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后强化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4e6e0b6c175f0e7cd137db.png)
第7课《散文诗两首》第1课时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辨析下列几组近似字,分别注音并组词。
祷:注音:(),组词:涛:注音:(),组词:浴:注音:(),组词:裕:注音:(),组词:峪:注音:(),组词:瓣:注音:(),组词:辨:注音:(),组词:辩:注音:(),组词:辫:注音:(),组词: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叶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⑤④②③①B.④⑤③②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4、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迷迷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二、阅读理解。
生命之芯李雪峰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
7 散文诗二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f78a4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2.png)
7散文诗二首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fán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fán()密遮bì()(2)给加点的字注音。
徘徊.() 欹.斜()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散尽了!A.忽然倾侧心绪B.偶然倾侧情绪C.忽然倾斜情绪D.偶然倾斜心绪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举办“中国成语大会”,让人们从参赛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希望。
B.老张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岁左右。
C.为了规范市民驾车习惯,杜绝酒驾行为不再发生,我市交警部门加大了检查巡查力度。
D.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③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②①⑥④③⑤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⑥④③⑤②D.①③④⑥②⑤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通过物象寄托感情,语言清新雅致。
B.《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f5171bd64783e09122bd0.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请根据原文填空。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 ,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除了你, ?2.下面句中加点的动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D.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打动..——3.指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 )(3)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4.阅读《金色花》,回答问题。
(1)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3)仿写:用“假如我变成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对爸爸或妈妈的爱。
二、课外类文阅读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地挥开我前后所蒙罩的,使我成“今我”的元素,而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强化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强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3bd22b6ff00bed5b8f31d17.png)
课时作业(七)[7散文诗二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biàn)匿.笑(nì)沐浴.(yù) 摩.擦(mó)B.祷.告(dǎo) 并蒂.(dì)摇.摆(yáo) 嗅.觉(chòu)C.倘.若(tǎng) 姊.妹(zǐ)菡萏.(dàn) 攲.斜(yī)D.惊讶.(yà) 牛棚.(péng)膝.盖(xī) 遮.拦(zhē)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D.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大方、帅气。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C.春天的郑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D.爱心人士向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棉被、衣服和图书等生活用品。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没有无私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母爱是阳光,__①__,也能让你感受温暖;__②__,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让你感受清凉;母爱是大树,即使季节轮回,也要固守家园,甘愿撑起一片绿荫。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品同步测试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品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17f68a02b160b4e777fcf0b.png)
散文诗二首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匿.笑( ) 并蒂.( ) 沐.浴( )祷.告( ) 姊.妹( ) 花梗.( ) 荫.蔽( )Tíngtíng地立着()qī()斜心xù() fù盖( ) 流zhuǎn()hàndàn()páihuái()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偷偷地笑)B.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向神祈求保佑)C.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
(停滞不前)D.打得左右攲斜..。
(倾斜,歪斜)3.选词填空。
(1)我要________(轻轻悄悄偷偷)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我便要投我的________(细细微微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3)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_______(纳闷烦闷郁闷)。
(4)我心中深深地受了________(激动感动感染)。
4.填空。
(1)泰戈尔,________(国别)文学家。
1931年获________奖。
《金色花》的体裁是________。
(2)《荷叶·母亲》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你会认识我吗?(4)母亲啊!你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导学探究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2.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3.《荷叶·母亲》中作者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只选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融合提升1.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C.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D.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两首》(素材+学案+教案+练习+测试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两首》(素材+学案+教案+练习+测试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8bcd4f242336c1fb95e4d.png)
