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企业置身其中的宏观经济和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很明显的改变,过去所采用的收益报告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收益报告模式已经不能够完整地揭示资本市场中可能隐藏着的多种风险,更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传统收益报告模式固有的弊病渐渐浮出水面之后,财务报告改革水到渠成,综合收益应运而生。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同时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引入财务报告体系中。

当时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引入综合收益概念,但是这实际上为其他综合收益在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的正式报告埋下了伏笔。

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第3号》)正式引入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2014年又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30号准则),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被要求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年报中利润表的列报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发生额纳入到了利润表中进行列报。

综合收益的引入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改革,顺应了当前会计准则的改革趋势,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需要。

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是不是可以弥补传统会计收益的缺陷,是不是可以提供更完整、更全面的收益信息,是不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本文以此为契机,从当前经济环境背景下会计信息需求与传统会计信息供给的矛盾和国内外收益改革的现状着手,借鉴前人经验选用修正的价格模型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系列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检验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来帮助投资者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也为我国的综合收益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和改进建议。

本文选取了2010—2015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综合收益相关数据,由总到分对综合收益总额及其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2009年与2010年数据的检验

上市公司综合收益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2009年与2010年数据的检验
盈余 信 息 价值 相 关 。 关键词 : 合收益 综 其 他 综 合 收 益 价 值 相 关性

上 市公 司年 报

引言
2 0 年财政部发布了《 09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 , 号》其中《 企业会计准则第3 —一财务报表列报》 对利润表格式进行了调整 , 要求在利润
表“ 每股收益” 项下增列“ 其他综合收益” 目和‘ 项 综合收益总额” 目。 项 这项调整主要是为了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弥补传统会计收益的考 察和分析 的不足, 将一些过去未在损益中确认却对企业真实收益产生很大影响的利得和损失列报出来, 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更多信 息。
既没有 与市 场收 益有更 强 的相关 陛, 没有 更好 地预 测未 来现 金流量 及收益 。 al 和Pp (9 9 、aa(0 0等 的研究也 得 出类似 结论 。 也 H n n oe19 ) h n20 ) o C
C a es 2)7研究发现, hmbr 等(( ) 0 大多数实证研究数据采用的是F S 32布之前的数据, A 10 因此不具有说服力。 aaa ta 等(09根据加拿大 K n gr nm 2 0 ) e 会 汁准则委员会( c B 在2J5 A s ) () ( 年发布的金融工具及综合收益项 目确认 、 计量和披露的有关规定, 利用加拿大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披露的数据, 得出综合收益总额和其他综合收益比净利润有更强的价值相关 I 但是由于其暂时l 生, 生的特征, 综合收益没有更好地预测未来收益。
财佘 通汛・ 综合 2 1 年第 6 下) 02 期(
上市公 司综合收 益信 息价值相关 研 究
— —
基 于 20 0 9年 与 2 1 0 0年 数据 的检 验
荆 力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虽 然 目前 我 国对 会计 目标 的定 义不 曾变动 , 但 随着 中 国经济 飞速 发展 , 全球 化 进程 加 快 , 决 策 有 用观 已逐渐 占据 上 风 ; 同时 , 经 济环 境 多变性 带 动 企业 经 营 活动 的复 杂 化 , 公 允 价 值计 量 随
之倍受关注, 其应用也 日益广泛。一些 已确定但未实现收益的企业 , 由于受传统收益确认模式的

