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及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报告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减轻税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务筹划的策略和效果。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筹划某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年销售额达到5000 万元。
在采购原材料时,企业面临着不同供应商的选择,部分供应商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部分供应商则只能提供普通发票。
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往往选择价格较低但无法提供专用发票的供应商。
然而,这种选择导致企业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增加了增值税负担。
经过税务筹划,企业重新评估了供应商的选择策略。
在综合考虑价格和税收因素后,优先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
即使这些供应商的价格略高,但通过抵扣进项税额,企业的整体税负得到了有效降低。
假设企业每年采购原材料的金额为 3000 万元,如果选择无法提供专用发票的供应商,采购成本为 2500 万元;而选择能够提供专用发票的供应商,采购成本为 2600 万元。
虽然采购成本增加了 100 万元,但由于能够抵扣进项税额 338 万元(2600×13%),企业实际节省了 238万元的增值税。
案例二:某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筹划某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该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大,每年的研发费用达到 800 万元。
在税务筹划之前,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核算和管理不够规范,导致部分研发费用无法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经过税务筹划,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对研发项目进行单独核算,并确保相关费用的归集和记录准确无误。
同时,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申报要求。
通过规范的核算和申报,企业当年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到 600万元(800×75%),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600 万元。
税务筹划案例
第5章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思考、练习与实训一、简答略。
二、案例分析1.甲公司是设在沿海经济特区,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甲公司一部分产品生产是由其设在内陆的乙公司完成,乙公司适用25%的税率。
甲公司每年从乙公司购进产品80万件对外销售,进价每件5.5元,售价每件8元。
若该产品生产成本每件3.5元,不考虑其他费用因素,则:甲公司年利润额=(8-5.5)×80=200(万元)甲公司应纳所得税=200×15%=30(万元)乙公司年利润额=(5.5-3.5)×80=160(万元)乙公司应纳所得税=160×25%=40(万元)甲、乙两公司共纳所得税=30+40=70(万元)要求:假定乙企业的成本利润率不低于15%即为合理,对甲、乙两公司的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
【解析】乙公司合理的售价=3.5×(1+15%)=4.025(万元)乙公司年利润额=(4.025-3.5)×80=42(万元)乙公司应纳所得税=42×25%=10.5(万元)甲公司年利润额=(8-4.025)×80=318(万元)甲公司应纳所得税=318×15%=47.7(万元)甲、乙两公司共纳所得税=10.5+47.7=58.2(万元)筹划后可少纳企业所得税11.8万元(70-58.2)。
2.甲公司急需一项生产技术,其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力量,现了解到某高校正准备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
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甲公司进行选择:一是待该技术研发成功后以200万元购入;另一方案是委托其开发技术,双方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在技术开发成功后支付开发费200万元给该高校,甲公司即如约获得该技术所有权。
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呢?【解析】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案,按我国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技术必须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在该法律保护期限或合同约定使用期限内平均分期扣除。
如果甲公司将购入技术分十年扣除,则每年税前扣除金额为20万元。
税务筹划案例与纳税申报
税务筹划案例与纳税申报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和纳税申报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而准确的纳税申报则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规避税务风险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税务筹划和纳税申报的相关问题。
一、税务筹划案例分析(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筹划案例:某高新技术企业 A 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
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此外,该企业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75%。
A 公司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充分利用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
加大了研发投入,规范了研发费用的核算和归集,确保能够充分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
同时,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保持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人员结构等方面的达标,从而稳定地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通过这样的税务筹划,A 公司有效地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增加了企业的净利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二)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进行筹划案例:B 先生计划开展一项商业活动,有两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一是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二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如果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按照核定征收方式,其综合税负相对较低。
但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需要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如果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然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负相对较高。
B 先生在综合考虑了经营风险、预计利润、税收负担等因素后,最终选择了成立个人独资企业。
因为他的业务风险相对较小,且预计利润不高,通过个人独资企业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税收成本。
