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现象一复习教案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光现象的章节,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详细内容涉及: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影的形成。
2.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种类及作用、视深与视距。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
5.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幻灯片等。
2. 学具:学生用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光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彩虹、透镜成像等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多少?(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3)光的折射:透镜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4)光的色散:彩虹是如何形成的?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学生讨论:针对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影的形成。
2.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透镜的种类及作用。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的形成。
5.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举例说明。
(2)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3)分析透镜成像规律,并解释生活中的透镜应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光现象教案1
光现象一、单元复习目的(1)、知识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二、教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三、复习内容本章讲述光现象。
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本章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凹镜和凸镜的作用及这些知识的应用。
四、知识梳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色光颜料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定义规律现象基本知识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透镜凹透镜基本知识红外线对光的作用紫外线五、教学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做下面一组填空题: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了解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熟练运用光学公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掌握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的成因。
2. 光的反射:掌握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的光学性质,以及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光的折射:掌握折射定律,了解透镜、眼镜等光学器件的原理,以及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彩虹、棱镜等的相关知识。
5. 光的热效应:了解光的热效应,如晒伤、加热等。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难点: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运用,以及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巩固光学知识。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光学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4. 注重练习,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光的传播1.1 日食、月食、影子的成因1.2 光的传播速度2. 第二课时:光的反射2.1 反射定律2.2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光学性质2.3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光的折射3.1 折射定律3.2 透镜、眼镜的原理3.3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 第四课时:光的色散4.1 色散现象4.2 彩虹、棱镜的相关知识5. 第五课时:光的热效应5.1 晒伤、加热等现象的成因5.2 光能与内能的转化六、复习策略与方法:1. 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区分各种光学现象,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利用图解法,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光学原理,如反射角、折射角等。
3. 运用实例分析法,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光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光现象》的总复习,内容涉及教材第八章“光的传播与现象”全章,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学演示仪、光源、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用光学器材、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光学演示仪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通过平面镜反射实验进行演示。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通过凸透镜、三棱镜等实验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2)针对所学内容,设计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5. 课后作业布置与解答布置课后作业,对作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与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 光学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
(2)画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如:水中筷子变弯、阳光透过树叶产生的光斑等。
(2)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光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光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解析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光现象》总复习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的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光现象”章节。
具体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通过对光现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练习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回顾: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1)用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将凸透镜、凹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的变化,引导学生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用三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4. 例题讲解:针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成像等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一个光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给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图。
(3)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下列情况中,成像的性质是什么?a. 凸透镜,物距大于二倍焦距b. 凹透镜,物距小于二倍焦距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中考物理光现象一复习教案
4
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什么?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 P2818、19 习题: 1、光在 中的速度为 空中 。 内 传 播 的 路程 , 它 是一个 中沿直线传播,光 在真空 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
2 、 光 年 是 光在 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 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而 等于
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颜色是由
5
过 任何色光。
,白色物体能
所有色光,黑色物体
10、太阳光线 与地平面成 60°角,要用一平面镜把太 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 平面镜 镜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应 为________度。 11、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 20°,这时反射角为 ______度。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加 10°,则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度。 12 、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40 °则反射角为 _______;若使入射角增大 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之间的夹角为 _________,若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 角从 30°增大到 90°, 则反射角从_______变化到_______。 13、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 30°,反射光线 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 14 、一束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 60 °,那么反射角是 _______ °,如果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减小 4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 15、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 鸟,距水面 20m, 已知湖水深 5m,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 ____m。 为学有余力 个 学生所做的 性 调整 化 为需要帮助 教 的学生所做 学 调整 板 书 设 计 自主学 习
1.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时,若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的, 质 将小孔对准窗外景物,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是 ( )
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题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二、全章知识框架三、知识梳理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__________,白色物体能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任何色光.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_______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体看上去呈________.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本章专题讲解【专题一、光现象的应用】例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吗?例2.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③“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发散思维:古代诗人对光充满了虔诚的赞叹,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你还能列举哪些美丽的诗句是赞美神奇的光现象的?例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专题二、作图专题】例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400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优质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涉及《光现象》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等子章节的详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2. 使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及其成像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对色彩形成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色彩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激光准直、镜子反射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具有哪些性质。
2. 例题讲解(1)光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规律,通过激光穿过烟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
(2)光的反射: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实验,让学生了解折射现象。
(4)透镜及其应用:讲解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眼镜、照相机等实际应用。
(5)光与色彩:通过三棱镜分解白光,让学生认识色彩的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镜子扩大空间感?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速度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4.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成像规律。
5. 光与色彩:三原色、色彩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性质。
(2)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A.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凹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眼镜的度数与透镜的焦距成反比。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速度为3×10^8 m/s。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一、复习目标1. 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3.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种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现象的应用。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应用,全反射的条件和现象。
4. 光的干涉:干涉现象的产生,双缝干涉的条件,干涉条纹的特点。
