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1002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正方,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

首先,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教育内容滞后,与社会发展脱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较大,这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而改革后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基础教育改革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

通过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反方,基础教育改革并非必要的。

首先,基础教育改革并非必要,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改革后的教育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集中,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大。

另外,改革后的教育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改革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导致教育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基础教育改革,不宜盲目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改革并非必要,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谨慎对待基础教育改革。

名人名句:"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改革,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 ——李克强。

"教育改革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改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宜盲目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

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

教师职称评审不予认可刊物(2016新)刊物名称邮发代号国际刊号国内刊号1.大江周刊 44-64 2011 CN36-1249/G22.小学数学一点通 8-309 ISBN-80883-716-6 CN22-10633.教学与研究 2-256 ISSN0257-2826 CN11-14544.华东大学 ISSN0257-5817 CN37-1032/I5.江西中医学国内44-5,国外BM1012 ISSN0411-9584 CN36-1095/R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新一代 ISSN1003-285125.教师文苑 21-539 ISSN1003-3880 CN11-1536/G426.经营管理者 ISSN1003-6067 CN51-1071/F27.江西图书馆学刊 44-106 ISSN1003-725X CN36-1150/G228.企业新天地 42-204 ISSN1003-8434 CN43-1027/F29.湘潮 42-163 ISSN1003-949X CN43-1345/D30.教师教育科研教师教育科研 ISSN1004-0458 CN62-8126/G431.民间对联 22-88 ISSN1004-142 CN14-1026/I32.教育文法 82-559ISSN1004-237733.现代教师2-082 ISSN1004-5630 CN11-0127/G434.改革开放 28-253 ISSN1004-7069 CN32-1034/F35.另保健营养 82-911 ISSN1004-7484 CN14-1172/R36.中国校外教育 80-609 ISSN1004-8502 CN11-3173/G437.教研研究与探索 ISSN1004-920738.基础教育(月刊) 4-740 ISSN1005-2232 CN31-1914/G439.科学时代 80-782 ISSN1005-250X CN46-1039/G321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青春岁月 ISSN1007-5070 CN13-1035/C59.大众文艺 ISSN1007-582860.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ISSN1007-8657 CN19-3268/H61.河北农业科学 ISSN1008-1631 CN13-1197/S62.成才之路 ISSN1008-3561 CN23-1437/C63.新余高等学报(增刊) ISSN1008-6765 CN36-1223/G464.教学理论与实践 ISSN1008-7443 CN11-3874/G65.现代语文 ISSN1008-8024 CN37-1333/G466.现代语文24-194 ISSN1008-8024 CN42-1078/G467.大观周刊 64-55 ISSN1008-925X CN53-1152/G068.数学小灵通 8-203 ISSN1009-0320 CN21-1329/C469.法制与社会 64-52 ISSN1009-0592 CN53-1095/C70.数学大世界 12-14 ISSN1009-5608 CN22-125371.考试与评价(英语通) 8-226 ISSN1009-6027 CN22-1315/H72.考试与评价 ISSN1009-6027 CN22-1387/G473.教育学文摘 2-683 ISSN1009-7406 CN11-5773/G4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ISSN1618-2616 CN65-1085/Z93.新课程学习 22-404ISSN1624-697X CN14-1353/0194.新教育时代 2-1139ISSN1632-2601 CN11-4910/G495.时代教育科研论坛科学教育研究 ISSN1658-6501 CN43-1658/G496.新课程研究 38-423(345) ISSN1671-0568 CN42-1778/G497.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ISSN1671-056898.华夏教育 ISSN1671-133599.成功 ISSN1671-3052100.中国科技教育 ISSN1671-4350 CN11-4765/N101.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8-225 ISSN1671-489X CN11-4754X 102.世界教育信息 82-128 ISSN1672-3937 CN11-4123/G4103.文学教育 38-423 ISSN1672-3996 CN42-1768/G4104.中外健康文摘 80-107 ISSN1672-5085 CN11-5062/R105.教师教育研究 ISSN1672-5905 CN11-5147/G4106.科教文汇外:1881内:26-205 ISSN1672-7894 CN34-1274/G 107.语文学刊 ISSN1672-8610 CN15-1064/H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学园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ISSN1674-6317 CN22-1388/G4127.科教导刊 ISSN1674-6813 CN42-1795/N128.新课程学习 22-403ISSN1674-697X CN14-1353/01129.教育教学论坛 ISSN1674-9324130.教育学刊 ISSN1675-8153 CN65-3842/G131.当代创新教育 ISSN1682-2563132.中国现代教育方园 ISSN1682-3380133.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ISSN1687-726X CN37-1268/G134.科学教育论坛 ISSN1718-2765 CN11-1382/G4135.中国教育教学论坛 ISSN1726-8176 CN31-7/38/G136.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 ISSN1727-5113 CN37-3181/G137.中国教育科学探究 ISSN1728-2462 CN64-1032/G138.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ISSN1729-8490 CN43-1318/G139.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ISSN1738-1559 CN13-2327140.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ISSN1810-7117 CN43-1328/G141.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ISSN1811-105/01X CN43-1348/G 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中国教师教学研究 ISSN1991-1610 CN39-7936/G4161.新课标教育研究 ISSN1991-4024 CN44-1397/G4162.江苏教师 ISSN1992-7711 CN14-1307/G4163.中国教育科学 ISSN1993-6893 3800027164.学科教育研究 ISSN1994-7680165.东方教育 27-4 ISSN2079-3111 CN32-0034166.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 ISSN2080-2043 CN37-2569/G 167.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2135-3603 CN11-1758/G4168.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 ISSN4068/G4 CN11-4068/G4 169.现代教师教学 ISSN6610-7564 CN11-3286/G4 170.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ISSN727-737X CN79-8168/G 171.今日中国教研境外172.中外教学研究 2-45 境外173.当代教育研究 CN11-1281/G4174.管理观察 2-634 CN11-56888/F175.教学交流 22-47 CN14-1025/C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5.现代中小学教育196.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197.教师文苑198.中国基础教育研究199.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0.科教导刊201.教育教学交流202.新课程教研版报纸203.科学导报报纸。

