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概念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五四运动——伟大的开端(1919)1、背景(1)必然性:①民族矛盾激化: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②阶级矛盾激化: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人民苦不堪言。

(根本..原因)(2)可能性: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②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经济基础)③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阶级基础)④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觉醒。

(思想基础)(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一口号”,“两阶段”,“三成果”)阶段中心主力斗争形式口号成果:取得初步胜利1919.5.4-6.3 北京学生(先锋队)罢课、游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19.6.3日后上海工人“三罢”斗争3、特点:规模大、群众基础广泛(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

)4、意义(1)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彻底..的、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彻底..”指斗争的坚决性、精神意志上的不妥协、不达目的誓不不罢休的精神。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重难点精讲】【重难点“精讲”】一、五四爱国运动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国民革命(1)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2)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

【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史证:史料表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追求解放,浓浓的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有志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史料与史证(2)史料主题: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歌》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②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史证:史料中①“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史料中②工农学兵大联合,说明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史料中③国民革命成功是指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符合教学实际又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案。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运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等关键历史事件,是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重要篇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细节中,感悟革命精神,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
本节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短视频、讲述英雄事迹等方式,营造了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革命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亮点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不仅针对核心知识,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5.亮点五: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我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三、教学策略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通过对五四运动等史实的分析,以及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认识和掌握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结论,通过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2、方法与能力以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和情景再现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共和许多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苦苦追求的结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历史责任感。

二、课程标准1、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史实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三、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以及两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大革命失败的标志2、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合作探究一.根据教材分析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材料一: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材料三: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四: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的搭配空前的思想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章节课时示范教案: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doc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章节课时示范教案: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doc

教学设计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整体设计本课概述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

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919年,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之后不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也随之诞生。

但是刚刚诞生的共产党力量还不够强大,仅凭他们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为了能够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并且开始了北伐战争。

但是由于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尤其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的革命任重而道远。

思路设计首先给同学们介绍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状况。

从政治上来看,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从思想上来看,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这样就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背景展现了出来,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

在对具体知识的讲授上,运用一些图片资料给同学们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组织教学。

知识重点: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知识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设计成PPT课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经历,特别是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关于革命目标的转变,来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和正确判断的处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的“五四”精神;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史实。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
二、国共合作的条件与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材料三: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真的国民革命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年月)
、完成“学思之窗”和本课测评
(二)选做题
利用网络,查找了解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时哪些仁人志士?有哪些活动?和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
十、评价设计
1.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堂小结时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
2.小组互评:组内学生根据小组分工,参考组员课堂参与情况,相互评价。
3.教师评价:教师以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
学生准确、客观、真实地认识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影响,教训等。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本课小结
精炼小结,激发学生总结本课;肯定学生的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迅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和本课知识结构。组织自己的语言,积极总结本课,相之间肯定和补充。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教师补充,加深对本节课的掌握,既复习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加深了理解。
五、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六、教案策略
本课以多媒体为平台进行教案,以导学案为依托,教案中运用图片等,来增强教案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设置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归纳”方式开展探究,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堂检测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相关习题,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学设计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知识点拨(一)知识网络(二)历史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所以近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这种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民主革命之所以区别为旧式和新式两个阶段,根本原因在于领导阶级的改变。

无产阶级是否担负起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是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表现在:(1)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登上历史舞台。

此后,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革命,这是以前中国革命中所没有的。

(2)指导思想: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与此前指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相比,是最革命、最科学的。

(3)革命的前途:此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把中国建设成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4)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于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学习自评(一)知识掌握1.五四运动中,下列目标得以实现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召开B.国民政府成立C.国民党一大召开D.五卅运动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新”主要体现在()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能力提高1.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五四运动性质的是()A.北京学生罢课B.上海工人罢工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A.中国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学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目标】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五四风雷(1919)1.社会背景(1)政治: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条”。

(2)经济和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人民的觉醒。

(4)外交:_____和会拒绝中国正义要求,将德国在________特权转让给______。

2.五四运动(1)爆发:1919.5.4,北京口号:“__________,内除国贼”“废除_________条”“拒绝在_______上签字”(其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2)新阶段: 6月初,中国______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主力军(特点);上海______罢工、______罢市、_______罢课的“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北洋__________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______上签字。

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特点)(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运动。

(2)_____是先锋,____阶级是主力军,具有初步_________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相结合(3)促进________主义传播,并与______运动相结合,成为中国___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7-23)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列举国民大革命1、历史条件(1)思想与阶级:____________传播及其与中国______运动结合。

(2)组织: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3)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2、中共诞生: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浙江嘉兴)(1)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__________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学案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习目标】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和基本史实。

3.掌握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主要过程、高潮、失败标志、失败原因和教训。

【重点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历史意义;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原因、主要经过。

(2)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分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和教训。

【学法指导】①通过创设新情境、新材料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重要方法。

②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内因和外因的原理,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③通过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结论的能力。

【知识链接】一、五四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主要经过、历史影响以及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

1.主要原因:(1)从国际上看,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中国外交上的失败,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从国内看,政治上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混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2.主要经过:①1919年的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点燃了导火线。

②第一阶段:5月4~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

③第二阶段: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

④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3.历史影响: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14课 学案及答案.

14课 学案及答案.

