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项目环境、水土保护措施
![施工项目环境、水土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ae761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6.png)
施工项目环境、水土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1.L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
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乡镇长远规划,选择线路。
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1.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
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
1.3.临时工程环境保护便道、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
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废品回收利用,不得乱扔、乱倒垃圾。
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集中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厂或存放点。
污水须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严禁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及其它水体中。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
1.4.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b581f128ea81c758f57850.png)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一、环境保护措施1、在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
并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以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应注意保护,并应保证业主避免由于污染而承担的索赔或罚款。
2、在施工期间加强环保要求、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材料。
为此,应使施工场地砂石化或保持经常洒水,使得施工场地旁的农田作物绿叶无扬尘污染。
3、按地方市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施工噪声控制到最低程度。
当施工工地距居民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不在夜间安排噪声很大(55db以上)的机械施工。
4、及时处理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运至经监理工程师及当地环保部门同意的指定地点弃置,应注意避免阻塞河流和污染水源。
如无法及时处理或运走,则必须设法防止散失。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作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施工方应尽的义务。
项目经理部将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环保专业人员。
实行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各施工小组分工管理、专职环保监督员监督指导、项目经理部实施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详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图”(1)保护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
环境保护工作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兼顾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实施“纵向管理责任到底,横向管理责任到边”的管理制度。
(2)保护目标: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预防”。
环保、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施工(即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施工),努力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沿路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
(3)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职责认真组织指挥部全体人员,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省、部有关环保及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c430e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3.png)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土壤、水体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1.建立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在施工前制定并执行一套完整的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环保和水土保持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土地利用规划和治理:在施工前要对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治理,合理规划施工区域和场地,选择适宜的施工工具和方式,减少土地利用的破坏和压力。
3.施工工艺和设备改进:选择低碳、节能、环保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在道路施工中使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4.施工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泥浆、树木等,应分类、清理和妥善处理,避免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对于可回收的废弃物,应尽量进行资源化利用。
5.水源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的消耗和排放,尽量减少对水源的损害。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设施,收集雨水用于施工和工地洗车,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6.土壤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防尘网和挡土墙,避免扬尘污染和土壤侵蚀。
尽量减少土壤的开挖和平整,保护土壤的完整性和肥力。
7.植被恢复和保护:在施工后要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种植适宜的草坪、灌木和乔木,保持施工区域的生态平衡和景观美观。
8.施工沟渠和水利设施的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合理的沟渠和水利设施,收集和处理施工过程中的雨水和废水,避免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9.强化监测与执法:加强对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的监测与执法,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是施工行业所必须重视和遵守的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土壤、水体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598e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e.png)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一、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1. 施工前水土保持方案(1)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确定施工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责任区域,并进行标识。
(3)建立合理的施工路线,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种植土壤保持植物,加固施工区域的土壤结构。
2. 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1)在施工现场设置挡土墙,避免土壤流失。
(2)采取防尘措施,减少大气颗粒物的排放。
(3)进行地面硬化,避免泥浆流入河流和水体。
(4)定期检查施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时进行修复。
3. 施工后的水土保持方案(1)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排除残留的土壤和材料。
(2)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加强施工区域的生态恢复。
(3)建立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定期巡查和维护施工区域的水土保持设施。
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1. 硬件设施方案(1)设置防护网,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石、泥浆等物质流入周边环境。
(2)设置喷淋设备,进行施工区域的湿化处理,减少粉尘的排放。
