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_吴淦国
肖板及其外围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肖板及其外围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吴淦国;陈柏林;黄仁生;吴建设;张达
【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
【年(卷),期】1999(5)3
【摘要】肖板及外围地区是闽中"金三角",矿点(床)众多.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条件、麻源群变质岩以及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找矿的主要标志.金矿床以与燕山早期岩浆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为主,矿化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肖板、龙门场、杨梅、徐州、岭头坪、葛坑是有利的找矿远景区,特别是火山拗陷区内的金矿点或小型金矿床集中区,应注意寻找盖层之下基底变质岩系中与肖坂类似的大、中型金矿床.
【总页数】7页(P58-64)
【作者】吴淦国;陈柏林;黄仁生;吴建设;张达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福建闽西地质队,福建,三明,365001;福建闽西地质队,福建,三明,3650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2;P618.51
【相关文献】
1.某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其外围找矿方向探讨 [J], 吴建忠
2.云南省墨江金厂外围马伏洞地区金镍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J], 张七道;谭
锦
3.内蒙古狼山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外围找矿方向分析 [J], 梁彦波;岳德臣
4.八卦庙及外围金矿控矿因素与富集成矿规律研究 [J], 汶博;陈明寿;柳小勇
5.山东淄博肖家庄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J], 王铮;伊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赣东北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谱系
赣东北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谱系王长明;吴淦国;张达;罗平;狄永军;余心起【摘要】赣东北地区位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复合部位,中、新生代受到北北东向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作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多、成矿强度大、矿床类型多样.近年来区内找矿工作有了新突破,对内生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也有了新的进展.对照其大地构造单元笔者将赣东北地区划分成2个成矿带,7个成矿亚带,总结了4个主要成矿期,归纳出4大主要成矿系列,构建了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13页(P588-600)【关键词】区域成矿;成矿系列;成矿谱系;赣东北【作者】王长明;吴淦国;张达;罗平;狄永军;余心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江西地矿局赣东北地质大队,江西,上饶,334000;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7赣东北地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北毗安徽,南靠武夷山与福建接壤,西濒鄱阳湖与省会南昌市隔湖相望。
115°59'00″~118°18'25″E,27°40'00″~29°59'23″N,总面积约 31 600 km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赣东北地区发现铜厂铜矿、富家坞铜矿、永平铜矿、金山金矿、银山铅锌矿、冷水坑银铅锌矿及众埠街锰矿大型矿床,朱砂红铜矿、铁砂街铜矿、虎家尖银金矿、长寿源银铅锌矿、下湖铅锌银矿、观音寺铅矿及磨盘山钨矿中型矿床。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1年总目录第1期刘江,张进江,郭磊,戚国伟.2011.大青山伸展拆离断层运动学涡度研究及构造指示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11.汪洋,程素华.2011.中国东部岩石圈热状态与流变学强度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2-23.闫淑玉,张进江,张波,孟树,王晓先.2011.新疆巴楚地区共轭膝折带的物理模拟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24-31.张玉芝,王岳军,范蔚茗,张爱梅,张菲菲.2011.江南隆起带新元古代碰撞结束时间:沧水铺砾岩上下层位的U-Pb年代学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32-46.李占东,马金龙,刘文超,邹越,肖佃师,陈海峰,胡慧婷,李阳.2011.鸡西盆地梨树镇坳陷晚白垩世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条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47-55.刘栋梁,宋春晖,颜茂都,张伟林,方小敏,李海兵.2011.初探玉门砾岩沉积速率时空变化对气候-构造相互作用的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56-63.张爱梅,王岳军,范蔚茗,张菲菲,张玉芝.2011.福建武平地区桃溪群混合岩U-Pb定年及其Hf同位素组成:对桃溪群时代及郁南运动的约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64-72. 张菲菲,王岳军,范蔚茗,张爱梅,张玉芝.2011.江南隆起带中段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U-Pb 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73-84.程学展,夏斌,李建峰,于漫,钟立峰,黄强太,施秋华.2011.罗布莎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85-94.程素华,汪洋.2011.TTG岩系Nb-Ta-La分馏特征的地球化学模拟:对太古宙板块俯冲与大陆地壳生长机制的约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95-104.王明艳,王安建,邓圣富,刘伟,张德贤.2011.澳大利亚布朗斯(Browns)Co-Cu-Ni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与中国南方黑色岩系金属矿床对比.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05-117.覃娴瑟,吴堑虹,于洪立.2011.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矿石微观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18-127.赵义来,刘亮明.2011.复杂形态岩体接触带成矿耦合动力学三维数值模拟:以安庆铜矿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28-136.方维萱,贾润幸.2011.云南个旧超大型锡铜矿区变碱性苦橄岩类特征与大陆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37-149.李强,韩润生,黄应才,李德.2011.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构造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49-155.王少怀.2011.紫金山矿集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56-160.燕宁,李社宏,陆智平,王飞,李发明.2011.青海省兴海县索拉沟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1):161-166.第2期余一欣,周心怀,彭文绪,魏刚,吕丁友.2011.盐构造研究进展述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69-182.马乾,张军勇,李建林,李文华,刘国勇,冯朝荣.2011.南堡凹陷扭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83-189.邓昆,张哨楠,周立发,刘燕.2011.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90-197.彭美丽,易金,姚蓉,吴川,朱江建,王岳军,孙珍,林舸.2011.华南多层推滑构造系的物理模拟实验.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198-206.于福生,王彦华,李学良,李晓剑,冯自成.2011.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模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07-215.谢韬,林仕良,李富,丛峰,李再会,邹光富.2011.龙陵-瑞丽断裂潞西段的发育特征及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16-220.钱建平,陈宏毅,吴小雷,王自国,蒙勇.2011.胶东望儿山金矿成矿构造分析和成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21-231.伍跃中,乔耿彪,陈登辉.2011.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初步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32-241.肖朝阳,黄强太,张绍阶,夏斌,王宝林.2011.EH4电磁成像系统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以黄金洞金矿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42-248.张万良,余西垂.2011.相山铀矿田成矿综合模式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49-258. 张旗,金惟俊,李承东,王焰,王元龙.2011.花岗岩与地壳厚度关系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59-269.章健,陈卫锋,陈培荣.2011.华南印支期产铀和非产铀花岗岩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差异.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70-277.尹继元,袁超,王毓婧,龙晓平,关义立.2011.新疆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岩浆活动记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78-291.王智琳,许德如,张玉泉,陈福雄,王力,吴俊.2011.海南石碌铁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ICP-MSU-Pb定年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292-299.伍静,梁华英,莫济海,张玉泉,胡光黔.2011.玉龙斑岩铜矿带莽总含矿斑岩体岩石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300-306.杨帆,邹国富,吴静,李峰,姜永果,赵向东.2011.中甸春都铜矿区岩体成岩时代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307-314.陈杨,刘树根,李智武,邓宾,曾祥亮,林杰.2011.川西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与龙门山的有限隆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2):315-323.第3期陈宣华,杨农,叶宝莹,王志宏,陈正乐.2011.中亚成矿域多核成矿系统西准噶尔成矿带构造体系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25-338.杨喜安,赵国春,宋玉波,田飞,董汉文,高建伟.2011.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拆离断层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39-347.