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44c35052ea551810a687bc.png)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C.等比性D.变异性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A.X B.S C.CV D.AD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l≤r≤l B.-l≤r≤0 C.-l<r<0 D.0≤r≤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B.PR=25~PR=35C.PR=35~PR=45D.PR=14~PR=55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D<0.20 B.0.20<D<0.29 C.0.30<D<0.39 D.D>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F检验D.X²检验15.下列关于X²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X²≥0B.X²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当自由度d f≥3时X²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当自由度df >10时,X²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18.小概率事件19.测验效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21. 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 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23. 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 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与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1ea8f74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2.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淘宝店铺自考赢家1.数学竞赛中各个工程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是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2.百分等级反映某一数据在其次数分布中的A.相对地位B.集中趋势C.误差大小D.差异程度3.当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另一个变量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时,计算其相关系数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B.点双列相关C.等级相关D.完全相关4.以下哪个选项的内容是地位量数A.标准差和百分位B.平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百分等级D.平均数和方差5.在圆形图中,表示频数及其百分比的是A.弧度B.直径C.半径D.扇形面积6.描写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集中量数B.相关系数C.中位数D.差异量数7.以下哪些统计图式可用于表示累积次数分布A.直方图式和线型图式B.直方图式和曲线图式C.线形图式和曲线图式D.线型图式和多边图式8.{2,3,3,4,5,5,5,6,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2 B.3C.5 D.69.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均属于A.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C.组内常模D.开展常模10.影响信度的因素是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标准误差11.由他人对被评者的心理或行为做出评价的人格测验的方法是A.评定量表法B.自陈量表法C.情境测验法D.投射测验法12.为探测与确定学习困难原因而施测的一类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诊断性测验13.小明15岁,智力年龄是16.5,他的IQ是A.91 B.100C.110 D.11514.全部随机抽样方法中最根本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5.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个体数多至无法确定)的总和是A.样本容量B.标准样组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第二局部非选择题(共7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17.散点图18.测验效度19.随机变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20.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
![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32157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b.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差异之处是A.直接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间接性2.以下数据中,属于顺序变量数据的是A.某项能力测试得6分 B.月工资3000元C.羽毛球比赛得第2名 D.数学成绩为80分3. 与分组区间“l5一l9〞等价的是A.(14.5,l9.5 B.14.5,l9.5 C.(14.5,19.5)D.14.5,l9.5)4.不用画坐标轴的统计图是A散点图 B. 圆形图 C. 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5.假设检验的原理是A. 由个体推断总体 B.由样本推断总体C.由总体推断样本 D.由小样本推断大样本6.在某测验结果分帮表中,“70~8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64,这表示A.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 B.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C.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D.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7.小明平常、期中、期末的英语成绩分别为90分、95分、86分。
综合评定他的成绩时,哪种量数代表其水平更合理8.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均采纳百分制计分,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应采纳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9.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称之为A.区分度 B. 难度 C.信度 D.效度10.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不高于A.O.5O B.O.05 C.0.Ol D.O.00511.下歹g估量信度的方法中,常用于评价多个平行测验的是A.等值性系数 B.重测信度 C.稳定性系数 D.内部一致性系数12.一个随机变量全部取值点的概率之和为A.O B.1 C.2 D.313.以下不属于随机抽样方法的是丸方便抽样 13.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14.在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与原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A.二者相等B.抽样分布平均数等于原总体平均数的一半第二局部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bf935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f.png)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统计学是一门(D)A.自然学科B.人文学科C.应用学科D.交叉学科2.温度的测量,使用的是(B)A.绝对参照点B.相对参照点C.绝对参照点或相对参照点D.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3.下列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标准分数C.假设检验D.方差分析4.某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年龄分别为24岁、24岁、35岁、55岁、26岁,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B)A.24岁B.26岁C.31岁D.33岁5.下列数值指标。
