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继承论文摘要:孟子对“仁”的存在根源以及实践意义都给予了新的解释,孟子在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继承和发展方面贡献极大。
甚至可以说,孔子仁学思想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扬光大乃至影响世界,与孟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
“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历代儒学家研究的重点。
许多大家通过对“仁”的解读和阐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有的直接阐释孔子的思想主张,有的在继承上又有所发展,有的从与孔子相悖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最终又没能逃出孔子的思想范畴,这些共同形成了丰富繁杂的儒家思想。
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在孔子“仁”的思想继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从“仁爱”到“性善”——提出“仁”的存在根源“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并围绕此形成了整套思想体系。
一部《论语》中大约有一百多处谈到“仁”,如《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等。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略显模糊,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仁”是什么,而是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通过履行那些道德规范来达到仁的境界。
从另一角度可以看出孔子“仁”学中具有保守的一面,它并未冲破周礼的旧框架,认为只有周礼所肯定的政治秩序下的行为才属“仁”,并且要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原则,视孝悌为“仁”之本。
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原有的社会制度及结构被破坏,周礼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可惜孔子没有很清楚的看透这一点,还是理想主义的周游列国渴望恢复周礼,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的窘迫处境也是必然的。
在孔子那里“仁”主要是一种道德文化,通过“礼”这一途径来实现,而且“仁”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人们应该把“仁”作为毕生追求的价值目标。
这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并没有给人们解释其中的理论依据。
孟子作为孔子所学的继承人弥补了这一方便的缺陷,提出了性善论这一观点,立足于“仁”又论证了“仁”存在的合理性及必然性。
孔孟“仁政”观点比较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
人只有在犹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
孟子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
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
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
因此,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由见人危难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推论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把道德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论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与延伸
论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与延伸作者:郭强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4期摘要:儒家思想在古代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儒家的继承者,孟子则积极深化并推动了孔子学说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孔子思想的精髓。
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与延伸,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孔子地位,同时也使儒家学派发扬光大。
关键词:孔子孟子仁继承延伸孟子所处的年代对于儒家的发展、传播及地位来说影响深远。
《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1]P456由此可见,在孟子时代,墨家学派与杨朱学派在当时的地位很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儒家。
此外,法家、纵横家的崛起,也使儒家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形势下,孟子肩负起振兴发展儒学的使命。
“然孟子亦知就於一贯之旨,以上窥孔子之所学者,故孟子能发明性善之旨,而大有功於孔门。
”[2]P109在孔子的儒学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延伸,维护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所以说,孟子在推动儒家思想的横向发展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
仁者,即爱人。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仁就是理想的仁道,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仁道。
”[3]P81孔子对仁的解释:“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4]P15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5]P65,他所阐释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修养的提升,然后再推己及人,达到全社会的一种和谐的仁的统一。
也就是说,孔子所谓仁的基础是己,要想实现社会的仁,必须要有一个己的推广。
在《论语》中多次对仁做了解释,《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路》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阳货》中:“恭、宽、信、敏、惠”,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有些模糊,并没有直接回答仁是什么,更多的是提出一种模式,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得到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另外在《雍也》中:“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子罕》:“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卫灵公》:“知(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孟子荀子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仁学思想传承刍议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任树华 226511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
“仁”作为孔子儒学的基本范畴,一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完善人格的追求,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于现实政治的见解。
“仁”的内涵极其丰富,从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显示了孔子对于道德行为规范和理想社会制度的建构。
孔子死后,儒分八家,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1)。
孟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2)。
他平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学孔子也”(3)。
他在接受、继承孔子学说的同时,又对其加以发展、创新,极大丰富了儒家思想。
基于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他本人也跻身于儒家“亚圣”的宝座,记述其言论的《孟子》被奉为经典。
下面简要论述其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周王室衰微,周天子不足轻重,各诸侯国争王称霸,擅自改变礼仪制,度“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
即使在诸侯国内部,弑君杀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孔子认为这是“天下无道”的表现。
因此,反对僭礼,要求恢复周初有条不紊的统治秩序,便成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在政治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他认为礼仪政治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因此,他选择以仁释礼的方式。
