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第12课《_诗经_二首》之《蒹葭+》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_诗经_二首》之《蒹葭+》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蒹葭》课文,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2. 学习诗歌的赏析方法,如重章叠句、意象分析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蒹葭》所表达的深切爱恋之情,体会古人的情感世界。

2. 认识并欣赏《诗经》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赏析技巧。

(二)教学难点1. 诗歌中多音字、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蒹葭”、“伊人”等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诗歌背景介绍(1)引入《诗经》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蒹葭》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属于《诗经》中的“风”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

(2)简述《蒹葭》的创作时期,即先秦时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 诗歌主题引导(1)通过提问“你们认为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2)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蒹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和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艰辛和无奈。

3. 诗歌意象感知(1)展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诗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引导学生想象深秋时节的芦苇和霜露景象。

(2)通过描述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蒹葭”作为诗歌的起兴,是如何引出对“伊人”的思念和追求的。

4. 诗歌情感体验(1)播放《蒹葭》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分组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与正音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蒹葭》,这是一首来自《诗经》的古老诗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鉴赏素养:通过学习《蒹葭》,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哲理美,培养审美情趣。
2.文化理解:了解《诗经》的文化背景,认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语言运用: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古文阅读和表达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蒹葭》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于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诗歌意象的教学,我意识到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意象的内涵。虽然我通过举例和比较来解释,但部分学生似乎仍然难以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意象的美。
4.思维发展:通过分析《蒹葭》的主题和意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对文学作品的探究欲望。
5.情感态度: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诗歌主题的理解:《蒹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核心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诗歌朗读:学会正确朗读《蒹葭》,感受古文的韵味。
4.词语释义: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5.赏析名句:品味《蒹葭》中的经典诗句,领悟古人的智慧。
6.课后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深入感受《诗经》的魅力,理解《蒹葭》的意境,提高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小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

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明确:凄清、迷离(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2)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3)“宛”字,好像仿佛之意;央、坻、沚的变化——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明确作用《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

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

(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蒹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通过朗读和借助关键词体味诗歌的韵律美、朦胧美和情感美。

⑵、借助本诗,初步了解《诗经》的特点。

⑶、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人物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设计: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2、介绍背景,助读诗歌,出示以下内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

《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案昆三中西山学校胡向艳【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诗歌重章叠句“重”和“变”的作用。

(重点)2.品析诗歌意境及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难点)3.探究“伊人”意象的多重解读。

(重点)【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

——启功《诗经》作为最古老的歌谣,就是一千五百年前华夏先民内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人们借歌声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口耳相传,流传至今。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聆听华夏先民最朴实生动的声音。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诗歌。

二、阅读感知——明确重章叠句1.齐读诗歌感知不同。

读完全诗,我们会发现这首诗歌和我们以前所学有些不一样,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有何不同?预设:①分成了三个部分,三个部分有相似的地方——引出重章叠句的定义PPT显:重章叠句: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三、重章叠句之“重”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会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诗,一边读一边找出诗中反复吟诵的部分,并用黑色的笔在第三章反复的部分下画横线。

预设:1.结构整饬雅致,富有韵律美2.渲染环境:蒹葭+白露——萧瑟、朦胧、凄清3.烘托情感:初见时的开心喜悦期盼——经过漫长追求却仍然求而不得时的失落失望沮丧——反复追寻的坚定执着矢志不渝分析完三章的重复,我们能够发现——其实重章叠句的手法不仅让诗歌结构变得整齐雅致,同时也通过意象的反复描写渲染环境,烘托情感。

四、重章叠句之“变”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诗,一边读一边找出诗歌三章中发生改变的地方,并用红色的笔圈起来。

预设:自然环境+人物的活动踪迹2.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小组,围绕着其中一个方面讨论一下这样的变化又有什么好处?预设:①环境之变:蒹葭+白露三个叠词都在反复强调蒹葭之茂盛。

白露凝结成霜,又慢慢融化,快要消失了。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形象美。

3.探究内容,体会诗歌的主题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成诵,理解诗歌意境及追寻过程。

难点: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及经典之美。

【导入】师:微信中流传着这样的言论:有没有文化、懂不懂中国文化要看你的言语系统中有没有这些句子:比如,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我们会说……生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师:重回小学校园,你可能会感慨道:昔我往矣……生杂: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恋爱中最美的表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生齐:与子偕老。

