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保留与切除与否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王伟;刘振;刘军;甄平;李旭升;宋明甲【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8(047)003【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膝骨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病痛,重塑关节完整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需要保留后交叉韧带,国内外学者一直有所争论.近年来,保留后交叉韧带和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膝关节假体(CR假体和PS假体)在临床上均广泛应用.一般认为,采用CR假体或PS假体在术后满意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假体存留率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CR假体更加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其生物力学性能,患者术后上下楼梯时的步态更加均衡,本体感觉也更好,但关节在屈曲时,股骨对胫骨产生反常后移,可导致反常运动;而PS假体能够纠正膝关节严重畸形,更好地平衡膝关节屈伸间隙,但存在发生髌骨弹响综合征的风险.建议同等条件下,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患者优先选择CR假体,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则优先考虑PS假体.本文结合后交叉韧带的作用及其处理技术,分析CR假体和PS假体应用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利弊,供临床工作者参考.【总页数】7页(P313-319)【作者】王伟;刘振;刘军;甄平;李旭升;宋明甲【作者单位】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宁夏银川750000;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宁夏银川750000;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骨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4【相关文献】1.保留后交叉韧带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J], 胡玉亮;王业华2.保留后交叉韧带全膝关节置换术在骨性膝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黄朝霞;蔡光友;尤洁芳;张志娟3.保留后交叉韧带全膝关节置换术与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 [J], 冯超;吕波4.保留后交叉韧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影响 [J], 王金子;丁海;常文举5.保留后交叉韧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影响 [J], 王金子;丁海;常文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S和CR关节置换分析

PS和CR关节置换分析

P S和C R关节置换分析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Meta 分析:全膝置换保留后交叉韧带与后方稳定型假体的比较2013-06-28 21:47来源:作者:紫川秀第二字体大小-|+摘要:本 meta 分析对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和后方稳定型膝关节置换假体的临床预后进行比较。

收集和上述两个项目相关的临床文献,共 1114 例患者(1256 例全膝置换)纳入研究。

统计结果发现,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术后的屈曲功能和关节运动度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差异。

目前上述差异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临床上对膝关节假体的选择取决于(be rest with)术者的个人偏好及假体设计的合理性。

目前对膝关节假体置换术中保留后交叉韧带的意义尚存在争议。

保留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假体(CR)和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在临床上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长期效果,如假体生存时间较长,患者满意度较高等。

目前关于两类假体效果的临床预后比较研究较多,但结论不统一:有些研究提示组间比较无差异;有些研究提示 CR 更好;也有研究质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保留的必要性。

膝关节假体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是膝关节屈曲功能和关节运动度,该两项指标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的疗效评价起决定作用。

其他重要的临床功能预后包括:膝关节稳定性,爬梯能力,患者主观功能评分(WOMAC,SF-36)及其他并发症。

传统观点认为,CR 假体设计因为保留了后交叉韧带正常关节的生物力学和股骨后滚(rollback)装置,置换术后可以较好的增加关节的屈曲和运动幅度;但最近的多项研究表明,假体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时,股骨相对胫骨反常的向前移位。

CR 假体的支持者认为,尽管存在上述反常运动,但 CR 假体保留了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以对膝关节屈曲活动进行更好的控制,这一功能保留和多个重要的日常活动相关,如蹲跳,下跪,爬楼梯等。

相反的,PS 假体支持者则认为,使用后方稳定的 PCL 替代型假体可以从机械力学上增强股骨的后滚运动,从而增加关节运动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入路疗效比较

