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中考透视明确航向

研究近年各地与本专题有关的中考题,可以发现,试题普遍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加大了对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考查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天平和量筒的操作与使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中如何减小误差,只用天平(或量筒)和水如何测量物质密度,应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等.涉及的题型有填空、选择、实验、计算、解释说明等各种考查方式.

典例探究提炼技法

考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命题角度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例1】:(2018春•鼓楼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命题角度2:质量的估测

【例2】:(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9t B.9kg C.9g D.9mg 命题角度3:天平的调节和读数

【例3】:(2017•泰州)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

考点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例4】:(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解法技巧】深入理解“属性”的内涵是解决问题关键。其内涵是指: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解法技巧】(1)调节横梁平衡:①测量前:指针偏向哪端,说明该端质量大而下沉,把平衡螺母旋向哪端相当于向该端的托盘添加砝码。因此,调节平衡遵循的原则是:左偏(指针)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②测量中:当无法通过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时,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2)读数:先认清标尺的分度值和一个大个代表的数值分别是多少,读数时以游码左端为准;从零刻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既是游码对应的示数值。则m物=m砝+m游码对应示数。

【解法技巧】①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②以熟悉的质量为参照标准再判断待估测物体的质量.注意:对于换算类质量估测,先利用质量单位的进率关系换算成能直接感知的单位,然后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对于计算类估测,先估测体积或密度的大小,然后利用公式m=ρV 求解。【解法技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指: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随物体质量、体积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注意:①同种物质的密度会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变化时发生改变。②气体的密度具有可变性,如焊接时(或医院)用的装氧气的钢瓶

体积未变,但瓶内氧气质量减少,由

V

m

=

ρ可知,

钢瓶内气体密度不断减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A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考点三、m-V 图象的分析

【例5】:(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考点四、密度的测量实验

【例6】:(2017•扬州)如图甲,是仪征捺山地质公园的“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g/cm 3.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 g ;他将该

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

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 g/cm 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 ,原因是: . 【例7】:(2017•天津)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油 实验原理: 。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

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油,测出油的体积,如图1所示.

(3)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 (4)将量筒中的油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如图2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

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

【解法技巧】首先从密度测量的原理V

m

=

ρ入手,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通常采用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测量液体密度通常采取“取样法”。实验步骤是:m 总——V ——m 剩。注意:若实验方案中导致测量的质量或体积存在误差,应明确误差产生的因素是哪一个,然后

利用密度公式

V m

=

ρ进行判断测量的密度是偏大

还是偏小。

【解法技巧】①首先弄清两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对应的单位并进而明确各坐标轴的分度值;②其次根据图象信息分析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如何变化;③最后选取已知坐标值,利用密度公式或变形公式求解.注意:若定性比较两个物体的密度大小时,通过向体积轴(或质量轴)做垂线,利用控制变量法选取两个图象体积(或质量)相同时比较质量(或体积)大小求解.

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评估: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考点五、密度的有关计算

【例8】:(2017•济宁)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 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 mL . 测量步骤

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质量

测量数据

238.7g

151.3g

227.3g

考点六、密度与社会生活 命题角度1:鉴别物质

【例9】:(2017•枣庄模拟)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 、60g ,体积分别为16cm 3、12cm 3.在这两个金

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命题角度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例10】:(多选)(2017•黑龙江)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 .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 .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 .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 .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例11】:(2017•枣庄)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1

2

3

4

5

6

7

8

ρ/kg•m

-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 .水在4℃时密度最大

B .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 .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解法技巧】(1)首先审题。明确已知量和待求量,挖掘隐含条件:①质量不变,如水凝固成冰,冰熔化成水等;②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③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对含有图像或表格的计算题,要通过解读获取有效的信息。(2)写出表达出待求量的相关密度公式,利用逆推法结合顺推法分析求解注意:①解题的规范性:计算过程中要有公式、单位,注意ρ、m 和V 的同体性。②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即“ρ—

kg/m 3,m —kg,V —m 3”或“ρ—g/cm 3,m —g,V —cm 3

”。

【解法技巧】根据已知条件m 、V ,利用ρ=先求

出物质的密度,对照密度表可判断实心物体是何种物质。若是空心物体,求出的密度应偏小。 【解法技巧】①一般来说物质是热胀冷缩的,根据V

m

=

ρ可知,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②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具有特殊性:0-4℃的水是热缩冷胀的,因此,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还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注意:因气体具有流动性,当气体温度升高时,其密度因减小会上升。

