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建筑悦耳的音色--哈尔滨大剧院的声学设计

合集下载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大型剧院项目建筑升学设计为基础,并对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于观众厅墙面和吊顶形状的二三维声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此来保证达到优化改善其体型的目的,进而促进在整个观众席区域,都会充满反射声,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声音聚集而对音质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声线法;剧院建筑;声学设计引言声音在剧院内部的直达和反射情况影响着最终呈现在观众听觉当中的音质效果,也对剧院内开展演出的效果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剧院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声音在观众席区域的呈现情况,通过更好的空间设计来促使声音的反射和混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剧院建筑设计当中的声学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设计过程当中对各类音效的参数进行细致地调节,并通过良好的计算机模型来对声音扩散的效果进行准确地考察,以此来保障观众厅内的任何位置都不会出现明显的音效缺陷。

1.建筑声学设计的分析观众席内所听到的反射声和直达声在声能随之间的减弱特点以及时间、空间上的实际遍布情况,和剧院的整体音质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站在客观角度上分析,可以通过混响时间、声音接收点的反射声系列等,科学合理的判断声能衰减的质量。

由于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不仅较为复杂,而且也有着不容易对其进行控制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想要保证音质参量符合相关标准有着极大的难度,同时客观的音质参量并不能有效地评判出来,最终还是应该通过主观评价,对音质效果的质量进行判断。

因此,声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着幸运的成分。

在对建筑声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程师应通过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缩尺模型试验去完成,另外,基于扩散声场理论的混响时间估算公式、以声线追踪法为关键的声场电脑模拟计算等各种设计方式,都可以完成建筑声学设计。

观众席区域的吊顶、墙面形状等体型和表面声学性质的科学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观众席区域内的声场时间和空间分布得更加均匀,这也便提升了剧院音质效果的更加完善。

剧院建筑室内设计中关于声学设计的讨论

剧院建筑室内设计中关于声学设计的讨论

的音质 , 在确定平面形状和尺寸 时, 要 求最后排观众席 离声源不 3 . 2 . 2 墙 面 的吸 声 能太远 , 观众厅不能过宽 。故 该剧 院采用镜框式 舞台 , 最远处观 剧 院 内 的墙 面 为 实 木 饰 面 与 木 质 穿 孔 吸 音 板 相 结 合 的造 型 众席 距声源距 离设计长 度 L = 2 6 m,两 边偏座区对 声源 所张角度 墙 面 , 实木墙面 因 内部 留有空腔 , 可 作为薄板 吸声结构 , 有效 吸 小 = 1 0 0  ̄ 。 按《 民用 建 筑 隔 声 设 计规 范》 ( G B 5 0 1 1 8 — 2 0 1 0 ) 的规定, 音 收 室 内低 频 噪 声 。木质 穿孔 吸音 板 内填 隔 音 棉 , 此 构 造 对 室 内 的 乐厅和剧 院 L ≤3 0 m, ≤1 4 0 o , 故 该 剧 院满 足规 范要 求 。 中高 频 声 有 很 好 的吸 收 作 用 。
越 大, 所 以墙体材料及墙 厚可 以根据室 内允许噪声级选择 。该剧
院 围护 墙 为 3 0 0 m m 厚 钢 筋 混 凝 土 墙 , 在使 用 时 为 防止 受 到 噪 声 自然声源 的声功率有 限,且传播过程 中具有指 向性的特征, 干扰 , 围护墙 内侧采 用钢 龙骨骨架 、 吸音板面层 内填吸音棉做构 高 频 声 尤 为 明显 。 为保 证 观 众 席 都 能 听 到 较 高 声 音 响 度 和 较 好 造 处理 , 以提 高 墙 体 的 隔 声量 。
在 进 行 剧 院平 面 体 型 设 计 时 , 侧 墙 一 般 不 宜 设 计 成 相 互 平 行 的, 这 样 容 易产 生驻 波 、 共 振 的 声学 缺 陷 , 一 般 设 计成 八 字 形 。在 设计 时, 我们对前部八字形墙体 做反射处理 , 把 声 音 反 射 到缺 乏

哈尔滨大剧院建筑结构与形式的不同关系

哈尔滨大剧院建筑结构与形式的不同关系

哈尔滨大剧院建筑结构与形式的不同关系哈尔滨大剧院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剧院,其建筑结构与形式展现了独特而巧妙的设计理念。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哈尔滨大剧院建筑结构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建筑结构方面,哈尔滨大剧院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由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组成。

整个剧院建筑面积达到了5.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超过了50米。

在结构设计上,哈尔滨大剧院采用了大跨度、大空间的设计思路,使得整个剧院内部空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此外,剧院还采用了钢桁架结构,使得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更强,能够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

建筑形式方面,哈尔滨大剧院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而著名。

整个剧院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使得整个建筑呈现出透明、明亮的效果,给人一种轻盈、优雅的感觉。

同时,剧院的外形设计也非常独特,它采用了类似于冰雪融化的造型,与哈尔滨作为冰城的特点相得益彰。

此外,剧院的外部还装饰有大量的LED灯光,使得剧院在夜晚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效果,成为哈尔滨市的地标之一。

哈尔滨大剧院在建筑结构与形式的关系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

首先,剧院内部的舞台结构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可升降的舞台和吊装设备等,使得演出更加灵活多样化。

其次,剧院还拥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大剧场、小剧场、排练厅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演出需求。

哈尔滨大剧院的建筑结构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其采用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体系,使得整个剧院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而在建筑形式上,剧院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成为了哈尔滨市的地标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哈尔滨作为冰城的特点。

此外,剧院还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为演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哈尔滨大剧院成为了一座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物。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作者:余斌来源:《演艺科技》2018年第02期【摘要】结合大型剧院项目建声设计实践,介绍声线法在剧场观众厅体型声线分析和声场模拟计算中的应用。

