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
平面交叉介绍
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at -grade intersection;grade crossing】指的是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的交叉。
简称平交。
平面交叉是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一般分为十字形、T形、Y形、X形、错位和环形等六种交叉形式。
由于进出交汇处的车辆之间相互干扰,形成许多冲突点和交织点,容易造成交通拥挤、堵塞和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管理
平面交叉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相对功能地位及交通量等的不同而采用无优先交叉、主路优先及信号交叉三种不同形式的交通管理。
无优先交叉:相交两条公路的等级均低于且交通量较小时,应采用无优先交叉。
能保证通视三角区的岔路上均实行“减速让行”管理;条件受限而只能保证安全交叉停车视距的岔路上,实行“停车让行”管理。
主路优先:公路等级和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两条公路相交,或交通量较大的T型交叉,应采用主路优先交叉,次要公路上采用让行管理。
信号交叉:符合下列几条情况时,可采用信号交叉:
1、两条交通量均大且等级或功能地位相同的公路交叉,难以用“主路优先:的规则管理时;
2、两相交公路虽有主次之分,但交通量均大,采用“主路优先”规则管理会出现较为频繁的交通事故和过分的交通延误;
3、两相交公路的交通量虽未达到上述程度,但由于有相当数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穿越交叉,而引起交通延误,甚至出现阻塞以及交通事故时;
4、环形交叉的某些入口因交通量大而会出现过多的交通延误时。
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
平面交叉的优缺点
• 交通流量小:在平面交叉路口,车流交织的情况 较少,交通流量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通 行效率。
平面交叉的优缺点
交通冲突点多
由于平面交叉路口的车辆行驶轨 迹交叉,交通冲突点较多,存在
较大的安全隐患。
通行能力有限
平面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相对较低 ,容易在高峰期造成交通拥堵。
环保问题突出
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 定义与概述 • 交通组织与交通流 • 设计理念与技术特点 • 优缺点分析 • 应用场景与选择依据
01
定义与概述
平面交叉的定义
平面交叉是指道路在同一平面上交叉 ,车辆通过路口时在同一平面上互相 交错。
平面交叉通常采用信号灯或交通岗亭 来控制交通流量,以保证交通秩序和 安全。
立体交叉的设计理念与技术特点
立体交叉设计理念
以实现交通分流为主,通过建设立交桥、地下通道等方式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进行分离, 减少交通冲突。
立体交叉技术特点
采用立体交叉结构,通过匝道、立交桥、地下通道等连接不同方向的车道,实现交通分流 。路口标线和交通标志设置较为复杂,需要驾驶员具备较高的驾驶技能和交通意识。
立体交叉的应用场景与选择依据
立体交叉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车速较高、道路 等级较高的地区或高速公路、快速路 等主干道交叉口。
选择依据
当交通量较大,且车速较高时,采用 立体交叉可以减少交通延误、提高通 行效率,同时避免交通冲突,提高交 通安全。
பைடு நூலகம்者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考虑
综合考虑交通量、车速、道路等级和建设成本等因素, 选择适合的交叉方式。
立体交叉路口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对于土 地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不太适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立体交叉
2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一、按结构物形式分类 1.上跨式:用跨线桥从相交道路上方跨过的交叉方式。 特点:施工方便,造价较低,排水易处理,但占地大,引道 较长,高架桥影响视线和市容,宜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 大建筑物处。 2.下穿式:用地道(或隧道)从相交道路下方穿过的交叉 方式。 特点:占地较少,立面易处理,对视线和市容影响小,但施 工期较长,造价较高,排水困难。多用于市区。
3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二、按交通功能分类
(一)分离式立交 构成:仅设跨线构造物一 座,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 上、下道路无匝道连接的交 叉方式。 特点:立交结构简单,占 地少,造价低,但相交道路 的车辆不能转弯行驶。 适用:高速道路与铁路或 次要道路之间的交叉。
4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二)互通式立交 构成: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且上、
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 特点:车辆可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
点,各方向行车干扰较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 多,造价高。
5
第三节 立体交叉
1.部分互通式立交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 适用条件:当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 路相交或用地和地形等限制时可采用这种类型立交。 代表形式:菱形立交
2、绿化栽植 互通式立交的绿化栽植除了美化环境、点缀城市外,还有诱导
交通、提高交通安全的作用。
63
第三节 立体交叉
64
第三节 立体交叉
(五)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 1、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
65
第三节 立体交叉
66