D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对点实战 诊断达标

1.(2017•玉林一模)下列操作能使铁球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

A .压成铁片

B .熔化成铁水

C .磨掉一小块

D .从地球带到月球上

2.(2017春•南京月考)感受身边的物体﹣﹣质量为1.5×106mg 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只公鸡

B .一头大象

C .一支新的钢笔

D .普通的中学生

3.(2017•百色)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A .1:2

B .2:1

C .4:1

D .8:1

4.(2017•株洲)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取得成功,已知1m 3的可燃冰质量约0.9t ,则可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于下列哪种物质( ) A .水 B .空气 C .铁 D .铅 5.(2017•湘潭)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 )

A .密度小

B .体积小

C .硬度小

D .弹性小 6.(2017•天门)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7.(2017•常州)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 3,一块质量为0.79kg ,

边长为1dm 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 .1% B .10% C .90% D .99%

8.(2017•广州)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液体密度最小

B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 .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 .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9.(2017•枣庄)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石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

平衡.测量时,小红将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砝码的位置,天平平衡时砝码的使用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则石块的质量为 g . 10.(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 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 ,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 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2017•南充)容积为250mL 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 ,则容器质量为 g ;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 ,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 3.(ρ水=1.0×103kg/m 3)

12.(2017春•雁塔区校级月考)医院里有个氧气瓶,它的容积为0.01m 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 3的氧气,某次抢救用去5g 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 3. 13.(2017•益阳)一件200kg 的冰雕作品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为 kg ,体积是 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

14.(2017•攀枝花)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15.(2017•遵义)为了测石块的密度,小英先用已调平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

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在测体积时,由于石块无法放进量筒,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4g,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152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kg/m3.

16.(2017•绥化)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p.(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6)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17.(2017•盐城)小刚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移动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随即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烧杯,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87.8g.

(2)向空量筒中倒入30.0mL的食用油,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3)在(1)中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平衡,这使测得的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偏大/不变/偏小),测得的食用油密度(偏大/不变/偏小).18.(2017•呼和浩特)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拓展升华提升能力

19.(2017•邵阳)下列关于我们考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质量约为50kg B.课桌高度约为0.8m C.桌面面积约为4m2 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m3

20.(2017•武汉)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密度/(kgm ﹣

3) 1.25

1.43 1.98 0.09

A .20kg

B .200kg

C .1000kg

D .2.0×105kg 21.(2017•巴彦淖尔)质量为m 1的液体甲与质量为m 2的液体乙相混合,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 A .(ρ1+ρ2)B .

C .

D .

22.(2017•吴中区校级二模)小雪利用烧杯承载某种液体,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该液体的密度,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杯的质量为40g

B .液体的密度为1.00×103kg/m 3

C .液体的密度为1.33×103

kg/m 3

D .当烧杯中装有60cm 3的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80g

23.(2017•烟台)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

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

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

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

针的数目.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4.(2017•攀枝花)端午节到了,小明在吃粽子时,

向想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粽子的体积,他先在烧杯

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

质量为100g ;再用细线将粽子悬吊在水中,通过加减

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所示,此时

天平的称量结果为 g ,据此算出该粽子的体积为 cm 3.(g=10N/kg )

25.(2017•德州)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

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一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 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cm 3;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b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 、取出量筒中的金属块直接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2乙所示.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 3.该实验所测密度比金属块实际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2)

二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足量的

未知液体、烧杯(2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1;

③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其示数为F2;

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6.(2017•南通)小华利用浮力知识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A.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将橡皮泥捏成碗状,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漂浮,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C.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如图.

D.将该橡皮泥取出捏成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橡皮泥沉底,用另一相同的空烧杯接住溢出的水.E.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由图可知m1=g.