在他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老卑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强制的,而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上的,是人性的内在欲求。
《论语·泰伯》篇中讲:“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所谓“笃于亲”,就是以深厚的感情对待亲人和亲族,即“亲亲”之道,也就是说要“入则孝,出则悌”(5)。
接着他又发挥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由此引出了“尊尊”。
“尊尊”是“亲亲”在政治上的表现,通过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将其上升为人的自觉行动。
由此,犯上作乱的事情就会鲜有发生,社会就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
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一、孟子对孔子极力尊崇同先秦其他诸子一样,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
《离娄》篇中孟子明言:“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史料中所知,孟子虽然把伯夷、伊尹皆称为“古之圣人”;然而,其一生中,最推崇的是孔子。
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1]公孙丑上,63意即从人类出现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孔子相比;他把孔子看成是“圣之时者也”,是圣人品德的集大成者[1]万章下,233。
可见,孟子对孔子的推崇,确实达到了极致。
据不完全统计,在《孟子》一书中,孔子的事迹与言论凡八十一见。
这八十一处大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孔子的极力推崇;另一方面则是引用孔子的言论,作为其政治学说的理论依据。
试举一例。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
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
况为之强战?”[1]离娄上,175孟子主张实行“仁政”,从孔子那里寻找依据。
孟子当然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但他这样做的原因,一则是孔子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再则在孟子的心目中,唯有孔子才是他倾心仰望的宗师。
二、孟子歌颂孔子的贡献作为儒家学派宗师的孔子,为行其道,栖栖惶惶,终生奔波,“知其不可而为之”,结果是四处碰壁而不见遇。
《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曰:“弗乎弗乎。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约其文辞而指博……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2]。
就是说,孔子是在其主张行不通的条件下,才开始删定《春秋》的;而孟子则在其著述中盛赞孔子从古代历史中去寻找如何治理社会的方法。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继承于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套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是一套以“仁”为基础,以“仁民”为核心的思想,它强调稳定的政治秩序,突出“民”的主体地位,孟子的仁政思想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整个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借鉴意义。
一、孟子仁政思想的背景(一)思想来源——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从思想渊源来看,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论语》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就是爱,就是对别人施予爱,这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一般准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灵魂。
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侧隐之心,仁也。
”人人都心怀同情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这是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的,它构成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
在孟子看来,从这种普遍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出发实现仁政,治理国家就易如反掌。
换言之,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
(二)历史前提——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得出结论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
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尽心下》)他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
早在夏朝,桀王“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纪》)人民痛恨他,发誓与之同归于尽。
继至商代末,纣王“暴虐百姓,奸宄商邑”,激起人民的反抗,国家纷乱不堪,民怨沸天。
西周末年,周厉王行暴政,强制推行领主国有制,禁止平民入川泽山林,渔猎谋生,引起国人不满,又采取高压手段,严禁人们议论国事,民众忍无可忍,于是起义攻占京都,捣毁宫室,厉王被逐。
事实表明:民志不可侮,凡行暴政害民者,终归没有好下场。
历史不只有反面的教训,也提供了正面的经验。
商之汤王、周之文王、武王行仁德,抚爱百姓,因而深得人民的拥护,在民的支持下,他们一举灭桀、灭纣而得天下。
《孟子》文论思想分析
《孟子》文论思想分析孟子的主要思想(一)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在儒家学说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之为“孔孟”,儒家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主要体现在“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方面。
一、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
他大大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其中,最突出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尽心下》)孟子认为民众比君主重要,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民众的信任。
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离娄上》)桀和纣丧失了天下,正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
因此他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提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伐,推翻他,并认为这是正义之举。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万章下》)“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尽心下》)对于汤伐桀、武王伐纣之事,孟子明确表示“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他认为不仁不义的上位者是“独夫”,人民就可以“易位”甚至名正言顺地杀了这样的人,而不背上“弑君”的罪名。
孟子强调国君不仅要爱护民众,也要爱护臣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离娄下》)在他看来,国君对臣下不尊重、不爱护,臣下同样可以背弃国君。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万章下》)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战争是否该兴起的重要标准。
当齐宣王在攻取燕国的问题上向孟子请教时,孟子认为取不取燕国要看燕国的人民是否愿意,“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论孟子对孔子文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精神 品质 ,是不会 随着外物和境
遇的改变而变更 的。
深 层 意 义 。 需 要 用 自己 的 领 会 和
感情 ,去探求 诗 歌的 真正 内涵 。 即所 谓 “ 以己 ‘ ’ 当 意 ,迎 取作 者之 ‘ ’ ” ( 熹 《 子 集 志 。 朱 孟
“ ,亦 我 所 欲 也 , 义 ,亦 生 我 所 欲 也 , 二者 不 可 得 兼 ,舍 生 而取 义 者 也 。 生 亦 我 所 欲 ,所 欲
在儒学传统 巾 , 《 涛经》 是
一
部 十 分 重 要 的 儒 学 典 籍 。 孔 子
将 《 诗经》 作 为教 学 巾的教 材 ,
以 此 来 培 养 学 生 的 人 格 修 养 。孔
势 ,建立起 新的诠释体 系。处 于 战同时代 的孟子 ,承担起 了发展 儒家思想 的重 任。孟 子对 于孑 子 L
的 儒 家 思 想 , 针 对 新 的 时 代 特 征 ,做 l 了新 的诠 释 。 在 遵 循 孑 叶 J L 子 著 述 思 想 的前 提 下 ,提 升 了儒
之 , 逊 以 出 之 , 信 以 成 之 。 ” ( 语・ 卫灵 公》 其 中 , “ ” ) 义 是 精 神 的 本 质 核 心 , 而 “ ” 的 义
注》 以 意 逆 志 的 解 经 方 法 , 从 ) 根 本 上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孑 子 的 将 L
孟 子继 承 了孔 子 的{ _义观 ,
并 进 一 步 将 这 种 人 格 品质 深 化 到
.