牛树银,王宝德,张建珍,马宝军,孙爱群,聂凤军,江思宏,陈超,张占升,刘福林,赵志远.2011.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的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48-354.王军,赖中信,张辉仁,汤世凯,杨坤光.2011.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55-363.赵少杰,钱建平,陈宏毅.2011.遥感线性构造分形统计和蚀变信息提取在桂东地区金铅锌锡多金属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64-371.王彪,陈利燕,王核,任广利,吴玉峰,黄朝阳,付王伟.2011.遥感蚀变信息定量提取方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以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72-377.李朋,任建业,阳怀忠,胡德胜,张云鹏.2011.巴楚地区断裂带内热液流体活动及对碳酸盐岩改造的特征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78-385.祝瑞勤,奚小双,吴堑虹,杨震.2011.广西平果堆积型铝土矿成矿封闭环境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86-393.薛静,戴塔根,付松武,马国秋,黄伟盟.2011.广西武宣盘龙铅锌矿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394-403.冯昌荣,吴海才,陈勇.2011.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赞坎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04-409.刘义茂,杨东生,杨小强,庞保成.2011.华南沉积岩系Hg、Sb丰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10-420.汤朝阳,吴健辉,王国强,赵武强,王建雄.2011.羌塘盆地中部上三叠统“甲丕拉组”沉积演化及研究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21-428.夏换,陈根文,刘群,罗勇.2011.西天山吐拉苏盆地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29-438.邹光富,林仕良,李再会,丛峰,谢韬.2011.滇西梁河龙塘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 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39-451.夏斌,刘立文,张玉泉,黄强太,夏连泽,王洪,董春艳.2011.云南马厂箐钾质碱性花岗岩特征和锆石U-Pb年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52-456.邵同宾,嵇少丞,李建峰,王茜,宋茂双.2011.Paterson高温高压流变仪及其在岩石流变学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3):457-476.第4期吕古贤,孙岩,刘德良,吴学益,刘瑞珣. 2011.构造地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479-494.吕古贤,曹钟清,郭涛,申玉科,杨兴科,张迎春. 2011.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构造岩相体系分布与成矿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长江式”构造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495-501.胡宝群,吕古贤,孙占学,李满根,史维浚,李学礼,王运,白丽红. 2011.江西相山铀矿田中断裂与水相变耦合成矿——以邹家山矿床铀成矿作用分析为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02-512.许德如,王力,王智琳,吴俊,吴传军. 2011.江西萍乐凹陷构造-沉积演化的基本特征及对找煤预测的启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13-524.李荣西,段立志,陈宝赟,张少妮. 2011.东胜砂岩型铀矿氧化酸性流体与还原碱性热液流体过渡界面蚀变带成矿作用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25-532.李洪奎,李逸凡,耿科,禚传源,张玉波,梁太涛. 2011.山东鲁东碰撞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探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33-542.宋明春,焦秀美,宋英昕,李培远,万国普. 2011.鲁西隐伏含铁岩系——前寒武纪济宁岩群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43-551.方维萱,张海,贾润幸. 2011.滇桂个旧-那坡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动力学与成矿序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52-566.卿敏,张文钊,唐明国,葛良胜,韩先菊. 2011.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田构造系统及其控矿规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67-575.李俊平,李永峰,罗正传,谢克家. 2011.大别山北麓钼矿找矿重大进展及其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76-586.徐明,蔡明海,彭振安,张诗启,陈艳,王显彬. 2011.广西铜坑锡多金属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87-595.张照伟,李文渊,高永宝,张江伟,郭周平,李侃. 2011.青海省化隆县下什堂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研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596-602.周灵洁,张正伟,程远,沈能平,张中山,游富华. 2011.西昆仑北部地区铅锌铜矿带遥感构造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03-611.陈小龙,吕古贤,唐朝永,郭涛,董敏. 2011.显微构造研究在新城金矿成矿深度测算中的应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12-617.吕承训,吴淦国,陈小龙,张迎春,张迅与,赵海. 2011.新城金矿蚀变带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18-627.孙圣思,嵇少丞. 2011.大洋板块俯冲带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剪切波分裂的成因机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5(4):628-647.2010年总目录第1期聂江涛,魏刚锋,姜修道,李赛赛,任金彬,任华.2010.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19.徐政语,姚根顺,郭庆新,陈子炓,董庸,王鹏万,马立桥.2010.黔南坳陷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解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20-31.谭凯旋,谢焱石.2010.新疆阿尔泰地区断裂控矿的多重分形机理.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32-39.姚琪,张微,廖林,马志江,孟立丰,高翔.2010.杭州湾地区长兴-奉化断裂的展布及中新生代活动特征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40-47.龙根元,吴世敏,刘兵,郭翔燕.2010.琼东南盆地半地堑特征及其动力学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48-54.郭晓东,王治华,王欣,陈祥,王绍明,覃文明.2010.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55-62.钱建民,濮为民,钟增球,林清贫.2010.浙江遂昌治岭头筒状铅锌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63-70.李文辉,钟晓清,张苑平,刘师先.2010.广东省博罗县横河钠长石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机理.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71-77.王进军,李亚林,陶晓风,张瑞军.2010.西藏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地质构造条件与油气保存关系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78-83.李峰,陈珲,鲁文举,罗思亮.2010.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形成年龄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84-91.邹和平,张珂,刘玉亮,李刚.2010.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92-104.徐力峰,夏斌,李建峰,钟立峰.2010.藏北湖区拉弄蛇绿岩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05-113.李印,韩峰,凌明星,刘健,李献华,李秋立,孙卫东.2010.蚌埠荆山和涂山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14-124.罗郧,李金发.2010.武当地块耀岭河群中两类不同性质的酸性火山岩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25-132.杨高学,李永军,司国辉,吴宏恩,金朝,张永智.2010.东准卡拉麦里地区贝勒库都克岩体锆石LA-ICPMSU-Pb测年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33-138.李社宏,李文铅,丁玉进,刘建平,梁前勇,曹志明.2010.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1):139-146.第2期于福生,张芳峰,杨长清,李学良,冯自成.2010.龙门山前缘关口断裂典型构造剖面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变形主控因素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47-158.王建,李三忠,金宠,王岳军,张国伟,刘丽萍,刘鑫.2010.湘中地区穹盆构造:褶皱叠加期次和成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59-165.郝义,李三忠,金宠,戴黎明,刘博,刘丽萍,刘鑫.2010.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66-180.沈晓明,张海祥,马林.2010.洋脊俯冲及其在新疆阿尔泰地区存在的可能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81-195.桑广森,夏斌,张胜利,蔡周荣,梁正中,万志峰.2010.松辽盆地徐家围子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196-203.刘华,陈建平.2010.准噶尔盆地乌夏逆冲断裂带三叠纪-侏罗纪构造控扇规律及时空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04-215.秦建华,丁俊,刘才泽,张启明.2010.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区域成矿环境.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16-223.杨钻云,刘肇昌,钟康慧,邱仁轩,秦术凯,王乐峰.2010.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区构造体系及与成矿的关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24-232.王雷,韩润生,黄建国,胡一多,杨勇.2010.云南易门凤山铜矿床59#矿体分布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33-238.秦兵,朱汇派,唐文春.2010.四川阿坝地区刷马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39-245.