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指对一个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分析是指对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了解其功能、业务流程、技术架构等信息。

在信息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调研,分析出用户对于信息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

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确定数据的结构和关系,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3.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是对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现有业务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设计是在信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和规划。

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系统结构设计系统结构设计是指对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

包括确定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块划分、组件设计等。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设计和规划。

通过对数据表、字段、关系等进行设计,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3.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设计。

通过合理的布局、交互逻辑和视觉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 系统安全设计系统安全设计是确保信息系统在安全方面的设计和保护措施。

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漏洞修补等安全措施的设计和实施。

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下面以一个电商平台为例,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案例。

1. 信息系统分析通过与客户的需求沟通,了解到该电商平台需要实现商品浏览、购物车、下单付款、订单管理等功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设计一、选题背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其是培养信息系统领域技术人才的重要基础。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各个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需求不断提高和迫切。

因此,设计一门优秀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2.掌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测试方法和工具;3.具备实际项目开发能力;4.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作;5.能够自学和研究最新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和工具。

三、教学内容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分析与设计的概念、方法和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测试方法,可行性研究等。

2. 课程教学2.1 分析与设计概述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概念、任务和过程。

2.2 需求分析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需求工程和文档,以及需求分析的常见问题等。

2.3 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过程、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模式,以及设计文档等。

2.4 系统测试内容包括:测试过程、测试方法和策略、测试文档,以及测试管理等。

2.5 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可行性研究的策划和实施等。

2.6 实践教学提供案例分析、实践课程设计和开发等实践教学,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

3. 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理论授课、案例演示、讨论分析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等互动式教学活动。

3.2 课程实践设置相关项目,开展实践项目和课题讨论。

3.3 考核评价采用考试、课程论文和项目研究报告等综合考核。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实践中的各项工作的改进,观察实验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评估教学成果,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加以完善和纠正,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三版课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三版课件第1章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三版课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三版课件第1章信息系统开发概论
事务流
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任一组织系统
资金流
伴随物流而产生的资 金的流动过程
物流
实物的流动过程
4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 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 统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人造 系统,目的是及时、正确 地收集、加工、存储、传 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 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 和控制。

软件
交互功能
硬件
数据
图 信息系统定义模型 5
6、适用范围
求已明确并且变化较少的信息系统
19
1.2.3原型法
1、基本思想
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初步需求进行 总结,然后构造一个合适的原型并运行, 此后,通过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原型 运行情况的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不 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至 得到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为止。
图 工作流程 20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可描述为
➢ 客观事物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 上抽象的结果。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各种 对象的某种组合结构来定义和描述;
1、基本思想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 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 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
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时,应从最顶 层的管理业务入手,逐步深入至最基层。在系统分析,提出新系统方案和系统设计时, 应从宏观整体考虑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
1初始期
2普及期
由于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处理需求的 增长,造成财务支出大幅度上涨, 企业领导不得不对之进行控制,注 重采用成本/效益去分析应用开发, 并针对各项已开发的应用项目之间 的不协调和数据冗余等,进行统一 规划。这一阶段的效益可能比第二 阶段还要低。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深入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Microsoft Visio 用于绘制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等;SQL Server 用于数据库设计和管理;Eclipse 或Visual Studio 等集成开发环境用于系统的编程实现。

硬件方面,使用了性能良好的个人计算机,配置满足实验所需的软件运行要求。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系统规划首先,明确了实验系统的目标和范围。

以一个小型企业的订单管理系统为例,确定系统需要实现订单的录入、处理、查询、统计等功能。

然后,进行了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等方面。

(二)需求分析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的沟通和调研,收集了用户的需求。

使用用例图和用例描述详细地记录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用户角色、系统功能、业务流程等。

同时,还分析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如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三)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

确定了系统的模块划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绘制了系统的架构图。

2、详细设计(1)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数据库的表结构、字段、关系等。

使用 ER 图进行了概念模型设计,并将其转化为物理模型,创建了数据库表。

(2)界面设计设计了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登录界面、主界面、订单录入界面、查询界面等。