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入路疗效比较
[ 2 ] 俞善 昌, 盛锦 云, 陈 育 智 .复 方 异 丙 托 溴铵 溶 液 雾 化 吸 人 在 儿 童
3 9 l
[ 4 ] 行 晓红 , 刘 金 权 .氨 茶 碱 联 合 阿 奇 霉 素 治 疗 咳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的
疗效分析 [ J ] .中 国 误 诊 学 杂 志 , 2 0 0 8 , 8 ( 3 3 ) : 8 1 6 4—8 1 6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P< 0 . 0 5 ) ; 术 后 3个 月 和 l a膝 关 节 H S S功 能 评 分 A 组 ( 7 9 . 4 -1 4 2 . 2 ) 分、 ( 9 2 . 9 -6 4 . 1 ) 分, B组 ( 8 9 . 7 -1 4 4 . 6 ) 分、 ( 9 3 . 2±5 . 3 ) 分( P均 < 0 . 0 5 ) 。 蛄论 同膝 前 正 中 入 路 相 比 , 采 用翻 转 股 内侧 肌 入 路 进 行 全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能 减 少 术 后 出血 量 , 术后 股 四 头 肌 和 膝 关 节功 能恢 复 更 快 , 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 术。 [ 关键词 ] 膝关节 ; 关节置换术 ; 手术入路 ; 比 较 [ 中图分类号 ] R 6 8 7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 8 8 4 9 ( 2 0 1 3 ) 3 4— 3 8 2 3— 0 3
2 6 ) m i n ( P> 0 . 0 5 ) ; 术后 引 流 量 A 组 ( 1 1 0 - 4 3 7 ) mL , B组 ( 8 5 - 4 3 0 ) m L ( P<0 . 0 5 ) ; 术 后 1周 膝 关 节 V A S疼 痛 评 分 A 组 ( 4 -1 4 ) 分, B组 ( 2 - 4 1 ) 分( P< 0 . 0 5 ) ; 术 后 1个 月 时股 四 头 肌 肌 力 达 4级 以上 者 A 组 4 5例 ( 7 3 %) , B组 5 9例 ( 9 1 %)

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皮肤前 1 n 预防感染用抗生素静脉滴入 ,保证足量抗生素 5mi将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 的主要 关节 , 在行走 、 负重 、 下蹲 中起
重要作用 。 膝关节病 变将 引起膝关节功能的严重障碍 , 大大降 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l I 。我院 19 9 9年 6月 一 0 6年 1 20 月对保守 治疗无 效的 2 6例 3 O膝关节疾 病患者行保 留后交叉韧带的人 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 为其解除痛苦 , 矫正畸形 , 改善功能 ,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
髓 钻 向股骨髓腔 内扩大髓腔孔 , 插入股骨髓 腔定 位杆 , 装股骨 安
铺 巾, 覆盖手术薄膜 。 做膝关节前 内侧切 口, 逐层进入 , 切除膝 关节内增生肥厚 的滑膜。 反转髌骨 , 曲膝关节 , 屈 行髌骨 、 胫骨 和股骨周边骨赘清除 。特别要清 除关节囊后方 的骨赘和游离 体, 松解膝 关节 周围软组织 , 调整其力量平衡 , 以利 于膝关节
平卧 , 腰硬联合 麻醉成功后 , 常规消毒止血带 以下患肢 ,
入髓 内定 位杆 , 选用平 台截骨器 , 装髓 外定位杆 , 安 调整截骨 面 高度 和角度 , 枚短钉 固定 , 4 摆锯行胫骨截骨 , 胫骨平台测量板测 量预计假体号 。 425 股 骨髁 截骨 .. 用骨锥 于股骨髁问窝定位打孔 ,取开
维普资讯
■阎
目嘧露
保 留后交叉韧带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郭 洁欣 祁 素 兰 黎 杏 湘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广东 东莞 5 3 1 ) 2 0 8
【 摘要 】目的
探 讨保 留后 交叉韧 带的全膝 关节表 面置
功能恢复 。做胫骨 和股 骨截 骨 , 意保 护后又韧带 , 注 安装膝关节 假体试模 至满意为止。冲洗术野 , 骨水泥 固定适当大小 膝关节假 体, 安装可旋转聚 乙烯衬垫 , 放胶管引流 , 逐层缝 合切 口, 弹力绷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係洙和卖验區摩雇42017年3两第16象第5期•489•D O I:10.3969/j.issn.1671 -4695.2017.05.024文章编号=1671 -4695(2017)05 -0489 -04后父叉顿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杨金江鲁英郭艾李强吴杰*喻飞杨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摘要】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CR型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的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CR型假体置换,作为试验组。

