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及其治理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塔西佗陷阱”及对策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塔西佗陷阱”及对策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全年我国引起舆论热情度较高的公共突发事件约80起。
[1]自从2010年我国进入微博元年,网民给予的高度关注和持续跟进助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
由于网络媒体特有的交互性、及时性和隐蔽性,网络舆情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日渐明显。
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会导致舆论朝向两边倒,对此,有关部门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把握舆论方向、正确引导舆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扰动因素(一)自媒体发展与谣言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形态构建了媒介化发展的新特征,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达到了充分的满足,但信息的来源良莠不齐,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易陷入稳定舆论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优势被自媒体取代。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的第一条消息就是由微博用户小宝最爱旻旻于20xx年8月12日23:26分发布于微博的。
二是网络乌合之众的影响。
由于微博等自媒体具有及时性和聚合性,使得人们很少去鉴别消息的真假而一味的跟随群体传播,将不实信息传播出去。
媒体肩负着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的责任。
媒体可以成为谣言扩散和传播的土壤,也可以成为消解谣言的重要力量。
某些时候谣言也代表着公众的一种情感诉求,是信息与态度的双重载体。
美国学者桑斯坦认为,谣言分为忧患类谣言和心愿类谣言,前者来源于恐惧,后者来源于希望。
[2]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关注信息背后所隐藏的公众的真实心理诉求,及时做到安抚和维稳。
(二)把关人缺失与意见领袖崛起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把关人对于舆论的掌握不再像从前一般胜券在握。
网络意见领袖总是能在热点事件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引发相当可观的转发量。
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一次发布、一次转载,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导致事件影响力升级放大。
网络意见领袖往往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左右者,其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到舆情的发展和态势,也十分易于使网络舆论产生乱象。
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一、总则1、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重大突发网络舆情,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发生的重大突发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置。
3、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舆情风险。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一旦发生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各部门应迅速响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实事求是,公开透明。
以事实为依据,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小组成立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应急指挥小组,由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其主要职责包括:(1)全面负责重大突发网络舆情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
(2)制定和调整应急处置策略和措施。
(3)统筹调配公司内的资源,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2、舆情监测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并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
其职责包括:(1)运用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对各大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进行实时监测。
(2)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评估,判断其影响力和潜在风险。
3、舆情处置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舆情处置方案,包括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网民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
其职责包括:(1)根据舆情的性质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方案。
(2)组织撰写和发布相关声明、公告、新闻稿等。
(3)与媒体、意见领袖等进行沟通和协调,争取支持和合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包括物资、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保障。
其职责包括:(1)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和设备的供应和储备。
(2)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监测与预警1、监测机制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实现对重点网站、论坛、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全覆盖监测。
明确监测的重点内容,包括涉及公司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敏感话题等。
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分析
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非常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由于其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往往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们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独特见解或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在网络舆情中起到引导和塑造公众意见的作用。
因此,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进行深入分析,对于理解舆情传播规律、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现象,揭示其产生机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
文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和意见领袖的内涵与外延。
通过案例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深入剖析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特征、类型和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探讨意见领袖在舆情传播中的作用机制,包括他们如何获取信息、形成观点、传播信息以及影响其他网民的过程。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理解,还有助于提升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社会管理的水平。
对于意见领袖自身而言,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非常规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非常规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突然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度影响性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且一旦发生,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大量公众关注,形成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则是指在互联网上,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或话题所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绪的总和。