(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ρ=.(用m0、m1、m2等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操作B、D中橡皮泥所受浮力分别为F B、F D,则F B、F D的大小关系是:F B F D,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27.(2017•山西)小明家乡种植的杏树今年获得了丰收,他想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颗新鲜杏的密度,进行了下列操作: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为使天平横梁平衡,他应该调节横梁右端的;

(2)将鲜杏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鲜杏的质量为g;

(3)为了能将鲜杏放入量筒,小明选取了容积为200mL的量筒,他先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将这个鲜杏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请你帮他计算鲜杏的密度为kg/m3;(4)小明继续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倒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小烧杯、溢水杯、容积为50mL的量筒测量鲜杏的体积,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a.先将溢水杯中盛满水,再将鲜杏轻轻放入溢水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b.;

c.记录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你认为小明按上述做法所测出鲜杏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

28.(2017•广东)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 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cm3.(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课件含复习训练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的重点章,也是难点章.本章涉及到“质量”和“密度”这两个重要物理量.通过讲述质量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概念的引入和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的认识. 本章共有4节:1.第1节“质量”,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用“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并且直接给出了质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关于质量的测量,课本介绍了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2.第2节“物质的密度”,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单位体积的同种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因此,可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征物质的这种特点.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其单位.3.第3节“测量密度”,让学生学习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最后用ρ=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4.第4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让学生了解密度与温度的联系,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学会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

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方法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中考透视明确航向 研究近年各地与本专题有关的中考题,可以发现,试题普遍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过渡,试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加大了对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考查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天平和量筒的操作与使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中如何减小误差,只用天平(或量筒)和水如何测量物质密度,应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等.涉及的题型有填空、选择、实验、计算、解释说明等各种考查方式. 典例探究提炼技法 考点一、质量及其测量 命题角度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例1】:(2018春•鼓楼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命题角度2:质量的估测 【例2】:(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9t B.9kg C.9g D.9mg 命题角度3:天平的调节和读数 【例3】:(2017•泰州)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他先把天平放在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g. 考点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例4】:(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解法技巧】深入理解“属性”的内涵是解决问题关键。其内涵是指: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解法技巧】(1)调节横梁平衡:①测量前:指针偏向哪端,说明该端质量大而下沉,把平衡螺母旋向哪端相当于向该端的托盘添加砝码。因此,调节平衡遵循的原则是:左偏(指针)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调节平衡螺母。②测量中:当无法通过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时,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2)读数:先认清标尺的分度值和一个大个代表的数值分别是多少,读数时以游码左端为准;从零刻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既是游码对应的示数值。则m物=m砝+m游码对应示数。 【解法技巧】①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②以熟悉的质量为参照标准再判断待估测物体的质量.注意:对于换算类质量估测,先利用质量单位的进率关系换算成能直接感知的单位,然后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对于计算类估测,先估测体积或密度的大小,然后利用公式m=ρV 求解。【解法技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指: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随物体质量、体积的变化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注意:①同种物质的密度会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变化时发生改变。②气体的密度具有可变性,如焊接时(或医院)用的装氧气的钢瓶 体积未变,但瓶内氧气质量减少,由 V m = ρ可知, 钢瓶内气体密度不断减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中考物理知识与专题训练6 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储备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库专题训练 6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__物质的多少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m __表示。 2.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单位有t 、g 、mg ; 换算关系: 1 t =__103__kg =__106__g =__109 __mg 。 3.测量工具: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天平。 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1.使用:看、放、移、调、称、读。 2.注意事项:①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平的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②砝码要用__镊子__夹取,轻拿轻放;③调节好的天平不要随意更换位置或交换托盘,否则要重新调节。 3.特殊测量:①测量轻小物体的质量时,可测出多个同样物体的质量,再求出这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叫“__累积法__”;②测量粉末状物体的质量时,可以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大小适中的相同纸片,再进行称量;③液体和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倒入天平盘中称量,应将它们装入容器中,再进行称量。 知识点3: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单位:(1)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 (2)常用单位:g/cm 3 (3)换算关系:1 g/cm 3=__103__kg/m 3 3.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一般规律是_热胀冷缩,一般__气体__受温度影响最大,__固体__受温度影响最小 4.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判断实心、空心 【提示】运用公式ρ=m V 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应注意:(1)公式中物理量应针对同一物体。(2)统一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3)当题中涉及几种物质时,每个物理量应采用“角标”的方式加以区分。 知识点4:体积与密度的测量 1.体积的测量: 2.密度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重、难点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 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 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 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甲>ρ乙 6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 3 ( cm 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若体积之比是2∶5,则密度之比是____. 2.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____,变大的是____. 3.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__ __球的质量大;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球的体积大. 4.完全相同的三个瓶子,分别装满水、酒精、硫酸,甲瓶装水,乙瓶装酒精,丙瓶装硫酸,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6.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7.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表示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质量总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C.所占体积大的物体的质量总比所占体积小的物体的质量大 D.物体的质量总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8.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a的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D.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三、计算题 9.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液体的密度?(ρ铜=8.9g/cm3) 10.一个质量是50克的容器,装满水后质量是150克,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30克,求:(1)容器的容积(2)这种液体的密度.