考虑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和界面的美观性。

(3)模块设计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包括算法、流程、输入输出等。

(四)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使用选定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进行系统的实现。

编写了代码,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并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五)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必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必背

1.系统的定义:系统①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②有一定的结构③有一定的功能2.系统的工程方法:①问题定义②目标选择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最优系统选择⑥实施计划3.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影响的数据4.信息的特征:①事实性②扩散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⑤增值性⑥不完全性⑦等级性⑧滞后性5.管理中的信息三个层次:①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战略信息②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战术信息③基层管理(作业管理)业务信息6.信息系统的定义: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7.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①数据的采集和输入②数据的传输③数的存储④信息的加工⑤信息的维护⑥信息的使用8.信息系统的结构:①概念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组成②逻辑结构:从组织的职能来描述系统结构9.①功能……用例图(定义系统功能需求)②静态结构……类图(描述系统静态结构,表示系统中的类及关系)对象图(描述系统执行时一个特定时刻上的一组对象及其关系是类图的实例化)③动态行为……协作图<收发消息的对象组织结构 >顺序图<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一组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状态图(对象可能的状态和发生某些事件时状态的转换,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活动图(表示业务过程、工作流、用例或对象行为中各个活动的流程,支持并行活动的表示。

没有对象)④物理架构……构件图部署图(软件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系统的静态实现图)10.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①系统规划②系统分析③系统设计④系统实施⑤系统运行和维护11.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①瀑布开发方法:严格遵循生命周期目标非常明确的大型信息系统严格定义用户需求②原型开发方法:用户小需求不明确③迭代开发::开发大型系统增量迭代:结构化方法每一次都包含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完整周期进化迭代:每一次都把所有功能提高④螺旋开发方法:每个迭代周期内加入风险分析12.诺兰模型:描述信息系统发展模型①初装②蔓延③控制④集成⑤数据管理⑥成熟13.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①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②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③能组织一支具有不同层次的技术队伍④具备一定的资源14.系统开发方式①自行开发非常需要分析设计编程易维护少开发费用②委托开发不太不要较难多③合作开发逐步培养需要较易较多④购买现成软件包或软件服务少量困难较少15.信息系统开发工具CASE:①分析与设计工具(建模工具)R ose②编程工具③测试工具④运行维护工具⑤项目管理工具16.系统规划的任务:①制定新系统的发展战略②指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设计③制定系统的资源分配计划17.系统规划的特点:①面向全局、面向长远关键问题,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②高层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主体③不宜过细④是企业规划的一部分,随环境发展而变化18.系统规划的原则:①支持企业总目标②主要面向高层兼顾各管理层需求③拜托信息系统反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④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⑤便于实施19.系统规划的方法:①战略目标转移法②企业系统规划法:定义管理目标、定义管理功能、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结构(U/C功能/数据类矩阵:将有密切联系的数据和功能划分在一个子系统内,使得子系统之间的嬉戏交换尽量少科学合理、松耦合系统结构)③关键成功因素法④价值链分析法20.可行性论证(在系统规划阶段):①技术可行性②经济可行性③社会可行性21.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员SA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22.系统分析书的内容:①引言②项目概述:项目主要工作内容、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数据需求、系统其他需求③实施计划:工作内容分解、进度、预算23.业务流程优化:①BPR企业过程重组:根本彻底②BPM业务流程管理:解决业务困境、帮助保持竞争力24.数据流图(逻辑数据流图):①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②用到外部实体(系统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数据处理(数据的逻辑处理,数据的变换)、数据流(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数据存储(数据保存的地方)四个基本符号25.数据流图注意事项:①关于层次的划分:数据流层的顶层先画且没有涉及到数据流,反应信息系统最主要的逻辑功能、最主要的外部实体和数据②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数据守恒、数据存储必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父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段是处理框③提高数据流的易理解性:简化处理间的关系、均匀分解、适当命名26.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业务规则)等工具来描述系统27.数据字典:①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②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28.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深入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一个具体信息系统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培养我们的系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以下环境中进行:1、操作系统:Windows 102、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93、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80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系统需求分析1、业务流程调研通过与相关业务人员的交流和观察,了解了系统所涉及的业务流程。