第三节 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口选形比较复杂,既是技术问题,又 具有较强政策性,与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道路立体交叉
04
立体交叉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四路交叉立体交叉设计
总结词
高效利用空间
详细描述
四路交叉立体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立体交叉形式,通过在不同高度上设置交 叉口,使得四个方向的车辆能够同时进行交汇,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和交通 安全性。
实例二:高架桥式立体交叉设计
总结词
缓解交通压力
详细描述
高架桥式立体交叉设计通常用于高速公路或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主干道,通过建 设高架桥将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和 道路通行能力。
立体交叉设计需注重人性化,提供方 便的步行、自行车道等设施,促进绿 色出行。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和延误。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噪音、空气污染等。
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 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设计要素
01
交叉口布局
合理规划交叉口的空间布局,包括 车道数、交通信号灯等。
道路线形
确保道路线形与交通需求相匹配, 减少行驶难度和安全隐患。
03
02
车流组织
优化车流方向和流量分配,提高交 通流畅度。
选型依据
1 2
交通流量与流向
根据不同方向和车流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立体 交叉形式,以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道路等级与功能
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交通特点,选择适合道路功 能的立体交叉形式,以满足交通需求。
3
工程造价与施工难度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考虑立体交叉的工程 造价和施工难度,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第六章道路立 体交叉
• 立体交叉概述 • 立体交叉设计原则与要素 • 立体交叉的选型与规划 • 立体交叉的实例分析 • 立体交叉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公路立体交叉
(2)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这是一种低级的互通式立体交叉, 代表形式有部分苜蓿叶式立交和菱形立交等。
互通式 立交分类
互通式 立交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2)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其 特点是形式简单,仅需一座跨线 的构造物、占地少,造价低,但 存在平面交叉(匝道与次要路 线),对行车干扰大。适用一级 公路与较低等级公路相交,个别 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 或用地和地形等条件限制时可采 用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 分类
立体交叉 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按交通功能分类 2.互通式立体交叉
不仅设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而且上、下道 之间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方式。这种立交, 车辆可以转弯行驶,全部或部分消灭了冲突点,各方向行车 相互干扰小,但立交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互通式立 体交叉适用于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类道路、大城市出人口道路, 以及重要港口、机场或游览圣地的道路相交处。
三岔的喇叭形立交
互通式 立交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通行能 力大,各方向均能通行,使 用较普遍,但占地大、投资 多,交通组织复杂,左转车 辆需通过立交桥后再沿环行 匝道右转270°,绕行距离长, 一般适用于高速公路或城市 外围郊区道路上。
苜蓿叶形立交
互通式 立交分类
公路立体交叉
苜蓿叶形立交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1 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公路立体交叉
定义: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利用跨线构造物使道路与道 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道路连接方式。
立体交叉 定义
公路立体交叉
01
公路立体 交叉
02
分离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角与立体角
空间几何中的平面角与立体角在空间几何中,平面角与立体角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平面角是指由两条交叉的直线所形成的角度,而立体角则是由多个平面角所围成的角度。
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对于解决空间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一、平面角平面角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概念,它是由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所形成的角度。
对于给定的两条直线,在它们的交点处,可以测量出一个角度,即平面角。
平面角通常用弧度或度来表示。
在平面角中,有一些特殊的角度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所形成的平面角称为直角。
直角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角度单位,它的度数为90°,弧度表示为π/2。
直角的特殊性使得它在很多几何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平面角中还有钝角和锐角。