(3)设置噪音屏障,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 排放控制措施(1)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并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
(2)安装粉尘收集设备,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排放。
(3)控制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 管理制度及措施(1)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2)建立环境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进行预防和准备。
(3)定期组织环境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4)强化环境监测,对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
三、施工期间的应急预案1. 防洪预案(1)对施工区域内的河流和水体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2)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巡逻,发现河流水位异常时及时进行疏散和预警。
2. 化学品泄漏预案(1)对施工期间使用的化学品进行清点并登记,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9第九节--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9第九节--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9cd05502d276a201292e86.png)
第九节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水体功能、耕地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噪声、振动和扬尘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水土流失,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是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铁路设施、建构筑物与沿线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谐相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努力建设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客运专线。
2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2.1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安全质量部、机械物资部监督指导、各作业架子队实施,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完整的环境保护及节能保证体系,详见图9-2-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2.2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节能管理组织机构2.2.1 管理机构项目部将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领导小组,各作业架子队对应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节能实施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环保专业人员,详见图9-2-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2.2.2 主要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贯彻执行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及节能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标段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及节能工作负总责。
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节能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及节能事宜。
保持与业主、环境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及节能和有关规章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及节能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组织对下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和收集环境保护及节能好的做法,并在本标段推广应用。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及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3dcef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7.png)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及措施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1.1.施工环保目标全面控制施工污染,减少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全面达到国家、行业和福建省及当地政府的自然保护、环保标准。
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环保措施,弃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1.2.施工水保目标全面控制施工污染,减少污水排放,控制水土流失,全面达到国家、行业和福建省及当地政府的水保标准。
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水保措施,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确保工程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
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体系建立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行的环保、水土保持体系,同当地环保部门协作,无条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法规,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人为破坏和污染环境事件的发生。
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重视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是我们的国策要求,因此环保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施工中严格按规定进行施工,禁止乱挖乱掘破坏当地的植被,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当地的自然环境。
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3.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组织措施3.1.1.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项目经理部、施工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
3.1.2.人员配置项目经理部配备1名环保工程师,收集国家和福建省的相关法律、法规,负责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制定环保方案和措施,并检查和监督措施的落实;项目经理部配备1名环保工程师,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有关环保、水保法规和相关知识,并经常进行宣传教育。
各施工队配备1名专职环保监察员,各工班配备1名兼职环保监察员,负责协助环保工程师工作,并在施工中执行环保方案和措施,及时反馈环保信息,为环保方案和措施的调整提供资料。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7d95cd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6.png)
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1.施工环保1.1.1.环境保护方针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和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铁路。
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规定,在当地环保水利部门和发包人审批的范围内施工,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的方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恢复”的原则,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做到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环保水保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营造绿色通道。
1.1.2.环保目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水土保持报告书》及批复意见,将钦北铁路建成绿色环保工程。
1.1.3.环境保护体系1.1.3.1.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保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含副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长、专职环保工程师及其它各部门负责人。
安全质量部作为办事机构,负责制定详细的环、水保管理制度和各项措施,提出环保问题和解决办法。
专业环保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环保技术方面的工作。
