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文稿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掌握钠在水中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3.理解钠与氧气、氯气等气体的反应。
4.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钠的性质。
教学重点:1.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掌握钠在水中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教学难点:1.理解钠与氧气、氯气等气体的反应。
2.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钠的性质。
教学内容:1.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2.钠与水、氧气、氯气等气体的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钠的基本性质,并提出学习目标。
二、讲解钠的性质及应用(15分钟)1.讲解钠的性质,如金属光泽、柔软性等。
2.介绍钠在化学中的应用,如制取氢气、制取药品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实验一:观察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2.实验二:观察钠与氧气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3.实验三:观察钠与氯气的反应过程及产物。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5分钟)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探究钠的性质及其反应机制。
五、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
七、课外拓展(10分钟)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钠的性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实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钠的性质,并加深对钠在化学中应用的理解。
学生在课后可通过作业和课外拓展进一步加深对钠的认识。
钠的化合物教案

钠的化合物教案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多种化合物。
本教案将以钠的化合物为主题,介绍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一、钠的化学性质1. 钠的物理性质- 钠呈银白色,有光泽,易氧化变黄。
- 钠的摩尔质量为22.99g/mol,密度为0.97g/cm³,熔点为97.8℃,沸点为883℃。
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氧气、水及其他非金属元素反应剧烈。
-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₂O);-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H₂)和氢氧化钠(NaOH);-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 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钠(Na₂S)。
二、钠的主要化合物及其应用1. 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碱液制备、纤维脱脂、制皂、制纸等过程中。
2. 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化合物,在食品加工、调味品、消毒剂、冰融化剂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3. 碳酸钠(Na₂CO₃)碳酸钠,又称苏打粉,可用于制备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等工业产品。
4. 硫酸钠(Na₂SO₄)硫酸钠有很多用途,如作为助剂用于制纸、染料工业中的染料增白剂、皮革工业的退白剂等。
三、钠的化合物的实验教学钠由于其活泼性,实验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1. 实验1: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现象。
- 实验步骤:将一小块钠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气泡和火花的产生。
- 实验结果: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溶液变成碱性。
-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小心处理钠的剩余物。
2. 实验2:氯化钠的析氯反应- 实验目的:观察氯化钠溶液在阳光照射下产生氯气的现象。
- 实验步骤:在一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将开口的试管倒入烧杯中,阳光照射试管口,观察气味和颜色的变化。
- 实验结果:氯化钠溶液在阳光下发生析氯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氯气。
-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需要戴好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直接吸入氯气。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钠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元素族,是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典型的代表元素钠的学习,初步学会元素族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结构、性质、存在、用途之间的联系。
钠---本节知识教材包括三部份内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
二、说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对钠的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性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了解钠的保存、用途3、初步从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说教法:本节课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重视实验给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如何根据现象分析钠的相关的性质。
本节知识,课本讲解顺序是先讲解物理性质,后讲解化学性质。
由于这节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知识作了一些处理,先讲解化学性质,在学生探究了钠的化学性质,并分析现象本质原因后,再讲解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学生根据知识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生硬的灌输的。
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些。
五、说学生的学法:本节知识,学生要重视实验分析,注重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通过练习书写钠、钾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引导学生察看课本中的锂、钠、钾、铷、铯等原子结构简图,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电子的得失关系,得出碱金属元素名称的由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纵观高一化学教材有关章节内容。
如:〈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课本元素族知识的'编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关知识都是以某一元素为代表,然后按一定的原理递变,推理得出其它元素性质。
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

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钠》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以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方式,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钠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钠的基本性质1.1 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低熔点和低沸点,是常温下存在的固体。
它的密度较小,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1.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容易与氧气、水和酸等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形成氧化钠。
与水反应时会放出氢气并产生碱性溶液。
二、钠的制备方法2.1 电解法:将氯化钠溶解在熔融态下,通过电解产生钠金属和氯气。