杨建国,翟金元,杨宏武,王小红,谢春林,王兴安,任秉琛.2010.甘肃花牛山喷流沉积型金银铅锌矿床控矿因素与找矿前景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46-254.吴孔友,刘磊.2010.大南盘江地区构造对油气藏破坏作用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55-260.陈进,毛先成,彭省临,邹艳红.2010.物化探技术有效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以凤凰山铜矿CSAMT法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62-268.杨兴科,晁会霞,张哲峰,姚卫华,董敏.2010.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紫金山岩体特征与形成的动力学环境——盆地热力-岩浆活动的深部作用典型实例剖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69-281.罗志高,王岳军,张菲菲,张爱梅,张玉芝.2010.金滩和白马山印支期花岗岩体LA-ICPMS 锆石U-Pb定年及其成岩启示.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82-290.夏抱本,夏斌,王保弟,李建峰,张兴国,王英超.2010.汤不拉含矿斑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对斑岩钼铜矿的制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2):291-297.第3期●构造地质学尹新义,任建业,雷超.2010.琼东南盆地东部层间断层系及其形成机制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299-307.林海涛,任建业,雷超,闵慧.2010.琼东南盆地2号断层构造转换带及其对砂体分布的控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08-316.柏道远,李长安,王先辉,马铁球,周柯军,彭云益,李纲,陈渡平.2010.第四纪洞庭盆地构造性质及动力机制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17-330.查显锋,董云鹏,李玮,杨钊,万斌,杨晨.2010.南秦岭佛坪隆起的成因探讨——构造解析的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31-339.唐大卿,陈红汉,孙家振,张辉,陈栗.2010.郯庐断裂带伊通段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控盆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40-348.●构造地质与成矿学陈懋弘,黄庆文,李继贤,蒋柏昌,张长明.2010.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成矿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49-361.王彪,王核,任广利,刘建平,赵玲.2010.安徽南部桃冲地区铁矿床控矿构造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62-367.林刚,朱纯六,许德如.2010.宁芜南部成矿模式及对深部找矿的思考.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68-377.谢焱石,谭凯旋,郝涛.2010.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分形与混沌动力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78-385.张国荣,芦青山,费一清.2010.ETM+数据在甘肃省肃北县黑刺沟一带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86-390.●岩石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朱清波,杨坤光,王艳.2010.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的年代学约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391-401.关俊朋,何斌,李德威.2010.庐山地区星子群碎屑锆石SI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402-407.张爱梅,王岳军,范蔚茗,张菲菲,张玉芝.2010.闽西南清流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锆石U-Pb 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408-418.谢韬,林仕良,丛峰,李再会,邹光富,李军敏,梁婷.2010.滇西梁河地区钾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419-428.陈希清,付建明,程顺波,徐德明,马丽艳.2010.利源复式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429-434.李创举,包志伟.2010.河南舞阳南部张士英岩体的地球化学与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435-443.魏军才,张建新,邢旭东,鲁江.2010.洞庭湖区沉积物物源推断的地球化学指标与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3):444-449.第4期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构造与沉积地质研究专集吴永平,杨池银,王华,任建业,焦养泉,陆永潮,黄传炎.2010.歧口凹陷构造-层序-沉积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51-460.任建业,廖前进,卢刚臣,付立新,周江羽,祁鹏,史双双.2010.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61-472.吴永平,周立宏,王华,廖远涛,王家豪,任培罡,滑双君.2010.歧口凹陷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性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73-483.杨池银,周建生,焦养泉,吴立群,鲁超,吕琳,荣辉,顾元,白小鸟.2010.歧口凹陷北大港潜山南北向走滑断裂的河道化作用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84-491.周江羽,卢刚臣,李玉海,任建业,于超,祁鹏,钱茂路.2010.歧口凹陷复式含油气系统及构造控藏模式.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92-498.吴立群,蒲秀刚,焦养泉,韩国猛,鲁超,刘孟合,杜玉梅.2010.断陷盆地单因素精细取证下的沉积体系综合分析——以歧口凹陷古近系沙三二亚段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499-511.石万忠,王振升,宋志峰,马建英,陆永潮,刘国全.2010.北大港潜山在沙三段沉积期的隆升状态及其对沉积物源的供给.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12-519.荣辉,肖敦清,白小鸟,王书香,孙家宁,杜玉梅.2010.歧口凹陷中部古近系沙三一亚段水下扇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20-528.陈平,苏俊青,陆永潮,石万忠,林卫兵,高勇,杜学斌,周韬,杜民.2010.歧口凹陷歧深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及其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29-535.石先滨,李红香,黄传炎,蒲秀刚,曾清斌,陈思,任培罡.2010.黄骅坳陷歧北次凹古近系沙一下亚段地质体精细刻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36-544.吕琳,王文革,鲁超,陈善勇,陈长伟,于长华,吴立群,袁淑琴.2010.歧口凹陷古近系东二段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45-553.杜学斌,祝文亮,解习农,陆永潮,于学敏,林卫兵,张亮,雷振宇,彭伟.2010.歧深地区双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54-562.刘恩涛,岳云福,黄传炎,周育文,廖远涛,陈思,石先滨,任培罡.2010.歧口凹陷东营组沉降特征及其成因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63-572.胡才志,曾佐勋,任建业,祁鹏,李志勇,胡烨.2010.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中心迁移:数值模拟证据.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73-584.彭文绪,张如才,孙和风,史浩,吴奎,贺电波,姚以泰.2010.古新世以来郯庐断裂的位移量及其对莱州湾凹陷的控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85-592.张永辉,夏斌,万念明,万志峰,施秋华,蔡嵩.2010.车西洼陷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93-598.闵慧,任建业,高金耀,左玉山.2010.南海北部古俯冲带的位置及其对南海扩张的控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4(4):599-605.2009年总目录第1期贾承造.2009.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构造与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9.周新源,苗继军.2009.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及勘探方向.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0-18.何登发,周新源,杨海军,雷刚林,马玉杰.2009.库车坳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大油气田的控制作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9-32.杨树锋,陈立峰,肖中尧,罗俊成,陈汉林,王步清,程晓敢,廖林.2009.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33-37.陈汉林,罗俊成,郭群英,廖林,肖中尧,程晓敢,杨树锋,王步清.2009.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中新生代变形史与构造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38-45.卢华复,王胜利.2009.地震剖面中走滑断层旋向判断模型——以塔东阿拉干北断层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46-48.漆家福,雷刚林,李明刚,谷永兴.2009.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49-56.汪新,唐鹏程,谢会文,雷刚林,黄少英.2009.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57-65.王月然,魏红兴,蒋荣敏,黄少英.2009.库车坳陷中段盐相关构造形成控制因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66-75.罗金海,雷刚林,刘良,肖中尧,魏红兴,车自成.2009.阿尔金构造带对塔东南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76-85.王步清,黄智斌,马培领,潘正中,王乐立.2009.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标准、依据和原则的建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86-93.李曰俊,杨海军,赵岩,罗俊成,郑多明,刘亚雷.2009.南天山区域大地构造与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94-104.郑建京,苏龙,刘兴旺,杨鑫,孙国强,张顺存,刘玉虎.2009.压(扭)性动力学环境下动力机制转换与板内沉降拗陷形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05-111.杜治利,罗俊成,王步清,魏巍.2009.柯克亚周缘构造特征差异及其原因.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12-116.黄少英,王月然,魏红兴.2009.