 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丌发达经济中,人均 收入提高戒下降的刺激力量幵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劤力达 丌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觃模,那就 丌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 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 觃模的增长刺激。
3.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
• 考虑区际丌平衡较长期的演变趋势基础上,将经济系统空 间结构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 的二元空间结构。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 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 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 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在经济发展刜始阶段,二元 结构十分明显,最刜表现为一种单核结构,随着经济迚入 起飞阶段,单核结构逐渐为多核结构替代,当经济迚入持 续增长阶段,随着政府政策干预,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 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 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 4.提高中部在东中西协调发展中的地位。 • 曾坤生( 2000) 认为, 中部地区是实现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 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 是西部大开发戓略中东部向西部辐射 的过渡地带, 对西部大开发戓略的有效实斲具有重要意义。 认为中部地区在国家实斲西部大开发戓略的刜期阶段应该 适度优先发展, 特别是中部的一些具有戓略意义的重要地区 适度优先发展 。
• 2.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 • 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丌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戒接近 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 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 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 状态中,这是丌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 丌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 人口增长率。

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

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
巴西的圣保罗地区
俄罗斯的莫斯科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历史、地 理、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 非均衡性,部分地区或 产业相对发达,而其他 地区或产业则相对滞后 。
案例对比分析
01
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的优劣分析
均衡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差距,提高整体经济水平,但 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非均衡发展则可能带来 资源集中和效率提高,但也可能加剧地区间不平等。
05
区域经济发展案例
均衡发展案例
案例一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总结词
这些地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等方式,实现了区 域内的均衡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
案例四
日本的东京都市圈
案例二
中国的长三角地区
案例三
美国的纽约都会区
非均衡发展案例
案例一
中国的西部地区
案例发展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 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 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非均衡发展现状
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扩大
在非均衡发展模式下,资源要素倾向于流向发达地区,导 致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
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创 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理论对比分析
均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思路、资源配置方式、 政府角色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整体性和协调性,强调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 结合;而非均衡发展理论注重重点突破和效益优先,强调市场机 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02-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

02-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

BACK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梯度与反梯度理论 (一) 梯度理论
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 形式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生命周期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 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BACK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梯度与反梯度理论 (一) 梯度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农村与农村发展 (二) 非均衡发展理论-极增长理论 2、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J.Boudeville)在1957年和其它 许多学者一起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并提出了“ 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 他将增长极明确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 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聚集的城镇,即 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工业推动”与“空间集聚”意 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60年代以后,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沿着部门增长极 (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两条主线展 开。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农村与农村发展 (二) 非均衡发展理论-极增长理论 3、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 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 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 用。这种产业通常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 快。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 技术进步率。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 广,能有全国性的甚至是国际性的销售市场。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农村与农村发展 (二) 非均衡发展理论-极增长理论 5、极化方式与扩散方式 (1)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化波及和 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 如深圳,如把经济特区当作一个增长极来看待,则深圳经济特 区的影响、波及范围非常之大,在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市几乎都 到那里开办联络点或设立办事处,深圳明显起到全国性增长极 的作用。又如上海浦东,自从20世纪90年代把浦东作为开发的 重点后,浦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达到了整个长江流域,其金融 市场的辐射力更超出长江流域,波及全国许多省市,显然浦东 亦具有全国性增长极的意义。 有些增长极所处的区位条件较差,产生的推动作用亦较小,因 此其吸引力和辐射力所能波及的地域范围就比较有限,往往只 具有区域性或地方性的意义。

10发展战略——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10发展战略——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纳克斯认为,出口导向扩大市场需求的发 展战略不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陷阱的有 效途径。原因在于初级产品的价格需求弹 性和收入需求弹性都是低的,贸易条件不 断恶化。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恶性循环中,关键问题 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引起人民贫困,导致购 买力不足和市场容量狭小,从而对私人投 资和经济增长形成限制。 任何一个部门单独增加资本、引进先进技 术会由于市场规模太小而受到阻碍。必须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全面投资。
(二)区域收入差异倒U型分布假设 区域收入差异倒U
是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姆森提出来的。 是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姆森提出来的。 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 度大致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 度大致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经济发 展初期,区域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差 距扩大,但从长期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 是趋于均衡的。 经济发展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 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又构成经济 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不发达不仅表现在人 均收入水平低下以及生产效率低下,而且 还表现在其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间的相对 不平衡。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之一。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虽然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人们乐于接受 的理想目标,但非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是 客观现实。 (一)平衡发展、非平衡发展以及非平衡的协 调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倒U型分布。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倒U
扩散效应
由于发展极的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回波 效应不会无限地发展下去。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 一系列因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 济效益下降,经济增长势头趋缓,于是资 本、技术等要素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效 应(Spread Effect) 应(Spread Effect)