第四课诗两首·金色花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学法指导: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过程:第一站——(一)知识链接1.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金色花:印度佛教圣物,印度圣树上的花,美丽纯洁,开金黄色碎花.(二)自由读,扫障碍自由朗读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嗅( )闻罗摩( )衍( )那花瓣( )膝()匿( )笑:祷告( ):沐浴( ):第二站——这首诗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挚的母子之爱.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边读边思考:第一节,写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非常得意、骄傲.接下来调皮的孩子对妈妈做了哪些事?1.指名读第二节,概括孩子对妈妈做了什么事?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朗读第三节,在妈妈做祷告时,我为妈妈做了什么?闭目想象:此时的妈妈的美,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3.指名读第四节,思考,妈妈读书时,我又做了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黄昏时分,我落到地上做什么?小结:第三站——(一)倾情读,抒情感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1、孩子,你在哪里呀?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3、我不告诉你,妈妈.节奏: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二)妙语连珠请同学们听老师的朗读,注意和原文不同之处,进而感受诗歌语言、句式的优美之处.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我偷偷地在那里匿笑,2.我要慢慢地地开放花瓣儿,3.那棵树的阴影投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落在你的书页上,4.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课外延伸: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表现你对妈妈的深情.然后依此为内容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报头就拟为——《至爱天地间》. 教师寄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第四课诗两首·金色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板书课题)二、授新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3、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妈妈寻找孩子的焦急和找到孩子后的惊喜心情;“我”为妈妈做好事保密的高兴和调皮.)(6)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教师板书)三、小结教师归结本文写法: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写法.四、练习朗诵比赛.五、作业感情真挚的背诵这首诗.板书金色花泰戈尔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子情深.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第四课诗两首·荷叶母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冰心老人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中的慈母之爱.(板书课题)二、授新1、学生介绍冰心情况,教师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创作风格被称为“爱的哲学”:母爱、童心和自然.代表诗集《繁星》《春水》.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3)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三、小结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具体形象而感情真挚.四、练习1、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2、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五、作业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荷叶母亲冰心三看红莲:雨前红莲、雨打红莲、叶覆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荷叶母亲》教案定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3、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同时,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思想感情,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层品味清丽语言,把握诗歌托物言情写法.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调动情感.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回到母校,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姓刘,你们可以叫我刘老师.作为学习伙伴的我,为可爱的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大家想不想看?(PPT展示:一组动物与幼子嬉戏温馨画面)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关于母爱,你能联想到什么?(教师顺势引出:有一位作家非常擅长写母爱,她就是冰心.在她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中,母亲就像荷叶保护娇弱的荷花一样保护着孩子.)二、初步感知,走近作者.1、请学生介绍冰心.师:咱们小学学过冰心的文章吗?举几个例子,你还知道有关她的什么资料?PPT补充介绍作者: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师:将童心、母爱和自然记在作者名字下方.2、(师:下面请大家放出声,朗读一遍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明确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正音:zǐmèi hàndàn qīxié cílián yīnbì páihuái bìnɡdì huāruì姊妹菡萏敧斜慈怜荫蔽徘徊并蒂花瑞积累词语.姊妹:姐妹.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菡萏:书面语,指荷花.这里指荷花的花苞.(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适意:舒适.攲斜:倾斜,歪斜.荫蔽:遮蔽.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师:记得将这些音标在课文中.你们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提出来大家一起消灭它.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3、(刚才有的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想不想听老师朗读?)再次感悟朗读的魅力.研读课文.三、研读课文,走进文本.1、(听完了朗读,下面老师就要大家动起脑,拿起笔,小组讨论,前后左右就近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大屏幕上的题目,派一个人做好记录.表现最好的一组咱们给予他们奖励,加油哦)四人一组讨论:(PPT打出要求)A、找出两三幅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取一名字.(如:怀乡忆莲图雨打莲花图白莲凋谢图红莲飘摇图荷叶护莲图)(做好Flash制作,配以画面)B、每一幅画面中“我”心情又如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变化的依据.(烦闷---不适宜---不宁的心绪散了---深深的受了感动)C、尝试用一个语文术语对课文整体或局部进行一次点评.(PPT:什么叫术语?