2.2 碱金属法:将氯化钠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氯化钙,然后通过加热分解碳酸钠得到氢氧化钠,再经过电解制备钠金属。
2.3 钠铝法:将氧化铝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氧化钠,再通过加热分解氧化钠得到钠金属。
三、钠的化学反应3.1 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氧气反应会产生氧化钠,反应剧烈放热,并且会发生燃烧现象。
3.2 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会放出氢气,并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剧烈放热,并且会有火花飞溅的现象。
3.3 与酸的反应:钠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并生成相应的盐和水,反应剧烈放热,并且会有气体释放的现象。
四、钠的应用领域4.1 钠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钠可以作为还原剂用于提取金属,如铝、钛等。
4.2 钠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钠可以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如醇、醚等。
4.3 钠在制备其他化合物中的应用:钠可以用于制备氨、氢氧化钠等化合物。
五、钠的安全注意事项5.1 钠与水反应剧烈,应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实验,并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直接接触。
5.2 钠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妥善保存,避免与空气、水等物质接触。
5.3 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酸、氧化剂等物质接触,以防发生危险事故。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高中化学中的《钠》这一知识点。
通过对钠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的阐述,使读者对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金属单质的性质是金属元素性质的反映,是了解金属化合物性质的基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介绍了金属活动性顺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及化学基本理论。
本章是学生第一次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这种学习模式将为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做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4)学生,学生人数52人,绝大多数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具备较好的纪律性和一定的实验技能。
三、设计思路基于教学目标和对教材以及学生的分析,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实验探究和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钠的性质的学习。
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活泼金属的反应原来如此精彩,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更多金属知识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钠的性质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掌握钠的性质,了解钠的用途与存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实质及其拓展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镊子、玻璃片、滤纸、小刀、酒精灯、火柴实验药品:酚酞溶液、CuSO4溶液、 FeCl3溶液、金属钠、蒸馏水3、学生准备:本节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盘。
2024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范文

2024高中化学说课《钠》说课稿范文教材介绍:1. 《钠》是2024年高中化学教材的一堂课,属于无机化学章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钠元素的性质、制取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和元素的化学性质的了解。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钠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钠元素的制取方法和反应特点。
2.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钠元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讲解钠元素的性质和制取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钠元素与水反应的反应特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和学法:1. 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使用教学PPT呈现相关实验和图示。
2. 实验器材:备好钠金属和实验所需的器材。
教学过程:1. 引入部分:通过提问或实际情境引入钠元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呈现钠元素的性质,如金属特性、化学性质等,并介绍钠元素的制取方法。
3. 实验操作: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4. 实验总结:在学生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讲解。
5. 拓展应用:通过相关实例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钠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板书设计:1. 钠的性质- 金属特性- 化学性质2. 钠的制取方法3. 钠与水的反应4. 钠的应用以上是符合标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作文教案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作文教案
主题:高中化学:钠的性质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
一、钠的性质
1. 外观:银白色金属
2. 密度:0.97 g/cm³
3. 熔点:97.81°C
4. 沸点:882.9°C
5. 成分: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
6. 反应性:活泼金属,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二、钠的应用
1. 钠在生活中的应用:用于生产钠灯,用于铸铝合金和钠脑中
2. 钠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用作还原剂和供给电源的金属
3. 钠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水肿
活动:
1. 学生展示钠的实物并讲解其性质。
2. 学生分组讨论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制作海报展示。
3. 小组展示和讨论钠在化工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撰写报告。
评估:
1. 班内展示中,考察学生对钠性质的描述准确度。
2. 小组制作的海报展示中,考察学生对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3. 小组撰写的报告中,考察学生对钠在化工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拓展:
1. 钠与氧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让学生思考其他与氧的反应。