(三)合理安排资产折旧和摊销进行筹划案例:C 公司购置了一批固定资产,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C 公司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税法规定,合理选择了折旧方法和摊销期限。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报告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所得税是企业面临的重要税务问题之一。
正确理解和处理企业所得税对于企业的合规运营和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对企业所得税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一:成本核算不准确导致的所得税问题企业名称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税务机关发现其成本核算存在较大问题。
该企业在产品成本计算中,未将部分间接费用合理分摊,导致产品成本低估,利润虚高。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时,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选择不当,且没有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操作。
例如,对于水电费、设备折旧费等间接费用,没有根据实际的生产工时、机器使用时间等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分摊,而是简单地按照产量平均分配,这显然不符合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原则。
由于成本核算不准确,该企业在年度所得税申报中多计算了利润,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并缴纳相应的滞纳金。
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信用。
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必须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和流程,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财务人员要熟悉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案例二:税收优惠政策未充分利用企业名称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符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条件,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不到位,未能充分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导致多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该企业在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核算方面存在不足,没有将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进行单独核算和准确归集。
同时,在申请税收优惠时,未能及时准备齐全相关的证明材料,导致税务机关无法确认其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
此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职工福利费等扣除标准的优惠政策,企业也没有充分了解和运用,导致在计算所得税时多扣除了费用,增加了应纳税所得额。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研究,确保自身符合优惠条件,并按照规定准备和提交相关材料,充分享受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税负。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务筹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设备购置税务筹划某制造业企业计划购置一批价值 500 万元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企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直接购买设备;二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取设备。
如果直接购买设备,根据相关税收政策,企业可以在购置当年一次性扣除设备价款的一定比例作为成本,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假设该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 万元,设备购置可扣除 50%的价款,即 250 万元。
那么企业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将减少为 750 万元,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将减少 250×25% = 625 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若选择融资租赁方式获取设备,租赁期为 5 年,每年支付租金 120万元。
根据税收政策,融资租赁的租金可以在支付当年全额扣除。
在租赁的前 5 年,每年企业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120 万元,相应的企业所得税每年减少 120×25% = 30 万元。
5 年累计减少企业所得税 150万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短期内,直接购买设备一次性扣除的税收优惠更明显;但从长期来看,融资租赁方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减少企业的税负。
最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资金状况、现金流需求以及长期发展规划等因素。
案例二:某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务筹划某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创新。
在税务筹划方面,企业充分利用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
根据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
假设该企业当年研发费用为 300 万元,其中 100 万元形成无形资产,200 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一、公司概况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公路养护机械的技术开发和制造,公司经营范围:公路筑路养护设备、除雪设备、市政环卫设备、港口设备、铁路养护设备、机场养护设备、特种设备的开发、制造及销售;公路养护施工。
经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设备租赁。
公司发展至今年产值仅50-100亿元,市场保有量600-700亿元,预计2020年养护机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95亿元-12,975亿元,未来十年平均每年新增配置量将达到近1,000亿元。
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冷吹式机场除雪车、机场跑道除冰液洒布车、机械式综合除雪车等行业高端产品的研发。
二、A公司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分析A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如下:(一)收入及利润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2,890,132.77元,比上年增加69,637,942.72元,同比增长52.26个百分点。
此外,2011年,A公司在营业外收入方面共盈利10,004,544.57元(主要为政府补助)。
2011年全年实现利润76,927,135.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960,325.91元,降幅71.1%。
(二)费用水平A公司2011年发生销售成本99,812,049.59元,销售费用18,388,472.57元,管理费用17,198,476.76元,财务费用一3,148,719.35元。
2011年列支工资薪金3,802,905.23元,列支工会经费14,185.92元,职工福利费68,679.64元,职工教育经费10,355.00元;列支业务招待费2,104,552.57元,折旧摊销支出875,848.44元。
(三)其他涉税财务指标2011年,应收账款年初金额为43,199,192.5元,年末余额为63,461,696.12元;其他应收款年初金额为5,881,719.03元,年末金额为6,212,883.27元元,计提坏账准备1,687,505.49元。