就是语文的话语.)(教师小结:本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手法有借物抒情、以物写人、融情于景、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对比突出、生动照应等.2各小组交流学习成果.交流中,教师穿插问题:A、最让作者感动的是哪一幅画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莲叶护莲图.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B、文眼是哪句?如何理解其中含义.(PPT展示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请一同学朗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这里,“红莲”是“我“,”荷叶“是母亲.“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作者借物抒情,直抒胸臆,)(师:请所有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满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大声朗读一遍.)3、学生仿写,小试牛刀.师: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种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以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学生试写,老师指导)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四、朗读竞赛,品味情感.(师:看到同学们写出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老师忍不住又想朗诵一段.你们想不想也配乐朗诵一段?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朗诵家.)1、请几位同学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配乐朗读,可以任选其中一段.2、点评朗读.(师:同学们觉得哪位同学朗读最好?为什么?)五、拓展延伸,吐露心声.教师:同学们,母亲给予我们的只是一片荫蔽吗?(PPT展示,以情动人)当我们饿了冷了的时候,母亲来了;当我们病了痛了的时候,母亲来了;当我们的生命遭受威胁的时候,还是母亲来了;当需要牺牲自己的命去留住孩子生命的时候,母亲,更是毫不犹豫地来了!你感受到了母爱吗?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并有所行动借此机会,倘若将这束鲜花送给母亲,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将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制作成一张卡片,放在妈妈床头.(老师将彩色卡纸发给学生)(PPT)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背景音乐阎维文《母亲》)(最后幻灯片打出: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快乐永远!)六、课后作业(PPT展示)1、将卡片完成.2、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师:再次感谢大家的配合,辛苦啦!)附:板书设计荷叶母亲冰心(散文诗)寄寓荷叶―――――――――>母亲(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红莲―――――――――>我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象征借物抒情第四课诗两首·金色花一、四基达标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写到“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提高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阅读阅读下文,思考《金色花》和《紫藤萝瀑布》在写作上异同.金色花偶然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很是艳羡,激起我栽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得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栽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只有仙人掌活了下来.无论是阴晴雨雪,也不论是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对开它的存在,我不再关心.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远望,无意间瞥见这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地凛凛叉开,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吗,且不说它的掌节怎样的歪斜,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这可怕的东西,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地疯长下去.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定睛一看,什么?是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辉煌灿烂的光芒.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它高傲地擎立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我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已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它并非一朵仅仅能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美一旦和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体会爱心》高翔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他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不喝.”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母女俩要回京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干涸( )挑剔( )晶莹( )鄙夷( )2.解释下列词语.(1)干涸:___________ ______(2)鄙夷:___________ _ _____3.本文记叙的事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4.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来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本文主要运用哪种描写手法写小女孩?表现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爱心”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从文中画横线句子写的内容你能联想到鲁迅的哪两篇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参考答案一、1.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2.D3.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二、1.嘻嘻匿“笑嘻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我”变成金色花后的开心和得意.“匿笑”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我”的调皮和狡黠.2.第一个问句是“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在心里对妈妈所说的话.作为孩子,他知道妈妈深爱着自己,他希望虽然自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但妈妈依然可以认识自己.但是,他又没有十足把握,所以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第二个问句是妈妈发现孩子不见时大声寻找时说的,表现出了妈妈对孩子深切的爱和找寻不到时焦急的心情.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三、提示:两篇文章同为状物寓理的文章,《金色花》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运用对比的手法,要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美一旦和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四、1.hétījīng b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d339423b3567ec102d8abd.