2. 钠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规定,让学生了解到有关的重要安全知识。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松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4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11. 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x09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可用小刀切割的金属,比水轻,熔点97.81Ⅰ,沸点882.9Ⅰ钠的化学性质\x09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下缓慢氧化)2Na+O2 Na2O2②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Na+S=Na2S(发生爆炸)2Na+Cl2 2NaCl(产生大量白烟)③与水反应:2Na+H2O=2NaOH+H2↑(浮于水面上,快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不停地游动)④与盐反应: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钠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其他金属)2.钠的保存由于钠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和H2O等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之中.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银白色的金属钠表面变暗(生成Na2O)消失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3.氧化钠和过氧化钠\x09氧化钠\x09过氧化钠颜色状态\x09白色固体\x09淡黄色固体化学式\x09Na2O\x09Na2O2氧化合价\x09-2\x09-1稳定性\x09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以连续氧化:2Na2O+O2=2Na2O2\x09稳定,加热不分解与H2O反应\x09Na2O+H2O=2NaOH\x09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x09Na2O+CO2=Na2CO3\x09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性、漂白性\x09一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无漂白性\x09有强氧化性和肯定的还原性,有漂白性,可以杀菌消毒4.碳酸钠的碳酸氢钠\x09碳酸钠\x09碳酸氢钠俗名\x09苏打、纯碱\x09小苏打色、态\x09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2CO3\x09白色粉未水溶性\x09易溶于水\x09溶解度较碳酸钠小热稳定性\x09稳定,受热为分解\x092NaHCO3 Na2CO3+CO2↑+H2O与盐酸反应\x09Na2CO3+HCl=NaCl+NaHCO3Na2CO3+2HCl=2NaCl+CO2↑+H2O\x09NaHCO3+HCl=NaCl+CO2↑+H2O与碱反应\x09Na2CO3+Ca(OH)2=CaCO3+2NaOHNaHCO3+NaOH= Na2CO3+H2O相互转化\x09用途\x09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x09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2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学问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供应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熟悉,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
钠的性质学案

钠的性质学案摘要: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它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本文将围绕钠的性质展开讨论,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一、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它的密度相对较低,为0.97 g/cm³,熔点为97.8°C,沸点为883°C。
在常温下,钠具有柔软的质地,可以轻易被切割或压成片状。
钠的热导率和电导率都非常高,远远超过多数非金属元素。
二、化学性质1. 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个反应是放热的,钠会迅速溶解在水中,并产生大量的气泡。
这一反应也是钠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工业中的原因之一。
2. 与氧气的反应:钠与氧气反应会生成氧化钠,这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化合物。
氧化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碱性溶液。
在制备钠过程中,往往需要保护剂来防止钠与氧气接触。
3. 与其他元素的反应:钠还与许多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例如与氯气反应会生成氯化钠。
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作食盐和化学原料。
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食盐:氯化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被广泛用作食盐调味剂。
它不仅用于烹饪,还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
2. 油污清洁剂:由于钠对于油污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钠类清洁剂被广泛用于清洁电器和厨房表面的油污。
3. 防腐剂: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常被用作防腐剂,用于防止继续腐蚀。
四、在工业中的应用1. 化学反应剂:钠在某些化学反应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例如制备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2. 金属制备:钠被用于制备一些金属,例如钛和锂。
它与这些金属元素反应之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过程得到纯净的金属。
3. 熔剂:由于钠的低熔点和良好的热导电性,它被广泛用作一种熔剂,用于熔炼和提取其他金属。
结论: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的反应活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钠的性质及用途教学设计

钠的性质及用途教学设计一、引言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钠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科学教育中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钠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用途,并提供一份钠的性质及用途教学设计的参考。
二、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 物理性质钠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钠的密度相对较低,熔点和沸点较低,在室温下为固态。
2. 化学性质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钠,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种性质使钠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因此可以用于还原其他有氧化性的物质。
三、钠的用途1. 钠在化学实验室中的应用钠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学物质,例如氢氧化钠、氯化钠等。
此外,钠还可以用作测定重金属离子的试剂。
2. 钠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钠可以用于提取其他金属,例如铝、锂等。
通过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反应,钠可以还原这些氧化物,从而获得相应的金属。
3. 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钠盐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
钠盐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并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4. 钠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钠在核能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常用于液态金属钠堆的制造。
液态钠可以作为热传导介质,帮助调节核反应堆的温度。
四、钠的性质及用途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钠的性质及其应用,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钠与氧气反应的过程,并观察产物和释放的热能。
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实验,加深对钠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钠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钠的用途。
可以提供一些真实案例,例如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钠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钠的性质及用途的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内部的交流和合作,深化对钠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制作展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钠的性质及用途的展板。
