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望洞庭
《望洞庭》教学设计(15篇)
《望洞庭》教学设计(15篇)板书:望洞庭湖月观察和山水想象人景《望洞庭》教学设计13教材分析:《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其一,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途径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些积累,本诗并无生僻之字,学生基本可以通过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诗的表面之意,在头脑中模糊出现诗中之景。
但这画面如果用孩子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可能对他们难度稍大。
因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与作者经历及相隔年代遥远,所以很难将诗人与诗联系起来,将想象中的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为本诗教学时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螺”,掌握“庭,潭,镜,磨,螺”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4、感悟作者眼中洞庭湖那“和谐之美”,体会诗的静态美,为下一首《望天门上》的动态美做好铺垫。
设计理念:学古诗注重积累,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
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让学生对课本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课前交流:背诵积累学习过的诗,(用相机照下原课文图片,大屏出示,模糊古诗字迹,帮助回忆。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写景的诗吗?《江南》《春晓》《离离原上草》《游园不值》《春日》《咏柳》《春游湖》《泊船瓜洲》《绝句(杜甫)》《山行》《望庐山瀑布》2、课余时间你还积累过哪些写景的诗呢,说出题目来大家一起背吧。
《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
《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望洞庭》教案(精选12篇)《望洞庭》教案篇1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达到熟读成诵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在吟诵中进一步升华主题,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感情诗境让学生在吟诵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到哪些地方旅游过:老师去过的地方比你们加起来的还要多,信吗?我去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鹳雀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天门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敕勒川我游历过这么多地方大家很羡慕吧,这都是在哪游历呀!你知识这叫什么吗?板书:神游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洞庭湖神游一番。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洞庭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短片:(师介绍洞庭湖)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湖南和湖北的分界线。
面积274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还有许多座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君山。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山,湖外有湖,秋天的洞庭更是碧波万顷,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望洞庭》齐读课题1. 解诗题这里的望是看,怎么看(远远地看),看哪里?(看洞庭)再读课题1. 知诗人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看本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说说你对诗人的了解: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学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它积累在书上。
1. 明诗意悟诗情⑴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⑴同桌读,一人读,一人认真倾听,校正字音,把诗读正确,遇到困难互相帮助有了同学的帮助,现在能把这首诗读得一字不错吗?⑴指生读诗师生评议在这首诗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磨螺潭并理解潭和螺的意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⑴我们初步接触这首诗,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再来读诗,就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请同学们默读诗:想想诗人远远地看到了什么?在文中找出来、画出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望洞庭》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mó
luó
磨
螺
磨螺
镜 jìnɡ 镜子
庭 tínɡ 庭院 潭 tán 水潭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中国第二大淡 水湖,古称“云梦泽”。跨湖北和湖南两省,它北连长 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 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刘 禹 锡
刘禹锡:(约772—约842),字梦得,号庐山人, 汉族,河南洛阳人。
文学成就: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有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存世有《刘宾客集》。
主要作品:《乌衣巷》《秋词》《陋室铭》《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来去洞庭,据文献可考 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刘禹 锡曾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写道:“长庆四年八月, 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 涉浔阳而东。”长庆四年,即公元824年。此诗应当作于 这一年。
“镜未磨”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 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 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 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 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望洞庭》教案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望洞庭》,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描绘景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
3.培养审美情感:分析诗中的艺术特色,让学生体验和欣赏自然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4.提升思维品质:通过解读诗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理解:学生需要识别并理解诗中的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困难。
-举例:通过对比“白银盘里一青螺”与真实的银盘和青螺,帮助学生理解比喻的用法。
-诗歌情感把握:学生应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这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挑战。
-举例:讨论诗人为什么会用“翠色”来形容山,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进行交流。这种开放式讨论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的意见,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望洞庭》这首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课后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消化吸收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回顾(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了《望洞庭》这首诗的美,还学习了如何通过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我们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如果对今天的课程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望洞庭》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精选7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精选7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篇1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的反思。