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影响力,网络舆情往往会迅速形成并快速传播。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构建及治理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构建及治理研究一、绪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发事件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构建及治理对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治理。
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明确了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可能造成较大影响的公共安全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包括正面、负面和中性观点。
突发事件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来源之一,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构建及治理对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构建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揭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空间结构;三是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时间演变规律的研究,揭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时间演变特征;四是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多源异构性研究,揭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多源异构特征。
本文从实践层面探讨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治理策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采集和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分析和研判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应用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四是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监管和管理,防止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空间模型的构建及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
网络伦理失范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个体或组织在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网络活动时,违反了网络伦理规范,不良传播信息,违法违规行为等导致网络空间失序、不安全,严重影响了网络空间的秩序与和谐。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即便有一些国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都没有彻底杜绝网络伦理失范现象。
有必要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其应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诈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现象屡见不鲜。
以虚假信息、谎言等为手段,诱骗他人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
网络诈骗主要包括:假冒网站诈骗、虚假宣传诈骗、虚假票据诈骗等。
2. 网络暴力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容易使人产生虚假的安全感,从而在网络上采取过激的行为,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谩骂、造谣传谣等行为,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精神折磨。
3. 网络色情网络色情是指在网络上传播、散布淫秽色情信息,包括黄色网站、淫秽广告、暴力色情等,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对未成年人造成严重伤害。
4. 网络侵权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空间中,通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肖像权、姓名权等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给受害者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
5. 网络泄密网络泄密是指在网络上散布、传播泄漏国家、企业、个人机密信息的行为,给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二、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措施面对种种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和净化网络空间。
主要措施包括:1. 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网络伦理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网络伦理标准和底线,规范网络行为,依法打击网络伦理失范行为。
完善相关立法制度,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和谐。
2. 强化监管加大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网络伦理规范,加强对网络活动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审查和过滤,及时清除违法违规内容,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伦理失范的现象逐渐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网络伦理失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出现的违背公共道德、违法违纪的行为,涉及到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等问题。
而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需要综合利用制度建设、道德教育、技术手段等多种途径来加以规范和防范。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主要表现之一是网络欺诈。
网络欺诈包括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行为,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网络欺诈问题,应该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体系,对违法分子进行严厉的惩罚,起到震慑作用。
还要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高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加强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伦理失范的另一个表现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谩骂、网络人肉搜索等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针对网络暴力问题,应该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引导人们学会文明上网,尊重他人,不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建立网络监控和举报制度,对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是网络侵权行为。
网络侵权包括侵犯知识产权、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针对网络侵权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侵权行为进行严惩。
加强网络隐私保护意识,提高个人隐私保护的能力,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
网络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恐慌和影响。
针对网络谣言问题,应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提高人们的辨别真伪能力,减少网络谣言的传播。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对不实信息进行及时的删除和屏蔽,减少谣言在网络中的传播。