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

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

教师评职称不认可刊物.12 教育新视线82-968 ISSN1002-2151 CN26-1035R13 青年科学8-140 ISSN1002-2562 CN21-1202/N14 基础教育研究ISSN1002-3275 CN45-1094/G415 中国教育学刊82-410 ISSN1002-4808 CN11-2606/G416 教育研究2-277 ISSN1002-5731 CN11-1281/G417 大众健康2-234 ISSN1002-574X CN11-1023/R18 素质教育论坛38-448 ISSN1002-7661 CN42-1078/G419 读写算ISSN1002-7661 CN42-1078/G420 散文选刊36-77 ISSN1003-272X CN41-1671/121 新一代ISSN1003-285122 教师文苑21-539 ISSN1003-3880 CN11-1536/G423 经营管理者ISSN1003-6067 CN51-1071/F24 江西图书馆学刊44-106 ISSN1003-725X CN36-1150/G225 企业新天地42-204 ISSN1003-8434 CN43-1027/F26 湘潮42-163 ISSN1003-949X CN43-1345/D27 教师教育科研ISSN1004-0458 CN62-8126/G428 民间对联22-88 ISSN1004-142 CN14-1026/I29 教育文法82-559 ISSN1004-237730 现代教师2-082 ISSN1004-5630 CN11-0127/G431 改革开放28-253 ISSN1004-7069 CN32-1034/F32 另保健营养82-911 ISSN1004-7484 CN14-1172/R33 中国校外教育80-609 ISSN1004-8502 CN11-3173/G434 教研研究与探索ISSN1004-920735 基础教育(月刊)4-740 ISSN1005-2232 CN31-1914/G436 科学时代80-782 ISSN1005-250X CN46-1039/G337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82-611 ISSN1005-2984 CN11-3284/C38 教坛聚焦4-324 ISSN1005-6639 CN31-2091/G439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38-429 ISSN1006-026X CN51-1114/I40 读写月报《教研版》ISSN1006-2424 CN36-1049/H41 知识窗《教师版》Oct-44 ISSN1006-2432 CN36-1072/G042 教学实践与研究ISSN1006-2718 CN36-1086/G443 教学实践与研究(增刊)ISSN1006-2758 CN36-1086/G444 小学教学研究(增刊)ISSN1006-284K45 商场现代化2-398 ISSN1006-3102 CN11-3518/T5 .46 中国教师与教学18-202 ISSN1006-3315 CN32-1427/N47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8-225 ISSN1006-3315 CN32-1427/N48 教育·中教教师ISSN1006-596249 兰台世界8-292 ISSN1006-7744 CN21-1354/G250 中外教育研究ISSN1006-9682 CN53-1037/C51 科教创新ISSN1007-0745 CN53-1103N52 科学致富向导ISSN1007-1547 CN37-1264/N53 希望月报82-422 ISSN1007-3442 CN11-3825/C54 新课堂教研论坛ISSN1007-4880 CN50-1079/G455 课堂内外78-126 ISSN1007-4902 CN51-1391/G456 青春岁月ISSN1007-5070 CN13-1035/C57 大众文艺ISSN1007-582858 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ISSN1007-8657 CN19-3268/H59 河北农业科学ISSN1008-1631 CN13-1197/S60 成才之路ISSN1008-3561 CN23-1437/C61 新余高等学报(增刊)ISSN1008-6765 CN36-1223/G462 教学理论与实践ISSN1008-7443 CN11-3874/G63 现代语文ISSN1008-8024 CN37-1333/G464 现代语文24-194 ISSN1008-8024 CN42-1078/G465 大观周刊64-55 ISSN1008-925X CN53-1152/G066 数学小灵通8-203 ISSN1009-0320 CN21-1329/C467 法制与社会64-52 ISSN1009-0592 CN53-1095/C68 数学大世界12月14日ISSN1009-5608 CN22-125369 考试与评价(英语通)8-226 ISSN1009-6027 CN22-1315/H70 考试与评价ISSN1009-6027 CN22-1387/G47172 新课程教育探索42-225 ISSN1009-9298 CN43-1344/G273 教育创新与发展25-46 ISSN1009-9326 CN42-1523G74 新作文22-74 ISSN1009-9433 CN14-1274/G75 教育改革与实践ISSN1028-1557 CN13-1418/G476 当代中小教育文刊ISSN1057-5635 CN44-1283/G477 教育实践与探43-59 ISSN1059-2368 CN11-1038/G4 . 