孟 子 解 诗 对 孔 子 解 诗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了生 命 价 值 的高 度 。 他 在 《 孟 子・ 告子J》 中这样论述 道 : 二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
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
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如下内容:1、民本主义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猪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猪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2、邦国的主权在民: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
”又说:尧荐舜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
于是舜就作了天子。
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结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介,则臣视君如寇仇。
”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
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孟子思想小结》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 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 义行,非行仁义也。”(《离 娄 下》19)
2、性善论以“四心”为基础,与“四心”相应 的即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
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1、承认天的权威,在不违反天命的前提下,尽 量发挥主观能动性。
2、遵循命运的必然趋势行事,尽到自己的努力, 有所作为,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得命运之正,即 正命;反之,非命。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 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 尽 心 上》2)
精选课件
3、美以善和信为基础,又高于善和信。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
“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
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尽 心 下 》25) 精选课件
20
九、教育思想: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 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 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 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 尽 心 上》36)
总之,孟子希望在性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 的努力,达到舍生取义的思想境界。
精选课件
15
五、天命思想:基本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 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 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 也。 ……(《梁 惠 王 上 》6)
孟子的观点
孟子的观点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什么孟子主张“仁”;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主张反对不义的战争;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主张什么思想1.总的来说,孟子是对孔子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仁的方面,直接把孔子的仁发展为性善论。
认为仁、意、礼、智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不过不曾切己反思罢了。
作为性善论的基础就是“四心”,即所谓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又叫作良心和本心。
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2、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王道主义”。
就是要学习古代圣王的做法,崇尚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也”。
3、在提倡王道主义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就是名贵君轻论。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核心是讲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了说明民贵君轻的合理性,还借助了天的力量。
“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名受之”《万章上》这就是说,天意和民意是相通的',天意的真正意义在于民意。
4、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然这里要明确的是,孟子的利,有两个不同的向度。
首先是治国方略意义上的。
“义”特指王道,“利”特指霸道,分别代表不同的治国方略,是对立的。
其次,是人畜之分意义上的。
在这里孟子不否定人必须有一定的利才能生存。
主要是一种选择:凡是只选择利,便与禽兽无异;凡事都选择义,便成为一个善人。
如何才是真正的善?用孔子的话说是:过犹不及。
就是所谓的“中庸”,切记这里的中庸有“时中”的意思,它要求人们必须不断考察事情的客观环境,随客观环境的变而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
总的来说,这些是重要的方面。
有兴趣可以详细研究一下,比如孟子性善论的可能性。
孟子的哲学思想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孟子的管理思想
孟子的管理思想2007-09-06 20:44:35|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一、孟子的“仁义”思想“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孔子和孟子都讲“仁义”,但比较而言,孔子偏重于讲“仁”,而孟子侧重于讲“义”,孟子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可见其对“义”的重视。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性善”说,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认为人都具有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而这“四心”,也是仁、义、理、智的发端,所以他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毛主席的名句“六亿神州尽舜尧”当来源于此)。
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中华民族人格精神的形成有过相当大的影响。
