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
这些知识点对于刚接触初中生物的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以互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它们。
1.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创设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结合作业完成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旨在让学生在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系统地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绿色环保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1.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1.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保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对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念。
1.生活化教学: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和生态功能。例如,在讲解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水华现象,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探究性学习: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生态功能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4.强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等。
2.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查阅资料、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探究性任务,如观察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功能等。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4.组织小组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三种植物类群,在较好地理解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概念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2、学习目标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预习任务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2)教师准备:课前培训各组小组长,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对生物进行归类,等等。

5、教学过程:。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藻类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和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藻类、苔藓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突出“生物圈”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的特征。

藻类、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讲解和归纳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置身于森林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大片的绿色,走在校园中、回家的路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大片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到底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与我们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来看一看。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

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板书: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二、学习新课同学们,你能判断这些植物属于哪一类群吗?(出示课件)(一)藻类植物宋朝欧阳修有一首诗《春日西湖》“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学生回答。

淡水中含有大量的单细胞植物衣藻,我们看看它的结构。

有鞭毛、细胞核、眼点、叶绿体,结构简单,全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我们常见的淡水植物还有水绵,夏季的中午,水绵常常漂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进行光合作用。

我们看看水绵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有植物的基本结构。

除了淡水植物还有海洋植物,我们来欣赏一些海洋藻类的图片,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这些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藻类植物的形态与你平时常见的陆生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和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引出新课:什么是绿色植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一)绿色植物1.概念: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2.分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为什么春天的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呢?学生回答: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引出新课: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呢?(二)藻类植物1.常见的藻类(1)淡水藻类展示淡水藻类(衣藻、水绵)图片,简单介绍:衣藻:单细胞藻类,分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有眼点、鞭毛等。

水绵:多细胞藻类,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

(2)海洋藻类展示海洋藻类图片,简单介绍:【鹿角菜】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

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和分类,使学生建立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形成生物分类的基本观念。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结构特点,分析它们适应环境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调查,观察这些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讲解藻类的生殖方式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藻类的繁殖过程,从而加深对生殖方式的理解。在讲解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适应环境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调查,观察这些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
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环境中藻类植物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课程中,课堂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提问: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提问学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设计
(2)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水域中的植食性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使得水域中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3)供人类食用:许多海藻可供食用,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石莼等。
(4)工业和医药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用。
三、苔藓植物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想一想,议一议(见教材第72页)
【我们常见的植物叶片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光能。藻类植物的细胞里也含有类似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也称为植物。】
【在池塘中生活的藻类植物,它们个体微小,几乎全身都能直接从水中获取所需要的无机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旁栏思考题(见教材第77页)
【蕨类植物之所以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主要是因为它解决了水的问题。蕨类植物的植物体(孢子体)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强。其次,在生活史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但孢子体占优势,因此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4.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中都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3)生殖方式:同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蕨类植物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以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6)鹿角菜:是褐藻的一种,呈黄褐色。基部为固着器,盘状;柄短,为亚圆柱形;上部为二叉状分枝,可重复分枝2~8次,下部分枝比较规则。从鹿角菜中提取的鹿角菜胶,在皮革加工、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2.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和观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细致观察、准确描述方面仍需加强。
3.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中抽象出概念和规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4.团队合作意识逐步形成: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中,能逐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如何保护这些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3)这些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体内无输导组织,对空气湿度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
2.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方法目标: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1)通过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使学生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蕨类植物:能解析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如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1_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3_1_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各种植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你家都养了那些植物?生:我家养了君子兰、吊兰、蝴蝶兰、仙人掌、石榴。

师:哇,可真不少啊。

还有吗?生:我家有肾蕨。

生:我家没养植物,但是我课前上网查了一些绿色植物的资料,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物圈中一共有三十多万种绿色植物,其中大多数是有种子的,也就是俗称结籽的。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不同地方的植物种类也不一样,比如说沙漠中就有我们学过的耐旱的骆驼刺,仙人掌等。