以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为例,包括用户注册登录、商品浏览、购物车管理、订单生成与支付、物流跟踪等主要流程。

2、需求获取采用了多种需求获取方法,如问卷调查、用户访谈和现场观察等。

收集了用户对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3、需求整理与分析对获取的需求进行了整理和分类,绘制了用例图和活动图,以清晰地展示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

同时,分析了需求的可行性和优先级,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二)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设计了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2、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数据库的表结构。

确定了每个表的字段、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等。

同时,考虑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约束,以及数据库的性能优化。

3、界面设计基于用户需求和交互设计原则,设计了系统的界面布局和操作流程。

绘制了原型图,包括首页、商品详情页、购物车页面、订单页面等,以直观地展示系统的界面风格和功能布局。

(三)系统实现1、开发环境搭建安装和配置了所需的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如 Visual Studio 和MySQL 数据库。

2、代码编写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使用 C语言和 ASPNET 框架进行了代码编写。

实现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购物车管理、订单管理等。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一、引言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规划,然后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本文将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一步,它的目标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系统需求。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需求收集:通过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积极收集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这需要与用户充分沟通,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业务需求等方面的细节。

2.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关键需求和业务流程。

这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建模、数据流图绘制等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分析、描述和理解需求。

3. 需求验证:对用户需求进行验证,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这可以通过原型设计、用户演示等方法进行验证,以充分理解用户需求及其背后的目标和期望。

三、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开展的信息系统设计阶段。

它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库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数据库表、字段、关系等。

这需要充分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并进行适当的规范化和优化。

2. 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系统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数据输入。

这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界面美观度,以及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易用性等因素。

3. 系统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个模块的功能划分、模块间的接口设计等。

这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

4. 安全性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机制,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这需要采用适当的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技术手段,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和数据。

四、需求分析与设计的重要性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是系统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只有充分理解用户需求,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期望的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答案(第二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答案(第二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答案(第⼆版)第⼀章信息系统基础⼀、简答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有什么区别?信息的本质是什么?答:信息,⼀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

信息与数据具有内在的联系。

数据是记录在⼀定介质上并可鉴别的符号,数据是⽆意义的符号,信息则是蕴含意义的符号。

数据是信息加⼯的原材料,信息是数据加⼯的结果。

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2.什么叫系统?可以从哪个⽅⾯对系统进⾏分类?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标、特定功能,并处于⼀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简单的、中等的、复杂的和超复杂的系统。

从抽象程度划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也叫客观系统)。

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划分: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简述管理的概念答:管理是对⼀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标和履⾏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的是实现组织的⽬标。

4.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答:是技术管理模式、经济管理模式、⼈⽂管理模式。

⼆、填空题1.(数据)是⽆意义的符号,(信息)是蕴涵意义的符号。

2.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和特征,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3.信息的特征有:承载性、(层次性)、传输性、(共享性)、加⼯性和时效性。

4.从逻辑层次看,可以把信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信息)三种类型。

5.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要素)结合为具有特定⽬标、特定功能,并处于⼀定环境之中的有机整体。

6.系统的特性是指具有⽬的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种。

7.管理的职能有决策、(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激励等六个⽅⾯。

三、选择题1.下⾯说法正确的是(D)A.数据就是数字 B.数据就是信息C.数据是加⼯之前的信息 D.信息是数据加⼯的结果2.下⾯哪个不属于信息的特征?(D)A.承载性B.传输性C.层次性D.独享性3.下⾯不属于系统特性的是(B)A.⽬的性B.功能性C.层次性D.适应性4.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管理职能⽅⾯考题(决策是管理的核⼼)A.决策是企业的核⼼ B.从时间性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C.组织结构也被称为组织机构 D.激励有直接满⾜和间接满⾜两种⽅法5.下⾯哪⼀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D)A.技术管理模式 B.经济管理模式 C.⼈⽂管理模式 D.社会管理模式6.下⾯哪⼀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五⼤要素?(A)A.信息资源管理的应⽤B.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C.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D.信息资源管理的环境四、论述题1.谈谈信息资源管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答:信息资源是指⼈类社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按照某种⽅法和规律,经加⼯处理有序化并⼤量积累后的⽤⽤信息的集合。