师:你喜欢一个人,短暂的分离就会让你思念绵绵:一日不见……生杂:如隔三秋;如三月兮。

师:我们班同学有文化!这些唯美的语句来自于《诗经》。

千百年来,《诗经》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我们言语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品味醉人的《蒹葭》。

【活动一:反复吟咏品其韵】1.字正腔圆、节奏分明读:师:“诗非读不能品也。

”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准字音。

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PPT。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注意节奏,这首诗我们可以按照2/2的节奏来读。

下面请大家自己有节奏的朗读一遍。

找同学朗读。

(一人一章读、个人读)2.重章叠句回环读(体会诗歌结构美)我们听其音,观其形。

刚才我们读了这首诗,你又有何发现呢这三章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以从句式和词语上来思考。

大家看不同颜色的字。

“苍苍”、“萋萋”、“采采”这是什么词?句式上有何相似之处?这种形式在诗经中叫“重章叠句”。

有何好处呢?给人回环往复法的美。

出示清方玉润对诗歌的评价:三章其实一意, 而首章已成绝唱。

让我们再次齐读体会诗歌的结构美。

3、寻找韵脚来吟诵:刚才我们朗读了这首诗,我们来看PPT红色的字,有何特别之处?生:押韵。

押韵会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种方式的诵读,叫做“吟诵”,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注意押韵的字是怎么读的?读完后老师出示吟诵原则:入短韵长。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 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体会诗歌幽远朦胧的意境。

3. 理解“伊人”形象的多义性,感受追寻是生命永恒的姿态。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

•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篇。

2. 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 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注意字音和停顿。

•蒹(jiān)葭(jiā):芦苇。

•溯(sù)洄(huí):逆着河流向上游走。

•道阻且跻(jī):道路艰险且升高。

•晞(xī):干3. 深入研读:•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每章第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追寻者的惆怅之情。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蒹葭》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经>二首》中的一篇。

本单元所选的是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

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本单元课文要加强诵读。

要反复读,熟读以至成诵。

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经》的语言比较优美,含有哲理,内蕴丰富,要指导学生注意学习课文的语言。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诗是生命永恒的琴弦,诗是生命永远的海洋。

不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诗语即心语,读诗是一次心的交流和沟通。

因此也就赋予了诗丰富的生命内容和思想内涵,这切合新课标对诗词鉴赏的要求,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和情窦初开的敏感期,感情很丰富,对情感也处于迷惑时期,不知如何表达。

孩子们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对于《蒹葭》这首爱情诗,孩子们是感兴趣的,同时又是羞涩的,不好意思表达见解,生怕别人看穿自己的心事。

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不能过分限制孩子的思绪,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畅所欲言。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的意境。

3.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4.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五、教学方法与工具1.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课件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渲染情境,导入课文:那是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这首歌的歌词灵感就来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蒹葭》。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2《诗经》二首教学目标:1.诵读诗文,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把握两首诗的情韵,理解诗人对了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难点:把握两首诗的情韵,理解诗人对了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关雎环节一:导入提起诗歌,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到唐诗,人们常说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大家知道中国古诗的源头在哪里吗?是《诗经》。

诗经产生于距今久远的年代。

其中有许多诗句至今传唱不已。

我们所熟悉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都源于《诗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诗经》,走进《诗经》。

环节二:了解背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赋是直承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新。

我们在第二课回延安中就学过比兴手法,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中诗人自比做羊羔,而延安就是作者的母亲。

上句写羊羔吮吸母亲的乳汁成长,引出下句延安的小米饭养活了作者。

表达了延安人民对作者的养育之恩。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艺。

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诗经》对于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环节三:积累寓言1、请根据书下注释或查阅工具书,为下列字词注音并朗读。

2、思考核心问题:《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①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②这首诗歌的语言形式有怎样的特点?一、朗读诗歌,并对照书下注释,想一想这首诗歌在讲什么。

圈画出诗歌中出现的人物,简单概括诗歌内容。

1、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就是写一位君子追求意中人的事。

二、接下来我们细细的来看诗歌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么写的。

1、要明白诗歌具体讲了些什么,我们先看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诗中分别是怎么称呼的。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描绘了一幅唯美而感伤的场景:深秋的清晨,主人公在长满芦苇的河畔苦苦追寻心中的“伊人”,而“伊人”始终飘渺模糊,可望而不可即。

《蒹葭》的美贯穿它的音律、意象和人物,《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提出“在语文学习学生通过感受、欣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所以,对本诗歌的解读着重放在欣赏诗歌的意境美上。

