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 煤层气) 资源量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第三讲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第三讲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注:极复杂构造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煤层稳定程度类型钻探工程基本线距表
各种查明程度对煤层控制的基本线距(m) 煤层稳定程度 探 明 的 稳 定 较稳定 不稳定 500~1 000 200~500 控 制 的 1 000~2 000 500~l 000 375a 250
注:极不稳定煤层只宜边探边采,线距不做具体规定. *只适合: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突然增厚,变薄现象,全区可 采或大部分可采;
只进行了地质评价和初步经济评价开发是有经济价值的各级煤层气储量勘查程度和认识程度要求构造复杂程度储层稳定程度基本井距km宽缓的褶皱构造第一型煤层稳定煤厚变化很小或沿一定方向逐渐发生变化3040第二型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仅局部地段出现少量的减薄没有尖灭2030第三型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变薄尖灭和分叉现象1520煤系地层产状平缓但具有波状起伏煤系地层呈简单的褶皱构造两翼倾角较陡并有稀疏断层煤系地层呈简单的褶皱构造但具有较多断层对煤层有相当的破坏作用第一型煤层稳定煤厚变化很小或沿一定方向逐渐发生变化2030第二型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仅局部地段出现少量的减薄没有尖灭1020第三型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变薄尖灭和分叉现象0510煤系地层呈紧密复杂褶皱并伴有较多断层产状变化剧烈褶皱虽不剧烈但具有密集的断层煤层遭受较大破坏煤层受到火成岩体侵入使煤层受到严重破坏第一型煤层稳定煤厚变化很小或沿一定方向逐渐发生变化1020第二型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仅局部地段出现少量的减薄没有尖灭0510第三型煤层不稳定煤层厚度变化很大且具有明显的变薄尖灭和分叉现象05附表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计算关于储层的基本井孔控要求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构造复杂程度各种查明程度对构造控制的基本线500100000020002505005001000250500注

(整理)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

(整理)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1、资料收集与整理要求1.1地质资料(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说明书。

(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剖面图。

(4)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5)煤巷地质编录的煤厚变化、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变化和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的断层、构造煤厚度等。

(6)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水文地质资料等。

按附录B中表B-9、B-13、B-15、B-18等和附录A中表A-1要求填绘。

(7)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附录A中表A-1要求填绘。

(8)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1. 2瓦斯资料(1)收集整理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

按照附录B中表B-1、表B-2、表B-10进行统计,结合瓦斯抽采量计算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按照附录B中表B-3进行统计。

(3)瓦斯抽采资料:收集整理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资料,包括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整理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边采边抽的瓦斯量,按附录B中表B-10统计,计算瓦斯抽采量。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按附录B中表B-4进行统计。

(5)煤巷掘进测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 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 值,按照附录B中表B-5、表B-6进行统计。

(6)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描述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地质资料,描述作业工序详细资料,按照附录B中表B-7、表B-8统计。

瓦斯地质图

瓦斯地质图

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图内容和方法1.地理底图选用1:2000或1:1000采、掘工作面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

2.地质内容和方法(1)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体等,按表7-9统计,并按表7-1图例填图;(2)构造煤厚度变化规律:以采、掘工作面日常构造煤编录数据为依据,按表7-1图例绘制构造煤厚度变化和沿工作面分布的构造煤小柱状图;(3)勘探钻孔及煤层柱状图;(4)顶、底板砂、泥岩分界曲线图。

3.瓦斯内容和方法(1)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分别筛选3个数据,按表7-1图例和表7-2、表7-3填绘在瓦斯地质图上;(2)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随采掘进程的变化曲线图;(3)瓦斯含量点、瓦斯压力点,按表7-1图例填绘;(4)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按表7-1图例填绘;(5)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指标: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 ,最大钻屑量s max 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 2及随采掘进程的变化曲线图,突出预测指标R值变化曲线图,按表7-1图例填绘,按表7-7统计;(6)瓦斯突出点:按表7-1图例填图,按表7-8、表7-9填写突出点统计表;(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区,按表7-1图例填图。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内容和方法1.地理底图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