(四)企业所得税纳税现状及分析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17%、营业税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税务筹划是指通过合法的税收安排,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以达到合理规避税收风险的目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案例,探讨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方法和效果。
案例背景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制造业的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子设备,公司成立时间已有10年。
近几年来,企业的销售额逐年增长,同时企业的盈利状况也在不断改善。
然而,企业的税负也在逐年增加,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该企业决定寻求税务筹划的方案,以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筹划目标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措施,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筹划方法与实施1. 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该企业应充分了解并合理运用这些政策,例如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
通过申请并获得相关的资质认定,该企业可以减少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从而降低税负。
2. 跨地区布局企业在不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利润分配、合理安排资金流动等方式,实现跨地区利润转移,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例如,该企业可以在税负较低的地区成立子公司,将一部分利润转移至子公司,并享受子公司所在地的税收优惠政策。
3. 合理调整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资本结构,实现利润转移和税收规划。
例如,将资本金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股权投资,或者通过增资、减资等方式,调整企业的股本结构。
这样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4. 合理运用税收争议解决方式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争议和纠纷。
在此情况下,合理运用税收争议解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通过与税务部门协商、申请听证会等合法手段解决争议,减少税务风险,并最终降低所得税负担。
筹划效果评估通过以上税务筹划方法的实施,该企业成功降低了所得税负担,提高了盈利能力。
具体评估如下:1. 节约税费支出通过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该企业成功减少了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从而节约了税费支出。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
以下为企业所得税的一个税务筹划案例:
某公司是一家工程建设企业,为了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该公司可以采取如下筹划措施:
1. 合理结构化公司业务:将公司业务进行合理的结构化,
合理分配利润,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可以通过合理的
财务管理和税务规划,将利润分配至低税率地区。
2. 引入外国投资者:为吸引外国投资者,可以利用各种政
策优惠,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例如,引进外国投资者
可以享受减税、免税或延期缴税等政策。
3.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合
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例如,可以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较低的税率。
4. 合理运用折旧、摊销等税务政策: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折旧、摊销等税务政策,延缓纳税时点,降低企
业所得税的负担。
可以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
定折旧和摊销的年限和比例。
5. 合理运用税收减免和退税政策:根据国家的税收减免和
退税政策,合理运用各种减免和退税政策,减少企业所得
税的负担。
例如,可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享受研发
费用的税收减免政策。
以上是一个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企业可以根据自
身的实际情况和税收政策,合理运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负担。
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及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及案例分析一、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概念和作用1.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
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企业利润。
2.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税务筹划,可以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3.降低企业风险。
通过税务筹划,可以规避税务风险,避免企业因税务问题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4.改善企业形象。
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可以合法地降低税负,提高对社会的回报,增强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二、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原则和方法1.合法合规原则。
税务筹划应遵守国家有关税法和税务政策的规定,合法合规进行。
2.效益优先原则。
税务筹划应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导向,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利润。
3.税负合理分担原则。
税务筹划应合理分担税负,既不应过度偏重于实际经济利益的分配方面,也不应过度追求税收优惠而损害合理的税负分配。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税务筹划应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扣除项目、减免税率等,减少应纳税所得额,降低应纳税额。
2.合理安排利润分配。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利润分配方式,如合理分配股利、利润留存等,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3.合理规避税收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避税收风险,如合理避免对外投资的跨国税务风险等,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4.合理选择投资方式。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考虑税务因素,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减少税负。
三、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案例分析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公司在省设立分支机构,在该省的税收政策中规定,对经营期限超过五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公司通过在该省设立分支机构,并通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享受了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减少了税负。
2.合理安排利润分配减少税负公司年度利润较高,为减少所得税负担,公司通过合理安排股利分配,将一部分利润以其他形式实现,如利润留存、投资再生产等方式,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降低了所得税负担。