二、学生分析八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在读中生疑,读中释义,读中品味。

其中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问、解说等活动一起进行的,朗读带动讲解,讲解促进朗读。

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韵律之美;2.品读诗歌,体会意境之美;3.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的意义,体会诗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诗歌,体会意境之美;教学难点: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伊人”的意义,体会诗人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情境法、赏析法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蒹葭》)《诗经》是一曲不朽的生活乐章,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风是指国风,也就是国风中写的最美的,那这首诗究竟美在哪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蒹葭》之美。

(二)关于《诗经》1. 《诗经》概括:《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

2. 《诗经》类型:风、雅、颂“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宮廷宗店祭祀。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蒹葭》的基本概念。《蒹葭》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它属于《诗经》中的风雅颂分类。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蒹葭》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了解它如何巧妙地传达情感。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选自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蒹葭》全文诵读与解析:通过对诗歌的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律美,理解诗意,掌握重点词汇(如:蒹葭、伊人、水一方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蒹葭》,掌握文言词汇,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蒹葭》的艺术特色,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诗经》的文化背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中的比兴手法和文言词汇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作一首以思念为主题的现代诗,借鉴《蒹葭》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诗经》二首之《蒹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思念亲人或朋友的情况?”(举例说明)这种情感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蒹葭》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思念之情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

主人公的追寻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情景交融,相辅相成。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

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

《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

“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五、探究写法:《蒹葭》之美--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朦胧美叠词押韵重章叠句起兴入笔情景交融朦胧飘渺虚实相生六、当堂检测:1.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D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

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提高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能力。
4.优化问题的设置,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5.注重鼓励和表扬,关注学生的疑问,确保他们学有所获。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意中人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表现手法是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蒹葭》的具体内容。诗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句子,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喻了诗人对“伊人”的深情。通过分析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蒹葭》的文学特点,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讲解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创作非常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难。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5.强化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感受《蒹葭》中的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的韵律美:通过诵读《蒹葭》,让学生感受古风的韵味,掌握其韵律特点,如重章叠句、节奏感等。
-文学手法:分析《蒹葭》中的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3.学习并掌握《蒹葭》中的生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4.领悟《蒹《诗经》中的其他诗歌,体会《诗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蒹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初二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案单元主题:情深景真,风情摇曳课题:《蒹葭》课时:1主备人:上课人:核心素养1、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2、重视古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习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鲜明的节奏,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学生活动一1、自由朗读文章,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认准字形(1)读准字音蒹葭溯洄萋萋未晞湄跻涘坻沚(2)认准字形未晞未已蒹葭涘坻沚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古今异义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教师活动一课堂导入:根据作品出处让学生判断《蒹葭》是何处创作什么性质的诗歌导入介绍作品:诗三百,论意境,无出其右者提问学生读课文(齐读)课件展示易读错、写错的词语,重点强调学习目标二强化了解重章叠句的作用。

感受这种形式之美。

学习目标三以第一章为例赏析诗歌表达之美流动)道阻且右(古义:艰险今义:阻挡)一词多义左右流之(名词,右边)道阻且右(动词,向右迂曲)左右采之(动词,采摘)蒹葭采采(形容词,茂盛鲜明的样子)学生活动二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概括每章主要内容。

找出每一章变与不变之处小组合作,比较概括: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明确全诗主题分析重章叠句的形式与表现主题的关联学生活动三注意表现诗歌起兴之美诗句表现追求之美诗句极具人物形象之美诗句全章所押的韵是什么?好在什么地方?第一章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一幅怎样的教师活动二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鲜明节奏,感受重章叠句的形式,强化重章叠句的主要作用:形成回环往复之美渲染气氛,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音乐感反复强调,增强抒情效果教师活动三明确:通过蒹葭白露描绘一幅萧瑟苍茫之景,营造沉郁凄迷的氛围,抒发男主怅惘之情。

第一章以景衬人,情景交融,意境凄美:缥缈、朦胧、迷离。

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学习目标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景?营造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第一章内容想象并用词语概括伊人的形象女生齐读前四句男生齐读后四句学生活动四仿照第一章的品析,自己品读后面两章“伊人”除了用来实指美人,我们还能不能赋予她更多的意义?比如曾有人提出这首诗是人们用来嘲讽秦襄公无法用周礼巩固他的国家,寻求贤士而不得的。