1.1.3.2.施工环境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野生动物保护的法规和标准;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环境保护预报监控系统;保证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环境保护经费;宣教生态环境保护法。
1.1.3.3.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图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图见下页。
环境保护管理、保证体系环境方针环境监理检查、纠正措施规划目标指标法律要求管理方案环境监测记录违章纠正预防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制度保证宣教部门环保委员会环保工程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意识水平提高意识水平ISO14000标准施工细则企业规章制度实施与运行信息技术交流应急响应准备文件资料管理施工运行控制持续改进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图1.1.4.主要环保措施环境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治理计划(项目包括防治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排放控制计划;污染源考核计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计划;建设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的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af6c8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e.png)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4.1环保、水保目标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14.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本标段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以综合管理部为主责部门,各施工队为主体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障体系,实行生态保障领导负责制。
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思想、组织、检查和技术措施方案等方面做好环保工作,实现总体环保目标。
详见图14-2-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框图。
14.3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铁道部及工程所在地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全员全过程环保局面。
同时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保协议,并认真执行。
搞好环保调查,包括农田、排水、城市排水、河流水系等,了解当地环保内容与要求,严格执行建设单位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建立环保检查制度,把环保措施层层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案与环保问题同时考虑,对易污染环境的工程施工项目及临时工程项目如取土场、弃土场、施工垃圾、扬尘、施工噪音等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从施工安排上全力做到,不多占用土地,少破坏植被,不随意堆放垃圾,减少施工扬尘。
图14-2-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框图14.3.1防止大气污染措施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现场结合设计中的永久道路布置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的基层做法按设计要求执行,面层可分别采用礁渣、细石,以减少道路扬尘。
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便道经常进行洒水湿润,防止扬尘。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c3f97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7.png)
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预防措施:在施工前期,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并报请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这个方案应具体阐述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以及采取的必要措施。
2.生态保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及野生动植物进行调查、评估和保护。
对于受保护的物种或生态系统,应编制专项保护措施,采取防护栅栏、设置警示标志等手段,确保不受到施工的干扰。
3.环境监测:在施工期间,应设立环境监测点,对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以及对污水、垃圾的处理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
4.施工工艺控制:控制施工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有害气体和废水,严格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
对于工程现场产生的废土、废石、废弃物等,应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理,以免引发环境污染。
5.水土保持:在施工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合理的防护和治理措施,包括设置排水设施,防止雨水沟侵蚀,控制土壤侵蚀,并保持植被覆盖以保持土壤的稳定。
6.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要严禁乱倒垃圾、乱堆土石,严禁乱放化学品以及乱挖乱填,确保施工区域整洁有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绿化造林:在施工完成后,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带状进行绿化造林,恢复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8.社会宣传:对于环保工作,应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加强对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等的环保意识教育,共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在施工前期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方案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监测和控制。
只有科学、合理地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施工区域的环境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ed58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d.png)
施工环境保护的重点有:噪声与振动控制,节约用地及临时用地恢复,工程跨越河流等敏感水体的保护,沿线城市区域施工噪声、扬尘控制及施工扬尘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控制和施工固体废弃物管理等。
加强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建立高效、务实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制订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主动接受省、市环境和水土保持的主管部门提前介入,对施工环境和水土保持进行监控、指导,及时处理。
1 临时工程环保措施⑴临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统一规划、建设指挥部要求和施工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
严格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和工程监理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施工作业活动,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
⑵临时工程设施(如砼拌和站、桥梁预制场、生活与生产房屋等)选址在地表植被稀少、易于恢复的地方;确有困难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修建。
施工现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美化施工环境。
临时用地使用完后恢复至原有的地形地貌或比原有更改善的状况。
⑶合理布置施工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便道数量,不在便道两侧就近取土。
施工营地合理选择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
⑷临时工程设施修建不切割、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不允许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或负地形。
2 废水、废碴处理措施⑴施工机械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施工营地住宿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和渠道。
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不污染周围水环境。