5. 光的衍射:衍射现象的产生,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的条件及特点。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 复习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基本概念和定律。
2. 复习难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条件及特点,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回顾和巩固光学知识。
2. 利用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3. 采用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有关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中考物理光现象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复习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 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
2. 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3. 光在界面上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和规律。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光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和物体颜色的形成。
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白屏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不同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现象,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现象?”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2)什么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3)什么是光的折射?列举光的折射现象的实例。
(4)光的色散现象是什么?物体颜色是如何形成的?3. 随堂练习(10分钟)(2)计算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
(3)简述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知识拓展(10分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介绍光现象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光速、光年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视深等。
4. 光的色散:彩虹、三棱镜分解白光。
5. 物体的颜色:吸收、反射、透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
(2)举例说明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计算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并解释原因。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速为3×10^8m/s,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
(2)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彩虹、太阳镜、光纤通信等。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原因: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水中的速度,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024年《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2024年《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初中物理教材《光现象》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成像等基础知识,着重对光学现象的原理和应用进行系统复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光线,激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经典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与光学现象相关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点回顾(15分钟)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点。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光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光学现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 透镜成像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解释生活中一个与光学现象相关的实例。
(3)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答案:(1)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的形成。
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如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如透镜成像。
(2)实例: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虹。
(3)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 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一、复习目标1. 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能够分析光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现象的应用。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应用。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谱。
5.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通过实验和图片,直观地展示光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引导学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特点。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基本原理。
3. 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并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反射现象的应用。
4. 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并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折射现象的应用。
5. 光的色散: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并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光谱。
6. 光的速度:讲解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7.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8.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注意相关的考试要点。
六、复习与巩固1. 通过复习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巩固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
2. 结合习题,巩固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应用。
七、光的衍射与干涉1. 讲解光的衍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衍射的条件和特点。
2. 讲解光的干涉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干涉的条件和特点。
3.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
八、光学仪器1. 讲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3.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3. 光的折射:透镜、折射定律。
4.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单缝衍射。
5. 光的偏振:偏振原理、偏振光的应用。
三、复习重点与难点1. 复习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偏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复习难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计算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光现象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实验和动画,直观展示光现象的原理和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光现象的认知,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基本知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偏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镜子、透镜、光纤等。
4. 实验演示:展示光学实验,让学生直观了解光现象的原理和现象。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计算和理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偏振现象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复习策略1. 分析历年中考物理试题,了解光现象考点的分布和难度。
2. 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复习。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
七、复习计划1. 第一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复习。
2. 第二周: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复习。
3. 第三周:光的偏振现象复习。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课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教具和学具]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课前准备]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
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复习整理知识框架(1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识点?学生活动: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整理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本章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没有整理出来的,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让学生的预习情况得到认可。
二、课堂教学(20分钟)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识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的物体?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看到彩色的光呢?实验:光的色散现象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的混合。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是丰富多彩的?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料的混合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留下的一个暗区称为影,影的边缘反映了物体的轮廓,它的几何形状和物体相似;而像是利用光学元件(面镜或透镜),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反射或折射)使物体成像。
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光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种类。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
4. 光的色散:光谱、彩虹。
5. 光的应用:光纤、显微镜、望远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学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增强学生对光学现象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a) 复习导入:回顾光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 课堂讲解: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
c) 实验演示: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光学现象。
d) 小组讨论:围绕光学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e)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f)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光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b) 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 学生光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d)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光学实验器材(如凸透镜、平面镜、玻璃棒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验演示: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光学现象,如凸透镜成像、平面镜反射等。
4. 小组讨论:围绕光学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
《光现象》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光现象》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光现象”。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镜子、玻璃棒、三棱镜等)。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太阳光、镜子反射、水中的鱼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知识点,巩固记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平面镜成像、折射现象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及时给予反馈。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的规律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光的色散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案: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以直线传播的现象;光的反射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棱镜等介质时,分解成七种颜色的现象。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 苏科版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光现象苏科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掌握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二、复习内容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路径、光的速度、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现象(透镜、棱镜等)。