二、孟子的“王道”思想在政治主张上,孟子提倡“施仁政,行王道”,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仁者才能无敌于天下,这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孟子的“王道”理论,提倡以人为本,以德为辅,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认为只有用“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以教育为手段,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反对战争。
具体的措施包括:施“仁政”、开“井田”,“省刑罚,薄税敛”,达到社会富裕,“民有恒产”,“五十衣帛,七十食肉”的理想社会,“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制时代,能有这样的认识和见解,无疑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
三、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对待人民的事情要积极,“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以此认识为基础,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要求统治者要爱惜臣民,争取人民的支持,要“与民偕乐”、“与民同乐”、“忧民之忧”,“使民有恒产”,“送生送死无憾”,指出只有得到人民支持的国家才是不可战胜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这个意思。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孟子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他坚定地坚持了孔子的核心理念,并扩展和丰富了其中的内涵。
下面将从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和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1.“天性善”:孟子继承并深化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之初性善,一切恶行都源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是人的本质。
他引用了孔子的话:“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发扬光大,强调人性善良的重要性。
2.“性与教”的关系:孟子进一步发展了“性与教”的关系。
他认为人性具备一种自然的道德感知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要善于引导和教育人的本性,培养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君子”理想:孟子提出了“君子”理想,他将君子视为人格的高度完善者。
君子具备高尚的德行和道德素质,他们追求仁义道德,奉行仁爱和正义的原则,并以此来修养自身,推动社会进步。
4.“仁爱”: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也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他强调仁爱是人类关系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君子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以温柔和善意对待别人,并努力解决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
1.发扬孔子道德思想:孟子从孔子的思想基础出发,发扬了孔子对仁爱、孝敬等道德的重视。
他强调了人性善良的重要性,提出了“天性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之心,只需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展。
2.强调政治责任:孟子不仅关注个人修养,还强调了政治责任和社会关怀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责任不只是个体的修养,也要积极地改造社会,使社会和谐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仁爱之德,以善政治国,让百姓过上安宁和幸福的生活。
3.注重实践:孟子非常注重道德实践,他认为仁爱不是空洞的口号,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仁爱。
《孟子》的评价
《孟子》的评价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学派的代表作品。
它记录了孟子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孟子》的一些评价:
1.思想精深:《孟子》集中了孟子的精辟思想,对仁义道德、政治理论、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经典之作。
2.理论立足:《孟子》系统地阐述了孟子的理论体系,包括天命观、性善论、政治理想等,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言简意赅:《孟子》语言简练、意蕴深刻,通俗易懂,使得其思想能够被广泛传播和理解。
4.教化作用:《孟子》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还融合了许多寓言故事和典故,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对后世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5.继承创新:孟子在继承了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不少创新和发展,对儒家思想进行了丰富和深化。
6.价值观念:《孟子》强调仁义道德、仁爱之道,提倡“为政以德”,主张通过教育和治理来实现社会和谐。
总的来说,《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广泛认为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文化遗产。
试析孟子的法律思想
试析孟子的法律思想1、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爱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其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兼并战争,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
孟子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指出善性就是人类所独特的一种本性,也就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显然标志。
2、民本思想(1)经济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赋税,给人民以物质上的保障,明确指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人民没有一定的产业,就不会有一定的道德信念,没有道德信念,那么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会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指出必须“制民之产”,首先必须并使百姓存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违农时地展开耕种。
“五亩之宅,一棵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善处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同时,直面当时艰巨的赋税,孟子主张“省刑罚,厚赋税”,指出统治者只有减低对民众的奴役和奴役,并使民众生活平衡,民众才可以顺从统治者,社会才可以安稳。
