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掌握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 理解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4. 发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 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4. 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2. 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3. 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实验演示法;3. 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话题,比如加入萘片和氯化铁,观察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定义以及反应物、生成物的概念。
2. 理显化学反应的基本情况(1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验及应用案例分析,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情况,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概念。
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0分钟)详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符号、物态符号、化学式、反应条件等要素,以及如何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
4. 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30分钟)向学生讲述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包括摩尔比、反应剩余量等概念。
5. 质量守恒定律(20分钟)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合理性。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器材及物品:萘片、氯化铁、试管、试管夹、酸性染料(木炭黑或依茨染料)、称量器等;2. 录音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笔记;2. 实验记录;3. 做题熟练度。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1、能根据实验事实用文字和符号描述、表示化学变化,并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2、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二、核心素养1、化学观念—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且伴随着能量变化,并遵循一定的规律。
2、科学思维—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路与方法;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
3、科学态度与责任—对化学学科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认识;热爱祖国,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三、课时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一反应,明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点,知道具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基于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定量关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探究,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征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比例关系,初步形成定量认识物质变化的比例视角。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同的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相互结合与转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乐趣、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让学生在认识化学变化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化学方程式)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理解方程式的意义,掌握读法。
难点:理解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教师出示嫦娥五号探测器月球土样采集返回地球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技术人员在加注液氢和液氧时,是任意添加还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生: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
师:以什么样的比例添加呢?相信学完本节课,我们一定能解答这个问题!【设计意图】用我国成功发射“嫦娥探测器”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体会化学的巨大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五单元复习化学反应的表示学案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从宏观物质之间的反应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用为例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的学习,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1、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三、学习过程:【知识板块一】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的各物质的。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都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可总结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改变。
六个不变:宏观:①②③微观:①②③两个一定变:宏观:微观:三个可能改变:①②③4、对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只对有意义,对没有意义。
(2)化学反应前后只是守恒,而体积、分子数目不一定守衡。
(3)必须强调“的各物质”和“的各物质”。
(二)典例剖析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锥形瓶底部放一些细沙的目的是;在导管口安装气球的目的是。
(2)小新同学采用左图所示的方法引燃瓶中的白磷,其原理是;白磷引燃后瓶中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打开橡胶塞,发现瓶中又开始产生大量烟,你认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然后,他又立即将橡胶塞塞回去,这时天平__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跟踪练习:下图是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相对原子质量):(1)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的不同点是;(2)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过程的本质特征是..........。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复习教案一、基础知识回顾1. 什么是化学反应?2. 化学反应的标志有哪些?3. 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哪些?4. 化学反应的分类有哪些?5. 化学反应中常见的能量变化有哪些?6.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守恒定律是什么?二、重点概念梳理1.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2. 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影响因素3. 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特点5.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守恒定律三、重点知识点练习1. 将以下化学反应分类:A. 2H₂ + O₂ → 2H₂OB. Fe + O₂ → Fe₂O₃C. NH₄Cl + NaOH → NH₃ + H₂O + NaClD. 2Mg + O₂ → 2MgO2. 将以下条件分别归类为促进化学反应和抑制化学反应的条件:A. 提高温度B. 增加浓度C. 增大表面积D. 加入催化剂3.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反应的标志?A. 混合物的颜色改变B. 有气体产生C. 有放热或吸热反应D. 有固体形成四、学习方法指导1. 多进行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和产物变化。
2. 多做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推断题,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和规律。
3. 关注能量变化和物质守恒定律,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守恒原理。
五、课外拓展1. 阅读相关化学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安全实验的重要性。
2. 制作一个关于化学反应的小口袋书,包含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分类。
3. 设计一个有关化学反应的趣味实验,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六、教学反馈1. 回顾学习掌握的知识点,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
2. 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课课程教学设计
八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
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
2.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步骤。
3.通过微粒观的理解运用,提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法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启发引导→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四、学法设计: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共享→总结归纳→应用提高 五、教学流程:
构建网络→基础再现→强化重点→巩固提升→达标检测 六、教学过程
D. 22
222
4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条原则
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说出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全时,生成132g C 和72g D .