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盐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17-123.邬光辉,李启明,肖中尧,李洪辉,张立平,张现军.2009.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特征与油气勘探.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24-130.韩长伟,马培领,朱斗星,杜大伟,肖江,刘雪梅.2009.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31-135.王志勇,程明华,谷永兴,杨涛,袁坤平,王继勋.2009.库车-喀什北缘山前带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36-141.安海亭,李海银,王建忠,都小芳.2009.塔北地区构造和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42-147.丁长辉,周红波,路鹏程,吕东,鲜强,王熊飞.2009.塔中低凸起古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48-153.李强,赵丽.2009.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演化及构造特征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54-159.李建交,吕修祥,范秋海,焦伟伟,伍建军.2009.叠合盆地构造活动枢纽部位形成及其控油气原理——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60-167.杜永灯,张翠梅.2009.VSD技术在构造裂缝预测分析中的应用——以和田古隆起区为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68-174.赵宗举,潘文庆,张丽娟,邓胜徽,黄智斌.2009.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1):175-188.第2期●构造地质学刘永前,方小敏,宋春晖,李立立,程彧.2009.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旋转及其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189-198.谢文彦,王涛,张一伟,姜建群.2009.琼东南盆地西南部新生代裂陷特征与岩浆活动机理.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199-205.薛会,张金川,王毅,徐波,郭华强.2009.鄂北杭锦旗探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06-214.张远兴,叶加仁,苏克露,李令喜,徐俊杰.2009.东海西湖凹陷沉降史与构造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15-223.万志峰,夏斌,蔡周荣,刘维亮,张毅.2009.西北非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组合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24-229.杨福忠,魏春光,尹继全,张春雷,谢寅符.2009.南美西北部典型含油气盆地构造特征.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30-235.●构造地质与成矿学何书跃,李东生,李良林,祁兰英,何寿福.2009.青海东昆仑鸭子沟斑岩型铜(钼)矿区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36-242.郭俊华,毛世东,陈衍景,秦艳,杨福立,李建忠,南争路.2009.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分析.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43-252.彭省临,王颖,杜瑞峰.2009.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隐伏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53-258.魏庆国,原振雷,姚军明,陈伟,乔波,赵太平.2009.东秦岭钼矿带成矿特征及其与美国克莱马克斯-亨德森钼矿带的对比.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59-269.刘健,凌明星,李印,孙卫东.2009.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Fe矿床的稀土成矿模式综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70-282.●岩石大地构造与地球化学张春红,范蔚茗,王岳军,彭头平.2009.湘西隘口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墙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83-293.李建峰,夏斌,刘立文,徐力峰,何观生,王洪,张玉泉,杨之青.2009.西藏群让蛇绿岩辉长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94-298.何观生,戴民主,李建峰,曹寿孙,夏斌,许德如,李文铅,杨之青.2009.相山流纹英安斑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地质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33(2):299-303.。
江西武宁大湖塘地区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doc
I / 54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江西武宁大湖塘地区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 学习中心: 赣州学习中心 学号: 097F29113004姓 名: 罗智勇专 业: 资源勘查工程指导教师: 刘泽东2013年 8 月 24 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学生姓名:罗智勇学号: 097F29113004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江西武宁大湖塘地区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学生姓名:罗智勇学号: 097F29113004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江西武宁大湖塘地区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III / 54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江西武宁大湖塘地区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
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
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罗智勇日期:2013年8月24日摘要江西省武宁县大湖塘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成功勘查是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发现。
大湖塘钨矿田处于扬子板块东部南缘, 九岭—鄣公山隆起区西部与武宁—宜丰北北东向断裂带北东段的交接处, 属大湖塘—同安钨(锡)、钽铌多金属矿带的北段。
矿化类型划分为细脉浸染型、隐爆角砾岩型和石英大脉型。
前者占总储量的74%,该类型以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为容矿围岩,以燕山中期酸性深成至浅成花岗岩为成矿母岩。
矿体厚大且产状平缓,大致平行于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株顶部的接触面分布,以外接触带为主(I1矿体),水平投影面积1.50km2,单工程最大厚度389.33m,平均厚度143.67m,平均品位0.193%,厚度变化系数63.7%,品位变化系数115.8%。
中国东南沿海金,银矿成因类型及成因
中国东南沿海金,银矿成因类型及成因
王文斌;朱韶华
【期刊名称】《黄金科技动态》
【年(卷),期】1989(000)005
【摘要】近几年,我们开展了中国东南沿海(指浙闽粤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
找矿远景的研究,实地考察了该区大部分金、银、银铅锌矿床(点)并收集了有关资料。
据现有资料对该区金、银矿进行了初步分类。
对它们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归纳。
一、概况本区为太平洋西岸东亚火山带的一部分,属大陆边缘活动带。
燕山
旋回机构—火山岩浆活动强烈。
使区内广布中生代陆相火山岩。
根据火山岩的分
布特征。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王文斌;朱韶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01
【相关文献】
1.福兴地一带银矿矿床成因类型及找矿标志探讨 [J], 陈军典
2.山东省莒南县马家峪地区金银矿的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J], 谭永山
3.河北省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床成因类型分析 [J], 曹文托;侯建荣
4.火山—深成带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J], К.,ММ;羌荣生
5.中国东南沿海叶蜡石矿床成因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J], 汪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地; 中晚 侏 罗 世 斑 岩 一 卡 岩 一 液 脉 状 铜 多 金 属 矿 床 可 能 是 俯 冲 板 片 沿 古 钦杭 结合 部 位 发 生 局 部 重 熔 , 成 高 钾 钙 矽 热 形
多金 属 矿 床 成 矿 亚 系列 和 白垩 纪 与 次 火 山活 动 有 关 的 浅 成 低 温 热 液 型 金 银 铅 锌 钨 锡 矿 床 成 矿 亚 系 列 。进 而 讨 论
了各 成 矿 系列 和 亚 系列 的 主要 矿 产 类 型 、 本 特 点 、 成 过 程 、 空 分 布 关 系 和 成 矿 规 律 。初 步 认 为 其 成 矿 背 景 基 形 时
碱 性 花 岗岩 , 后 上 侵 定 位 与成 矿 ; 1 0 5 Ma 大 规 模 钨 锡 多 金 属 成 矿作 用 及 大 花 岗 岩 事 件 可 能 与板 片 窗 有 然 而 6 ~1 0 的 关 , 杭 带 中段 是 板 片 窗 的西 部 边 界 , 是壳 幔相 互 作 用 的 中心 , 而 有 大 量 地 幔 物 质 参 与 成 矿 ;3 Ma 后 , 于 钦 也 因 15 之 由 俯 冲 板 片 运 动 方 向发 生 调 整 , 斜 俯 冲变 成 几 乎 平 行 大 陆 边 缘 运 动 , 致 大 陆 大 规 模 岩 石 圈 伸 展 , 应 绝 大 多 数 不 从 导 相 同来 源 的矿 产 资 源 聚 集 在 火 山盆 地 和 断 陷 盆 地 。此外 , 合 前 人 工 作 和 以 往 工 作 的 基 础 , 出 了 在 钦 杭 成 矿 带 进 结 提
潘家矿区矿石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年龄探讨
体 )为主 。
2.主要 矿 石矿物 特 征及 生成顺 序
矿 区位 于钦 杭 成矿 带 北东 段 ,处 于 浙江 省 “751”重点 勘
潘 家矿 区矿 石 矿物 以 白钨 矿 、黄铜 矿 、方 铅矿 、闪锌 矿 、
查 区之 开 化 桐 村 一淳 安梓 桐 勘 查 区 内 。位 于 浙 西成 矿 带 潘 辉 银 矿 、辉 钼矿 、黄 铁矿 、磁 黄 铁矿 为主 ,其 次 为斑 铜 矿 、孔
2018年 第三 期 基 础 地 质
部鸳
潘家矿区矿石矿物 生成顺序 及成 矿年龄探 讨
吴春晖 杜 雄 柯哲健 浙江 省第 一地 质大 队 杭州 310012 摘 要 :潘 家矿 区位 于钦 行 成矿 带 北 东端 ,综合 信 息表 明 ,矿 区具 有 巨大的铜 钨 钼铅 锌 银 多金 属找 矿 潜 力。 文 章结 合 实例 ,通过 对 初 步光 薄 片鉴 定成 果和 野 外观 察进 行具 体 分析 ,得 出其 矿石 矿 物 生成顺 序 ,然后 对 潘 家 多 金属 矿床 成 矿年龄 进 行 了探 讨 ,可供参 考 。 关键 词 :酸性 岩 浆活 动 ;复式岩 体 ;成矿 年龄
蓝 田组 、皮 同村 组 ,寒 武 系下 统荷 塘 组 、大陈 岭组 ,寒 武 系 中 等 中酸性 小 岩体 在深 部可 能 为一个 较大 的隐伏 岩体 。
统 杨 柳 岗组 ,寒 武 系上 统 华严 寺组 、西 阳山组 及 第 四系 。 区
区内矿床(点 )众 多 ,多数属与燕 山期 中酸性 花岗岩类
位 。 如
镜 下 多呈 小 粒 状 ,棒 状 、环 状 、小 枝 状 、花 朵状 ,块 状 等 。镜
下 观察 发 现 白钨 矿彤 时 间 明显较 早 ,并 普 遍有 后 期 破 碎 现