通过对观众厅墙面和吊顶形状的二维和三维声线分析,有助于优化调整其体型,使反射声均匀覆盖整个观众席区域,并避免产生声聚焦等明显的音质缺陷。

【关键词】声线法;声反射;音质缺陷;音质设计,建声设计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8.02.006【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acoustical design for large theater projects, the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line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sound line and simulation of sound field in the theatre audience hall are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2D and 3D acoustical lines of the hall wall and ceiling, it helps to optimize the shape of the auditorium and make the reflection sound even cover the entire audience area, and avoid obvious sound quality defects such as acoustical focusing.【Key Words】acoustical line method; acoustic reflection; sound quality defect; sound quality design; acoustical design剧院的音质效果,取决于观众席区域接收到的直达声与反射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状况,以及声能随时间的衰减特性。

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

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

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一些创新应用,包括“蛋壳”底层喷涂纤维素防止雨噪声、戏剧场的MLS声扩散墙面、音乐厅GRG声扩散装饰板、歌剧院金属透声装饰网、歌剧院木装饰板顶棚的混凝土覆层、舒适的观众厅声学软座椅、座椅下送风静音均流风口、录音室“房中房” 弹簧减振隔声结构、Z型轻钢减振龙骨轻质隔声墙、音乐厅的单侧透明隔声玻璃等。

1 前言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座的歌剧院、2017座的音乐厅、1040个座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东西长210米,南北长140米,高46米,地下部分深-32.5米。

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入口和通道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举世瞩目,她是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也是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和飞速发展的标志。

国家大剧院不但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方面新颖独特,在建筑声学上也有很多创新应用。

图1.1剖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声学主设计为法国CSTB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国内声学配合单位,协助CSTB完成深化设计、理论计算、实验研究等工作,就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建筑声学新方法、新手段介绍如下。

2 “蛋壳”底层喷涂纤维素防止雨噪声国家大剧院的4万m2“蛋壳”屋盖非常巨大,为减轻结构荷载,采用了钛金属为装饰面的轻型屋盖。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降雨时,室内会受到雨点撞击金属屋面所产生的雨噪声干扰。

在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进行了该屋盖结构的空气声隔声和雨噪声隔绝实验研究,在进行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在屋盖底层采用纤维素喷涂防止雨噪声的方案,并最终得到了应用实施。

即在屋盖板下,喷涂一层25mm厚的K-13纤维素喷涂吸声材料。

实验显示,未喷涂纤维素前,屋盖空气声隔声量最高只能达到Rw=37dB。

剧院厅堂室内声学设计要点

剧院厅堂室内声学设计要点

剧院厅堂室内声学设计要点剧院厅堂室内声学设计要点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等观演空间实际上是音质第一的听音场所。

这些文化建筑往往投资巨大,若音质不佳,实乃资源、经费的巨大浪费。

注重表演厅堂的形体、容量、地面起坡、边界面的布置和表面处理等要点的设计,是保证剧院室内声学效果的重要支持。

例如:要保持声音响度,需要合理的厅堂体型、观众席起坡设计及充足早期反射声;要保持声音的均匀分布,除了合理的体型还需恰当的声扩散处理配合;控制适当的每座容积及吸声、反声的正确选择、布置则是最佳混响的保证。

观众区平面设计作为表演厅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观众区,其体型设计是厅堂内部优良音质的先决条件。

欧洲古典的歌剧院,多采用古典风格的马蹄形或接近马蹄形的"U"形平面。

其特点是容量大、视距短,而设置于周边的层层包厢、繁琐浮雕装饰起到良好的声扩散作用。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伽涅尔歌剧院、伦敦考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等均为马蹄形平面。