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地质内容和方法(1)煤层底板等高线:一般是标高差50m 一条,但在褶皱和断层影响引起煤层倾角变化大的部位,等高线密度增加;(2)井田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煤层厚度,陷落柱分布,火成岩分布,煤层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构造煤的类型、厚度分布等。

上述内容按表7-1图例绘制。

3.瓦斯内容和方法(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7-1图例和表7-2、表7-3填绘;(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煤层瓦斯压力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 等值线,按表7-1图例和表7-2、表7-3填绘;(3)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 3/min,按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4)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按表7-1图例和表7-4填绘;(5)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 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 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 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 ,钻孔最大钻屑量s max 等。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体积法
总结词
根据煤层气所占的地下体积,结合煤层气的 密度和压力,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
详细描述
体积法基于煤层气的物理性质,通过计算煤 层气所占的地下体积,结合煤层气的密度和 压力,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该方法精度较 高,但需要准确获取煤层气的密度、压力以 及地下体积等相关参数。
数值模拟法
总结词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煤层气的运移、聚 集和开采过程,预测煤层气的资源量。
煤层气储层评价
01
煤层气储层评价是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主要包括 储层参数确定、储层分类和储层综合评价等方面。
02
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量、地层压力和温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对于评估煤层气的可采性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
意义。
03
储层分类是根据储层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以指导煤层气的 开发和管理。储层综合评价是对储层的整体质量和开发潜力进
行评估,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03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类比法
总结词
通过对比已知煤层气资源储量的相似地 区或井,估算目标区域的煤层气资源量 。
VS
详细描述
类比法基于已知地区或井的煤层气资源储 量、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等参数,通过对 比分析,估算目标区域的煤层气资源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受已知地区资料 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影响较大。
综合考虑煤层气的品质和市场价格等因素,该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 经济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计算结果
该地区煤层气资源储量为 1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 8亿立方米。
结论
该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 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实例二:某矿区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简析瓦斯发电

简析瓦斯发电

简析瓦斯发电1.概述瓦斯,即煤层气,其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会产生强烈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

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根据最新一轮资源评估结果,我国埋深2000 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31.4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煤,350亿吨标油,与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

是世界上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第三大储量国,占世界排名前12位国家资源总量的13%。

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煤层气直接排入大气可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每年有超过150亿立方米的瓦斯空排,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建设瓦斯发电站,对煤层气资源充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还可以“以用促抽、以抽保用”,进一步加大煤层气抽采利用力度,强化煤矿瓦斯治理,减轻煤矿瓦斯灾害;在煤矿建立瓦斯发电站,将原来排掉的瓦斯和井下水利用来发电、供热,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也贯彻了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国策,促进了企业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从80年代,就开始了对瓦斯发电技术的研究,到2005年底,全国瓦斯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9万千瓦,而规划或正在实施的瓦斯发电项目装机容量接近15万千瓦。

2.瓦斯发电工艺根据对现有的瓦斯发电厂运行情况的调查,现阶段瓦斯发电技术成熟的工艺有:1)燃气锅炉带蒸汽轮机发电2)燃气轮机发电3)燃气内燃机发电2.1燃气锅炉带蒸汽轮机发电燃气锅炉带蒸汽轮机发电为传统的火电机组形式,工艺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它是采用锅炉来直接燃烧燃气,将燃气的热能通过锅炉内的管束把水转换为蒸汽,利用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再驱动发电机发电。

系统的主要设备是燃气燃烧器、锅炉本体、化学水系统、给水系统、蒸汽轮机、冷凝器、冷却塔、发电机、变压器和控制系统,工艺流程比较复杂。

优点是:对于燃料气体要求比较低,只要燃气燃烧器能够承受的气体,一般都可以适应,需要的燃气压力较低,因而燃气处理系统比较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工艺复杂,建设周期比较长,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占地比较多,管理人员也比较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通常不到20%。