索78 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2-452 ISSN1065-0415 CN31-5522/G479 网络财富82-113 ISSN1072-5441 CN12-T392/G280 中国基础教育学刊ISSN1079-092781 新课程教育探索48-241 ISSN1083-7062 CN45-1386/G482 中国教师学刊82-207 ISSN1201-3049 CN11-2013/G483 教育创新与实践ISSN1205-2038 CN11-1185/G484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ISSN1481-1241 CN11-2186/G485 教育视野ISSN1544-5153 CN51-4817/G486 今日中国教研ISSN1562-251887 中外教学研究ISSN1562-257988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9389 ISSN1562-3890 CN11-4365/G489 中国科教创新杂志ISSN1569-374X CN43-1763/G90 中国教育理论研究杂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论文暨教案精选ISSN1608-5319 CNII-2173/G491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ISSN1618-2616 CN65-1085/Z92 新课程学习22-404 ISSN1624-697X CN14-1353/0193 新教育时代2-1139 ISSN1632-2601 CN11-4910/G494 时代教育科研论坛ISSN1638-4553 CN41-1273/C95 科学教育研究ISSN1658-6501 CN43-1658/G496 新课程研究38-423(345)I SSN1671-0568 CN42-1778/G497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ISSN1671-056898 华夏教育ISSN1671-133599 成功ISSN1671-3052100 中国科技教育ISSN1671-4350 CN11-4765/N101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8-225 ISSN1671-489X CN11-4754X102 世界教育信息82-128 ISSN1672-3937 CN11-4123/G4 103 文学教育38-423 ISSN1672-3996 CN42-1768/G4 104 中外健康文摘80-107 ISSN1672-5085 CN11-5062/R 105 教师教育研究ISSN1672-5905 CN11-5147/G4106 科教文汇外:1881内:26-205ISSN1672-7894 CN34-1274/G107 语文学刊ISSN1672-8610 CN15-1064/H 108 文苑ISSN1672-9409 CN15-1336/G0 109 才智ISSN1673-0208 CN22-1357/C 110 魅力中国ISSN1673-0992 CN41-1390/G111 试题与研究(中学生报社)36-390 ISSN1673-1301 CN41-1368/G4112 试题与研究ISSN1673-1301 CN41-1368/G4 113 教育科研Aug-41 ISSN1673-1875 CN43-0044 114 新课程22-405 ISSN1673-2162 CN14-1324/G4 115 新课程22-312 ISSN1673-2162 CN14-1324/G4 116 新课程ISSN1673-2162 CN14-1324/G4 117 现代教师论坛ISSN1673-2669 CN45-3526/G4 118 商情18-202 ISSN1673-4041 CN13-1370/F 119 现代阅读18-16 ISSN1673-8497 CN11-5566/G2 120 考试周刊12-53 ISSN1673-8918 CN22-1381/G4 121 学周刊18-407 ISSN1673-9132 CN13-1063 122 学周刊ISSN1673-9132 CN13-1379/G4 123 教师42-351 ISSN1674-120X CN46-1072/G4 124 学苑教育18-340 ISSN1674-179X CN13-1386/G4 125 中学英语之友16-98 ISSN1674-2575 CN15-1158/G4 126 学园64-53 ISSN1674-4810 CN53-1203/C127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ISSN1674-6317 CN22-1388/G4128 科教导刊ISSN1674-6813 CN42-1795/N 129 新课程学习22-403 ISSN1674-697X CN14-1353/01 130 教育教学论坛ISSN1674-9324131 教育学刊ISSN1675-8153 CN65-3842/G 132 当代创新教育ISSN1682-2563133 中国现代教育方园ISSN1682-3380134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ISSN1687-726X CN37-1268/G135 科学教育论坛ISSN1718-2765 CN11-1382/G4136 中国教育教学论坛ISSN1726-8176 CN31-7/38/G137 现代教育管理ISSN1727-5113 CN37-3181/G138 中国教育科学探究ISSN1728-2462 CN64-1032/G139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ISSN1729-8490 CN43-1318/G140 新课程改革与ISSN1738-1559 CN13-2327141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ISSN1810-7117 