44 -
第 3期 林
萍, 等: 综 合 收益 的价值 相关 性研 究—— 基 于 中国上 市公 司的经 验证据
然 而 实践表 明 , 综 合 收益在 实施 之初 并未 取得 良好 收效 , 因此 , 有 必要 对 其 价值 相 关性 进 行 追 踪分 析 , 以便 了解 现状 , 改进 不 足 之处 。本 文 以 2 0 1 0 - 2 0 1 4年 我 国沪 深 A股 主板 上 市公 司 的 财务 数据 为研究 对象 , 采 用价 格模 型和 收益模 型 进行实 证研 究 , 希 望 帮助财 务信 息使用 者准 确 了 解 综合 收 益价值 , 并 为综合 收 益 的持 续 发展提 供数 据支 持 。
润, 但 其价值 相关性在逐 年提高。通过 对其 实证 研 究, 希望 可 以帮 助财 务报 告提供 者和使 用者 正确
认识综合 收益及其价值 , 更有效地进行 财务 决策 , 并在 一定 程度 上为今 后综合 收益 的持 续发展 和完
善提供数据支持 . 推 动 各 界 对 综 合 收益 理 念 的深 入 探 讨 。 关 键 词 :综 合 收 益 :其他 综 合 收 益 ;价 值 相 关性 中图 分 类 号 :F 2 7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7 8 2 1 ( 2 0 1 7 ) 0 3 — 0 0 4 4 — 1 2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引入综合收益理念是近年来我国会计报告改革的方向之一。

2006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提出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尽管没有将“利得”和“损失”上升为会计要素,但是拓展了传统会计收益的范围。

2009年6月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要求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标志我国收益报告正式引入综合收益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此为契机,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四年样本数据,采用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对综合收益总额、其他综合收益与股票价格、股票市场收益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是综合收益总额相比净利润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价值相关性;(2)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即以“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结构披露的综合收益比单纯的净利润形式或是单独综合收益总额形式更具价值相关性。

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中披露是否比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披露更具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由于投资者决策时对于利润表信息赋予的权重完全大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信息,因此,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格式列报相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更具价值相关性。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2014年,中国财政部对多条企业会计准则进行重新修订,其中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并且提出,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于2014年7月1日起在规定的范围内施行。

其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作为综合收益的组成部分,是全面收益观的重要体现,对净利润信息做出补充,可以让决策者更全面了解企业收益的来源和结构。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运用理论知识对其他综合收益及其价值相关性进行定性分析,对其他综合收益在经济学、财务学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概述,阐明其他综合收益的提出和列报具有理论知识背景的支撑,也有助于之后实证分析的展开和研究结论和建议的得出。

其次,运用实证方法探讨分析其他综合收益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

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对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成果进行综述和评价,指出目前研究的进展程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而引出本文写作的目的、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理论概述,一方面是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论基础,比较国内外准则对此规定的异同以及2014年国内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发展,另一方面是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理论基础,主要是从经济学和会计财务的角度分析。

通过两方面的理论概述,阐明其他综合收益概念提出以及发展的理论基础,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结合国内上市公司实际情况做实证研究,首先根据研究目的,提出此次实证模型的假设条件,然后在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中选取合适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价值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数据是此次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

第四章,根据前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并且根据本文的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金融业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金融业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金融业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价值相关性研究1997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综合收益》(SFAS 130)中首次提出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

此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FASB陆续展开讨论,但并未触及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本质。

我国财政部于2014年1月发布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CAS 30),首次规范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但也未涉及重分类的标准和时间点的确定。

当期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是衡量公司财务业绩的两种方式,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能将二者的本质联系起来。

研究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价值相关性,对于完善CAS 30、实现国际持续趋同,准确报告公司财务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2010-2015年披露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分类信息的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具有价值相关性,能解释公司的超额报酬率;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对公司未来的净利润具有持续预测能力,且这种能力是因为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平滑,使得公司盈利水平具有持续性;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分类实施利润平滑是真实盈余管理的一种方式,而对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产生抑制作用是机构投资者实现公司治理中监管者角色的途径之一,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这种利润平滑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具有抑制作用。

因此,为进一步明确综合收益与当期损益的本质区别和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标准,本文建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应增加会计要素利得和损失;明确区分当期损益和综合收益;明晰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标准;进一步规范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信息披露机制:积极参与IASB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的准则制定。

综合收益与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综合收益与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综述

综合收益与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综述作者:黄丽蓉来源:《财讯》2019年第27期摘 ;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如全球化、汇率浮动以及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创新等,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受到了挑战。