序号1405 班级姓名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1、比较全面的了解有关无产阶级或中国共产党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2、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学习导航:一、五四运动1、历史背景:国际:十月革命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国内: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洋军阀统治,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程:第一阶段:运动中心:先锋:第二阶段:运动中心:主力:3、口号: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5、意义:(1)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探究一: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爆发的?如何评价?思考:五四精神有哪些?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促成。

2、中共“一大”(1)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进行,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

(2)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政权,建立专政;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成立党的领导机构。

(3)意义: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探究二:中共与以往任何政党相比是一个新型政党,它“新”在何处?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原因:中共在工人运动中认识到要战胜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高中历史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1 含答案 精品

高中历史必修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案1 含答案 精品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的背景和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

3、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让学生认识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2、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要的原因。

3、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历史小片段的介绍,如中共一大召开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的节日很多,大家可知道青年节是哪天?(学生回答:5月4号)对!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会是在这天呢?这就不能追随到88年的这一天了,也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有何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老师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五四运动的有关情况;五四运动为什么会爆发呢?播放影片《我的一九一九》片断。

【片断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

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教学设计1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学设计1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材分析】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

2.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讲授【探究一】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思想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材料一根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注册资本共计4890万元;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685家,注册资本共计22340万元;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归纳:五四运动的意义(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3)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思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思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二、中国共产党诞生【探究二】结合课本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条件有哪些?【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哪里?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学案9: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9: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五四风雷1.导火线:1919年,上,英、美等国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经过(1)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 学生集会,举行游行示威。

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2)第二阶段:为支援学生斗争,自6月5日起, 工人罢工,中国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表现: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③拒签和约。

4.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

(2)特点: 是先锋, 是主力军。

(3)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传播。

(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2)内容①党的名称为“”。

②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

④大会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924年,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此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2.北伐战争: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 ,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革命势力发展迅速。

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

3.国民革命失败: 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 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失败。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2.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学案8: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学案8: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3.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史实及意义。

4.掌握国民革命基本史实、成果和失败原因。

【自主练习】一、五四风雷1.背景(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2)英、美等国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经过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1)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

5.影响(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1)思想基础: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3)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人。

(4)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中央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条件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北伐战争(1)条件①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②1925年,国民政府在成立。

③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和三派势力。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14课 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 Word版含答案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14课 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 Word版含答案

第14课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2.认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影响;3.体会爱国学生、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革命精神;4.了解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主要史实;5.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情景创设:1. 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

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思考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五四运动2.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材表述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你能从政党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革命任务、代表利益等角度的分析说明吗?3.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中共三大会址国民党一大会址请思考(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2)它们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过程指导: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我们要根据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特点、影响,来分析““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讨论该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新阶段”的含义。

提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以促使学生思考。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学生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4.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反馈,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我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持。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只有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与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营造一个生动活泼、高效有序的课堂氛围。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组织课堂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当前国际形势、评价历史人物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小组合作任务,如研究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历史人物的贡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小组合作:本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目标】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三大的内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重点与难点】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课前知识梳理】1、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2)政治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5)导火线:。

2、过程3、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2)特点:是先锋、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领导(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并同工人运动日益结合;(3)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共;(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标志—(1)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嘉兴南湖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2)内容:●大会通过①确定党的名称;②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任务:●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兴起——国共合作(1)条件:①必要性:共产党力量的弱小,必须建立;②可能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2)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地、人、意义:标志国共两党合作形成)(3)合作形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当中去)(4)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迅速到来。

2、高潮——北伐战争(1)条件:国共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1925年,成立,整编,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2)对象:北洋军阀:、、(3)结果:歼灭吴、孙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

(4)影响: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5)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之下的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3、失败:(1)背景: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敌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列强开始寻找新的代理人(2)过程:①,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共合作开始破裂);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失败标志);③宁汉合流(3)根据: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中国双半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课堂问题探究】探究一、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抗争。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图一《资政新篇》的书影图二义和团的团旗图三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会议图四北京大学学生游行(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表。

图号重大事件性质历史意义图一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图二义和团运动资料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图三图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你从上述大事中能得到什么认识?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

……第二天,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从6月初开始,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

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

……许多城市的商人罢市。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请回答:(1)五四运动首先在哪里爆发?青年学生起了什么作用?(2)6月初开始,运动的参与者、中心、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民报·发刊词》(同盟会的机关报)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

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请回答:(1)举1911—1912年间的史实说明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情况。

(2)比较材料一、二中,中国共产党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的不同点。

探究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由此便知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的,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过去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材料2“统一南北,必以革命之道行之”;“这次革命政府提师北伐,便是要……扫除旧屋(砖)瓦渣滓垃圾之北洋军阀官僚,以建设新国家”;“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对于和议之举并不反对”;“兄弟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这次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材料 3 “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嗾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以上材料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1,孙中山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中国)“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2)据材料2,孙中山用和平方式争取国家统一的努力有哪两次?归纳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共同点。

(3)据材料3,对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何共同特点?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是怎样继承孙中山这一遗志的?其结果如何?【构建结构导图】【课堂反馈练习】1、依据下列图片内容特征,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次民主革命运动揭露北洋政府卖国的小册子运动时的纪念章运动中散发的传单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一二·九学生运动 D.护国运动2、“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代表团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政府反动统治,使社会矛盾尖锐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3、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

”这里“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主要是指()①青年学生②先进的知识分子③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④广大农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B、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③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⑤共产国际的帮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6、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 ( )①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①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②中共“三大”的召开③国民政府出师北伐④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8、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

下列符合这种主张的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选项是: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内除国贼,外争主权”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课后反思】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参考答案【课堂问题探究】探究一.参考答案:(2)认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使中国免于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的厄运;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此重任。

探究二.参考答案:(1)首先在北京爆发。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2)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有学生、商人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探究三.参考答案:(1)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2)彻底反帝、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权、废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探究四.参考答案:(1)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意识。

元明清都是大一统的朝代。

(2)1912年初,南北议和;1924年孙中山北上,出现了革命新高潮;南方建立了革命政权,北方政权发生危机。

(3)把国家统一与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课堂反馈练习】1-5 AAACA 6-8 C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