第12课《 诗经 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 诗经 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12《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特点;2.品味语言,理解诗境,体会诗歌主人公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

【学生预习准备】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3.了解一些《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课前同学们听到的歌曲是《在水一方》,老师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还是十几岁的时候,它是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悠悠的旋律,美美的歌词,曾让年少的我心神荡漾,后来才晓得这首歌的歌词脱胎于《诗经》的《蒹葭》一诗,于是,迫不及待地找来读,对古典诗歌的亲近,对《诗经》的喜爱,便由此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中的这首名篇《蒹葭》。

《诗经》简介《蒹葭》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创作年代是2500年前,大约从西周中叶到春秋中叶。

《诗经》包括305篇,简称《诗三百》,《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风”指的就是当时的十五国,“十五国风”。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蒹葭》选自《诗经》的“秦风”。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自读诗歌。

2.两名男同学诵读。

(点评关键词:语速/语气/节奏/意境美/身临其境)3.一名女同学诵读。

(点评关键词:女声柔柔绵绵,男声有力量感。

)三.赏析(过渡语)刚才在读的过程当中,三位同学把2500年前流传下来,埋在我们身体里面的那种诗兴,读出来了。

三位同学们很好地控制了诵读诗歌的语速、语调,然后把那种“身临其境”的意境的感觉读出来了。

你们感觉出来了没有?(一)读诗找规律1.章节中词语的变化问题(1):刚才三位同学读了,我们来看,这首诗,它有什么特点?课下我问同学的时候,你们背会这首诗没有,好背不好?他说,你说什么?(它非常的有规律),非常有规律,它有什么规律呢?问题(2):我们来看,这首诗,诗歌里面它要分章节,这首诗分为几章。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蒹葭》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让我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诗经二首:蒹葭》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古典诗歌教学的挑战与魅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起来,但在理解和鉴赏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意识到在讲解《蒹葭》这首诗时,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其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对《诗经》整体框架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蒹葭》在其中的地位和价值。此外,对于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我应通过更多实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蒹葭》的意境、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蒹葭》相关的情感表达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尝试运用《蒹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诗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经》的基本概念。《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学习诗歌表达的重要依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蒹葭》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渴望和思念。这个案例展示了古代诗歌在实际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古代人民的情感世界。

第12课《_诗经_二首》之《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_诗经_二首》之《蒹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大部分表现劳动人民纯洁、朴实、健康的思想感情。

《蒹葭》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经》二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

诗歌采用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

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

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

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

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重点)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重点)3.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

(难点)教学流程一、导入(以歌曲《在水一方》导入)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

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

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

让我们唱着歌曲《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二、自由朗读,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指导:《蒹葭》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

其四言的均两字一顿,五言的以“二三”形式进行停顿。

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应该语速稍慢,读出怅惘之情,韵脚字“苍”“霜”“方”要读得饱满。

“所谓”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赞叹之情。

因此,“所谓伊人”的语调要上扬,而最后的“宛”字要重读。

三处“溯洄从之”中的“溯洄”要读得低沉,“从之”要读得怅然,“道阻”停顿要较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且”要重读,读出痛心之感,“长”“跻”“右”,不仅要重读,语调还要上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水边的爱慕与追寻——《蒹葭》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①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指出,第四学段(7-9年级),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部分,本课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要求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同时“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可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都要求,在学习诗歌时,应关注文学积累、语言特点和主旨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教材分析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手法歌咏真挚、美好情感,给人以怦然心动的感受。

同时,诗中“伊人”意象的多样解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a.单元位置
《蒹葭》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怡情养性”为人文主题,整合了五篇古诗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诗经》(二首)),强调通过阅读这些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阅读方法与策略上,单元导语指出,学习本单元,需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并且,“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教学时应予以关注。

b.文本特征
《蒹葭》出自《诗经》,《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在写作手法上,《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这两个角度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感受其节奏和韵味。

2.学习者分析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鴡》,初步掌握了《诗经》的文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诗经》
阅读积累,但是还没有将《关鴡》一课所学的《诗经》语言特色迁移运用到《诗经》其他文本中的意识,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迁移运用的引导。

同时,面对思想意蕴更为多元、复杂的《蒹葭》,学生阅读时容易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分析其思想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应予以指导。

3.学习目标确定
①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歌情感。

②将从《关雎》所学的读《诗》方法运用于《蒹葭》鉴赏中,能够从重章叠句的语言形式和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欣赏诗歌的语言特点。