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的网络权益;学校和家庭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引导人们学会规范上网行为;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管理,严格落实网络伦理规范,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和有序。
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
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作者:赵林云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27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的磨擦、思想观念的冲撞、利益格局的变化,致使大量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互联网作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成为社会舆论的独立源头。
在沸沸扬扬的网络舆论中,重大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公众情绪的“催化剂”。
能不能有效引导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深入研究重大突发事件舆情的产生、传播规律,健全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建立有效调控疏导处置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對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发布要及时、公开。
重大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社会公众对其极易产生“未知性”恐惧,这种恐惧是谣言等负面舆情传播的温床。
基于此,对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发布和公开十分必要。
攻克谣言的永远是真相,只有用真实可信的信息回应社会的关切,才能够打败邪恶的负面舆情;也只有将真相及时公开地向社会公众展现,才能在第一时间抢占信息攻防的“制高点”,有效清除虚假信息等负面舆情,强化正面舆情的引导。
例如,2019年底,武汉地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主流媒体及时发布相关的新闻报道,综合运用各种系统方法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从而减少了虚假信息、谣言等的传播,赢得了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舆情引导要秉持理解、开明的态度。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不明真相的群众极易被卷入舆情漩涡。
在舆情防控战中,真正的“敌人”是虚假信息及其引发的负面舆情,而不完全是“非故意传播”的公众。
因此,对于“内部矛盾”的舆情制造者,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在进行舆情引导时应当“感同身受”,尽可能秉持理解与开明的心态与思路去处理问题,做好舆情的正向引导工作。
对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公开要做到全方位管辖。
一是公开范围要全面。
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涉及多方面内容,对信息可接受程度的个体差异以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合理性表述”等因素,会导致受众对信息产生误解。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范与治理探析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范与治理探析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轻易接触到的不同的网络社区及其内容,包括新闻、评论、帖子、视频等等。
当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往往会呈现出很高的敏感性和快速传播性,本文旨在初步探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范与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1.问题的提出如今,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而网络舆情风险也越来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突发事件的风险因素,以及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和演变规律有更充分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1.1 网络舆情概念的定义和分类网络舆情是网络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
它通常指的是网民在社交网络、博客、新闻论坛和其他媒体上的评论、留言、转发等行为,包括正面、负面和中立情感。
网络舆情可以分为多类,如政治舆情、企业舆情、社会事件舆情、活动舆情等等我们应该具体了解每种类型的舆情,以了解其特点和传播情况。
1.2 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在性质上是一些突然发生的、对大多数人造成广泛影响的社会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讨论。
其特点包括突然性、广泛性、紧急性、不确定性等等。
突发事件的影响也很大,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社会正义等方面,不容忽视。
1.3 网络舆情风险的危害及风险评估网络舆情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
广泛的网民设立了一个包容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的平台,可以同时迅速产生国内外各种信息、对当天实况的普遍反应,这种现象常常会引起巨大的反响,因此防范网络舆情风险非常重要。
在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对网络舆情风险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估,以及选择合适的风险与规范的制度。
2.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范的策略2.1 提升能动性现代社会变化莫测,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各类网络平台的使用和使用范围也在扩大,越来越多的网民热衷于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引导与治理
2021年2月Feb. 2021《齐齐哈#$学学&》('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qihar niversit (y Phi Soc Sci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引导与治理李颜悦(中共丹东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部,辽宁 丹东118000 )摘要:在重大]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传播的不及时、不对称、不透明等等问题,往往会导致受众心理失 衡、情绪失控,从而引发社会治理能力危机。
在公共]发事件防控工作中,必须认真研判舆情信息,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媒体宣传的涵化效应。
避免舆情认知偏移,做到恪守传播伦理,传递权威资讯,不断提升公民自信心和辨别能力,有效减少社会恐慌和纾解极端情绪,形成理性的舆情氛围,完善社会治理能力。
关键词:舆论引导;社会治理;]发公共事件中图分类号:G206;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 2021 )02-0052-03Dissemination , Guidance and Governance of NetworkPublic Opinion on Major Public EmergenciesLI Yan-yue( epart ent of asic Theory , Party School of P andong , andong Liaoning118000, hina ): In ajor public e ergencies , the net ork public opinion disse ination is not ti ely , asy etrical , opaque and so on ,often lead to the audience psychological i balance , e otional control , hich leads to the crisis of social governance ability. In the epi de 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rk of the public energencies , it is necessary to carefully study and judge public opinion infor ation ,grasp the initiative and speaking right , and enhance the acculturation effect of edia publicity. e should avoid the perception bias of public opinion , abide by the ethics of co unication , pass on authoritative infor ation , constantly enhance the confidence and dis cern ent of citizers , effectively reduce social panic and alleviate extre e e otions , for a rational at osphere of public opinion , and i prove social governanc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 Social governance ; Public e ergency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拓 展,同时也面临着信息难辨、新闻失据等困境,尤其在重大突 发事件中,真实资讯传播的失语、信良莠难辨等问题增加了 人们的困惑、难免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焦虑、烦躁、多疑等情绪。