但其缺陷是声学处理较麻烦,容易造成沿边反射,甚至出现声聚焦,且台口两侧的观众视觉效果较差。

现在使用的马蹄形是改进版,台口两侧不再设观众席,会处理成斜面,增强中前区观众席的侧墙早期反射声。

美国的肯尼迪演艺中心便是采用此种方式。

现代风格剧院的观众区平面形式则有更多的选择--矩形、钟形、扇形、多边形及复合形等。

如:法国巴士底歌剧院采用的是钟形;东京新国立歌剧院是矩形和扇形的结合。

矩形平面的优点是规整、结构简单,声能分布均匀;但两平行侧墙之间容易产生颤动回声,不过,可通过墙面处理解决。

如杭州大剧院便将矩形观众区的两侧墙面做成锯齿形状,避免可能产生的颤动回声。

扇形平面的观众容量较大,但偏远座较多,后排座视距较远,难以接收直达声,且池座大部分座席几乎得不到侧墙的早期反射声。

钟形平面与矩形平面基本相似,也可以说是矩形的一种改进形式。

其偏座区比扇形平面少而结构可按矩形的处理(相同容量情况下)。

台口两侧逐渐收拢的斜墙面为观众区提供了早期反射声。

谈室内乐与建筑的交相辉映

谈室内乐与建筑的交相辉映

犹太老会堂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几个世纪历史的音乐演 出的绝佳场地。老会堂室内乐演出的举办,是对融入哈尔滨“音乐 之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人说,优美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 天老会堂音乐厅的修建就是让凝固的音乐重新奏出美妙的旋律。 作为室内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员,笔者有幸长期在这座精美的建筑 杰作中演奏,伴随着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 与建筑交相辉映而产生的或肃穆庄严,或圣洁清澈,或辉煌绚丽 的艺术气息。
一、美轮美奂的犹太老会堂 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始建于 "#$% 年,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 江街 &' 号,设计师是 ()*)卡兹·吉列,"#+" 年火焚后重建。"#+" 年 , 月,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火灾,火灾对建筑 本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后,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对其进行了 修复。 一百年前,众多犹太人从欧洲辗转流离来到了哈尔滨聚居, 虔敬的信仰让他们在本地兴建崇拜场所,老会堂音乐厅经历了岁 月沧桑的见证,是当时犹太人在哈尔滨建造的四座犹太会堂之 一。为了使老会堂“修旧如旧,还其原貌”,哈尔滨政府专程邀请以 色列籍犹太专家,根据 "#%' 年-'$"' 年间“以色列、中华人民共 和国友好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先生在老会堂参加活动的照片 和本地区搜集到的影像资料,将老会堂恢复到原貌。 '$"+ 年 . 月,国务院将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列为“国家级重点 保护建筑”之一。同年,哈尔滨政府将犹太老会堂整体区域进行改 造,对老会堂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并重发掘。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欧陆风情的城市。老会堂是典型的犹太文 化建筑。施工人员在灯饰、楼梯、门窗等方面进行改造,在很多细 节和小物件方面也复原面貌。犹太老会堂经过改造之后,更具欧 式建筑的神韵、凝结着庄严和犹太文化的积淀。改造之后的老会 堂将以演奏西洋古典音乐为主,音乐与建筑融合展现哈尔滨“音 乐之都”的独特魅力,加强中俄音乐文化的交流,再现“俄侨音乐 盛况”打造迷人东方小巴黎。

国家大剧院的声学处理分析 ppt课件

国家大剧院的声学处理分析  ppt课件
音乐厅的墙面与吊顶在材 质方面达到了整体统一,同时 较硬材质的材料在低频维持较 长的混响,且GRC起伏的墙面 对音乐厅的演奏声音起到漫反 射的作用,既兼顾了功能,又 兼顾了美观。
ppt课件
11
MLS声学墙
乐队演奏台周围的墙是声 学墙,即按照数学理论精确地 计算出来的墙面凹凸形状,缩 写术语称为“MLS”,原意为 “Mathematics Length Sequence”,此墙的作用是, 高度扩散反射,它可使乐师们 有良好的相互听闻,让声音均 匀、柔和地反射、扩散保证坐 在每个位置的观众,都能听到 同样优质的声音。凹凸墙体的 构造为用双层木板(12mm> 2厚) 做出凹凸形状,凸出部位里边 为密实的玻璃丝棉。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钛金属轻型屋盖如何防止雨点撞击金属屋面所产生的雨噪声干扰纤维素喷涂吸声材料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屋盖底层采用纤维素喷涂防止雨噪声的方案即在屋盖板下喷涂一层25mmk13纤维素喷涂吸声材料
国家大剧院的声学处理分析
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激昂旋律,流淌着曼妙乐章。 这里是表演艺术的殿堂,承载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汇聚世界艺术交流的碰 撞。
观众厅后墙是回声的主要 发源地,在后墙做了足够的宽 频带吸声材料,为了与观众厅 装修风格协调具体构造,紫红 色丝布后面为玻璃丝棉吸声材 料
大剧院主厅十分宽广
ppt课件
8
歌剧院金属透声装饰网
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院
墙面上使用了一种透
声装饰网,完美地解
决室内视觉效果和听
觉效果之间的矛盾问
题。这是一种金色网
子,看上去象优美的
撑10吨的条件下,该“房中
房”浮筑结构的撞击声声压
级达到Lpn,w=32dB,与刚性

建筑学中的建筑声学案例介绍

建筑学中的建筑声学案例介绍

建筑学中的建筑声学案例介绍建筑声学是现代建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声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声学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建筑声学设计、声音传递、房间声学、建筑隔音、噪声控制等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建筑声学案例来说明建筑声学在现代建筑当中的重要性。

1. 阿联酋迪拜世界最高楼——哈利法塔哈利法塔是迪拜的一座超高层建筑,高828米。

在建筑声学方面,哈利法塔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声学技术,以最小的噪声输出提供最佳的音质,保证了所有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

该建筑的声学技术也为其他超高层建筑提供了指导。

2. 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大厅柏林爱乐乐团大厅是柏林爱乐乐团的主要演出场所,它采用了一种革命性的设计理念。

该建筑的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音乐厅,采用了“亲和力”设计,消除了传统音乐厅所存在的音质问题。

这种亲和力设计将温柔的木质表面和形状优美的外壳组成在一起,创造出其独特的声学效果。

这种亲和力设计也为其他音乐厅的建筑声学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3. 上海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是中国一流的演出场所,它采用了先进的声学技术,为观众们提供了非常舒适和优质的听觉体验。

该建筑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音乐调节系统,实现了音色的全方位调节和操作。

4. 澳洲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其声学效果也非常突出。

悉尼歌剧院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声学设计,分别用于表演大厅和剧场。

它们都采用了全方位的声音扩散技术,使观众们在场馆的不同角度都能听到最佳质量的声音。

5. 大连现代博物馆大连现代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源自大连周边地形的特征。

该建筑采用了非常特殊的建筑结构和声学技术,创造出独特的音响效果。

在该建筑中的展览厅和多媒体互动厅都体现了该建筑的声学特点。

总之,建筑声学在现代建筑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多种不同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声学是不可或缺的,能够为建筑带来独特的视听体验,创造出更加宜居和人性化的空间。

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在其设计过程之中深入考虑建筑声学的特征和规划,以确保建造出更加美丽、舒适、高效的建筑空间。

声学设计与哈尔滨大剧院装饰设计结合简要分析

声学设计与哈尔滨大剧院装饰设计结合简要分析

声学设计与哈尔滨大剧院装饰设计结合简要分析剧院是供人们欣赏音乐、提高文化修养的地方,其室内装饰必须具备良好的音质效果以及视觉效果,以满足人们对大剧院室内装修、装饰要求。

声学设计是剧院室内装修、装饰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剧院的音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应不断提高声学设计水平,并将其与装饰设计以及建筑形体设计有效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建筑。