选取同期的4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患者进行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型假体)置换,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

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AK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CR型假体可以达到与PS型假体置换一致的优良效果。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Study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R type prosthesis in knee replacement. YANG Jin -jiang, LU Ying, GUO A i, 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U Jie, E - mail:fishyl@ sohu. com【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R type ( posterior cruciate - retaining) prosthesis in knee replacement. MethodsA total of 48 patients with knee arthropathy treated with CR type prosthesis replacement during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allocat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8 cases of knee arthropathy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PS type prosthe­sis. The operating time and amount of bleeding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of these two groups. The 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s (AKS scores), the hospital of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s (HSS scores) and knee joint activity in patients of these two groups and the function of knee joint wereevaluated before the replacement and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operating time and amount of bleeding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0.05). The difference in AKS scores, HSS scores and knee joint activity in pati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 0. 05). Adverse reactions had not occurred in these 2 groups.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R type prosthesis in knee replacement can reach the similar effect as the posterior cruciate - stabilizing total knee prosthesis.【Key words】Knee joint replacement;Posterior cruciate - retaining prostheses ;Posterior cruciate - stabilizing prostheses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经 逐渐成为治疗各种重度或者保守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 性关节病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缓解疼痛、纠正 膝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等作用[1]。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然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经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问题。

康复治疗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

本文综述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研究进展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功能障碍和慢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

据估计,每1000名成年人中有125名患者,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膝关节是最常见的受累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良好选择,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技术和假体材料的使用寿命。

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术侧下肢肌力,使患者具有独立生活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1.国内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现状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这是近年来中国开展的最有效的联合重建行动之一。

其目的是矫正关节畸形,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关节置换术。

临床实践证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中短期随访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接近90%。

1989年,国外研究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症状改善率在7年内达到98.8%,在10年内达到97.3%,在15年内达到90.6%。

因此,对于患有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多次关节切开或关节镜清创且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应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

1.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研究2.1术前预康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中,手术应激和术后活动减少会导致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骨密度下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整体功能水平下降,术前康复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术前康复是指患者在手术前采取的康复干预措施,也称为术前康复。

2002年,一些学者正式提出了预康复的概念,并将预康复理论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该如何处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该如何处理

2012 AAOS 年会最新报道: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该如何处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TKA)我们通常会遇到髌骨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是否需要进行髌骨置换;2、是否需要对髌骨周围去神经化处理。

在本次 AAOS 会议上两份来自英国的研究让我们有了对此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髌骨置换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主张进行髌骨置换的医师主要考虑这一方法可以避免术后因膝前疼痛所造成的关节假体翻修。

而不主张这一做法的医师则认为常规髌骨置换容易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髌骨常规置换在美国与欧洲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在欧洲 TKA 术中大多常规都不行髌骨置换。

而既往的研究仍不能确切的回答在 TKA 中是否需要常规行髌骨置换。

本届 AAOS 会议来自英国的学者报道了他们有关髌骨置换最新的研究。

该研究从国家临床转归数据中收集了 23393 名接受 TKA 的患者信息,对这些患者术前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评估。

其目的是运用多种调查问卷和评分方法来评估髌骨置换与否对初次 TK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会产生何种影响,其总体健康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如何。

其中 8103 例(36%)患者进行了髌骨置换。

15290 例(65.4%)患者未行置换。

术后随访时间两组平均为 7 个月(时间区间:6-12 个月)。

最后研究者发现两组在膝关节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患者满意度报告以及手术成功性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但作者最后提到牛津膝关节评分的提高依赖于假体的类型,而这方面的研究应该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旨在减轻术后髌股关节疼痛,一份在英国进行的,对 TKA 术中未进行髌骨置换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研究来寻找相关的证据,探讨 TKA 术中常规髌骨周围去神经化这一做法的必要性。

研究小组将 2009-2010 年间 126 名接受首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每组 63 例)。

这些患者均患有骨性关节炎并膝关节内翻,其手术方式为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置入术。