)参加反应的A 物质的质量是g 。
)已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C 3H 8+5O 2====3CO 2+4H 2O
点燃
44。
人教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复习教学目的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的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简单计算的方法和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反应方程式1、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的表示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方程式:①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③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步骤:一是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一短线相连。
二是配平,即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边要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并把短线改为等号。
三、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
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观察法(2)最小公倍数法二、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1. 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4)列比例式求解。
(5)写出简明答案。
(6)回顾检查:检查所依据的方程式是否正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单位是否正确,数值大小是否合理,有效数字是否正确。
2. 对计算步骤及方法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
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计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三、典型例题例1、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C )A. 碳B. 氢C. 碳、氢D. 碳、氢、氧例2.某正二价金属1g 与适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得到5g 硫酸盐,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一)重点、难点突破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没变化。
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含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粒子数目关系。
(2)化学方程式书写①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书写步骤:依据事实,在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用短线连接;配平;注明反应条件;注明生成物状态。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二)学习方法建议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注意概念的内涵、本质原因、适用范围等。
例如,概念的内涵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体积、分子数目等);“质量”是指物质实际参加反应的质量和生成的质量,不包括过量反应物的质量或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
适用范围为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前提,找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代入纯物质的质量进行准确的数学运算。
另外,要养成好的计算习惯,规范的计算过程。
初中化学_初中化学5.2.1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学情分析1、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有了一些用文字、图形、符号表示微观粒子、宏观物质以及化学反应的经验。
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
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大概知道怎样表示化学反应才能够既简单又能体现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从静态的维度看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的系统;从动态的维度看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是求知的方法;从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心路历程看从主客观统一看知识则是一种态度是人对变化着的万事万物的态度。
从知识的不同维度,我认为对知识的教与学存在三个理论层次:不仅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另外还要“悟其渔识”。
所以在授课中注意让学生参与其中,自己感受学习的过程,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是其中较好的方法,考虑到学生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适当的给与指令性的引导,我们可以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按照任务单上的指令自主探究。
3、因为年龄的原因,学生的语言规范性较差,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注意对学生语言规范性的强调,注意化学习惯的培养。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效果分析:一、试题分析:试题紧扣教材、课标;知识点考察全面,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能力提升的考查,但感觉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这可能和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少有关系。
做到了“扣紧范围、活用教材、、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突出了学化学科特点,特别注意微粒观念的检测。
二、测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错因探究: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灵活运用。
大部分同学两个跟踪练习没有问题,因为考察的是基础知识,课堂检测中的第2题出现问题较多,好多同学只选了一个B选项,忽略了D选项,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练习的质量比没有化成最简整数比,而这一题中出现了最简整数比,许多同学在犹豫,有个别小组长也不敢确定,这就体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配平方法,尤其是含氧化物的配平和反应条件的标注;
2.分层次教学,巩固基础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方法。
3.小组合作,互帮互助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应用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探究,提升能力
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培养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化学反应本质的能力。
3.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方法,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设计若干讨论题,如“如何配平含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等。
2.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讨论题进行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3.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的理解。
2.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
3.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a.完成课本上第五单元的相关练习题,重点关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配平和条件标注;
初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表示》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2节的内容,化学方程式不仅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从教材体系上看,本节是第三单元所学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不仅为化学定量计算打好基础,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本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在化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讨论、归纳、对比,明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独特优点。
②通过对简单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尝试、归纳分析整理出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正误,获得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②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的方式,从步骤和注意事项建立正确书写方程式的强烈认识。
《化学反应的表示》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也认识了一些化学反应和他们的文字表达式,上一节中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已具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探究和学习,让他们在体验正确书写的成就感中找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效果分析这节课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掌握了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步骤和配平方法,能用方程式表示简单的化学反应。
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合作探究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有认知冲突,有精彩碰撞,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
初中化学教案第五单元
初中化学教案第五单元一、学习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3.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书写方法。
4. 掌握化学反应的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2.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 化学反应的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等。
3. 教学素材:化学反应的视频资料、化学反应实验过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特征。
2. 学习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3. 学习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和书写方法。
4. 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
5. 拓展:通过实验操作或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平衡的调节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概括化学反应的概念、特征、表示方法和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化学反应相关习题。
2. 思考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板书设计化学反应-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 特征:物质的性质、组成、形态等发生改变。
化学方程式:AB → CD平衡: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比例保持不变。
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浓度等。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也有了初步了解。
但需要留意学生对化学反应平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练习和拓展,提升其对化学反应的深入理解。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表示(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共课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学期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涵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初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从微观角度来理解质重量守恒定律,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和涵义
教法设计
复习引入→微观分析→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创设情景→分析指导
学法设计
复习旧知→提出问题→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实验探究→逻辑推理→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
演示天平、锥形瓶、胶塞、玻璃棒、烧杯、试管、镊子、滤纸小刀、酒精灯、火柴、升降台、白磷、CuSO4溶液、NaOH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气球等
阅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会研究化学的方法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四、知识小结:
总结本节学习的知识内容
交 流
通过归纳总结,有使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练习】P108-挑战自我
3.正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问题,认识定量研究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4.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内容
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而本节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以往一些学生不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进行有关计算,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的基础,也将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案设计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摘录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课标解读:针对《课标》,本课题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是: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分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这一反应的不同表示方法,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的优点,理解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并能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过质量守恒定律和元素、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初步掌握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元素、化学式的书写及含义,能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认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但由于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方面的知识很少,而且对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都还没有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所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另外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到了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用化学方程式代替原来学过的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学好化学方程式的积极性。
三、教材分析从教材体系上看,本课题是继第三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从本单元看,本节内容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课题的内容是化学用语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好化学,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理论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课题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点,理解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变化,并能说出具体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书写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准绳。
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的科学思想和态度。
初中化学_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2节化学用语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C.1:1:1 D.2:2:3
7、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4HNO3= =4NO2↑+ ( )↑+ 2H2O。据此我能回答:
⑴()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⑵我还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
从组成上:;
从性质上:;
从贮存上:。
8、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㈣基础题组训练
三、基础题组练习(小试身手!)