本文在此进一步探讨了声学设计与哈尔滨大剧院室内装饰设计的有机结合,以此提高剧院室内装饰水平。

1工程实例1.1剧院建筑概况哈尔滨大剧院属于高层民用公共建筑,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其建筑面积为7939m2,分为地上八层和地下一层,大剧院以及小剧场的部分高度分别为56.48m和25.75m。

我司主要的施工的范围主要包括大堂、及观众厅以及其它附属空间等装修装饰工程,要求该剧院建筑必须充分体现出北国风光大地景观的设计理念,满足各类表演形式的使用要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哈尔滨市的居民,并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以及外国游客前来观赏,为不同地区的游客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主要承接国内高水平的大型歌剧、舞剧、大型综艺晚会的演出并兼顾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等演出和会议的需要,具备承接国际演出团队演出的基本功能和条件。

1.2视觉效果和音质效果矛盾由于哈尔滨大剧院的总面积为7939m2,其建筑规模较大,能够充分体现出哈尔滨大剧院的气势恢宏,但是容易出现混响时间过长的问题,影响观众厅的音质效果,造成剧院的视觉效果和音质效果产生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剧院室内装饰必须进行声学设计,并且需要合理解决混响时间长的问题,将混响时间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避免对音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保证剧院的视觉效果和音质效果,从而满足视觉和声学要求。

1.3声学要求剧院对混响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保证剧院的音质效果。

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结合声学要求,合理设计混响时间,否则混响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音质效果,会出现让人们难以忍受的回声、声聚焦等问题,影响人们对各种表演的欣赏,从而降低人们观看表演的欲望。

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

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

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摘要】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是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从传统声学设计的局限性出发,介绍了结合建筑与声学的新思路、声学材料的创新应用、数字模拟技术在声学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建筑形态对声学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创新技术和理念的探讨,展示了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的新发展方向和潜力。

结论部分展望了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强调创新应用对于提升大剧院声学效果的重要性,促进声学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更广泛应用,为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发展贡献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大剧院建筑声学、创新应用、传统声学设计、声学材料、数字模拟技术、建筑形态、前景、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剧院建筑声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音乐表演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剧院声学设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传统的声学设计中,通常使用吸声材料和反射板等方式来改善音频效果,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建筑和音乐表演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结合建筑与声学的新思路来进行创新。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考虑声学因素,可以更好地实现音频效果的优化。

声学材料的创新应用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不同的材料可以对声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为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传统的声学设计方法外,数字模拟技术在声学设计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声场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为声学设计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建筑形态对声学效果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不同的建筑形态会对音频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大剧院建筑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形态和声学效果的关系。

1.2 研究意义大剧院建筑声学的创新应用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声学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大剧院作为传统建筑类型中声学要求最高的一种,对声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请选择一处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进行赏析。要求上传该建筑

请选择一处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进行赏析。要求上传该建筑

请选择一处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进行赏析。

要求上传该建筑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大剧院是哈尔滨标志性建筑, 依水而建, 与哈尔滨文化岛的定位和设计相一致, 体现北国风光大地景观的设计概念。

作为公共建筑设施, 哈尔滨大剧院力图从剧院、景观、广场和立体平台多方位给市民及游人提供不同的空间感受。

考虑到观演和观光的需要, 大剧场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将自然光引入剧场的方式, 丰富了非演出时段的照明方式, 创造了节能环保新模式;剧场内采用多岛式看台的流线造型与建筑外造型的整体风格相统一。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方在大剧场设置了特有的人行观光环廊和观景平台, 游人可俯瞰周边湿地, 领略哈尔滨独具特色的自然湿地风光。

哈尔滨大剧院不仅洁白的建筑外观与这座冰雪之城交相呼应, 在内部装饰部分也可以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冰雪世界的感觉。

除此之外, 为了使观众能欣赏到专业、纯正的艺术演出, 其参建方大剧院建设专家与领导者中孚泰文化集团, 在剧院的声学装饰部分做出了重大突破。

最终哈尔滨大剧院拥有了不靠话筒肉嗓演出的能力, 这使得每一位观众都能欣赏到原生态的表演。

作为哈尔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哈尔滨大剧院于近日完成钢结构建设。

据悉, 哈尔滨
大剧院建筑艺术风格独特, 项目设计、建设难度及工艺复杂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富挑战性, 其中部分设计建设元素为世界首创, 同时填补了国内剧院建设的诸多技术空白。

哈尔滨大剧院属异形结构建筑, 具有大跨度、高空间、复杂钢结构等难度特点, 其外观造型属于三维曲面, 施工难度极大。

该项目在外形构造和技术上与广州歌剧院、国家大剧院处于同一水平, 施工技术创新、难点攻关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家大剧院声学设计分析 PPT

国家大剧院声学设计分析 PPT

• •
②吊顶 歌剧院的吊顶为复合板外贴实木装饰板吊顶,为了让乐队和演员之间有良好的相互交流: 将台口和乐池上方的吊顶做平,保证足够的宽度使表演的声音可以通过顶面反射到乐池内、 为了使反射声效果好,木吊顶厚度达到了35mm。 • 为了使前排观众获得较好的早期自然反劓声观众厅前部吊顶平面也做平,以利于将声音 反射到池座前区而中部吊顶结合三道面光的布置将木吊顶装饰做成L形以利于声音的反射和 扩散。

• ①金属网装饰墙面 • 歌剧院观众厅内墙面装修采网格状金属网装饰其横向为φ2.5mm,不锈钢钢丝铰线(纬线) 间距6mm,纵向为φ2.5mm,铝合金棍(经线)间距8mm。从设计方面主要考虑二点声学及 装饰效果。 观众厅的平面形状与声学关系较大,长方形(侧墙成角度)有利于反射声音音质好但视觉效 果古板,墙面不完整,而圆弧形对于音质存在致命的声音聚焦的缺陷但在视觉美学上圆弧 形墙面更加优美。 建筑师设计基本理念是基于经典的马蹄形剧院,但又避免了传统式的包厢布局在视线和 音质方面的弱点,一方面利用金属网形状可以随意的优势呈弧线另一方面利用金属网的通 透性,因此将观众厅设计成双层墙,即建筑实体墙与金属网装饰墙这样声学专家可以大胆 地为了达到各种声学指标在实体墙上施展才华不必担心影响观众厅的美观将金属网背后的 实体墙做成了有角度有利于声反射的斜墙面,在观众厅内看不到生硬的折角,声音又可透 过金属网到达反射声墙面。