《2024年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研究》范文

《2024年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研究》范文

《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必要性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了髌骨置换与不置换两种手术方式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疾病日益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关于髌骨置换与否的问题,一直是骨科医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髌骨置换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近五年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资料。

根据是否进行髌骨置换,将患者分为两组:髌骨置换组和未置换组。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1. 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在手术时间方面,髌骨置换组相比未置换组略有延长,但差异不显著。

术后恢复方面,髌骨置换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恢复等方面表现更佳。

2. 并发症发生率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未置换组患者较易出现髌骨相关并发症,如髌骨脱位、髌骨软化等。

而髌骨置换组患者则较少出现此类并发症。

3. 关节功能评分根据术后关节功能评分,髌骨置换组患者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步态稳定性、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表现更为优异。

四、讨论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关节功能。

尽管手术时间略有延长,但通过精心操作和适当的术后康复,这一优势得以实现。

未置换组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髌骨相关并发症,可能对关节功能造成长期影响。

本研究中髌骨置换组的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整体上明显优于未置换组,显示出在关节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中的更好表现。

此外,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和较低的再入院率进一步验证了髌骨置换术的临床价值。

总的来说,本研究为髌骨置换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我们相信髌骨置换将在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与切除髌下脂肪垫的效果对比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保留与切除髌下脂肪垫的效果对比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对比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的水平相比,P>0.05。

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IgG、IgM、IgA 的水平均高于入院时,其中联合组患者血清IgG、IgM、IgA 的水平均高于化疗组患者,P<0.05。

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的对比(g/L,s±)组别例数IgG IgM IgA入院时治疗2个周期后入院时治疗2个周期后入院时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269.27±1.0515.02±1.130.92±0.11 1.32±0.05 2.02±0.31 2.65±0.11化疗组249.28±1.0410.16±1.120.90±0.12 1.10±0.04 2.03±0.30 2.29±0.12 t值0.2210.370.497.150.068.87P值>0.05<0.05>0.05<0.05>0.05<0.05 2.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治疗期间,联合组26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9.23%,化疗组24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0.83%,二者相比,P>0.05。

详见表4。

表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组别例数腹泻[例(%)]恶心呕吐[例(%)]骨髓抑制[例(%)]总发生率(%)联合组262(7.69)2(7.69)1(3.85)19.23化疗组243(12.5)1(4.17)1(4.17)20.83χ²值 1.02P值>0.053 讨论原发性肺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肺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超过3/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在被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的难度较高,其3年和5年的生存率较低[3]。

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化疗等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关节间隙的影响刘璞;蔡谞;吴厦【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对膝关节间隙的影响。

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5月因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致膝内翻畸形在我院行单膝关节置换患者83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术中进行软组织平衡过程中,A组顺序使用切除后交叉韧带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两种方法,B组仅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一种方法。

使用关节间隙测量器分别在上述处理前后测量关节在伸膝(0°)和屈膝(90°)时的内、外侧间隙大小及上述处理后的张开幅度。

结果 A组中,经过上述两种方法处理后伸膝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膝位内、外侧间隙均显著增大,其中切除后交叉韧带使屈曲内、外侧间隙分别由(15.55±0.42)mm和(19.58±0.53)mm增大至(16.88±0.53)mm和(20.60±0.63)mm(t=5.514、2.985,P=0.000、0.011)。

上述方法对内、外侧间隙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中,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后,伸直和屈曲位的关节内侧间隙分别由(18.67±0.54)mm和(15.62±0.68)mm增加至(19.53±0.53)mm和(16.50±0.70)mm(t=3.180、3.705,P=0.007、0.002),且对屈曲间隙和伸直间隙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A、B组对比,两种方法联合使用(A组)时屈膝内、外侧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单独使用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t=3.949、5.687,P=0.002、0.000),而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并无显著差异。