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的是(D)A.全距B.百分位数C.变异系数D.平均数6.掷一个六面的骰子,事件A为“掷出的点数是2”,事件B为"掷出的点数为奇数”,则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是(A)A.互斥B.对立C.包含D.相等7.由于男生更喜欢运动,因此在调查大学生的运动时间时应考虑性别差异,抽样时宜采用(C)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8.分别从3个地区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测试他们的阅读能力。
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则组间自由度为(A)A.2 B.3C.10 D.279.考察两个连续变量的相关程度,应采用(A)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点二列相关10.关于卡方分析,下列说法的是(A)A.一种参数检验方法B.x2值不可能是负数C.主要用于分类数据D.通过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之差进行计算11.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计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这种量表是(C)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下列标准分数的量数是(A)A.差异系数B.SAT分数C.IQ分数D.T分数13.测验的标准化(C)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过程的标准化C.测验结果的标准化D.测验评分与解释标准化14.某判断题的正确答案为“错”,全班50名学生有10人判断为“对”。
全国0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
![全国0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7fe9c6d0d233d4b04e693c.png)
乙: Z语文 =1.56; Z 数学 =-0.73; Z英语 =0.94 丙: Z语文 =-0.69; Z 数学 =-0.27; Z英语 =0.83 丁: Z语文 =-0.19; Z 数学 =1.04 ; Z英语 =1.61
及其中四位学生的各科成绩列于下表, 试计算这四位学生各科成绩的标准分并比较他们总成绩的优劣。
(结果保留到
小数点后两位数。 ) 4--104
X
S
甲
乙
丙
丁
语文
81.5
8
85
94
76
80
数学
89.5
13
92
80
86
103
英语
72.5
9
75
81
80
87
解:( 1)利用公式 Z= X X 计算各科成绩的标准分 S
元素之间的差异要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
( 3)分阶段抽样适用于总体下各部分的个数很多,但部分之间无明显差异,且样本容量较小的情况。
22.简述方差分析的条件。 10-300
( 1)总离均差平方和的可分解性;
( 2)总体正态性;
( 3)样本随机性;
( 4)方差齐性。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9.概率 7-207 是指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20.简述标准差的运算性质。 2-59
( 1)全组数据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
C 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不变;
( 2)每一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非零常数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9aca0333687e21ae45a91c.png)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A. KB. K-1C. K-2D. 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2022年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
![2022年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c7aad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2.png)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记录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旳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教育记录学是社会科学中旳一门(B)0-4A.描述记录B.应用记录C.数理记录D.推论记录2.平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旳卷尺所测出旳长度量值是(D)1-15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适合于表达各记录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旳图示措施是(D)1-36A.散点图B.线性图C.条形图D.圆形图4.算术平均数旳缺陷..是(D)2-44A.反映敏捷B.直观易懂C.计算严密D.易受极端值影响5.与其她差别量数相比,方差和原则差旳长处在于(B)2-59A.易受极端值影响B.适合进一步旳代数运算C.简朴易懂D.全体数据都参与运算6.一般|r|<0.2时称为(D)3-69A.高有关B.中档有关C.低有关D.极低有关7.下列属于组内常模旳是(D)4-91A.发展常模B.年级常模C.年龄常模D.百分级别常模8.当测验太容易时,测验总分分布一般呈(B)5-124A.倒U型B.负偏态C.正偏态D.J型9.用于表达测验事实上测到它打算要测旳东西旳限度旳指标是(C)5-139A.信度B.难度C.效度D.辨别度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旳测验是(A)6-151A.安顿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11.正态分布转化为原则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原则差就成为(A)7-212A.(0,1)B.(1,0)C.(50,10)D.(10,50)12.当一种总体比较大且内部构造复杂,而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时,最合适旳抽样措施是(B)7-220A.整群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3.记录假设检查中明显性水平α由0.05变为0.01,则会(C)8-243A.增长I型错误B.减少Ⅱ型错误C.减少I型错误D.同步减少I型和Ⅱ型错误14.对计数数据和交叉分类数据进行差别明显性检查最适合旳措施是(B)9-265A.t检查B.X2检查C.F检查D.Z检查15.测得某市10岁男童旳身高(平均135.1厘米)和体重(平均28.1公斤)发展状况,若要比较两者旳离散限度,应使用(D)2-62A.方差B.原则差C.平均差D.差别系数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笔迹旳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参考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a1db9f121dd36a32d8240.png)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C3.C4.C5.D6.A7.C8.A9.A1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ADE 12.BDE 13.ABCDE 14.ABD 15.BCD16.ABC 17.ABCE 18.CD 19.ABDE 20.ACDE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联邦德国的职业义务教育制度。