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频发,给社会秩序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和挑战。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侵犯隐私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扰乱了网络环境的秩序,对个人、家庭、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给个人带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人们常常因为言语或行为受到攻击和伤害,不仅心理上受到影响,甚至还可能对个人的生活和事业造成严重影响。
网络诈骗、侵权和侵犯隐私等行为也给个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困扰,让人们不敢轻易相信网络信息和交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行为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网络诈骗、侵权、侵犯隐私等行为也让社会失去了信任和安全感,让人们对社会、对网络环境失去信心,这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针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力求遏制和消除这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个人和家庭入手,加强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孩子的网络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也要加强对成年人的网络伦理教育,让人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打击力度。
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对于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网络诈骗、侵权、侵犯隐私等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还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杜绝各类不良信息的传播。
就是广大网民自身也要自觉提高网络伦理素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伦理失范现象。
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不参与和传播不良信息,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的蔓延,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第35卷第3期2021年5月长沙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Vol.35No.3May2021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风险及其防范研究易显飞,彭喻钊,胡景谱(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社会关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广泛关注,其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风险尤为突出。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具有发展态势迅猛、演变原因复杂、传递价值多元、影响范围广泛等基本特征。
在虚假信息、社会思潮、资本逻辑、信息技术异化等多重要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表现出“群体性极化现象加剧演化”“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除风险发生的时空限制”等风险,需要从网络舆情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法律法规完善、治理体系构建、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等方面来有效防范与化解网络舆情风险。
关键词: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范与化解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81(2021)03-0012-05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的统称。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这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⑴o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做出重要指示,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而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典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把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从而科学、全面、系统地分析研判当中潜藏的网络舆情风险表征,高效运用政策调控和社会设施来引导大众舆论,打好防范疫情的舆论战、心理战,是此次抗击疫情乃至今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议题。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网络舆情是指群众通过开放的网络环境,充分了解到群众周围发生的各种事务,并且广泛地交流和自由地发表意见、建议,对各种事务、社会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等的集合[2]o在全媒体时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革了当代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传播速度呈快速增长,各种信息无处不在,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各种信息,这导致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舆论生态、媒体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呈现不同于寻常网络舆情的特有表现形式。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陷入网络伦理失范的现象中。
网络伦理失范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造成的影响,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破坏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和道德。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主要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恶意评价、侵犯个人隐私、侵权盗版、网络诈骗等。
这些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损失,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也损害了和谐的网络环境和公序良俗。
1.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升公民素质。
我们应该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素养。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查处,推动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道德。
3.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约束的意识,自觉遵守网络伦理规范和公序良俗,同时也应该互相监督,发现有害信息或不良行为及时举报。