切断后叉的基础上再行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A组)对比单独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B组),前者的屈膝间隙张开幅度明显大于后者(t=2.880、3.088,P=0.012、0.007),伸膝间隙的张开幅度差异不明显。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置换术中完整保留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置换术中完整保留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 1671-8348(2021)13-2247-05
Clinical effect of intact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taining in PCL retain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ZHANG Bo1,QU Tiebing2,LIN Yuan1△ ,REN Shixiang1,CHEN Tong1,ZHAO Xiaoxiong1,YU Yang1 (1.DepartmentofOrthopedics,AffiliatedBeijingChaoyang Hospital,Capital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0,China;2.JointDiseaseDiagnosisand TreatmentCenter, Affiliated Beijing Boai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 100068,China)
个 月 与 12 个 月 观 察 点 屈 膝 90°位 时 膝 关 节 前 后 向 最 大 位 移 距 离 变 化 不 大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4 例
患者术后切口持续渗出、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均早期 清 创 处 理 后 治 愈,未 发 现 切 口 皮 肤 坏 死、下 肢 深 静 脉 血
作者简介:张博(1982-),副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人工关节置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通信作者,E-mail:13801187991@。
2248
重 庆 医 学 2021 年 7 月 第 50 卷 第 13 期
of(14-31)months[mean (21.2±4.3)months].Therangeofkneejointmotionandthekneejointclinical scoringsysteminpostoperative3,6and12 month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compared withthosebefore surgery,and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0.01).However,themaximumanteroposterior displacementdistance when bending the knee at 90°in postoperative 6,12 months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and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0.05).Postoperativeincisionexudationcontinuedie,andallcasesconductedtheearlydebridementandcured.No complicationssuchasskinnecrosisofincision,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limbsandpostoperativeinfection werefound.Nocasesofprosthesisloosening,excessivewearofgasketordislocationwerefoundintheimaging

《2024年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研究》范文

《2024年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研究》范文

《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与否的临床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膝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是否进行髌骨置换的临床研究,深入探讨了髌骨置换对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病例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一、引言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用的骨科手术,旨在通过置换受损的膝关节组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髌骨置换是手术中一项重要的操作步骤,对于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是否进行髌骨置换,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一定时间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病历资料。

通过分析患者的手术记录、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数据等,探讨髌骨置换对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1. 手术效果通过对手术记录的分析,我们发现进行髌骨置换的患者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假体位置等方面表现更佳。

这表明髌骨置换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2. 术后恢复在术后恢复方面,进行髌骨置换的患者在疼痛程度、康复时间等方面表现出优势。

髌骨置换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康复时间。

3. 患者生活质量在随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进行髌骨置换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得到显著提高。

这主要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行走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改善。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进行髌骨置换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方面均表现出优势。

这可能与髌骨置换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康复时间等因素有关。

然而,是否进行髌骨置换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对于那些髌骨功能严重受损、疼痛明显的患者,进行髌骨置换是必要的;而对于那些髌骨功能尚可、疼痛不明显的患者,可以慎重考虑是否进行髌骨置换。

五、结论通过对膝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是否进行髌骨置换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进行髌骨置换能够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19339033_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尺寸和植入位置对股骨胫骨相对位移的影响

219339033_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尺寸和植入位置对股骨胫骨相对位移的影响
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1] ,虽然 TKA 的手术
能,但是研究显示仍有高达 20%的患者对手术后的
有达到患者的预期
[2]
。 关节不稳定是 TKA 术后膝
关节功能 恢 复 不 好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3]
,据文献统
移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研究 招 募 了 2 名 健 康 受 试 者 和 2 名 重 度
In the healthy subject model,the maximum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tibia and femur was 0.43 mm and
0.30 mm,respectively. In the KOA patient model,implantation positions and sizes of prostheses affected the
toward the medial side of the knee joint.
【 Keyword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rosthesis size, implant position,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femur and tibia
smallest relative displacement. Reasonable 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prosthesis size and implantation position
prior to surgery can help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and doctors should try to avoid implanting the prosthesis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处理方法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处理方法研究

·75·膝关节过度外翻后内侧副韧带由于受到的牵拉力超过负荷,会出现韧带撕裂、断裂等损伤,伴发膝关节肿胀、疼痛,会使患者的膝关节出现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中具有理想治疗效果。