《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
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
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
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
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教学效果不错。
之后,我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
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
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得较空洞,写得很不连贯。
这是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望洞庭》教学反思篇2核心提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完成了教学重点中,学生对于该诗诗境的理解。
在对诗的意境理解上,学生们对于诗歌意境的揣摩让我为之一惊,通过图文联想法和画图法,孩子们很好的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意境,通过在图中画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完成了教学重点中,学生对于该诗诗境的理解。
四年级刘禹锡,《望洞庭》
四年级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
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李商隐,《乐游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题型一:点字成诗好湖两抹不花古花湖江对更桃子红去向不相月水和开片更见枫客火为雨路宿晚适古光精秋水此尽满无渔眠黄愁复清含意元月要独好异情七人霄黄火花家留蝶家时周昼各麻异那客宿眼今宵看满朵四木时恰戏叫出梗耘站在为下乡夕你碧满娘宿蹊只连春舞同绩田夜皮题型二:填空遥望洞庭山水,白银盘里一青螺。
四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练习题3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练习题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练习题1(一)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第7题。
(6分)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庆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了这首诗。
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衔远山,吞长江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2分)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
(3分)四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练习题3篇扩展阅读四年级上册语文《望洞庭》练习题3篇(扩展1)——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1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 这是一篇_____体裁的文章。
A 童话B 记叙文C 寓言2 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主要写了哪三个方面。
()A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B 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C 满月,腿脚不稳定就爱玩。
D “什么都怕”又那么“勇猛”。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表现猫的性格真的很________。
如果你养了这样一只猫,你会怎样呼唤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的性格古怪还表现在它高兴时__________;不高兴时,却__________;有时它__________,有时很__________。
明贬实褒,表达了一种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10篇《望洞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望洞庭》教学设计篇一一、背景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
诗句充满了语言美和韵律美。
但是对学生来说,诗中有些字词难免有些深奥,如“相和”、“白银盘”、“青螺”,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小学生来讲,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片段描述:片段1:(读中悟)学生很喜欢读古诗,我激励数名学生朗读表演之后,同学们的朗读热情更是高涨,“我来读!我来读!”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求给大家朗读。
我趁势继续叫了一位学生朗读,只听他响亮的朗读声让本来喧闹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
读毕,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赞扬他读得响亮,但我注意到有位学生不同意,他发言说:“这诗不是这样读的!”我因势利导,问道:“那你觉得该怎样读呢?”他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整个教室又一次安静下来,而且似乎比刚才更加静。
于是我问:“大家觉得他俩读得有什么不同?”有的学生说:“他读得很轻。
”有的学生说:“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
”有的学生说:“比刚才的更加有感情,刚才的太响亮了!”……“那你们觉得谁读得更好?为什么?”教室沉寂了片刻后,同学们顿时讨论起来。
学生普遍认为后面一位同学读得更加好,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洞庭湖宁静的景色。
朗读,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把书读熟,但读熟了还能怎么样?在朗读的训练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在朗读中发现并有所收获,最终做到朗读之中的领悟,不经意之间使学生感悟到了诗句的意境。
片断2:(悟中读)师:还有哪些词你能体会到洞庭湖的宁静?生1:“镜未磨”一词也让我体会到了洞庭湖的宁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古诗词三首望洞庭》人教新课标 (共15张PPT)
主主讲讲::时时鹏鹏珍珍
单单位位::山山西西省省阳阳泉泉市市平平定定县县实实验验小小学学
教材: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课题:《望洞庭》 主讲:时鹏珍 单位:山西省阳【泉唐市】平刘定禹县锡实验小学
远远望去,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 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的 一枚青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湖光秋月两相和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未磨:没有经过打磨。
洞庭湖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那 么和谐,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 如一面还没有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翠:苍翠。 白银盘:指洞庭湖湖水。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材: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刘禹锡(772-842),
课字题梦:得《,望唐代洞诗庭人》,被白 主居许讲易 多:称作时作品鹏“,诗 立珍豪 意” 新。 颖他 ,的 思 单想歌位深的:启刻山发;西七,写言省得绝阳句明泉快受市清到民新平,定县实验小学
四年级下册语文《望洞庭》
好像白色的银盘里托着一只青青的田 螺。
目标检测:
组词: 亭 (亭子 ) 高 (高兴 )
孤( 孤单) 狐(狐狸 )
镜)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望洞庭
陕西省兴平市赵村镇中心小学 刘美英
刘禹锡(772—842),字梦 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 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 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清代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读一读
洞
潭
湖
(山洞)(潭水)(湖水)
和
磨
螺
(和平)(磨平)(田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句解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
潭面无风镜未磨
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 的铜镜 。
诗句解析
遥望洞庭山水翠
远远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