初二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6.1 质量 一、质量 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2. 基本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 3。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物理天平)。(实验室) 4。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 二、天平的使用 1. 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不能用手接触,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盘中。 2。天平的原理——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横梁是一等臂杠杆. 3。天平的使用步骤 (1)“放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零”: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或摆动幅度相同; (3)“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4)“记录”:记录数据。 ▲A。天平调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调平衡后,实验过程中不再移动平衡螺

母。 B. 如果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那么物体质量。 4。(1)测量微小物体(大头针、一张纸等)的质量方法:累积法。 (2)测量液体质量的步骤: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往烧杯中加入被测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质量;③液体质量。 (3)测量粉状物质量的方法:在托盘中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等等。 随堂练习 1.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分析: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解答: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说明右侧较轻,故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故选D.2.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 A.变大B.变小C.不能确定D.不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均无关. 解答: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了,但是质量不变. 3.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温度C.内能D.密度 分析: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 ②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状态发生改变主要是因为温度发生了改变; ③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④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解答: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只有质量是不变的. 4.质量表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________。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①质量表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②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的单位还有t、g、mg;1t=103kg=106g=109mg; ③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5.单位换算:5。4t= ______kg= ________g;2800mg= ________kg 6.在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时,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 识点汇总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 知识网络构建 33(t)(kg)(g)(mg)kg/m g/cm m V m m V V m V ρρρρ⎧⎪⎪⎪⎪⎨⎧⎧⎪⎪⎨⎪⎨⎩⎪⎪⎪⎩⎩=⎧⎪=⎨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吨、千克、克、毫克质量天平:调节及使用方法工具测量台秤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质量与密度公式:=密度原理:=工具: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密度密度⎧⎪⎪⎪⎪⎪⎪⎪⎪⎪⎪⎧⎪⎪⎪⎪⎪⎪⎪⎨⎪⎪⎪⎪⎪⎪⎪ ⎪⎪⎪⎨ ⎪⎪⎪⎪⎪⎪⎪⎪⎪⎪⎪⎪⎪⎪⎪⎪⎪⎩⎩ 的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 知能解读:(一)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月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知能解读:(二)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1.质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它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见图)的质量。1 dm 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kg 。

2.质量单位的换算:常用的还有t、g、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 000 kg、l kg=1 000 g、l g=1 000 mg。 知能解读:(三)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构造 测量范围感量 天平能测出的最小质量,它决定该天平的精确度。如一架天 平铭牌上标有“感量:0.2g,则这架天平能精确到0.2g 称量即该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 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处,这时横梁平 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可归结为“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也就是当指针 向右偏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即平衡螺母调节 的方向与指针 偏转的方向相反 称 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 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 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右边下沉,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砝码 后,左边下沉,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标尺 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特别 注意:被测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是“左物右码” 读 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体 的质量。游码 的示数值以游码的左侧对齐格数为准。在使用天平时,若不 小心按“左码 右物”的方式放置,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质量之和 减去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 收 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游码拨回标尺的零刻 度线处)。方 法:天平的使用可用以下口诀记忆:测质量,用天平,先放 平,再调平,游码左移零,螺母来调平,左物右码要记清,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1节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6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