当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90°时,我们称它为钝角;当夹角小于90°时,我们称之为锐角。
钝角和锐角常常出现在各种几何问题中,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对于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二、立体角立体角是空间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多个平面角所围成的角度。
在空间中,我们可以将一个角度所围的范围看作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立体角。
在计算立体角时,我们通常采用球面角的概念来表示。
球面角是一种特殊的立体角,它是由一个球的表面上的两个交叉弧所形成的角度。
对于一个给定的球面角,我们可以根据弧长和球半径来计算它的值。
立体角在空间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立体角可以用来描述辐射场的分布情况;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立体角可以用来计算光线追踪和阴影效果等。
了解立体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总结:空间几何中的平面角与立体角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平面角是由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交叉所形成的角度,而立体角则是由多个平面角所围成的角度。
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对于解决空间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在计算平面角和立体角时,我们可以使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
工程实例
立体交叉
特点:立体交叉路口可以分散车流,减少拥堵。通过将不同方向的车流进行分层,减少车辆 交汇的机会,提高交通效率。
应用场景:适用于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的交叉口,也可用于车流量较大的支路交叉口。
工程实例
对比分析
适用条件:在城市中心区或支路交叉口,平面交 叉更加适用;而在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上,立 体交叉更具优势。
十字交叉
四个方向的车流通过交叉口交汇,是 最常见的平面交叉形式。
T型交叉
三个方向的车流交汇,其中一个方向 的车流通过交叉口,另外两个方向的 车流则需停车等待。
Y型交叉
两个方向的车流交汇,其中一个方向 的车流通过交叉口,另一个方向的车 流则需停车等待。
环形交叉
车辆在环道内顺时针或逆时针行驶, 通过环道内的信号灯控制进出车辆。
平面交叉的设计要素
交叉口形状
根据交通流量、道路等级等因 素确定交叉口的形状,如长方 形、正方形、圆形等。
信号灯设置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等因 素设置信号灯,包括红灯、绿 灯和黄灯等信号。
交叉口位置
根据道路网规划、交通流量等 因素确定交叉口位置。
交通组织
确定交通组织方式,如机动车 、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方式 的通行顺序和优先级。
工程实例:某市XX路交通改善方案
立体交叉改善方案
增加车道数量:通过增加车道 数量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设置匝道路口:在匝道路口设 置信号灯和监控设备,对车辆 进行管理和监控。
优化匝道设计:通过优化匝道 设计来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 减少拥堵现象。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劣势
建设成本高:立体交叉需要建
维护困难:立体交叉的匝道和
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研究
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研究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是两种常见的交叉方式。
二者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平面交叉是指两个平面图形在一个交叉点上相交,而立体交叉是指两个立体图形在一个交叉点上相交。
然而,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相似的特点和用途。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进行对比研究。
一、定义和用途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的定义已在上文中做了简要介绍。
平面交叉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学、拓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平面图形的交叉可以指示两条路径是否相交,两个区域是否相交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例如,交叉检查可以用于道路规划、电路设计等领域。
立体交叉也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机械制造、建筑等领域。
在机械制造中,立体图形的交叉检查可以保证机器的设计符合工艺要求。
在建筑中,立体图形的交叉检查可以避免施工中出现的错误。
二、交叉方式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的本质区别在于:平面交叉是在平面上的相交,而立体交叉是在三维空间中的相交。
平面交叉一般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计算,可以使用二维平面的算法来实现。
而立体交叉需要使用三维空间的算法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平面上的计算相对简单,占用的计算资源也相对少。
而三维空间中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
因此,平面交叉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见。
三、计算方法对于平面交叉,可以使用扫描线算法、求解交点算法等来计算。
扫描线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计算方式,使用扫描线逐个扫描相交的点,进行交点检查,逐一记录两条路径的上下交叉情况。