歌剧院:金属网包出“稻 草屋”

歌剧院内部也用这样的金属网包裹着,但看上去却不觉得有金碧辉煌的冰冷,声音穿过金 属网后再反射回来,形成“自然声”, 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 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 即使在没有麦克风的条件下,舞台上的声音,台下 各个角落的观众都能听到。

亚洲第一座纯自然声剧院

亚洲第一座纯自然声剧院

亚洲第一座纯自然声剧院2015年8月28日,哈尔滨大剧院迎来首演成功,自此,这座有着“亚洲第一座纯自然声剧院”美誉的剧场以迅雷之势登上世界各大重要权威建筑媒体的封面。

一位研究文化建筑的业内权威人士表示,哈尔滨大剧院项目堪称哈尔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其工艺水准堪比劳斯莱斯。

哈尔滨大剧院项目竣工后,各项数据均满足设计标准,获得了德国K&F公司专家大卫·鲁兹的高度评价。

在先后承办的首届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开幕式和第二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上,哈尔滨大剧院得到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及国内权威声学设计事务所等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

因此,当哈尔滨大剧院声名远播时,人们都纷纷猜测,替这家顶级剧院做装饰的是谁?不错,这座亚洲首个纯自然声剧院的声学装饰、声光电集成技术的主操盘手,就是被誉为剧院建设专家与领导者的中孚泰,拥有实现全球建筑师梦想的工程技术,是世界建筑大师的“雕刻刀”,其先后与扎哈·哈迪德(英国)、安藤忠雄(日本)、马岩松、保罗·安德鲁(法国)、卡洛斯·奥特(法国)、德国GMP、澳大利亚马歇尔、德国的BBM公司等国际一流设计大师和研究机构合作,打造了一座又一座世界知名的精品大剧院。

哈尔滨作为我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最早解放的省会城市,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

然而,作为联合国命名的“音乐之城”,缺少一座国际标准的大剧院,一直是哈尔滨文化事业的“短板”。

2009年,新战略实施,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切实从解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出发,前瞻性地提出了在松北区投资建设哈尔滨大剧院的重大决策。

项目建设前,项目建设者就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以期把哈尔滨大剧院“精雕细琢”为传承现代文明的艺术殿堂,而要实现哈尔滨大剧院的整体设计效果,一方面,需要外观上的创新体现;另一方面,需要看施工的深化设计、声学装饰和声光电集成三大技术能否脱颖而出。

哈尔滨大剧院科技创新与应用

哈尔滨大剧院科技创新与应用

哈尔滨大剧院科技创新与应用哈尔滨大剧院位于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隔江相望,是一座集演艺、湿地观光于一体的国际一流观演建筑。

该工程由中国建筑师提供整体设计方案,是黑龙江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运用大地艺术景观手法对原有自然湿地、水系合理保留利用,使建筑更加贴近自然。

建筑形体采用异型曲面设计,外部线条流畅飘逸,内部弧线自然柔和。

采取三维声线分析、混响时间计算等多种声学分析方法,对建筑形体、装饰形式、材料选取进行优化,实现专业剧院的音质效果。

采用自由曲面箱型弯扭网壳等多种钢结构形式组合满足建筑流线外形的需要。

屋面幕墙设有人行步道,采用了倒插叠瓦式构造,分散排水避免形成雨幕,且自下而上不会形成阴影。

在公共大厅、大小剧场、排练厅等多处引入自然光,节能美观。

施工中利用BIM技术与三维快速测量装置相结合,解决了自由曲面网架结构的拼装与吊装难题,经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独创的8耳板转接件解决了复杂四棱锥玻璃顶的安装。

采用逆施工法,解决了曲面金属幕墙的安装。

公共区域任意曲面GRC复合木装饰采取工厂模块化加工与现场制作相结合,填补了国内该方面技术的空白。

将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技术结合,实现了复杂全曲面造型施工的精确定位及控制。

采用了市政管线廊桥合一、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循环系统等54项绿色施工技术及措施,实现了湿地保护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哈尔滨大剧院获ArchDaily年度最佳文化建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全国绿色施工及节能减排竞赛优胜工程金奖,黑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龙江杯”,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国家级工法1项,冶金行业部级工法1项,各类奖项共30项。

一、设计创新举例(一)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大地景观设计理念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江畔,以环绕周围的湿地自然风光与北国冰封的特征为设计灵感,运用大地艺术景观手法对岛内原有自然湿地、水系合理保留利用,使建筑设计更贴近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展现了哈尔滨独特的冰雪文化内涵和“冰城”性格。

浅析扎哈自由曲面设计

浅析扎哈自由曲面设计

浅析扎哈自由曲面设计曲面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凭借着自身的形态特征,常常对建筑整体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堪称建筑之眸。

而在建筑设计中,将这一元素运用到极致,以超现实手法和激进前卫的表现风格在建筑界赢得一席之地的,非扎哈莫属。

扎哈的设计大胆前卫,曲面自由随机,充满动感和力度,建筑像是无重力地漂浮在空中,令人赏心悦目。

本文主要通过扎哈曲面的形态特征,加上笔者自己的理解,寻求其设计思想及理念,探究其特有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建筑语言,通过这些分析与总结,对我们未来的建筑设计具有理论上的参考。