瓦斯地质学

瓦斯地质学

2.地质内容:煤层底板等高线……一般式标高50M左右一条,但在褶皱和断层影响下引起煤层倾角变化大的部位,等高线密度增加井田地质勘查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煤层厚度,断层,陷落柱分布,火成岩分布,煤层顶、底板沙泥岩分界线,构造煤的类型、厚度分布等3.瓦斯内容和方法:瓦斯涌出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主要有0.74Mpa等值线瓦斯涌出量划分……根据矿井涌出特征,一般是极差5立方米每分钟,按图例绘制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钻孔最大钻屑量等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井田范围内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无突出区矿井瓦斯资源量……根据瓦斯资源量、煤炭储量分块段计算4.煤层高瓦斯赋存和涌出量的区域划分规律(1)以深层煤化作用为主的中、高变质烟煤、无烟煤带,地层连续沉积的凹陷带,控制了煤层高瓦斯的赋存、高瓦斯涌出分布(2)以深层煤化作用为主的中、高变质烟煤、无烟煤带,构造上以挤压作用为主,控制了煤层高瓦斯赋存,高瓦斯涌出量分布(3)以岩浆热变质煤化作用为主的中、高变质烟煤、无烟煤带,构造上以挤压,褶皱,逆冲推覆为主,控制了煤层高瓦斯赋存,高瓦斯涌出量分布(4)以含有多层油页岩为特征的早第三纪的煤层中的高瓦斯煤田(5)以含有油气涌出为特征的高瓦斯矿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中侏罗纪的煤层5.煤层低瓦斯赋存和涌出的区域划分规律(1)以强风化剥蚀作用为主控制的煤层低瓦斯赋存、低瓦斯涌出(2)以拉张为主控制的煤层低瓦斯赋存、低瓦斯涌出(3)以浅海碳酸盐岩相沉积为主的石炭-二叠纪的煤层(4)高阶无烟煤低瓦斯带(5)新近纪、古近纪的褐煤低瓦斯赋存、低瓦斯涌出6.瓦斯资源量计算方法(1)瓦斯地质统计法:充分运用煤矿开采后获取大量瓦斯地质资料的优势,在编制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和瓦斯涌出规律,建立起其与煤层气含量测试数据的对应关系,丰富煤层气预测资料,充实和完善煤层气预测公式(2)体积法:7.中国瓦斯资源开发潜力(1)地质条件: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运动频繁,煤盆地的后期改造强烈。

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

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

瓦斯抽采指标计算方法A1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计算方法:预抽时间差异系数为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减去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的差值与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之比。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按式(1)计算:%100maxmin max ⨯-=T T T η (1)式中:η—预抽时间差异系数,%;m ax T —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d ; m in T —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d 。

A2 瓦斯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含量计算 按公式(2)计算:0CY W G Q W G-=(2)式中:CY W —煤的残余瓦斯含量,m 3/t ;0W —煤的原始瓦斯含量,m 3/t ;Q —评价单元钻孔抽排瓦斯总量,m 3;G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t 。

评价单元参与计算煤炭储量G 按公式(3)计算:()()12122G L H H R l h h R m γ=--+--+ (3)式中:L —评价单元煤层走向长度,m ;l —评价单元抽采钻孔控制范围内煤层平均倾向长度,m ;1H 、2H —分别为评价单元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1h 、2h —分别为评价单元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

如果无巷道则为0;R —抽采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m ;m —评价单元平均煤层厚度,m ;γ—评价单元煤的密度,t/m 3。

1H 、2H 、1h 、2h 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如果无实测数据,可参照附表1中的数据或计算式确定。