4.弘扬正能量,营造和谐网络环境。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正能量宣传,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在面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弘扬正能量,这些措施都是推动网络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安全的网络空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治理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97(2020)09-0062-0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何玮(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海淀,100083)摘要: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成为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最大平台,也是政情民意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网络舆情的影响不可忽视,网络舆情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就目前来看,我国网络空间治理仍有所欠缺,部分官方媒体还未能熟练引导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负面网络舆情。
通过文献研究与实际观察,对舆情治理困境、舆情危机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借鉴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治理的经验,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提供现实路径。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治理能力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爆发。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呼党中央针对疫情发展态势,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确保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有序运行O在此次疫情“大考”中,网络舆情的应对和治理是其重要方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4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占网民整体的80.9%;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占手机网民的81%;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5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
2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渠道增多、速度增快,民意表达清晰且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话,有利于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但是“网民即媒体”的现状也使得疫情防控的网络舆论场空前复杂。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1. 引言1.1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新闻传播在当今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快速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影响社会舆论,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尤为突出,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失范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虚假新闻、低俗内容、造假报道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也严重扭曲了社会公共舆论。
对此,我们需要从根源上进行分析,找出失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新闻传播市场的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获取点击率不择手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了有效解决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强监管和自律,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监管网络新闻传播行为;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加强公众传媒素养教育,提升公众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
只有加强监管、提升从业者素养、加强公众教育,才能有效解决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推动该领域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失范问题的具体表现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愈发严重,其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假新闻泛滥。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虚假新闻频繁出现,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点击率,编造虚假的新闻内容,严重误导公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是低俗媒体内容过多。
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倾向于制作低俗、暴力等内容,追求视觉和情绪刺激,使得网络传播环境变得越发恶劣。
三是隐私泄露问题严重。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有些媒体为了获取独家新闻或爆料,不惜侵犯他人隐私,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是传播不当价值观念。
部分网络新闻媒体传播内容存在问题,过度渲染负面事件,忽视正能量的传播,导致公众消极情绪增加,社会风气也变得越发浮躁。
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
INTERPRETA TION区域治理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陕西分中心 张志娟,陈园摘要: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舆论极易在网络中酝酿、放大甚至扭曲,如果处置不当并形成负面舆情事件,将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危害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加强舆论引导并化解危机,成为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
本文在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完善负面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创新应对方法、推进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负面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2-0049-000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政府舆情应对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特别是在信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网络舆情管控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在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的特点(一)传播迅速,范围广泛互联网作为一个为大众提供便利服务的虚拟平台,让公众实现了自由发表观点、实时沟通互动的权利。
在讲求时效性的当今,人们获取信息不再是被动地等待传统媒体的统一报道,而是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利用网络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消息。
与此同时,公众与信息传播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愈发明显,即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这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促进公民参与网络舆论讨论的重要原因,也对舆情的发酵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愈发加剧了负面网络舆情的生成速度。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以药家鑫事件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更是由于其突发性和敏感性,对社会舆论产生巨大冲击。