标签:扎哈;曲面;建筑设计一、扎哈的建筑思想及理念,“建筑是无重力,是可以漂浮的。

”这是扎哈独特的建筑哲学。

扎哈的作品总是初看与周边不符,最终总能以自己流动异常,又自相矛盾的造型共存下去,这与她的建筑思想密不可分,以下是对扎哈思想的浅析。

(一)映射时代生活的复杂性思想在扎哈的建筑创作中,“稀释复杂性”是她设计的指导原则。

现在的数字化技术能更加形象化地阐释复杂建筑,主要体现在建筑形体和空间塑造两方面,为实现更奇异的造型与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而这一支持可以把扎哈的奇思异想准确、便捷的物化为“虚拟的现实”。

在扎哈的设计中,时间是建筑体验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在创作中,扎哈将建筑解构后重组,用简洁的,非线性的组合方式来关联各要素,以此形成一种多义复杂的关系。

(二)“非总体化”的“超理性”思想站在宏观的角度,扎哈的建筑形式是“超理性”的,她巧妙地通过建筑整体形象与形体之外的新局面,将原有建筑所没有的角度、曲线,甚至是类曲线引入建筑的形式系统中,创造出具有更强可塑性和可适性的新形势,并改进异化,使功能多样性,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多元化,复杂化需求,还扩充了现有的建筑设计成果总目。

这种似非理而又有理的建筑形式,以不确定性,流动性,暂时性打破传统设计的常规,更强调“形式唤醒功能”。

功能与功能之间也并非独立,而是在边界上模糊,连接上流动,极具整体性。

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分析

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分析

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分析装饰学院建筑系筑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一些创新应用,包括“蛋壳”底层喷涂纤维素防止雨噪声、戏剧场的MLS声扩散墙面、音乐厅GRG声扩散装饰板、歌剧院金属透声装饰网、歌剧院木装饰板顶棚的混凝土覆层、舒适的观众厅声学软座椅、座椅下送风静音均流风口、录音室“房中房”弹簧减振隔声结构、Z型轻钢减振龙骨轻质隔声墙、音乐厅的单侧透明隔声玻璃等。

1 前言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2416座的歌剧院、2017座的音乐厅、1040个座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

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东西长210米,南北长140米,高46米,地下部分深-32.5米。

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

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入口和通道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举世瞩目,她是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也是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和飞速发展的标志。

国家大剧院不但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方面新颖独特,在建筑声学上也有很多创新应用。

国家大剧院的建筑声学主设计为法国CSTB研究所。

2 “蛋壳”底层喷涂纤维素防止雨噪声国家大剧院的4万m2“蛋壳”屋盖非常巨大,为减轻结构荷载,采用了钛金属为装饰面的轻型屋盖。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降雨时,室内会受到雨点撞击金属屋面所产生的雨噪声干扰。

在清华大学建筑物理实验室进行了该屋盖结构的空气声隔声和雨噪声隔绝实验研究,在进行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在屋盖底层采用纤维素喷涂防止雨噪声的方案,并最终得到了应用实施。

即在屋盖板下,喷涂一层25mm厚的K-13纤维素喷涂吸声材料。

实验显示,未喷涂纤维素前,屋盖空气声隔声量最高只能达到Rw=37dB。

喷涂后,屋盖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可提高到Rw=47dB。

在雨强1mm/min的大雨下,雨击隔声量可达到Lpn,w=40dB,估算大厅室内噪声小于25dB(A)。

哈尔滨大剧院大剧场的扩声系统设计

哈尔滨大剧院大剧场的扩声系统设计

哈尔滨大剧院大剧场的扩声系统设计作者:杨志刚王一农来源:《演艺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介绍哈尔滨大剧院中的大剧场工程概述,扩声系统的功能定位、特性指标,并具体给出了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内通系统,以及测试结果和评价。

【关键词】剧场;扩声系统;内通系统;备份系统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7.0051工程概述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在前进堤、外贸堤和改线堤合围的区域内,东侧为东北虎林园、南侧为太阳岛湿地公园,北侧与三环毗邻;总建筑面积79 000m2,建筑层数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包括1527座大剧场、386座小剧场、地下车库和附属配套用房等,总体结构见图1~图5。

为突出其主体位置,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将±0标高抬高7 m,自然地面为118 m,因此±0标高为125 m,±0以上高56 m,±0以下高15 m(主要为停车场)。

建筑设计为MAD建筑师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声学、扩声系统和舞台灯光设计均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声学及剧院专项设计研究所。

大剧场观众厅长29 m,其中二层楼座后墙向后延伸3.45 m’三层楼座后墙向后延伸5.14 m;宽20.4 m-31 m;平均高约16 m。

舞台开口:18 m×12 m,舞台台面高度比第一排观众席高1 m。

一层眺台开口高4.3 m,深3.9 m,高深比为1:0.9,完全符合并优于规范要求的1:1.2;二层眺台开口高3.8 m,深5.5 m,高深比为1:1.4。

台口侧墙设两道耳光;天花设两道面光天桥,一道追光。

2大剧场扩声系统功能定位及特性指标大剧场是一个以歌剧、戏剧、会议、音乐、通俗音乐演出活动的场所,扩声系统应重点满足歌剧、舞剧、戏剧(含话剧)大型综艺晚会的演出,以及政府会议或国际会议扩声要求,并能兼顾交响音乐会和电台、电视台的现场直播。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

声线法在剧院建筑声学设计中的应用余斌【摘要】结合大型剧院项目建声设计实践,介绍声线法在剧场观众厅体型声线分析和声场模拟计算中的应用.通过对观众厅墙面和吊顶形状的二维和三维声线分析,有助于优化调整其体型,使反射声均匀覆盖整个观众席区域,并避免产生声聚焦等明显的音质缺陷.【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27-29)【关键词】声线法;声反射;音质缺陷;音质设计,建声设计【作者】余斌【作者单位】上海章奎生声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上海 200086【正文语种】中文剧院的音质效果,取决于观众席区域接收到的直达声与反射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状况,以及声能随时间的衰减特性。