附表1 巷道预排瓦斯等值宽度A3 抽采后煤的残余瓦斯压力计算方法:煤的残余相对瓦斯压力(表压)按下式计算:()()0.10.110011(0.1)10010.31d ad CY CY CYad CYa ab P P A M W b P M P πγ++--=⨯⨯++++ (4)式中:W CY ─残余瓦斯含量,m 3/t ;b a ,─吸附常数;CY P ─煤层残余相对瓦斯压力,MPa ; a P ─标准大气压力,0.101325 MPa ; d A ─煤的灰分,%; ad M ─煤的水分,%;π─煤的孔隙率,m 3/ m 3;γ─煤的容重(假密度),t/ m 3。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1)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1)

ICS :01.080.30;07.040;73-010 D04备案号:A Q矿井瓦斯地质图 编制方法Coal mine gas-geology map —Drawings method(送审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目次前言 (I)引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符号 (1)3.1术语及定义 (1)3.2 符号 (2)4 编图要求 (2)4.1 地质内容要求 (2)4.2 瓦斯内容要求 (2)5 编图方法 (3)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3)5.2 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压力预测 (3)5.3 瓦斯涌出量预测 (3)5.4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5.5 矿井瓦斯(煤层气)资源评价 (4)5.6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绘 (4)6 编制说明书 (5)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矿井瓦斯地质图资料统计表 (6)附录 B (规范性附录)煤矿瓦斯地质图图例 (12)附录 C (资料性附录)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编写提纲 (15)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河南理工大学负责起草,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煤业集团、开滦矿业集团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子敏、张玉贵、魏国营、闫江伟、贾天让、刘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言矿井瓦斯地质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图件,用以汇集瓦斯地质信息,揭示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瓦斯含量预测和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

【煤层气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1)

【煤层气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1)

–最大给进力:78kN
–钻杆直径:63mm –钻孔倾角:0~50
–最大起拔力:58kN –正常推进速度:0~1.5m/min –给进行程:720mm
ppt课件
26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顺层长钻孔预抽 ✓打钻装备
ZY-300型全 液压钻机
ppt课件
8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松藻矿务局打通二矿
采面网格预抽
ppt课件
9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松藻矿务局打通二矿
采面网格预抽
ppt课件
10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松藻矿务局打通二矿
采面网格预抽
效果
– 西瓦斯巷钻孔间距12×10m,预抽时间20~29 个 月 , 东 瓦 斯 巷 钻 孔 间 距 6×6m , 预 抽 时 间 15~26个月
2.10~3.8MPa – 煤体透气性增大85倍
ppt课件
6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松藻矿务局打通二矿
穿层条带预抽
ppt课件
7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 松藻矿务局打通二矿
穿层条带预抽 效果 – 预抽期6~8个月 – 预抽率34.08~38.86% – 基本消除突出危险 – 平均月进度82.4m,实现了安全快速掘进
ppt课件
23
三、开采层瓦斯抽采
顺层长钻孔预抽
✓ 交叉钻孔(焦作九里山矿)
效果
– 孔口负压为22~44KPa,抽采浓度
20%~89%
– 单孔瓦斯抽采量为平行孔的1.85~2.53倍
– 提高抽采量46%~102%
机理
– 钻孔交叉点裂隙范围增大,透气性提高
– 避免塌孔、堵孔的影响
– 边采边抽,较早起作用,效果好

煤矿瓦斯利用节能减排量化计算方法

煤矿瓦斯利用节能减排量化计算方法

煤矿瓦斯利用节能减排量化计算方法【摘要】本文论述了煤矿瓦斯利用的必要性,介绍了瓦斯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结合某一矿区的瓦斯综合利用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该矿区的瓦斯利用项目的节能和减排的具体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计算。