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
他们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观点、引导舆论,对事件的走向和公众的态度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的意见领袖,对于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药家鑫事件为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的意见领袖进行研究。
药家鑫事件是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刑事案件,其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复杂多变,意见领袖的作用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分析药家鑫事件中意见领袖的类型、特征、影响力等方面,探讨他们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的作用机制,以期对未来类似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网络数据挖掘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药家鑫事件的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揭示意见领袖在该事件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讨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意见领袖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提升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能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家鑫事件概述药家鑫事件,发生于2010年10月20日晚,是中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起刑事案件。
该事件的主角药家鑫,是一名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
当晚,药家鑫驾驶小轿车在西安市阎良区撞倒了骑电动车的张妙,致其重伤。
在随后的过程中,药家鑫不仅没有提供援助,反而持刀将张妙杀害,并驾车逃逸。
这起事件因其极端的暴力行为和犯罪者的身份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事件曝光后,药家鑫的犯罪行为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强烈的公众舆论。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应对近日,某大型电商平台发生了一起突发公共事件,一名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发现商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该事件引发了网络舆情的爆发和扩散,对于电商平台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需要进行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和应对措施。
一、事件发生及背景据报道,一名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时发现官方旗舰店出售的该型号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而且该问题已经成为大规模的生产问题,超过了5%的商品存在同样的质量问题。
该消费者进行了退货和维权,但是官方旗舰店拒绝退货并推脱责任,导致消费者心情极为不满并进行了投诉和曝光。
这一事件很快引起了众多消费者和媒体的关注,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和广泛的舆情讨论。
二、舆情分析1、舆情方向与情感分析从网络舆情方向和情感分析来看,该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主要集中在电商平台和官方旗舰店品牌形象受损及消费者权益被侵犯两个方面。
针对电商平台和官方旗舰店的不负责任和推卸责任行为,网络舆情情感倾向主要表现为愤怒和不满。
而对于消费者被侵犯权益的问题,网络舆情情感倾向则主要是关注和支持。
舆情方向和情感分析表明,事件涉及到的多方利益相关者非常复杂,应该采取科学和前瞻性的应对措施。
2、舆情传播路径通过对网络舆情传播路径的分析,可以看到该事件的发酵主要是通过消费者和媒体的力量进行的。
消费者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论坛猛烈抨击官方旗舰店的不诚信和欺诈行为,媒体也积极报道了事件的详情,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关键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账号的力量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网络舆情传播的路径说明了舆情监测和应对的重要性。
3、舆情影响范围舆情影响范围是分析舆情事件的重要方面,该事件的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到官方旗舰店、电商平台、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等多个方面。
该事件对官方旗舰店和电商平台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了对电商平台的安全感和消费信心的质疑。
该事件还影响了生产厂家,让其面临质量的诟病和品牌信任度不足的问题。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为快速妥当处置市档案局(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建设文化强市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市、区县档案局(馆)被国内外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档案方面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
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档案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
按照辖区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
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
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三、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一)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黄山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区县档案局(馆)、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审定全市档案系统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有关科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网络监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局科教编研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市局科教编研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县(区)档案局(馆):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本单位突发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及危机公关能力处理
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及危机公关能力处理作者:李晓辉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6期李晓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北京 100846)摘要:舆情在社会舆论发展逐步趋向公平、公众、公开的环境情况下,实际上成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过程,舆情事件通过使用相应的逆向途径来船体某些信息,达到了减小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由于特定来源发出、通过特定途径传递而对信息产生的影响。
重大突发事件突然爆发,不确定性高,涉及面广,轰动性强,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是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和舆论热点。
网络是目前最直接、最快速的信息载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和解决产生着重要影响。
网络媒体传播、报道重大突发事件,一段不起眼的网络视频,一篇表示质疑的文章,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都足以掀起一场舆论风暴,甚至造成严重的企业危机。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公关能力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246-011 评判维度在一起重大且突发的社会事件中,事件主体的应对能力,可以从“应对速度”“应对方式”“应对态度”“应对传播”四个维度进行相对客观的评判。