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按意思划分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 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B.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C.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D.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2.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B. 《荷叶母亲》一文重点写雨中的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作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则是为了写母亲,揭示了“我”是雨打风摆动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C. “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中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D. 课文所选的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3.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 我要悄悄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 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 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C. 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D. 只有人人都献出爱,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好.二、语言表达5.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两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
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三、其他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______笑祷.______告罗摩衍.______那膝.______上。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1ce1725022aaea988f0f5f.png)
《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祷告()嗅觉()罗摩衍那()并蒂()姊妹()莲蓬()菡萏()攲斜()荫蔽()徘徊()烦闷()【答案】nì dǎo xiù yǎn dì zǐ péng hàn dàn qī bì pái huái mèn【解析】区别下列字音:nì-y ì dǎo-zhù qī-y ī huái- hái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答案】(1)臭—嗅 (2)荫—阴 (3)篷—蓬【解析】注意形似字字形差异。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偷偷地)沐浴(洗澡) B.攲斜(倾斜)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至爱(最)【答案】A【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解析】(1)句式杂糅。
(2)前后矛盾。
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
(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 课后练习题
![统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0886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e.png)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祷告(dǎo)并蒂(dì)B.姊妹(zǐ)菡萏(dàn)徘徊(huí)C.攲斜(jī)应答(yìng)荷花梗(gěng)D.负荷(hé)荫蔽(yīn)莲蓬(peng)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B.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C.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丁,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3. 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B.《荷叶·母亲》一文重点写雨中的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作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则是为了写母亲,揭示了“我”是雨打风摆动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中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
D.课文所选的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4. 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5.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花瓣(bàn) 匿笑(nì) 攲斜(qī)徘徊(pái huí)B.祷告(dǎo)膝盖(qī)并蒂(dì) 笑嘻嘻(xī)C.荫蔽(yìn) 遮拦(zhē)姊妹(zǐ)花梗(gěng)D.覆盖(fù) 莲蓬(peng) 沐浴(mù) 菡萏(hàn dàn)6.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花瓣(bàn)并蒂(tì)覆盖(fù)B.祷告(dǎo)嗅觉(xiù)徘徊(huái)C.匿笑(nì)菡萏(dàn)倾倒(qǐng)D.姊妹(zǐ)繁衍(yán)遮拦(zhē)7. 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编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编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999e64a8114431b80dd816.png)
7 散文诗二首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 祷.告(dǎo) 嗅.觉(xiù)罗摩衍.那(yǎn) 并蒂.(dì) 姊.妹(zǐ)莲蓬.(péng) 菡萏..(hàn dàn) 攲.斜(qī)荫蔽.(bì) 徘徊..(pái huái) 烦闷.(mèn)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臭—嗅)(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荫—阴)(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篷—蓬)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B.攲.斜(倾斜) 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金色花》中,“我”变成金色花后与妈妈有几次嬉戏?有三次嬉戏:第一次,散发出香气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二次,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第三次,失踪一天后突然再落到地面恢复原形,给妈妈一个惊喜。
5.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示例: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
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6.请给右面图画拟一个名字,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画中的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给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衫,那恍惚的神情表现出慈母的不舍与担心,只好把一份对儿子的牵挂融注到细细的针线中。
