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

一、秦汉文学概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但是由于秦王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且历时短暂,因此“秦世不文”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两汉王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汉代文学样式丰富,许多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孕育而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内容

(一)秦与两汉散文

1.秦与两汉散文综述

秦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多文体渐趋完备的时期。秦汉散文,一方面继承了先秦文学的旧传统,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2.秦代散文

(1)《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的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由于《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吕氏春秋》中还保存大量的寓言故事,全书的寓言故事共有两百多则。《吕氏春秋》中的寓言大都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李斯的散文

秦代唯一的作家是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人。曾从荀卿学,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为丞相,定郡县制,下焚书令,变籀文为小篆。《史记》有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在泰山,琅玡、峄山等地刻石表功。这些刻石文大多出自李斯之手。内容虽没有更高的文学价值,但它是最古的碑文,对汉魏碑铭有直接的影响。

2.西汉散文

(1)贾谊的政论文

秦王朝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政治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

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先是陆贾,早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在其面前时时称说诗书,并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接着是年轻的思想家贾谊(前200-前168),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58篇,收录于《新书》。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一类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影响非常大,分上中下三篇。三篇文章,环环相扣地把秦朝亡国的原因层层剖析下去,思维严谨,说理透辟,见解不凡。文章取名“过秦”,实则是借此来警告汉朝皇帝不要重蹈亡秦覆辙,故全文取一句野谚结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由此,我们不但能见到作为汉初思想家贾谊关注国家政治的热情和深刻的思想,还能见出他的才思、智慧和人格风采。此文虽为说理,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但是在遣词造句中又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词语讲究,多用修饰,感情充沛,行文流畅,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

贾谊另一类有特色的散文是疏牍文,其中的代表作是《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的主旨是建议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则是贾谊系统地阐述自己治国主张的一篇长文。他在文中驳斥了“天下已安已治”的观点,从多个方面指陈社会现时危机和潜在隐患,表现了他洞察社会矛盾的能力、见微知著的远见和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怀。除此之外,贾谊《新书》中还有一些杂论文章,语言或朴实浅显,或生动形象,叙事说理均有特色。

(2)晁错和邹阳的政论文

晁错是景帝时代重要的政论散文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等,言称守边备塞、劝农力本为当世急务二事。他的名作《论贵粟疏》上承贾谊《论积贮疏》而发,从古代圣王治国之法、当今农民生活状况、民贫商富的潜在危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务农贵粟的主张。文风朴素无华,质实恳切。

邹阳曾先后游于吴王刘濞和梁孝王刘武门下,在当时以舌辩著称。《狱中上梁王书》是其在梁时为自己辩诬的作品。《汉书》说他为人有智略,而这篇文章正好体现了“有智略”的特色。文章博引史实,运用比喻,排比铺张,有战国游说家气势。

(3)董仲舒和刘向的策对叙录、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人,以《贤良对策》三篇为武帝器重。这三篇文章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深远,从文学方面看也是优秀的政论散文。

刘向(前77-前6),字子政,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玄孙。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写成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七略别录》。编次《说苑》、《新序》等,《汉书》有传。刘向在中国古代典籍编辑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校毕一书,不仅编写目录,还写了很多书录,如《战国策书录》,是比较出色的文学散文。

(4)《淮南子》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集体编写而成,原名《淮南鸿烈》,共21篇,十几万字,是西汉一部大著述。它包含各派各家思想,被列为杂家,实际上以道家和阴阳家为主。多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说理,排比铺张,显然受辞赋的影响。

3.东汉散文

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

王充(27-96),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受业太学,博通百家众流之言,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著《论衡》属政论散文,是我国思想史上的一部主要著作。他自言《论衡》是一部“疾虚妄”之书,王充反对夸张的艺术,用事实批驳各种虚妄之论,论证有力,文风雄辩,有很强的现实精神。王充提出了不少的进步主张,对后世文艺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赵晔的《吴越春秋》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其中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荒诞离奇,开志怪小说之先河。

东汉散文较之西汉散文,在样式上有所突破,出现了成熟的碑文和游记。像胡广的《征士法高碑》、蔡邕的《郭有道碑》和《陈太丘碑》等都比较有影响。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二)两汉辞赋

1.赋的形成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赋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具体地说,赋的形成有以下三种途径。首先,由楚歌演变而来。楚声歌辞,是一种用楚民歌体写的诗。其次,由诸子问答体和游士的说辞演变而来。最后,由“诗三百”演变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