师:嗯,说得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现在不但会收集资料,还会筛选资料了,真棒。

那么老师也不甘落后,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找到的一些绿色植物的彩色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都有哪些职务是你见过的或认识的,再比较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又发现了哪些问题?(大屏幕上:紫菜、裙带菜、墙藓、葫芦藓、肾蕨、胎生狗脊、满江红、樱桃、小麦、柳树)生:我发现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没有规律,有的长长的,有的非常短,有的还奇形怪状的。

师:正如刚才同学们查到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三十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你愿意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让我们走进它们吧。

既然最后一种叫做种子植物,也就是说区别于前三种没有种子的植物的,我们把藻类、苔藓和蕨类就称为非种子植物。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三种绿色植物。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1)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同学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和归纳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通过展示交流,树立自信心。

学情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意义打下基础。

本章节安排两节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第一节,这三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不结种子,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二)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回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相关知识,展示实物——蚕豆植株,让学生再认识根的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叶片的正反面有叶脉。

通过蚕豆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引出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还有三大类植物不是通过种子繁殖的。

二、藻类植物活动1:观察介绍附近景点,展示图片和采样水,引出藻类植物。

1、学生观察水绵的外形2、老师利用PPT进行讲解水绵的结构,引发思考:水绵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怎样从外界吸收需要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养料?活动2:学生观察海带的外形结构,引发思考:海带有根、茎、叶等器官吗?若无,它们通过什么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养料呢?活动3:观察其它藻类植物的图片总结:藻类植物的特征: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记录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和可能的作用。要求图文并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生物学现象。
2.分析作业:结合课堂所学,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三类植物的认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进行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特征的理解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结构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植物分类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其他植物类群打下基础。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并能正确识别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征、生活环境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巩固课堂所学。
4.教师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关爱自然,保护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藻类植物在水面上的漂浮现象,观察苔藓植物在墙壁上的生长现象等。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和观察,学生将能够加深对植物特点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三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情感。通过学习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重要作用,学生将意识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对植物保护的意识。同时,学生将学会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并能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五)作业小结
最后,我会布置一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作业可以是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植物,或者写一篇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文章。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珍惜植物资源,参与环保活动。通过作业小结,学生将能够加深对植物的理解,并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
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将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部分。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将能够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属于生物学科的范畴。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比较原始的类群,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我将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导入新课:“你们知道水中的植物是如何生存的吗?”接着,我会展示一些藻类植物在水面上的漂浮现象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植物的独特之处。通过这个问题和情景创设,学生将能够激发对藻类植物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做好铺垫。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课标相关要求2011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节内容应引导学生形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这四大类群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在生物圈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

”等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章讲述的是生物圈中的四大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本节是以描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主要内容。

这三类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都依靠孢子进行繁殖,在生物圈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植物形态,从而分析它们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由此更好地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我校生态环境良好,学生在校园里常常可以看见苔藓植物,但是很少有机会去细致地观察它们。

藻类植物一般个体微小,蕨类植物虽然比较高大但在周围环境中不常见,因而学生对这两类植物会比较陌生。

基于对上述学情的分析,我为学生们准备了藻类植物的永久玻片标本、新鲜苔藓、盆栽铁线蕨,希望借助这些实物,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地认识这三类植物。