钦杭结合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
钦杭结合带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周永章;李兴远;郑义;沈文杰;何俊国;虞鹏鹏;牛佳;曾长育【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7(033)003【摘要】The Qinzhou Bay (Q) to Hangzhou Bay (H) metallogenic belt situated in South China,is one of national-wide key metallogenic zones recognized and planned by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and quite famous due to its scale,clustering of deposits and variety of deposit types and useful associate metals.It is also called the Qinzhou Bay to Hangzhou Bay orogenic juncture belt,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itional tectonic zone separating the Yangtze plate and the Cathaysian plate.It is shown that the Q-H belt is an ancient subduction system.Besides Neoproterozoic,there existed Paleozoic continent-oceanic subduction system as evidenced by the occurrence of fossil oceanic crust.The Mesozoic tectonic trasition is a greatly significant geological event,and it made the Q-H belt change from the Tethyan tectonic domain to the West Pacific tectonic domain,resulting in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e stretching and thinning and finally the outburst of Yanshanian magmatism and mineralization in the belt area.Mantle-derived end character is observed,indicating that mantle source materials were involved in the mineraization.The Q-H bel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belt and a fossil ocean-floor exhalation-hydrothermal deposit belt,since granitic porphyryCu (Mo) deposits are scattered over it,as well as rich VMS and SEDEX types of deposits do.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Q-H belt is a fossil subduction system-reworked metallogenic belt,characterized by mineralization of Yanshannian reworking/superimposing on fossil plate subduction system.The Yanshanian granitic porphyry Cu(Mo) deposits origin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island-arc basaltic rocks associated to subduction of the fossil oceanic plate.%钦杭成矿带是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的简称,具有矿床规模大、矿床分布密集、矿床类型齐全、伴生组分多样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的全国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又称为钦杭(构造)结合带,大地构造位置对应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接合带.研究显示,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它在古生代仍存在洋壳,属于洋陆俯冲体系.中生代构造转换是一个重要的地质事件,它使钦杭带由特提斯构造域卷入到西太平洋构造域中,大地构造性质从华夏和扬子板块之间的板块构造机制为主,转为陆内岩石圈拉张伸展构造环境,并产生巨大的地质效应,最突出的是燕山期岩浆的大规模活动以及成矿作用的大爆发.燕山期花岗岩存在确切的幔源端元信息,幔源物质参与了许多矿床的形成,并为最近钨多金属矿床北拓找矿所验证.钦杭结合带是重要的斑岩铜(钼)矿带,斑岩铜(钼)矿在钦杭结合带北、中、南三段均有产出,它们的主成岩成矿年龄是燕山期,但带有古老俯冲带岛弧体系的基因.钦杭带也是一条古海洋喷流热水沉积矿床密集分布带,VMS型铜多金属矿床和SEDEX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发育.钦杭带是一条古老俯冲带改造成矿带,古老俯冲带经燕山期改造/叠加成矿是钦杭成矿带的重要成矿机制.【总页数】15页(P667-681)【作者】周永章;李兴远;郑义;沈文杰;何俊国;虞鹏鹏;牛佳;曾长育【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 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相关文献】1.云开地块北缘加里东期中-基性火山岩的厘定: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早古生代古洋盆存在的证据 [J], 覃小锋;王宗起;宫江华;赵国英;石浩;詹俊彦;王震2.钦-杭结合带南段庞西垌地区Ag-Au致矿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识别与提取 [J], 肖凡;陈建国;侯卫生;王正海3.钦-杭结合带南段新元古代俯冲作用:来自粤西贵子混杂岩变基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J], 虞鹏鹏;周永章;郑义;陈炳辉;杨威;牛佳;周维丽4.钦-杭结合带南段韧性剪切带印支期活动记录:以防城—灵山断裂带为例 [J], 丁汝鑫;邹和平;劳妙姬;杜晓东;周永章;曾长育5.钦杭结合带中段龙头寨群黄竹洞组地质时代的新证据:流纹岩夹层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J], 刘帅;巫建华;杨东光;黄美化;马树松;张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朱溪超大型钨矿床成矿年代学、矿物学及成矿过程研究
江西朱溪超大型钨矿床成矿年代学、矿物学及成矿过程研究于全;陈国华;康川【摘要】位于江南造山带东部的江西朱溪钨矿,是近年发现的一个超大型钨矿床,其矿体主要由矽卡岩型白钨矿组成,产于燕山期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或矽卡岩化大理岩中.为了更好地认识朱溪钨矿的特征和成因,文章采集了花岗岩和矽卡岩的钻孔样品,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研究表明,朱溪矿区的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高分异的特征,属于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中Rb,U,Ta等元素富集,Ba,Nb,Sr和Ti等元素亏损.稀土元素总量偏低,轻稀土相对富集.矽卡岩矿物的电子探针成分结果表明,其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端元组分;单斜辉石以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为主.与白钨矿密切共生的矽卡岩矿物中,萤石、符山石、磷灰石和榍石等富氟的矿物大量出现,表明朱溪钨矿成矿流体为富氟体系,这有利于钨的运移和沉淀.白钨矿REE配分曲线及Mo含量变化所反映的流体性质表明,朱溪钨矿在矽卡岩阶段,总的矿化环境则由氧化向还原环境变化.利用朱溪含矿矽卡岩中榍石进行了原位LA-ICP-MS U-Pb定年,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3±2 Ma,结果显示朱溪钨矿的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属燕山期岩浆活动后的产物.【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8(024)006【总页数】24页(P872-895)【关键词】朱溪钨矿;矽卡岩;白钨矿;榍石U-Pb定年【作者】于全;陈国华;康川【作者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江苏省玉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扬州225007;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鹰潭33500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鹰潭33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1+3;P618.671 引言近年来,江西景德镇浮梁县勘探发现的朱溪特大钨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何细荣等,2011;陈国华等,2012,2015;李岩等,2014;赵苗等,2015; Song et al.,2018; Pan et al., 2017,2018)。
琼西戈枕断裂带多因复成金矿成矿特征
金外 , 还有黄铁矿和 毒砂 次要矿物有错 石 、针铁矿 、 角闪石 、独居石等 。其 中 , 黄铁矿色浅 , 且大
多数为 破 碎 晶粒 , 受到 后 期 作 用 破 坏 或 改造 。 毒砂 为 锡 白色 , 表 面 带浅黄 的倩色 , 含 较高 ,
表 明形 成 温 度 较高 。 错 石 为 肉红色 , 颗粒 细 小 。 硅 化岩 型 金矿 石 具粒 状及微细粒 状结 构 , 金矿 化 比 较 均 匀 , 且 与 硅 化强 度 呈 正 相 关 , 硅 化 强 者 金 矿 石 含 金 品 垃 越 高 。 主 要 矿 物 有 石 英 、 自然
较大 , 贫者仅含金 一 八 , 富者则可达数百
。
包裹体特征及包裹体形成温度等也反映戈枕断裂带金矿具多期多次矿化叠加 。 该 区
矿石和 岩石 的石英 中的包裹体均 为流体包裹体 , 且 比较发育 , 以无规律成群 或孤立 排布 为特
该 区 地 壳 经 历 了 前 地 槽 、 地 槽 、 地 台 、 地 洼 等 四 个 大 地 构 造 发 展 阶 段 「 , 候 威 〕。 前地 槽 阶段 以早一 中元 古 界 抱板 群 为 代表 的变 质 区 , 构成 地 槽 区 及结 晶 基 底 。 晚 元 古 界进 入 地 槽 发 展 阶段 , 在 前地 槽 阶段 形 成 结 晶 基 底 的 基 础 上 , 由于 地 壳 又 开 始 活 动 , 以 致 在 结 晶 基 底 的边 缘 产 生东西 向裂 陷槽 , 海槽 内先 沉 积 的是 地 槽 发 展 初 期 的 火 山熔 岩 和 陆 缘 碎 屑 岩 , 随后 , 在 抱 板 群 之上 堆积 了石 碌群 。 它 是 一 套 厚达数千 米 具有拉 斑玄 武岩一 长英 质火 山岩一 沉积 岩一铁 锰 建造
关键词 戈枕断裂带 , 金矿床 , 多 因复成
粤东中生代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带地质特征
粤东中生代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带地质特征在中生代,粤东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火山-岩浆、成矿作用,其中以早白垩纪110~135Ma的地质事件最为重要。
标签:粤东构造火山-岩浆活动矿床时空特征1前言粤东中生代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带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中生代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带西南端,即以EW向武夷-南岭构造-岩浆带为界以南,地理上为大埔与海丰连线以东区域,由NE向莲花山深大断裂带和南澳深大断裂带控制,地层层序主要由叠加在基底上的三叠纪以来滨海-陆相沉积组成(舒良树等,2006),并以出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浆岩及相关矿产为特征;与相邻的闽东、浙东地区相比,其构造以NE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格局为主,岩浆活动呈北老南新的趋势,矿产上以Ag-W-Sn-Cu多金属为主(吴淦国等,200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该带的地质特征加以探讨,以深化区域地质认识及指导找矿。