CN43-1328/G142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ISSN1811-105/01X CN43-1348/G143 中国教师与教学杂志ISSN1811-105101X CN43-1348/G4144 中国育人ISSN1811-105X CN43-1348/G145 中国教师与教学ISSN1811-105X CN43-1348/G146 教育科研与实践Nov-43 ISSN1812-1055 CN11-1018/G4147 教育与教师4-548 ISSN1812-5417 CN31-2096/G4 148 中国教育与教学ISSN1812-5867 CN98-1813/G149 基础教育教学2-1028 ISSN1813-9883 CN11-1288/G4150 当代教育研究与探索ISSN1814-0734 CN14-0702/(F)151 中国教育创新ISSN1815-4778 CN11-4111/G4 152 中国教研交流ISSN1816-1723153 中国育人ISSN1817-105X CN43-1348/G154 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杂志ISSN1819-9682 CN68-3615/G155 教育科研实践Nov-43 ISSN182-1055 CNII-1018/G4 156 教育之声6-813 ISSN1829-5426 CN64-2239/G4 157 中国医学指南ISSN1851-1806 CN43-1275/R 158 创新教育导刊2-1328 ISSN1860-0121 CN11-4883/G4 159 中国教研交流ISSN1866-1723 160 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ISSN19816-1723161 中国教师教学研究杂志ISSN1991-1610 CN39-7936/G4162 中国教师教学研究ISSN1991-1610 CN39-7936/G4163 新课标教育研究ISSN1991-4024 CN44-1397/G4164 江苏教师ISSN1992-7711 CN14-1307/G4 165 中国教育科学ISSN1993-6893 3800027166 学科教育研究ISSN1994-7680167 东方教育4月27日ISSN2079-3111 CN32-0034168 全国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刊ISSN2080-2043 CN37-2569/G169 现代教育与教ISSN2135-3603 CN11-1758/G4170 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ISSN4068/G4 CN11-4068/G4171 现代教师教学ISSN6610-7564 CN11-3286/G4172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ISSN727-737X CN79-8168/G173 今日中国教研境外174 中外教学研究2-45 境外175 当代教育研究CN11-1281/G4 176 管理观察2-634 CN11-56888/F 177 教学交流22-47 CN14-1025/C178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CN26-1035179 中国科教研究杂志CN37-1239/G180 信息教研35-163 CN41-0100 181 文学教育CN42-1768 182 湖南中学物理42-344 CN43-1041/03 183 当代教学论坛CN43-1678/G4184 小学创新一点通ISSN978-5434-6255-7185 基础教育研究赣内资字第D011号186 基础教育研究赣内资字第D011号187 中国教育与发展188 中国教研交流189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0 科学教育家191 中学教学研究192 都市家教193 井冈社科194 江西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讯195 中国育才196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197 现代中小学教育198 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199 教师文苑200 中国基础教育201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杂志202 科教导刊203 教育教学交流204 新课程教研版报纸205 科学导报报纸。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提出与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本文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浅谈了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几点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09-01普通初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的重要任务,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而数学在初中教育中是重点学习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而从当前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