因此,本文特选择3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实施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骨科收入的30例患者,均确诊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有创伤史,骨折后出现患肢存在疼痛、肿胀感,肢体活动受限,具备手术指征,自愿参与研究,入选时间为2019.1~2020.6,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病例15例,男女比为2:1,年龄均值为(53.18±3.15)岁;一组为观察组,病例15例,男女比为3:2,年龄均值为(53.94±3.71)岁;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方式治疗,局部麻醉后,将患者膝部外展或内收,利用X射线机拍摄膝内侧的正位片,了解膝内侧损伤情况,将膝盖转变为150~160°的屈曲位,将长腿管型石膏进行固定处理,1周后可将石膏下地活动,4~6周将石膏去除,开展膝关节屈曲活动练习。

观察组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于膝前正中纵行切口,髌骨上6~10cm处开始,至胫骨结节下1~2cm,将皮肤、皮下组织、肾筋膜逐层切口,于筋膜下方下两侧游离皮瓣,将两侧牵开,将四头肌腱、髌韧带止点充分显露。

于股内侧肌边缘切开股四头肌腱,沿着髌骨内侧向下,于髌韧带止点1/3处进行剥离,向外旋转髌骨,将髌骨下脂肪垫、半月板切除,将前交叉韧带切断,将膝关节增生的滑膜、前房骨赘切除。

胫骨向前方拉处脱位,将半月板切除,松解关节面1cm处的软组织,剥离内侧副韧带深层,将后关节囊股骨、胫骨端剥离,将交叉韧带切断后,放入稳定型假体,将部分关节囊切开,逐层缝合。

国产T-Free假体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临床疗效

国产T-Free假体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临床疗效

国产T-Free假体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临床疗效张京新;王永会;梁伟【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国产T-Free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TKA)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国产T-Free假体(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PS型)行TKA治疗39例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1膝)。

按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三方面的评价。

结果3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

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前为(39.1±8.5)分,术后12个月为(8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国产T-Free假体行TKA能纠正患者下肢屈曲、力线畸形,消除行走疼痛,减少伸膝受限,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具备高屈曲度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T-Free prosth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total kneearthroplasty( TKA) . Methods A total of 39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41 knees) were treated with domestic spring T-Free prosthesis (posterior stable fixed platform prosthesis, type PS), knee joint pain, joint mobility and deformity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HSS score criterion. Results All 39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30 months. The HSS score was ( 39. 1 ± 8. 5 ) points preoperatively and ( 89. 2 ± 10. 8) points in the 12th month postopera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 T-Free prosthesis for TKA can correct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flexion, lines of force deformity, eliminate walking pain, decrease in the extensor of knee joint, reconstruct the knee joint stability, with high bending curvature function, significant efficacy.【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6(019)004【总页数】3页(P475-477)【关键词】T-Free假体;关节置换术,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作者】张京新;王永会;梁伟【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骨科,北京 101100;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骨科,北京 101100;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骨科,北京 10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R687.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成为困扰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保留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置换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保留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置换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假体周围的骨水泥、 骨质碎 片及髌骨 周围骨赘。彻 底止血 , 反复冲洗并检查膝关节屈伸情况 , 放置负压
引 流 , 闭伤 口。 关
13 术后 处理 : .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应 用低分子肝素 1 周预防血栓形成。手术处持续 冰袋 冷敷至肿胀基本消失 ,8— 2h拔除引流管。麻醉 4 7 过后即可进行下肢肌 肉的 自主等长收缩运动 , 术后
32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松解膝内外侧与后侧软组
织及关 节 囊时 , 应在 骨膜 下进 行 , 意 髌韧 带 在胫 骨 注 结节 的止 点 。切 除 滑 膜 时 用 咬 骨 钳 操 作 , 底 切 除 彻
病 变 的滑膜 , 清理 后关 节囊 处 的滑膜 时 , 要损 伤 关 不
节后方 的血管神 经 _ 。注 意后 交叉 韧 带在 胫 骨髁 间 4 J 嵴 和关 节囊 后方 的止 点 , 膝 时尽 可 能 不要 粗 暴 , 屈 避 免 后交 叉 韧带 的撕 脱 。对后 交 叉 韧 带 部 分 松 解 , 宁 松勿紧, 以获得后 交叉 韧带 平 衡 , 降低 发 生 迟 发性 韧 带 断裂 和不 稳定 的几 率 。容易 损 伤 到后 交 叉韧 带 在 胫 骨上 的 附着点 , 引发 关节 疼 痛 , 骨 和 股 骨截 骨 面 胫 之 间的 间隙在 屈 曲位 和 伸 直 位 之 间相 差 不 得 超过 2 mm。术 中充分 松解 膝关 节 周 围 的软 组织 , 彻底 切 除 骨 赘 , 假 体 安 置 中心 化 , 复 下 肢 正 常 的解 剖 力 使 恢 线 。对髌 骨上 的 骨赘彻 底 清除 , 孔 减压 , 防止 术 钻 以 后疼 痛 , 影响 膝关 节功 能 的恢 复 。做 髌 骨置 换 时 , 注
累及 骨干 的长 度 选 择 不 同长 度 的 锁 定 钢板 , 两 把 将