02 拓展阅读(原创)这个冬天不冷缪金培①A天灰蒙蒙的,开始飘起了雪花。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及答案2.7散文诗二首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强化训练及答案2.7散文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ba2ee6b049649b6649d7470e.png)
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基础·提升技能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A.花瓣.(biàn)匿.笑(nì)沐浴.(yù)抚摩.(mó)B.祷.告(dǎo)并蒂.(dì)花瑞.(duān)嗅.觉(xiù)C.倘.若(tǎnɡ)姊.妹(zǐ)菡萏.(dàn)攲.斜(qī)D.惊讶.(yà)徘徊.(huí)膝.盖(xī)遮.拦(zhē)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D )A.摇摆牛棚心绪林荫B.覆盖烦闷繁密乘凉C.慈怜勇敢适意花须D.莲篷廷院荫蔽繁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B )A.有些游人对“禁止通行”的指示牌耳熟能详....,仍然大步向前走。
B.十八个塑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C.组长提出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大家都随声附和....,积极支持。
D.尽管是深秋,天气却很暖和,走在阳光下,他感觉如坐春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影片《流浪地球》荣获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录音两项大奖。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活动,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击危机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5.阅读课文《金色花》,回答下列问题。
(1)诗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答:__①当妈妈做祷告时“我”让妈妈嗅到花香。
②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③当妈妈拿灯到牛棚时“我”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__(2)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蕴含的感情。
答:__前一句表现妈妈见不到孩子的焦急。
后一句表现妈妈见到孩子又惊又喜以及对孩子的嗔怪。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优化训练及答案(含两套卷)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优化训练及答案(含两套卷)](https://img.taocdn.com/s3/m/2f0299a6763231126fdb117f.png)
7 散文诗二首同步优化训练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biàn)匿.笑(nì)沐浴.(yù) 摩.擦(mó)B.祷.告(dǎo) 并蒂.(dì)摇.摆(yáo) 嗅.觉(chòu)C.倘.若(tǎng) 姊.妹(zǐ)菡萏.(dàn) 攲.斜(yī)D.惊讶.(yà) 牛棚.(péng)膝.盖(xī) 遮.拦(zhē)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B.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C.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D.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大方、帅气。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C.春天的郑州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D.爱心人士向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棉被、衣服和图书等生活用品。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没有无私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母爱是阳光,__①__,也能让你感受温暖;__②__,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让你感受清凉;母爱是大树,即使季节轮回,也要固守家园,甘愿撑起一片绿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编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编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3d90d34a1c7aa00b42acba7.png)
7散文诗二首1累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 (nì)祈祷 (dǎo)..罗摩衍那 (yǎn)并蒂 (dì)..莲蓬 (péng)菡萏 (hàn d n)à...隐蔽 (bì)彷徨 (páihu i)á...2.更正下边句子中的错别字。
嗅觉 (xi ù).姊妹 (zǐ).攲斜 (qī).愁闷 (mèn).(1)走到你做祈祷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臭—嗅 )(2)子夜里听见繁琐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感觉有些愁闷。
(荫—阴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篷—蓬 )3.以下词语中加点字解说不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A.匿笑(偷偷地 )洗浴(洗浴 )..B.攲斜 (倾斜 )观摩 (研究、商讨 )..C.祷告 (向天神求援 )妄图 (荒谬不合理 )..D.无端 (原由,因由 )至爱(最 )..(分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金色花》中,“我”变为金色花后与妈妈有几次玩耍?有三次玩耍:第一次,发散出香气对母亲表示迷恋;第二次,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册页上,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迷恋;第三次,失散一天后忽然再落到地面恢还原形,给妈妈一个欣喜。
5.谈谈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的理解。
示例: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动人,爱意浓浓。
母爱广博无边,伟大无量。
“心中的雨”暗指人活路上的风风雨雨,崎岖劫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久为我们遮盖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6.请给右边图画拟一个名字,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画中的母亲在昏黄的灯下给马上远行的儿子缝补衣衫,那恍然的神态表现出慈母的不舍与担忧,只能把一份对儿子的惦念融注到细细的针线中。
2拓展阅读(原创 )这个冬季不冷缪金培①A 天灰蒙蒙的,开始飘起了雪花。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015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9.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bàn) 并蒂(tì) 嗅觉(xiù) 花瑞(ruì)B.祷告(dǎo)烦闷(mèn)徘徊(huái)亭亭(tínɡ)C.匿笑(nì)沐浴(yù)菡萏(dàn)攲斜(qí)D.姊妹(zǐ)繁衍(yán)遮拦(zhē)覆盖(fù)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杂 慈怜 牛棚 花梗B.莲篷凋谢两缸跳舞C.繁密遮蔽庭院倾侧D.黄昏乘凉摇摆园院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C、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D、因为今天他看见了萤火虫的光,虽然那光迷迷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但毕竟是他亲眼看到的啊!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209f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6.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及答案7. 散文诗二首一、基础巩固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祷.告()嗅.觉()罗摩衍.那()并蒂.()姊.妹()莲蓬.()菡萏..()..()攲.斜()荫蔽.()徘徊烦闷.()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偷偷地)沐.浴(洗澡)B.攲.斜(倾斜)观摩.(研究、切磋)C.祷.告(向天神求助)妄.想(荒诞不合理)D.无端.(原因,起因)至.爱(最)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修改意见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