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具有较好的效率和稳定性。
求解交点算法则是在每个交叉点处求解路径的交点来判断是否相交,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对于立体交叉,则需要使用空间扫描线算法、边边求交算法等方法来计算。
空间扫描线算法可以将三维空间的相交问题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相交问题,加速计算速度。
边边求交算法则是逐一求解三维图形上的所有直线边缘的交点,进而判断两个图形之间是否相交。
第一章平面交叉口与立交
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3) 新增交通量。第一种是时间和距离的缩短,引起市场范围的变 化;第二种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经济结构、产业相同发生变化, 引起新的产业布局和开发项目,由此也诱增了交通量;第三种是新 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诱发了原来潜在的交通量。
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二、社会经济分析与预测
(3) 路边询问法。
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1.7.4 立体交叉的交通流量预测
一、交通预测的基本概念
预测技术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一门 综合性的方法论科学。其基本思想就是根据历史和现状预测未 来。即在研究事物发生、发展过程所呈现的规律性与分析现状 条件、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的基础上,推测事物未来演变的 状态和发展趋势。交通预测是预测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运用,是 对规划期内的公路运输发展作出的科学估计。通过对过去和现 有交通运输网的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推知未来区域交通 运输网上流量构成和分布特征。
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2.满足交通发展需求 立体交叉不仅造价高,而且由其产生的营运费用也很高。
因此,高速公路与其它道路相交时,立体交叉是否设置、 何时设置、设置成何种形式和规模,都应从交通的需求角 度论证。一般来说.当转弯交通且较少时,即使在已规划 为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叉处也不应急于修建,而采用预留 位置或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只有当预测的交通需求不能 得到满足时,才考虑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城市道路与立体交叉
Urban Road and Overpass
立体交叉工程
杨少伟 编 著 主讲: 徐 平
目 录(contents)
1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2
匝道设计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第9章 道路交叉工程图的识别
道路与道路(或铁路)相交时所形成的共同空间称 为道路交叉口。道路交叉口可以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 交叉口2大类型。道路交叉口交通状况、构造和排水设 计均比较复杂,所以道路交叉口工程图除了平、纵、横 3个图样以外,一般还包括竖向设计图、交通组织图和 鸟瞰图等。
1
9.1 平面交叉口
13
③用网格法表示的平交路口,其高程数值宜标注在 网格交点的右上方,并加括号。若各测点高程的整数部 分相同时可省略整数位,小数点前可不加“0”定位,整 数部分在图中注明,如图9.7(c)所示。 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高程数值应注在板角处, 并加注括号。在同一张图纸中,当设计高程的整数部分 相同时可省略相同部分,但应在图中说明,如图9.7(d) 所示。
4
5
6
9.1.2 平面交叉口的图示方法 1)平面图图9.4为广州市东莞庄路某平面交叉口的 平面图。从图中可知,此交叉口的形式为斜交叉口,交 通组织为环形。与道路路线平面图相似,交叉口平面图 的内容也包括道路与地形、地物各部分。 (1)道路情况 ①道路中心线用点划线表示。各段道路里程分别标 注在其各自的中心线上。由于北段道路是待建道路,其 里程起点是道路中心线的交点。 ②本图道路的地理位置和走向是用坐标网法表示的, X轴向表示南北(左指北),Y轴向表示东西(上指东)。
11
12
4)竖向设计图 交叉口竖向设计图的任务是表达交叉口处路面在竖 向的高程变化,以保证行车平顺和排水通畅。在竖向设 计图上设计高程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较简单的交叉口可仅标注控制点的高程、排水方 向及其坡度。排水方向可采用单边箭头表示,如图9.7 (a)所示。 ②用等高线表示的平交路口,等高线宜用细实线表 示,并每隔4条用中粗实线绘制1条计曲线,如图9.7(b) 所示。
《立体交叉造型》课件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势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突破平面限制,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层次感。
立体交叉造型的构成要素
主体形状
主体形状是立体交叉造型的 核心,可以选择各种几何形 状或自由形态。
副体构成
副体构成是指组成立体交叉 造型的各个元素,可以是图 形、文字、图像等。
视图选择
视图选择决定了立体交叉造 型的展示形式,可以选择透 视图、正视图等。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方法
1 步骤一:确定主体
形状
根据设计目的和风格选 择合适的主体形状,例 如立方体、椭圆等。
2 步骤二:安排副体
构成
将不同的副体构成按照 一定规律组合在主体形 状上,创造出丰富的交 叉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与艺术的不断发展,立体交叉造型将在设计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立体交叉造型》PPT课 件
欢迎来到《立体交叉造型》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立体交叉造型的概述、 构成要素、设计方法、案例分析、设计技巧以及它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立体交叉造型概述
什么是立体交叉造型?