2构造框架NE向莲花山深断裂带和南澳深大断裂带分别为龙岩-海丰深大断裂带与长乐-南澳深大断裂带的粤东段(其中南澳深大断裂带除在南澳地区出露外,主体进入南海水域),主要由绿片岩相和低角闪岩相两个带组成,宽约几十公里,延伸达几百公里,具有韧性变形特征;还控制着中生代区域内火山-岩浆活动及盆地的分布和规模,以莲花山深大断裂带为界,其NW方向为华南加里东褶皱带,SE方向为粤东中生代火山-岩浆带(舒良树等,2006);该区域为地壳减薄区,火山岩盖层厚度为1-4公里(熊绍柏等,2002)。
年代学、构造学等研究显示莲花山深大断裂带和南澳深大断裂带中生代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热事件:150-165Ma的区域挤压环境下、逆冲性质的热动力变质,110-135Ma的左行剪切强韧性变形(南澳断裂带还经历了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70-90Ma的区域伸展环境下的右行脆-韧性变形(邹和平等,2000);沿两条深大断裂带,晚侏罗至早白垩纪有大规模的英安质-流纹质火山岩喷发和花岗岩侵入,晚白垩纪则以中-基性侵入岩脉为主。
钦杭结合带与钦杭成矿带的特征与演化
钦杭结合带与钦杭成矿带的特征与演化钦杭结合带与钦杭成矿带是在前人特别是在水涛(1984)、史明魁(1993)和杨明桂(1994)等研究的基础上,由我牵头的“罗霄—武夷隆起区成矿环境和成矿预测”课题组于1995年厘定的,相关论文与专著发表于1997、1998年。
此后,在我参与的多项全国编图工作中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现提出来共同探讨。
钦杭结合带包括中新元古代的扬子与华夏两个古板块及其间的华南洋于晋宁运动时期(820±Ma),发生洋壳消减、弧陆碰撞所形成的结合带。
此后受其制约,两个板块前缘长期相互作用形成了一条复杂构造带和重要的成矿带。
西南自钦州湾经湘中、赣中至杭州湾,总体呈北东向反S状弧形展布,长约2000Km (图1)。
图1 钦杭结合带与邻区构造分区略图一、构造区位1、综合我国1939年来的主要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成果。
中国由西伯利亚、华北、塔里木、扬子、华夏、滇藏、印度、太平洋、菲律宾等9大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古亚洲(纬向)、鄂尔多斯—四川(经向)、青藏(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新华夏)等5大构造体系域。
组成了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陆核为中心的大中华构造格架。
2、扬子、华夏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北东向反S 弧形为综合特征的华夏构造体系域,构成了华南的基础性主体构造,是大中华构造格架的东南支撑,与青藏北西向S 形弧形构造体系域呈犄角之势(图2)。
图2 华夏构造体系域地质构造略图Ⅰ上扬子地块,Ⅰ1四川盆地,Ⅰ2江南西部隆起带;Ⅱ下扬子地块,Ⅱ1长江中下游坳陷带,Ⅱ2江南东部隆起带,Ⅱ21九岭逆推隆起,Ⅱ22黄山—天目山过渡带,Ⅲ湘桂加里东造山带,Ⅳ钦杭结合带,Ⅳ1钦杭北带,Ⅳ11万年—钱塘弧盆带,Ⅳ11—1万年岛弧地体,Ⅳ12湘东弧盆隐伏带,Ⅳ11—2钱塘岛弧地体,Ⅳ13钦州印支造山带,Ⅳ2钦杭南带(前陆逆冲叠覆带),Ⅴ东南加里东造山带。
3、钦杭结合带构成了华夏构造体系域的中轴,是华南构造活动的重要策源地和最强烈、最复杂的一条构造带,也是一条显著的岩石圈不连续带。
广东乌坭塘金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
广东乌坭塘金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研究乌坭塘金矿位于武夷-河源成矿带西南段与南岭成矿带东段南缘的交汇部位,九连山褶皱隆起带东侧,河源深大断裂下盘灯塔盆地内,属骆湖洋坑-双江泮坑伴生Au、Ag多金属矿化带。
矿床为热液成因的蚀变岩型Au多金属矿床,矿体受构造控制,产状、规模与构造一致。
标签:乌坭塘金矿床矿床成因成矿规律0前言乌坭塘金矿位于广东省东源县涧头、顺天两镇,处于灯塔盆地向斜轴部附近。
该区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规模大,多期次活动明显,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具备了形成中到大型金多金属矿的条件。
1区域地质背景乌坭塘金矿位于武夷—河源成矿带西南段与南岭成矿带东段南缘的交汇部位,九连山褶皱隆起带东侧,河源深大断裂下盘灯塔盆地内。
盆地基底为泥盆系、下石炭统、下侏罗统地层,盖层为上白垩统南雄群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和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
盆地周围岩浆活动频繁,期次较多,主要有印支期花岗闪长岩、燕山三期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区内构造发育,在区域压扭应力场作用下,形成NNE、近SN向压扭性断裂带和NNW向张性断裂带,断裂带规模大,多期活动比较明显。
区内矿产丰富,属骆湖洋坑—双江泮坑伴生Au、Ag多金属矿化带中,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基底地层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盖层为白垩系上统南雄群。
侏罗系下统金鸡组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与炭质泥岩(煤线)互层,浅变质硅化砂岩,炭质泥质页岩。
白垩系上统南雄群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下段砾岩层以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砾岩成分含凝灰岩;上段砂页岩层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页岩、泥岩互层,局部夹有含炭砂岩。
2.2构造:区内构造发育,主要为顺天构造组和洋潭构造组,构造结构面呈舒缓波状,两侧见挤压片理化和退色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2.2.1顺天构造组:顺天构造组由多条NNW向、近SN向和NE向硅化带、硅化破碎带、石英脉和蚀变带组成,累计长度13km,宽200~800m,向南尖灭,向北被第四系覆盖。
钦—杭成矿带南段南和斑岩铜矿成因探讨
矿床地质钦—杭成矿带南段南和斑岩铜矿成因探讨*虞鹏鹏,梁锦(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2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3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扬子和华夏两大古陆拼合过程中形成的巨型结合带,是重要的成矿带。
本研究选取钦—杭成矿带南段庞西垌成矿远景区(塘蓬幅)南和铜多金属矿区开展研究工作。
1 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及第四系。
断裂较为发育,根据走向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组: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东西向,其中以北东向为主。
经历了两大构造阶段,分别是加里东构造阶段和华力西—印支构造阶段。
岩浆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北部及西部,岩性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约占全区面积的50%,有加里东和燕山期两期岩浆活动旋回。
石英脉、煌斑岩脉、斑岩脉等岩脉发育,其中斑岩脉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
变质岩为花岗质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
主要矿产为铜钨钼矿,其中已有矿点为南和钨钼矿。
2 南和斑岩铜矿及成因探讨斑岩铜矿床是指与中、酸性斑岩体相关, 并具有钾、氢蚀变矿物晕和铜、钼、银、铅、锌、硫地球化学晕的岩浆期后中一高温热液形成的细脉浸染状硫化物铜矿床(芮宗瑶等,1984)。
近年来研究发现,大型斑岩铜矿形成环境主要为两种:岛弧或陆缘弧环境(Skewes et al.,1995;Hedenquist et al.,1998)和碰撞造山带环境(芮宗瑶等,1984;侯增谦等,2001),即形成斑岩铜矿一个必要条件是俯冲,包括B型俯冲和A型俯冲。
2.1南和斑岩铜矿铜矿发育在南和地区斑岩脉中,斑岩为燕山期侵入形成。
斑岩中的浸染状金属硫化物为早期中酸性岩浆冷却结晶形成,而细脉状金属硫化物是由于晚期成矿热液填充在裂隙当中形成,推断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野外所见斑岩新鲜颜色为灰白色,风化颜色灰绿色,斑状—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矿田构造与成矿预测_吴淦国
第4卷 第2期1998年6月地质力学学报JOU RNAL OF GEOM ECHAN ICSVol.4 No.2Ju n.1998矿田构造与成矿预测吴 淦 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床与构造的关系早在远古时代就为采矿者所注意,只是到本世纪初期才重视对它的研究,并逐渐向新的边缘学科发展。
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在解放前就注意到矿床与构造的关系, 60年代开始在一些大学中开设了矿田构造课程[1,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地质勘察与找矿工作的全面展开,促进了我国矿田构造学的发展,逐步总结出一整套构造控岩控矿理论,这些理论在成矿预测中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为此,《地质力学学报》编辑出版了这本“矿田构造研究专集”。
这本专集是地质力学研究所近年来在矿田构造与成矿预测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由《地质力学学报》编辑部和地质力学研究所矿田构造研究中心共同完成。
矿田构造是指矿田范围内控制相关矿床的形成、改造和分布的构造要素及其总和。
构造不仅控制矿床、矿体的空间就位和分布规律,而且控制矿床、矿体在时间上的演化。
构造一方面提供成矿物质运移的通道和停积就位的空间;另一方面可提供物质交换和运动的能量,因此,它是成矿的基本因素之一。
构造与成矿是地球物质运动统一体的两个相关联的表现形式,成矿作为地球物理运动的一种形式离不开构造和形成构造的应力作用。
在研究矿床学和成矿规律时,构造研究是基础;在进行成矿预测时,控矿构造是预测的基本地质准则[1,2,3]。
1 构造控矿的若干规律1.1 构造控制矿化就位1.1.1 界面控矿 内生矿床中以充填方式形成的矿体就位时需要合适的流体通道和矿石堆积空间,以交代方式形成的矿体则要有气液流体停积场所和化学反应的物理化学条件。
这些空间和场所通常是地质体结构、成分具有分划性的物理面(结构面),也是岩石结构构造、物理性质或化学组分突变的不均一的界面,因此,这些地质界面是控矿的重要因素[1]。
1.1.2 构造分带性和对称性控矿 构造的分带性,尤其是断裂的分带性也是构造控矿的重要特征,常见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
钦杭结合带南段和寮铅锌多金属矿床石英的谱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e - ma i l : l v w e n c h a o 0 1 @1 6 3 . c o n r
1 3 7 6
光谱学 与光谱 分析
第3 3 卷
c m_ 1 是 0H 的伸缩振动峰 ,~3 4 2 0 c m 是 H 0 的伸缩振
1 0 0 0 c m 谱带 出现 的拉曼位移对 应于 s i 一0非对 称伸缩振 动_ 】 , 从各类样 品拉曼光谱的对 比来 看 ( 图4 ) ,矿化 岩石样 品( 图4 a ) 均出现 了 5 0 8 c m 拉 曼位移 ,而其他 样 品未 出现 。
矿岩石一矿化岩石 中石英 的结 晶度和有序度越来越 高的 ,且矿化岩石 样品 中的 旷石 英有 向对称性较 低 的石 英转变趋势 ;石英的 1 0 5 0 c m 红外吸收峰分裂为一对 强双峰 为含矿 岩石样 品所独有 , 可 以有效地 作为 是 否成矿 的标志 ;造成石英 微观结构变化 的原 因可 能与后期 成矿热 液 的活动密切 相关 。远离 矿体 的岩石 中石
基金项 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 目( 资E 2 O L O 3 矿评 O 卜 1 5 — 3 3 ) 和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 4 1 0 7 3 0 2 1 ) 资助 作者简 介 : 吕文超 , 1 9 8 6 年生 , 中山大学地球科 学系博 士研究生
*通 讯 联 系 人 e - ma i l :y a n g z h j @ ma i l . s y s u . e d u . c a
引 言
钦杭结合带位于扬子 与华夏古 陆块 中间 的构 造结合 带 , 西南起 自广西 钦 州湾 ,东北 端 至浙 江 杭州 湾 地 区 ,全 长近
