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的演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在过去没什么标志,从东汉起,开始出现 作为人名和亲属名词的词头“阿”和另一名词 词头“老”。由实词虚化为名词词尾的 “子”“头”“儿”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动词在先秦也没有任何语法特征,但是到了魏 晋南北朝,开始有了动词词尾“着”“了”的 出现。最初,它们的实词性还是很强,到了近 古时期的唐代就完全虚化了。它们分别表示动 词的进行体和完成体。
王力认为各期汉语的特点
上古汉语的特点:1.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2.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于动词前 3.入声 有两类 中古语法的特点:1.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 成为必须的句子成分 2.处置式的产生 3.完整的 “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使用 4.词尾 “着”“了”的产生 5.去声字的产生 近代汉语的特点: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 消失 2.-m韵尾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 方话里的消失
(三)近代汉语的动补结构,在中古原有基础上, 又有新的发展。在结构助词“得”的后面可以一连 带上几个句子,这就使句子的表现力更强化了。
语法演变机制
语法演变的内部机制: 重新分析与扩展 通常与特定语言的内部动因有关;在很多 语法演变中着两个机制互为补充、交替作 用;前者影响底层结构而引起规则的改变, 后者影响表层形式而导致规则的扩散。
1976年5月,著名华裔语言学家李讷教授在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主持召开了 “句法演变的机制”的学术研讨会,其成 果是1997年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 名论文集《句法演变的机制》。这个论文 集中,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专题讨论语法演 变的机制,一是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兰盖 克教授的《句法的重新分析》,另一篇是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汀布莱克教授的《句 法演变中的重新分析和实现。》
语法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语法演变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常见途径是语 法化。“语法化”大致相当于我国传统语 言学所说的“实词虚化”,它们都是指语 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 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 示语法意义的成分。但是语法化还明确提 出了语法化(虚化)是个有等级的序列, 是由语法化程度较低的那一端向语法化较 高的一端的逐级演化的过程。
各家对于汉语史的不同分期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入华以前) 过渡期:三----四世纪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过渡期:十二、十三世纪 近代: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过渡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代:五四运动以后
近代汉语的语法
在这期间,动词词尾“着”“了”、形容 词词尾“的”、副词词尾“地”都已经普 遍使用,日趋规范统一。由古代汉语发展 而来的句末语气词 “么”“吗”“呢”“呀”,在近代汉语 书面语中已经广泛出现,它们通过典范的 文学作品(《水浒》、《红楼梦》、《儒 林外史》等等),推广到全民语言中去, 使汉语的书面形式越来越规范了。
以往关于语法演变机制的研究
最早明确讨论语法演变机制的学者似是法国语 言学家梅耶。在《语法的形式的演化》一文中, 梅耶指出,语法形式的建立主要有两个过程: 一是“类推”,即一个形式因类似于另一个形 式而产生;二是“语法化”,即一个本来独立 的词转化为表达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需要 指出的是,梅耶这里所说的“语法化”跟现在 的含义不尽相同,其实是指“重新分析”。可 见,在梅耶看来,语法演变机制有两种:一是 类推;二是语法化
汉语从古到今词序发生了一些变化。 Eg:做宾语的代词在动词之前 动词之后 大名+小名 变为 小名+大名
语言接触导致语法变化:欧化
汉语词序的演变
词序在汉语的语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先秦的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 汉语,词序方面有几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忌不自信”中做宾语的 代词放在动词之前变为放在动词之后,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变化。
上古词类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语气词在上 古前期——殷商时代比较少见,西周以后才 逐渐出现,甚至有一句中连用两三个语气 词的现象,如《诗经· 北门》:“已焉哉,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算了吧,老天 爷要这么做,还有什么好讲的呢!)