企业税务筹划与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
企业税务筹划与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分析1. 案例一: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某企业在近期经营状况较好,为了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采取了以下策略:首先,通过合理运用关联方政策,将一些利润高的业务转移到子公司或关联方公司,从而有效减少主营业务利润,降低所得税税基;其次,针对研发费用,企业充分发挥研发成本加计扣除政策的优惠性质,将大部分研发支出纳入扣除范畴,有效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此外,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鼓励的行业和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如免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使企业在税务筹划中获得更多优惠,降低税收负担。
通过以上税务筹划操作,该企业成功降低了所得税税负,增加了企业利润,提升了竞争力,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
2. 案例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企业规模某企业正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希望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以降低企业扩大规模所需的成本,并提升企业竞争力。
该企业采取了以下策略来实现目标:首先,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将企业纳入到享受税收优惠的行业范畴,并根据政策规定的条件,申请免征或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以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其次,通过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到符合企业自身的贷款、补贴和奖励政策,为企业的扩大规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通过有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该企业成功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并在行业中稳定了竞争地位。
3. 案例三:跨境税务筹划实现国际利润转移某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为了实现国际利润转移,降低相关国家的税负,采取了以下策略:首先,通过建立跨国关联公司,将利润高的业务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实质经营,从而降低了在高税率国家的纳税义务;其次,在跨国交易中充分利用国际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合理安排资金流动和转移定价,降低企业全球范围内的税收负担。
通过以上税务筹划操作,该企业实现了国际利润转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全球范围内的税收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为企业的跨国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老会计经验】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筹划
【老会计经验】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筹划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存货-期末存货由上述公式得知,期末存货的大小,恰好与销货成本高低成反比。
换言之,期末存货金额越大,销货成本便愈小,销货毛利随之加大,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负也会随之增加,对企业不利;反之,期末存货金额越小,销货成本愈大,销货毛利变小,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税负均随之减少,对企业有利。
因此,对存货进行合理筹划,可以减轻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生和领用,其实际成本价的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
不同的计价方法,对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货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从而影响企业当期应纳税利润数额的确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2)期末存货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3)期初存货计价过低,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增加;(4)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高,当期的利润可能因此而相应减少。
例如,某企业在1996年先后进货两批,数量相同,进价分别为400万元和600万元。
1997年和1998年各出售一半,售价均为1000万元。
所得税税率为33%。
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下,销售成本、所得税和净利润的计算如附表。
附表单位:万元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无出法1997 1998 合计1997 1998 合计1997 1998 合计销售收入1000 1000 2000 1000 1000 2000 1000 1000 2000销售成本500 500 1000 400 600 1000 600 400 1000税前利润500 500 1000 600 400 1000 400 600 1000所得税165 165 330 198 132 330 132 198 330净利润335 335 670 402 268 670 268 402 670从附表可知,虽然各项数据的两年合计相等,但不同计价方法对不同年份的数据产生了影响。
税收筹划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税收问题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合理避税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又能维护国家税收秩序。
本文以某企业利用政策合理避税的成功案例,探讨税收筹划的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某企业(以下简称“甲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甲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能力较弱。
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甲公司决定利用税收筹划策略,降低企业税负。
甲公司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充分考虑了国家相关税收政策。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可以将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甲公司了解到,自己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条件,于是将研发费用列入成本,降低了企业所得税。
其次,甲公司针对土地增值税政策,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确定土地成本,降低土地增值税税负;二是优化土地使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土地增值税;三是利用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三、案例分析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甲公司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企业所得税。
具体操作如下:(1)合理归集研发费用。
甲公司按照国家规定,将研发费用归集到研发部门,确保研发费用真实、准确。
(2)合规进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甲公司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按照国家规定,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部分纳入应纳税所得额。