第四章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四章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和瑟尔沃尔(Thirlwall)等人发展而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

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各种经济力量以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引起一系列变化推动经济系统进一步脱离它的初始位置。

这否定了新古典理论的任由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而产生区域均衡趋势的比较静态模型。

2、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的,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距,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获得先发优势的地区,会由于初始的优势而发展得更快。

要缩小区域差距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

3、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劳动和资金等要素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导致外围区域的经济衰退;二是扩散效应(涓流效应),表现为劳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由中心区向外围流动,但这种扩散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才能大范围出现,才能促使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竞争。

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而且缩小区域差距只能依靠国家干预。

市场经济不会同情弱势区域,其发展规律必然是加大地区差距。

假定:1、A、B区域处于均衡状态,W A=W B。

2、工资由供求关系决定。

3、某种刺激因素引起区域A相对于区域B来说劳动力需求上升。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所强调的区域分化现象,也被称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Mathew Effect)。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一文未名的人,也要强行夺走。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农村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二、梯度与反梯度理论 三、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均衡发展理论——大推动理论 1.核心在于取得外部经济效果 2.投资来源于国际国内的双向投资 3.重点投资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轻工业
有足够增长,以促进有力的外部经济和理想的集聚 效应 5.扩散和回波效应,即通过贸易、交通、社会服务 和扩散机制导致腹地发展。
增长极理论观点:
把资本集中投放到区域内最大城市的密集 型产业,通过其增长所产生的扩散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区、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梯度理论
哈佛大学弗农等人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循 环阶段理论认为,各种工业部门,甚至各 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 他们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 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
梯度理论
主要观点: 1.区域经济发展的兴衰主要取决于其产业
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有取决于 区域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 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2.创新活动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 展开来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二、梯度与反梯度理论 三、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三、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三(1)区域分工理论 一、成本优势理论 二、要素禀赋理论 三、新贸易理论 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三(2)区域要素流动理论 1.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2.资本要素的流动 3.技术要素的流动
反梯度理论
观点: 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等于引进

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评述

“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一、城乡关系非均衡发展论(1)强调“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观点持这种观点理论强调以城市为中心,资源要素以城市为中心进行配置,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

主要理论观点包括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以及极化理论的佩鲁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缪尔达尔的“循环累计因果”理论等。

这些理论共同的特点是强调城市在城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表现出“城市偏向”。

第一,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1954年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二元经济”概念及模型。

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部门,一个是以现代化方式为特征的工业化部门,一个是以传统方式为特征的农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收入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传统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是无限的,为现代部门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刘易斯认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问题,即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具体来讲,一方面通过现代工业的发展,取得资本积累,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实现现代部门的扩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使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向传统部门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传播先进技术和思想观念、分享物质设施,这将推进传统部门的改造和发展,最后经济实现由“二元”向“一元”转变。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揭示了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的内在发展联系,主张“工业主导论”,并指出这种联系不是静态的相互割裂的,而是动态相联系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忽视了农业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应该是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先决条件。