02134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02134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高纲1194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134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南京理工大学编页脚内容1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骨干课程之一。

21世纪是信息社会,每个人、每个社会组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已成为其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现代通信信息系统、管理决策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等等,它们作为信息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人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组织目标的战略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社会组织的变革、推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提高了组织自身素质与竞争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是信息技术这支利剑必须切实瞄准各行各业的业务需求这个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的任务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这支利剑,结合具体的企业组织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弄清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等阶段的目标、页脚内容2任务、要求和过程,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方法,从而提高应考者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水平,锻炼他们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以讲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及实施各个阶段的任务、方法、过程为主要内容,引导应考者利用实验课时进行实践摸索,不断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一门课程。

其特点是:课程实践性较强,应考者通过系统而专门的学习,在树立清晰的系统意识的基础上,必须灵活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实际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不仅可以增强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而且提高自身的实践开发能力,成为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驾驭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指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信息系统的设计质量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因此,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具
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用
户的需求进行调研和收集,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需求。

通过和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用户的需求,并确定信息
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特性。

接下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对已
有的系统进行调研和评估,找出现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这包括对系统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为后续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最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和测试。

系统的实施
是指将设计好的系统代码和数据库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并进行调试
和配置,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系统的测试则是指对系统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
到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用户的满意度。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系统分析,可以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能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

因此,对信
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视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系统1。

系统的定义及理解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1)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1)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3.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

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类活动系统)3)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4。

系统的特性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目的性3)系统的稳定性4)系统的突变性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6)系统的相似性第二节信息1。

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2)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2.信息的基本属性1)事实性2)扩散性3)传输性4)共享性5)增值性6)不完全性7)等级性8)滞后性3。

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1)人需要反馈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6。

结构化决策的定义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带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带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判断题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的实施就是将系统设计中建立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的过程。

(√)3、具有相同属性与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称为类。

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抽象。

(√)4、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中,编程是最难的。

( ×)5、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

( √)6、在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划分子系统时,可以通过“功能/数据”矩阵来进行。

其中“功能/数据”矩阵中的“U”表示产生相应的数据类。

“C”表示该功能使用该数据类。

(×)7、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8、对规模很大、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原型化开发方法。

(×)9、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其可行性可以从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进程可行性,人员可行性五个方面来考虑。

( √)10、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

( √)第二部分:选择题1、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2、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3、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5、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 A )。

A. 生命周期法B. 原型法C. 第四代语言D. 面向对象方法6、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7、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如何进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如何进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如何进行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第一章:引言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用户需求,对于开发高效、可靠的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本章将介绍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第二章:需求获取需求获取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它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基础。

需求获取方法包括面谈、观察、问卷调查等。

面谈是获取需求的主要方法,通过与用户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为后续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章: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功能性需求是指系统在特定情境下需要实现的功能,而非功能性需求则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实体关系模型等。

通过对需求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可以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第四章:设计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系统的结构、组织和功能实现方式。

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结构和模块划分,确定系统的接口和数据流,设计数据库和界面等。

设计的方法包括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第五章:系统实现系统实现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它将设计好的系统转化为可运行的程序。

系统实现的方法包括编码、测试和调试等。

编码是将设计好的系统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代码,测试是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调试是发现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和问题。

第六章:需求变更管理需求变更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通常是由于用户需求的变化或者系统设计的不完善引起的。

需求变更管理的目标是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变更,合理调整系统设计,并控制变更的影响范围和成本。