为满足人们对收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公允价值计量,还提出了综合收益这一概念。

本综述在参阅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FASB、IASB以及我国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对综合收益的概念、列报方式以及其价值相关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

关键词: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准则对比一、综合收益的概念(1)传统收益的局限性财务报表是会计主体根据会计准则或有关规范要求编制的,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将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预期报表使用者进行反馈和报告。

会计核算中的利得和损失包括两个部分:直接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而传统利润表只反映了企业已实现的经营损益,即表中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这样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多样和复杂化,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出现,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收益已经不能向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有用的信息。

Scott(2006)就指出,市场尽管能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报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却难以反映出证券的真实价值认为历史成本基础的收益“质量太差”。

Collins等(1997)和Lever(1997)研究收益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随着未实现利得和损失不断增多,传统的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越来越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针对上述现象,国内学者也意识到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收益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葛家澍和杜兴强(2004)指出当时实施的报告难以及时反馈有用信息,认为报告忽略了企业某些价值变化,例如未列报对商誉、人力资源等资产的价值变化。

刘建忠(2014)也表示,传统收益将“历史成本”计价的费用与现时的收入进行配比的方式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真正的业绩。

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论文研究了在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的价值相关性问题。

通过构建价格模型,利用新准则下沪市A股2007-2009年三年期间的样本数据,
对营业利润、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尤其就投资者对2009年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明确及相应调整这一变化的市场反应率先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研究,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均同股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弱于净利润的价值相关性,即投资者依旧过于关注净利润这一传统盈余指标,对综合收
益这一全面收益理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三、2009年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明确及相应调整并未提高综合
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并且也对投资者准确理解其他综合收益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与现状,
论文就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完善优化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
的列报提出了建议,以期增强投资者对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夯实财
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基础,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的稳健向好发展。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综合收益概述 • 价值相关性研究 • 综合收益与价值相关性 •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综合收益概述
综合收益的定义
综合收益是指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除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特别决议外 ,因实际交易或事项而确认的收入、费用、损失和利得,以及会计政策 变更和差错更正所引起的利润或亏损的变动。
它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四个类别,但不包括权益变动。
综合收益体现了公司在一定期间内所有交易和事项对经营业绩的综合影 响。
综合收益的组成
综合收益由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组成 。
净利润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公司正 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税后利润,包括营业 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 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的关系。
02
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实际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因果关系
的方法。在价值相关性研究中,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财务
指标与公司论模型
理论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
方法。在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理论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财务指
02
发展新的研究方法
未来的研究需要发展新的研究方法, 以更好地解决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 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03
为实践提供指导
未来的研究需要为实践提供指导,帮 助投资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综合收 益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 更明智的决策。
THANKS。
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通过研究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 投资决策。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_基于新准则实施的经验证据_王鑫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_基于新准则实施的经验证据_王鑫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新准则实施的经验证据*王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00081)【摘要】本文基于我国财政部2009年发布的综合收益相关规定,研究了其他综合收益具体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的价值相关性问题。

经过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股票价格显著相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与股票收益率显著相关。

综合收益总额具有比传统的净利润更高的价值相关性,对股票价格和股票年度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强于净利润指标;但在预测未来净利润和未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时,综合收益预测能力弱于净利润指标。

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相关准则及规定的实施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从而为我国准则制定机构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一、引言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长期以来受到国外学术界和准则制定机构的广泛关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7年颁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0号———报告综合收益》(SFAS130),规定公司可以选择利润表或直接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披露综合收益。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7年9月正式发布了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IAS1),要求将其他综合收益列示于综合收益表或在另外一张报表中单独列示(类似于FASB在利润表列示)。

IASB和FASB已经将综合收益的构成及其列报作为财务报表列报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IASB,2008;FASB,2008)。

另外,FASB已于2011年6月发布了《会计准则更新———综合收益的列报》(Accounting Standard Update2011-05),要求公司在综合收益表的底端(bottom)或利润表后列示其他综合收益(Lynn and Philip,2012)。