客观上可以用接收点处的反射声系列,以及混响时间等与声能衰减相关的音质参量来判断其优劣。

剧院建筑声学设计是一项复杂且不易控制的工作,要保证所有的音质参量都满足设计要求是十分困难的,且客观音质参量不能穷尽表述,最终的音质效果还需要主观评价来评判。

所以,成功的声学设计不能否认会有“幸运”的成分在里面。

声学工程师需要借助各种设计方法来完成建筑声学设计,如基于扩散声场理论的混响时间估算公式、基于相似性原理的缩尺模型试验,以及以声线追踪法为核心的声场电脑模拟计算。

一个较好的观众厅体型(吊顶和墙面形状)和表面的声学性质可以保证厅内声场时间和空间的均匀分布,也就决定了剧院的优良音质效果。

在演出时,观众厅内任何位置上不得出现可识别的声缺陷,如:直达声与强反射声的声程差不应超过17 m,否则易造成回声;避免凹弧形墙面或吊顶造成局部声聚焦;平行墙面造成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

声线法是建筑声学设计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对观众厅体型进行声线分析,以调整到最优状态;对剧院进行模拟计算,以确定室内吸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 二维声线分析二维声线分析可以在观众厅的平面和剖面图纸上进行,以声线法为基础,入射到界面上的声线做镜面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的建筑悦耳的音色--哈尔滨大剧院的声学设计杨志刚【摘要】介绍哈尔滨大剧院的建筑概况、主要功能、建声设计技术指标、观众厅的体型分析、观众厅表面装修用材的声学设计要求,以及竣工后的建声测试结果和评价。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acoustic design of Harbin grand theater, including construction survey, main function, acoustical design technical indicators, analysis of audience hall, acoustical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surface decoration materials of auditorium, and the acoustical test results and evaluation after completion.【期刊名称】《演艺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7页(P25-31)【关键词】哈尔滨大剧院;声学设计;技术指标;建声测试;声学评价【作者】杨志刚【作者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声学及剧院专项设计研究所,上海200041【正文语种】中文哈尔滨大剧院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位于由前进堤、外贸堤和改线堤围合区域内,东侧为东北虎林园、南侧为太阳岛湿地公园,北侧与三环毗邻。

哈尔滨大剧院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为了突出其主体位置,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将±0标高抬高7 m,自然地面为118 m,±0标高为125 m,±0以上高56 m,±0以下高15 m(主要为停车场)。

整体建筑包括地上八层、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

哈尔滨大剧院包括一个1 600座大剧院、一个400座小剧场、地下车库和附属配套用房等(见图1、图2),总投资约12.79亿。

其建筑设计由MAD建筑师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负责;建筑声学、扩声系统和舞台灯光设计均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声学及剧院专项设计研究所负责。

哈尔滨作为我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命名的“音乐之城”,一直缺少一座国际性的大剧院,新建成的哈尔滨大剧院不仅是一座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剧院,能够满足歌舞剧和交响乐演出,而且已经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其建筑构造的灵感来自于松花江潮涨和潮落、泛滥和冻结交替过程中的流线型,建筑外形被设计成江和冰的延伸(见图3、图4)。

不仅如此,哈尔滨大剧院还有几个特点:考虑到观演和观光的需要,大剧场采用了将自然光引入剧场的方式,丰富了非演出时段的照明方式,创造了节能环保新模式(见图5);剧场内采用多岛式看台的流线造型,与建筑的整体造型风格统一(见图6);小剧场采用了后开启式舞台,室外景观成为舞台背景,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观剧感受;在大剧场设置了特有的人行观光环廊和观景平台,游人可俯瞰周边湿地,领略哈尔滨独具特色的自然湿地风光。

1 600座大剧院的舞台(见图7)包括主舞台、左右侧舞台和后舞台;主舞台长32 m,深25 m,高约31.6 m(到梁底),面积约800 m2;左右侧舞台长21.4 m,深25 m,高约15.35 m(到梁底),面积约535 m2;后舞台长23.6 m,深22 m,高约15.35 m(到梁底),面积约484 m2;主舞台一层栅顶标高为25 m,二层栅顶标高为28 m;三层马道标高分别为:13.800、21.000及25.00;舞台上设升降舞台及旋转车台等机械化舞台。

舞台开口为18 m×12 m,舞台面高度比第一排观众席高1 m;台口侧墙设二道耳光;天花设二道面光天桥,一道追光;一层挑台开口高4.3 m,深3.9 m,高深比为1∶0.9,完全符合并优于规范要求的1∶1.2;二层挑台开口高3.8 m,深5.5 m,高深比为1∶1.4。

池座(见图8)和一层楼座(见图9)观众席为全台阶形式,共12+9=21排,第一排标高为-1.000 m,最后一排标高为4.492 m,前后高差(总起坡)为5.492 m,平均起坡为0.27 m;二层楼座(见图10)共7排(中间区域),第一排标高为7.430 m,最后一排标高为10.000 m,前后高差(总起坡)为2.570 m,平均起坡为0.43 m;三层楼座共7排(中间区域),第一排标高为11.945 m,最后一排标高为15.000 m,前后高差(总起坡)为3.055 m,平均起坡为0.51 m;各层观众席末排的视点俯角分别为二层楼座9°,二层楼座19°,三层楼座25°;观众席前部设升降乐池,开口尺寸约为:平均长约17 m,平均宽约4.95 m。

大剧院观众厅(见图11、图12)长约29 m(其中二层楼座后墙向后延伸3.45 m,三层楼座后墙向后延伸5.14 m);宽约20.4 m~31 m;平均高约16 m。