需求变更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变更控制机制和变更审核流程,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七章:系统部署和维护系统部署和维护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最后一步,它包括系统的安装、系统环境的配置和系统的运行监控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名词解释:信息系统:指在经济或社会的组织中,以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既包括设备和技术,又包括人员与机构在内的综合系统。

CASE(信息系统建设的软件工具) :从概念说,是一类专门用来帮助人们建设信息系统的软件,是一类专用的、特别为信息系统建设人员服务的软件。

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是进行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的一套规范方法。

CSF方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是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另一种类型的方法。

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指将软件看成透明的白盒,根据程序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指将软件看成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软件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

软件构件:软件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可以明确辨识,接口由规约指定,与语境有明显依赖关系,可独立部署,且多由第三方提供的可组装软件实体。

软件复用: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

继承性:如果一个类A继承自另一个类B,就把这个A称为B的子类,而把B称为A的父类。

继承可以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各种属性和方法,而不需要再次编写相同的代码。

封装性: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

简答题:1.使用生命周期法的条件。

生命周期法适合以下的场合:1)用户需求定义可以明确;2)系统运行程序确定、结构化程度高;3)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环境变化不大;4)开发过程要求有严格的控制;5)研制人员对系统任务了解且熟练程度较高;6)系统文档要求祥而全;7)开发成果重复使用等。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包括的内容。

1)系统规划阶段,根据审议通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开发计划书。

2)系统分析阶段,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简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在信息系统领域中运用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系统概述:介绍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分类等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介绍信息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数据流分析、数据建模等;- 信息系统设计:介绍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介绍信息系统实施和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建立起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应用方法;-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其实践能力;-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评估与考核3.1 教学评估方式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践项目:通过完成实践项目,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信息系统对于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兼顾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求分析是指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的理解、研究和明确定性,以便明确系统需要做什么、为谁做以及如何做。

而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信息系统的架构、功能和界面进行规划和设计。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收集:收集相关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

2. 需求分析: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

包括将需求进行分类,确定优先级和可行性。

3. 需求验证:与干系人一起验证需求是否准确和完整。

通过反复确认和沟通,确保需求的准确性。

4. 需求文档编写:将验证后的需求整理成需求文档。

需求文档包括需求描述、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内容,为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

信息系统的设计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划分。

包括确定系统采用的技术架构、数据库设计、网络架构等。

2. 功能设计:根据需求文档,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交互流程。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

3. 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表关系。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4. 系统界面设计: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布局、色彩、字体等。

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和查询。

5. 安全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

确保系统的数据和功能不受非法访问和篡改。

需求分析和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对于系统的后续开发、测试和维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能够避免后期的修改和调整,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是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项目目标的关键步骤。

第二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董洁-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董洁-清华大学出版社

2.3
信息系统开发模式
• 2.3.1 信息系统开发原则 • 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主要遵循以下的开
发原则。 • 1.“一把手”原则 2.优化与创新 • 3.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4.整体性和相关性统
一的原则 5.规范化 6.适应性
2.3
信息系统开发模式
• 2.3.2 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 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精确而完整地反映用户对信息的需 求,因而开发策略的选择必须保证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要 求。但对信息的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例如不同用户对 任务理解的差异会对信息需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 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开发策略。
2.1
系统开发原理
• 6.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 • 7.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 8.将信息系统视为重要的投资 • 9.设计系统时应考虑到增长和变化 • 10.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2.2
系统开发过程
•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指一个系统从提出任务,经过规划、 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直到被淘汰的全过程。 把整个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是实现软件生产工 程化的重要步骤。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的任务,每个阶 段结束之前都要进行技术复审和管理复审,从技术和管 理两方面对该阶段的开发成果进行检查,最后决定系统 是继续进行,还是停止或是返工。
Hale Waihona Puke 2.2系统开发过程
• 2.2.1 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概述
• 信息系统专家James Wetherbe教授开发了一个实用的 PIECES问题分类框架,其名称是由6类问题中每一类问 题的首字母组合而成。这6类问题分别是:
• P-提高性能(performance)的需要。 • I-提高信息(information)(和数据)的利用。 • E-提高经济(ecnomics)、控制成本或增加收益的需要。 • C-提高控制( control)或安全的需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指通过对一个组织的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构建出适合该组织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等环节。