211170156_PS与CR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单侧膝关节OA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对比

211170156_PS与CR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单侧膝关节OA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对比

PS与CR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单侧膝关节OA 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对比*张江礼① 刘金辉① 潘西庆① 刘光源① 范虓① 【摘要】 目的:分析后稳定型(PS)膝关节假体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单侧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三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单侧膝关节OA患者,依照随机信封法分为PS组和CR组,各50例。

PS组将患者后交叉韧带去除并置入PS膝关节假体,CR组保留患者后交叉韧带并置入CR膝关节假体。

记录两组治疗一般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CR组(P<0.05)。

术前、术后1周,两组内翻角度和最大屈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PS组内翻角度均小于CR组,最大屈曲均大于CR组(P<0.05)。

术前、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OKS、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PS组以上评分均优于CR组(P<0.05)。

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血栓、神经损伤、关节不稳、假体松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PS组治疗总满意度明显高于CR组(P<0.05)。

结论:相较于CR膝关节假体,PS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关节OA,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保留与切除与否的对比研究王林;宋磊;韩伟峰【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后交叉韧带采取保留与切除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5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左侧20例,右侧36例;年龄52 ~ 78岁,平均年龄(66.56-10.33)岁,病程6~15年.术中保留后交叉韧带者34人;术中行后交叉韧带切除者22人.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 56例患者经12 ~ 36个月随访,平均(25.6±7.3)个月.后交叉韧带保留组和后交叉韧带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3-21) min、(98±23)min(P >0.05);术中出血分别为(361±120)mL、(355±98)mL(P >0.05);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0.2与88.6分(P>0.05);关节活动度分别为伸:-1.0与-2.5(P <0.05),屈:111与l12(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总活动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伸展位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的保留与否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应依据术中膝关节具体情况以及术者习惯,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CR) and posterior cruciate-excising (C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Methods From 2007 to 2014,56 patients (21 males and 35 females;20 left,36 right)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6.56--10.33) years (from 52 to 78 year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cluding group 1 of 34 patients subjected to CR TKA,and group 2 of 22 patients subjected to CE TKA.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included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knee score and range of motion of knee.ResultsFifty-six patients after an average follow-up of (25.6 ± 7.3) months (from 12 to 36 mo nths).Operative time was (103 ± 21) min,(98 ± 23) min (P >0.05).Blood loss was (361 ± 120) mL,(355 ± 98) mL (P > 0.05).Knee score was 90.2 and 88.6 points (P > 0.05).Range of motion of kneewas,extension:-1.0 and-2.5 (P < 0.05),flexion:111 and 112 (P >0.05).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knee score and the total range of motion of knee,the difference of extension range of motion of kn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Cruciate-retaining and cruciate-excising TKA function equally well postoperatively.It should be decided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the surgeons' habit.【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4页(P915-918)【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骨性关节病【作者】王林;宋磊;韩伟峰【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作为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措施,能有效矫正畸形、减轻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1]。