1、用化学用语表示:
五个氮原子;两个氢氧根离子;
正六价的硫元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化学方程式本身已经确定了反应物、生产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不会因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和复杂程度而改变。根据这个质量关系,就能够知道多少反应物可以生成多少产物,或根据需要生产的产物质量而决定应该预先准备多少原料。人们认识了化学反应的质量规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提高生产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抢答题:某班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4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产生沉淀质量(y)变化关系如图所示。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课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形成物质及其变化等基本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其中,第五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物质的化学变化”学习主题,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主题由五个维度的内容构成:物质的变化与转化;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的思路与方法;化学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合理调控等内容。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知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初步形成变化观。
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从物质变化、反应条件和元素守恒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意识。
学习利用质量守恒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微观示意图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构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微观实质的化学观念,发展分析归纳的科学思维,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密闭体系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从质量视角出发的守恒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探究,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比例关系,发展定量认识物质变化的比例意识,培养定量分析的科学思维。
4.通过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思路和规范步骤,发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化学变化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解释和应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教学设计
文登市侯家中心校张红 2010年8月10日14:24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表示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忆这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2)能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3)能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能够了解和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分析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的框架;(2)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各种题型的总结,进一步了解如何运用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3)通过对于各种题型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的总结,培养归纳能力。
在深入了解各种题型特点和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归纳总结单元知识点,将知识点和相应题型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归纳方法,体会“学以致用”,体会建构了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后对于学习的帮助,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单元基本知识点,并能说出各知识点的内容
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第二单元学习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改变”可以做出推断“化学变化中,总质量不变”,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去验证猜想归纳实验探究的过程得出定律从微观原因和宏观表现进一步理解定律定律的表现——化学方程式在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化
学方程式的意义利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纯净物固定的质量比进行实际实验和生产的计算
学生做练习,检验复习的效果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一、单元基本知识点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展开
I.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实验探究
1.探究过程
(1)作出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思考:根据什么作出这样的猜想呢?)
(2)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的思路:称量的质量特点:称次质量,但是放次砝码(做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题目时特别需要考虑到的)
注意事项: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者气体生成,则应在体系中进行实验(为什么?)
(3)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得出结论:
,即质量守恒定律
2.课本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的回忆
(1)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实验的现象:
(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在烧杯中实验的现象:
II.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应用
(I)对定律的理解
1.定律的微观本质原因:
2.定律的宏观体现:
(II)对定律的应用
根据例题自己归纳出各种应用类型,并尽量总结出各种类型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Z中,Z的化学式为()A.XY2B.X2Y2C.X2Y4D.X2Y
例2: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
2===4CO
2
+2H
2
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
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
2H
4
B. CH
4
C. C
2
H
2
D. C
6
H
6
2.(1)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A.Cu、O B.Cu、O、H C.O、H D.Cu、H
例2:将某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则该
物质中含有种元素,它们分别是。
(2)①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可以推断该物质的元素组
成是。
例2: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 二氧化碳淀粉+ 氧气,生成物淀
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②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3:将3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
由此可推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是。
3.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例2: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B.(m+2-n) C.(m+2+n) D.(n-2)
4.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例1:古代炼金术士声称可以从普通金属中提炼出金,是否可行?
例2:某些伪科学者声称可以将水变成石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
5.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铁丝燃烧后的质量比燃烧前要大。
例2: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的质量比受热前要小。
以上两个现象是不是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认为这些现象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同学在分析时忽略了什么问题?
III.质量守恒定律的体现——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宏观意义:(1)
(2)
微观意义:(3)
例如:试描述2H
2O =通电= 2H
2
+ O
2
的三个意义:
(1)
(2)
(3)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计算
(1)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2)计算的类型
同上,根据例题自己归纳出各种题目类型,并尽量总结出同种类型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①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例1:要制取64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多少克?
例2:要使12g碳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
②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现有20g氯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变成18.4g。
求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例2:一定质量的铁丝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后质量增加了3.2g,求铁丝的质量是多少?
③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1:现有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68g ,用这些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例2:工业上一般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
现有含杂质10%的石灰石200g ,求可以制取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 3l====CaO+CO 2↑)
④题目特点:
解题思路:
例题:某同学把3g 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
依据上面的实验数据回答:
(1)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 g 。
(3)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g 。
练习题
1.某反应A + B === C + D ,若25gA 与10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 ,那么生成6gD
时参加反应的A 是( )
(A )5g (B)10g (C)15g (D)20g
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
种类(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⑤
3.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 ),使其恢复白
发生如下变化:PbS + 4H 2O 2 === PbSO 4 + 4X 。
则X 是( ) (A )PbO (B )Pb (C )H 2O (D )Pb 2O 3
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能生成氧气。
将wg 氯酸钾与1g 二氧化锰
混合共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是mg ,则生成气体的质量
是()(A)wg - mg (B)wg - mg - 1g (C) wg - mg + 1g (D) wg + mg -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