凡完成9年普通义务教育后不再升学的青年均需在就业前接受3年职业义务教育。
所谓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公立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培训同一批学徒。
22.1969年获皇家特许状,1971年正式招生,凡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英国成年公民,均可申请入学。
23.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会刊,1956年创刊,主要刊载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24.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框架。
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往往比来自该国内部的影响还要大,而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外部力量。
25.比较教育的一个具体研究领域。
主要指对除本国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教育状况等的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27小题各6分,第28小题8分,共20分)26.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以中央集权为主。
教育行政机构分为联邦、共和国和地区三级。
联邦设普教职教部,全面负责教育行政事务。
27.(1)开阔眼界,增长知识;(2)借鉴别国的经验,为本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3)认识和理解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教育现象的共性和差异。
28.(1)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2)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3)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4)努力实现教育平等与民主;(5)注重提高教育质量;(6)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小题10分,第30小题20分,共30分)29.(1)刻板划一性;(2)考试中心主义;(3)日本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偏低。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ce312733d4b14e84246839.png)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提高教案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经管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百分等级常模与规范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规范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规范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工程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操纵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规范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纳( D ).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μ代表的是( B ).总体规范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规范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规范化不包括...( C ).命题规范化B.评分规范化C.分数规范化D.施测规范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规范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031ff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3.png)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致力于以心理学与统计学为工具来研究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科学化的美国学者是(C)A、卡特尔B、皮尔逊C、桑代克D、华生2、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对全班同学进行排名:第1名、第2名第3名,等等。
这类数据属于(B)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等比数据3、下列统计方法,不属于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差异系数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4、为探究考试成绩与焦虑程度的关系,宜采用的统计分析图是(A)A、散点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圆形图5、一组数据:34、57、69、78、70、56、80。
这组数据的中数是(D)A、57B、78C、70D、696、百分位数P10=50表示该次数分布表中(A)A、有10%的个案低于50分B、有10%的个案高于50分C、有50%的个案低于10分D、有50%的个案高于10分7、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均值μ增大,则正态分布曲线(D)A、上移B、下移C、左移D、右移8、多个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值偏差的平均数为0,该性质描述点估计评价标准(A)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9、为比较3个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从每个地区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则组内自由度为(C)A、2B、10.C、27D、2910、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回归系数b表示(A)A、x变化1个单位,y随之变化b个单位B、x变化1%,y随之变化b%C、y变化1个单位,随之变化b个单位D、y变化1%,x随之变化b%11、用数字代表特定事物的量表是(A)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16PF是一种(D)A、智力测验B、能力倾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13、下列题型不属于客观题的是(A)A、辨析题B、选择题C、判断题D、匹配题14、阅读理解题满分为50分,全校30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0分,则该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系数为(B)A、0.50B、0.60C、0.70D、0.8015、某道试题的鉴别指数D为0.60则表示该题的区分度(A)A、很好B、良好,修改后会更好C、尚可,仍需修改D、差,必须淘汰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
![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88a4f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7a.png)