2. 土地增值税政策甲公司针对土地增值税政策,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确定土地成本。
甲公司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充分考虑土地市场行情,合理确定土地成本。
(2)优化土地使用方案。
甲公司在开发项目过程中,优化土地使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土地增值税。
(3)利用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
甲公司关注国家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合理享受税收减免。
四、结论本案中,甲公司通过合理利用税收筹划策略,降低了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对本案的总结:1. 企业应充分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合理利用政策优势。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和个人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优化税务结构,减少税收支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收筹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某制造企业 A 公司,年度销售额为 5000 万元,成本费用为 4000 万元,利润为 1000 万元。
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
传统的纳税方式下,A 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1000×25% =250 万元。
然而,通过税收筹划,A 公司发现可以加大研发投入。
根据相关税收政策,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175%在税前摊销。
A 公司决定投入 500 万元用于研发,并将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
这样,可在税前扣除的研发费用为 500 + 500×75% = 875 万元。
此时,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 1000 875 = 125 万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125×25% = 3125 万元。
通过这一税收筹划举措,A 公司节省了企业所得税 250 3125 =21875 万元,大大降低了税负,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案例二:个人所得税的筹划_____是一位高薪的企业高管,年薪为 200 万元。
按照正常的工资薪金所得纳税,适用税率高达 45%。
为了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_____与公司协商,将一部分薪酬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
根据税收政策,年终奖有单独的计税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享受相对较低的税率。
假设_____的年薪中有 60 万元作为年终奖发放。
年终奖的计税方式为:先将年终奖除以 12,得到的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计算应纳税额。
税收筹划成功案例总结
税收筹划成功案例总结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企业可以降低税负,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税收筹划的成功案例,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筹划某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高端机械设备,年销售额达到数亿元。
在税收筹划之前,企业的增值税税负较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经过深入分析,税务专家发现企业在采购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原材料供应商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企业无法抵扣进项税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与供应商重新进行了谈判,要求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于无法提供发票的供应商,企业适当减少了采购量,转而寻找能够提供发票的优质供应商。
此外,企业还优化了销售策略。
对于一些长期合作的大客户,企业在合同中明确了价格和增值税的相关条款,提前规划好税负的分担方式,避免了因税收问题产生的纠纷。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成功地增加了进项税额的抵扣,降低了增值税税负,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
案例二:某科技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筹划某科技企业专注于研发和创新,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然而,由于研发投入较大,企业在前期面临着较大的亏损。
为了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积极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企业享受了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同时,企业加强了对研发费用的核算和管理。
按照税收政策的规定,企业将研发费用进行了加计扣除,进一步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
此外,企业还合理规划了员工的薪酬结构。
通过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如增加商业保险、补充公积金等,既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经过一系列的税收筹划,该科技企业有效地减轻了企业所得税负担,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案例三:某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筹划某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一个大型住宅项目时,面临着较高的土地增值税税负。
为了降低土地增值税,企业在项目规划阶段就进行了精心设计。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案例一一、案例名称:装修方案调整背后的税收筹划谋略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天晟公司为了改善工作环境和提升企业形象,于2004年11月~12月斥资560万元,对原值为2000万元的办公楼(折旧年限20年,已使用6年)进行了装修,相关费用已经全额计入了当期损益.从税收角度分析,公司支付的装修费用占到了房屋原值的28%(560÷2000×100%),按税法规定,不能直接进入本期费用予以税前扣除,应该作为资本性支出,每年以计提折旧的形式分期(从2005年1月份开始)摊入成本.因此,公司在申报2004年度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调增560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为避免上述不利局面的出现,天晟公司该如何调整装修方案、有效地获得节税利益?案例二一、案例名称:购买技术成果还是委托开发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2005年,甲公司急需一项生产技术,其自身不具备相应的研发力量,现了解到某高校正准备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现有两种方案可供甲公司进行选择:一是待该技术研发成功后以200万元购入;另一方案是委托其开发技术,双方签订委托开发合同,在技术开发成功后支付开发费200万元给该高校,甲公司即如约获得该技术所有权。
这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呢?.案例三一、案例名称:股权投资筹划要慎重二、案例适用:“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三、案例内容:下面是《中国税务报》2005年发表的两篇筹划文章:第一篇文章是2005年8月22日第六版《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影响税负》。
原案例:A公司2004年1月1日购入M公司股份30000股,占M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15%.2004年1月1日M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000000元,2004年度净收益为400000元(未予分配)。