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都是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的责任。

那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有哪些呢?具体探讨如下:一、学习源于兴趣,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源动力。

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灵活积极地创设情境,达到唤醒学生探索精神,调动学习思维的目的。

教学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一般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或者天下趣闻,当教师讲到某个数学理论时,就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该理论提出者的故事或童年趣事、成长事迹等,让学生对这个人产生兴趣,从而对他提出的伟大理论也产生求知的心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可增加其对数学的兴趣,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2、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兴趣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受挫,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如果他们对某一事物失去了信心,那么他将不会再对其感兴趣。

如果老师能合理利用这一特点,比如老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对数学课程也不再畏惧,其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

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

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

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摘要基础教育的发展给师范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母机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只有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主动适应、推动和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师范教育适应基础教育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01-03谋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师范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方位的考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增强师范教育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

一、基础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是关乎国家民族振兴、公民素质提高的奠基工程,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

1.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不高,专业性不强据1998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小学教师合格率94.6%,初中教师合格率只有83.4%,到2003年底,我国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7.8%、92.0%。

虽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接近100%,但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

现在,多数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已要求幼儿园、小学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中学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

在我国,还存在着教师专业性不强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能把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任何有点文化的人都可以当教师。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具有不可替代性,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关于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正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注的新课题,文章将从八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数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75-01小学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教育。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指脑、口、耳、手等各种器官的协调活动的程度。

社会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爱祖国、爱科学、爱数学,具有勇于进取、勇于开拓、敢于竞争、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

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审美素质——指数、形、图、式等的审美修养,能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和欣赏数学知识。

劳动素质——具有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一些劳动技能,会制做一些数学模型、学具、测量数据等。

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素质——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非智力品质素质——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

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在具体数学教学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一、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可以转化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调节、强化作用。

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不同方面,认知过程是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不仅能使非智力因素对智能发展起到调节、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把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本身看成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二、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

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

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摘要: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要求我们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促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

倡导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尤其需要。

关键词:语文;倡导;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36-01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从而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良好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有这么一句“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看到这学生也提出了问题:“它怎么能爬呢?”有了这一个问题的提出,我就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你认为它是怎么爬的。

先让学生各抒己见。

另外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正好学校运动的南面墙上满是爬山虎,于是老师把学生带出去观察,每一个学生仔细观察后,再相互说一说。

这样对于爬山虎怎么爬也就容易理解了。

又例如学习《麻雀》一课,学生对“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一句不能理解:为什么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这种强大的力量又是指什么?这时老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最后学生明白了:“世界上的母亲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就是这种爱使每一位母亲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危险时会不顾一切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摘要: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是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教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79-01一、提出问题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是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教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习惯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这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程。

国家教育部2003年4月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涉及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等,还应包括其学习是否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等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是新课程改的关键,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要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质疑”、“探究”、“实践”和“反思”五方面入手多。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正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了大量数学史料书籍、数学名人传、数学期刊杂志、世界名题与趣题的简易读本等,供学生课外阅读。

这些书籍疑聚了众多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心血,是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阅读的。

对于学生而言,要完全理解这些内容是不现实的,但读书的乐趣、良好数学修养的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治学方法、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往往都蕴涵其中。

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摘要:现代化学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反映现代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世界各国化学教育改革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本文从化学教育现代化的变迁和化学课程面向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中学化学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形式和课程类型、教学内容等的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教育目标;课程结构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13-01多年来,我国的化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轻实用的倾向。

根据目前我国中学化学课程设置的现状,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接受过化学教育,但中学毕业几年后,除了从事化学及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毕业生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较为熟练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外,其他毕业生面对社会中遇到的实际化学问题几乎束手无策。

可以说,这与中学化学课程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有直接关系。

化学课程的价值存在着缺失,从本质上讲,是对化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完整地体现化学课程的价值,是当前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同于英才教育,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是科学普及教育,是科学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教育。

传统的化学学科课程是英才教育理念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当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新时代的化学课程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化学科学不仅成为化学专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是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002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1002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1002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临床医学(英文)名称: Clinical Medicine一、学科概况临床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早期的临床医学仅仅是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和尝试性治疗的总结,即天然和本能的经验医学。

而后人们将物理学的原理用于体格检查,设计出如听诊器等简单工具,并形成了西医体格检查之视、触、叩、听等方法。

随着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特别是显微镜、X射线用于临床诊断等,使临床医学在疾病的认识和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以青霉素的发现和磺胺等抗菌药物化学合成成功为代表的生物学、化学研究的突破以及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无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麻醉药品的研发与使用为手术治疗奠定了基础,外科学从此得到长足发展。

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于18世纪。

迄今,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学科分类日趋精细,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

譬如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等研究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显著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逐步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

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医学又一次新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有证可循,有据乃行,在医疗决策中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紧密结合,从而制订出科学的防治策略,以达到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当今,临床医学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对人类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对疾病控制策略的建构趋向系统,临床医学正走向“4P”医学模式: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

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论文

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论文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摘要: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关键词:学习方式;探究空间;创造能力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96-01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作出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改变“学习方式”,实施探究性学习何为“学习方式”,简言之,就是为获取知识、技能等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传统教学下的学生知识获得主要靠“机械记忆”、“题海战术”、课后“大补”等措施。

学生基本上是单纯的接受式学习。

其实际效益就是应试能力的“有效”提高,而无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习方式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研究性学习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以服务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富有个性的自主探究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是不能“满堂灌”、“打乒乓式问答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去“跌打滚爬”。