而在各种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又以膝关节骨关节病最为常见、影响最大。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有保留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 和非保留PCL 2大类型,对于术中后交叉韧带的保留与否尚存争议[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均为单侧膝关节置换,其中 34 例术中保留了后交叉韧带,22例予以切除。

现将2种手术方式和结果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共入选 56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其中男性21 例,女性35 例;左侧 20 例,右侧 36 例;年龄52~78 岁,平均(66.56±10.33)岁,病程 6~15 年。

其中组1(畸形较轻,G1)保留后交叉韧带,共34 人;组2(严重畸形,G2)予以后交叉韧带切除,共22人。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术前膝关节(hospital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主要指标为术后至少6个月以上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motion,ROM)、手术时间、出血量。

根据HSS评分标准[1]:满分为100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不稳定10分。

总分在85分以上者为优,70~84分者为良,60~69分者为尚可,60分以下者为差。

麻醉后患肢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向外侧掀起髌骨进入关节,切除滑膜、脂肪垫、髌上囊、前交叉韧带及双侧半月板,22例切除后交叉韧带,34例保留后交叉韧带。

松解软组织,逐步行胫骨平台、股骨远端及股骨髁前后方截骨,测量并选择假体,以试模测试合适后安装假体,清除骨赘,检查活动范围,彻底止血,留置引流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常规应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术后48 h或引流量小于50 mL/d时拔除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开始连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ntion,CPM)功能锻炼。

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前术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2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56例患者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6±7.3)个月。

膝关节疼痛及畸形明显减轻,伸膝活动度明显改善。

详见图1和图2。

后交叉韧带保留组和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3±21)min、(98±23)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1±120)mL、(355±98)mL(P>0.05);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0.2与88.6分(P>0.05);关节活动度分别为伸:-1.0与-2.5(P<0.05),屈:111与112(P>0.05)。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总活动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伸展位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和表2。

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尚有争议。

支持保留后交叉韧带的研究者[3]认为:有效地股骨后滚运动可使屈曲活动范围更大,对比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具有绝对优势,而且保留后交叉韧带可以使髌股关节面的应力下降约30%,改善髌股关节功能,股骨髁的后滚运动可延长股四头肌力臂,提升力量。

保留后交叉韧带还可以保留膝关节的本体感觉。

支持切除后交叉韧带学者[1]认为保留后交叉韧带容易引起张力过高,部分患者本身存在后交叉韧带痉挛,屈膝时胫骨与股骨后部发生撞击,影响关节屈曲,甚至发生后交叉韧带断裂,出现关节不稳。

下面让笔者是通过两种假体的设计特点来分析二者的利弊。

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通过后交叉韧带发挥膝关节的后滚机制[4],平坦的胫骨平台表面减少对膝关节的限制,继而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的问题:该假体是希望由后交叉韧带的本体感受器受到机械应力刺激,诱发神经反射从而引起相关肌肉韧带紧张,形成膝关节的后滚运动,使膝关节能够有较好的屈曲功能。

但由于需要接受膝关节置换患者交叉韧带大多已经失去正常功能,很难形成神经反射[5],因而也就没有了后滚机制。

对于挛缩的后交叉韧带进行松解平衡非常困难,需要较长学习曲线,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不保留后交叉韧带,通过立柱及盒式结构发挥后滚机制以改善膝关节的屈曲功能[6]。

屈膝时立柱与其后侧的盒式结构相互作用,使股骨髁与胫骨平台接触点后移,变相形成后滚作用。

相关运动学研究[7]也证实了后稳定型假体后滚运动的趋势。

碟型结构的胫骨平台内衬提高了与股骨髁的吻合程度减少了磨损的机会。

操作相对简单,容易掌握。

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假体存在的问题:①该类型的假体通过立柱与盒式结构的相互作用形成后滚,应力会通过股骨髁或者胫骨平台向上下传导,增加了骨与骨水泥之间的界面应力,增加假体松动概率[8]。

②立柱—槽式结构前侧撞击征:膝关节过伸及屈曲旋转时立柱前方与股骨髁组件髌骨面碰撞、摩擦可导致前侧的磨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