立体交叉造型是一种创意设计技术,通过交叉叠加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元素,创造出立体感 和动态效果。
立体交叉造型的应用场景
立体交叉造型的设计技巧
1
技巧一:运用对称原理
通过对称排列副体构成,增强立构成中运用明暗对比,使立体交叉造型更具层次感。
3
技巧三:运用透视法
采用透视效果展示立体交叉造型,创造出更真实的空间感。
结论
立体交叉造型的优点
立体交叉造型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关注,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道路平面交叉(立交)
四肢立体交叉的形式
(一)四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1.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1)普通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2.X形(四星式)立体交叉
又称半定向式立交,是四肢全 互通式立交的最高级形式之一
2.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沈大灯塔 桥
天津徐庄子桥
武汉市北互通收费广场
营大公路处采用y型立交
互通式立体交叉
完全互通式立 体交叉
部分互通式立 体交叉
交织型立体交叉
按其它方式划分
相交道路 的条数
是否收费
其他方式
立体交叉 的层数
立体交叉的 用途
(一) 三肢全互通式立体交又 1.喇叭形立体交叉 喇叭形立交可分为A式和B式,经环圈式左转匝道驶人主线为A式,
驶出时为B式。
武汉市北互 通收费广场
红岩峙互通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立交布置条件示例
一般说来,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置,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
性质、任务、交通状况,考虑到公路网或城市整体规划、立交
建成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等条件,综合分析研究确定: (1)公路立交应用示例 示例1:高速公 路与高速公路相 交的立交
按交通功能划分
立体交叉
Hale Waihona Puke 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立体交叉的发展
国外立体交叉的发展
美国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修建立体交叉。1928年美国在新泽西州的 两条道路交叉处修建了第一座公路立体交叉,如图所示。
伴随着社会经济增 长和汽车工业发展 而产生
全苜蓿叶式立交
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概述
立交工程的必要性特殊性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大量修建以及城 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立交工程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
道路勘测设计 第六章 道路交叉设计
设计要求:尽量消除、减少冲突点,或采用渠化交通等方 法,把冲突点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一、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平面交叉口的危险点
a 三路交叉
b 四路交叉
c 五路交叉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
建立交通 管制
采用渠化 交通
措施
创建立体 交叉
平面交叉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四、平面交叉的勘测设计要点
(一)勘测要点
1.搜集原有公路的等级、交通量、交通性质、交通组成、交通流向等 资料和远景规划。 2.根据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以及掌握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拟定交 叉形式。 3.选定交叉位置和确定交叉点,使各相交路线在平、纵、横方面都有 较好的衔接。通常交叉点设在原有公路的中心线上或中心线的延长线 上。 4.测量交叉角、中线、纵断面和横断面。 5.当地形和交叉口较复杂时,为更合理地选定交叉口的位置和形式, 并便于排水,应详测地形图,以便作平面交叉竖向设计,其比例尺采 用1:500-1:1000。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
5、斜坡地形
(1)形式:相邻两条道路纵坡向交叉口中心 倾斜,另两条向外倾斜
(2)设计:相交道路纵坡不变,将两条道路 的双向横坡逐渐过渡为单向横坡, 使交叉口形成单向倾斜的斜面
(3)排水:坡度向着交叉口的路口在人行横 道上游设置进水口
交叉口竖向设计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
6、马鞍形地形
交叉口内不需设置雨水口
交叉口竖向设计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
主要取决于交叉范围相交道路的纵坡、横坡及地形
2、凹形地形:
(1)形式:相交道路的纵坡均向交叉口中心倾斜 (2)设计:中心抬高,纵坡方向和坡值变化 (3)排水:交叉口四个角上的低洼处设置进水口
4-2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 副本
表4-2
次干路—次干 路
次干路—支路 支路—支路
平A1类
平B2类 平B2类或平B3类
—
平A1类或平B1类 平C类或平A2类
8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第二节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二、交叉口间距的选择
交叉口间距
交叉口性质 无信号交叉口之间 无信号交叉口之间 有信号交叉口之间 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之间 公路 3V 3V×n 城市道路 1.5V 1.5V×n 3V 1.5V×n