全国2022年0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答案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B)0-4A.描述统计C.数理统计B.应用统计D.推论统计2.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卷尺所测出的长度量值是(D)1-15A.称名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适合于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图示方法是(D)1-36A.散点图C.条形图4.算术平均数的缺点是(D)2-44..A.反应灵敏C.计算严密B.直观易懂D.易受极端值影响B.线性图D.圆形图5.与其他差异量数相比,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在于(B)2-59A.易受极端值影响C.简单易懂6.通常|r|<0.2时称为(D)3-69A.高相关C.低相关7.下列属于组内常模的是(D)4-91A.发展常模C.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B.中等相关D.极低相关B.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D.全体数据都参加运算8.当测验太容易时,测验总分分布一般呈(B)5-124第1页,共6页A.倒U型C.正偏态B.负偏态D.J型B.难度D.区分度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的测验是(A)6-151A.安置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11.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就成为(A)7-212A.(0,1)C.(50,10)B.(1,0)D.(10,50)12.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而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时,最适宜的抽样方法是(B)7-220A.整群抽样C.分阶段抽样B.分层抽样D.等距抽样13.统计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由0.05变为0.01,则会(C)8-243A.增加I型错误C.减少I型错误B.减少Ⅱ型错误D.同时减少I型和Ⅱ型错误14.对计数数据和交叉分类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最适合的方法是(B)9-265A.t检验C.F检验B.某检验D.Z检验B.标准差D.差异系数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https://img.taocdn.com/s3/m/b67a037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6f.png)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A.0.90B.0.10C.-0.40D.-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A.0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第1页共8页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A.F检验B.z检验C.t检验D.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A.KB.K-1C.K-2D.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a69a28e86294dd88d0d26b48.png)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A.计算题B.证明题C.作图题D.选择题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A.7B.8C.10D.16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A.常模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A.领会B.评价C.分析D.知识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A.等级相关B.点双列相关1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C.积差相关D.列联相关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分阶段抽样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A.Z分布B.t分布C.2χ分布D.F分布13.在统计学中,总体相关系数表示为()A.rB.ρC.μD.δ14.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60分,标准差为5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Z=2,则其考试成绩分数为()A.62B.65C.70D.7515.下列一般不.影响样本对总体代表性的因素是()A.总体本身离散性B.总体容量大小C.抽取样本容量大小D.抽样方法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比率变量2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317.标准分数常模 18.心理测验19.总体分布拟合良度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简述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d39c05ec3a87c24128c45a.png)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D.教学的重要手段2.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计表就能较方便地了解处于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这时可编制一个( )A.绝对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积次数分布表D.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3.下列数据中,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的是(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4.适合显示各统计事项占总体比例的图形是( )A.散点图B.条形图C.圆形图D.线形图5.下面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A.XB.PRC.SD.wX6.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A.布鲁姆B.皮尔逊C.比内D.斯皮尔曼7.百分等级数值是( )A.名义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8.下列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19.利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查某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数为102,标准差为18,某学生得分为120,那么他的离差智商为( )A.110B.115C.120D.12510.是非题的特点是( )A.不容易猜测B.评分误差大C.适用范围有限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11.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12.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发散性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 )A.敢为性B.创造性C.独特性D.稳定性13.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A.10B.20C.30D.4014.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又称为( )A.零假设B.备择假设C.研究假设D.统计假设15.统计假设检验中关于单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显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样分布两尾B.危机域只有一块C.检验目的为了推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D.抽样分布只有一个尾侧没有临界值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化测验17.组内常模18.学习能力倾向测验19.显著性水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