同时他还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的农业隐性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_陈秀山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_陈秀山
wwwcqvipcom长极理论的某些缺陷运用动态的非均衡分析和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geographicaldualeconomy理论并利用扩散效应spreadeffects和回流吸收效应hackwasheffects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
[ 收稿日期] 2000 -05 -15
[ 作者简 介] 陈秀 山( 1954 -) , 男 , 北京人 , 中国人民 大学教授 , 经 济学博 士 , 主 要从事 比较经 济体制 与政策 和区域 经济 理论与政策研究 ; 石碧华( 1971 ), 女 , 湖北黄石人 ,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
教学与研究 2000 年第 10 期
到经济运行过程之中 , 那么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 与发展将自动趋向均衡 。 按照这一观点 , 在一定的 前提条件下 , 经济发展会自动趋向帕累托最优状 态 , 不恰当的区域经济政策只可能是干扰经济向 帕累托最优 状态的发展 , 并且导致 福利损失 。 因 此 , 区域经济政策除了创造和保证这些前提条件 之外 , 不应干预经济生活 。 然而 , 正是从区域的角度看 , 符合新古典区域 均衡发展理论的那些前提条件是令人怀疑的 。 在 新古典模型中 , 丢掉了区域( 空间 ) 的一个重要特 征 , 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 。 完全流动性 假设等于排除了区域( 空间) 的作用 。 同样 , 完全信 息假设也排除了由于距离远近不同的区域之间在 信息获取 、 加工和利用方面存在差别的客观现实 。 所以 , 从一定意义上讲 , 新古典的区域经济均衡发 展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区域 ( 空 间) 因素的理 论。 事实上 , 经济活动总是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和 一定的区位 , 经济主体之间必然要发生经济联系 和相互作用 , 从而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外部效应 。 为克服空间距离 , 生产要素流动和信息流动必然 要引起相关费用 , 存在各种障碍 ; 地理位置和自然 条件的差异使区域经 济发展存在难 以消除的差 别。 即使在市场发达的条件下 , 尽管有大量供给 者 , 也可能出现区域垄断 , 它们能够在一定范围内 影响价格 。 此外 , 正是为了克服空间障碍 , 要求建 设和完善基础设施 ,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 产品性质 。 所有这一切 , 都是与新古典所说的前提 条件相抵触的 , 也正是国家实施区域经济政策 、 干 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依据所在 。 市场的作用是 极其重要的 , 但不是惟一的 , 单凭市场机制自动发 挥作用 , 难以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均衡发展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西方主要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可编辑ppt
21
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1、工业化前期阶段(低水平平衡阶段) 2、工业化起始阶段(二元阶段) 3、工业化成熟阶段(三元阶段) 4、后工业化阶段(区域空间一体化)
可编辑ppt
22
五、倒U型学说
1965年 , 威廉姆森《区域不平等和国家发 展过程》提出。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必然会出现 区际收入差异的扩大和南北二元结构的加 剧,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则会 出现区际收入趋同和尖锐的南北问题的消 失。
可编辑ppt
23
六、梯度推移理论
(一)梯度推移理论的提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弗农以技术差距理论为基础,把生命
循环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提出了工业生 产生命周期阶段论。
可编辑ppt
24
创新阶段:影响因素是科学和工程技术和集 聚经济,区位选择在大城市。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是管理和资本,区位由 大城市向外扩散到外围城市。
可编辑ppt
5
二、大推进理论
英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研究战 后东欧和东南欧落后地区工业化问题时提 出的一种均衡发展理论。
可编辑ppt
6
大推进的三个理由—三个不可分性 不可分性之一:生产函数不可分 不可分性之二:需求不可分 不可分性之三:储蓄不可分
可编辑ppt
7
启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切入点——大推进式 的投资
可编辑ppt
18
“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加大而不是缩小地区 差异。”
评价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可编辑ppt
19
三、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1958年,《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 极化效应—发达地区 涓滴效应—欠发达地区 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 解决办法:政府干预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12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习题解答-12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发展极”理论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倒“U”型理论二、问答1.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2. 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对我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何借鉴意义?3. 中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发展极”理论:“发展极”(development poles)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于1955年提出来的。

他主张把国民经济分解为部门、行业和工业项目,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计划。

佩鲁认为,从空间上看,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

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

这些中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等。

通过这些中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这些中心地区就是所谓“发展极”。

英美经济学界通常把“发展极”称为“增长点”(Growth Point,国内也译作“生长点”)。

增长点理论更强调厂商与行业间的亲和(Proximity)作用,即它们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

增长点一旦出现,有利于形成厂商之间和行业之间在工业化中的网络关系,会进一步扩大外部经济效益。

回波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dal)用“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说明“发展极”对其他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

所谓“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回波效应”使落后地区由于失去人才而进一步放慢发展的步伐。

经济迅速增长地区,由于需求扩张较快,不断拉动投资增长,投资扩大又反过来增加收入和需求,导致另一轮投资扩张,如此循环积累将使贸易也成为把落后地区的储蓄转移到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的工具。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综述区域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和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并成隽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两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一区域经济差异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

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

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二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浅谈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以湖南为例

浅谈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以湖南为例

论文题目:浅谈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以湖南为例学院:经济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时间: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七日浅谈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伴儿随之的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也日益凸显,然而这种不均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极大障碍。