从中可以看出瓦斯综合利用对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

【关键词】瓦斯利用;节能减排;量化计算1煤矿瓦斯利用的必要性煤矿瓦斯的主要成份为甲烷(CH4),是煤的共伴生资源。

它既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气体,又是可直接应用的洁净能源和优良的化工原料。

其浓度达95%时,热值为8000~9000kcal/m3。

每1000m3浓度为95%的煤层气相当于1吨轻油和1.5吨标煤。

煤层气作为原料可加工合成+氨、甲醇、乙炔、氢气、炭黑等20余种化工产品。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合成氨用天然气(主要成份为甲烷,和煤层气的主要成份基本相同)为原料的约占76%,生产甲醇占80%。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矿井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国家对煤矿瓦斯抽采工作非常重视,将其作为治理瓦斯的根本措施,提出了“先抽后采、能抽尽抽、以用促抽”的十二字方针,并制订了《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等一系列标准和法规,加大了瓦斯抽采工作的力度,煤矿瓦斯抽采量逐年大幅度增加。

我国煤矿瓦斯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大量的瓦斯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清洁能源,同时也加重了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

因此,结合我国煤矿瓦斯的排放特点,从技术及经济角度研究适宜的瓦斯利用技术,对加强我国煤矿抽放瓦斯和风排瓦斯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2煤矿瓦斯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目前的主要方式有:瓦斯发电、瓦斯锅炉与瓦斯民用燃气。

瓦斯发电:通过瓦斯燃烧将其热能转换成电能,因为对瓦斯质量要求不高,投资小,见效快,装机灵活,技术可靠,已成为煤矿瓦斯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

瓦斯锅炉:通过对一些老旧链条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如拆除煤斗、链条炉排上铺设耐火砖、拆除除渣机、更换鼓风机和改造炉拱等。

参考瓦斯计算

参考瓦斯计算

第一章通风与安全第一节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一、瓦斯资源分析1. 瓦斯1)鉴定结果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1507号)《对遵义市2008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朝锦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8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99m3/min,属高瓦斯矿井;锦浩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6.8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64m3/min,属高瓦斯矿井。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306号)《关于遵义市煤炭管理局《关于呈报2009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众源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1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4m3/min,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目前矿井建设中已经揭煤,但本次设计暂未获得揭煤过程中的瓦斯资料,建议矿方尽快提供相关资料,以利于本矿瓦斯情况分析。

2)瓦斯压力及瓦斯压力系数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2012年11月编制提交的《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C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C1煤层在鉴定范围内测得最大瓦斯压力为0.39Mpa(埋深180m)。

因此,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得出鉴定范围内C1煤层最大瓦斯压力梯度分别为:0.39/180=0.002167MPa/m(C1煤层)。

由于目前C5、C4煤层尚未进行突出鉴定,因此无法计算其瓦斯压力梯度,且鉴定的C1煤层范围只是可采局部区域,尚不能代表整个矿井内C1煤层瓦斯压力情况。

为安全起见,本设计在参考C1煤层突出鉴定结果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暂取瓦斯压力系数K=4.0计算考虑,按P=K·H(H——埋藏深度)计算至矿井深部瓦斯压力(详见下表6-1-1中计算)。

建议矿方后期有条件时补做C5、C4煤层及C1煤层其余区域突出鉴定以获取详细测定数据,计算C5、C4、C1煤层瓦斯压力梯度以修正本设计中相关计算结果,更好地指导矿井建设和生产。

3)各煤层瓦斯含量及梯度由于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各煤层瓦斯含量数据,且突出鉴定报告中测定的C1煤层瓦斯含量只局限于鉴定范围内,尚不能代表整个矿井C1煤层瓦斯含量情况。

临汾天煜恒晋煤矿资源储量估算分析

临汾天煜恒晋煤矿资源储量估算分析

1 概述该井田位于临汾市西北与蒲县交界处,批准2-11号煤层,生产规模600kt/a,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批准井田面积2为5.8086km 。