中古汉语的特点
中古时代——自两晋经到十六国时代。在这 期间,汉语的语法构造比上古有了较大发 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部分已具有自己 的语法特征。
一、上古语法的特点
上古: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春秋 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 古后期,东汉 是过渡期。 首先,词类还没有相互区别开来的语法标 志。一个词往往兼有名词、动词、形容词 的词性。在上古汉语里,词序重于词性, 词性有很大的灵活性。
同时,在上古前期的卜辞里,已经有形容 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也有动词用作使 动的例子如“王吉兹卜。”“吉”是形容 词,这里却作意动用法,即王认为此卜吉 利。这些历史特点说明,上古汉语已不是 结构简单而是相当发展的语言。
近代汉语语法发展表现在句法上的是
一)在上古,一般宾语(代词宾语除外)没有先行 于动词的,这在上边已经提到,中古产生了处置式, 宾语可以提前到动词前面了。在近代汉语中提宾句 又增加了一种,是用介词和副词联结成一个特殊的 结构“连……也”,如“连这句俗话难道也不明 白?”(《红楼梦》第三十回)。 二)在近代文学语言中还可以看出复句的特点,它 相比古代汉语有较繁复而精密的结构。
潘允中的分期
上古时期——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 从 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古后期, 东汉是过渡期。 中古时期——自两晋经过十六国时代至隋唐 五代 近代时期——自宋元明清至鸦片战争 (《汉语语法史概要》
我赞同的分期
上古时期——从殷商至西周是上古前期。从 春秋战国到秦是中期,西汉是上古后期。 东汉是过渡期。 中古时期——自两晋经过十六国时代 近代时期 ——自唐至鸦片战争。
语法聚合类的演变
语法聚合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
1语法范畴的消长 2词类的增减。
词类的演变
1开始出现构词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比较,主 要表现在两方面: 2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 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 特有的量词; 缀(-子,-儿,-头等等)和表示类似体的意 义的专用语素(-了,-着,-过)。
结构的重新分析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实例都是结构A; 第二阶段,有些实例只能是结构A,有些实 例只能是结构B,还有一些实例既可以做结 构A理解也可以做结构B理解; 第三阶段,只有结构B。
以“把”为例,例句摘自王力《汉 语史稿》
1A.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 秦 策》)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 非攻下》) 2A.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唐 姚合《送杜观罢 举东游》) 2A/B.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唐 杜荀鹤 《入入关因别舍弟》) 2B.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唐 白居易 《戏醉客》) 3B. 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清 曹 雪芹《红楼梦》第26回)
语法演变中的类推
a. 语法类推是一种结构规则类比推广的过 程,在这一过程中说话人是有意识地将新 的规则类推到更多的语词或句子上去的。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人们有意识地将弱 式的规则推广运用于强式动词,使强式动 词按照弱式动词的变化规则变化。
结构的重新分析
语法演变中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结构的重新 分析。它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 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 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 结构的重新分析在语法演变中比较常见,它 往往造成前面提到的语法范畴的消长或新的 词类、新的虚词、新的结构的出现。比如, 介词“把”、“被”,动态助词“了”、 “着”、“过”、结构助词“得”在上古汉 语的句子中身份都是动词,中古以后才成为 虚词。再比如,上古的一些连动结构到中古 变成了述补结构。
汉语欧化句式问题
“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结构方面出现 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汉语中的主从复合句一般都是从句在前,主句 在后,而在英语等西方语言里,从句前置、后置都可以。“五四”以 后,汉语中的从句也出现了后置的情况。例如,“可是我得省些钱, 万一妈妈叫我去……我可以跑,假如我手中有钱。”(老舍:《月牙 儿》)在对话中,甚至在复合句的中间还可以用“××说”之类的语 句隔开。例如,“‘根据我过去的经验,’他抢口回答道,‘也只有 往多处报呵!’”(茅盾:《腐蚀》)。这些所谓的“欧化”格式都 是在汉语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作了一些调整,不涉及结构规则本身 的改变。
汉语史上动态助词产生
在汉语语法的演变中还产生了黏附在词末 表示语法意义的专用动态助词:“了”表 示行为动作的完成,“着”表示行为动作 的持续,“过”表示行为动作的曾经发生。 它们黏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成为这两个 词类的明显的标志。这种意义的 “了”“着”“过”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 出来的,如王力先生指出,这是“近代汉 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词类的发展
1.量词的产生 2.“了着过”的产生 3.词缀的产生
量词是汉语中后起的词类
先秦汉语中还很少有这一类词。它们在两汉开始兴起, 到南北朝时期就大量使用了。例如: 动量: 奋不受药,叩头千下。(《三国志· 孙奋传》) 但读千遍,自得其意。(《抱朴子· 祛惑篇》 名量: 白雉三只,又集于平阳。(《魏书:世祖记》) 华阳洞亦有五种夜光芒。(《真诰· 稽神枢》) 支道林常养数匹马。(《世说新语· 言语篇》)
语法的演变
语法的变化
语法的发展阶段
语法的演变机制
1、语法的变化
一、语法的演变可以从演变的结果和演变方式与途径两个方面来考察 从演变的结果看,语法演变可以分为组合规则的演变、聚合类的演变着两个 互相有联系的方面。
从演变方式和途径看,则主要有类推、结构的重新分析与语法化等。
组合规则的发展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
疑问代词做宾语或人称代词在否定句中做宾语,应该放在动词之前, 这也是先秦时的正常的词序,例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子 罕》),“不吾知也”(《论语· 先进》)自汉魏以后,特别是南北朝 以后,代词宾语的位置逐步移到动词后面,和“动—宾”的基本格式 取得一致。
汉语偏正结构的形式演变
汉语的偏正结构在完全定型以前,经历了一个“偏正”“正偏”并存 的阶段。 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里有一种“小名+大名”的类型,小名在前,限 定后面的大名,例如“桑树”“北京市”,“桑”“北京”为小名, “树”“市”为大名。但是在上古汉语中却有一种与此相反的词序, 这可能反映史前汉语的一些特点。在甲骨卜辞里可以找到不少大名冠 小名的地名,如“丘商”“丘雷” 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 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 《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 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 也。”(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