表4-3
备注 禁止左转弯时
9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第二节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一)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按形状分类 平面交叉口按形状可分为:十字形、T形、“X” 形、“Y” 形、多路交叉、错位交叉、环形交叉口、畸形交叉。其中常见 的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4-4
平面交叉口形式(十字形)
图4-5
平面交叉口形式(X形)
3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第二节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第一篇
第四章
道路线形
道路交叉
第二节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第二节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
一、交叉口的形式和使用范围
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及公路与其他道路或管线相交 的形式称为交叉,相交的地方称为交叉口。相交公路在 同一平面位置时,称为平面交叉。
图4-2 平面交叉
图4-2 立体交叉
2
市政道路工程 第二版
图4-6
平面交叉口形式(T形)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2、实行交通管制 3、变左转为右转
(1)环形交通 (2)街坊绕行 (3)远引掉头
(二)组织渠化交通
定义: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 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称为渠化 交通。
1、渠化的作用 渠化交通在一定条件下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
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对解决畸形交叉口的交通 问题较为有效。具体作用见P240(1)~(4)。 2、交通岛设计
按功能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 岛等。其形状多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图形。
按构造分为实体岛、隐形岛和浅碟式岛。
3、公路平面交叉的渠化布置
见P240(1)~(4)。
(三)实行信号控制
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行车 速度和通行能力。
设计注意: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
足够的视距
2、分道转弯式:采用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
措施,使转弯车辆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优点:
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 行能力都较高。
适用:
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主要道路交叉。
设计注意:分道转弯半径
足够的视距 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
3、扩宽路口式:在接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展宽
三、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
1、无优先交叉 适用于相交道路交通量都很小时,无任
何管理控制的交叉口。
2、主路优先交叉 适用于交通量较低的交叉口或有明显主、
次关系的交叉口。主路车流优先通过,不受 影响,次路上设置停车或让路标志。
车流通行顺序:主路直行、主路右转、 次路右转、主路左转、次路直行、次路左转。
1、普通环形交叉:具有单向环形车道,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探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
【引言】:道路交叉设计可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大类。
平面交叉指的是道路与道路在同一平面内的交叉。
简称平交。
立体交叉指的是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高程上的交叉,利用跨线桥、地道等使相交的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交叉,简称立交。
不管是平面交叉还是立体交叉都有其相对独有的优点和缺点。
任何一种交叉设计的类型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另一种。
1、平面交叉设计的分析
1.1、平面交叉是路网中交通问题最突出的部位
相交道路的车辆,在平面交叉口处要汇集和转向通过,因而产生了交通间的纵横干扰,影响通过能力。
在同样车道数的情况下,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总是小于路段的通行能力,这就导致在相交道路路段的交通量还不十分大的时候,交叉口处已接近或达到饱和,从而使平面交叉处交通拥挤。
再加上过街行人的穿插交会,更易使平面交叉口处事故多发,成为交通全的敏感地段。
根据统计资料,交通事故的半数发生在道路平面交叉及其周围,而在城市中这一比例可高达60%以上;半数以上的行车时间延误也是因平面交叉的存在而引起的。
由此可见,对平面交叉的合理规划、设计和交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2、不可能用立体交叉代替路网中所有平面交叉
将平面交叉全部改成立体交叉,虽然可以解决因平面交叉而产生的交通问题,但实际上是不可能实施的。
首先,立体交叉工程浩大,修建费用高,占地面积大,修建工期长。
因此,如能通过对平面交叉的改建而达到交通改善的目的,就不宜修建立体交叉。