与此同时,IASB于2011年6月正式发布了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划分为“满足特定条件时后续将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和“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的项目”两类区别列报。

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基于沪市A股的数据检验

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分析——基于沪市A股的数据检验

基 金 项 目 : 京 市 教 委 人 文 社 科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 国具 体会 计 准则 实 施 效 果 、 北 我 问题 与 对 策 研 究 (Z 0 80 105) S 20 10 1 0 。 作 者 简 介 : 阳爱 平 (9 3 ) 女 , 南 湘 乡 人 , 京 工 商 大 学 商 学 院教 授 ; 欧 16 一 , 湖 北 刘 仑 (9 6 ) 男 , 东 济 南 人 , 京 工 商 大学 商学 院硕 士 研 究 生 。 18 一 , 山 北



引 言
在表 内披 露 、 认 的难题 , 收益 报告 的 内容更 加 确 使 丰富 , 向信 息使 用者 直接 提供 更全 面 、 真 实 的经 更
综 合收 益又 叫 全 面 收益 , 是指 一 个 主 体 在 某

期 间与非业 主 方面进 行交 易 或发生 其 他事情 所
营业绩 信息 。因 此 , 合 收益 弥补 了传 统 净 收益 综
收 稿 日期 : 0 0 0 — 7 2 1 — 8 0
“ 全部 已 确 认 利 得 与 损 失 表 ” 作 为 损 益 表 的 补 ,
充 , 同表 述 企 业 的业 绩 。1 9 共 9 7年 6月 , 国会 美 计 准则 委员 会 ( A B) 布 F S 3 《 告综 合 FS 发 A B 10 报
不仅 列示 净损 益 , 重 要 的 是 报告 所 有 尚未 实 现 更 的利 得或 损失 。大 多数 英 国公 司均按 照要 求编 制
经 达成一 致 。作 为 一 种 高质 量 的收 益 报 告模 式 , 综 合收益 报告 已逐 渐 在 全世 界 范 围 内推 广使 用 。 国际会计 准则 委员会 以及英 国 、 国 、 拿 大等 欧 美 加 美先 进 的会 计 准则 机 构 , 纷 颁 布 实 施 业绩 报 告 纷

上市公司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中期报告

上市公司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中期报告

上市公司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市公司的综合收益与其价值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关如何在投资分析中利用这些指标的一些建议。

研究采用了2014-2018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综合收益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综合收益每增加1元,企业市值平均会增加约12元。

2.营业收入、净利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最为显著。

这些指标对公司股价的预测能力较强,且与综合收益的相关性较高。

3.财务杠杆对指标间关系的影响较为复杂。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市值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综合收益的影响不确定。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在投资分析中,除了关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传统指标外,也需要关注公司的综合收益。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2.财务杠杆对公司市值的影响需要谨慎考虑。

如果公司的财务杠杆比较高,可能会对投资收益带来较大的波动。

3.对于不同行业和公司,可能存在各自独特的指标和关系,需要在投资决策时进行具体分析。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研究综合收益是近几十年兴起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末被英、美等国相继采纳以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7年发布的《IAS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的修订版中,也正式引入此概念。

该修订是2007年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趋同后,lASB生效的第一批规定之一。

财政部于2009年以准则解释的形式,采纳了综合收益披露要求,实现了与IFRS的同步跟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IASB因应各方面的要求对IFRS进行了持续、重大的修订。

过程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虽然积极参与,结合实际提出了很多建议,但IFRS的有关修订明显存在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如取消股权类金融工具成本计量条款等。

这种情况下,如何一以贯之地把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精神实质,很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如果说2007年与IFRS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更多是一项政治决策的话,那么对持续趋同策略的把握,则在更大程度上考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智慧与勇气。

作为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引进的第一项IFRS规定,综合收益为观察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国际趋同策略的把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在当前环境下,我国引入综合收益披露规定,能否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是否存在路径依赖问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检验。

