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教学计划(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基础的、广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技能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课程设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为“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其余均为选修模块。
1.课程的模块结构图
2.关于课程模块的说明
必修模块
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是“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2个必修模块之间呈递进关系,即“技术与设计1”是“技术与设计2”的基础。
技术与设计1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
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技术与设计2技术与设计1基础上的必修模块。
具体内容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设计,它们是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
这些技术设计专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应用性,实施条件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选修模块
通用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必修模块在不同具体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技术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技术经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设置选修模块7个,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供学生在修学必修模块之后根据兴趣和条件自由选择。
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设立的选修模块。
具体内容有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继电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制作电子控制产品进行一些简易的技术试验,接触一些更具挑战意义、更富有趣味的技术问题。
选修2(建筑及其设计)立足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建筑技术而设立的选修模块。
具体内容有建筑与文化、建筑结构及其简单设计、建筑材料及其加工、建筑构造及其设计。
该模块人文内涵丰富,实用性强,设计和制作内容简便易行。
选修3(简易机器人制作)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组合的选修模块。
具体内容有单片机及其控制程序、单片机与控制电路、单片机与传动机械。
该模块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当代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方法进行设计、制作,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选修4(现代农业技术)以较为先进的、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现代农业技术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农业技术试验为主要内容的选修模块。
该模块设置了可供选择的6个研修专题,它们是:绿色食品、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引进、无土栽培、营养与饲料、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治理、农副产品营销。
每个专题18课时,选修2个专题即可获得该模块的学分。
该模块的专题选择及内容确定考虑了城乡学校的不同情况及其实施的可行性,因此,不仅农村中学可以开设,而且城市中学也可以选择专题开设。
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以家政与技术的联系为基点、旨在提高学生未来生活质量而设立的选修模块。
具体内容有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财、家庭保健。
该模块紧贴学生生活,内容丰富有趣,设施要求低。
选修6(服装及其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服装的认识、欣赏、设计及简单制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强审美和造美能力的选修模块。
具体内容有服装与材料、服装与文化、着装设计、服装设计。
该模块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选修7(汽车驾驶与保养)侧重于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选修模块。
具体内容有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汽车驾驶有关法规、汽车驾驶技术、汽车例行保养。
该模块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当代技术产品、学习和使用具体技术的机会,具有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操作性强等特点。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
充分利用通用技术培训中心现有的设备与资源,完成通用技术课程“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的实践操作部分内容。
根据本县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技术与设计1”设置三个教学模块,分别是“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实践操作: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实践操作:台灯的设计与制作)”和“设计图样的绘制(实践操作:设计制作桥梁模型)”;“技术与设计2”设置两个教学模块,分别是“结构与设计(实践操作:相框模型的制作)”和“流程与设计(实践操作:制作纸制提兜)”;实践操作考试试题:“设计制作弹球模型”。
以上每一个模块均设置4个学时,共计24学时。
四、教学要求及安排
全县各高中学校由县教育局统筹排序,各校按县教育局排定的顺序组织学生统一到通用技术培训中心学习三天,由通用技术培训中心组织教师统一授课。
各校的相关领导、教师协助管理学生,充分体现资源共享管理共担。
五、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了其核心目标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整个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如下五种能力,它们分别是:
(1) 具备对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
(2) 具备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
(3) 具备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
(4) 具备创造性想象, 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5) 具备对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六、实施措施
培训采取全日制培训形式,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每期培训200人左右,开设4个教学班级,每期3天。
每期培训的前一天晚上为学生报到时间,然后进行入校教育,接下来两天半为理论与实践的项目学习,第三天下午进行实践操作考试,学生考完后离校。
学生到中心学习期间将分成A、B、C、D四个班级,每一个班级约50人左右。
四个班级同时授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在同一个教室进行。
每个班级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6-7
名学生,每个学习小组选举一个小组长,采取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
八、教学建议及评价
(一)课程教学建议
1.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在新课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县选定的教材为主,参考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实施教学。
教师应深刻地理解本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理解教材设计和呈现方式的涵义和优点,要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以课程内容的自主创造为前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加以利用,并在开发更具适合性、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上有所开拓和创新。
2.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进而进行评价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的过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要注意“目标”与“目的”的区别,目标的表述应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是全面、
完整;明确、具体;学生知道本堂课的目标。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方式的设计,明确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注重探究实践教学。
3.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
设计是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主动、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获得直接经验。
其次,要强调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
为此,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技术交流和评价手段丰富设计过程,以促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4.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从宏观的理论层面上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技术问题的
方法。
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一些体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技术设计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去体验、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真谛。
5.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
技术试验有多种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如对比试验法、析因试验法、性能试验法等;要加强对试验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任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仪器的选配和校准、数据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进行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要密切注意个中细节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引导学生做好观测记录,抓住有价值的资料,力求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和负责的科学态度;鼓励和培养学生在试验中进行合作性学习,积极培养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的意识。
技术试验往往会有失败,要积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在教学中进行某些规定的技术试验时,若因仪器设备等不足原因而在实施上造成困难时,应依据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因地制宜的自行设计类似的试验项目来替代,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试验。
6.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模仿方式适用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技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全体成员的作用,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培养学生协作、沟通的能力及共同奋进的团队精神;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
7.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等多种方式,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在辅导过程中,要对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给予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导,防止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操作的现象。
8.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交和学的方式,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
要积极创设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
九、作息时间:
6:30--------------------------------------------------------起床
6:30--------------------------------------------------------7:00洗漱、整理内务、检查7:00--------------------------------------------------------8:00早餐
8:00--------------------------------------------------------8:45第一节
8:55--------------------------------------------------------9:40第二节
9:50-------------------------------------------------------10:35第三节
10:45-------------------------------------------------------11:30第四节
11:30-------------------------------------------------------12:20午餐
12:20-------------------------------------------------------14:10午休
14:30-------------------------------------------------------15:20第五节
15:30-------------------------------------------------------16:20第六节
16:30-------------------------------------------------------17:20第七节
17:30-------------------------------------------------------19:00晚餐
19:00-------------------------------------------------------21:00活动
21:00-------------------------------------------------------21:40洗漱
21:40-------------------------------------------------------熄灯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