2006_4 《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含答案)
![2006_4 《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2a2270b4c2e3f572763fb.png)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测量评估数据的是( )。
A.王红每分钟跳绳107下;B.王红的智商为123;C.王红在某年级2班;D.这学期王红班里有10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
2.在同一个图形中,允许画若干条不同的线形图,一般不超过:( )。
A.2条B.3条C.4条D.5条3.在某个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一组的实际下限是:( )。
A. 79.0B. 79.5C. 80.0D. 80.54.X、Mdn、Mo三点合一时,数据分布形态为:( )。
A.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多峰态5.某生的平时语文成绩为80分,期中考试为85分,期末考试为78分,综合评定成绩时,应该用什么量数代表其水平更合理( )。
A.XB.MdnXC.MoD. w6.平均差的缺点是( )。
A.不直观B.不是所有数据参加运算C.不便于做进一步代数运算D.科学性较差7.下面哪个量数是相对差异量数( )。
A. XB.MdnC.CVD.Mo第 1 页共7 页8.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时使用的测验是( )。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能力倾向性测验9.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弱的是( )。
A.-0.80B.-0.46C.0.15D.0.5210.某份数学试卷满分为100,现在要分析试卷中某道以0或1计分的题目的区分度,应采用( )。
A.二列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11.一个测验在对同一批被试进行多次测量时结果的一致性叫做(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2.下列各种统计方法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
A.t检验B.计算标准差C.求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D.方差分析13.在平均数抽样分布的统计图上横轴表示( )。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6697c5af45b307e87197f6.png)
全国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的内容除描述统计外,还包括( )A. 差异检验B. 推断统计c•数据统计 D. 标准分数2.下列数据中属于计数数据的是( )A•李艺期末英语考了86 分B•李艺每月有10兀零花钱C.李艺每节课下座位3次D.李艺60米跑用了12秒3.中位数的优点是()A. 不受极端值影响B. 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 以下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关系数r 与样本容量无关B. 样本容量越大,相关系数r值越大C. 样本容量越大,相关系数r值越稳定D. 样本容量越小,计算相关系数的抽样误差也越小5. 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r=0,表示两个变量()A. 相关程度不高B. 不相关C. 不存在明显的直线性相关D. 存在曲线相关6. 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 结构效度B. 表面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内容效度7. 下列P 值中,表示项目实际难度最大的是( )A.0.81B.0.75C.0.35D.0.138.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考试内容和( )A.考查目标B.考试题型C.考试类型D.考试工作量9. 适合考查较为复杂智能的测题是( )A.论述题B.选择题C.填空题D.匹配题10. 实验技能考核需遵循全面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 )A.客观性原则B.个性化原则C•标准化原则 D.稳定性原则11. 简单随机抽样必须符合以下原则( )A.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B.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B.3D.5 df 总为( B.N- D.N-C •机会均等,相互不独立 D.机会均等,相互独立12.在假设检验中,a 取值越小,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 )A.越高B.越低C.越明显D.不明显13.一个2X 3列联表的自由度是( )A.2 C.414. 单因素方差分析 A.K- 1 C.N- 215. 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A.直接性B.间接性C.全面性D.动态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二、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 集中量数 17. 负相关 18. 项目区分度 19」型错误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从中任选做 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 3题给分) 20. 反映教育现象的数据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21. 说明百分等级常模的局限性。
全国2010年0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含答案
![全国2010年0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f50a0cc22bcd127ff0c01.png)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C )1-15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D )6-165A.计算题B.证明题C.作图题D.选择题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C )2-48A.7B.8C.10D.16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D )6-153A.常模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C )2-40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B )6-162A.领会B.评价C.分析D.知识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A )3-76A.等级相关B.点双列相关C.积差相关D.列联相关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D )10-295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C )5-129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B )7-221第 1 页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分阶段抽样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B )6-180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A )7-226A.Z分布B.t分布C.2χ分布D.F分布13.在统计学中,总体相关系数表示为(B )8-259A.rB.ρC.μD.δ14.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60分,标准差为5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Z=2,则其考试成绩分数为(C )4-104A.62B.65C.70D.7515.下列一般不.影响样本对总体代表性的因素是(B )7-218A.总体本身离散性B.总体容量大小C.抽取样本容量大小D.抽样方法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比率变量1-15答: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b4a89be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c.png)