废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为:废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在施工时,对天然排水系统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必要时修建临时水渠、水沟、水管等。
⑵拌和站砂石料存放场设沉淀池,处理清洗骨料和冲洗机械车辆产生的废水,达标后排放。
⑶废碴主要包括冲洗拌和站、沉淀池中的废碴、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⑷在工程施工期,应加强施工营地及架子队的环境保护管理,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处理后排放或进行农田灌溉,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池等环卫设施,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送到当地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不得随意倾倒,以免污染当地环境和影响景观。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ab083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e.png)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措施1、文明环保施工管理目标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并遵照施工现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现场环境管理,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全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文明施工与环保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工程、技术质量、综合办公室、材料设备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环保、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建立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根据文明施工管理员、材料负责人、各区域责任工程师具体的工作将整个施工现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实行挂牌制,使各自分管的责任区达到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使施工现场保持整洁。
2、工完场清制度(1)认真执行工完场清制度,每一道工序完成以后,必须按要求对施工中造成的污染进行认真的清理,前后工序必须办理文明施工交接手续。
(2)由项目经理、文明施工管理员、保卫干事定期对员工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法律和法规知识教育及遵章守纪教育,提高职工的文明施工意识和法制观念。
要求现场做到“五有、四整齐、三无”以及“四清、四净、四不见”,每月对文明施工进行检查,对各责任人进行评比、奖罚,并张榜公布。
4、文明施工检查措施1、检查依据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公司每月对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内容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
每次检查均认真作好记录,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限期整改。
对每次检查中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差的进行处罚,并敦促其改进。
2、施工机具检查(1)现场内机具及各种施工用材料按要求放置且堆放码垛整齐、账物相符,做到及时清理、工完场清。
设备、材料进出场应有查验制度和必要的手续。
(2)现场设施工垃圾站,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消灭长流水和长明灯,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能源。
(3)组织工人定点进出场。
5、减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措施我公司依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
施工过程中水保、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中水保、环保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58a6e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2.png)
施工过程中水保、环保措施1. 引言水保(水土保持)和环保(环境保护)是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土地开发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水保和环保措施,以及它们的具体应用。
2. 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水保措施2.1. 土地开发前的水保措施在进行土地开发前,应进行水保规划和评估,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具体的水保措施包括:• 2.1.1.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根据地势、土壤类型、坡度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过程中的交通路线和施工区域,避免过度破坏土地。
• 2.1.2. 建立合理的雨水排放系统。
在土地开发前,应设计合适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将雨水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损失。
• 2.1.3. 设置临时草坪和植被保护措施。
在土地开发前,可以通过设置临时草坪和植被保护措施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污染。
这可以通过种植草籽、铺设草帘等方式实现。
2.2. 施工过程中的水保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保措施:• 2.2.1. 建立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如果不加以管理,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所以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系统,确保废物能够得到合理的处理。
• 2.2.2. 控制施工现场的泥沙流失。
在施工现场,应采取措施来减少泥沙的流失,防止土壤侵蚀。
可以通过搭建挡土墙、设置沟渠等方式来实现。
• 2.2.3. 采取合适的土地覆盖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土地覆盖措施,如使用防尘网、稻草覆盖等,来减少土壤的蒸发和侵蚀。
• 2.2.4. 管理施工现场的雨水排放。
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管理雨水排放,避免大量雨水直接进入附近的水体中,造成水资源的损失和污染。
3. 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环保措施3.1. 废气排放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和设备的使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五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b500125acfa1c7ab00cc6c.png)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五篇篇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根据《环境保护法》及江苏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我们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该工程的重点工作,对环境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在施工期间施工地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受到的影响减低到最低程度。
(1)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责任与权限,制订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并对所有参加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建立一支施工现场清洁队,每天负责施工现场及周围区域内清洁卫生,并洒水降尘。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环保”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环保工作的经验与不足,落实下一阶段环保工作计划。
建立并执行环保工作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各种环保隐患落实到人。
(2)防止水土流失和废料废方处理防水排水,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状态,修建必要的临时排水渠道,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连接,且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如因未设置足够的排水设施致使土方工程遭受破坏时,其责任由承包人自负。
废料废方的处理,清理场地的废料和土石方工程的废方处理,不得影响排灌系统及农田水利设施,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堆放地以外的地方倾倒。
应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在适当地点设置弃土场,有条件时,力求少占土地,并对弃土进行整治利用。
当设置弃土堆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挖方工程及隧道工程大型弃土场地,应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废方堆放点应统筹安排,堆放点应远离河道,尽量不要压盖植被,尽可能选择荒地。