2 压覆区含煤地层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t)和二叠系下3统山西组(P s)。

12.1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 t)3与下伏本溪组地层整合接触由K 砂岩底至K 砂岩底,厚1798.40-117.00m,平均厚度108.82m,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内无出露,主要由砂岩、含燧石生物碎屑灰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K 砂岩底为本1组底,K 砂岩底为本组顶,主要岩性和岩石组合特征基本稳7定,并具有4个灰岩标志层(K 、K 、K 、K )和1个砂岩标2346志层(K )。

根据其岩相、岩性特征,将该组划分为3个岩1性段。

12.1.1 下段(C t )3下段由太原组底K 砂岩底至K 石灰岩底,厚度为21.20-1231.50m,平均28.40m。

K 砂岩为中细粒石英砂岩,灰白色硅1质胶结、致密、坚硬。

其上为灰黑色泥岩或铝质泥岩、铝土岩。

夹一不稳定、薄层状石灰岩和不稳定之薄煤层或煤线,其顶部为9、10、11号煤层,9、10号煤层合为一层(9+10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22.1.2 中段(C t )3中段位于太原组中部,K 石灰岩底至K 石灰岩顶,厚度24为36.20-43.50m,平均42.00m,为石灰岩段,K 石灰岩直接2覆盖于9+10号煤层顶,该石灰岩全区稳定,其上为黑色泥岩,夹8号煤层;8号煤层之上为K 石灰岩,该石灰岩含大量3腕足类动物化石(轮刺贝),K 石灰岩之上为灰黑色泥岩3(有时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夹7号煤层;再上为灰色下细砂岩,不稳定,有时为粉砂岩;其上为7号煤;K 石灰岩上4为7号之顶板,在本区不稳定,局部为砂岩,最上部为灰上黑色泥岩,含黄铁矿,局部为铝质泥岩。

32.1.3 上段(C t )3上段即太原组上部,由K 石灰岩顶至太原组顶面即K 砂47岩底,厚度为36.20-46.50m,平均38.42m,以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泥灰岩为主,夹2层薄煤层。

煤业集团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

煤业集团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1概述2资源:煤层气(矿井瓦斯)3厂址条件4工程方案5环境保护6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7节约及合理利用能源8工程项目实施条件、轮廓进度9劳动定员10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11结论1 概述1.1 编制依据1.1.1 项目名称平顶山煤业集团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工程。

1.1.2 编制依据根据平煤集团公司的委托公函,依据现行的有关瓦斯及燃气等方面规范规程,并重点根据下述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编制。

1.1.2.1《煤矿安全规程》1.1.2.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1.1.2.3《矿井瓦斯抽放管理条例规范》1.1.2.4《瓦斯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1.1.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1.1.2.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1.1.2.7《建筑防火规范》1.1.2.8《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1.2 研究范围平煤集团四、五、六、八、十、十一、十二、十三、首山一矿的煤层气(矿井瓦斯)综合利用,通过瓦斯发动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主要技术原则:①机组选型为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500GF-RW型②十矿设5000m3储气罐③主厂房采用封闭式④设备年运行小时数:7200h。

1.3 平煤集团概况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依蜿蜒起伏的伏牛山脉,东接宽阔平坦的黄淮平原,南临南北要冲的宛襄盆地,北连逶迤磅礴的嵩箕山系。

地理坐标: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5′之间,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

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3349′,东经11304′~11326′,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以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

市区距省会郑州铁路里程218公里,公路里程135公里。

市党政机关驻中心市区。

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

平顶山市是河南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有大中型企业50家。

其中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原煤200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统配煤矿;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尼龙六六盐两万吨,锦纶帘子布五万吨,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企业之一;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华中电网大型骨干火电厂之一;舞阳钢铁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特宽特后钢板的重点企业;天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生产高压电器的三大主导厂家之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