首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为信息系统的后续设计和实施提供准确的依据。

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通过与用户进行沟通和访谈,收集用户的需求,了解其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用户的需求是否合理和可行。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业务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系统的结构、功能、界面和数据库进行设计,构建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定义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数据流动方式,设计系统的界面和交互方式,以及设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管理方法。

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然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的目的是将系统设计的结果转化为实际的软件系统,并将其部署到用户的环境中。

在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软件编码和测试,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用户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推广,使用户能够熟练地使用系统。

在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与用户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确保系统的实施顺利进行。

最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的目的是监控和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中的问题,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维护包括故障排除、补丁升级、性能优化和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需要与用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及时处理用户的问题和反馈,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系统的可用性。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软件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三章 结构化系统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三章 结构化系统分析

成绩单
练习题:
试根据以下业务过程画出某企业的 销售业务流程图,用户将订货单交某企
业的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填写出库单交
仓库保管员,该保管员查阅库存台账, 如果有货则向用户发货,如缺货,则通 知车间。
发货单
用户
订货单
业务 经理
出库单
库管员缺货通 知单Fra bibliotek库存 台账
车间
某企业的销售业务流程图
练习题:
试根据以下业务过程画出某企业的订 货业务流程图:采购员从仓库收到缺货通 知单后,查阅订货合同文件,若已订货, 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
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
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