及时对弃方进行压实,并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可以种植草皮、灌木或树木,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的目的。
尽可能对弃土方加以整治后用作耕地。
弃渣点应选择植被稀疏的荒地,弃渣的下部和边角宜砌筑拦渣坝或墙,以防止水土流失。
(3)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保护水质,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系统和水库。
严禁排入饮用水源。
工程施工区域、砂石料场,在施工期间和完工以后,应妥善处理以减少对河道、溪流的侵蚀,防止沉渣进入河道或溪流。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20d82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7.png)
工程临时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不开挖采石取土,材料、废弃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项目施工结束后做好抚育与恢复工作;
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重视临时施工用地的复垦;
弃土、弃渣的堆放,要先建设拦挡墙(坝)及排水设施,后堆放弃渣,堆放结束后开始布置植物措施;
对开挖边坡、回填边坡的防护工程,应分级开挖回填,在达到设计稳定边坡后迅速施工防护工程,同时做好坡面、坡脚排水系统,施工一段、保护一段;
当工程跨越村庄和水源地时应先将排水措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好,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排水设施,并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3.1.3水环境保护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按设计施工,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注浆堵水,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工程取土、挖方符合所在地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的破坏;取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遍地开花式的无序作业,进行有序开挖取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并结合工程的实施,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取土区选在高地、荒地上,尽量不占耕地,如必须从耕地取土时,将表面种植土铲除,集中成堆保存,并在工程交工前做好还地工作。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根据当地需要,用作蓄水池或鱼塘;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79c9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e.png)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及措施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管理成为了现代施工工程的基本要求。
施工环保管理体系和措施旨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得到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环保管理体系和措施。
一、施工环保管理体系1.目标确定:施工环保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环保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的设定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和环境背景,制定可行的目标。
2.组织架构:建立施工环保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环保管理的有效实施。
常见的施工环保管理组织包括环保主管部门、环保项目经理、环保监督员等。
3.施工环境影响评价:在施工前对施工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定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评价结果应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4.制定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包括土地利用保护、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控制、噪音和振动控制等方面的措施。
5.人员培训和教育: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6.监测与评估:建立施工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噪音、振动等方面的指标。
7.环境管理监督: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同时落实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制度,确保环境管理的有效执行。
二、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包括种植草坪、植树造林、铺设覆盖物、设置挡土墙等。
2.大气污染控制:施工现场应采取降尘措施,确保施工产生的粉尘传播范围受控制。
同时,减少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废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设备。
3.噪音和振动控制:采用隔音墙、隔音窗等降低施工噪音的传播,控制噪音污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8b5a37327d3240c8447efd2.png)
施工期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一、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环保体系,明确各部门在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二、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1、水土保持综合措施(1)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做好施工活动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依照国家、地方和业主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制度,做好水土保持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施工期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和投产使用。
各生产部门在布置生产的同时,按“三同时”的要求,同时布置水土保持工作。
(3)自觉接受业主、监理和当地环保部门对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积极改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土保持水平。
2、水土保持专项措施本标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两部分,即工程治理措施和植物治理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存弃渣场、土石料场,采取拦渣、护坡和排水工程措施,对施工开挖的边坡采取清理、支护和排水工程措施,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植物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存弃渣场、建筑物管理区、保护林带、渠坡防护等。
保持渠坡、渣场的边坡稳定,防止土地的风、雨侵蚀,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项目经理 各施工队队长 专职环保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水土流失。
(1)防治技术与防治方法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等。
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治理与管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水土保持设施的布设以防护效果好、快速发挥保土保水功能、效能持久、整体美观、运行管理安全和节省投资为原则。
在治理方法上,根据不同的土质、坡度、坡长和地形条件等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2)渣场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因为工程建设产生的废土弃渣,在自然堆放的情况下,结构松散,凝聚力较差,表面裸露,且堆放往往呈不规则状态,在雨水的浸泡和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极易形成冲沟、泥石流和滑坡体,因此施工弃渣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对象,治理方法是:在弃渣场周围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系统及浆砌石挡护建筑、植树、植草――采取浆砌石护坡植生毯,生毯分上网、秸杆纤维层、木浆纸层、种子层、木浆纸层、下网共六层,草籽选用狗牙根,种子量50kg/hm2,成活率保证在90%以上。
工程环保、水保控制措施
![工程环保、水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c735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8.png)
工程环保、水保控制措施
工程环保措施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保护
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水保控制措施是指在工