2005年1月5日,A公司计划再对外投资350000元,其方案如下:方案一,A公司从M公司的另一股东B公司处购入其拥有的M公司10%有表决权股份。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1)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1)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企业纳税筹划是指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税务结构、设计合理的税务方案和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来达到降低企业税负、保障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将针对某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1. 企业及其税务情况该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制造销售电脑配件。
公司采取独立核算,成本会计,同时享受国家各项税收政策。
公司总营业额占比较大的部分来自于国内,但也有一定的出口业务。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5000万元,净利润为750万元。
按照企业所得税税率标准,应纳税额为262.5万元。
2. 税收筹划分析和方案设计为了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筹划方案:(1)优化成本结构,减少纳税基数公司可以通过优化企业财务成本结构的方式来减少纳税基数,从而有效节约企业所得税。
比如,公司可以选择更多的购买固定资产,建造新厂房,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等方式,降低财务成本的毛利率,从而降低纳税基数。
(2)增加出口业务,享受税收优惠出口商品可享受增值税退税,从而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对于该公司而言,为了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可以增加出口业务。
同时,为了在出口商品清关时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退税,公司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必要的会计操作和相关申报。
(3)利用税务优惠政策为了降低企业所得税负,公司可以主动利用国家税务优惠政策。
目前,国家针对企业的税务优惠政策有很多,针对该公司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税收政策意识,挖掘更多的税务优惠政策,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
3. 案例分析效果通过以上的策略和方案,公司的所得税负担得到了降低,其所得税负由税前净利润的35%下降到25.75%。
具体计算如下:所得税=(税前净利润-加计扣除-500万元)×25%+ 500万元×20% = 225万元。
这样,公司在完全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成功地降低了所得税负担,并提高了整体的公司竞争力。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深入分析税务筹划的策略和效果。
案例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某高新技术企业_____,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
根据国家相关税收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同时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该企业在税务筹划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大研发投入,确保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通过合理规划研发项目和费用归集,将更多的支出纳入研发费用范畴,从而增加了加计扣除的金额。
2、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保持资质的有效性。
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规范财务管理和技术创新活动,确保能够持续享受税收优惠。
通过这些税务筹划措施,该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原本适用 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经过税收优惠后,实际税率降低至 15%,同时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进一步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税负。
案例二:选择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_____和他的合作伙伴计划成立一家企业,从事商品销售业务。
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他们面临着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个人独资企业的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分红时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但其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经过综合考虑,他们最终选择了个人独资企业的形式。
原因在于:1、预计企业的规模较小,业务风险相对可控,无限责任的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
2、个人独资企业的税收征管相对简单,税负相对较低。
在经营过程中,该个人独资企业按照核定征收的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有效地降低了税务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案例三:合理安排资产折旧和摊销某制造企业购置了一批大型生产设备,价值较高。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
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企业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根据年度财务报表,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成本为600万元,税前利润为200万元。
根据国家规定,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首先,根据国家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企业所得税实际应缴纳税款为税前利润乘以税率。
根据这个原则,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应为50万元。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的方法,合法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案例。
1.折旧摊销优惠: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可以按照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折旧率进行折旧摊销,从而减少当期利润,降低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如果该企业使用的设备价值为2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按照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每年折旧金额为20万元。
那么,在税前利润中可以扣除折旧摊销费用,从而减少企业所得税负担。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可以加计扣除,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如果该企业在年度中发生了50万元的研发费用,符合规定的条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加计扣除,从而减少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3.税前捐赠优惠:根据税法规定,企业的慈善捐赠可以在企业所得税计算中享受一定的优惠。