(2)政治①君民关系:主张“民贵君轻”,表示人民才就是最显然的。
他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重。
”并对此展开论证:“就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简论孟子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嘿,这位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不仅是孔子的学生,还是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还在这个基础上,给了它一番新生。
说实话,提起孔子,大家心里都知道他是个道德楷模,强调仁义礼智信,教人做个好人,心里要有底线,生活得有滋有味。
可你看孟子,他可不是满足于老一套,他的脑袋里总是冒出各种新主意,把孔子的思想拿来,捏捏、揉揉,再捣腾出一些新花样来。
比如,孔子说“仁”这个词,孟子一听,觉得可以玩得更大。
他把仁定义得更加具体,像是“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于他的仁心。
”他还强调,人人都有一颗仁心,只要你好好培养,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想想看,这跟孔子那种说教式的教导相比,是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呢?大家都希望能有一颗仁心,但有时候就像找不到钥匙,孟子给了我们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那扇通往善良的大门。
再说说孟子对“性善论”的坚持。
孔子虽然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其实没怎么深究。
孟子这小子就来劲了,非要跟人讲个明白。
他举了很多例子,像是说小孩看到牛掉进水里,自然会想去救,说明人性本善。
真的是,听了这话,谁不想掏心掏肺地做个好人呢?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给了人们一种希望,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像是被阳光照到的角落,总能发出点温暖的光。
再往下说,孟子对“义”的理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他认为,义不仅是做事要正当,还得是符合人的良知。
他心里觉得,做事得讲究个“心安理得”,这才是真正的义。
别光想着眼前的小利益,要看到长远的发展。
这种思维就像是把“义”这个词从书本上搬到了生活中,让每个人都能用得上,真是让人佩服。
说到这里,咱们得提提孟子那张嘴,真是犀利得很。
他在辩论的时候,逻辑清晰得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比起孔子的温文尔雅,孟子可谓是直来直去,幽默又不失风趣。
常常一语道破,让人惊叹不已。
听说当时的齐国国君也被他怼得面红耳赤,最后不得不臣服于他那一套理论。
想想,那画面,简直像是一场智斗,悬念不断,令人捧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孔子之仁本质是一种践行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约定型,但并没有说明践行仁的内在根据。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孔子仁学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践行仁的内在根据。
了解孔子孟子仁的内在差别,有助于我们重振儒学理论,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价值,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标签:孔子;孟子;发展一、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孔子以仁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并一直影响中国以后的儒学发展方向。
孔子“仁”的内容是丰富的,思想是深邃的。
孔子的“仁”无形中塑造了理想人格。
这种人格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仍然有着重要作用。
从政治上讲,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反映在民族意识上,个人应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最高的人生价值,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陶冶了不少仁人志士,从而唤醒了中国人民思考中国民族意识感和民族精神。
从文化上讲,他的思想为中国以后的思想指明了方向,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开启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新纪元,创造出人类新的思想灵魂。
但孔子的“仁”只是确定了仁的本质内涵,他的说法带有很强的约定性,只告诉人们应当以仁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但人为什么要履行仁道,以及在现实的生活中怎样履行仁道并没有充分说明,这主要是因为孔子没有将仁与心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这个任务主要是由孟子来完成的,孟子将仁与心联系起来,使仁学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力,对孔子仁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孟子从性善论仁孟子性善论从理论上说明履行仁道的内在根据和履行仁道的可能性,使儒家内在性原则得以深化。
孟子性善论是心性论仁,肯定人心是仁的,因而人性就是善的。
性是指现在人性化的倾向即是善,不但圣人是性善,就是说现在倾向是善的,现在就是,故不是未然性善,是彻始彻终的没有人不是性善[1]12。
凡说性恶的人,都是从结果往上推,并未就发端起念处去说[1]131。
可见梁氏赞成孟子的性善说。
但他们都忽视了性恶也是人的发展动力之一。
正如黑格尔所说,当人们说人本性是善这句话时,他们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这句话时,是说了一句更伟大得多的思想。
在黑格尔看来“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满足的目的都是一切行动的最有势力的源泉”[2]。
黑格尔认为:恶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对此恩格斯将它阐释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3]。
从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争辩中可以看出孟子所讨论的不仅是人性善恶的问题,而且还说明了生之谓性,仁内以外的问题。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恶,性可以为善,性可为不善。
性有善,性有不善。
告子又说:“食色,性也。
”他把性仅仅理解为生理机能和欲望。
在孟子看来这势必会混淆人兽的界限,降人类为兽类。
故他在与告子的论辩中,通过层层推理,由“生之谓性”推出中之性犹人性,由此证明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必然导致兽性等同人性的结果。
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或他物的特殊性,这就是道德性。
孟子并不否认人有自然欲望之性,但他所强调的是,只有道德本性才是人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标尺,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
孟子主张仁义都是内在的,即所谓:“仁、义、礼、智、信四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种内在的德性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德性作为一种灵魂力量,理所当然是面向善,是面向人的善,是人向善的源泉[4]。