展板可以包括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钠的不同应用领域、使用钠的利弊等内容。
高中必修一化学钠的化学性质教案

高中必修一化学钠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钠与水、氧气和空气的反应过程。
3. 熟知钠的化学性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钠与水的反应过程及生成物。
2. 钠与氧气的反应过程及生成物。
3. 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钠的性质和特点。
2. 钠与水的反应。
3. 钠与氧气的反应。
4. 钠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过程1. 钠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实验、图像等方式展示钠的性质和外观,让学生了解钠的特点。
2. 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展示钠与水的反应过程,观察生成的氢气气泡和钠水溶液变化。
(2)分析反应方程式及产物,引导学生思考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3. 钠与氧气的反应(1)实验展示钠与氧气的反应,观察生成物及反应过程。
(2)讨论反应方程式及生成物,引导学生理解。
4. 钠的应用领域介绍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制取氧化钠、合成有机物等。
五、教学方式1. 实验展示2. 图像展示3. 讨论交流4. 教师讲解六、教学评价1. 完成钠与水、氧气的反应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 思考并描述钠的性质和特点。
3. 分析钠的应用,并写出至少一种应用实例。
七、拓展延伸1. 探究钠与其他元素的反应。
2. 研究钠在电池中的应用。
八、家庭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钠的更多性质和应用。
2. 思考并总结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一份高中必修一化学的钠的化学性质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优秀3篇〕《钠的性质》教学设计篇一一、学习目标1.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建立钠原子结构决定金属钠的性质的思想。
4.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化学的魅力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设计思路整合由氯化钠制取氯气、溴和碘的制取线索,引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钠,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现象,逐一分析并总结出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介绍钠的用途的根底上,简单介绍钠的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由溴、碘和氯气的制取,推出它们和氯化钠之间的关系,再由电解熔融氯化钠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金属钠。
[板书] 2NaCl 2Na+Cl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比照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推测金属钠可能的性质。
[观察与思考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外表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外表的颜色;将其放置放置在空气中,观察外表颜色的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归纳、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煤油大、0.97g/cm3。
二、钠的化学性质1.可与氧气发生反响4Na+O2=2Na2O白色[观察与思考2]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板书]2Na+O2 Na2O2过氧化钠,淡黄色[表达]同样是钠与氧气反响,但是反响条件不同时,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观察与思考3]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然后向其中投入一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用外表皿盖在烧杯上,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熔点低,97.8℃。
二、钠的化学性质2.可与水发生反响2Na+2H2O=2NaOH+H2↑[思考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的讨论,能解决以下问题:1.金属钠为何保存在煤油中?2.为何有些保存在煤油中的钠外表不是银白色的?3.解释产生钠与水反响时现象的具体原因。
钠性质说课教案稿

钠的性质授课稿范文一、说教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元素族是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典型的代表元素钠的学习初步学会元素族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结构、性质、存在、用途之间的联系钠本节知识教材包括三部份内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二、说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对钠的性质实验的察看、解析、研究性学习三、说授课目的: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认识钠的保存、用途3、初步从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四、说教法:本节课主要表现“学教并重”的授课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重视实验给学生的感性认识经过实验演示、学生察看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授课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怎样察看实验现象以及怎样依照现象解析钠的相关的性质本节知识课本讲解序次是先讲解物理性质后讲解化学性质由于这节课是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为了更吻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知识作了一些办理先讲解化学性质在学生研究了钠的化学性质并解析现象本质原因后再讲解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学生依照知识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僵直的灌输的学生的学习收效要好些五、说学生的学法:本节知识学生要重视实验解析侧重解析各种现象的原因学生的学习以研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六、说授课过程:经过练习书写钠、钾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引导学生察看课本中的锂、钠、钾、铷、铯等原子结构简图经过对原子结构的解析电子的得失关系得出碱金属元素名称的由来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纵观高一化学教材相关章节内容如:〈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课本元素族知识的编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关知识都是以某一元素为代表尔后按必然的原理递变推理得出其他元生性质在此教师可简单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和用途让学生成立化学思想模型尔后引出碱金属元素以钠为代表进行相关学习(1)钠的保存:(演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提出悬念等待后边实验考据)(2)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氧气反应切开钠引导学生察看切面颜色思虑: A、钠为什么可以轻易切开B、切面颜色怎样说明什么在石棉网上加热的过程中注意察看现象A、钠消融成闪亮的小球B、激烈燃烧火焰黄色C、生成淡黄色粉末思虑; 1)受热消融的原因 2)小球是银白色说明什么 3)激烈燃烧说明什么别的教师讲解钠与氧气反应的两种产物 Na2O、Na2O2的差异如条件、牢固性、颜色②钠与水反应A、将一小块已吸干表面煤油的钠用铝箔包好扎孔放入水中用倒立的试管收集氢气检验气体(复习氢气的检验方法)B、引导学生重点察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解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如:浮、熔、游、红、声学生经过谈论后逐一得出结论③知识牢固复习:对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氧化还原解析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④知识拓展:钠与盐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反应的现象与解析举例钠与硫酸铜反应钠与硫酸溶液反应学生思虑得出结论(3)物理性质:经过钠相关的几个化学实验后学生很简单推理得出钠的相关物理性质:颜色、金属光彩、密度、熔沸点、硬度、导电导热性等(4)存在:掌握钠的性质后思虑、复习牢固钠的保存进而推理得出钠的存在(自然界的以化合态存在)用途;由性质推理书上相关用途的原理对用途作些认识七、本节课小结:本节课重点在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经过引导学生对钠的性质的学习的回顾归纳钠的性质归纳总结元素族的学习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和用途回应前面的学生思想模型的成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八、部署作业作业形式以围绕钠的性质出题:氧化还原解析或计算等内容。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一、教材分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族元素,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