如果该企业在年度中进行了10万元的慈善捐赠,符合规定的条件,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中减少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通过上述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企业可以合法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假设该企业使用了折旧摊销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税前捐赠优惠,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的企业所得税负担为50万元,然而由于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的有效运用,该企业最终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只有30万元。
总结来说,企业所得税案例分析可以通过研究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和税务筹划方法,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
同时,企业在进行税务规划过程中需合法遵守国家税法规定,避免触犯法律风险。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税务筹划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降低税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务筹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一家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筹划某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高端机械设备,年销售额达到 5000 万元。
在采购原材料时,企业面临着供应商选择的问题。
部分供应商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另一些则只能提供普通发票。
经过税务筹划,企业决定优先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
这样一来,企业在采购环节可以抵扣更多的进项税额,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
假设企业每年采购原材料的金额为 3000 万元,若选择只能提供普通发票的供应商,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而选择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进项税额可达 390 万元(3000×13%)。
通过这一筹划,企业每年可节省增值税 390 万元。
此外,该企业还对销售环节进行了筹划。
对于一些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客户,企业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收款时间和方式,合理规划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通过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企业获得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缓解了资金压力。
案例二: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筹划某高新技术企业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同时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该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在税务筹划方面,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并对研发费用进行了准确的核算和归集。
确保研发人员的工资、设备购置、材料消耗等费用都能够清晰地划分到研发费用中。
假设企业当年的研发费用为 500 万元,按照 75%的加计扣除比例,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额外扣除375 万元(500×75%)。
此外,企业还充分利用了税收优惠政策,将一些闲置的专利技术进行转让,获得的收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通过这些筹划措施,企业大大降低了所得税税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及案例分析第一节企业所得税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的营业所得交纳的税款。
所针对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这两种企业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税)、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组织。
为了可以直观的分析企业所得税的避税方法,这里只介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分为两种方法:1.针对可以准确核算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支出的企业,实行核算征收。
在这种征收方法下,企业所得税计算如下:应纳税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税率括号内的“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我们称为应纳税所得额.2.针对不可以准确核算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纳税资料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又分为两种:定额征收,即由税务机关按照一定得标准、程序方法,直接核定企业应交的所得税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即由税务机关按照一定得标准、程序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然后企业按照如下公式纳税: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税率对实行第二种征收方式,即核定征收方式的企业,由于应税所得率由税务机关设定,缺乏可操作的弹性,所以,我们往下讨论的企业避税问题主要针对适用核算征收的企业。
但这并不表明核算征收就一定比核定征收可以交纳更少的税款.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计算。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避税技巧企业所得税的避税,可以大概从两个方面进行筹划.一是落脚于上述的计税公式。
即“应纳税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税率”.另一方面就是利用税法规定的其它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亏损弥补政策等。
一、应纳税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税率该计税公式很直观的告诉我们,要少缴税,需要账面的收入总额尽量少、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尽量多、税率尽量低.收入总额是操作弹性较小的。
而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就是我们操作的主要目标。
税法对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做了许多限制规定,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单说明怎样可以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扣除项目金额,以使应纳税额尽量少。
1.工资薪金支出税法对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标准是有限定的。
无论企业是采取计税工资扣除办法还是实行工资、薪金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也只是能在扣除标准内扣除工资薪金支出费用.所以,我们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尽量利用上这个限额。
【案例】某企业2003年度应发职工工资100万元。
但由于当年货款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周转困难,所以当年只发了50万。
会计只对所发的50万计入了费用。
2004年度资金收回,企业把2003年度所欠的50万全部补发。
加上本年度的应发工资100万,2004年一共发放工资150万. (2003、2004的计税工资均为100万)这种情况下,2003年计算所得税的时候,工资扣除额只为计入费用的实际发放工资50万。
而在2004年补发所欠的50万时,因其超过2004年的计税工资标准,所以超过的部分,即补发的50万工资,是不能在税前扣除的。
换句话说,企业多交了50万×33%=16.5万的所得税。