(1)“应对速度”,即舆情爆发后,企业做出公开回应的及时性。
(2)“应对方式”,即舆情爆发后,企业以何种渠道、方法传递自身的信息,这决定了舆情应对的力度。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大体而言,有以下传统方式可以选择:不回应、不同层级的人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主动声明、发布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
(3)“应对态度”,即舆情爆发后,企业做出公开回应时的意思表示,他会被外界感知、转化为舆情传播的阻力或动力。
可以近似的将应对舆情时的态度划分为:正面回应、部分回应、否认、推卸责任、过度承诺、虚假回应等。
(4)“应对传播”,即舆情爆发后,做出公开回应时,信息逆向传播的范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舆情应对全面减小舆情损伤的可能性。
2 应对瓶颈舆情的应对过程是企业面对公众舆论的一次有效尝试,认真分析众多企业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不难发现,还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网络舆论失范动因及对策浅析
第11卷第9期Vol.11 No.975靠平台一方的力量来治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凭借诸多用户的力量来共同治理。
[2]在不良短视频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是直接受害者,无论是隐私的泄露,还是利益受损,都会干扰到用户正常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体验。
那么从用户方面来说,积极响应平台方的号召,主动举报不文明视频的存在,其本质上是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平台方应建立健全举报机制,为用户举报不文明视频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并且要及时对用户举报进行反馈,以此来鼓励人们举报不良视频。
(四)健全管理制度,维护行业规范针对不文明视频的治理,平台方可以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
例如,对于青少年来说,可以推出青少年管理模式,限制观看时长,精准推送优质内容,限制直播打赏。
完善审核流程,增加审核人员,对视频平台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审核,包括直播内容、视频文案及评论内容等等,加大管理力度。
优化推送算法,不仅仅根据大数据进行视频定向推送,建议采取人工加算法双重推送机制,防止用户浏览片面化。
三、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反思事实上,自媒体也是媒体,作为一个媒体,就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包括传播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
特别是在其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时候,短视频也应对社会负责,对文化负责,对经济市场负责,对价值观负责。
众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
如果对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则不仅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短视频在某种意义上也承载着教育的意义。
四、结语如今,短视频的爆发式发展接近尾声,短视频也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这个时代需要的美,应该有助于人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有意义、有价值、有情趣的人生。
只有能够以美为美,用鲜活的内容去承载正确的价值,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短视频行业才会赢得更长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1] 戚朝辉.网络直播现状反思与治理[J].戏剧之家,2020(06):160-162+166.[2] 王玉风.社交媒体短视频乱象及治理[J].新闻论坛,2017(04):93-95.[3] 宣勇捷.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传播的乱象及治理对策[J].国际公关,2019(07):26.[4] 刘梦磊.短视频传播乱象治理机制的分析完善[J].传媒论坛,2020,3(06):32+34.作者简介:姚寒夕(1999—),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及其治理作者:毕红梅黄祎霖来源:《理论导刊》2020年第10期摘要: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负面舆情的出现与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密切相关,设置负面议题、散播疫情谣言、炮制无关热点、倾泻非理性情绪是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互联网平台制度建设缺陷与行为导向缺失弱化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价值引导;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与经济利益冲突诱发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不当动机;个人的身心素养缺陷与社会责任感缺失左右了网络意见领袖的行为选择。
对此,可从精准治理各层级意见领袖、培育主流意见领袖、严格落实制度执行、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等方面来应对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问题,提升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空间治理效能。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网络空间治理中图分类号:D63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0)10-0098-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与引领研究”(14BKS077)。
作者简介:毕红梅(1968-),女,湖北赤壁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西方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黄祎霖(1997-),男,湖南浏阳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重大突发事件会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也为互联网平台的信息生产提供了巨量素材,催生出多个网络信息爆点。
在此期间,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不仅会让网络舆论朝着消极方面发展,更会增加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正确处理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问题是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风险的必然要求,必须科学研判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表现及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理策略。
一、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设置负面议题、散播网络谣言、炮制无关热点、倾泻非理性情绪,这些失范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使网络空间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一)设置负面议题,操纵网络民意议题设置具有舆论引导的重要功能,通过议题设置可以左右和改变信息受众对某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将他们的情绪和思考引致预先设定的方向。
议题设置的主体主要是新闻媒体机构,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同样具备议题设置的能力。
重大突发事件的出现为议题设置提供了良好契机,“大事件”必然催生“大讨论”,而至于讨论什么、如何讨论,都取决于媒体机构与网络意见领袖如何操作。
部分网络意见领袖通过主导负面的话题讨论,将公众的观点态度引致与主流相反的方向,这是其行为失范的重要表现。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催生出一些社会问题,部分网络意见领袖便以惯用的话语模式展开对社会的“历史性大思考”。
他们纷纷撰文发声,争相活跃在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等网络社交平台,在网络上大肆倾销自己的“独家观点”。
根据事件的特点,这些网络意见领袖总能设计出极具感染力的话题讨论,通过反复的网络发声以扩大影响范围,将大量网民引入这些讨论中来,并俘获了一大批支持者。
比如他们在言语之间极力鼓吹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在讨论的进程中总能适时地触及“问题的根源”,将矛头指向体制与政府,进而顺理成章地推出“体制僵化”“官员腐化”等负面化议题,最终达到扰乱民众视听、操纵网络民意的目的。