但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差别就不那么容易发现。
孟子在《孟子·离娄下》有这样一段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而不是人异于禽兽者。
”人异于禽兽者属于现象上的差异一眼就可以看清楚;而人异于禽兽者的原因属于本质上的差别,必须经过自觉的省思才能达到理性的直觉。
这种理性的直觉发现道德属性才是人的特殊属性,唯独人才具有。
三、仁的修养孟子认为这种道德心或道德意识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他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尽心上》说:“人之所不学而能力,其良能也;所以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性的四项基本内容,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这些道德属性。
然而孟子又认为仁义礼智这些道德意识在人的心里最初是以“端”即萌芽的形式存在的。
孟子的四端之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毛奇龄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盖仁之端在于心,不善心之端在仁,四端是性之所发,籍心见端,然不可云心本于性,观性之得名,专以生于心为意,则本可生道,道不可生本,明矣。
毛氏肯定四端是性之所发,“籍心见端”,看到了人性的德性品质要通过心的情感显发,由不忍人之心的显发助动了仁义礼智的德性功能,使性善的德性品质得以实现[5]。
朱子云:恻隐是情,恻隐之心是心,仁是性之者相因,所言即是此义《朱子语类》。
可见端是举足轻重的,有了这些善端,道德修养就可以成为可能,把这些萌芽状态的东西扩充出去,就可以为善。
人生而具有的只是一些善端,还不是完备的善,这就使得道德修养成为必要。
孟子设喻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夷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仁如果不能使仁德熟之美之,再好的资质也是枉然的。
所以孟子认为,善端虽是人生来所固有的,但在人心中并不是很牢固,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还有可能丧失。
《孟子·告子上》称此为“陷溺其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宜之也。
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可见孟子提出求放心,即把放失的心再找回来,恢复心中的善性。
康德对德性是这样赞美的:只有完全清除来自经验的杂质,去掉出了浮夸或利己之心的虚饰,德性的真正面目才显示出来。
每一个人,只要他们的理性,还没有完全被抽象所糟蹋,就会看到德性是多么比那一切引起爱好的东西都更添光彩啊[6]!这种求放心的过程就是学问之道,就是求仁为善之道。
显然,孟子说学问之道只是“求放心”。
是因为考虑到人难免会出现道德失误,而正是“求放心”使得道德修养成为可能。
“求放心”实际上是一种对道德失误的亡羊补牢,但是一个人如果只是停留在“补”的层面上,那么他在道德上就不会有进步。
与其出现道德失误再进行补救和改正,不如当初就减少失误。
孟子正是这样考虑的,他认为要进行道德修养就不能听任本心放失,而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来防止本心的放失,为此他提出了“存心”的理论。
孟子从一个人是否具有存心来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
那么怎样才能让心中的“善”存在于心呢?孟子提出的方法是“寡欲”,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
“养心”即“存心”,每个人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导致良心放失,而外部物质世界引发的乃是人心中的各种欲望,所以才提出“寡欲”为心之存养的方法。
孟子认为人的欲望越多,本心失去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他又接着说“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人只有运用自己的理性来克服外界事物的引诱,把欲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孟子认为这是存心、养心的最有效方法。
但孟子认为“存心”的不过是在道德上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而已,还远远不是道德修养的完成。
要想提升至至高的境界还需在“存心”基础上进行更重要也是更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尽心”。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由于善性又是根于心的,所以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功能——“尽心”,就能够确认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种善端乃是自己的本性——“知性”又由于善性乃受之于天,是“天之尊爵”,人之性实际也是天的本质属性,所以确认了人的本性是善的,也就承认天命和天道了,这就是“知天”。
四、仁和天的内在联系孟子把天作為善的最终根源,赋予了天以道德属性,同时也沟通人的心形和形上之天,使性善论获得了终极的根据。
尽心——知性——知天,这是三个程序贯穿着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几种表述了他的道德修养方法和认识论的路线,孟子把“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认为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是人生的最大快乐,才是终极价值的实现,即所谓的最大快乐才是终极价值的实现,即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孟子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比较妥当地把内在性与超越性统一起来了,奠立了儒家“道德的形而上学理论基础”。
这种理论基础在宋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结综上可知,孟子在心和性的两个方面都对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子注重从心性论的层次和高度来理解和阐发仁的思想,不仅使仁学有了强有力的活力,而且也使得他的仁学有了开创性的意味,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内容,从而对孔子的仁学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也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孟子的性善论在中国儒学上占据正统地位,是因为在伦理上和仁学密不可分,在政治上需要仁作为统治思想的基础来巩固社会的稳定,在文化上,仁的内涵给予了文化内在的根基。
孟子从理论上说明了履行仁道的内在根据和履行仁道的可能性,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1]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讲孔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黑格尔.从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21.[3]马恩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4]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3.[5]自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235.[6]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