程建设中采取的措施,以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和水土
流失。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程环保和水保控制措施:
1. 建设前的环境评估:在工程建设前进行环境评估,评估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
2. 施工期间的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噪音、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使用防尘网、喷水降尘、降噪设备等。
3. 废物管理:合理管理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尽量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包括植被保护、覆盖和固土工程等。
避免施工期间的大面积裸露土壤,减
少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5. 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
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进行水资源的回收和
再利用。
6. 废水处理: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
标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废水处理,
确保废水不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7. 绿化与生态恢复:在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绿化和生态
恢复工作。
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环保和水保控制措施,具体的措施
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类型、环境特点和法规要求来制定。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6b021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8.png)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失措施在本工程的建设中, 我们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当地各级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建设单位制定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办法。
项目部成立环保部, 与当地环保部门密切配合, 切实做好本标段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
(一)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措施在开工前, 做好对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 组织全体参建人员认真学习, 切实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使人人都学环保、懂环保、做环保。
1. 施工中的环保、绿化(1)环境保护做到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治理, 化害为利。
(2)水泥尽量采用罐装水泥, 小量的水泥袋等废弃物不随意丢弃, 应统一收集掩埋。
(3)施工用的废水、生活污水, 利用临时排水系统及永久性排水设施排至污水坑内, 经处理达到允许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4)工程用料根据具体情况, 堆放在施工场地和征地线内, 不影响林地和污染环境。
每道工序施工时做到工完料尽, 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 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5)在路基挖方的运输过程中, 要定时对施工道路及运输车辆进行洒水, 以消除灰尘。
(6)依照设计文件搞好本标段的路基边坡的植草绿化工作, 同时通过浇水、施肥、修剪与消除虫害等必要的作业, 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使种植物始终处于健康的生长状态。
(7)施工区内的杂草、杂物和碎屑垃圾等要及时清除, 保持整洁。
(8)在施工过程中, 要做到“环保六不准”, 即不随意损坏植被;不随意开辟施工便道;不随意设建临时工程;不采撷珍贵药材;不捕猎野生动物;不准上山野炊。
还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严禁带火种进入林区, 切实做好对既有植被的保护工作。
2. 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树立我单位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也是维持附近居民安静生活的重要保证。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8d75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6.png)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1施工环保、水保目标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环保、水保管理体系2.1环保、水保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环保、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项目指挥部、施工队分级管理,负责检查、监督各项环保、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落实“三同时”,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见“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图”。
环保、水保组织机构图2.2环保、水保体系遵循“遵守法规、减少污染、减尘降噪、持续改进”的环境保护方针,按照ISO14000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环境保护会议。
研究加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逐级签订环境保护责任合同,使各级明确自己的环保目标,制定好各自的环保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贯彻的目的,环境保护体系见“环境保护体系图”。
环保教育 学习有关环保法规 环保措施 项目部环保制度市区环保部门奖罚奖罚制度 上级单位年评奖罚经理部月评奖罚 工程队自评奖罚 环保监督 上级单位监督检查项目部例行检查2.3 环保、水保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体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水土保持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符合国家、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地方政府 有关环保、水保的标准,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
项目指挥部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实 施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思想、宣传、组织、制度、措施、经济等方 面入手,形成严密的控制格局,确实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环境保护体系 检查基层 环境保护体系图 作业班保持环境卫生施工噪音控制大气污染控制 施工废水处理 施工扬尘控制 振动控制市区环保部门监督施工现场环境与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满足国家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搞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公司将按照业主、招标文件及当地政府的有关要求搞好施工环保、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由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
主要学习由国家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
并由专职环保工程师做辅导。
.组织管理实行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环保部监督指导,作业队具体实施的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从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到各专业人员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分工负责。
将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与各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奖金分配挂钩。
项目经理部成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施工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经理主抓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细则,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组织保证体系见以下框图:".编制环境保护执行标准分工程区段、工点、生活区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控制污染影响的具体的执行标准要求。
所有环境保护执行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均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实施。
.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实行环境保护计划制度。