银矿 、长坑大型银金矿等 。许多研究者从 岩石 学和地球 化学 的角度对钦杭结 合带南段 的矿床进行 了深入研 究 , 取 得 了许 多有意 义的研究 成果 [ 3 “] 。然而 ,由于缺 乏在微 区、原 位层
23781909_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背景及找矿勘查启示
1000 0569/2021/037(03) 0683 97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3 03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背景及找矿勘查启示刘鹏1 毛景文1,2,3 汪礼明4 曾载淋5 卜安6 高凤颖7 许典葵6LIUPeng1,MAOJingWen1,2,3,WANGLiMing4,ZENGZaiLin5,BUAn6,GAOFengYing7andXUDianKui6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育部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4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广州 5106405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赣州 3410006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一队,汕头 5150417 广东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汕头 5153001 MOEKeyLaboratoryofWesternChina’s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icalEngineering,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54,China2 InstituteofEarthScien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3 MNR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yandMineralAssessment,InstituteofMineralResources,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4 GeologyBureauforNonferrousMetalsof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640,China5 GeologicalSurveyofSouthernJiangxiProvince,Jiangxi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Development,Ganzhou341000,China6 931Team,GeologyBureauforNonferrousMetalsofGuangdongProvince,Shantou515041,China7 No 2GeologicalTeamofGuangdongBureauofGeology,Shantou515300,China2020 11 25收稿,2021 02 21改回LiuP,MaoJW,WangLM,ZengZL,BuA,GaoFYandXuDK 2021 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geodynamicsettingofmagmatismandmetallogenyofEarlyCretaceousSn(W)depositsinsoutheasterncoastalbeltofChina,andtheirimplicationforexploration ActaPetrologicaSinica,37(3):683-697,doi:10 18654/1000 0569/2021 03 03Abstract SouthChinaisoneofthemostimportanttinprovincesintheworld,andthetinmineralizationformedfromNeoproterozoic,EarlyPaleozoic,toEarlyandLateMesozoicarewelldevelopedinthisarea Inparticular,theLateMesozoictinmineralizationisthemostimportantone,happenedattwoagepeaksoftheMiddle LateJurassic(160~150Ma)andLateCretaceous(100~80Ma),respectively However,anEarly Cretaceous(145~130Ma)tin(tungsten)metallogeniceventhasalsobeennewlyrecognizedinsoutheasterncoastalbeltofChina Thismakesachangeintemporal spatialframeworkoftin(tungsten)deposits Inthispaper,basedondetailedobservationsof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theEarlyCretaceoustin(tungsten)depositsinsoutheasterncoastalbelt,wesummarizethetemporal spatialdistributionofthesedepositsandtheirassociatedmagmatisms,andcomparedthemwiththoseintheNanlingRange,inordertoidentifytheirmetallogenicgeodynamicsettingandimplicationsformetallogenicpotential TheEarlyCretaceoustin(tungsten)depositsaremainlydevelopedinthecoastaleasternGuangdongProvinceandHuichangdistrictofthesouthernJiangxiProvince Genetically,thetinmineralizationmainlycomprisesporphyryandcassiterite sulfide veintypes,and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072、418201040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166 2020 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项目(300102279401、30010227203)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刘鹏,男,1988年生,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与花岗岩有关的锡钨矿成岩成矿作用研究,E mail:pengliu2018@chd.edu.cnassociatedgranitoidsincludebiotitegraniteandgraniticporphyrycharacterizedbyhigh fractionatedI andA typeaffinities ComparedwiththoseintheNanlingRange,thesegranitesdisplayhigherzirconεHf(t)andδ18Ovalues,aswellashighermagmatemperatures,indicatingacontributionofmoremantleorjuvenilecrustalcomponents Giventhecoevalmaficdikesintheregion,wesuggestthattheEarlyCretaceoustin(tungsten)depositswereformedinthesettingoflithosphericextension,triggeredbytheretreatofthesubductingpaleo Pacificplate Finally,wesuggestthatthereispotentialfortin(tungsten)explorationunderthelarge scalecoverofLateCretaceousvolcanicrocksinsoutheasterncoastalbeltofChinaKeywords Tindeposit;Porphyry;EarlyCretaceous;Metallogenicsetting;Southeasterncoastalbelt摘 要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沉积地层与形成时代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沉积地层与形成时代
曾从盛;陈居成;吴幼恭
【期刊名称】《中国沙漠》
【年(卷),期】1999(19)4
【摘要】采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TL、ESR和14C等测年,对广泛分布于闽东南沿海的老红砂沉积地层及其形成时代进行了划分。
结果表明,该区老红砂沉积地层可综合划分为5个地层段,其中老红砂层可分出3个地层段,分属60~40kaB.P.、30~25kaB.P.和20~10kaB.P.所形成;两个古土层,反映大约在40~30kaB.P.和25~20kaB.P.老红砂的发育有过两次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减弱。
【总页数】5页(P338-342)
【关键词】地层划分;形成时代;老红砂;闽东南沿海;沉积地层
【作者】曾从盛;陈居成;吴幼恭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P736.223
【相关文献】
1.闽东南沿海老红砂沉积特征与成因分析 [J], 曾从盛;陈居成
2.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分布与沉积地貌特征 [J], 陈居成;曾从盛;吴幼恭
3.闽东南沿海老红砂与晚第四纪环境演变 [J], 曾从盛;陈居成;吴幼恭
4.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曾从盛
5.闽粤沿海老红砂多期沉积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吴正;王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中生代陆缘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
浙江中生代陆缘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周乐尧;邱郁双【期刊名称】《浙江国土资源》【年(卷),期】1997(000)002【摘要】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火山岩成矿带,已发现众多金(银)矿床(点),它们在空间上往往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在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内围绕岩浆热中心相对集中,并与有色金属在矿田范围内伴生。
研究证明,金(银)及有色金属矿床是同一火山—侵入旋回过程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矿床。
笔者将这种在同一火山—侵入旋回间,围绕同一个岩浆热中心,在不同深度和水平距离内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成因联系的金(银)和有色金属矿床的总和称为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
本文在此概念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浙江中生代陆线火山岩金矿成矿系统的类型。
时空结构和物质来源。
【总页数】11页(P11-21)【作者】周乐尧;邱郁双【作者单位】[1]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杭州;[2]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安徽清凉峰—浙江天目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奚兴符;吴海权2.浙江浦江晚中生代埃达克质火山岩的成因 [J], 秦社彩;范蔚茗;郭锋;李超文;高晓峰3.浙江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厘定和问题讨论--兼评Lapierre等关于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的论述 [J], 陶奎元;邢光福;杨祝良;毛建仁;赵宇;许乃政4.浙江中生代浅成热液金银成矿系统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 [J], 胡永和;朱兴盛;麻土华5.大、小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区岩金矿床剥蚀程度的初步研究 [J], 张宝林;蔡新平;王杰;徐兴旺;秦大军;高浩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吴淦国1, 张 达1, 彭润民1, 吴建设2, 高天钧2,陈柏林3, 汪群峰1, 狄永军1, 张祥信1(1.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 要:东南沿海成矿带成矿作用时代与华夏古陆的形成演化,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转换及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关系密切。