二、促进学生“内需”,采取“催化性”策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就是学生的参与热情。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课题指南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17修订版《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HB160516,主持人:张延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课题实验的精准引领和系统研究,深度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传教式教学向学生研修性学习的根本转变,进而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以至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题是研究的开端,是研究的方向所指;成果是研究的终端,是研究的质量所在。

课题的确立必须高度关注实践过程和成果目标双重考量。

立项选题,也是对课题本身加以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如何?自己有什么理论依据、经验基础和研究条件?(2)准备从什么角度入手开始研究?具体研究问题的哪些方面?重点在什么地方寻求突破?(3)在怎样的范围内以哪些人为对象进行这些研究?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展开研究?(4)研究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资料?通过什么方式和采用什么工具加以取得?数据资料进行怎样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处理?(5)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获得的理性认识和提取的新鲜经验以怎样的载体加以宣示?等等。

通过对课题本身的研判和设想,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选题和草率申报,而且有助于立项后的论证开题和实施方案乃至研究成果的前期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质量保证。

限于题量,“指南”所列课题,除个别特色题目外,均未对学科领域进行细化。

申报者可根据自身岗位工作实际,选择相应的课题层次,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和适当变通。

组织实验区的区域专项课题应侧重遵循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立足于对区域共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主攻和主导课题,不宜降落在单一学科领域;学科系列的区域专项课题应注重从学科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作业改革的角度,对域内的课改深化和教学实践形成强势引领;学科组、工作室等团队专项课题,应该集中团队骨干集体的教育智慧,致力于学科整体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定型;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应该基于自身的学科教学专长,着眼于相对微观的策略创新和方法集成,形成特定的运行模式或操作模块,用以支持学科体系建构和理念建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研究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新课改中教学方式改进的对策有:注重有效教学,减轻学生负担;通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教师的素质,深化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变革;问题;改进对策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39-0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课改中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仍然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变革1.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与教师主导的过程,更是知识创生的过程基础教育改革看到了现有教学方式的严重局限,力图打破旧局面,实现教学认识方式的变革。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而是有了更多与学生的探索与互动。

教师也不再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完全、愉快地参与进了课堂。

同时,教师也不再是绝对的权威。

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校内走向校外,许多研究性的课程在中小学广泛的开展起来。

课程资源也不仅仅由专家研发,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教学内容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而且是内容在教学过程进行中所生成与转化的,以及内容提升和知识的建构,尤其是隐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

最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心灵的自由释放。

2.教学不仅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不能质疑权威。

而新课改以来,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分享知识与经验的景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交流情感、价值观,教师能与学生坐下来谈人生、谈理想。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

基础教育改革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

当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过分注重应试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改革基础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首先,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名人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培养创造力而不是记忆力。

”这句话表明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而且,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其次,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当前的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名人毛泽东曾经说过,“教育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这句话表明了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

最后,基础教育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单一的,而且缺乏趣味性。

而现代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名人爱迪生曾经说过,“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句话表明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因为它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关乎到每个学生的成长。

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

反方观点:基础教育改革并不是必要的。

虽然当前的基础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意味着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改革的效果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当前的教育资源已经相对紧张,如果进行全面的改革,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

而且,改革的效果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可能会导致教育不公平。

当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如果进行全面的改革,可能会导致这些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课课程表
14:00~14:50
地域与家族文学研究
词学史料学
36
2
薛玉坤
教研室
周一(1-2)
第七节
15:10~16:00
清(晚近)词研究
36
2
陈国安
教研室
周二(8-9)
第八节
16:10~17:00
清(晚近)词研究
第九节
18:00~18:50
第十节
19:00~19:50
第十一节
20:00~20:50
备注栏
1、上课时间从第1周开始到第18周结束。
2、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的硕士跟外国语学院相应小语种(二外)听课,上课时间从第2周开始到第16周结束,具体事宜与外国语学院的高老师联系(联系电话:65243012)
第十一节
20:00~20:50
备注栏
1、应用英语上课时间从第1周开始到第18周结束。
2、应用英语分班名单另行公布在研究生院网页-培养工作-教学管理栏。
文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年级: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院2015年12月制订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上课地点
2
朱建刚
1002-2106
周五(5-6)
第六节
14:00~14:50
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36
2
倪祥妍
教研室第5周开始
周一(1-2)
第七节
15:10~16:00
第八节
16:10~17:00
第九节
18:00~18:50
第十节
19:00~19:50
第十一节
20:00~20:50

浅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

浅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

浅析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探究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103-01摘要: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多媒体系统的构成及多媒体教学网络,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多媒体教学职高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学科教学应在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作为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非学术型实用人才的职业高中,其培养的人才恰恰就是这新生产力的实践者、实现者。