环境保护计划包括工程区段、工点施工的生态保护、生产作业或生活区的控制污染的标准、办法、实施的时间及其他有关要求。
由专职环保工程师负责编制。
环境保护计划作为施工计划的组成部分,随同施工计划同时编制,同时下达和实施。
在检查施工计划同时检查环保计划完成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环保工程施工基本要求:执行环保设计原则,按设计图施工。
植被恢复及绿化: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植树、植草绿化工程施工,其绿化面积及树草成活率达验收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按设计要求做好线路两侧自然环境保护及水源保护地的保护,将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度。
*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不得将施工用水、施工场地排水排至居民饮用水体和养殖水体。
.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水土保持.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做好本工程施工的水土保持。
.认真执行当地区域水土保持规划。
.精心施工,合理进行路基土石方调配,尽可能减少开挖面和开挖量,注意填挖平衡。
%.防护取弃土场,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源。
.环境污染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施工工艺着手,降低或减少污染的产生,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的回收利用率。
杜绝一切污染事故。
振动控制及防止噪音污染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振动源和噪声源,控制振动和噪声的传播.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处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声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装消音器降低噪音。
.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行驶中只准鸣低音喇叭、严禁鸣笛。
:.合理安排爆破时间及噪声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距居民较近地段,控制噪声,噪声较大的操作避免夜间施工。
爆破在白天进行,并设好防护。
.当施工队伍驻地距居民较近地段时,避免生活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1)施工期间的噪声控制除满足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外,还应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轮流操作机械,穿插安排低噪音工作,减少接触高噪音时间,并应配备耳塞,同时注意机械保养,降低噪音的声级水平。
2)大力加强文明施工,砼拌和站及稳定土拌和站的选择、大噪音施工工艺的施工时间控制,对距离居民区150米以内的工程,则应限定施工时间。
对部分高噪声设备应严禁夜间施工。
5)临路侧植防噪音绿化带。
防治粉尘污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湿式作业,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
%.及时清扫、冲洗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及废弃物。
1)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稳定土拌和站等投料器均应有防尘设备。
在这些场所作业的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3)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6)保护场地周围环境,不在工地围蔽外堆放材料、垃圾。
严格按照批准的占地范围使用占地。
7)施工期间爱护环境,保护绿化,保护好已成建筑物、路面,不损坏、不污染,完工时彻底清场,恢复原有道路、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洁净,达到一次顺利交付。
防治废水、废气污染.配置的生产和生活锅炉选择燃烧效率高、高性能的锅炉,并配备脱硫和除尘设备,以减少废气的排放。
:.各类机械设备其污染物排放必须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较为先进的环保型产品,使之在施工生产中达到“零”排放,或经过处理后污染物排放达到GB16297标准。
.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废油水进行油水分离,废油经再生后重复利用。
.修建沉淀池处理废水(包括生活污水),经过滤沉淀池处理后可用并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载装易污染物的车辆,在运输完毕后,不得在水体直接冲洗。
冲洗后的废水必须经过妥善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后方准排放。
.加强安全生产和火工品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施工现场火灾、爆炸的发生,以避免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
(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得排入饮用水源。
(2)、冲洗集料或含有沉积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使能达标排放。
(3)、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应堆放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4)、施工机械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维修施工机械时油污水直接排放。
防止土壤污染.施工完毕,将用剩的填料进行回收。
.经常检查燃油施工机械的油缸,发现漏油立即停止使用。
.严禁抛弃泡沫材料和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
防止有毒物质泄漏运输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产品或原料时,必须防止散漏溢流,搞好安全防护。
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运输途中一旦发生意外,造成易污染物泄漏、散失、溢出或发生化学反应,对环境形成影响时,由运输和押运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同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迅速报告,听候调查处理。
路面维护及清洁~.在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洗车槽,施工车辆出入工地均必须清洗车辆,避免对道路造成污染。
.每天派专人定时洒水、清扫施工范围附近的道路,发现路面有破损情况,及时进行修补,将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减到最少。
.各类垃圾及时清运,保护运输道路和施工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
.水土保持措施永久用地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绿化、浆砌片石等防护,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
临时工程用地尽可能减少占用农田,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农田、水利等设施,避免出现由于工程施工的原因出现破坏农田耕种的现象。
路堤地段,先修坡脚挡墙后填筑,避免填土冲毁农田。
其他永久范围内的裸露地表都用植被覆盖进行绿化。
、弃土场及时修筑挡护设施,保持其稳定,避免雨水冲刷,引起泥石流等灾害;弃土场、取土坑、临时房屋以及其他临时用地均应平整、复耕或绿化。
隧道施工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排水处理,避免破坏当地水系,引起水土流失。
路基、隧道以及其他工程弃碴,严禁倾泻于河床,挤占河道或其他排洪、排水设施,以防止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并避免破坏农田的水利设施。
尽量早建桥涵等排洪、排水设施,严禁路基工程等阻断水路的情况发生,保证排水通畅。
保护当地原有的植被、农田水利设施,必要时协助当地老乡疏通水利河道。
.其它环保措施保护场地周围环境,不在工地围蔽外堆放材料、垃圾。
严格按照批准的占地范围使用占地。
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顺畅,排水良好。
临时设施均按标准硬化地面,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生活污水经过滤沉淀池处理后排入沟谷。
土石方开挖前,先设置好临时堆碴场挡碴墙及排水沟,工地废水排入沟谷前经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后方可排除。
取弃土场按设计文件要求采用堑借、堤弃,借弃区按规定做好边坡、排水坡、平台,完工地段做到边角整齐、路容美观,并及时做好支挡、防护和绿化,不破坏生态环境。
土石方运输通过正式公路时,汽车要加高车厢挡板,在公路上和居民区周围不掉碴、不污染,不向农田河道弃土,规划区弃土也要平整,加设防护设施。
不将污水、油污、化工产品废料排入河道,污染水源。
施工期间爱护环境,保护绿化,保护好已成建筑物、路面,不损坏、不污染,完工时彻底清场,恢复原有道路、设施,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洁净,达到一次顺利交付。
.施工环境监控在整个施工期内,由环保部负责对本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控。
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规学习情况。
施工便道、车辆在沿线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带的修筑和运输情况。
取弃土场的规划、防护实施情况。
建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置、排放情况。
施工对当地水源的影响、施工机械噪声、振动对附近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