1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 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 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 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 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6 。 “看”3(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ρ m V = 原理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 积V2,物体体积V=V2-V1 沉入水中: 形 状 不 规 质量工具天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质量可能为1kg的物体是() A.刚出生的你B.现在的你C.一个鸡蛋D.四个苹果 2.如图是380mL装的小瓶农夫山泉,小新想检验瓶里的实际装水量,他选用量筒时,最合适的量程是() A.1000mL B.500mL C.380mL D.250mL 3.宇航服在地面上质量为120kg,飞船升空后宇航员感觉宇航服越来越轻,到达太空后宇航服的质量将() A.大于120kg B.等于120kg C.小于120kg D.没有质量了4.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完全相同且装满水的烧杯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相等,已知ρ铜>ρ铁>ρ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装有铝球的烧杯总质量最小B.铜球的空心体积最大 C.铁球的空心体积最大D.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5.密度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鉴定牛奶的品质 B.化学实验中,利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大江大河奔腾到海的过程中,泥沙因密度比水大不断沉降形成冲积平原 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水、酒精和硫酸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烧杯中,从左到右排列正确的是(已知ρ酒精<ρ水<ρ硫酸)()

A.水、硫酸、酒精B.酒精、水、硫酸 C.水、酒精、硫酸D.硫酸、水、酒精 7.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密度是1g/cm3,表示1cm3水的质量为1g/cm3 B.乒乓球不慎被压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不变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故事影片中拍摄倒塌的高墙最好用泥土砖块砌成 8.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取相同体积的甲、乙物质,甲的质量较小 C.取相同质量的甲、乙物质,甲的体积较大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9.小军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 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 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空量筒中测出体积 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 10.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它性质,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水在4℃时密度最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学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知识导航 典题精练 1、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例1】用托盘天平测物体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 ) A .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 .将游码向右移动 【答案】B 质量与密度 质量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天平的使用方法 体积与容积 量筒 密度 测量密度的原理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应用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 使用前观察最大称量值 使用步骤:放、调、测、读、收 体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用字母V 来表示 容积是指容器内部空间的大小 单位 体积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用:升(L)、毫升(mL)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使用方法 使用前要先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 平 不同状态的测量方法 液体:直接测量 固体:排液法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单位: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 公式: 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 求物体的质量 求物体的体积 求物质的密度、鉴别物质 利用密度不同来分开不相容的物体