(重点)
③结合文本,勾连生活,探究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多元性。

(难点)
4.教学方式与策略
①教法:讲授法、朗读体验法、对话教学法、追问点拨法。

②学法:通过朗读体验法、探究法等多种方式,进入情境,体会语言特色,感受作品意蕴。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分配
7.教学活动设计·导入语“一切都与水有关”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属于“风雅颂”的“风”,
以及“风”中的秦风。

“蒹葭”是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蒹
葭》也是一首与水有关的诗。

水,不仅是故事展开的场所,
也是这一场追寻永恒的阻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蒹葭》,感受水边的爱慕与追
寻。

简洁导入,解题、
点明学习主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
课文讲解作铺垫。

1分钟
·活动一品读水边的蒹葭与白露
1.自主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标注不认识的字词读音并
掌握诗歌大致含义,教师巡视指导。

2.自由朗读诗歌,读好节奏,注意重音和停连,在读的
过程中初步感受深秋渺茫的水边之景、体会诗歌情感。

明确:《蒹葭》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水边追寻之旅,景色
渺茫、朦胧,追寻无果,情感基调应是哀而不伤的。

3.学生主动发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每节诗的1-4句,
并简要谈谈自己的感受。

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感受。

明确:教师重点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水边蒹葭、白露的
景物特点:朦胧、渺茫、美好,以及由这些景物渲染出的朦
胧、美好的氛围、意境。

感受景与情的交融。

引导学生自主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
课文大意,契合学习
目标。

同时,引导学
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
描绘的画面,体会诗
歌的情感。

进一步通过诵读
与想象画面体会水边
景物的特点,以及有
水边之景渲染出的渺
茫的氛围、意境。

15分钟
·活动二分析水边的伊人形象
明确诗歌“从”即追寻的目标——伊人,并分析伊人之
美。

问题: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
不在。

为什么?请运用《关鴡》一课所学的《诗经》重章叠
句的语言特点和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进行分析。

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


10分钟
分重章叠句组和写作手法组。

讨论5分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明确:
·从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角度分析:诗歌的上下章基本相同,这样回环往复的咏叹可以衬托出追寻的回环往复、契而不舍,可见追寻的目标——伊人是值得被如此执著追寻的,这样的伊人形象自然很美、动人。

·从比、兴的写作手法角度分析:诗歌用水边的蒹葭与白露作比,引起所吟咏的伊人。

蒹葭与白露先营造出渺茫、朦胧的意境,在此之后再写抒情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追寻故事,就更有味道,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伊人无处不在的美。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关鴡》课所学的《诗经》鉴赏方法,进而深入品味《蒹葭》的语言特色。

·活动三探究水中追寻的内涵
1.问题一:追寻者,追到伊人了吗?
活动形式:自由发言,主动举手。

明确:没有追到,因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重点分析“宛”:好像是,表达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宛”字告诉了我们追寻的结果,也告诉我们:追寻,不一定要有所得。

它可能只需要一眼,只需要一种朦胧的感觉,就足以为之奔赴了。

2.问题二:这场没有结果的追寻遗憾吗?值得吗?
活动形式: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究。

讨论5分钟,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说明:这一环节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从多种角度解读诗歌,不求标准答案的确定。

明确:《蒹葭》的追寻者已经用尽全力追寻美好的伊人,不弃也不怨。

我们要感受到古人追寻的真谛:不在结果,在过程的无愧于心。

3.问题三:这一场追寻结束了吗?你认为,追寻者、伊人还可以是谁?
活动形式:自由发言,主动举手。

说明:这一环节同样不求一种标准的解读。

教师小结:只要心中有所寻,追寻的行动就可以生生不息,追寻者、伊人可以是《蒹葭》、不同文本中的他们,也可以是此刻的我们。

PPT链接其他文本材料: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承接前面两个教
学环节的任务,通过
设置三个环环相扣的
问题,引导学生进一
步探究水中追寻的深
刻意蕴,感受诗歌内
涵的丰富性和主旨的
多元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
阅读感受,意图引导
学生从不同的视角不
断深入诗歌主旨意
蕴、揣摩品味语言,
得出自己的体验、分
析。

15分钟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周·屈原《离骚》
8.板书设计
蒹葭
——水边的爱慕与追寻
9.作业设计
必做:
有感情地背诵《蒹葭》。

选做:
请你搜集几首与“追寻”有关的诗歌,写一写这些诗歌中的“追寻”代表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