四、目标、重点、难点制定基于对课标、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1.观察水绵、团藻永久玻片标本,以及其它藻类植物图片,概述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2.观察新鲜苔藓,及“苔藓假根吸水性”的探究实验,概述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3.观察盆栽铁线蕨,概述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4.认同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我是这样完成目标评价任务的:小组合作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检测目标1、2、3的达成。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小组内交流
板 书设 计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结构特点:没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水生)
二、苔藓植物结构特点:具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具有假根,但只起固着作用。(阴湿)
三、蕨类植物结构特点: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并且内含输导组织。(阴湿)
作业
布置
教 学反 思
阅读教材,结合实际,得出结论: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小组讨论,思考:为什么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高大的多?发言、总结出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
观察图片,了解蕨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
总结蕨类植物的作用:食用、药用、绿肥、观赏、形成煤。
展示四季图片。
介绍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媒 体教 具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导入:导入新课:
师:你家都养了那些植物?
生:我家养了君子兰、吊兰、蝴蝶兰、仙人掌、石榴
师:哇,可真不少啊。还有吗?
生:我家有肾蕨。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小组讨论,找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及作用,并在答案下画线。
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3、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习藻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特征
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阅读教材,得出结论: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总结藻类植物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新人教版[1]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关注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四、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和制作临时装片的用具;拍摄显微图片和收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资料,制作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讨论叶状体海带紫菜衣藻水绵讨论:二、苔藓植物展示课件(诏安一中古树上的苔藓等)讨论: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树干哪边生活着苔藓植物?2、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假根、茎、叶、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讨论:苔藓植物为什么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原因.观察、思考回答: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苔藓植物生活陆地上,有假根、茎、叶。

树的北边生活着苔藓植物。

理解、体会、提高,认识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主要特征。

联系生活,加深印象。

关注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归纳能力,树立热爱学校,热爱自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三、蕨类植物展示课件(漳浦花博会上南靖的桫椤等)讨论:1、 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有什么特点?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蕨类植物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

(2)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树干上的苔藓植物的图片,海带、紫菜在水中生活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树干上的苔藓植物的图片。

创设情境:一名探险队员在原始森林中迷了路,他身上没有任何可以指示方向的仪器,通信工具也没电了,这名探险队员认真观察树干上苔藓植物的生长分布情况,并以此作为方向的指示,找到了正确的方位,安全走出原始森林,你能说明其中蕴藏的科学道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

(二)互动授课1.展示海带、紫菜在水中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2~74页“藻类植物”的相关内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生:大多数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少数藻类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2)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等器官吗?学生: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生物。

(3)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学生:单细胞藻类,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4)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藻类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为水中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案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案设计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能够大概了解绿色植物的分类及区分主要的几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树立关心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比较等综合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教学准备】教师:实物:海带,墙藓,葫芦藓,肾蕨等。

学生:白纸(设计表格),课前收集相关的绿色植物。

【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师:放眼窗外,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呢?生:各种绿色植物(非洲栗、各种树木、花、小草)师:很好!请再来看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桫椤,发菜,裙带菜,铁线蕨。

你们认识吗?(展示)生物圈中除了这些绿色植物外,还有好多绿色植物是我们不认识的,那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绿色植物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共同走进新的单元,去了解这些绿色植物。

(板书: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师: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

比较和观察这些绿色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你们发现什么问题吗?生: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所差别。

师:观察能力很好!根据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正是这些绿色植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植物界,也正是它们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你们愿意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近它们,进一步了解它们吧。

”(展示图片,板书: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2.讲授新课(一)藻类植物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句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它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生物现象呢?生: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苔藓植物的特征:有茎、叶的分化,无根,体内无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处,对环境湿度敏感;繁殖方式多样,主要有孢子繁殖和营养繁殖。
(3)蕨类植物的特征: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适于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繁殖方式以孢子繁殖为主。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说明这三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家庭实践:与家人一起,在家中或户外寻找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和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也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环保意识。
5.拓展阅读: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植物的知识,拓展视野。
1.藻类植物:讲解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以及它们在水中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介绍藻类植物的分类,如绿藻、硅藻、蓝藻等,并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各类藻类植物的特点。
2.苔藓植物:介绍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有茎、叶的分化,无根,体内无输导组织等,以及它们适应阴湿环境的生活方式。讲解苔藓植物的分类,如藓类、角苔类等,并展示各类苔藓植物的代表物种。
1.对植物分类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各类植物的特征。
2.在观察植物时,对细节把握不够准确,可能导致对植物特征的误判。
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缺乏合作交流,影响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兴趣。
2.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植物分类、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最后,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并撰写观察报告。这样,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并采集一些实物、标本,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2.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方面的资料。