2.1 主要功能哈尔滨大剧院主要承接国内高水平的大型歌剧、舞剧、大型综艺晚会的演出并兼顾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等演出和会议的需要,具备承接国际演出团队演出的基本功能和条件。

2.2 主要建筑声学技术指标(1)中频满场混响时间RT:上演大型歌剧、舞剧、大型综艺晚会的演出时:1.5±0.1 s上演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等演出时:1.8±0.1 s(设置舞台声学反射罩)(2)混响时间频率特性见表1(相对于中频500 Hz~1 000 Hz的比值)(3)侧向反射系数 LFE4:15%~35%(4)音乐明晰度 C(80,3):1.0~3.0(5)表面扩散因子SDI:>0.5(6)声场力度Gmid:-1.0 dB~2.0 dB(7)初始时间延迟间隙 tI:≤23 ms(8)背景噪声:≤NR-25 噪声评价曲线(9)每座容积:7~9 m3/人3.1 建筑尺寸分析将哈尔滨大剧院的建筑尺寸与世界上公认音质效果最好的歌剧院进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3.2 体型对比分析将哈尔滨大剧院的体型与世界上公认音质效果最好的歌剧院进行对比(篇幅所限,仅列出和东京新国立歌剧院对比),其结果如图所示(见图13、图14,图中红色表示哈尔滨大剧院,绿色表示东京新国立歌剧院)。

由于国内新建剧院座椅的间距和排距一般为550 mm×950 mm,贵宾座椅的一般为650 mm×(1 050 mm~1 100 mm),与国外的剧院相比都比较大,舒适度也较好,因此,同样面积的观众厅,布置的座位就较少,相对而言,每座容积就较大一些。

通过与世界上音质效果最好的歌剧院建筑尺寸和体型对比可以看出,哈尔滨大剧院观众厅的宽度较大、高度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在同样的体积下设计方希望尽量多布置一些座位。

3.3 观众厅三维声线分析分别对观众厅的顶面、台口侧墙、池座墙面、池座分区矮墙、侧包厢下部墙面、侧包厢上部墙面、一层楼座墙面、二层楼座墙面、一层楼座挑台栏板、二层楼座挑台栏板进行三维声线分析(见图15),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观众厅各个界面提出声学建议如下:适当调整台口反射面,保证前三排的中间观众能够获得早期侧向反射声;由于墙面造型多内凹面,导致侧向反射声只能反射到就近区域,很难达到中区观众,因此,建议将墙面的内凹面改为外凸面。

其他很多界面的修改不再一一赘述(如观众厅吊顶的形状修改就不少于三次)。

经过不断修改、调整,大剧院观众厅的效果图由中间过程(见图16)修改为最终的效果图(见图17)。

对大剧院观众厅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到各声学参量(中频1 000 Hz)的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见图18)。

根据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计算结果,确定了观众厅各界面的声学装修材料、配置及构造,具体要求如下。

4.1 观众厅内地坪及走道剧院的观众厅内地坪用料采用木地板,龙骨间隙填实,以避免地板共振吸收低频。

4.2 墙面观众厅墙面选用GRG板,装修材料的面密度为40 kg/m2~50 kg/m2,大部分墙面表面贴木皮。

由于墙面多为凸弧面,所以需要将木条一条一条地贴上去,并用枪钉固定。

侧包厢墙面为GRG板上实贴皮革。

4.3 天花天花在建声上会起到重要的前次反射声作用,因此,要求在屋架荷载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为厚重的反射型天花,以避免过多的低频声能被吸收,采用了面密度为50 kg/m2的GRG板,表面刷木纹涂料。

4.4 舞台墙面由于舞台包括1个主舞台和2个侧舞台,空间体积比较大。

为了避免舞台空间与观众厅空间之间因耦合空间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声学设计上要求舞台空间内的混响时间应基本接近观众厅的混响时间。

要求在舞台(包括主舞台、侧舞台)一层天桥以下的墙面做吸声处理。

具体做法为:3 m以下的墙面采用厚度为25 mm的防撞木丝吸声板(刷黑色水性涂料)+75系列轻钢龙骨(内填厚度为50 mm、密度为48 kg/m3的离心玻璃棉板,外包玻璃丝布)+原有粉刷墙体;3 m以上的墙面采用厚度为6 mm的穿孔KT板,穿孔率20%(刷黑色水性涂料)+75系列轻钢龙骨(内填厚度为50 mm、密度为48 kg/m3的离心玻璃棉板,外包玻璃丝布)+原有粉刷墙体。

5.1 测试仪器笔者所在的声学所于2015年8月22日和9月25日对新建成的哈尔滨大剧院进行了现场建声测试工作,测量的内容包含综合剧场的空场和满场、音乐厅的空场、多功能厅的空场和满场。

测试的仪器和软件为丹麦B&K 7841—DIRAC Room Acoustics Software建声测试分析软件、丹麦B&K 2250B声学频谱分析仪、德国SENNHEISER MKH800无线测试话筒(可调指向性)、德国SENNHEISER SKP500 无线发射系统、德国SENNHEISER EW500 无线接收系统、丹麦B&K 4292无指向球面声源和丹麦B&K 2734测试功率放大器等。

5.2 主要建声测试结果分别对大剧院主要声学参数T30、EDT、C80、D50、 G、IACCE、LF、ST-early 和ITDG进行测试,得到表3中的测试结果。

5.3 主要建声测试结果分析对剧院进行声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声学技术指标,而确定声学技术指标国内可参照的只有JGJ57-2000《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其中只对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背景噪声、每座容积做了明确规定。

如果要设定更多的声学技术指标,比较权威的参考文件为世界著名声学家白瑞纳克写的《音乐厅和歌剧院》。

由于哈尔滨大剧院设计时主要参照《音乐厅和歌剧院》的第一版,而后面出版的第二版对声学参量又做了一定的修改,所以,建声测试结果主要针对第二版的声学参量建议值进行比较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