东南沿海成矿作用时代主要与该区中—新元古代古裂谷环境、晚古生代局部裂陷环境、中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环境等拉张构造应力场相对应。
中生代以来的成矿作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在东南沿海成矿史占主导地位。
根据同位素测年成果厘定出特提斯向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转换的早期,即早侏罗世也存在一期重要的锡、金成矿作用。
福建中部地区存在早期成矿被晚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强烈叠加的特征。
文中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东南沿海成矿区不同时代区域成矿系列演化特征,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东南沿海成矿带;同位素年代;成矿时代;成矿系列;构造域转换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4)01023711收稿日期:200403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2050);地质大调查项目(200310200064)作者简介:吴淦国(1946— ),男,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构造与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及矿田构造研究。
东南沿海矿产丰富,成矿富有特色,矿床的时空分布与构造应力场的转换、多期次岩浆、沉积作用等多因素有关。
成矿时间的分布规律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该区构造运动的强度、岩浆活动的频率,从而可以预测区域成矿的主要阶段及找寻矿床的主要方向。
M .E .Barley 等依据古大陆聚散等大地构造背景,提出地史上存在3个大陆成矿高峰期[1];翟裕生对地史期成矿7个阶段的构造背景与矿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
和构造演化的历史一样,东南沿海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成矿演化史。
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形成时代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这些工作主要集中于用不同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主要矿床及成矿围岩的年代,厘定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时代、主要构造事件作用时代、和成矿有关的变质事件年代等。
前人研究成果表明东南沿海大规模成矿主要集中在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中晚期[3~5],大部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老(元古宙基底岩系)[6],成矿时代具有明显的迁移性,自南向北逐渐变新[3,4]。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近年来新发现的3个大中型矿床进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对东南沿海成矿带矿床时代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1 区域地质背景东南沿海是从华夏古陆逐步演化而来的[7~11],历经华夏古陆的形成与裂解、扬子与华夏板块的碰撞拼合、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阶段。
东南沿海主体位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岩带之上。
该区历经自太古宙古陆核形成以来的地壳的多期次岩浆活动[10],其中尤以中生代岩浆活动最为宏伟壮观。
岩石类型齐全,从超基性—超酸性及碱性岩类均有,以酸性岩类为主体。
花岗岩成因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陆壳改造型、同熔型、A 型及地幔分异型[12];岩浆活动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的岩浆岩分带性明显。
由中部向西北、东南,后期叠加的岩浆岩时代有变新的趋势,幔源成分亦随之增高;中生代中、晚期岩浆岩规模大,侵入岩和火山岩紧密共生,形成双峰式火山侵入岩岩石组合[13~15]。
这些岩浆活动与中生代以第11卷第1期2004年3月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Earth Scien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 ing )Vol .11No .1M ar .2004来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有关,历经印支造山运动末期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陆内拉张,该阶段是特提斯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前奏[15];随后伴随着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表现为大规模陆内挤压,标志着构造域转换开始[16];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构造域伸展走滑和晚白垩世的扩张裂解标志东南沿海已全面进入太平洋构造域。
矿床的空间分布受三级构造单元的控制明显(图1)[10]。
铅、锌、银、铜、金、钼矿床主要分布在闽浙火山断陷带上;锡、银、铜、钨则主要分布在粤东火山断陷带上;龙泉—建瓯隆起以金、铜、铅、锌为主;永安—梅县坳陷带以铜、铅、锌、金、锡、钨、钼、稀土、铁矿为主;武夷山隆起带以金、铜、银、铅、锌、锡、钨、铌、钽、稀土矿为主。
2 东南沿海主要矿床的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东南沿海成矿作用的时代与构造演化、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及变质作用相关。
成矿时代的时间分布格局是该区长期构造岩浆成矿演化的结果,因图1 东南沿海成矿区地质构造及主要矿产分布略图Fig .1 Sketch map show ing geological tectonics and distribution of m ain mineral deposits in s outheastern C hina1—前震旦纪结晶基底地层(P t -Z );2—前泥盆纪变质褶皱基底地层(Z -S );3—晚古生代盖层前泥盆纪变质褶皱基底地层(D -T );4—中生代盆地(J -K 1);5—新生代盆地(K 2—N );6—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岩;7—古生代花岗;8—中新生代花岗岩;9—断裂;10—铅锌矿床(点);11—铜矿床;12—金矿床;13—银矿床;14—锡矿床;15—铁矿床;16—铌钽矿床此成矿作用也贯穿于地质作用的全过程。
总体上东南沿海中生代以来的成矿作用占主导地位,但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也有分布。
根据该区主要矿床同位素测年成果及成矿时代的先后总结出如下特征。
东南沿海下—中元古界为复陆屑建造及火山复陆屑建造,是一种次稳定型沉积速率较快的构造条件,其沉积环境为陆壳内被动边缘盆地,表现为陆壳内强烈活动形成的局部断陷边缘盆地构造背景[17,18]。
新元古代早期是晋宁运动的高潮期,本区域内发生了强烈的裂解拉伸作用[19]。
研究区的北东部即德化—尤溪一带的岩石组合反映了这一时期陆内裂谷性质。
裂谷的拉伸强度较大,属于一套非稳定型的火山硅质建造与大洋玄武岩沉积建造类型[10];前寒武纪变质岩的原岩总体为一套深海—次深海—浅海相,局部为滨浅海环境下形成的巨厚陆屑建造、火山复理式建造夹细碧角斑岩建造等。
大规模的裂谷作用可能有利于大范围、长期、稳定的热卤水对流循环作用进行,最终导致超大型矿床的形成。
这一时期的矿床主要有梅仙式、水吉式、东岩式等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块状硫化物型Cu,Pb,Zn,Ag 矿床[10]。
其中建阳水吉铅锌矿U-Th-Pb同位素年龄为974~1041M a,于新元古代成矿[5]。
东南沿海所在的华夏古陆在早古生代末期发生褶皱隆升以及区域性的变质作用,地壳经历了中浅层次韧塑性到韧脆性的变形发展过程。
由于岩浆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局部地方形成伟晶岩型铌、钽、稀土、云母、长石矿床。
主要矿床有南平西坑式伟晶岩型铌、钽、锡矿[5],伟晶岩U-Th-Pb同位素年龄为422~424M a。
同时由于华夏古陆经过强烈构造变形改造,对金矿的初步富集具明显的控制作用。
双旗山式金矿石英包裹体40Ar/39Ar同位素年龄465.3 M a,表明虽然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叠加,该矿床在早古生代末仍有比较强的富集[6]。
位于闽北老变质岩基底地层上的大金山金矿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凝灰岩(矿石)包裹体Rb-Sr等时线为(419±6)Ma[6],同样表明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运动对金矿化具有明显的初步富集作用。
石炭纪东南沿海开始形成永梅坳陷带,以加里东隆起后的伸展裂解为主。
玉水铜多金属矿床产于永梅晚古生代坳陷中南段,在早石炭世—中石炭世早期,坳陷带中发生过较广泛的海底火山活动。
矿化围岩为中—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浅变质石英砂岩及中—上石炭统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与中—上石炭统之间的不整合界面上及中—上石炭统碳酸盐岩中。
矿床形成于坳陷带局部拉张的火山喷气环境,与中生代火山作用无直接关系。
铅同位素模式年龄在290~320Ma之间,属于早石炭世末期至石炭世末[20]。
在闽西南一带石炭纪裂谷间隙喷发的火山环境中的矿床有马坑铁矿(Rb-Sr法325~355M a[5])、潘田铁矿等。
早二叠世末期形成小型Pb,Zn,Cu矿床,如永定大排;在早三叠世末期拉张环境中有浅海火山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形成中小型Zn,Pb,Cu,Ag矿床,如钟魏式铅锌矿,矿床有上杭古石背、龙岩后田、珠地等[10]。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即印支运动末期—燕山运动早期早阶段的成矿作用鲜有报道,这一阶段是东南大陆构造域转换的开端。
位于永梅坳陷区东侧政和—大埔断裂带上的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永梅坳陷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锡矿床之一。
本次工作的重点之一是用Re-Os法对该矿床进行了同位素定年工作。
中甲锡多金属矿床受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的分枝平行断裂NNE向漳平—下洋断裂、漳平—龙岩复式向斜、NW向的中甲—珠地断裂及SN向和EW和的隐伏基底断裂的复合控制。
矿床由W, Sn,Mo矿体以及少量的Bi矿化及黄铜矿化带。
矿体赋存于罗峰溪群变质石英砂岩内,少数矿体位于石英斑岩体、南部的花岗闪长岩体以及永福岩体内。
矿床经历了4个大的成矿期,主要矿体形成于锡石表1 中甲锡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一览表T able1Re-O s iso tope ages for M oly bdenum from Zho ngjia tin polymetal deposit样号样品质量/mg[w(Re)±2σ]/(ng·g-1)[w(187Re)±2σ]/(ng·g-1)[w(187Os)±2σ]/(ng·g-1)模式年龄/M a备注Z118.0722791±35495±221.57±0.024193±10 Z-8-910.538794±23497±141.55±0.14196±18 Z1010.096503±45340±281.09±0.013195±16本次工作 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邹晓秋、温宏利分析;Re-Os模式年龄通过公式t=1/λln(1+N(187Os)/N(187Re))计算得到,其中λ是187Re 的衰变常数,λ=1.64×10-11a-1(Lindner等,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