在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集图、文、声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由于其优越的功能为学校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给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是其它媒体(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

一、多媒体系统的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用计算机把多种信息媒体集成并控制起来的系统。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和多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和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和装置的多媒体硬件系统;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算法,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控制较形用户界面等功能的多媒体操作系统;以及具有操纵多媒体信息,进行全屏幕动态综合处理的能力,支持应用开发人员创造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已成为现代教学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生命·实践”特质

“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生命·实践”特质

中小学管理_ 2021 / 05 |本刊视点I27“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生命■实践”特质^李政林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200062)摘要 "新基础教育”提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目标与价值追求。

在教学变革中,"新基础教育”通过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合作的研究型变革实践,推动基础教育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实践与教学生态三个层面的变革。

具体而言,包括基于"具体个入n概念重构教学观念,基于“主体交往”理论重构教学过程与变革实践,基于"动力内化"的变革目标,在教学生态层面提出推进型评价与教师思维方式转型的主张。

三个层面彼此关联、交互生成,形成了具有“生命•实践”特质的"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

关键词 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生命•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k.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2-2384 (2021 ) 05-0027-04(请扫本刊二维码)自1994年以来,“新基础教育”研究已持续推进27 年,走出了一条基础教肓变革研究的本土道路。

这一持 续推进的变革研究,既源于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 者长期以来的教育信念,更源于‘‘新基础教育”研究一 直秉持的"生命■实践”的眼光: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生命质量的提升为志业,将教育定位为"直接点化人之 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1]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 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21;在教育实践中,聚焦“成事成 人''的核心价值,始终将人的“生命”与主体‘‘实践”置于 教育教学变革研究的首要位置,在‘‘事”与“人”的层面 不断延续拓展。

教学变革是学校变革的“突破口 ”“落脚点”,透过 “生命■实践”之眼,"新基础教育”提出了 "让课堂焕 发生命活力"[31的目标与价值追求,通过理论研究者与 实践工作者合作的研究型变革实践,让教学由‘‘塑造 人”转向"成就人”,学校由"大工厂”转为"生命场",实 现教育实践与个体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交 互生成,呈现出"新基础教育”在教学变革研究中所独;育人价值有的“生命■实践”特质。

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课程改革目标,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稿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探究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设计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99-01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课程改革目标,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稿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探究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创新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针对这一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面以《气体的压强》为例,谈谈我教学中的设计。

一、创设物理情景,设计开放性问题于课前提出,让学生对多种疑问,产生浓厚的探究、揭谜兴趣引入新课,利用故事、声像等手段将新奇的物理现象和有用的物理技术创设情景,提出开放性的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比喻“大气压强”一课内容的教学时,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

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教者再抓住时机,引导“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

随后提出:“两次实验,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谁呢?”对比鲜明的实验现象让同学们兴趣得以很大的提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实验现象呢?它起了什么作用呢?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多种疑问,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试题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试题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B.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C. 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D. 改变学校的组织结构2. 哪个领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A. 教学方式和方法B. 学生课外活动C. 校园设施建设D. 教师职业发展3.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学生为中心B. 教师为中心C. 学校为中心D. 社会为中心4. 哪个教育领域的改革需要借助现代技术?A. 教学材料制作B. 课程设置C. 学生考试评价D. 学生活动组织5. 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培养出优秀的学生B.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C. 促进社会发展D. 增加学校的排名第二部分:填空题1.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提高_________的质量。

2.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重视学生的_________发展。

3. 基础教育改革应该关注教师的_________问题。

4. 现代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

5.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你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和看法。

2. 基础教育改革中,你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3. 请列举两种现代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并说明其作用。

4. 基础教育改革可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应对这些挑战?5. 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请给出你的观点。

第四部分:论述题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3. 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的要求;4. 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结语本文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几个方面展开,旨在深入探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并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评价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结合我校两年来对教师评估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评价机制,以此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对象全体新课改实验教师。

三、评价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

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研究和开发课程,进行富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政治思想素质(10)1、政治品格(2分)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追求事业的发展。

2、工作态度(3分)教师工作态度端正,工作量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工作效率高。

3、遵章守纪(2分)教师能遵守党纪、政纪、国法和职业道德规范,能按照我市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

4、为人师表(3分)教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待同事、对待学生、对待家长都要做到为人师表,师生关系融洽,对学生充满爱心。

(二)教育理念(10分)1、教育理论(2分)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自觉地学习吸收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能根据需要正确表述和与别人交流现代教育理论。

2、教育观念(3分)教师能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课改意识(3分)教师能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所代学科的《课程标准》,深刻钻研教材,把握其内涵,教学及管理能体现《纲要》、《课标》、新教材的基本要求。