其次,由于相交道路的性质、占地、工程投资等的限制,还不可能全部修筑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有时还要建造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如菱形、部分苜蓿叶式等,此类立体交叉仍保留了部分平面交叉,使平面交叉的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不处理好此类平面交叉问题,立体交叉也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因此,在修建立体交叉时,仍有做好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问题。
再者,在城市内修建立体交叉,还会带来分割城区、影响街区日照条件、干扰电波、妨碍视线、破坏景观,给行人带来不便等新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平面交叉往往也不会被立交全部代替。
2、立体交叉设计的分析
2.1立体交叉的作用及修建条件
2.1.1立体交叉的作用
立体交叉是相交道路在不同平面上的交叉,它能保證相交道路上的车流连续不断地通过交叉口而不互相产生干扰。
立体交叉能克服平面交叉口中所存在的通行能力低,行车延误大、行车速度慢、安全性差的缺点。
2.1.2立体交叉的修建条件
技术条件:
1)相交道路等级高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与高速公路以及其它各级道路相交;一级公路或主干路与交通繁忙的其它道路相交,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也可以采用立体交叉。
2)交叉口的交通量过大当相交的两条道路进入交叉口的交通量达到4000~6000 辆/小时(小汽车),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和调整交通组织均难以奏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3)行车速度当相交道路的行车速度达80~120km/h,如建造平面交叉,车辆会因此降低速度太多,使经济损失过大,这时,应修建立体交叉。
2.2我国立体交叉的建筑概况
2.2.1我国的高等级道路建设发展较慢,因而立体交叉修建较晚,数量也较少。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汽车和自行车的增加,促使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为适应这一要求,全国各地兴起修建高等级道路的热潮,改善道路咽喉——平面交叉口就成为迫切的任务。
从70 年代初首都北京就开始修建二环快速路,在这条环道上先后修建了复兴门、建国门、西直门等10 座立体交叉。
进入80 年代,全国各地纷纷修建高速道路和快速路,如:京石高速公路,天津中环路,广州市的广佛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公路,上海的沪嘉高速公路、莘松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等,在这些道路上修建了许多立体交叉。
此外,很多城市如:沈阳市、南京市、重庆市、成都市、大连市、杭州市、石家庄市和福州市等,为改善少数交通量特别大、阻塞严重的交叉口,也都修建了立体交叉,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2我国立体交叉的主要形式
由于我国车辆组成复杂,特别是存在着大量的自行车,而且各地的道路交通具体条件各异,这些均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国修建的立体交叉形式有的虽类似国外,但又有很大的变动,为结合我国自行车特别多的具体情况,修建了一些新型式的立体交叉。
已修建的立体交义形式.主要有环型、长条苜蓿叶型、非对称苜蓿叶型、部分苜蓿叶型、部分定向型、组合苜蓿叶型、双重苜蓿叶定向型、半菱型和蝶式等
2.3立体交叉形式的选择
立体交叉的形式主要决定于相交道路等级、交通量大小、计算行车速度、车辆组成等条件,现简单分述如下:
1)相交道路等级
立体交叉的形式与相交道路等级有密切的关系,如高速道路与高速道路相交,则要求立体交叉能保证行车快速,连续通畅,此时可采用完全苜蓿叶式立体交叉或定向式立体交叉。
2)交通量
交通量大要求线形标准高、路线短捷、纵坡平缓,使大量的车辆能走短捷而又平缓的道路,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如两条道路交通量都很大时(包括直行与左转),则可选用定向式立体交叉
3)交通组成
交通组成是指通过立体交叉的车辆种类,是单一机动车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同时存在,单向机动车中是以大型车为主,还是以小型车为主。
不同车种其行车速度,爬坡能力、转弯半径等都是不相同的。
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很大的两条道路相交时,可采用四层式环形立体交叉,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自成为独立系统;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同时存在的不同等级的干道相交时,可采用三层式的长条苜蓿叶式立体交叉,此种型式也可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自成为独立系统。
4)计算行车速度
计算行车速度也是立体交叉形式选择的条件之一,计算行车速度高,则要求立体交叉的等级和设计标准也高。
为满足高速行车的要求,可选用定向式立体交叉也可选用环式立体交叉。
结束语:
道路交叉的设计应用对于城市的交通系统运转起着密切相关联系。
基于此,显然道路交叉设计的合理性显得相当重要,科学的道路交叉设计对于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平面交叉与立体交叉的对比研究希望同行能够对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在日后的道路交叉设计中可以选用合理恰当的道路交叉类型。
参考文献:
[1]周荣沾·城市道路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2]郑祖武·城市道路与交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