(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改为“被”字句)(2)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改为否定句)6.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7.综合实践活动。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倡议(2)请你根据李睿娜同学搜集到的如下材料所提供的情境,仿照示例,把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后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c92127984868762cbaed5d9.png)
第7课散文诗二首1.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莲蓬(peng)徘徊(huí)覆盖(fù)B.慈怜(cí)祷告(dǎo)攲斜(jī)C.荫蔽(yīn)并蒂(dì)倾侧(qīng)D.匿笑(nì)菡萏(dān)繁杂(fán)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B.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C.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D.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要__________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__________。
(3)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__________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偷偷烦闷慈怜B.悄悄烦闷慈怜C.悄悄郁闷慈爱D.偷偷郁闷慈爱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比喻)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比喻)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比喻)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6.冰心的《繁星》和《春水》是在下面哪位作家作品的影响下写成的( )A.笛福B.高尔基C.巴金D.泰戈尔7.阅读《金色花》,回答问题。
(1).《金色花》的写作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抒发的?(2).文中的“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描写生动形象,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
(3).当母亲呼喊孩子的时候,孩子为什么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4).《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5).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和一个怎样的孩子?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课后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5fb6cc941ea76e58fa04df.png)
7 散文诗二首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嗅.觉(xiù) 并蒂.(dì) B.姊.妹(zǐ) 菡萏.(dàn) 徘徊.(huí) C.攲.斜(jī) 应.答(yìng) 荷花梗.(gěng) D.负荷.(hé) 荫.蔽(yīn) 莲蓬.(peng)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风已没有那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
(3)天津南开大学的荷花塘里,盛开的荷花争奇斗艳,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丽的姑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3.填空。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这两部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二是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赏析下面这首精妙的小诗。
母 亲冰 心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0686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c.png)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练习题(练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bàn) 并蒂(tì) 嗅觉(xiù) 花瑞(ruì)B.祷告(dǎo) 烦闷(mèn) 徘徊(huái) 亭亭(tínɡ)C.匿笑(nì) 沐浴(yù) 菡萏(dàn) 攲斜(qí)D.姊妹(zǐ) 繁衍(yán) 遮拦(zhē) 覆盖(fù)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杂慈怜牛棚花梗B.莲篷凋谢两缸跳舞C.繁密遮蔽庭院倾侧D.黄昏乘凉摇摆园院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航天员能顺利出舱完成各项任务,必须依靠航天服的保护。
航天服要求安全系数高,还需要很好的灵活度,关节部位是航天服设计中的一大。
在设计新一代“飞天”航天服时,我国航天工程师从小龙虾既坚硬又灵活的虾尾结构中,获得了的灵感。
他们在航天服关节处,设计了虾尾鳞片的层叠结构,使关节活动自如。
A.尽管难点意想不到相似B.不但难点意想不到类似C.尽管难题出乎意料相似D.不但难题出乎意料类似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小红刚转到我们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C、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叶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散文诗二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xiào( ),却一声儿不响。
(2)当你mùyù()后,湿发披在两肩。
(3)走到你做dǎo gào( )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4)我们园里最初开三dì()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zǐmèi()。
(5)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àn dàn( )的,今晨却开满了,tíng tíng()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6)pái huái(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xié()。
(7)在无zhē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8)我不宁的xīn xù()散尽了!
(9)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liúzhuǎn()无力的水珠。
(10)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两个新来的青年在那里匿笑
..,他们大概认为这样的隐喻太明显了。
B.有些动物善于通过改变身上的颜色来荫蔽
..自己。
C.院中的牡丹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
D.几年的光景,那个小女孩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