为协调该经济差异,我国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中部崛起战略。

区域经济差异其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不仅存在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同样以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于子区域内,并且这些子区域的内部差异也呈现出扩大之势。

本文将以湖南省为例,从多方面因素来加以探讨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与之对应的协调区域发展的对策,总结出适于湖南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湖南省;协调发展。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因而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大都是直接来源于区域经济学。

而在此最早涉及区域差异的理论应为均衡和非均衡式发展理论。

(一)均衡式发展理论均衡式发展理论来源于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论。

以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发展理论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

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着源于供给与需求不足的两种恶性循环,并指出实施均衡的发展战略可以有效的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均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间均衡的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才协调发展,基本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共同发展和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异。

(二)非均衡式发展理论与均衡式发展理论相对应的是非均衡发展理论,其代表理论主要是贡达尔﹒缪尔达尔(G.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艾尔伯特﹒霍希曼(A.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等。

(1) 贡达尔﹒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并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 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不具备全面发展的资本和资源, 均衡发展是行不通的,应当集中 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 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 其他产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认为,无论是增长过程还是发展进程,其本质都是不平衡的。发 展中国家或地区资源的稀缺性,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资本稀缺这一 瓶颈无法突破,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平衡增长,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有选 择性地投入到关联度大、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即首先发展主导产业, 才能带动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他指出,发展的路程好比一条“不 均衡的链条”,从主导产业通向其他产业。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板 的推进形式,从一种不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 因此,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衡,使不均衡的 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 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 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限的资源在社会公共资本和直接生产资本之 间的分配具有某种替代性,这就会产生两种不平衡增长的途径:一是 “短缺的发展”,即首先增加直接生产的投资,这会引起社会公共资 本的短缺,并增加直接生产的成本,进而会迫使投资向社会公共资本 转移,以取得二者的平衡,随后再通过对直接生产成本的投资引发新 一轮的不平衡增长过程。二是“过剩的发展”,即首先增加对社会公 共资本的投资,这会降低直接生产投资的成本,从而促使投资转向直 接生产资本,当二者达到平衡后将重复下一个不平衡的增长过程。
1、大推动理论
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于1943年 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 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 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 为了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罗丹认为必须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 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 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大推动理论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 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 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 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 存在不足之处:大推动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三个不可分性”。但在实际中,却 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可分趋势,而且忽略了专业化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其次, 在实践中,大推动所需巨额资本难以找到。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低,自身无法筹集, 国外支持也难以保证。再次,大推动理论过分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而忽视发挥 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因此,大推动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也没有成


2、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F.perroux)于 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方,相反,它将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 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 源富集地等,这些就是经济空间的中心,佩鲁将 它称作为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 散,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即极 点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 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 益,从而增强极点的竞争能力。二是扩散效应。 即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 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促进 腹地经济的增长。两种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前者 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 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者从不同的 侧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功的案例。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拉格那· 纳克斯(R.Nrukse)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 资本形成问题》中提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 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 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 收入。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 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 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 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 增长率迅速达到一定高度,人均收入增长达到一定水平,才能突破低收入 所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 不足之处:该理论提出后,受到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批评。他们认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储蓄能力和水平低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市场容量不足也 有其片面性,这是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前景抱有相当悲观的态度。
3、平衡增长理论
• 平衡增长理论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的有关论点,既强调扩大投资规模对于克 服供给方面“不可分性”和需求方面“互补性”的作用,也强调取得工业、农 业、消费品与资本品等各经济部门间平衡增长的重要性;它既主张国民经济各 部门按不同的比例全面发展,以实现平衡增长,也主张在达到平衡增长的过程 中,可以依据各个产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来安排不同的投资率和增长比例, 通过个别部门的优先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 部门按适当的比例平衡增长。该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增长理论。要实现国民 经济各部门按一定比例平衡地增长,只有依靠政府宏观经济的计划,才能担当 平衡增长的重负。
(一)均衡发展理论
(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最初是从国外兴起并发展 起来的,主要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发展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常 用的理论模式主要有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 推移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分工理论等等。下 面分别介绍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析。 均衡发展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中,产业间、区域间 及区域内各地区基本保持同步和同一水平。它不仅强调 产业间的协调平衡发展,而且主张区域间及区域内各地 区的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在发 展经济学中,均衡发展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 主要有大推动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