根据下面的叙述,绘制某企业库存管理的业 务流程图。 生产部门将用料计划和领料单交给仓库负责 人审批,仓库负责人将未批准的领料单返还 给生产部门,将已批准的领料单交由仓库保 管员进行领料处理,即:查看用料流水账和 库存账,如果有料,则登记用料流水账和修 改库存账,如果缺料,则通知采购员,保管 员每月形成一份库存报表上交有关部门。
自顶向下的系统性原则;
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分开考虑的原则;
系统研制人员与用户相互沟通的原则。
S
S1
S2
上一层是下一层的( 抽 象 ) 下一层是上一层的( 分 解 )
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系统开发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中某些重要方面的表示。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模型的作用:
(1)可以方便描述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已签字借款单 现金账
借款人
不合格借款单
会计
经费本
拒付单 支票 付款单
出纳
问题:1、在图中将已签字借款单和不合格借款单都表 示为“借款单”是否可以,说明原因。2、在图中的双 向箭头表示什么含义?3、在图中现金账、经费本和其 他单据的含义是否一致?有何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接口(类型)和实现(类)分开来是很重要的。在你画 图的时候,只从一个视角入手;当你看图的时候,注意让 自己搞清楚它是从哪个视角出发的。
接口继承(子类型)和实现继承(子类)的区别
h
22
状态转移图
描述单个类的不同状态,复杂系统多类则 采用交互、活动模型。
瞬间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可中断的)可以 绑定到转移或或状态的进口或出口那里, 这样称为动作(action)
h
19
h
20
UML模型
活动图 顺序图
用例图
类图
模型
对象图 状态图
协作图
配置图
h
组件图
21
类图
有三个视角:(概念【本质观点】、规格化【接口, type】、实现)。如果你正在分析就画概念模型;在开发 软件时专注于规格模型;只有在你要阐明一种特别的实现 技术时才采用实现模型。用类图会引来的最大危险是:你 很容易就会陷入实现细节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要避免这种 情况可以用概念或者规格视角。如果你遇到这些问题,那 你就会深深体会到CRC卡是非常有用的。
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索 是用例描述了一个actor 试图使 用系统达到一个目标。即,如 果我们指定其中一个actor 作为 主要actor,所有动作都与actor 达到他/她/它自己感兴趣的目 标有关。
第二条线索是目标有时会失败。
因此,一个用例的结构分为两 部分:每件事都顺利进行时的 事件序列,随后是各种目标和 子目标失败时的不同小事件序 列的描述。
软件的需求可以分三类: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设计约束。
通过用例这种需求技术,需求就可以按照“目标 -路径-步骤-约束”四个层次组织起来。
h
35
用例的核心问题
1)一个用例是一项需求还是只 是一个故事?
2)场景是否只是用例的另一个 名字?
3)用例的结构是正式的、非正 式的、还是半正式的?
4)用例是否有关联结构,还是 只是堆在一起?
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方法、模型、工具 和技术
事物/事件与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h
9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瀑布模型)
计划/定义
计划
需求分析
开发
设计 编码 测试
实施/支持
h
运行、维护
10
计划 具有维护循环的瀑布模型变种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编码
设计
测试
维护循环 需求分析
运行
h
评价
计划Biblioteka 11MSFEXTRANET:
Cisco Suppliers
Connection
-SCM
h
7
与系统相关的一些概念
2) 模块化 (Modularity): 分解系統 , 以重新设计、
组装、复用
3) 耦合(Coupling):系統内单元或模块之间的关联性
高度关連 ( Tightly Coupled ) vs. 低度关連
4) 內聚性(Cohesion): 每一個元件執行單一功能
h
8
主要内容
h
26
h
27
产品开发
配置 实施
项目开发
开发模式
h
28
信息系统功能部件需求光谱
h
29
信息系统构建方式
h
30
迭代
h
31
迭代开发模式
传统上的项目组织是顺序通过每个工作流, 每个工作流只有一次,----瀑布生命周期
h
32
迭代的增量的软件开发模型
h
33
传统方法
h
34
用例
技术并非系统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最为重要的是 怎样处理需求--- 如何得到正确的需求,以及如何 正确的获得需求。系统越大越复杂,需求问题就 越成为风险最高的因素。
Release
Scope Complete
Vision Approved
Project Plan Approved
h
12
模型
h
13
工具
h
14
技术
h
15
工具、技术、方法、过程之间的关系
技术
方法
模型
工具
工具 方法 过程 质量
a
b
h
16
开发方法阶段划分
h
17
事件与系统需求
h
18
事物与系统需求
本课程的难点
新方法、工具、技术层出不穷,如何适应? 需求获取难题 设计经验学习 对变化的反应
h
5
系統 ( System ) : 一组相关部件 , 运行于可界定的
范围 内部,为达成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
h
6
与系统相关的一些概念
1) 系統分解 ( Decomposition ) 系統分解的例子 : CD walkman
h
36
基于功能的企业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
战略信息系统
营销管理 信息系统
生产管理 信息系统
...
财务管理 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及 决策支持系统
知识工作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
营销
生产
...
和销售
h
财务 和会计
37
基于价值链流程的信息系统
INTRANET: Cisco Employee Connection- OA System Infrastructure
Oracle ERP- Financial System
Peoplesoft ERP-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Inbound Logistics
Production Outbound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arketing & Sale
Customer Service
长的(可以被中断)过程被绑定到状态, 称为活动。
还可以有并发状态图,让对象有多于一个 图去描述其行为。
h
23
活动图
活动图着重描述活动和大的过程,它们可 能与方法或成员函数及其活动序列相对应, 也可能不对应。
领域专家可能会使用活动图作为表达场景 的合适工具。例如,如果用户需要描述订 单处理工作流,用活动图呢;为了让程序员 看得更明白,设计阶段可能要转换成顺序 图; 工程师可能喜欢状态图,操作人员喜欢 对象流活动图;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孙海 戴伟辉
h
1
课程内容特征
与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区别 现代网络技术环境的影响 与MIS的关系 课程的实践环节 ……
h
2
教学目的
培养系统分析员? 培养系统设计师?
h
3
教学方式
课堂教授 小组开发及同步分析 演示 外聘专家讲座 案例分析
h
4
h
24
现代方法特点
用例驱动 风险驱动 基于迭代 基于体系结构(4+1)
多view,每个模型代表系统一个方面
h
25
IS ‘s view
Zichman Traditional view(3)
data process logic data flow
Data Oriented Process Oriente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