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
本节课虽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许多弊端,如在下列情况下既无法解决。
1.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更好。
2.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可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3.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
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4.对微型实验的放大观察,便于同学们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分析。
5.由此说,实验课中恰当的便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教学实践的高效完成。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空间。
“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果然是水能生火,学生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
(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在此期间,教师适时点拔,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Na的物性小结,Na与水反应现象小结。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一、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的金属,具有银白色的外表。
它的密度很小,只有0.97克/立方厘米。
它的熔点相对较低,只有97.8°C,而且在常温下是液态的。
钠的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之一。
2.化学性质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它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钠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氧化,所以通常都要保存在惰性气体中,如氦气或氩气。
当钠与水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个反应也非常剧烈,常常伴随着火花和烟雾。
3.对人体的影响虽然钠在工业和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钠在过量的情况下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如增加血压、刺激肾脏等。
所以,在平时的饮食中,我们也要合理控制钠的摄入量。
二、钠的应用1.冶金工业钠在铝冶金和钛冶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钠可以去除铝中的氧化物,从而提高铝的纯度;或者让钛和其他金属形成合金,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
此外,钠还可以在钢铁冶金中扮演还原剂的角色。
2.制造化学品钠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化学品,如氨、甲醇、苯酚等。
这些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3.病毒学研究在病毒学研究中,钠可以用来制备Virus-Like Particles (VLPs)。
VLPs 可以模拟病毒的外层结构,因此具有很高的仿真度,可以用来研究病毒的结构和感染机制。
4.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钠的性质与应用。
以下是一份钠的应用教案,以供参考:活动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钠的基本性质,掌握钠的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一、钠的基本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对人体的影响二、钠的应用1.冶金工业2.制造化学品3.病毒学研究教学过程:一、引入引入钠的概念,询问学生对钠有哪些了解。
二、知识传授介绍钠的基本性质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钠的特点和作用。
三、讨论活动1.讨论钠的应用领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钠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如何使用钠来提高生产效率?3.钠的应用对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作用?四、总结对本次讨论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钠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
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钠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钠的基本性质;2. 掌握钠与水反应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3. 理解钠的物理性质对实际应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钠的化学性质;2. 钠与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1. 掌握钠与水反应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2. 理解钠的物理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钠金属样品、蒸馏水、试管、试管架、酚酞溶液等;2. 实验室安全指导书;3. 钠的相关知识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钠这种化学元素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呢?”二、讲解钠的基本性质1. 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常温下呈固态,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2. 钠的化学性质:钠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容易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三、进行实验1. 实验内容:将一小块钠金属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进行观察。
2. 实验过程:观察学生对实验进行操作,并观察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和变化。
3. 实验注意事项: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四、讨论与总结1. 请学生讨论钠与水发生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和氢氧化钠的现象。
2. 总结钠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钠在化工生产、冶金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500字的小结。
六、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钠的基本性质和与水反应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备注:本教案仅作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三化学教案钠的化学性质

高三化学教案钠的化学性质