教师:
1.CAI课件(部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录像;一组展示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图片,苔藓植物成片生长的图片;藻类、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苔藓、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对比图片;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的图片;曾经繁盛的古代蕨类植物的生态图;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其他有关资料。


2.各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模型(如衣藻模型、有孢子囊的铁线蕨或其他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等)、实物投影仪、显微镜。

3.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水绵临时装片;新鲜的海带、紫菜(带根状物);盆栽葫芦藓(6~8盆);盆栽铁线蕨(6~8盆)放大镜、培养皿、清水、尺子、小铁铲、水槽。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特征
3.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方案一:观察CAI课件(衣藻、水
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藻类植
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
系等),观察模型、实物,发散思
维、提出问题、小组探究、讨论交
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方案二:将课前采集的实物课上观
察(根据地区差异有选择的采集海
水或淡水中的藻类植物),也可观
察装片以及衣藻的模型。

合作探
究,提出问题、思考交流、达成共
识。

探讨课本79页观察与思考的
讨论题。

展示CA1课件或录像,创设
问题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
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可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大胆发言,并对
探究加以指导。

创设问题的情景。

鼓励自主
探究、合作交流。

进行适当
的点拨、巡视、指导,参与
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教师
适当予以补充。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可根据
意境,配以彩色板画。

方案三:有表情地朗读课本中的优美诗句,请见过诗句中景象的同学向大家描述介绍一下。

观看挂图或书上的彩图。

发散性思维,讨论书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指导学生观察板图及课本
插图,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并可参与小组讨论。

鼓励展开充分的想像,各抒己见。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并板书。

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特征
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方案一:观察CAI课件或录像(葫
芦藓、苔藓植物及生活环境等有关
资料及图片)。

观察后,对比藻类
植物,发现问题、提出间题、实验
探究、合作交流、逻辑推理,探讨
自己发现的问题及书上的讨论题。

方案二:观察实物或标本(有条件
的地方可采集葫芦藓、墙藓、地钱
等实物),实验探究。

方案三:观察挂图或书上的彩图,
讨论书上第81页思考题,发表自
己的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指导学生观看CAI课件、录
像,展示学生要观察的实物,
鼓励自主探究,鼓励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

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
的启发和引导。

点拨、巡视、
指导,共同总结藻类植物与
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指导学生观察挂图及课本
彩图,并进行适当的启发和
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3.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方案一:通过CAI课件观察并比较
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及生活
环境,质疑,制定探究计划,合作
实践,进一步观察蕨类植物实物。

方案二:观察标本、挂图或书上的
彩图或投影片。

小组讨论蕨类植物
的特点及作用,并表述、交流。


组将讨论结果归纳,并在全班交
流。

方案三:先展示课余收集的有关蕨
类植物的资料或实物,表达交流自
己对蕨类植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究有关知识。

CAI展示有关的图片、实物、
标本,鼓励学生质疑、指导
完善探究方案,并对探究过
程予以适当的点拨提示。

指导观察,启发学生发散思
维、分析比较,鼓励学生大
胆发言、得出结论。

及时予
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主动参与课外实践的学生
予以表扬鼓励,进一步培养
学生关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
的情感。

知识回顾较比、讨论、综合、归纳。

引导学生对三种植物类群进
行比较,进一步理解它们的
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
关系,它们对生物圈的作用
和与人类的关系。

可采用列
表等其他方式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绿色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第一章:认
识生物
1.1、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知识要点:
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

1.2、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知识要点:
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

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2.1、第一节 生物圈:
知识要点:
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
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2、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知识要点:
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

)、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例如: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

)等。

2.3、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知识要点: 植物名称
生活环境 根 茎 叶 输导组织 藻类植物
水中、少数阴湿处 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苔藓植物
阴湿、背阳处 假根 有 有 无 蕨类植物 潮湿环境中 有 有 有 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事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适应环境。

(2)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第四节生态系统
知识要点:
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