....的大姑娘了。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将“不再”改为“的”)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的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将“呵护”改为“保护”)
C.漫长的人生中,谁能说自己不是一帆风顺的?(删除“不”)
D.难道你能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吗?(删除“不”)
4.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 , ;
, ;我原想亲吻一瓣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半个奇遇
池莉
①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
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以言喻且神仙也救不了。
医生与作家都是琢磨人的职业,我就有这两个职业的习惯,所以成了一个喜欢琢磨人的人: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
②这一天我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走进北京西客站一看,离即将搭乘的列车发车时间还差两个多小时。
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
候车室人很多,加上大堆行李和随意伸出的腿,基本水泄不通。
此番来京工作不顺,几晚失眠,竟愤而想去爬长城,觉得自己18岁的心愿在几十年里赴京百趟都未落实,实乃人生一大失败。
不料所乘的士,半路追尾,我再次失败。
就这样,我身带多处擦伤和瘀斑,眼睛红肿酸涩,鼓起最后勇气,环顾候车室,想与他人对上眼神打个商量,看能不能挤出半个臀位,结果又是失败。
满目的人,少数人发呆打盹,多数人埋头刷屏,间或抬起一张面孔,也是一脸麻木。
人与人之间,没温度,没态度,人人都烦别人,人人都嫌人太多。
讽刺的是,我正是其中一员。
想到难熬的两个多小时,我的情绪一落千丈。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
③终于开闸放行,我被裹挟在争先恐后的人群之中,被推推搡搡进了车厢,扑面又是纵声喧哗,呼朋唤友,叫嚷打牌……天啊,这一瞬间,静息或睡觉的希望,又顿时破灭。
我备受打击,眼皮都没有力气抬起,完全不看人了,只顾低头对号入座。
我在第一排,双人座的靠窗位置。
我的邻座是一位中年男士,已入座,正在闭目养神。
火车还没开动,这么快就进入状态?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
惊异之下,忽然发现:我似乎时来运转了。
谢天谢地!该男士衣着洁净,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前,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
而整个车厢里,大多数乘客都在挤来挤去,急忙坐下,急忙放下靠背,坐下就急忙敞开双腿,胳膊大幅度横架于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上,急忙打起手机来,高声大气,旁若无人……这不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乘车环境吗?今天这位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我还真第一次碰到,基于以上所有遭遇,不由心生感慨:或许在他,只是习惯与素养;在我,却是与祖国悠久古典礼仪的一种相遇。
或许在他,只是安分守己;在我,已算看到高风亮节。
或许在他,只是举止得体;在我,却是获得尊重。
验票的来了,邻座结束假寐。
不知不觉,我们闲聊起来。
这一聊,不仅十分投契,更有一种毫无顾忌的坦率——有些想法、观点、疑惑与苦闷,就连对亲朋好友都不会诉说,倒在这一刻因萍水相逢格外放松,说了就随风飘散,无祸且得福——这福气叫知音,竟是素昧平生来托底。
④邻座先到站,彼此道谢,老友般说再见。
我继续行程,而此前的坏心情,已彻底消散。
戴上耳机,音乐低回,远望窗外,看到的却不仅是窗外景色,还有跃动在更加广阔时空的奇异美景,有静物,有人物,有声有色,光影交织,令我身心焕然一新。
这样一种被激发、被打开、被链接的状态,简直妙不可言。
原来,拯救人的还是人。
人啊人,我这一辈子,一直都保有儿时天真幼稚的幻想,总幻想奇遇,倒不曾料想,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光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
半个奇遇,我也感恩于心。
5.默读选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填写下表。
情节关键词语“我”的心情
(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失败、一
郁闷,厌倦,绝望①
落千丈
上车并入座后破灭、备受打击、时来运转②
与邻座闲聊投契、毫无顾忌、坦率、福气、知音③
继续行程④愉悦
6.联系上下文,按要求答题。
(1)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
(揣摩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
(2)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
7.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乘车)环境”“尊重”“投契”“修养”等词语,请结合选文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1)匿笑(2)沐浴(3)祷告(4)蒂姊妹
(5)菡萏亭亭(6)徘徊攲斜(7)遮蔽
(8)心绪(9)流转(10)荫蔽
2.[解析] B “荫蔽”指遮蔽,用在此处不恰当。
3.[解析] B “无时无刻”应与“不”搭配,表示“时时刻刻都”。
4.示例:我原想收藏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我原想品尝一个金橘你却给了我整个果园
5.[解析] 此题考查梳理人物情感变化。
文章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串联全文。
“状态极差”对应第②段,这时“我”塞在候车室里;“上车并入座后”对应第③段前面部分,发现邻座的他衣着干净,举止得体,谈吐文雅,坦率,堪称完美,这时“我”的心情是“惊异”的;“与邻座闲聊”对应第③段后面部分。
二人谈话毫无顾忌、坦率,作者的心情是“放松”的;“继续行程”对应文章第④段,内心阴霾“彻底消散”发现车窗外的“奇异美景”“有声有色”“令我身心焕然一新”,感觉“妙不可言”。
[答案] ①塞在候车室②惊异③放松④(坏心情)彻底消散、奇异美景、有声有色、焕然一新、妙不可言
6.(1)[解析] 此题考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回答时先要解释该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这个词语的作用。
“我”怕塞车,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去车站,却没想到需要在候车室拥挤的人流中等两个小时,体现了“我”内心的烦闷。
[答案] “塞”字描述了候车室环境的拥堵,表达了“我”对这种环境失望、郁闷的心情。
(2)[解析] 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首先要判断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分析这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分析有没有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显然是比喻,写出“我”在喧嚷的环境中,内心烦闷,想尽快找到座位休息一番,没想到邻座“正在闭目养神”,好像“偷了我的构思”,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用即可。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邻座“正在闭目养神”比作“偷了我的构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邻座的乘车状态与“我”理想中的乘车状态相吻合,表达了“我”对邻座这种状态背后良好修养的欣赏。
为下文“我们”的投契、坦率进而成为知音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7.[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本文通过“我”乘车的一次奇遇,让“我”从开始心情的“一落千丈”到后来的愉悦,突出了邻座的尊重与投契给“我”带来的一次心灵的“奇遇”。
回答时可以围绕“尊重”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帮助;还可以写交往中彼此心灵上的投契,个人的修养,“乘车”的环境等。
[答案] 示例:尊重。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是最好的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给他人帮助,哪怕是一个微笑,都能温暖别人的心田,让他(她)的心情变得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