欢迎来到高三化学教案栏目,此栏目中汇集了大量有关化学的教案,在此小编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三化学教案:钠的化学性质,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学习或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三、教学用品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第 1 页共 1 页。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钠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及课堂实验,使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从而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②、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钠与水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教学难点:分析、推断反应原理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钠、酚酞试剂、蒸馏水、硫酸铜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复习巩固】一、物理性质【新课引入】新闻事件:2002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七个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有三个发生剧烈爆炸,另外四个被有关部门成功打捞。
一位目击者说,早上十时多,桶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
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近十米高。
经专家认定,铁桶内装的是遇水极易燃烧的金属钠。
二、金属钠的化学性质(1)分析金属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小结:1、钠原子极易失电子2、显强还原性3、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实验探究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方法: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2、注意事项:①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②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③钠块要绿豆粒大小 ④ 剩余的钠放回原瓶。
3、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4、总结钠与水反应原理: 。
5、传统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分析及改进:+11 2 8 1不足主要有两点:①不便于控制反应的停止与进行,且不容易收集到氢气;②反应比较剧烈,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此实验的关键在于如何直观的,安全的看到此实验现象。
实验改进方法展示:见右图改进实验过程: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煤油,放入金属钠,塞上橡胶塞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迅速加入滴有2~3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④观察⑤检验产生的气体【实验探究2】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1、实验方法: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块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作还原剂,都是由0价---+1价。
金属性强。
其离子氧化性弱。
1.跟氧气的反应
在常温时:4Na+O2=2Na2O (白色粉末)在点燃时:2Na+O2=△
=Na2O2 (淡黄色粉末)
2.★钠在空气中点燃时,迅速熔化为一个闪亮的小球,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Na2O2)和少量超氧化钠(Na2O4)。
:2Na2O+O2=2Na2O2
3.钠能跟卤素、硫、磷、氢等非金属直接发生反应,如2Na+Cl2=2NaCl (放出大量热,生成大量白烟)
4.跟水的反应
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
现象1、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4、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了气体,反应剧烈)5、事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有碱生成)2Na+2H2O=2NaOH+H2↑
6.★钠反应剧烈,能引起氢气燃烧,所以钠失火不能用水扑救,必须用干燥沙土来灭火。
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从一些熔融的金属卤化物中把金属置换出来。
由于钠极易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把居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钠之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与酸溶液反应
2Na+2HCl=2NaCl+H2↑
8.与盐反应
(1)与盐溶液反应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
(2)与熔融盐反应应,常见于金属冶炼工业中,如★钠与熔融盐反应不能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9.有关化学方程式
⑴与非金属单质: 2Na+H2=高温=2NaH 4Na+O2=2Na2O (白色固体)2Na+O2=点燃=Na2O2 (淡黄色粉末) ⑵与金属单质反应4Na+9Pb=加热=Na4Pb9 Na+Tl=加热=NaTl ⑶与水: 2Na+2H2O =2NaOH+H2↑⑷与酸: 2Na+2HCl=2NaCl+H2↑⑸与碱; 不反应(与碱溶液反应) ⑹与盐; ①4Na+TiCl4=高温=4NaCl+Ti
6Na+2NaNo2=高温=N2↑+4Na2O Na+KCl=高温=K↑+NaCl ②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或2Na+2H2O=2NaOH+H2↑NH4Cl+NaOH=NaCl+NH3↑+H2O
⑺与氧化物: 4Na+CO2=点燃=2Na2O+C↓钠的制取与保存
10.制取
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食盐)或熔融氢氧化钠制得。
反应方程式:熔融状态下,2NaCl(通电)=2Na+Cl2↑2NaOH(通电)=2Na+O2↑+H2↑11.保存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它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里。
12、过氧化钠
化学式Na2O2,淡黄色粉末,它具有强氧化性,遇水或CO2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它不溶于乙醇,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放出氧气,过氧化钠在工业上常用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去臭剂、氧化剂等。
由于它易潮解,易和二氧化碳反应,必须保存在密封的器皿中。
13、氯化钠
俗称食盐,是无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结晶。
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液氨。
不溶于盐酸。
还可用作调味料的原料和精制食盐。
14、氢氧化钠NaOH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
纯固体烧碱呈白色,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
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14、碳酸钠Na2CO3
俗称纯碱、苏打。
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吸湿性很强,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
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 和Na2CO3·10H2O。
15、碳酸氢钠Na2CO3
俗称小苏打。
纯碱。
为晶体,无臭、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用作食品工作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
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6、氧化钠
分子式为Na2O ,白色固体。
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对人体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以游离态存在,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里。
(原因:ρ Na>ρ煤油且Na与煤油不发生化学反应)
17.相关化学式:2Na2O2+2H2O=4NaOH+O2↑(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体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滴入酚酞后先变红后退色0 2Na2O2+2CO2=2Na2CO3 NaCO3+HCL=2NaCL+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