本文通过对综合收益的深入研究,分析综合收益内涵变迁和准则制定历程,实证检验我国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比较与美国和香港地区资本市场的差异,研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该项准则引入我国的现实意义,并基于这一个别事项的研究,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提出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具体政策建议。

围绕这一主题,本文综合使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第一,对综合收益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历史纵向维度对其变迁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综合收益概念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对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有两种观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

传统的收益确定模式采用的是收入费用观。

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难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会计信息。

国外研究表明,综合收益的列报有助于提高收益表的价值相关性,在报告企业全面收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因此,各国逐渐采用资产负债观对收益进行确认和计量,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信息,以提高收益信息质量。

自2006年新会计准则出台以来,我国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露也明确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是,在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下,其他综合收益的强制列报与披露能否起到提高收益信息质量的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评价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而不断完善我国财务报告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选取我国沪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9-2011年三年的年报数据,以价格模型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检验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及其构成项目的价值相关性。

实证结果发现:(1)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没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而作为包括其他综合收益和净利润的综合收益总额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但其价值相关性低于净利润;(2)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构成项目与股价的相关性差别较大。

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净额、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均表现出了与股价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余项目与股价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上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收益确定模式根深蒂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愿意以净利润指标来考察一个公司的经营业绩。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他综合收益正在改变收益的列报模式,反映企业更全面、更完整的收益信息的综合收益开始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注。

但由于其他综合收益在我国列报的时间较短,上市公司对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列报与披露尚不规范,投资者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认识和理解也还不充分,因此,市场尚未对其做出有效反应。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A股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A股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

“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A股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不计入当期损益的综合收益,它通常是将某些交易后果和权益交易的影响转化为会计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投资者等相关利益方。

因此,研究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对于评价企业的经营表现、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使用实证方法探究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以沪市A股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其他综合收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对企业市值的影响。

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市值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价值相关性。

2. 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对企业股价的影响。

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股价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价值相关性。

3. 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对企业财务收益的影响。

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财务收益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价值相关性。

4. 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探究其他综合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1. 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市值、股价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其他综合收益对于企业的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响。

2. 其他综合收益与企业财务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其他综合收益对于企业的财务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

3.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论本研究将通过对沪市A股的实证分析,探究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预计本研究的结论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制定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指导。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评述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评述
C a b re a.(0 7 认 为 , 人 研 究 的结 论 之所 以 不 一 致 , hm es t 1 20 ) , 前
信息使用者需求差异等方 面 ,分析 已有文献差异性结论的可究及 准
则 制 定 有所 裨益 。
作 为比较 ,作者 同时也使 用了 19 年 一19 年加工计算 的0 I 94 97 c
各项数据 。 不过从作者 的模型设计可 以看 出, 作者 只是研究 了O I C 对 于净利润 的增量价值相 关性 、 C组成项 目对 于净 利润 的增量 OI 价值相关性 , 未研 究c 与N 的比较价值相关性 。 而 I I 从研究结果看 ,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由于作者认 为 ,个 国家在脏盈余会计项 5 目和实务处理各不相 同, 因此没有直接取各国的具体脏盈余项 目,
而是按 照O l n 1 9 ) hs (9 1 提出 的净盈余 理论 , o 根据考虑分 红后 的净
提升了价值相关性 的项 目是 ‘ 可供 出售证券调整 ’ ‘ 币交易折 ,外
合收益不具备增 量价值信 息。 不过由于当时 S A 10 F S 3 尚未发布 , 作 者未直接定义其他综合 收益项 目, 而是通过公式加工计算得 出。
D aw lt 1 (9 9 使 用1 9 年和 19 年美 国公 司 的数 据 , h l a ea. 19 ) i , 94 95
报酬解释 中的作用 , 既包括相对 关联研究 , 也包括增量关 联研究 。 研 究表 明, 营业利润与股票报酬最 为相关 , 其次是净利润 , 其他综
O I 未增加价值相关性 , C —州唧 能够显著增加价值 相关 C— 但O I
性。 这一 结论与D aw l 1 9 ) 量价值相 关性研究 结论是一致 hl a (9 9 增 i 的。 作者将这一现象归 因于O W 标可能存 在重 大计量误差 。 C 总 体而言 , 文章认 为剔 除计量误差的影响 , 其他综 合收益是具有增量 价值相关性的。 OH no&P p 19 ) ’aln oe( 9 9 采用 报酬模 型 , 17 年 ~19 年英 以 92 92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基于沪市A股中的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