瓦斯(煤层气)资源计算

瓦斯(煤层气)资源计算

1 关于煤层气储量的基本概念
• 煤层气勘探具有阶段性,首先应该从盆地评价 工作开始,在煤田勘探的基础上,进行煤层气 区域勘探、预探、评价钻探,由单井试采到井 组试验,逐步建立起煤层气资源储量序列。
• 根据《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02)的内容,来探讨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 • 煤层气工业气井中天然气含量大于符合以下标 准计算储量:硫化氢含量大于0.5%,二氧化碳 含量大于5%,氦气含量大于0.1%
计算总资源量的工作程序如下图2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2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地质可靠性已发现的待发现的探明的控制的预测的推测的累计产量探明经探明地质储量探明经济储量探明储量探明地质储量控制经济储量控制储量控制地质储量预测经济储量预测储量预测地质储量已开发探明储剩余探明经济储量待开发探明储次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推测资源量工程控制开发井网试验单井试验含煤性含气性参数井工程没有实施参数井和试验井依靠煤田油气或其他勘探成果综合分析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与分级体系煤层气资源储量分类与分级体系煤层气储量分级分类与常规天然气对比表2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2煤层气资源储量的分类与分级煤层气储量计算实例山东省瓦斯地质编图培训山东青岛31储量起算条件和计算单元1储量起算条件
1 关于煤层气储量的基本概念
• 煤层气资源与煤炭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 联系。由于含煤盆地已经进行了勘探,因此, 充分利用以往勘探成果,掌握物化探及钻井 资料,充分利用煤田勘探及瓦斯测试孔成果, 尽可能对煤层地质特征及含气性进行了解。 煤田勘探程度不同,对煤层地质特征和含气 情况情况认识程度不同,进而煤层气勘探程 度和资源量、储量的可靠性也不同。为了正 确评价,首先应该分级计算煤层气资源量、 首先应该分级计算煤层气资源量、 首先应该分级计算煤层气资源量 储量。 储量

煤层瓦斯含量计算方法探讨

煤层瓦斯含量计算方法探讨
3 结论
通过分析传统煤层瓦斯含量经验公式计算的局
表 3 计算结果对照表 Table 3 Compar e of estimations 煤 经验公式瓦斯含量/m3·t-1 新的公式瓦斯含量/m3·t-1 偏差
样 游离态 吸附态 煤层 游离态 吸附态 煤层 1# 0.061 1.988 2.049 0.064 3.072 3.136 1.087 2# 0.224 1.686 1.910 0.272 2.554 2.826 0.916 3# 0.176 2.253 2.429 0.177 2.821 2.998
[1] 张新民.中国的煤层甲烷[M].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2] 周 世 宁.煤 层 瓦 斯 赋 存 与 流 动 理 论[M].北 京 : 煤 炭 工 业 出 版 社 ,
1999. [3] 于不凡.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M].北京: 煤炭工业出 版社, 2000. [4] Bustin R M , Clarkson C R.Free gas storage in matrix porosity : a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coalbed resource in low rank coals [A].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 [C].USA,Tuscaloosa , 1999:197- 214. [5] Pratt T J, Mavor M J, DeBruyn R P. Coal gas resource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subbituminous coal in the Powder River Basin [C] .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A]. Tuscaloosa ,USA,1999: 23-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斯( 煤层气) 资源量计算方法
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1. 基于地质资源量计算的基本理念:地质资源量是指可以从地质系统中经过人为勘探开发后得到的可用物质、能量或信息的总量。

2. 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利用构造地层形态学、测井数据、钻探经验和采样试验等综合分析手段,结合煤层气储层特征,对煤层气分布范围、分布密度和储量进行评价,进而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

3. 估算过程:①确定煤层气储层的范围,明确煤层气的分布规律;②根据煤层气分布规律,运用其他技术手段来确定煤层气分布密度;③根据煤层气分布密度和储量,估算出煤层气资源量;④根据煤层气资源量估算结果,确定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并对相关煤层气开发工程作出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