如果我们在2003年的时候,对企业的财务做一个这样的筹划:向外借款50万来发放职工的工资,或者直接把拖欠职工的工资变为向职工的借款。
那么,就可以在2003年直接扣除100万的工资费用,可减少纳税16.5万元。
当然这样做要考虑到借款利息支出跟节约的所得税孰多的问题。
如果借款利息比所得税节省还多,那么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一般情况,利率不太可能高于所得税率的33%。
另外需要指出,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分别按照工资总额的2%、14%、1。
5%计算扣除。
这三项费用属于标准抵扣项目,不是限额抵扣项目,不得多扣,也不需要少扣。
所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注意足额抵扣,以最大程度减少应纳税款.2.业务招待费用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可在一定范围内据实扣除。
超过标准不得在税前扣除。
该扣除标准是: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及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的部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部分的3‰.收入净额是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扣除销售折扣、销货退回等项支出后的收入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纳税人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或从股份企业分回的股息等,因其在对方企业已经计提了业务招待费,不再作为计提业务招待费的基数。
在利用业务招待费避税的规划上,我们的出发点跟利用其它方法是一样的。
也就是尽量的利用扣除限额。
若企业有子公司或其它关系非常密切的企业,应把本企业超过限额的业务招待费设法转移到其它关系企业中,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案例】A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1800万。
“管理费用”中列支的业务招待费为20。
5万,“其他应付款”账户中,企业提取业务招待费4万元,账户处理为:借: 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40 000贷:其他应付款――业务招待费40 0002002年3月,税务机关稽查局进行所得税检查时,对上述事项进行所得税纳税调整。
税法规定,企业只应就“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据实扣除。
“必须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和摊消费用”。
因此,该企业2001年的费用应该是当年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不能预提费用。
所以,对多计入的业务招待费应作调整,应调增当年的损益:借:其他应付款――业务招待费40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 000该企业本期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20.5-4=16.5万;另外,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1500×5‰+(1800-1500)×3‰=8.4万;所以,企业有16。
5-8。
4=8.1万元时不得在税前扣除的。
所以,A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可抵税8.4×33%=2。
772万元。
若A公司设立有销售公司,将产品以1500万的价格出售给设立的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1800万的价格对外销售,假设A公司与设立的销售公司的业务招待费分别为8万和8.5万元(该假设基于原A企业实际业务招待费为16。
5万,现将该16.5万分配给A企业和它所设立的销售公司)。
则:A企业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500×5‰=7。
5万;销售公司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500×5‰+(1800-1500)×3‰=8。
4万;则对于整个利益集团来说,业务招待费可抵税=(7.5+8。
4)×33%=5.247万。
因此,整个利益集团通过该避税筹划可避税5。
247-2.772=2。
476万元。
例子说明两件事:a)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方可据实扣除;b)在限额内的业务招待费方可扣除.显然,例子是理想化的。
它对说明问题很有帮助,但具体业务发生时,也许还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
例如,当A公司设立有销售公司的时候,整个利益集团的费用应该会相应的增加。
也就是说,在利益集团能更大程度的利用业务招待费避税的同时,其税前会计利润会相应的减少。
所以,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具体的计算利弊,以做出合理的决策。
3.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同为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产品销量,提高品牌知名度所花费的费用。
但税法严格区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并且,两种费用准予扣除的额度相距甚远。
只有符合规定的条件才能作为广告费支出列支.其条件为:a)广告是通过经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b)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取得相应的发票;c,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由于两种费用的扣除额不同,这就给了我们避税筹划的空间。
【案例】某食品制造企业2002年度企业收入70万元,税前会计利润15万元.为巩固已有市场,在一县城用悬挂条幅方式宣传自己的新产品。
企业当时有两种方案可以实施。
其一,自身策划来实施,委托某一单位加工该条幅,再向当地有关部门申报广告审批,之后悬挂条幅。
此方案所需费用为10万元。
其二,委托当地瓜广告公司来制作,委托广告公司费用12万元。
企业选择以方式一是否合理?方案一:自身策划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自身操作只能作为业务宣传费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而业务宣传费的列支限额为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
所以,企业能税前抵扣的业务宣传费为700000×5‰=3500元。
则:企业税前利润应该调整为150000+(100000-3500)=246500;那么税后利润=150000-246500×33%=68655元。
方案二:通过广告公司依据税法规定,食品企业的广告费当年抵扣限额为销售(营业)收入的8%,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年度转结。
所以,企业当期税前能抵扣的广告费限额为700000×8%=56000元。
则:企业税前利润应调整为(250000-120000)+(120000-56000)=194000元式中的250000是还原企业不作广告的税前会计利润。
那么当期税后利润=130000-194000×33%=65980元。
可见,如果企业只考虑当期的效益,选择方案一是合理的。
但由于作为广告费的超过部分可以向以后年度无限转结,而作为业务宣传费则不可以。
所以,如果长期考虑,把以后的利益视为当期考虑的话,则120000的广告费视为全额扣除。
有:企业税后利润=130000-130000×33%=87100元。
所以,如果考虑上以后收益,选择方案二才是合理的选择.如果再考虑上广告效益效果的话,选择方案一无疑是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的选择。
4.采用折扣方式促销企业在利用折扣进行促销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以充分避税.第一,税法规定,折扣额不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而是另开发票的,不能从销售额中扣除.也就是说,这样的折扣不能在税前抵扣.第二,税法规定,价值形态的折扣可以在税前扣除,而实物形态的折扣,不仅不能扣除,还应该视同销售处理.这样反而会增加收入项,增多应纳税额。
【案例】某商业企业采用“买一送一"方式销售空调,随机赠送热水器一台.空调销售价格2000元,同类热水器销售价格300元.企业将热水器的赠送在“营业外支出”中核算,并没有计入当期的销售收入。
每台空调销售成本费用及销售税金支出为1600元,热水器为250元.当期共销售了10台空调。
不考虑纳税调整因素,计算当期企业所得税.按照税法规定,企业采用实物折扣方式,其所赠送的货物应视同销售处理.这样,纳税人不仅不能减少纳税,反而要增加收入项,增加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