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比较研究——基于沪市A股中的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
P = a 0 + 1 E P S+c t  ̄ BVP S+ B o P j 。 = 0 +p 1 E P S+ 1 3  ̄ BV 的相 关 科 目中摘 取 下 来 的 , 但 是 由于 金融行业 ‘ 其 他 综 合 收 益’ ’ 和‘ 综 合 收益' ’ 科 目在 利润 表 中 本 文 的数 理 统 计 工 具 主 要 是 E x c e l 和 S p s s 软件 。 省 值 的 企 业 以及 数 值 异 常 的年 份 之 后 , 最 终 得 到 的数 据
没 有 直 接对 应 的科 目, 因而 是从 年 度 报 表 中手工 摘 录 的 。 D 1 ≠0 , p 2 ≠0且 . > p I 。 本 文 只 以沪 市 A股 为 选 取 范 围 , 在 剔 除 了那 些 有 缺 业 具 有 更 低 的 价值 相 关 性 。 建 立 如 下价 格 模 型 进 行 检 验 :
低 的价 值 相 关 陛 ; ( 3) 房 地 产 业 中包 含其 他 综 合 收 益 的综 拟合 优 度 , 若 检验 结 果符 合 假 设 4 , 则 拟合 优 度 , , <
合 收益 具 有 增 量 价 值 相 关 性 , 金 融 业 则 没有 类 似 的增 量 同 时 R2 ( 8 ) > ( 2 ) 。 作用 。
关 键 词 :金 融 行 业 :房 地 产 行 业 :综 合 收 益 ; 价 值 相 关 性


实证设计
模型 , 并 且 针 对 提 出 的 不 同假 设 分 别 构 造 了 不 同 的 模 型 等式来进 行检验 。 针对假设 1 :金 融 行 业 的净 利 润 相 对 房 地 产 业 具 有
( 一 ) 样 本 选 择
本 文 的 数 据 来 源 于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官 方 网站 、 新 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随着财务报告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和应用,“综合收益”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我国于2009年正式出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明令要求企业在收益表中增列“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众所周知,综合收益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计量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因而“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模式除了包括原有的收益信息,也能披露那些原先绕过利润表而只能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已确认未实现损益。

由此,能够更为全面披露企业收益信息的综合收益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便成了自解释第3号出台以来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除了研究新的收益列报项目,即综合收益总额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还探究了新的收益列报模式冲击下传统收益信息(净利润)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现状,以及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分开列报给企业价值带来的增量相关性,同时也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各个单项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数据支持来检验综合收益信息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能够更为理性和有效地利用目标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客观评价综合收益相关准则在市场上的实际实施效果,促使政府机构在相关准则的改进中更能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为此,文章首先对综合收益以及国内外有关综合收益和企业价值之间相关性的文献进行综述,随后界定了综合收益在本文中的定义和度量指标。

继而引入了资产负债观,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以及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三大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研究本文内容的四大假设。

为了保证实证上的时效性和研究上的持续上,本文选择以沪市A股
2011~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价格模型,以公司股价为解释变量,将每股权益账面价值、流通股比例、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设为控制变量,以每股净利润,每股综合收益总额,每股其他综合收益以及每股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构成项目作为解释变量来分别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为了增强实证结果的可信度,本文还选取了部分深市A股的数据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最终的研究结论显示:(1)每股净利润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2)每股综合收益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正的相关性;(3)每股其他综合收益能够增强收益信息对于企业价值的解释
度;(4)每股其他综合收益的单项与企业价值之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但其中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相对显著,剩余的四项并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