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2一、什么是教育统计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欧洲。
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事物进行量的统计和分析。
就是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获取有关事物特征的定量数据,并根据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对数据加以整理、计算、分析及推断,最后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二、教育统计的分类依据统计的功能,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描述统计是把调查得来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类、概括和表述,以定量描述样本或总体的特征。
其主要内容有: ①数据分组; ②计算一组数据的特征值; ③相关分析。
推断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情况。
其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卡方分析等。
描述统计特征1:集中量数,特征2:差异量数,特征3:相关分析三.教育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最初将统计学应用到心理与教育领域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生物学家高尔顿。
高尔顿的学生皮尔逊在统计学理论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4年撰写了《精神与社会测量学导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教育统计的专著。
一.测量测量就是依据一定法则对事物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三个要素:测量对象(事物)、法则、数值(结果)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测量的单位和参照点。
(一)测量的单位理想的测量单位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二是要有相等的量。
(二)测量的参照点参照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绝对参照点;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人定的参照点)。
三.教育测量的定义与特点狭义的教育测量是指通过测验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测量泛指对教育领域内各种事物或现象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的特点:目的性;间接性;不确定性(随机性与模糊性)四.教育测量学的发展历史中国是教育测量的故乡;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量学之父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的意义(简答)一.科学测评学生学习进展,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二.定量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三.加强定量分析,推动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一.数据的种类(一)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根据数据的来源(二)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等比数据——根据测量水平(56,重点)(三)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根据数据分布的形式(57)二.数据的特点(简答)(一)数据的离散性(二)数据的变异性(三)数据的规律性一.简单次数分布表(一)求全距:R=Xmax-Xmin(二)定组数:K=1.87(N-1)2/5(三)定组距:全距R与组数K的比值取整(四)写出组限:每组起止点界限(表述组限/实际组限)(五)求组中值:组中值=(组实上限+组实下限)/2(六)登记次数 (61)要求学会61页表2-3的阅读与填充,主要是2和6-9栏实际组限是起点和终点向下移0.5个单位常用统计分析图(选择题)一.散点图: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
自考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历年真题 汇总
![自考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历年真题 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c571f48e53a580217fcfe11.png)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的量尺是()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在某个语文测验分数分布表中,“70~75”这一组的累积次数是30,这表示:()A.70分以下有30人B.70分以上有30人C.74.5分以下有30人D.74.5分以上有30人3.可以用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相关性的统计图是()A.圆形图B.散点图C.直方图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4.揭示数据个数占总个数比例的百分数的量数是()A.PR B.XC.S D.M dn5.比较两个测量单位不同的次数分布数据差异程度应用()A.CV B.SC.AD D.PR6.右图表示()A.相关很高,是正相关B.相关很高,是负相关C.相关很低,是正相关D.相关很低,是负相关7.下面属于组内常模的是()A.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C.全国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8.以下代表测验工具的正确性,反映测验质量高低和测验性能的指标是()A.测验信度B.测验效度C.测验难度D.测验区分度9.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有简易、随意、灵活和()A.相对稳定B.测验性能较差C.测验覆盖面宽D.测验针对性强10.测量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对象和环境的关系,与人们的行动逻辑能力的认知层次是()A.知识B.分析C.领会D.应用11.测量一般的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测验是( ) A .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B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C .创造力测验 D .人格测验 12.必然事件的概率值是( ) A .-1.00 B .0.00 C .1.00 D .10.0013.原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情况下的平均数抽样分布为( ) A .t 分布 B .标准正态分布 C .F 分布 D .χ2分布14.当数据相同,α水平相同时,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 ) A .准确性高 B .灵敏度低 C .灵敏度高 D .准确性低 15.2×2列联表中的χ2统计量的自由度为( ) A .0 B .1 C .2 D .3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相对次数分布表 17.相关 18.样本 19.χ2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题全答者按前3题评分)20.简述数据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 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 A. F 检验 B. z 检验 C. t 检验 D. χ2检验 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 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 A. K B. K -1 C. K -2 D. K -3 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 A.总体正态且相关 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 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 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点双列相关 17.分层抽样 18.显著性水平 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21.比较积差相关和等级相关的异同。