4. 光的现象解释: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彩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难点:光的传播现象的解释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光的现象解释方法。
3. 利用实验和图片,直观地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提问学生关于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知识讲解:讲解光的传播路径、光的速度、光的传播方式等基本概念。
重点讲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实例分析:分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光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现象。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巩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
六、复习光的传播与应用1. 光的传播路径: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2. 光的速度:回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 m/s,以及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
3. 光的应用:掌握光的照明、通信、医疗等应用。
七、深入理解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复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关系。
2.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区分两种反射类型的特点及应用。
3. 反射现象的应用:探讨反射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光现象》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光现象》这一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成像特点;透镜的种类、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光谱与光的色彩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传播、反射、折射等,能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光学元件的成像特点,能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3. 培养学生对光的色彩现象的认识,了解光谱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色散现象。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平面镜、透镜的成像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色散实验器材。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水面倒影、透镜成像等,引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光的传播: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等概念。
反射: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介绍反射定律。
折射:讲解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
成像:分析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凸透镜为例,讲解实像、虚像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谱。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基本性质传播、反射、折射、色散2. 光学元件成像特点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透镜3. 光谱与色彩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说明平面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描述光的色散现象。
2. 答案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凸透镜成像规律:实像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正立、放大。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能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基本原理,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屏、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等。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原理。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光的传播:讲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举例说明日食、月食等现象。
(2)光的反射:讲解反射定律,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等现象。
(3)光的折射:讲解折射定律,解释凸透镜成像、近视眼、远视眼等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彩虹、太阳镜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
4. 平面镜成像: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5. 凸透镜成像: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
(3)解释为什么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2. 答案(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
《光现象》总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光现象》总复习,主要围绕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基本性质,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2. 学会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透镜的应用、色彩的形成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透镜及其应用、光与色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具座、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等。
2. 学具:直尺、铅笔、白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影子、镜子、透镜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回顾:带领学生回顾第四章的光现象知识,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等,激发学习兴趣。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如光的反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等,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透镜成像规律。
3. 光与色彩:光的色散、色彩的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举例说明。
(2)简述光的反射定律,并画出示意图。
(3)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并说明其应用。
(4)阐述光的色散现象,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光学实验,如制作简易望远镜、显微镜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光学科技的发展,了解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
章节(课题)名
称光现象(一)学时 1
总
课
时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过程
方法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1.增强学生团体间的合作、交流意识.
2.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4. 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学
生特征分析
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项
目
内容解决措施教
学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光现
象.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
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教
学
难
点
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通过观察和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设计意教学札
动图记
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2.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小孔成像
3.应用:激光测距仪
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3?/SPAN>108m/s
[例2]“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屏幕上出现的生动活
泼的形象与其道具动作完全一致,这其中涉及的光
学只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P263、7;P2715
1.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时,若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的,将小孔对准窗外景物,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
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景物的正立像
D.景物的倒立像
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发现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分类: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3.应用:角反射器、反射式望远镜
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P266;P278、14
1.皮鞋上擦过油后,还要用软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的效果
B.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的颜色好,所以越擦越亮
D.鞋油比皮革亮,所以越擦越亮
2.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境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
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平面镜成像了解介
质
观察、概
括
培养学
生分析、
推理能
力.
培养学
生的观
察、概括
1.特点: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应用: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潜望镜、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
牙齿的背面
[例3] 中考指导用书P25例3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P264、5;P279;P2816、17、20
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缩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车内的灯
C.人在任何灯光下都会有影子
D.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___(选填“实”或“虚”),放在所成像“烛焰”上的手指___
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3.在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时,要使平面镜中小球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则镜面与观察者所在这侧的桌面间的夹角应为______;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则镜面与观察者所在这侧的桌面间的夹角应为______.
由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1.虚线与实线
虚:延长到平面镜后的所有的线、像与物的连线、虚像、法线
虚线不加箭头
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平面镜、物体
2.作图规范
距离相等、角度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法线与镜理论联
系实际
能力
面垂直
[例4]中考指导用书P25例4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P2710、11;P2821
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为何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②用两粒完全相同的棋子的目的是什么?
③移开玻璃板后面的棋子,用白纸作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棋子的像?说明什么?
④若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都无法使之与玻璃板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什么?
(课堂练习)中考指导用书P2818、19
习题:
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
2、光年是光在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和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而和分居法线两侧;等于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当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
的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7、当光从空气中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偏折,此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且等于度.
8、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
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白色物体能所有色光,黑色物体任何色光.
10、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成60°角,要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应为
________度.
11、一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这时反射角为______度.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加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度.
12、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40°则反射角为_______;若使入射角增大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若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从30°增大到90°,则反射角从_______变化到_______.
13、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
14、一束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60°,那么反射角是_______°,如果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减小4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
15、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着一只小鸟,距水面20m,已知湖水深5m,则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m. 自主学习
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
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
调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