【例2】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答案】D 2、密度概念的理解 【例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案】D 3、密度图像题 【例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答案】B 【例5】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答案】A 4、密度测量实验 【例6】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答案】A 【例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新)人教版物理八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 第1节 质量 1、质量:〔1〕定义:叫做质量。用字母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t=kg ,1kg=g=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 〔2〕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 首先把天平放在的桌面上,之后把放在标尺左端的处,调节,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假设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调。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盘,砝码加在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的后加质量的,最后加,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质量+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 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而改变。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假设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第2节 密度 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函数图象为 2、密度:〔1〕定义、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密度的公式是 ;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为,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kg/m 3; a ×103kg/m 3;= g/cm 3 3、水的密度为kg/m 3,读作,它表示的物理意思,;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4、密度的大小由决定,还与物质的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一般有:固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铁的密度铜的密度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冰的密度木块的密度。〔填大于活或小于〕 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 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 6、图象:右图所示:ρ甲ρ乙 7密度变为原来的;一个乒乓球踩瘪了但没破,质量、体积、密度。 8、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体积,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定物质密度,首先要用测出物质的质量,用测出物质的体积,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用途:用量筒测, 使用方法:首先要观察量筒的和值,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1 m 3 =dm 3 〔升〕=cm 3 〔毫升〕=mm 3。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ρ m V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6章质量与密 度知识点全面总结 6.质量与密度 6.1 质量 质量是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一 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例如,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但由于铁锤体积大,含有铁这种物质多;同样,一桶水的体积比一杯水的体积大,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水这种物质多。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吨、克、毫克等,其中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物品时常说他们的重量是多少克或多少千克,实际上是指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温度、物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商店中常用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对于载重车辆的质量通常用电子磅来称量。在学校的实验室和工厂的化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其结构如图所示。 托盘天平由分度盘、横梁、标尺、游码、指针、平衡螺母、托盘等构成,并且每架天平都有一盒配套的砝码。 使用天平的步骤如下: 1.放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平台上,如果需要调节底座水平 的天平,应先调节底座下面的螺钉,使底座水平。 2.拨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刻度线处(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两侧摆动的幅度相等)。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是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例如,如果指针向左偏,应向右调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应向左调平衡螺母。 4.测量:在称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称量时,将被 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在右盘中试加砝码,如果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横梁平衡,需要调节游码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现有密度分别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且12ρρ< 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 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C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D .无法确定 2.铸造零件时,先要用木料制成一实心的与零件形状完全相同的模型叫木模。现要判断一个铁铸件内部是否有气泡,技术人员查找和测量的相关数据如表通过计算可知( ) 木模 铁铸件 质量(kg ) 6 37.44 密度(kg/m 3) 1.2×103 7.8×103 A .铁铸件是实心的 B .铁铸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10﹣4m 3 C .铁铸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10﹣4m 3 D .铁铸件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10﹣4m 3 3.小邱同学用最大量程为210g ,最小刻度为0.2g ,最小砝码为5g 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86.4g ,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 ) A .83.6g B .85.2g C .86.4g D .87.8g 4.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g 。她记录下的木块质量是38.4g ,整理器材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33.2g B .31.6g C .43.2g D .35.8g 5.利用图象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 .水沸腾时温度—时间图象 B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6讲—质量和密度(典题精练)(解析版)

第06讲—质量和密度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男生小明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身高约为170mm B.体温约为27°C C.质量约为60kg D.密度约为103g/m3 【答案】C 【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少数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此数值,在170cm=1700mm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平均质量约50kg,个别同学质量大一些,在6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此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若将该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则溢出水的体积和质量可能是()(ρ煤油=0.8×103kg/m3) A.10cm3 1.2g B.8cm38g C.10cm310g D.12.5cm3 1 2.5g 【答案】C 【详解】由题可知,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溢出煤油的体积为V=10cm3,则石块的体积为 V石=V=10cm3 当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时,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即 V水=V石=10cm3 由 m V ρ= 可知,溢出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1g/cm3×10cm3=10g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密度见表)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A、B、C三个试管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重庆市第八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 .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 .a 物质的密度是c 物质的两倍 C .c 物质的密度是2.0× 103kg/m 3 D .b 、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2.下列估测中不合理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dm B .升国旗时奏国歌的时间约为50s C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D .普通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3.学校计划要给一间5m 宽、10m 长的教室铺上3mm 厚水泥,考虑适当的施工损耗,学校需要采购每袋为90kg 的水泥( )袋?(已知水泥的密度为3×103kg/m 3) A .4 B .5 C .6 D .7 4.甲、乙两种物质的m -V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为1:4 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 .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 B .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 .体育课所用铅球的质量约为600g D .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 6.下列物体的质量约为50kg 的是( ) A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 B .一瓶矿泉水 C .一辆小汽车 D .一名初中学生

石家庄二中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含答案)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大B.a物质的密度是c物质的两倍 C.c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2.小强想完成更多实验课题,现在他选用了天平、量简和水,选择了这样一些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小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其中③、⑤总质量不超过天平量程)。你认为他最多能够完成()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3.学校计划要给一间5m宽、10m长的教室铺上3mm厚水泥,考虑适当的施工损耗,学校需要采购每袋为90kg的水泥()袋?(已知水泥的密度为3×103kg/m3) A.4B.5C.6D.7 4.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铁块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 B.把一铅块压成铜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 C.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 D.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 5.一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1.0×103kg/ m3,ρ酒精=0.8×103kg/ m3),则该瓶的质量是() A.50g B.100g C.150g D.200g 6.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物体 7.把一个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取出金属块擦干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