22.终结性测验的特点。
23.χ2检验的主要用途。
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甲、乙两位老师对5个学生的作文分别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如下表,求他们评定结果的等级相关程度。
25.某考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的成绩及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假定各科原始分数水平上检验各种态度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10分,多选做者按第1小题给分)27.随机抽取甲、乙两校高中学生各12名,共同参加时事测验,测验成绩如下表。
已知测验成绩正态分布,总体方差齐性。
(1)分别求出两校的平均成绩。
(2)求SE X X 12 。
甲校20 18 16 21 10 9 22 8 12 15 18 10 乙校21 10 15 20 16 15 13 18 5 8 10 10 28.某教师将随机抽取的15名学生又随机分成三组,使其分别接受一种识记方式的实验,实验后测验结果如下表。
已知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各总体方差齐性。
请在 =0.05水平ⅠⅡⅢ8 2 85 5 66 3 74 3 65 2 5合计28 15 32六、论述题(12分)29.如何根据测验的类型选择信度的估计方法?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A3.D4.C5.D6.B7.C8.A9.C 10.A11.D 12.C 13.D 14.D 15.B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在计算相关系数时,如果双变量数据中有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二分类称名变量数据,这时所计算的相关是点双列相关。
17.当总体较大、抽样样本容量较小,且总体内部结构较复杂时所采用的一种抽样方法,其实质是将总体各部分按其容量在总体规模中的比例,分派到样本结构中去,然后进行抽样。
18.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被称为统计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记为α。
α的取值越小,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越高。
19.χ2检验中的一类,在统计检验中,它常用来检验双向分类数据中两个分类特征数量之间是独立无关还是有连带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做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多选做者按前3题给分)20.(1)差异量数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度的量数;(2)它可以大体判断一组数据与其中心位置的平均差异程度;(3)还可以用这些差异量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4)此外,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相互联系,能够反映集中量数代表性的好坏。
21.相同之处:两者均是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相关的强度与方向的量。
不同之处:(1)两者适用的条件不同,积差相关适用于两个变量均是连续变量的情况,而等级相关则适用于两变量均是顺序变量。
(2)计算精度不同,积差相关能更精确地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等级相关则只能粗略地描述相关的情况。
22.(1)包括广泛的教学内容,通常是一门课程或一个学期教学内容的有效抽样。
(2)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水平,不仅检查学生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还要检查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题目内容抽样,相对其他类测验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
(4)题目的难度分布全距相对来讲更大一些。
23.χ2主要用途是基于实际观测次数和理论期待次数之间差异程度的考察,检验以下两类问题。
(1)检验某抽样观测数据的分布是否与某一理论分布相一致,即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
(2)检验双向分类列联表数据下,两个分类特征(即两个因素变量)之间是彼此相关还是相互独立的问题,即独立性检验。
四、简单计算(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解:(1)计算两名教师对同一名学生评定成绩的等级差D及∑D2∑D2=(-1)2+(-2)2+22+32+(-2)2=22(2)计算r Rr R=1-611622551222∑-=-⨯-Dn n()()=-0.1则两位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定存在负相关,相关为-0.125.解:Z语=838010-=0.3,Z数=969012-=0.5Z英=75708-=0.625则三科成绩中,英语高于数学,数学高于语文。
26.解:(1)H0:持三种态度的人数无显著差异H1:持三种态度的人数有显著差异(3)计算χχ2=∑-=-+-+-()()()()f ffee2222503030503030103030=26.67(4)查表df=K -1=3-1=2 χ0012.=9.210χ2=26.67>χ0012.=9.210,则有充分理由否定虚无假设持三种态度的人数有显著差异。
各种态度间存在显著差异。
五、综合计算(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做1小题,共10分,多选做者按第1小题给分) 27.解:(1)两校平均成绩为:X X n 甲甲=∑=/.1492 X X n 乙乙=∑=/.1342(2)SE S S n X X 甲乙甲乙-=+-=-=2214516121203.. (3)H 0∶μ甲=μ乙 H 1∶μ甲≠μ乙(4)t=X X SE X X 甲乙甲乙--=0.74(5)查t 表df=2n -2=22 本检验为双侧检验t α/2=±2.074因为t=0.74<t α/2,所以接受虚无假设,即两校学校测验无显著差异。
28.解:(1)H 0:μ1=μ2=μ3H 1:至少有一对μ不等 (2)计算各个离均差平方和SS 总=∑∑X 2-(∑∑X)2/N=427-562535⨯=52 SS 内=∑∑X 2-∑()∑X n2=427-406.6=20.4SS 间=SS 总-SS 内=31.6(3)df 间=K -1=3-1=2df 内=N -K=3×5-3=12 MS 间=SS df 间间MS 内=SS 内/df 内 F=MS MS 间内0.050.05 六、论述题(12分)29.(1)测验信度是测验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数(测值)的一致性。
它反映了测验工具对各种随机误差控制的好坏,是测验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
(2)由于真分数无法直接得到,因而通常需要采用重测法、平行形式法、折半法和内部一致性系数等几种方式来估计信度,但由于每一种方法都特别强调了对某方面误差的控制,因此,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测验。
(3)重测法多用于所测特质是相对稳定的测验。
如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等。
(4)平行形式法和折半法多用于学业成就测验和智力测验。
(5)内部一致性系数多用于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和个性测验,但当测验所测特质包含性质不同的方面时,不能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
(6)以上信度系数估计方法的选择是相对的,实践中可根据测验目的、性质不同采取多种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