《古诗三首-望洞庭》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望洞庭》的基本内容、诗句含义和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古诗描绘自然美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自然美的诗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生在分享讨论成果和创作诗句时,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这说明他们对古诗创作具有一定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创作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
在《古诗三首-望洞庭》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不一。在讲授诗句含义时,有些学生能迅速领会诗人的情感,而有些学生则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学习修辞手法时,对于比喻、对偶等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望洞庭》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刘禹锡赞美洞庭湖美景的古诗。它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
古诗三首《望洞庭》∣人教(部编版)PPT
–
■
电
:
那
你
的
第
一
部
戏
有
没
有
胆
怯
,
像
费
里
尼
拍
第
一
部
戏
时
就
穿
戴
得
很
口
罗
没
有
我
和
他
不
同
。
我
是
从
底
层
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
来
的
我
清
楚
怎
么
运
作
这
个
东
西
(
电
影
拍
摄
)
所
以
为
什
么
很
多
时
候
在
现
场
我
不
想
等
。
你
可
以
但
是
当
我
拍
完
一
个
镜
头
,
下
一
个
镜
头
试
完
镜
后
我
希
但是我年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我 告诉你 怎么弄 ,15分 钟后你 还没有 弄完我 就不耐 烦像如 果我自 己弄五 分钟就 弄完所 以最后 通常变 成我自 己弄。 但这样 做有一 个不好 的后果 就是当 你真的 五分钟 弄完就 会给别 人一种 感觉他 在现场 完全没 有用他 会不开 心。
长春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望洞庭》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自学提示:
1、自读诗文,读懂字音,读通诗 句。 2、再读诗文,边读边思考,你读 懂 了哪些字或词。 3、三读诗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 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在小 组内讨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写的是千里洞庭 的秋夜景色,诗人
内
选择了月 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
容 象的比喻,独出心 裁的描写出湖4山色的优美
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
注
和: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水面无
解 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 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铣 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 楚.两说均可。
湖光秋月两相和,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èi mó
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 wàng dòng tíng shāng shuǐ sè
遥望洞庭山水色,
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g luó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
翻句译
湖光秋月两相相,潭面无风镜未磨。
译文: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 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 和月亮交相辉映,显 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 面就 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 它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 湖、汨 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 1300多平方公里。
自读古诗
1、四人一组,借助字典等辅助学习工具,自学生字词。 2、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
壹
诗文导读
作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匈奴族后裔,唐代中期诗人、 政治家、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
者
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 称“刘宾客”。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 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肆
拓展学习
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 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让我们一起来来欣赏一下吧。
《望洞庭》这首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
”中的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的湖面), “青螺”指的 是(洞庭湖中的君山)。这句 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山水的色彩美)。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他们不 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映衬出诗人自己 的形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艳丽不过是一面
总
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 的螺壳。
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的
结
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那是不可能的。
总
结
在诗人刘禹锡眼里,八百里洞庭不过是案 上杯盘而已,诗人举重若轻,自然淡泊,把人 与景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这也是人与景的 和谐之美啊。
望洞
庭唐 刘 禹 锡
· 四 年 级 语 文P P T 模 板·
·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诗 所描绘的景色。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
到美的熏陶。
目
录
壹 诗文导读 贰 字词积累 叁 诗文赏析 肆 拓展学习
练
小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比喻)
诗题为《望洞庭》,是( C )时候望洞庭的? A .早晨 B .中午 C .夜晚
练
诗中"翠"的意思是( C )
A .翠鸟,鸟名 B .绿色的硬玉,翡翠 C .绿
作
业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 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下啦课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 枝》(六)、《浪
淘沙》(一)、《浪淘沙》 (八)、《杨柳枝》(一)、《西塞山
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
》时,曾注明“依 《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
填词的最早记录。
洞 庭 湖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古称“云梦泽”,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被分割为东洞庭 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部分。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远远望去,那在月亮光映照下的洞庭湖 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 子,而那湖中青翠的 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叁
诗文赏析
想
·诗文运用了几次比喻手法? ·分别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一想 ·诗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想
一想
1、想一想,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时向洞庭湖的景色? 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想一想,诗人看到了什么?联 想到了什么?把什么比做什么? 3、读了《望洞庭》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同桌互相说一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贰
字词积累
mó(磨刀)
hé(和平)
磨
和
mò(推磨)
huó(和面)
镜(镜子) 未(未曾) 磨(磨
平)
我
会写
遥(遥望) 银(银光) 盘(盘
子)
读
一读
wàng dòng tíng
望洞庭
hú guāng qīu yuē liǎng xiāng 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