(二)散播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网络意见领袖的确立遵循一定的契约精神,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向网民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以获取受众的信任,在此基础上,他们被赋予网络领域内一定的话语权威。
一旦网络意见领袖滥用其话语权威,造谣传谣,便会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重大危机性事件爆发的初期,由于真实信息需要一定时间加以求证,无需时间成本的谣言便会率先涌入网络信息场,以先入为主的姿态影响着网民的信息获取。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初期网络上集中出现大量的失实信息,诸如“新冠肺炎即非典”“盐水漱口防病毒”“抽烟预防病毒感染”等等。
这些谣言在某些网络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弥散。
一时间,民众恐慌程度加剧,部分谣言谈及预防或者治疗病毒的药物被群众哄抢,一度脱销。
一方面,部分别有用心的网络意见领袖极力捏造谣言,大大增加了谣言的可辩难度。
很多网民并不会去主动甄别网络意见领袖言论的真假,即使网络意见领袖造谣,他们的观点仍会被很多网民认为是绝对可信的“事实”与“真相”。
另一方面,部分网络意见领袖疏于证伪虚假信息,助推了谣言散播。
在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对待信息的态度及其行为会引发涟漪效应,网络意见领袖如果没有及时证伪谣言,反误以为真并对其评论及转发,短时间内该谣言的传播便会呈现燎原之势。
(三)炮制无关热点,堵塞信息通道根据“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媒要想影响公众、向公眾传递信息,往往要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而这种现象在网络领域更为显著。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承担着搭建官方媒体与群众有效沟通渠道的重大责任,对传递关键信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起着积极作用。
然而,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却未能履行其职责,他们没有充分发挥其“信息桥梁”作用,却倚仗着自己的话语优势,滥用自身的发声能力,制造一些毫无意义的热点话题,不仅没有及时传导正向信息,反而造成了信息传递通道的堵塞。
部分“网络红人”、娱乐“大V”对娱乐热点的恶意炒作就极具代表性。
作为粉丝经济的产物,“网络红人”、娱乐“大V”在特定的网络圈层内有着极高的话语权威,在粉丝群体中极具号召力。
不管什么时候,网络上一些人总是高举着“娱乐至死”的大旗,恶意攫取网络流量。
微博上总是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娱乐新闻并占据着热搜,抖音上总是更新着大量低俗视频,且播放量惊人,这些现象都反映出网络领域内娱乐主义大行其道。
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的传播很难精准地指向预定的受众,大家对信息的关注度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各类“热点”所占据。
如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当社会面临着重大社会危机时,网络意见领袖过度炮制与突发事件无关的、并无实际意义的热点话题就会导致互联网信息过载,堵塞其它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应对危机的关键信息的传播通道,这将大大阻碍或延缓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倾泻非理性情绪,影响社会团结理性发声应该是网络意见领袖的内在要求,因为他们的一次情绪化表达可能引发网络群体性的情绪爆炸。
“网民围观的热点、焦点很容易发酵为舆情的‘爆点’。
”[1]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危机会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在事件爆发的初期极易出现群体性恐慌与焦虑。
如果部分网络意见领袖在此期间未能保持冷静克制,过度宣泄自己的非理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煽动网络极端情绪,就会诱发网络暴力,影响社会团结。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疫情期间,部分网络意见领袖过度的情绪化表达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是一些网络意见领袖过度解读医护群体的困难境遇,臆想医护群体遭受不公正待遇,渲染其悲壮色彩,将其悲悯之情极端化表达,误导了群众认识,间接引发网民对某些政府机构和医院管理层的无端攻击。
二是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在斥责黑心企业大发“国难财”时,却在不经意间将愤怒情绪平移至其他社会企业身上,将部分商人与企业家标签化,让网民误以为社会遍布“无良商家”“黑心企业”,激化了企业与群众的矛盾,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是一些网络意见领袖对那些所谓“故意出逃”疫区的人进行公开抨击,使得公众被划分成了两个群体——疫区人民和非疫区人民。
一些极端民众受此影响转而排斥所有的疫区人民,直接催生了地域歧视,激化人民内部矛盾,严重影响社会团结。
二、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成因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原因由多种因素构成。
深刻分析其深层原由,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全面地理解网络意见领袖的失范表现,也为提出治理策略提供合理依据。
(一)互联网平台制度建设缺陷与行为导向缺失弱化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价值引导其一,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网络行为失范成本较低。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步较晚,很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在自己手中,互联网仍然存在很多技术盲区,技术性的监管在互联网的很多领域无法有效发力,平台管控系统并不完善。
网络传播的过程存在巨量的信息流动,信息内容的多元与传播形式的复杂更为互联网的制度建设制造了巨大困难。
现阶段,国家相继推行关于网络治理的法律法规,使得互联网不再是“法外之地”。
然而,互联网平台仍然存在一些法律的灰色地带,很多不法言行经过一定包装修饰依然能在网络上通行,而常用的那些“封号”“限期删除”等警告性处罚并未能发挥有效的震慑作用。
每一次爆发重大社会事件,互联网平台总是各类言论层出不穷,各方观点针锋相对,且往往是哪方的观点越爆炸、态度越激进,哪方就越能得到关注、越能受到追捧。
一些网络意见领袖深谙互联网的信息运行机制,又善于包装美化自己的言行,故能在网络上无所顾忌,对自身行为不加控制。
其二,互联网平台的行为导向有所缺失,网络作为新兴的行为场域缺乏充分的价值引导。
网络空间开放性与虚拟性的社会属性使得网络行为主体能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进行活动,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对网络行为主体的约束力较弱。
互联网制度建设很难触及到隐性的思想问题,难以从动机层面规制网民们的行为活动,而非规制性的教育引导行为也很难在约束虚拟化的网络行为上有可观成效。
现阶段,互联网平台的行为引导受着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互联网平台缺乏系统的规范性行为引导机制,如何在网络领域全方位落实主流价值引导成为一个难题;二是互联网平台缺乏专业的教育引导队伍,价值观教育、思想引导缺乏有效的实施主体。
所以,网络领域不仅存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更有一大片伦理道德的“灰色地带”,一些人甚至将互联网作为“释放天性”的实践场。
网络意见领袖具备网络行为的引导功能,但引导者本身同样需要被引导。
也就是说,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行也需要接受教育和指引,缺乏正向的引导教育是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失范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网络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与经济利益冲突诱发了网络意见领袖的不当动机其一,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论战往往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载体。
网络世界从来不缺乏各类反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市场,而很多网络意见领袖便是这些理论的忠诚拥趸。
“社会思潮传播,常常是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空间范围、某一特定领域表现得异常活跃,以期借社会变革之势、社会热点之势与时代潮流之势进行传播。
”[2]重大突发事件让鼓吹各类错误社会思潮的网络意见领袖纷纷粉墨登场,主导负面性的议题设置便是他们传播错误思潮的主要手段。
这些拥有着固定模式的议题设置就像是网络信息制造和传播工作流水线上的一套完整工序一样,重大突发事件只不过是用以加工的材料,而最后的产品核心还是原来的那些理论,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也只不过在重复着他们一直在做的某些工作。