4、教学定位(2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据调查,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数为1.39万人, 2007年则为1.06万人,9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人。 随之而来的乡村小学数量锐减,1985年,全国有 83万所乡村小学,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 20年间减少3/5。湖北长阳 “希望小学。
• 撤并校点
• 办寄宿制学校
6、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
据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对18个省2万多个家庭的教育 支出调查显示,义务教育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 出的比例,城市为24%,县乡村为23%。
• “名校腐败”案件
5、农村教育的“集中化”与“空客 化”
•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大量减少,农村 中小学开展布局调整,集中资金办学,实行了撤
并校点和开办寄宿制学校。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潘洪建 教授、博士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第三部分 教育制度变革研究
专题十 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制度创新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05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 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地基础教 育的重点工作。
(一)基本成绩
•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2、大力打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 • 3、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 • 4、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从20世纪80年代改善基本办学条件、20世 纪90年代基本实现“两基”目标、21世纪 初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到实现免费义务 教育四个阶段,我国完成了义务教育发展 的“四级跳”。四个阶段的奋进、四个阶 段的跨越发展共同铸起了义务教育的世纪 伟业。
• 据世界银行的计算,1999年,中国人均受 教育年限为7.11年,世界平均年限为6.66 年。
• 山东潍坊市进行中考制度改革探索,基本
7、农村留守儿童
• (1)寄宿制。江苏省沭阳 • (2)家长代理制。 重庆市南川县鸣玉中
学。 • (3)留守小队模式 安徽省肥东县 • (4)留守儿童之家 重庆市南川县部分小
学 • (5)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四川省妇联 • (6)民警介入保护 四川省广安市
8、中考制度改革问题
• 安徽铜陵市1998年就实行了中考制度改革
• 《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教育公平重点是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 战略性任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缩小 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 距”;“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
3、城乡教育统筹问题。
• 苏州、昆山的教育统筹改革,成都、重庆统筹 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
• 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 “两免一补”
2006年在西部农村开始实行,2007扩大 到所有农村, 2008年秋季起,在全国范围 内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 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 国家决定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
2008年12月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 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 珠海已实现12年免费教育。山西长治、新 疆和田、喀什等地也准备尝试。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 政府财政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三免一补” 与“希望工程”。
• 1995年的2.32%到2007年的3.32% ,12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 教育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 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江苏规范办学行为
• 江苏省规范办学行为“五严”规定(苏办发
〔2009〕24号)
• 一、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 • 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 • 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 四、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 • 五、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
(二)主要问题与讨论
• 1、义务教育如何延长,学前教育还是高中教育 优先?
•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 3、城乡教育统筹问题。 • 4、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热”热度不减 • 5、农村教育的“集中化”与“空客化” • 6、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 • 7、农村留守儿童 • 8、中考制度改革问题。
1、义务教育如何延长,学前教育还 是高中教育优先?
• 争论:孰优先发展
• 中国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占整个普通 教育人数9.5%左右的幼儿,得到的教育财 政投入每年只有100多亿,只占整个投入的 1.2.~1.3%。国外学前一年免费
• 沈阳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全面流动; • 北京东城区——学区化管理实施资源共享; • 天津河西区——建立“教育发展联合区”; • 宁波市江东区——建设“学校共同发展学区”; • 河南辉县——中小学一体化建设。
4、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热”热度不减
表现:公办高中择校收费,非计划生、自费生、调节 生、转学生、旁听生收费,重点校、实验班、重点 班收费,“校中校”、“校中班”、“一校两制” 收费。
• 2001年国家方针:“两为主”即“以流入 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
• 2007年,中国在小学、初中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 女已有765万人,其中分别有77%和80%的的学 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有23%和20%的学生在已批 准的民办学校就读。
• 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模式 • 以民办学校为主 • 上海模式 • 北京模式
4、素质教育推进
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应试教育——唯应 试教育:
表现 危害 原因 对策 分层推进问题。
山东推进素质教育
• 2007年底,山东教育厅出台 《山东普通中 小学管理基本规范》。40条
• 规范分为五个方面:
• (1)规范课程,每所学校必须开足开全课 程;(2)规范课时,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增 删课时;(3)规范作业量,严格控制学生 的书面作业量,坚决减掉机械的无效作业; (4)规范作息时间,给孩子多一点睡眠时 间;(5)规范考试评价。
2、大力打造薄弱学校、缩小学校差距(教育 均衡发展)
• 沈阳市 • 北京市 • 武汉市 • 安徽省
3、实现教师的合理流动
成都市青羊区 2007年5月试行校长职级制 沈阳市从2006年开始强力推行教师交流制度 重庆市规定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
三种模式: • “柔性流动”。 • “支教”。 • “轮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